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

合集下载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有哪些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有哪些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有哪些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欢迎阅读!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一:摆拳[动作方法]并步站立。

两手成掌,同时从右、向上,经头向左侧平举成立掌,右臂屈时,右掌附于左臂时内侧,上体微向左转,眼看左掌。

[教材要点]两臂划圆,至左侧时坐腕立掌,摆臂时两肩放松,身体随之微转。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二:撩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弓步双分掌,右腿弯曲,左腿蹬直。

右腿蹬直,左腿弯曲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掌变勾向左、向后、直臂划平弧成反勾置于体后;右臂内旋,由后向下,沿右腿向左腿前上方撩起,掌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平;眼看前方。

[教材要点]双手摆动协调,与头和躯干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三:穿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开步站立,成双摆掌。

右手成掌,自左向右、向上,经头向右划弧劈掌,使掌指向上,小指侧向右,与眉同高;左手变掌收于左腰间;上体右转45度,右手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左手自腰间向下、向后、向上,经头向右下盖按,屈腕横掌于右肩内侧,手心斜向前下;右手自腰间向左手背上穿出,手心朝上,同时提左膝,上体左转45度,目视右手。

[教材要点]一劈、二按、三穿、节奏明显、上体随之转动。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四:驾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并步站立。

左脚向左钱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臂屈时使小臂内旋,掌心向上、屈时置于左上方架掌,同时前冲右拳,上体向左扭转,目视右拳。

[教材要点]上架时拧臂(内旋)屈肘,上体尽量扭转。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五:后压腿[动作方法]侧对肋木站立,单手扶肋木,外侧腿脚背放至肋木上脚面绷直,压腿时上体后仰,也可两人练习。

帮助者在后托膝向上推,练习者上体同时后仰。

[教材要点]身正、腿直、挺胸、塌腰、后仰。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六:仆步压腿[动作方法]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外展,开胯、左膝伸直仆平,脚尖内扣、挺膝成仆步; 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臀部向下振压,尽量贴近地面,然后换成左仆步压腿。

业精于勤: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业精于勤: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业精于勤:武术基本功的练习一、基本功概论武术基本功,是指从事武术技艺运动所必备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

它有一系列综合性修炼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明显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按人体的身体部位划分,主要分为: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

【一、腿功】主要练习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等。

练习的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和控腿等。

其主要目的是为以后武术技法的实践运用打下良好基础1、压腿主要目的是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压腿主要分: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及弓步压腿与弓步后压腿(1)正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2、劈腿主要是加大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增加腿部的柔韧性。

为以后武术实战技击、技术的运用奠定良好基础。

劈腿的方法有:竖叉、横叉两种。

(1)竖叉:预备姿势:两腿并步站立。

动作过程:两手左右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

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的内侧或前侧着地。

练习时左右腿可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

见图1-1竖叉图1-1(2)横叉:预备姿势:两腿并步站立。

动作过程:两手在体前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脚内侧着地或两脚跟着地。

要求与要点:挺胸、立腰、展髋、挺膝。

见图2-1 2-2横叉图2-1横叉图2-2腿部柔韧性训练方法很多,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

主动训练是习练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练习。

具体方法有: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仆步压腿);劈腿(横劈腿、竖劈腿);耗腿(正耗腿、侧耗腿、吻靴);踢腿(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

被动训练是习练者在别人的帮助下或借助外力进行练习,具体方法有:搬腿(正搬腿、侧搬腿、后搬腿);吊腿(正吊腿、侧吊腿)。

一、正压腿注意事项在压腿的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习练者感到吃力的方法。

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伤。

武术运动的基本功怎么练

武术运动的基本功怎么练

武术运动的基本功怎么练武术运动的基本功怎么练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内容武术基本功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手、步,以及跳跃、平衡等练习,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能增加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

1、腰部练习腰是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俗话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在手、眼、身法、步法四个要素中,腰是较集中的反映身法技艺的关键。

主要练习方法有:俯腰、甩腰、涮腰和下腰等。

2、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操练上肢手法的基本动作方法。

3、肩臂练习主要是增进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转环等能力,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提供必要的专项素质。

主要练习方法有:压肩、绕环等。

4、腿部练习主要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

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和踢腿等。

5、步型步法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的速度和力量,以提高两腿移动转换的灵活性和稳固性。

6、跳跃练习跳跃练习的动作很多,大都要腾空完成。

对于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是基本功练习中必不可缺的内容。

一般常见的和最基本的跳跃动作有: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莲等。

7、平衡练习分持久平衡和非持久平衡两种。

要做好平衡动作,不仅要求腰、髋有较好的.柔韧性,而且且要有较好的肌肉控制能力。

平衡动作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有提膝平衡和燕式平衡等。

8、组合练习是把拳术或器械中几个基本动作编排起来,结合武术的手、眼、身法、步法的要求所进行的基本技术练习。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也是提高动作质量的有效手段。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练习基本功不仅可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方法,还能全面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损伤,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打下基础。

一、肩臂练习肩臂练习主要是增进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环转等能力。

(一)压肩练习者面对肋木两脚开立。

双手抓握肋木,手臂伸直,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动作;背对肋木,双臂内旋后伸,手心向上抓握肋木,然后屈膝向下,向前拉压。

(二)握棍转肩两脚开立,双手上握木棍,相距与肩同宽或稍宽的距离。

要点:两臂伸直,两手横向距离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三)绕环1.单臂绕环:右(左)臂向前、向上、向后、向前连续立圆绕环。

