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辐射源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医疗机构中使用放射源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活动,确保医用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以及保护医疗人员和患者健康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用放射源是指用于医学影像学、肿瘤治疗和其他医疗目的的射线产生设备,其中包括X射线设备、核医学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等。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放射源使用许可:医疗机构需要获得相关机构的放射源使用许可证,才能使用医用放射源进行诊断和治疗。
2. 安全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医疗人员进行放射源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3. 工作场所监测: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医用放射源使用区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4. 防护设施和设备:医疗机构需要配备辐射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防护屏幕、防护墙壁等,同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5. 放射源应急预案:医疗机构需要制定放射源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和紧急情况。
6. 辐射剂量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对医疗人员和患者的接受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不超过相关的安全限制。
7. 放射源废物处理:医疗机构需要制定放射源废物的处理方案,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用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并保护医疗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用放射源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辐射风险,并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浅议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焦点的检定方法

浅议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焦点的检定方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医疗卫生事业应有相应的发展。
因此对健康的诊断、检查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因此对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的检定也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测量X射线辐射源焦点的检定方法。
关键词:X射线;焦点;检定1 引言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是全人类所受人工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来源。
X光机作为X射线诊断的主要仪器自然就备受世人关注,包括X光机的质量与性能如何,辐射的剂量多少等等。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主要从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辐射输出的质、重复性、线性、分辨力、辐射野与光野一致性、X射线管的焦点等技术指标来控制X光机的质量与性能。
本文主要讨论采用狭缝法测量X光机焦点的技术问题。
2 焦点检测的意义焦点检测中的几个术语,如实际焦点:靶面上阻拦截止加速粒子束的区域;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基准平面上垂直投影。
规程上用狭缝相机测得的焦点尺寸是制造商所标称的有效焦点的尺寸,焦点检定的意义为:(1)保证成像质量。
X光机成像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参数是清晰度,如果清晰度极差,就起不到诊断的作用,X光机中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很多,但其中焦点大小是影响清晰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2)精确测量焦点大小的变化,并配合其它量的测量,能检验高压电路中的元件的功能,尤其是X线管真空度是否降低。
医用X光机的焦点影响成像性能即清晰度,那么球管的焦点单独从诊断效果来看是越小越好、这是因为焦点越大,则投影时所产生的半影也越大,而影像的边缘就愈模糊。
这对疾病的诊断极为不利。
若从X线管的功率来看,焦点越大,散热性能越好,功率越大,X光机的用途就越广,所以球管的焦点应在一定功率的情况下越小越好。
因此X光机焦点的检测具有很大的意义,是评判X光机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3 焦点的检定目前X光机焦点的检定方法主要有星卡法、狭缝法及实时焦点检测仪检定法等。
检定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

检定医用诊断 X射线辐射源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摘要:当下,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先进的医学装备被运用到各大医疗机构诊疗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医生后续开展诊疗工作提供扎实可靠的依据。
