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写作目的会计的核心是计量,会计计量的关键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而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核心是计量属性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允价值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会计界研究的重点。
从会计实践看,公允价值问题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问题中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公允价值应用的难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密切配合,其核心是在一个具体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对各资产项目、各负债项目进行公允价值的科学计量。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分析我国当前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
经济交易或事项因可从多个方面予以货币定量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
(三)综述范围本文参考了2006-2010年间发表于《会计研究》、《会计之友》、《财会月刊》、《商场现代化》、《财经理论与实践》、《中国市场》、《商业经济》、《华东经济管理》、《现代商贸工业》、《中国商界》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厦门大学学报学报等大学学报文章及部分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
(四)相关主题及争论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成为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争论,对公允价值的认识还不统一。
总的来说,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具体如何运用方面。
而在我国,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国内相关法律还不健全,给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探讨文献综述
[7]夏秀梅.论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适度应用.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8]李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应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9]叶思妤.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及其运用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我国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周融在《浅谈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环境、公司治理和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新准则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础由账面价值重新改为公允价值更加科学,使中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14]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立信会计出版社,006年第1版.
[15]FASB:FAS157.Fair Value Measurement.2006.
[16]Edward J.Riedl.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oosing Historical Cost versus Fair Value.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08.
文献综述
会计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探讨
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理工科专业至少10篇,文科类专业至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文献综述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文献综述【摘要】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确认过程中的账簿的记录和财务报表的披露都离不开计量,美籍日本会计学家井民雄士认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阐述公允价值的计量,向大家展示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和本身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公允价值 发展 计量方法一、公允价值的发展(一)公允价值在国外的发展学者任世驰、 陈炳辉认为:“公允价值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 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例,在该判例中, 高等法院决定投资者应允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
美国会计学家威廉· 佩顿于1946 年发表了一篇《会计中的成本和价值》在《会计月刊》,文中第一次叙述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但是葛家澍、徐跃认为,在会计上正式提到公允价值是在1953年会计程序委员会(CAP) 的《会计研究公报》中谈到公允价值 “当无形资产通货证券交换获得时,其成本应当考虑为或是其对价的公允价值或给予财产的公允价值”。
近些年来FASB拟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自1990年到2006年一共有42份,共占其发布准则总数的75%。
我们可以看出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经历,IASB 发布的准则中,有关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的准则,直接运用公允价值的比例超过90%。
其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分公允价值的财务会计准则, 并将其推广应用到会计的实际才做中, 从而彻底改革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会计模式。
(二) 公允价值在国内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我国历经了三个阶段,我国公允价值一词首次出现在 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中,之后在2001年因为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造假而停用公允价值重新使用历史成本,而在2006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且在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这一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相关性论文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本文基于2006-2009年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金融行业公司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公允价值的股价反应、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下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对股价的影响。
研究发现,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加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持有利得(损失)对相关股价和股票收益率具有增量解释能力。
关键词公允价值相关性金融危机实证研究一、引言随着近几年来我国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由于金融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具有十分明显而强烈的波动性,因此,过去所采用的历史计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金融工具的计量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中,特别加入《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适应我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的要求。
二、研究假设计量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利润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金融工具这一类具有较强波动性特征的资产来说,若按照旧准则选择历史成本作为金融工具计量基础,则无法反应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准确收益,会计信息会受到扭曲。
反之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金融工具的价值以及其所带来的收益和引起的损失会随着市场的起落而具有较强的波动性。
因此,本文认为,金融工具的确认选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将对股价产生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显著相关假设2:金融危机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具有重要影响三、数据选取及其平稳性检验(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本文以2006年至2009年金融行业所有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