2.双臂顺向绕环:左、右两臂依次向前、向上、向后、向前绕环。

3.双臂反向绕环:右臂向前,左臂向后同时与体侧画立圆绕环。

数次后,再做反向练习。

(四)立卧撑腿并拢伸直,两手与肩同宽,手指朝前直臂撑地成俯卧;上体向后移动,臀部凸起,随即两臂屈肘,上体从后向下、向前移动、再向后移动还原。

(五)倒立两臂伸直,两手与肩同宽撑地,靠墙做手倒立。

二、腰部练习腰部练习主要是增强脊椎和腰部各肌肉群的力量与柔韧性。

腰是贯通上、下肢的枢纽,又是集中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

(一)俯腰双手手指交叉,上体前俯,双手抱住脚踝关节,逐渐使胸部贴近腿部。

(二)甩腰两脚开步站立,两臂上举,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向前、向后做屈伸动作,两臂随上体屈伸摆动。

(三)晃腰两脚开步站立,两臂侧平举,上体后仰,向左、右转动,两臂跟随摆动。

(四)涮腰两脚开立宽于肩,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前俯,然后向左、向后、向右、向前翻转绕环,两臂随腰摆动。

左、右交替进行。

(五)下腰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伸直上举,上体后倒,两手向后下撑地成“桥”形。

三、腿部练习长拳对腿部柔韧、灵活、力量素质要求较高。

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踢腿。

(一)压腿1.正压腿:面对肋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脚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按在膝上;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压伸动作(右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是学习武术的基石,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训练方法:
1. 引体向上:这是训练上肢力量的常见方法。

可以利用单杠或悬挂装置,双手握住杠子,身体呈撑杆状,然后用力向上拉起身体,直到胸部接近杠子,再慢慢放下。

2. 俯卧撑:这是训练胸肌和上肢力量的有效方法。

平躺在地面上,双手与肩同宽,手掌贴地,然后用力将身体推起,直到手臂伸直,再慢慢放下。

3. 蹲马步:这是练习腿部力量和平衡的重要训练方法。

双腿分开站立,大致与肩同宽,然后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弯曲膝盖,让前腿与地面平行,保持后腿伸直,保持平衡,然后交换腿部的位置。

4. 跳绳:这是锻炼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的好方法。

拿起跳绳,双手握住绳柄,然后用力蹦跳起来,同时将绳子从身体下面向上方甩动,使跳绳过程中绳子不断从脚下经过。

5. 分腿训练:这是练习下肢柔韧度和平衡性的训练方法。

站立时,将双腿分开,尽量向两侧伸展,直到感到舒适的拉伸感,保持数秒后,慢慢收回双腿。

6. 内外八步:这是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常见训练方法。

站立时,将左腿向一侧抬起,然后绕过右腿画出一个圆形,再
回到原位,再重复之前的动作。

7. 手眼协调训练:这是提高反应能力和准确性的训练方法。

可以使用球类或者捕捉器具,将球来回丢掷或者用手接住球,迅速增加难度和速度,以提高手眼协调性。

这些基本功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坚持练习来提高技能和素质,但需要注意适量训练,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此外,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关于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一)手型手法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练习手型手法的基本规律。

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要求拳握紧,拳面平,手腕直。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第一指节弯屈并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

手法:冲拳:分平拳和立拳两种。

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①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挺胸收腹,立腰,目视前方。

②动作:右拳从腰间向前快速冲出,拧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时,右前臂内旋。

力达拳面,臂伸直,与肩平。

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拳快而有力,出拳和收拳时,肘要贴肋运行。

架拳: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同时前臂内旋架起,拳眼向左斜下方,目视左方。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松肩、塌腕、肘微屈。

推掌: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变掌,以掌根为力点向前快速推出,同时前臂内旋使掌指向上(图6),臂伸直与肩平。

推出时要拧腰顺肩,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掌快而有力,出掌和收掌时,肘要贴肋运行。

(二)步型练习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4—5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膝不过脚尖;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前方。

双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前方。

弓左腿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要领: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合髋,两脚分别在一条纵线的两侧,两脚内侧横向相距约10厘米。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脚内侧相距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脚尖向前,屈膝屈髋半蹲,膝不过两脚尖,大腿略高于膝,全脚着地。

传统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教案

传统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教案

传统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教案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基本功是学习武术的基础。

在传统武术中,基本功包括身法、步法、功法等,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对于掌握武术技巧、提高身体素质至关重要。

在此,我们将重点介绍传统武术的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的教学。

一、基本功练习1. 身法训练身法是武术中最基本的功夫之一,它包括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平衡性等。

身法的训练可以通过拉伸、舒展肌肉、腱和关节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如深蹲、分腿、扭腰等动作。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半夜练功,如独立站立、滚地、做跳跃,这些练习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性。

2. 步法训练步法是武术中的基础,它包括站立姿势、移动方式和步伐规律等。

在武术训练中,要注重踏实地站立,均匀的呼吸和身体的协调。

可以通过一些步法练习,如前进步、后退步、左转步、右转步、步伐调整等来提高步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 功法训练功法是武术中的核心,它包括拳法、腿法、手法、指法等。

在练习功法时,要注意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发挥。

可以进行一些拳脚、手指和手腕的训练,如拳打沙袋、踢动沙包、指压和握力练习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呼吸练习,如深呼吸、练习长吐气和控制气息等。

二、五步拳教案五步拳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法系统,它由五个基本动作组成,包括进步、退步、左转、右转和步伐调整等。