其中,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极为常用,其涵盖类型较多,如拍片机以及床边机等。
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检定上还存在较大问题,对诊疗结果准确率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需针对其在检定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减少问题的出现几率,保障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方法;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引言: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普及率极高,已经作为常规医疗诊断方式之一,为诊疗结果准确率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并且随着医疗设备研究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在功能以及质量上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对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极为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需做好检定工作,保障其正常使用。
本文分析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方式及其积极作用,指出检定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常见问题并提出其解决措施,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方式及其积极作用1.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类别划分在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的类别划分中,从设备的具体组成方面来说,其一般由诊断床、控制设备、成像设备、高压发生器以及X射线管等组成。
而根据其在工作方式上的差异性,又可将其分为连续工作方式以及间歇工作方式。
而在连续工作方式中,以透视机作为常用。
而透视机又可细化为有影像增强器和无影像增强器两种。
而在造影机中,由于其具有透视功能,可利用影像增强器来开展检定工作。
一般来说,带有影像增强器的 X 射线机都在单独的屋子进行操作,可有效降低辐射量,提升清晰度。
而间歇工作方式一般指的是拍片机,如牙科机以及床旁机等,应用极为普遍[1]。
《医用C形臂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试验报告

医用C形臂X射线辐射源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在规程中规定的检定条件下,按规定的检定项目和方法对医用移动式C形臂X射线辐射源的计量性能和通用技术要求进行检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验证规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的合理性。
2.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包括:空气比释动能率、空气比释动能率示值误差、辐射输出的质、辐射输出的重复性、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影像均匀性、X射线管电压误差等。
3.试验条件及环境要求温度:(18~35)℃相对湿度:(30~75)%大气压:(70-110)kPa4.试验地点根据设备使用地点,在不同的客户现场。
5.试验设备试验用计量标准器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6选择几台典型的计量器具进行试验数据验证。
计量器具名称:医用C形臂X射线辐射源试验依据:JJG(桂)XX——XXXX《医用C形臂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
6.1 试验一计量器具型号:BriVooEC715编号:B2SS1800123制造厂:XX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验证地点:融水县某某医院手术室试验结果见表2:结论:满足规程规定的计量性能和通用技术要求6.2 试验二计量器具型号:SiremObileComDa编号:1⑵7 制造厂:SlEMENS验证地点:XX市某某医院手术室试验结果见表3:表3 试验数据2结论:满足规程规定的计量性能和通用技术要求7.试验结果综述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依据该规程规定的检定条件和方法对医用C形臂X射线辐射源进行检定,得到的统计数据满足计量性能和通用技术要求,规程规定的检定条件和方法具备可操作性,设定的技术指标合理有效。
与相关标准比较,本规程更加细致完善,完全适用于医用C形臂X射线辐射源的计量检定。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空气比释动能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空气比释动能测量结果不确定评定1、概述1.1 测量依据: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1.2 环境条件:校准的环境温度是诊断X射线机的常规使用条件,相对湿度:<85%1.3 测量标准:多功能诊断X辐射剂量计,校准因子相对扩展不确度U rel=3.7% (k=2)1.4 被测对象:浙江医院放射科(型号:Digtal Diagnost,编号:0802596,生产厂家:Philips 公司)的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测量该辐射源的空气比释动能。
1.5 测量过程:用已校准的剂量计,选用焦室距50cm, 固有过滤,射野为最大,对(70kV,10mAs)和(102kV,10mAs)两个校准点分别连续测量10次,取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测量模型K=M·N k式中:K—被测辐射源的空气比释动能;M—剂量计读数的平均值;N k—剂量计空气比释动能的校准因子;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3.1、输入量的M标准不确定度u rel(M)评定输入量的M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1) 测量不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M1)(2) 剂量计位置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M2)3.1.1 输入量M1标准不确度u rel(M1)的评定标准不确度u rel(M1)是由测量不重复性引进,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评定获得。