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1)剔除了4年间数据不全的公司;(2)为了控制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剔除了1%分位数和99%分位数以外的数据。
最新-公允价值的价值证研究文献综述 精品
公允价值的价值证研究文献综述一、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不存在例如,邓传州2005认为,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在历史成本的账面值基础上无相关性存在。
路晓燕2008选择在2006年年报新旧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以当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损益的金融资产计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的项目披露运用现行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差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对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以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后的公允价值调整额缺乏增量的价值相关性。
谢荣、王风华等2008、朱凯、赵旭颖、孙红2009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了实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前后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与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相比,在实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当年,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显著增加。
陆宇建,刘翠翠2011、伍中信,李思霖2012以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费尔萨姆—奥尔森提出的价格模型及其演化模型加以借鉴,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与否进行检验。
所得到的结论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显著性都不强。
学者们在分析不相关原因时,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及投资者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很严格,公司对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持谨慎态度。
公允价值计量的比重在公司会计核算中所占比重很小。
此外,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公允价值具有弱相关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会计学者以金融类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一些学者发现,该类公司公允价值具有很弱的相关性。
例如,1995年,Wahlen&Petroni研究了美国56个财产保险公司1985至1991年期间的情况,发现流动性差的投资价值相关性较弱。
Eccher等人1996对于在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公允价值的披露的价值相关性很小,笔者认为可能因受到经验数据所属年份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价值证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引 入和发展
我国在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方面也逐 渐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应用。中 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在2006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 则》中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 计量。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 用范围和方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 进行会计计量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 涉及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 重组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通 常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包 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01
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02
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公允价值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因为它能够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当前 市场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 财务状况。
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价格确定的 ,因此它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资产和 负债情况。
03
财务报表的综合性
公允价值是一种综合性的计量方式, 它不仅考虑了资产和负债的货币价值 ,还考虑了它们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 素,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价 值。
公允价值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
融资成本的降低
由于公允价值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因此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融资需 求和还款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融资渠道的拓宽
公允价值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务透明度,从而提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进 而拓宽融资渠道。
对债务契约的影响
公允价值对债务契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债务条款的确定和执行上。基于公允价值的债务契 约能更好地反映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和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同时,公允价值债务契约还有助于提高债务契约的履约率。
关于公允价值的文献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 2011年2月260关于公允价值的文献综述颜丽芳(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苏州,215021)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2—0260—01 公允价值自问世一来就饱受争议,在会计理论界和十事务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公允价值被确定为比历史成本优越的计量模式也是几经波折,世界上的两个有影响力的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和IASB 分别在2006年底和2009年5月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涉及到公允价值的定义、范围、计量方法和披露等方面。
公允价值有三个取值层次: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报价、市场可观察到的其他参考数和数据、管理层自行估计。
对其取值层次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的认识。
郝振平和赵小鹿认为从会计质量信息的可靠性来讲应该取消第三层次的取值,即在无活跃市场时不进行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如果是管理层自行决定的话,就失去了公允的最基本意义。
而且认为在具体操作中要对财务报表中的项目进行初步的分类:具有价值相关性和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因为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的优越性就在于他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如果有些像没有本身不具备价值相关性,对这些项目的确认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就不具备成本效益优势而且不能保证这些信息的可靠性。
在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应以重要性为标准,要先判断一个项目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差异是否重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再次金融界质疑,他们认为正是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估价才使得危机进一步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蔓延;当金融市场不稳定时还以市场为定价基础是错误的,在市场低迷时应用未来预期模型来对金融资产进行估价,以此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防止小波动发展成大危机。