五步拳的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 导入通过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展示一些武术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武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2. 介绍五步拳向学生介绍五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可以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观摩。

然后,分解动作,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细节和要领。

3. 手把手教学与学生一起练习五步拳的基本动作,特别是重要的步伐和身体的协调。

可以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和指导。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体验和领会每个动作的感觉和要领。

4. 深入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通过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动作和提高技巧。

可以加入一些变异动作的练习,丰富训练的内容。

武术基本功教案

武术基本功教案

武术基本功教案第一节:基本功训练一、站立姿势练习1. 脚踝齐肩宽,重心放在双脚中间。

2. 脊柱挺直,头部微微抬起,下巴稍微收进。

3. 手臂自然下垂,拳头略微握紧。

二、呼吸练习1. 直立站立,闭上眼睛,慢慢吸气,感受腹部逐渐鼓起。

2. 慢慢吐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

3. 呼吸时要保持稳定、自然而均匀。

三、平衡练习1. 平踩练习:起始姿势同站立姿势,一脚向前抬起,保持平衡,然后放下。

2. 平移练习:一脚向前迈步,保持平衡,然后换另一脚向后迈步。

3. 转身练习:双脚齐肩宽,转身时保持平衡。

四、韧性训练1. 拉伸练习:站立直立,右手抬起,向左侧拉伸,保持10秒钟,然后换另一侧。

2. 下蹲练习:脚踝与肩同宽,慢慢下蹲到最低点,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站起。

第二节:基本拳法练习一、直拳练习1. 身体微微转动,左拳从下向上直击,右拳从上向下直击。

2. 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力量的输出。

二、摆拳练习1. 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手掌轮流向前摆动。

2. 注意手臂的协调与身体的稳定。

三、直踢练习1. 身体保持平衡,后脚向后抬起,前脚踢出直踢。

2. 踢出时要注重力量的输出和身体的稳定。

四、侧踢练习1. 双脚并拢,身体保持平衡,侧踢出左脚,然后换右脚。

2. 动作要快速准确,并注意保持稳定。

第三节:基本招式练习一、旋风腿练习1. 右脚踢出侧踢,腿未放下时快速转身,左脚后撤,腿抬起。

2. 动作要流畅准确,并保持身体平衡。

二、跳身腿练习1. 跳起时快速举腿踢出侧踢动作,着地时右脚向前踢出直踢动作。

2. 动作要协调流畅,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三、勾拳练习1. 左脚向左侧迈一步,上半身向右侧转动,右手勾拳打出。

2. 动作要准确有力,同时注意保持平衡。

四、蹲身练习1. 身体下蹲,右手向前直拳,然后迅速蹲起,左手向前直拳。

2. 动作要迅速有力,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这是一个基本功教案,通过对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学习者可以提高平衡、灵活性、力量与协调能力,并为后续的武术技巧和应用打下基础。

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

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

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
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是所有武术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这种训练关注的是身体、精神和技巧的发展,可以使练习者在武术中获得更高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的要点:
1. 站桩:通过调整身体重心、练习站姿和坐勾,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

2. 靶桩练习:使用靶桶来练习气息和力量发挥,加强身体力量和耐力。

3. 拉筋:通过伸展身体,改善运动的灵活性和平衡性。

4. 爬山:通过爬坡和跑步,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提高身体机能。

5. 手法、步法训练:练习掌握各种招式、动作和技巧,建立信心和自信。

6. 马步练功:建立坚实的基础,培养慢而稳定的动作和姿势。

7. 翻滚、跑跳和疾跑训练:锻炼身体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增强身体力量和速度。

总之,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全面的身心训练,目的是提高身体的机能和精神的素质,为武术练习的各个方面打下基础。

中国武术有何简单易行的练功方法?

中国武术有何简单易行的练功方法?

中国武术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武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很多人认为学习武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并非如此。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中国武术练功方法,帮助您快速提高自己的武术水平。

1.基本功练习中国武术的基本功包括拳、腿、步、身法、内功等方面。

这些基本功是武术的基础,也是提高武术水平的关键。

在练习基本功时,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力度的掌握。

拳法练习:拳法是中国武术的代表性技术之一,练习拳法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最简单的拳法练习方法是单手直拳,双手直拳和上勾拳。

练习时要注意手臂的伸展和肩膀的放松。

腿法练习:腿法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练习腿法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最简单的腿法练习方法是单腿前踢、双腿前踢和侧踹。

练习时要注意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和力度的掌握。

步法练习:步法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练习步法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最简单的步法练习方法是前进步、后退步和侧步。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步伐的稳定性。

身法练习:身法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练习身法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最简单的身法练习方法是转身、闪躲和躲避。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内功练习:内功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练习内功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击打能力。

最简单的内功练习方法是呼吸练习和冥想。

练习时要注意呼吸的深度和节奏,以及心态的平静和专注。

2.器械练习器械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训练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武术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

最常见的器械包括八卦掌、太极剑、长拳和短棍等。

在练习器械时,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力度的掌握。

八卦掌练习:八卦掌是中国武术中非常流行的器械之一,它可以帮助练习者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最简单的八卦掌练习方法是单手掌、双手掌和旋转掌。

练习时要注意手臂的伸展和肩膀的放松。

太极剑练习:太极剑是中国武术中非常优美的器械之一,它可以帮助练习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武术七式训练方法