(1) 在(70kV,10mAs)下()170relu M的评定在规定的条件(70kV,10mAs)下,连续测量10次,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表一70kV时10次重复测量值(mGy)170单次实验标准偏差:170()s M==32.3910mGy-⨯在本次测量中,取10次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因此()331702.3910/0.75610mGyu M--==⨯=⨯()31701701()0.756100.045%1.6972relu Mu MM-⨯===(2) 在(102kV,10mAs)下()1102relu M的评定在规定条件(102kV,10mAs)下,连续测量10次,具体数据如表二所示:表二102kV时10次重复测量值(mGy)10次测量均值:1M102=3.9629mGy单次实验标准偏差:1102()s M==33.5410mGy-⨯在本次测量中,取10次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因此()3311023.5410/ 1.1210mGyu M--==⨯=⨯()3110211021102() 1.1210/3.96290.028%rel u M u M M -==⨯=3.1.2 输入量M 2标准不确度u rel (M 2)评定标准不确度u rel (M 2)是由剂量计位置不准引入的,结合在实际测量中焦点位置的误差,以及剂量计探头位置不确定和距离测量等引起的距离误差,根据经验估计由此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即其半宽a=2%,按均匀分布考虑,包含因子k =2() 1.15%rel u M ==M 1,M 2两分量彼此,因此输入量M 标准不确定度u rel (M)为: 70kV 时: u rel (M)701.15%= 102kV 时: u rel (M)1021.15%=3.2 输入量N k 标准不确定度()rel k u N 评定输入量的N k 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 (1)由上级校准因子定值不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1()rel k u N (2)由校准因子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2()rel k u N (3)由剂量计能量响应引入的不确定度3()rel k u N 3.2.1输入量N k1标准不确定度1()rel k u N 评定输入量N k1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校准因子定值的不确定度,可根据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因子的不确定度来评定,采用B 类评定。
浅谈医用辐射源检定应注意的问题

此项 目为新增项 , 检测光野和辐射野的复合程度, 选
择 x线机正 常工作 状态 , 管焦 点 到 光野 检 测 尺平 面 为 球 正常工作平面距离为 s , 1用光野检测尺读取分别曝光后
的 四边 a、2b 、2改变距 离为 S , 复上述 测量 。 1a、 lb , 2重 6 焦点的 检定 规程上 介绍 了两 种检 定 方 法 , 由于受 环 境 条件 的 限
检定计量器具 , 现根据规程 J 74 20 并结合 自己的 J 4 — 04 G 实 际工作 经验 , 谈谈 在检 定 中应注意 的细节 问题 。 本所 使用 的标 准器 为 半 导 体 型剂 量计 , 无需 进 行 空 气、 温度 的修正 , 光后 可 同时 显示 空气 比释动 能 、 气 曝 空 比释动 能率 、 电压 、 价层 、 载 时 间 等 , 作 简便 快 管 半 加 操 捷, 现将具 体检 定过 程表 述如 下 。 1 空气 比释动 能率 的检定 对于 连续工作 方 式 的 x线 机 ( 以下简 称 透视 机 ) 它 , 是一 项非 常重要 计 量指 标 , 由于 人体 处 于 辐 射环 境 相 对 于 间歇 工作 方 式 的 x线 机 ( 以下 简 称拍 片机 ) 时 间较 的 长, 因此在 检定工 作 中要引起 足够 的重视 。检定该 项之前 首先判断 x线机的类型 , 是否带有影像增强器 、 看其 是否用 于介入治疗诊断 , 然后再具体放置探测器 , 方法如下 : () 1普通荧光屏 x线机 , 探测器放 置于水平诊断床 上方 2m, 且在 x线管 中心位 置 , 然 x线 管是 在诊 断 c 并 显 床下 ,c 2m的距离 是 射 线 通 过诊 断床 后 到 人 体 皮肤 的距 离, 有些 同行 认为 在检 定 时荧 光屏 与 x线 管 之 间的距 离 应 该放 置到 最小 , 是没 有道 理 的。 () 2 带有影 像增 强器 的 x线机 , 管无论 在诊 断床 x线 上方还 是下 方 , 测 器 都 置 于 x线 管 一 侧 , 且 距 离 增 探 并 强器 3 e ,0m是人 体透 视时 的平均 厚度 。待探 测器 位 0r 3 e a 置选定 之后 , 再根 据规 程对 不 同的透视 机 , 设定 相应 的管 电压 、 电流 。 管 2 辐射 输 出的质 的检定 此项是检定 x射线穿透力 , 医生诊断需要的是有穿 透力的“ 射线 , 硬” 射线质量的好坏 , 关乎人体的健康和影 像的判断, 根据规程对透视机 、 拍片机选定相应的检定条 件 严格操 作 。在实 际 工作 中 , 一 些 手动 设 置 检定 条 件 对 无效的 x线机( 根据人体厚度 自动曝光 )可采用在探测 , 器后 方加 适 当遮挡 物 的方法进 行检 定 。 3 辐射 输 出的重 复性和 线性 的检定 此项 仅对 拍 片机检定 , 据规程 设置 好管 电压 、 电 根 管 流, 连续 曝 光 l , 注 意每 次 曝光 后 要有 一 定 的时 间 O次 要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一、概述医用放射源指在医疗领域中被用于诊断、治疗、研究、教育等目的的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装置。