而理论界认为他们在为金融企业大规模放贷、过度投资找借口,公允价值只是一种计量工具,不会引发危机。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认为:公允价值是无罪的,这一计量模式能有效的服务于决策者,应该坚持,但是需要不断的改进。
会计公允价值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姓名石乐学号117350010513专业班级统本会计1105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综述作者姓名:石乐专业班级:统本会计1105 学号:1173500105131、引言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方式,一直是国际会计界努力的方向,然而关于公允价值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却尚未构建,其中一些基本的问题也成为会计研究重点。
原来在不采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会出现诸多弊端,例如:会导致账面反映的数据失真等。
所以本文将从公允价值在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做出研究。
2、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1)国外:1967年12 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s)发布的1967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
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15号准则—对某些债务性及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第133号准则—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
第133号准则要求实体将所有衍生工具作为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可行的“公允价值可以在市场上查到或者参考市场上相似的工具来估计。
如果没有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如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期权或其它定价模型等其它计量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股票投资、应收应付账款、债务重组、租赁资产和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资产及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
这期间,美国主要使用公允价值对一些资产类项目进行计量。
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主要也是针对资产类项目,但范围比以前有较大拓展。
公允价值论文六篇
公允价值论文六篇公允价值论文范文1金融行业公允价值运用状况的实证讨论主要集中在西方文献,且讨论范围主要集中于银行.现有文献大多认可FVA信息能够供应更为相关、准时、可比的会计信息.但是,并不是全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或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牢靠性的确对FVA信息质量产生了影响.Barth以美国银行业20年的数据为讨论样本,发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相比历史成本信息具有增量信息含量[2].Nelson以美国1992年和1993年200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为对象,发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3].Eccher等也取得了全都的发觉[4].但是,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不稳定性,当模型掌握了净资产酬劳率和账面价值增长率后,价值相关性不复存在[3].除了证券投资,贷款、存款、长期债务、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文献讨论也得出不同观点.Nelson发觉公允价值取值噪音损害了信息的牢靠性,使得这些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3],但Barth等认为贷款、证券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相对于历史成本的增量信息含量[5].我国关于FVA价值相关性的讨论起步较晚,成果相对较少.较早开头进行这方面讨论的是邓传洲,他以1997~2021年B股公司为样本,使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增加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但是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6].2021年我国开头实施FVA后,此类讨论相继涌现.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与邓传洲相像,认为实施FVA后盈余信息具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性,例如程小可和龚秀丽、王建新等的讨论.但也存在不同的结论,朱凯使用2021年新旧会计准则的两份报表检验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相对增量作用,得出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增量作用不显著的结论[7].吴水澎和徐莉莎同时采纳价格模型、收益模型、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对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准则执行后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增加,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反而下降,说明资产负债表渐渐成为中心[8].朱凯等也通过讨论证明实施新会计准则后盈余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提高[9].张金若等改进了公允价值损益的度量方式,发觉非金融行业FVA信息对股票酬劳与高管薪酬都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传统讨论并不全都,他们认为讨论结论与我国FVA应用现状是相符合的,FVA对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极其有限[10].国内关于金融行业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讨论很少.罗婷等对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同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受新准则影响部分的账面净资产价值相关性得到显著改善[11].王建玲等选择金融和建筑房地产两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使用价格模型对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金融行业有提高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作用[12].因此,相对现有文献,本讨论的最大贡献是:弥补了我国金融行业FVA 信息经济后果的讨论,立足于金融行业是FVA主要执行者的客观事实,专注讨论其FVA的价值相关性,从而抓住了我国FVA讨论的关键点.二、理论分析与讨论假设综上文献可知,会计学术界对FVA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主要持确定态度.在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是FVA的主要践行者,依据国泰安数据库(CSMAR)2021~2021年的数据,其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负债)占全部上市公司持有总金额的94%以上,且它们持有的执行FVA的金融资产(负债)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特别大.因此,依据计量观,本文认为,与张金若等发觉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FVA信息价值不具有相关性不同[10],金融行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供应的FVA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损益信息,应当具有价值相关性.进一步的,虽然讨论认为牢靠性会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但是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FVA信息的牢靠性是具有充分保障的.这是由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相对欠发达,通过查阅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觉,这些金融单位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比例特别低,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票、债券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等,这些均能够猎取牢靠的公允价值信息.但是,执行FVA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FVA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非全部全都.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除非由于实质性贬值而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大部分状况下绕过净利润进入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它们的公允价值变动则直接计入营业利润.在我国,尽管会计准则于2021年将其他综合收益引入利润表,但是,我国重视净利润,尤其重视营业利润的传统并没有发生变化.