武术七式训练方法

武术七式训练方法
武术七式训练方法是武术入门必须掌握的基础训练,下面我将依次介绍这七种训练方法。

一、基础动作训练
基础动作训练是武术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站姿、步伐、角度、手势等基本姿势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控制力,为后续高难度的技术做好铺垫。

二、拳法练习
拳法练习是武术中最基本的功夫训练之一,包括直拳、钩拳、摆拳、反击等拳技的训练,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力量、速度和技术威力。

三、腿法练习
腿法练习是武术中非常重要的功夫训练,包括前腿踢、侧腿踢、后腿踢等腿技的训练,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旋转力和力量,以及练习踢腿的稳定性。

四、八卦掌训练
八卦掌是一种兼顾攻防的综合性拳术,包括攻击和防御两个方面的训练,练习动作翻滚、变换姿态、自由配合等技术。

五、太极拳训练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武术拳法,以柔克刚,化繁为简而著称,通
过不断练习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练习“沉肩、松肘、开胸、垂腰、收腹、鼓背、竖脊、含颈”的8个太极基本功。

六、散打训练
散打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格斗技术,包括拳击、跆拳道、摔跤等多种
技术的运用,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七、兵器训练
兵器训练也是武术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剑、刀、枪、棍等武器技
术的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武器技术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加强对武
器的控制力。

以上就是武术七式训练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刚刚接触武术的学习者有
帮助。

武术基本功教程

武术基本功教程

武术基本功教程
武术基本功教程要点:
一、力量训练
1.站桩功:如马步桩、弓步桩等,用于锻炼下肢力量及稳定性。

2.力量体操: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增强上肢、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

二、柔韧性训练
1.拉筋:包括腿前、后、侧压腿,肩部、腰部伸展,以及劈叉等,提高身体各关节活动范围。

2.太极拳基本功:云手、单鞭等动作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连贯性。

三、动态基本功
1.踢腿:正踢腿、侧踢腿、后撩腿、摆莲腿等,锻炼腿部爆发力和灵活性。

2.跳跃:如蛙跳、原地纵跳、旋风脚等,提升弹跳能力和空中姿态控制。

3.翻滚与跌扑: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等,提高身体的敏捷度和抗击打能力。

四、拳法基础
1.冲拳:直拳、勾拳、摆拳等基本拳法练习,注重发力顺序和拳眼方向。

2.掌法:推掌、按掌、穿掌等,体会手掌力道与发劲技巧。

五、步型步法
1.步型:马步、弓步、虚步、独立步等,形成稳定的下盘基础。

2.步法:进步、退步、插步、闪步、绕步等,培养快速移动和变换的能力。

六、器械基本功
对于涉及器械的武术,还需学习刀、枪、剑、棍等兵器的基本握持、挥舞、转换等基本动作。

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

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

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武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庞大的体育项目,其基本功是学习武术的基础和起点。

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对于练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动作技术的要点、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站立姿势站立姿势是武术基本功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动作的基础。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双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头部微微抬起。

双脚并拢能够增加身体的稳定性,身体直立能够保持平衡,双手自然下垂能够放松肩部和手臂,头部微微抬起能够保持视线平衡。

二、呼吸控制在武术基本功的动作中,呼吸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吸气时胸部腹部同时膨胀,呼气时胸部腹部同时收缩。

通过控制呼吸,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三、动作技术要点1. 手部动作:手部动作是武术基本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手部的动作要点包括:手臂伸直、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等。

手部动作的正确执行能够增强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2. 腿部动作:腿部动作是武术基本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腿部动作的要点包括:膝盖微屈、脚掌着地、重心稳定等。

腿部动作的正确执行能够提高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3. 身体动作:身体动作是武术基本功中最基础的动作。

身体动作的要点包括:身体直立、腰部发力、腹部收紧等。

身体动作的正确执行能够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四、训练方法1. 反复练习: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需要反复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分解训练: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小动作,逐步进行训练。

通过分解训练,能够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3. 辅助工具:借助辅助工具进行训练,可以更好地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例如,使用练习器械、挂绳等辅助工具进行训练,能够加强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是学习武术的基础,掌握这些要领对于练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站立姿势、呼吸控制和动作技术要点的训练,可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

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

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
武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培养身体素质、提高意志品质,是武术训练的根本目标。

而武术基本功训练是武术修炼的基石,是每个武者必须扎实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帮助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阶段:体能训练
1.有氧训练
有氧训练是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重要手段。

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健身操等,能够提高整体体能水平。

2.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关键。

通过引体向上、俯卧撑、深蹲等基本动作,每天进行3组15次的训练,逐渐增加负重和次数。

第二阶段:柔韧训练
1.拉伸训练
拉伸训练是增强肌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方法。

每天进行20分钟的拉伸训练,重点放在关节周围和肌肉拉长的部位。

2.功法训练
功法是武术中独特的动作表现形式,需要借助柔软的身体来完成。

通过练习基本功法,如站桩、练拳等,逐渐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和动作的准确性。

第三阶段:技击训练
1.基本招式训练
基本招式是武术技击的基础,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每天进行拳、腿、步法等基本动作的训练,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的控制。

2.对练训练
对练是武者之间相互切磋技艺的重要方式。

通过与同伴进行对练练习,可以检验自己的技击水平,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结语
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是武者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通过不断实践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和修炼境界。

希望每位武者都能在基本功训练中找到自己的突破和提升,成为真正的武术高手。

中华武术之基本功训练方法

中华武术之基本功训练方法

中华武术之基本功训练方法武术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复杂、枯燥的过程,如能坚持,在这一过程中会树立起无畏的精神,理想与理念也会更加明晰与坚定,逐渐成为强者。

