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干预的结果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干预的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8T14:22:31.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彭丽芳张俊红雷雷

[导读] 饮食因素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不良饮食习惯能诱发或加重功能性胃肠病的部分症状。

彭丽芳张俊红雷雷(河南省人民医院东院消化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讨论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结果的分析。方法:对2013年6月— 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诊断为功能性胃肠病的80例,通过问诊,问卷调查及部分进行SCL_90的评分,并进行心理因素调查并统计分析,与住院前后患者症状作对比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通过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消化道症状减轻。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了解程度得到了提高,患者心理躯体化症状减少。

【关键词】护理干预功能性胃肠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13-02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Ds)指存在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临床上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便秘(FC)最为常见[1]。功能性胃肠病是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国内的研究也表明FGIDs患者多具有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等个性特征以及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负性心理状态[2]虽然精神心理因素引起FGIDs的机制未明但现在研究证实心理精神异常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改变植物神经功能从而改变迷走神经的张力导致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3]通过对8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在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加强对其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心理躯体化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将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16~65岁,平均42岁;FGIDs诊断符合RomeⅡ标准[4]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肠易激综合征28例、功能性嗳气6例、功能性便秘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组患者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下对心理状态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治疗、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入组实施干预2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5],对2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

1.3 护理

1.3.1心理护理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首先是心理治疗,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暗示疗法、放松疗法。其次是抗抑郁药物治疗。(1)采取心理疏导,接受治疗的患者多伴有失眠、抑郁、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护士要及时加以疏导,只要调整心态症状可以缓解或解除。(2)建立有效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多体察患者的心理,从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消除患者的疑虑。

1.3.2 饮食护理饮食因素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不良饮食习惯能诱发或加重功能性胃肠病的部分症状,所以正确的饮食指导也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措施。

1.3.3 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适宜的健康教育,在介绍疾病基本知识时应注意说明心理因素是导致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因素。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功能性胃肠病护理的一般常识与自我护理,以使病情稳定与好转。

1.4 评定方法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AS≥50分则诊断为焦虑,SDS≥53分则诊断为抑郁。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SAS、SDS评分结果比较见表

表1对照组消化道症状、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比较(-x±s)

组别例数评分项目治疗前治疗后 P值

对照组 40 消化道症状 8.41±2.26 3.51±2.63 <0.05

焦虑自评量表 51.08±13.20 36.34±13.87 <0.01

抑郁自评量表 54.15±12.93 42.62±13.08 <0.01

表2 干预组消化道症状、SAS、SDS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比较(-x±s)

组别例数评分项目治疗前治疗后 P值

干预组 40 消化道症状 8.51±2.36 2.41±1.53 <0.05

焦虑自评量表 50.07±14.21 31.32±12.92 <0.01

抑郁自评量表 53.14±11.92 36.34±12.73 <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胃肠道症状、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加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护理干预能否取得较好效果,护理干预具有可操作性,容易实施且见效快,采用SCL-90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是心理评估的可靠方法,人们已关注到胃肠道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无论是既往受虐待经历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目前面临的应激事件,通过脑-肠轴互动,都可表现出心理社会因素对FGIDs 的时空影响。精神心理障碍与 FGIDs 的起病和结果有关,FGIDs 的“生物心理社会”发病模式充分表现出遗传、环境、心理和生理因素之间可能的联系,它们共同影响 FGIDs 有关结果[6]。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应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