医用放射源在医疗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使用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建立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卫生防护1.质量控制在医用放射源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放射源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卫生标准。
医用放射源必须有可靠的标识和记录,以便跟踪其使用情况和管理。
2.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接触医用放射源时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手套、眼镜和口罩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3.辐射监测医用放射源使用场所必须安装辐射监测设备,监测辐射量,防止环境辐射超标。
医护人员在接触医用放射源时也要接受个人辐射监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允许范围内。
4.卫生管理医用放射源的使用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合格,设备完好无损。
三、管理制度1.制度建设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需要制定、完善和落实。
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医用放射源的质量和个人防护、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经验,在制度中规范各项管理要求。
2.法律法规医用放射源使用及管理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放射卫生法、辐射防护管理条例等。
同时,也需要各地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辐射安全监测站等等提供技术支持。
3.培训管理医用放射源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质和证书后才能正式工作。
同时,在工作中,应定期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意识和技能。
四、结语医用放射源的使用带来了诊断、治疗、研究等多方面的好处,但却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建立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也是一项对公共卫生的生命性保障。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

图像处 理 系统
图像显示系统(7项指标) 图像记录系统(激光打印机、硬拷贝系统)
医用诊断机性能检测的一般内容
辐射特性检测(Ka、HVL、kV准确性、重复性、) 辐射束特性检测(辐射野-光野的一致性、辐射束轴与光轴的一
致性、均匀性、) 焦点特性(焦点尺寸、焦点发散) 成像特性(荧光屏亮度、均匀性、对比度;图像的噪声、空间
其中时间减影又包括:脉冲影像方式 (pulseimage,PI) 、超脉冲影像方式(super pulse image,SPI) 、连续影像方式(continuous image,CI) 、 时间间隔差方式(time interval difference,TID) 、 心电图触发脉冲方式(electro cardiogram,ECG)等
牙科机检测用模体
检测支架 牙科模体
片-屏系统
计算机数字摄影CR
CR(Computed Radiography)也称为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 主要原理是:采用磷光体结晶构成的成像板(Plated)即IP
板吸收X线信息,IP板感光形成潜影,再经过扫描转化成 数字化信号进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图像处理。 日本富士公司在1981年推出首台用于临床应用的CR,随后美 国柯达、德国AGFA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CR产品。
光野-辐射野的定义:
管电压kVp和管电流mA的测量
焦点尺寸
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IEC60336 测量方法:
星形测试卡法 针孔板法 狭缝相机法
加载时间
影响X射线成像质量的诸多因素
1、普通牙科机检测
牙科机的特点 小焦点、小视 野、常规测量 方法均不适用。
牙科检测用线对卡
牙科检测分辨力的线对卡尺寸32mm
(2)线性度好,动态范围(宽容 (3)对比细节分辨力稍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辐射源
医用辐射源是指在医疗工作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或设备,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用辐射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1. X射线机:常用于医疗影像学,如X射线片、CT扫描等。
它们使用射线照射患者的身体,生成影像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2. 放射性同位素:这些是放射性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放射线。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核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放射性碘用于甲状腺扫描和治疗、放射性标记物用于疾病示踪等。
3. 放射治疗机:用于肿瘤治疗的医用辐射源,常用于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或粒子束直接杀伤癌细胞,以控制或灭活肿瘤。
医用辐射源的使用需遵守严格的安全控制和规范,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并确保辐射剂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医用辐射源的操作和使用通常需要受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应的证书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