“基本功训练是功夫训练的最好导师。

”下面店铺分享的是中华武术之基本功训练方法,欢迎阅读。

1.跑步。

练习方法:①速跑,全力以赴跑步5分钟。

快速跑属无氧运动,可提高肺活量,锻炼脚的快速移动。

②节奏跑,配合呼吸有节奏慢跑30分钟,提高呼吸与身体的配合能力。

③耐力跑,全程5公里,快慢相应,以锻炼身体的耐力。

2.俯卧撑。

练习方法:①快速推撑60次,以提高上肢快速冲拳能力。

②耐力推,坚持100次,提高手臂与肩部的力量。

3.仰卧起坐。

练习方法:①快速仰卧起坐,50次/分钟,锻炼腹部肌肉力量与抗击打能力。

②耐力仰卧起坐,坚持200次以上,以提高耐力。

4.腿部柔韧练习。

练习方法:按照先压后踢的顺序,以腿部肌肉与韧带感觉到绷紧为宜,然后配合各种踢法,每次至少1小时,以提高腿法的灵活性与速度。

每次压腿后必须踢腿,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5.快速空击。

练习方法:以自身的习惯攻击动作进行快速的击打,包括手法与脚法。

配合呼吸,连续进行5~10分钟。

此训练属无氧运动,能使人体在快速、紧张的运动状态中保持良好的体能。

6.全身抗击打训练。

练习方法:以拳头对自身做无规则的击打,力量以自身能承受为宜。

配合呼吸,由快到慢。

以提高自身肌肉的抗击能力,并能够放松肌肉,不致使肌肉僵硬。

以上几项基本功训练仅仅是武术基本功的一小部分,却是习武者入门的初级功夫。

切记基本本功训练如同功夫技巧训练一样,宜精不宜多。

武术基本功没有速成,只有靠日积月累,当你具备强壮的身体与超常的素质时,就能将各种动作技巧自然、巧妙的连在一起,真正达到将技巧隐于无形,以最简单的动作去对付复杂的招式。

武术基本功练习和组合动作

武术基本功练习和组合动作

动作过程:右拳变掌从腰侧向前快速推出。右肘过腰时
前臂旋内、坐腕、挑指成侧立掌,臂 要伸直,掌跟高于肩
平。成侧立掌时,手腕后屈并向拇指一侧旋转使小指一侧
向前,两眼平视。
2
拧腰、顺肩、旋臂、坐腕要协调一致。立
掌沿直线要快速有力,力达掌根。
(五)亮掌
1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变掌臂伸直,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右前上方前臂内旋,
横向距离为 5~10厘米,两拳抱贴腰侧,眼平视。弓左腿
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2 动作要点:前弓后绷不拔跟,挺胸立腰要沉,髋要里 合身要正,两尖(脚尖、膝盖尖)相照成垂线 。
(七)马步
1
两脚平行站立,两脚内侧相距约为本人脚
长的3~3.5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屈髋成半蹲,两膝
内扣,膝垂线不超过脚尖在大腿中间稍偏前。两拳抱贴腰
贴紧屈膝全蹲,左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前脚
掌着地,左膝外侧与右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右小腿
接近脚跟处,上体稍前倾并向前方拧转,两拳抱贴腰侧,
眼看左方。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2
两腿贴紧,挺胸立腰,前脚外展。
谢谢欣赏
2
冲拳时拧腰顺肩,肩肘放松,拳走直线,急旋前臂,
要有寸劲力达拳面。
(三)架拳
1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 前臂急速内旋在头右上方架起拳眼向前下,眼随拳走,上 架同时向左甩头眼看左方。
2
拳过肩急旋放松,肘外屈使臂略成弧形,
力 点在尺骨外侧。
(四)推掌
1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侧,两眼平视。
2
挺胸立腰,开髋裹膝,脚跟外撑,脚平头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武术基本功训练是武术学习的基础,它能够培养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反应速度等关键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1. 拳法基本功训练:拳法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精确的拳脚动作和严谨的技击技巧。

拳法基本功训练包括站桩、提腿、挥拳、踢腿等练习。

站桩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训练方法,通过保持正确的站姿可以增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提腿训练可以增加腿部力量和灵活性;挥拳练习可以提高上肢力量和拳法技巧;踢腿练习则有利于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的提升。

2. 动作训练:武术动作训练是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它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爆发力的培养。

俯卧撑、仰卧起坐、伸展运动等都是常见的动作训练方法,可以有效锻炼上肢和腹部力量,增加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此外,跳跃和滚翻等特殊技巧的训练也是提高爆发力和敏捷性的重要手段。

3. 器械训练:武术器械是武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刀、剑、枪、棍等。

器械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也能增加力量和耐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基本的器械动作开始练习,逐渐加入器械的配合和技法,并结合音乐进行练习,提高表演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培养气质和肢体协调性。

4. 基本功拓展训练:在掌握了基础训练后,可以逐渐将基本功应用于实战中。

比如推手、散打等训练方法,可以加强身体的抗打击能力和应变能力。

推手是太极拳中常见的训练方法,通过双方互相推拉、合抱动作,可以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感和反应能力;散打则是常见的实战训练,通过和对手进行自由搏击,提高自身攻防技巧和反应速度。

总之,武术基本功训练是武术学习的基础,它要求学员要有良好的耐心和毅力,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而且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以免造成伤害。