例如,中国证监会有关股票上市、增发的规定,国资委有关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的指标,无不以净利润或营业利润为导向,并没有真正重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同样的,资本市场大多数分析师流行采纳的市盈率、市净率等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指标,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其他综合收益.因此,相对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营业利润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而言,市场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FVA信息的反应程度可能更弱.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讨论假设.假设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2: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4: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价值相关性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价值相关性.三、讨论设计(一)回归模型目前实证讨论价值相关性的主流模型为Ohlson提出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13],Kothari和ZimGmerman认为可以同时使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来检验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14].依据国外文献的普遍做法,模型的选择不会受到样本公司行业属性的影响,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都可以采纳相同的讨论模型.本文亦采纳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构造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金融行业执行FVA对股票酬劳与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讨论.详细构造模型过程中,我们留意到,现有实证讨论文献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存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检验交易性金融资产FVA的影响时,直接利用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FVA 的影响时,直接采纳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数据,并据此检验未实现利得和未实现损失的信息价值是否具有差异.这种讨论方法得到普遍运用,例如,刘永泽和孙翯使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净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超额每股收益两类数据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15];胡奕明和刘奕均也用相像的方法,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净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造成的每股收益进行价值相关性检验[16];徐经长和曾雪云为讨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讨论模型中加入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每股净资产影响的变量,并通过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度量[17].其次种方法考虑了金融资产处置时需要对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转回,重新设计讨论变量.这种方法是张金若等首次采纳的.该方法认为,依据财务数据生成规律,处置金融资产或负债时,需要将原先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未实现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计入全部者权益中“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也需转入投资收益.也即,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能直接解释为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或下降,不能直接视为未实现利得或损失.例如,T期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10万元,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10万元;T +1期售出,1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T+1期的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10万元,但该数字明显不能解释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形成的未实现损失.因此,投资收益是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的重要项目,忽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到“投资收益”的影响,会错误会释公允价值涨跌的信息价值[10].本文认为,其次种方法更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执行FVA的本质.但是,考虑到这种方法尚未得到普遍运用,本文同时采纳两种方法设计讨论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以进一步确认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因素对正确熟悉FVA信息经济后果的重要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文献综述
本 身存在 的缺 陷。需要注意的是 ,它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
关键 词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属 性 ; 建议 与 展 望
公 允 价 值 的 沿 革 ( 一 ) 公 允为 “ 公 允价值 的提 出,最早 可以追溯 到 1 9 8 9年 史 密斯 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 例 ,在该判例 中,高等 法院决定投 资 者应允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 。 美 国会计学家威廉 ・ 佩顿于 1 9 4 6 年发表了一篇 《 会计 中的成本和价值》 在 《 会计月刊》 ,文中第一次叙述 了公 允价值 的概 念。但是葛 家澍、徐 跃认为 ,在 会 计 上 正式 提到 公 允 价 值 是 在 1 9 5 3年 会 计 程 序 委 员会 ( C A P )的 《 会计研究公 报》 中谈到公允价值 “ 当无形资产通货证券 交 换 获得 时,其成本应当考 虑为或是其对价 的公允 价值或给予财产 的公 允 价值 ” 。近些 年来 F A S B拟 出有关 “ 公允 价值 计量 的征 求意 见稿 ” 自 1 9 9 0年到 2 0 0 6年一共有 4 2份 ,共 占其发布准则总数的 7 5 % 。我们可以 看出F AS B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投入了大量 的经历 ,I A S B发布 的准则 中,有关资产 、负债确认 与计量 的准则 ,直接 运用 公允价 值的 比例超 过 9 0 % 。其 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分公允价值 的财务会计准则 ,并将其 推广应 用 到会计 的实际才做 中,从 而彻底 改革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 的传统 会 计模式 。 ( 二 ) 公 允 价 值在 国 内的 沿革 公允价值在我国历 经了 三个 阶段 ,我 国公 允价 值一 词首次 出现 在 1 9 9 8年发布的 《 债务重组》 中 ,之后在 2 0 0 1 年 因为上市公司利用公 允 价值造价而停用公允价值重新使 用历史成 本,而在 2 0 0 6年颁布 的 《 企 业会计准 则 一基本准则》 中明确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的计量 属性 之 且在 l 7个具体准则 中运用 了公允价值计量这一计量属性 。 二 、计 量 属 性 计 量 属 性 是 指 被 计 量 对 象 的特 性 或外 在 表 现 形 式 , 目前 国 内外 学 者 对公允价值 的计量属性有三种观点。
公允价值基本内涵的文献综述
公允价值基本内涵的文献综述张筱竹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摘要】学术界对公允价值基本内涵的讨论经久不衰,探讨激烈、观点各异。
深刻理解公允价值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回顾公允价值的发展变化历程,并厘清其基本内涵。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沿革基本概念计量属性计量基础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的热点问题。
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和厘清公允价值的发展变化历程,加深对公允价值基本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一、公允价值的历史沿革1.公允价值在国外的历史沿革。
1953年AICPA的ARB中正式提到公允价值(葛家澍、徐跃,2006)。
ARSNo.1(1961)最早系统讨论了公允价值(葛家澍,2007)。
SFAS12(FASB,1975)是第一个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要求可变现的普通证券用公允价值计量(于永生,2005)。
1990年,SEC主席Breeden倡导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推动了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和实务中的发展(Scott,2003)。
