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组合练习:古诗+古文+现代文(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理解性默写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6)《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 古诗文阅读(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2分)8、(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一)(4分)7、(1)“凄凉地”“弃置身”。
(每空1分,共2分)8、(2)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意近即可,2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5分)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答: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3分)答:答案:(一)(5 分)7.(2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3分)月亮(1分)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言之有理即可)(2分)《行路难》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
(5 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诗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3分)答:8.诗中采用“”和“”(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希望再次得到皇帝的任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古诗文)检测(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古诗文)检测(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检测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XXX(yān) 被绮绣(pī)缟素(gǎo)以头抢地(qiǎng) B.所恶(è)得我与(yú)休祲(jìn)免冠徒跣(xiǎn)C.蹴尔(cù)。
一豆羹(gēng)。
加冠(guān)分麾下炙(zhì) D.曳屣(xǐ)。
怫然怒(fú)容臭(xiù)缊袍敝衣(yù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礼愈至(到达)而君逆寡人者(违背)B.呼尔而与之(你)XXX因使XXX使于秦(出使)C.负箧曳屣(穿着)亦免冠徒跣(裸露)D.会挽雕弓如满月(终将)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B.无从致书以观C.故不错意也D.同舍生皆被绮绣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当余之从师也隶而从者B.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无从致书以观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D.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是亦不可以已乎B.长跪而XXX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鱼,我所欲也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有多种词牌,按字数多少和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不同类型。
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XXX,与父亲XXX、弟弟XXX合称“三苏”,都位列“XXX”。
C.《送东阳马生序》《马说》《陋室铭》中,“序”“说”“铭”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D.XXX的文章喜欢用比喻和对比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和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体现了这两个特点。
7.古诗文默写1) XXX的《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了XXX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九年级上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二、现代诗背诵篇目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三、古文背诵篇目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5.《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五、《咸阳城东楼》 许浑
1.直接默写。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七、《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1.直接默写。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2.理解默Leabharlann 。(1)形成因果关系,叠句的应用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十分完整的句子是:,。
(2)表现词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词句:!
附:参考答案
2.理解默写。
(1)《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的是:,。
(2)《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3)《咸阳城东楼》中极目远眺,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三、《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1.直接默写。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2.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中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一、古诗文积累1.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2.位于南海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捷报频传,这是航天人一直心怀“,”[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并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的辉煌成就。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5.《月夜忆舍弟》中,点明时令特征,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诗句是:“,。
”6.《长沙过贾谊宅》中,在无疑处设问,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 “夕贬” 的诗句是:“, 。
”8.《商山早行》中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
”9.《咸阳城东楼》一诗中以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10.水与月这两个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古文中优美的意境。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描绘了月下水波和水中月影,澄澈幽静。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2.《醉翁亭记》中直接点明作者的意趣不在于饮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句子是:“, 。