此外,基本功训练一定要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武术的原理和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本功。

因此,学习者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应结合指导教练的指导和修炼经验,尽可能多的参加实战演练和比赛,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实战能力。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是武术训练的基础,包括姿势、步法、身法、力法、功法等方面的训练。

以下是武术基本功训练的一些方法:
1. 静功训练: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培养身体的内劲,提高意念集中和身心协调能力。

2. 站桩训练:双腿张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整个身体放松,保持平衡,集中注意力,以增强下盘力量和站立稳定性。

3. 姿势训练:学习不同武术姿势,如马步、虎步、鹤步等,要求身体的协调和平衡,同时也锻炼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4. 步法训练:学习不同的行走方式,如直行、斜走、跳步等,通过训练脚步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招式。

5. 身法训练:包括身体的转动、躲闪和闪避等技巧的训练,通过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身体更加适应各种应变和进攻。

6. 力法训练:包括拳脚的挥打、劈砍、刺戳等动作的练习,通过按照正确的技巧和力量发放,提高力量的准确性和爆发力。

7. 功法训练:通过练习各种功法,如打坐练气、打靶练意、掌法、腿法等,使身体的内外力量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技术和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不同的武术流派和门派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武术基本功图解版:含 肩臂功、腰 功、腿 功、侧控腿等(内容充实)

武术基本功图解版:含 肩臂功、腰 功、腿 功、侧控腿等(内容充实)

基本功肩臂功、腰功、腿功、侧控腿、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组合练习武术基本功,是学练武术各种功夫的基础,是武术爱好者所必备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也是练好各种功夫的基本条件,特别对初学武术者更为重要。

武术基本功有一系列综合性训练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训练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注重在发展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人体内脏功能及心态和心理活动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武术基本功按人体的身体部位划分为:眼功、肩臂功、腰功、腿功和桩功。

传统武术爱好者把基本功称为功底,如果一名习武者没有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好,那他就很难在武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武术基本功对习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功底是百拳百械之母”。

它是练习拳术和器械必备的身体条件。

肩臂功肩部功夫,是指肩臂功法,主要是锻炼和增强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灵敏、松长、转环等能力。

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打下必要的专项素质基础。

通过练习,增强及发展肩臂部的力量,逐渐达到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换转等功能。

主要练习压肩、吊肩、转肩、绕环、抡拍和俯卧撑等。

1.压肩动作要领: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腿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下振压肩。

要求练习者的两臂两腿要伸直,下振幅度应逐渐扩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压力要由小到大。

压肩时两臂,两腿必须伸直,力点集中于肩部(图1)。

图1练习步骤:1)肩部下振压的振幅逐渐加大,力量逐渐加强。

2)肩压至极限时,耗肩片刻。

3)压肩与耗肩交替进行。

要求:压肩时尽量沉肩,直臂。

2.吊肩动作要领:两脚开步站立,背对横杠或肋木,两手反握横杠或肋木。

然后屈膝下蹲,两臂拉直或悬空独立。

两手抓紧横杠,两臂拉直,肩部放松(图2)。

图2练习步骤:1)双手反握横杠或肋木,头部和上体前倾拉肩,并上下浮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武术在套路运动方面,分徒手和器械两种,包含着轻快飘逸的,雄伟浑厚的、趺扑翻滚的,舒展劲拔的,短小紧削的,柔的、刚的、慢的,快的等等不同的内容与形式。

经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训练之后,获得了运动条件,掌握了运动技巧,按中国武术的教学程序(仅指武术的套路运动,不包括散手、击剑、刺枪等搏斗运动)来说,就可以开始进行套路运动的练习了。

中国武术的训练是要经过条件培养、技巧训练和套路练习这三个阶段的。

当然这三个阶段也不是截然划分',它们还可以交叉进行。

武术的套路运动是很多的。

单就华拳、查拳、太极拳、形意拳等这几个比较普遍流行的拳种来说,套路就有二、三百项。

在这么多的套路里面,有简易的、复杂的;有初级的、高级的。

在开始初步练习套路运动的时候,一般都是从简易的初级徒手拳术训练着手,然后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初级到高级,由徒手到器械,由单人练习到两人或三人以上的对练。

弹腿、功力拳和短打拳,都足最基本的拳术,在这些基本拳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其它类似华拳和查拳拳种的各种拳术或器械,将会是有益的。

武术运动的徒手拳术中,包含着拳、掌、钩、爪四种不同的“手型”,即使展基本的拳术也含有前面的三种手型。

初学拳术,如果先掌握了这四种手型的几个基本变化,以后再学起各种拳术套路来就比较容易了。

下面就是这些“手型”的说明和三套最基本的拳术:弹腿、功力拳和短打拳。

第一节拳、掌、钩、爪1.拳五指卷拢握紧为拳。

握拳的方法,就是五指先并拢伸直,然后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二、三节指骨(有指甲的一节为第三节指骨)向内弯屈,再将第一节指骨向内弯屈,最后,弯屈大拇指使它的第二节指骨紧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