《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公告(FASB,2006),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目标、范围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阐述。
2007年FASB公布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会计准则公告。
IASC也逐步推动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从表外披露到对部分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再到对所有金融工具项目并陆续应用到非金融资产和负债项目中的过程。
《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准则(1995),要求披露各类金融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开始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全面应用和不断规范。
随后公允价值也逐渐推广到其他非金融资产和负债领域。
2.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公允价值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1998年的《债务重组》中首次采用公允价值;由于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造假,2001年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准则中停用公允价值,改按账面价值入账;2006年公允价值回归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得到应用,前提是能可靠计量。
公允价值分析论文
公允价值分析论文一、产权经济学是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石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美国FASB在2000年2月发布的SFACNo.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交易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即排除强迫或清算的情况),当前资产的购置或出售金额。
并对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5)提出的五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和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进行了简要评论,指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在不同情况下都分别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
可以说,公允价值是一种选择价格的观念,它的本质特征就是,资产在市场中反映其经济实质的价格:公平的市场交易中商品的价格或者能够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
公允价值概念是对现值概念的体现,是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
从产权经济学来看,为了维护各产权主体的根本利益,要求在产权优化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提供对各产权主体决策有用的信息,使会计信息产生“正”经济后果。
笔者认为,产权经济学是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石。
法学上的“产权”即“法权”指的是财产权利;经济学上的“产权”,是指围绕财产而内化的一系列权利束的总和,包括经济权利关系和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不管如何定义,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财产”。
那么,财产的价值是多少,如何计量,这又涉及计予以量化,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给出了一些基本思想。
我们认为,对交易费用(大部分是沉没成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合理的、正确的,因为此时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结果往往一致。
但是,对财产如何计价,产权会计学者似乎没有引起关注,或者默认了目前现行准则中主要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在这里,笔者提出:产权会计理论关于“财产”计价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由真实公允地反映产权流,维护外部产权主体的财务分配和财务决策等产权利益决定的,也是产权的激励约束功能决定的。
只有这样“产权域秩序”才能得以有效维持。
公允价值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国外部分:1967 年12 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s)发布的1967 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
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15 号准则—对某些债务性及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第133 号准则—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
第133 号准则要求实体将所有衍生工具作为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可行的“公允价值可以在市场上查到或者参考市场上相似的工具来估计。
如果没有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如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期权或其它定价模型等其它计量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
”①2000 年2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7 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
公告明确指出,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应该能捕捉到形成市场价格(如果有的话)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107 号准则的附录C 中,阐述了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满足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 号“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陈述的财务报告的第一个目标:提供对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在进行理性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时有用的信息。
实体根据当前条件和预期而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预测,也有助于对他们早期的预测进行修正。
此外,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环境中,利用公允价值信息可以对早期的决策不断进行重新估价。
1998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高级项目主管黛安娜·W·Willis在题为“金融资产和负债一一公允价值还是历史成本”的文章中指出,事实上没有人怀疑市价基础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矛盾只在会计计量应当以哪一天的市价为基础。
公允价值文献综述
公允价值文献综述作者:李盈睿来源:《商情》2019年第16期【摘要】公允价值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代表未来会计计量方向的计量属性,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让这一计量属性成为众矢之的,多位学者对其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讨。
危机已过去多年,有关公允价值的探讨也不再仅仅围绕金融危机讨论公允价值的存废问题,研究的主题也逐渐与行为金融学相融合。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价值一、公允价值研究的内容1.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旨在探讨公允价值信息与公司股票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发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刘永泽、孙翯,2011);针对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胡奕明、刘奕均(2012)从市场波动的角度研究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结论是股价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反应在市场波动期比平稳期更显著,并且指出波动率与公允价值會计信息的正相关性主要出现在长周期上。
但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张金若、辛清泉、童一杏(2013)就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对股票报酬及高管薪酬总额都不具有显著解释能力。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具有价值相关性,会影响与企业价值相关的其他因素,比如高管薪酬。
张金若、张飞达、邹海峰(2011)发现公允价值列报方式不同对高管薪酬变动的影响也不同,计入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比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更显著,这使得高管有操纵金融资产分类的动机。
列报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变化,这是之前的研究所证明过的(邓传洲,2005;于李胜,2008)。