”13.《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
”14.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咏雪》中的“” 将雪比作柳絮,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则用白描全景式描写雪景,且妙用量词,同样形神兼备。
二、主题默写1.古代文人善于抒写身处逆境时的襟怀况味。
刘长卿以“汉文有道恩犹薄,①” (《长沙过贾谊宅》)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韩愈被贬途中,难抑“云横秦岭家何在? 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悲慨。
刘禹锡屡遭贬谪,“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他面对世事变迁、仕宦沉浮的豁达胸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目录:一、现代诗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二、第三单元古文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三、课内古诗(13课)1、《行路难》李白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四、课文古诗八首1、《月夜忆舍弟》杜甫2、《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4、《商山早行》温庭筠5、《咸阳城东楼》许浑6、《无题》李商隐7、《行香子》秦观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五、理解性默写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一、现代诗《沁园春·雪》毛泽东1、主旨句2、过渡句《我爱这土地》艾青1、主旨句:《乡愁》余光中1、写国愁的句子:二、第三单元古文《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6、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5、《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7、《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湖心亭看雪》张岱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6、衬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三、课内古诗(13课)《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5.《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诗词三首》同步测试(含答案)

同步测试一、基础达标1.下列每组加点字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精神(cháng) 济.沧海(jì)宫阙..(q uè)B.歧.路(qí)珍羞.(xiū)金樽.(zūn)C.琼.(qióng)楼玉宇婵娟..(hóu zhú)..(chán j uān)踌躇D.侧畔.(pàn) 烂柯.人(gē)酬.乐天(chóu)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不胜寒:不能战胜寒冷。
金樽:金酒杯。
B.柯:指斧头的柄。
酬:做诗酬谢对方的赠诗,即答诗。
C.婵娟:月宫中的嫦娥,这里指明月。
踌躇:心里不安的样子,这里表示心情不愉快。
D.弃置:被朝廷贬谪,长期得不到重用。
长精神:振作精神。
3.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
诗人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前有一小序,其作用是什么?5.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_________,下片问_________,归根结底问_________。
6.词的上片,是词人“_________”时的想象,描绘了一个_________的境界,表现对_________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组合练习:古诗+古文+现代文(附答案)一、古诗词阅读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苍莽,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释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二、文言文阅读钟繇学书魏钟繇,字元常。
少随刘胜②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
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
乃自捶胸呕血。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及诞死,繇遂得之。
由是繇笔更妙。
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繇善三色书⑤,最妙者八分⑥。
(选自《笔阵图》,有删改)注释①钟繇: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书法家。
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②刘胜:行书首创者。
③韦诞:魏书法家。
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书法造诣很高。
⑤三色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⑥八分:汉字书体名,隶书的一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繇善三色书/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B.诞惜不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C.及诞死/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皆书象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三处)(3分)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2)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6.根据选文,评价钟繇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三、现代文阅读抒情散文[《我爱这土地》类文拓展:自然风光](一)云端的日子高鸿小时候喜欢看云。
我躺在峁的草坪上,世界便成了一个圆。
这个圆变换着色彩,忽明忽暗,恍若宝镜初砺,湛蓝而深邃。
镜的边缘忽明忽暗,云雾丝丝缕缕挤了进来,色彩渐渐浓烈,组成团儿,幻成一地的羊群或棉朵,悠悠从镜中穿过。
宝镜又恢复了本来面目,波澜不惊。
闭上眼假寐了一会儿,见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尾巴冲了进,在镜中耕出一条白线。
白线尚未完全散去,刚才赶出去的羊群“呼啦啦”又蹚了回来。
羊吃饱了便挤成一团,只剩下一片白,分不清是羊还是云了。
云的上面是什么?是不是有天宫?天宫里该是住着神仙,整日被云浸润着,过着虚无缥缈的日子。
参加工作后的某个时段,我就职于一家合资企业,频繁地穿梭在各个城市之间。
我有一个习惯,坐飞机喜欢靠窗户,一路观赏下面的景致。
当然,看到最多的是云,形状各异、变幻莫测的云。
厚厚的云层密密匝匝地铺陈着,感觉即使跳下去也能把你托住,像一张广袤的大床,暖暖地拥着你。
都说天上一日地上千年,那么如果不小心在床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今夕何夕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去深圳,下面的云层积得很厚,一望无际,突然在中间露出一个洞,令人为之骇然-感觉我们的飞机是被云托着的。
定住神往下看,下面是人间烟火,虚无缥缈,似乎都不像是人间了。
飞机再往前飞,一条大河浩浩荡荡、逶迤磅礴,夹岸积雪,浪過飞舟······另一次在记忆中留下烙印的云景是从青岛去沈阳。
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空中飘忽着一些闲散的云朵,形单影只,懒洋洋的。
进入渤海上空后,云层渐积渐浓,渐厚渐沉,色彩立体,形状突兀。
这些云朵不断长大,形成连绵不断的城池。
城池的中央有高耸的城堡,巍然傲视,形状不凡。