(1)拳的定位(图179)拳心——手心的一面,也即是五指弯屈的一面。

拳背——手背的一面,也即是拳心的反面。

拳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第一节指骨互并形成的平面。

拳眼——拇指一边的圆孔。

拳轮—一小指一边的圆孔。

(2)拳的变动复拳——拳背朝上,拳心朝下,平伸前冲的拳,都是复拳.仰拳——拳心朝上,拳背朝下,屈肘收在腰侧的拳,都是仰拳。

直拳——拳眼朝上,拳轮朝下,由上劈砸而下,手臂平举,停在身前或身侧的拳,都是直拳。

反拳——拳轮朝上,拳眼朝下,反臂斜举在身后的拳,都是反拳。

立拳——拳面朝上。

直臂上举的拳,或弯肘使拳面朝上的拳,都是立拳。

垂拳——拳面朝下,向下栽伸的拳,都是垂拳。

其它—凡是反臂斜举在身后,拳心朝上的拳,叫做“反臂仰拳”;拳背朝上的拳,叫做“反臂复拳”。

2. 掌五指伸直为掌。

五指分开的,叫做巴掌,五指并拢的,叫做荷叶掌,拇指展开而其余四指并拢的,叫做八字掌;拇指弯屈而其余四指并拢的,叫做柳叶掌;拇指弯屈而其余四指并拢并且手心内凹的,叫做瓦楞掌等等。

图180是侧立的柳叶掌。

(1)掌的定位(图180)掌心——手心的一面.掌背——手背的一面。

掌指一—手指的前端(指尖)。

拇指一—侧—大拇指一边的手掌边缘。

小指一—侧—小指一边的手掌边缘。

(2)掌的变动复掌——掌背朝上,掌心朝下。

仰掌——掌心朝上,掌背朝下。

直掌——掌的拇指一侧朝上,小指一侧朝下。

反掌——掌的小指一侧朝上,拇指一侧朝下。

立掌——掌指朝上,腕关节朝手背的一面上屈,使掌背与小臂成九十度角。

由复掌部位向上屈腕,即变立掌。

这种立掌也叫做正立掌。

侧立掌——掌指朝上,腕关节朝拇指一侧上屈,使食指的边与小臂约成九十度角。

由直掌部位向上屈腕,即变侧立掌。

直立掌——掌指朝上,腕关节不屈。

即以直掌或复掌的手臂向上直举。

倒掌——掌指朝下,腕关节朝手背的一面向下弯屈。

由仰掌部位向下屈腕,即变倒掌。

侧倒掌——掌指朝下,腕关节朝小指一侧向下弯屈。

由直掌部位向下屈腕,即变侧倒掌。

直倒掌——掌指朝下,腕关节不屈。

即以直掌或复掌或仰掌的手臂向下垂直。

横掌——掌指朝左(按右掌来说),屈腕直肘。

由立掌或侧立掌向左平倒(按右掌来说),即变横掌。

横掌上举于头,虽掌心朝上,也还称为横掌。

其它——凡是在身后反臂斜举时,掌心朝上的掌,叫做反臂仰掌;而掌背朝上的掌,叫做反臂复掌。

掌在头顶上举时,掌心朝上,而掌指向后的掌,称为仰掌,而不称横掌。

3. 钩五指撮在一起,腕关节弯屈为钩。

(1)钩的定位(图181)钩尖——撮在一起的五指尖端。

钩顶—腕关节弯屈凸起的地方。

(2)钩的变动正钩手——钩顶朝上,钩尖朝下。

反钩手——钩尖朝上,钩顶朝下。

反臂后举时,都为反钩手。

横钩手——钩顶与钩尖横列下行。

反臂后举时,都为横钩手。

4.爪在拳术中的爪,分龙爪,虚爪和鹰爪三种。

(1)龙爪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大拇指伸开,腕关节尽量向手心的一面弯屈,拇指下垂尽量向小臂处牵引,而其余四指向手背一面伸张(图182)。

(2)虎爪五指分开,第二、第三节指骨略向手心弯屈(圈183)。

(3)鹰爪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大拇指张开;五指第二、第三节指骨略向手心弯屈(图184)。

第二节弹腿(上)第一路冲拳预备姿势【口令】弹腿预备【动作】1立正,脚尖并拢,左手拇指一侧向上直臂向左平举;2左臂上举,从头部右侧下落,屈肘,停在右肩处,屈腕立掌,掌心朝右(图185);4右手握拳,屈肘,从左小臂里面穿向右侧,平伸击出,拳眼向上,成直拳(图186),左手立掌不动,惟以拇指叉在右腋下。

【要领】当左手做动作时,眼睛注视左手;当右手做动作时,眼睛注视右手。

(1)弓步冲拳【口令】“一” .【动作】1头向左转,两眼注视前方;2左脚向左跨出一步,屈膝;右脚不动,腿部挺直,脚尖略向左,成为左势弓箭步,3左掌握拳向左平伸击出,拳眼向上,两臂成一条水平线(图187)。

【要领】两肩要放松,不要耸起。

冲拳时要快而有力,但在冲出后必须放松肌肉。

(2)马步屈肘【口令】“二”【动作】1上身略微耸起一些,使左脚便于用脚跟碾转,脚尖向内扣;2上身随左脚尖的内扣而转正,两腿均屈膝半蹲,成骑马势;3左拳依图160的虚线屈肘放在左肩前面,拳心朝下,肘与肩平;眼仍注视左侧(图188)【要领】屈肘时,臂部肌肉要紧张,完成动作后,要松弛。

对马步的要求,和基本功训练中的相同;屈肘的要求是,左肘与右拳眼要成一条水平线。

屈肘的拳的腕部不要弯屈。

(3)弓步撩拳【口令】“三”【动作】1左拳下降至左膝部(图188的虚线);2左脚以脚跟为轴,使脚尖向左转,右脚以前掌为轴,使脚跟向右转,上身随之向左转,右拳向里转臂,使拳眼朝下;3左拳依图188的虚线向身后平举,此时两腿又成左势弓箭步,右拳则依图188的实线箭头向前直臂撩起(图189)。