从现有会计准则实践来看,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主要采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资本公积”或“其他综合收益”;在第二种列报方式的基础上,同时以“其他综合收益”的形式列报于利润表。
三者的差异在于:第一种形式直接把公允价值变动计人了利润表,进入当期损益;第二种形式,公允价值变动只进入权益表,不影响损益;第三种形式,公允价值变动既在权益表列示,也在利润表列示,但不进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文章类型: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1):[1]IJIRIY.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M].Sarasota,FL: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75.[2]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北京:会计研究,2010(2):7-12.[3]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长沙: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72-76.[4]张白玲、杜孝森.公允价值会计基本概念辨析[J].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2009(11):63-64.[5]北京: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北京:会计研究,2007(10):11-15.[6]任世驰.公允价值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成都:财经科学,2010(5):118-124.[7]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J].北京:会计研究,2010(1):21-27.[8]杜孝森、张白玲.论公允价值会计与权责发生制[J].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2009(12):5-6.[9]高建忠.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演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12-01.[10]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J].北京:会计研究,2010(1).[11]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北京:财会学习,2009(1).[12]罗绍德,任世驰.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的一个澄清[G]//北京: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2):[1]熊敏.浅议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利润操纵及其防范.理论探讨,2005(2).[2]李坤.公允价值的应用与盈余管理.财务与会计,2008(5).[3]康霞,邸丛枝.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财会月刊,2007.[4]高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盈余管理.甘肃科技,2010(13).[5]林诗梅.公允价值在会计业务运用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09(17).[6]沈田华,彭珏.共同知识视角下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扩展.财会通讯,2009(1).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3):[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3]白冰,关于资产评估公允价值与会计公允价值的对比研究,会计论坛2007[4]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2006[5]贾俊萍,郭拥莉.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現状及对策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2。
文献综述--新环境下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新环境下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长期以来,在传统会计领域,历史成本由于可靠和可验证性方面的特征优点一直处于会计计量中的统治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价变动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日渐显现。
在金融创新领域中,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极发展也给以历史成本等传统计量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公允价值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进入会计领域的视野,成为会计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2006年2月15日,一个我国会计改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
国家财政部正式颁布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且宣布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施行。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企业等各相关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在本次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应用中,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公允价值的重新广泛引用。
此次新准则体系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等方面都再次的启用了公允价值,这充分辨明了我国会计痛国际会计接轨的决心,也意味着公允价值在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由“是否应当应用”转换到“应当怎样应用”的阶段。
公允价值的应用之路并不平坦。
因相关监管制度建设的缺陷、部分会计从业者职业素养不高等因素,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应用领域曾有段并不光辉的历史,那么此次对公允价值的重新启用,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公允价值又是否会再次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呢?本文基于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论述,研究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各项具体规定,总结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特点及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力争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有所贡献,并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途径,为公允价值计量搭建操作性更强的框架体系,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性、相关性更强的会计信息作出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IJIRIY.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M].Sarasota,FL: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75.
[2]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定选择:双重计量[J].北京:会计讨论,2023〔2〕:712.
[3]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讨论[J].长沙: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1〕:7276.
[4]张白玲、杜孝森.公允价值会计基本概念辨析[J].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2023〔11〕:6364.
[5]北京: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北京:会计讨论,2023〔10〕:1115.
[6]任世驰.公允价值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成都:财经科学,2023〔5〕:118124.
[7]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律基础和价值基础[J].北京:会计讨论,2023〔1〕:2127.
[8]杜孝森、张白玲.论公允价值会计与权责发生制[J].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2023〔12〕:56.
[9]高建忠.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演进讨论[D].南京财经高校硕士论文,20231201.
[10]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律基础和价值基础[J].北京:会计讨论,2023〔1〕.
[11]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北京:财会学习,2023〔1〕.
[12]罗绍德,任世驰.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的一个澄清[G]//北京: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3.
公允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