城堡的周围怪石林立,状人状物,惟妙惟肖,如一群兵勇摇旗呐喊,横冲直撞。
城堡摇摇欲坠,突然幻化成一只怪兽,面目狰狞,张牙舞爪。
这令我想起了《渔夫和魔鬼》中的那个怪物,内心掠过一丝寒意。
正自端详,妖怪已幻化成若干小兽,奔腾跳跃,憨态可掬。
我猜想这云端之上一定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这一切,一幕幕大戏次第拉开,与人间一样演绎着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远处,一山逶迤起伏,云雾缭绕。
山中有泉,淙淙潺潺。
泉水倾巢而泻,奔向远处,终成一片浩瀚的海。
再远处,海天一色,于是就分不清哪儿是云、哪儿是天了。
每次回西安,飞机飞越秦岭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会莫名兴奋。
因为我曾多次攀爬这座山,熟悉它的许多沟壑、许多河流。
然而从天上往下看,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呢。
莽莽苍苍的大秦岭葱葱茏茏,一望无际。
许多平日难以企及的高峰就在脚下,硕大的花岗岩状若莲花,肆意绽放。
山脊上闪着银色的斑点,那是尚未消融的积雪。
山间有银带飘舞,小河流淌。
水库像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上来,令人炫目。
远处,山峦重重叠叠,在薄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妩媚。
偶有一两朵闲云飘过,在山间留下缓缓的脚印。
然而更多的时候,舱外茫茫一片,状若混沌世界。
想那盘古未开天地之前,世界是否就是这番景象-浑浑噩噩、混沌未开?几十亿年过去,我们的星球有了水,有了气层,有了风云雷电,因此也诞生了最初的生命。
也许在茫茫宇宙中,有许多像我们地球一样的星球也孕育着生命-甚至是比我们更加高级的生命,这有谁知道呢?此刻,舱外阳光灿烂。
刚才还厚厚的雾霾已烟消云散,逃遁得无影无踪。
天蓝得让人陶醉,瓦亮空灵,云的下面,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8.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6分)(1)镜的边缘忽明忽暗,云雾丝丝缕缕挤了进来。
(赏析加点词的妙处)(3分)(2)偶有一两朵闲云飘过,在山间留下缓缓的脚印。
(加点词喻指什么?)(3分)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小时候仰望云天,想象云端里有天宫,天宫里住着神仙,令人向往,引起下文作者对云端日子的描写。
B.文章中间部分变换视角,写去深圳和经渤海上空的两次印象深刻的航行经历,扣住题目,间接描写了云端的日子。
C.作者经常坐飞机回故乡西安,在秦岭上空,俯视山川大地的景象,感觉美不胜收,渗入了深厚的故乡情结。
D.最后一段写作者看到舱外阳光灿烂,俯视云端下面生机勃勃的景象,升华主旨,抒发积极美好的情感。
10.宇宙间是否真的存在其他的生命?下面两个句子的作者都在对此发问,联系各自所在的文本,思考他们这样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A.也许在茫茫宇宙中,有许多像我们地球一样的星球也孕育着生命-甚至是比我们更加高级的生命,这有谁知道呢?B.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友好问候吗?(严春《敬畏自然》)(二)耐寒植物如何过冬李耕拓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
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
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会在严寒面前败下阵来,而另外一些植物的耐寒抗冻本领却异乎寻常的高强呢?它们耐寒抗冻的秘籍是什么?②植物的生长发育、传宗接代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
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
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
③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
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能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
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冻害是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可导致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
植物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
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⑥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
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⑦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植物就需要练就更高强的本领。
⑧多年生植物进入休眠期后,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并未停止,营养物质、酶的活性和内源激素都在发生变化。
植物们会在身体中积蓄起盐类物质和能变为糖的淀粉,盐类和含糖溶液有很强的抗寒能力;有的植物还能通过增加体内不饱和脂肪酸或抗冻蛋白等,避免细胞内部结冰。
如果说,粗大的树木不怕冻可以用寒气不易侵入来解释;那么,细小的植物枝叶、娇嫩的蔬菜等不易冻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11.耐寒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有哪些?(3分)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4分)植物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13.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抗冻能力较弱;秋季,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不再消耗物质和能量,植物体也停止生长。
B同一种植物,虽然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不一样,但它们生长发育、传宗按代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C.为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植物体内的自由水会减少,结合水的含量增加,进而提高细胞液浓度。
D.细小的植物不易冻死的主要原因在于植物们会积蓄盐类物质和能变为糖的淀粉。
组合训练11.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飘浮在天空之上。
(2分)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1分)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日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结合诗句分析,2分)[诗歌鉴赏]首联,“垂苍莽”“浮太清”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领联,“百虫鸣”以声衬静,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颈联,写出诗人的自身状态;尾联,“还思”“驿”点明诗人对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向往。
3.B 解析:A.擅长,善于;B给,借给/和;C.到了,等到;D.模拟。
(4分)4.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处1分)5.(1)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他才得以活命。
(关键词语“以”“活”1分,向意1分)(2)每次看到世间万物,都将它们的样子书写、描摹下来。
(关键词语“每”“书”1分,向意1分)6.①钟繇酷爱书法并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名家,值得我们学习和颂扬。
(2分)②钟繇钦羡他人有蔡伯喈的书法真迹,借而不得气急攻心,气量狭小,有失君子之范,这一点应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