【要领】1第二、第三动作要联合进行,既要转身变弓箭步,又要向身后举拳,还要向身前撩拳。

2后举的拳和前撩的拳,两拳眼均朝上,两臂均与肩平。

3弓步撩拳的弓箭步是个拧腰的弓箭步,要特别注意后面的脚跟不要拔起。

(4)挽臂擂拳【口令】“四”【动作】1右拳向里转臂,使拳眼朝下,2屈肘向右胁前挽回(图189的虚线手臂);3以拳背从右胁前向上、前、下方向猛擂(图189的实线箭头),肘关节屈收在腰际,拳心朝上(图19O)。

【要领】在屈肘挽臂时,不要用力;在擂拳时却要象擂鼓那样地用力擂。

在完成动作之后,臂部肌肉立即放松,不要紧张。

.(5)寸腿弹踢【口令】“五”【动作】右腿屈膝,脚趾使劲,甩力向前蹋,踢出后脚跟离地约一尺(图191)。

【要领】可参考基本功训练中的弹腿动作训练。

(6)弓步冲拳.【口令】“一”【动作】1踢出之右脚向前落地,屈膝,左脚不功,膝部挺直,变成右势弓箭步;2右拳在右脚落地时向前平伸击出,拳眼朝上。

与前面的弓步冲拳恰成相反姿势(图192)。

【要领】参考前述的弓步冲拳。

立定收势【口令】立定【动作】1右脚以前掌为轴使脚跟转向正后方(即预备姿势时的正前方),右膝挺直,左脚向右脚并拢,立直,2左拳变掌上举过头,屈肘下降,放在右肩前,右拳在左掌上举时,下降在右腿侧旁,并在左掌屈肘时,也屈肘从左臂内穿出向右侧平击。

此时姿势和预备姿势完全相同,但是方向相反。

其实,第一路的立定收势,就是第二路的预备姿势(图193)。

[注]在练习至第六个动作时,并不立即立定结束,而是继续以相反动作练习下去。

第六动作——弓步冲拳,实是反动作的第一势,接下去是右拳屈肘的马步屈肘(口令二),左拳撩拳的右势弓步撩拳(口令三)、左拳的挽臂擂拳(口令四)、左脚的寸腿弹踢(口令五)。

在这五个反动作做完之后,左脚向前落地。

又变成正动作的弓步冲拳(口令一)、马步屈肘(口令二)、弓步撩拳(口令三)、挽臂擂拳(口令四),寸腿弹踢(口令五)。

这样,一正,一反,一正,共15个动作(反动作只有5个),做完之后,又成反动作的弓步冲拳(象图192那样),这时才并步立定,结束第一路运动。

后面第二、三,四……到十二路大都是这样一正,一反、一正进行的,最后加一个反的动作,并步结束。

在这里说明了这个情况,以后不再复述了。

第一路弹腿,在弹腿歌诀里称为“弓步冲锤一条鞭”。

从它包括的动作来看,它的锻炼效果是发展上下肢的肌肉。

第二路十字腿(1)马步冲拳【口令】一【动作】1(依图193之虚线,左脚向左跨出一步,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右拳变掌,弧形地向左移,放在左肩前面;2右掌又变拳,收至右腰侧,左掌也变拳,向左平击,眼睛注视左拳(图194)【要领】1上身必须挺胸塌腰,两肩外展;2收在腰侧的拳,拳背朝下,肘要向后贴,击出的拳,拳心朝下,拳与肩平,胸要平直;3击拳要用力,击后要放松;击拳总是先紧张,后松弛,以后不再说明了;4马步的要领与基本功训练中马裆步相同。

(2)弓步冲拳.【口令】二【动作】左脚以脚跟为轴,右脚以前掌为轴,使上身左转变成左势弓箭步,左拳向步转,使拳心向上,屈肘收至左腰侧;右拳则向前平击,拳心朝下;眼睛注视右拳(图195).【要领】转身、收拳、击拳三个动作必须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3)十字腿【口令】三【动作】右拳向外转,使拳心向上,屈肘收至右腰侧,左拳则向前平击,拳心朝下;左脚不动,右脚向前蹬踢,脚尖上翘(图196)。

【要领】收拳、击拳、踢脚三个动作必须同时进行;蹬踢的脚要与击出的拳相接近,不要过低或过高。

(4)马步冲拳【口令】一【动作】踢出之后脚向前落地,变成反方向的骑马势;左拳收至左腰侧,右拳从腰侧向右击出(图197)。

这是第二路中的反动作的第一势,接下去是两个反动作,然后再变三个正动作,才又出现图197的反动作。

【要领】同口令一的马步冲拳。

立定收势【口令】立定【动作】右腿立直,左脚向右脚靠拢;左右手的姿势和上述的预备姿势相同,即与第一路的预备姿势完全相同。

在弹腿歌诀中,第二路称为“左右十字奔脚尖”。

它的步型仍然是马步和弓箭步,对下肢肌肉的发展和第一路并不两样;但它的马步姿势由于对上身提出了两肩外展、挺胸塌腰的要求,因此对胸大肌、背阔肌,臀中肌,臀大肌的发展比第一路更为有效。

第三路劈砸(1)弓步冲拳【口令】一【动作】动作与姿势和第一路第一动作完全相同(图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