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及归宿的必然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芥川龙之介是怎么死的在1927年的时候,正是风华正茂之年。
在同年的7月24日这一天,将艺术看作是一切的芥川龙之介去世了,也就是这样,日本文坛的一颗巨星陨落了,那么芥川龙之介又是怎么死的呢?通过对于人物的解读,我们知道,著名人物芥川龙之介是应为服用安眠药而自杀身亡。
关于他的死,可以说是文学的一场悲剧,也是芥川龙之介的文学观,世界观的必然归结。
曾在他亲笔写的遗书中这样提到:对于自己的将来,总觉得很是不安。
那么到底是那些原因使他这样不安呢?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呢?通过相关资料的考察,部分学者给予了这样的答案。
第一点就是他的性格所导致的,他原本就出生于一个牛奶工人的家庭,亲生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精神失常,直到他十岁的那年,母亲去世,父亲又跟母亲的亲妹妹结婚,还废除了他的长子继承权力,销了他的户籍。
就这样,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过母爱,在加上复杂的家庭关系,无疑给他带来了心灵是哪个的阴影。
这样一来,对他日后的形成孤僻,敏感抑郁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点就是他的厌世的人生观。
因为,他从小就为自己的身世感到苦恼,童年生活也是比较压抑,并且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厌世的人生观。
综上两点就足以说明使他自杀的原因了。
芥川龙之介评价作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巨匠之一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他简直就是一位天才人物,他在短暂的生涯中,创作了将近有150篇短篇小说,不仅题材新颖,内容多样,还为他创作的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那么关于芥川龙之介的评价又有那些呢?记得日本文学评论家吉田精一,曾经就评论过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当时是这样说的:从他的文学中,可以看作是大正时期小市民知识阶级层的良心、感觉、神经等经过提纯而获得的结晶。
可一会所他的创作是他的学识与才华的一个化身。
后来评论家中村真一郎还曾指出,他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开拓了一个不曾有过的领域”。
《罗生门》:真相、矛盾与复杂的人性
《罗生门》:真相、矛盾与复杂的人性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所写的《罗生门》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短篇小说,题材是偷窃和谋杀。
这篇文章将探讨小说中所展示的真相、矛盾和复杂的人性。
在小说的开端,读者被带入到一处废弃的古庙,一个失落的修道院。
一位旅行者被困在残破的出入口,即是所谓的罗生门,他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出路。
绕过残垣断壁的旅行者遇到了三个人,一名熟练的剑客,一个悲伤的妇女,以及她被指控杀人的丈夫。
然而,他们对于事件的真相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
小说的核心问题是:谁是真正的凶手?三个角色的陈述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和不一致。
在小说中提供的证词包括剑客的证词、妇女的证词、以及神秘人物的证言。
剑客描述了一个长达数页的与盗贼的战斗,而妇女认为她的丈夫在路上意外地死了。
然后,神秘的证人登场,他作证说妇女和她的丈夫一起偷走了一件值钱的衣服。
然而,这位神秘证人的真实身份引起了许多疑问,使我们对他的证言产生怀疑。
这样的矛盾和不一致让读者无法得出正确的推断,但它们却彰显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还涉及了精神疾病、社会不平等、贪婪和人性的本质等一系列议题。
小说中的三个角色的行为,无一例外地都源自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妇女所面对的社会压力、她丈夫的死亡和穷困,使她境遇堪忧。
她深陷困境,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最终只好选择跟着丈夫偷财物。
而剑客和神秘证人则展现了人性的贪婪和阴谋心。
他们都不是狂热的残忍凶手,而是出于自私或保护自己的利益,选择了欺骗和掩盖事实。
这些角色的行动反映出在困境面前人性的深度和广度。
他们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真相、矛盾和复杂的人性的超现实探究。
小说并没有为读者提供任何所谓的“正确”答案,取而代之的是把这些角色的心态和行为展现在面前,让读者在文本中感受和理解人类复杂的本质。
《罗生门》是一部富有启示性的小说,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神秘和复杂本质的思考。
小说中的各种矛盾和不一致引发了广泛的探究和思考,揭示了人性的诸多方面。
无论是谁,都暴露出了人性的一部分。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芥川龙之介(1892年6月19日—1927年6月24日),是日本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成为日本文学的领军人物。
他的作品涉及到了痛苦与幸福的主题,通过其作品,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他对于这两种情感的体验和思考。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深受日本文学传统的影响,但又赋予其独特的现代感。
他的作品常常揭示出人性的痛苦,同时也充满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于幸福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痛苦和幸福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学世界。
芥川龙之介曾经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在他的作品中,痛苦往往是他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他的代表作品《罗生门》中,描述了一个充满痛苦与绝望的武士和他的妻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在恶劣环境中为生存而展开的抗争。
在这个故事中,痛苦几乎成为了主题的核心,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展现出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生活的悲观态度。
与痛苦相对的是幸福。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于幸福的渴望和追求。
在《行人》中,他以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以及城市中各种各样的人们。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但作者的笔下却透露出对于幸福的渴望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作品中,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的,即使是在痛苦之中,仍然存在着幸福的可能性。
芥川龙之介对于痛苦和幸福的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上,他的个人经历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对于这两种情感的理解。
他曾经历过家庭的困难和心理的煎熬,这使得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正是在这些痛苦的经历中,他对于幸福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痛苦和幸福并不是孤立的两种情感,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正是因为有了痛苦,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幸福;正是因为有了幸福,我们才能更加坚强面对痛苦。
这种痛苦与幸福的交织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了他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体验。
矛盾复杂的内心纠葛_论芥川龙之介修改_罗生门_之结局_李琳琳
矛盾复杂的内心纠葛———论芥川龙之介修改《罗生门》之结局李琳琳(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在《罗生门》初稿中,芥川龙之介做了不少修改,此修改带来了小说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使得主人公仆人命运出现了新的转机———“从善”、“从恶”、“饿死”三种可能性的同时出现让人不觉意味深长。
结合考察作者人生经历、创作心理、内在思想、时代背景等可以发现:该小说的改稿中隐含了作者追求“中庸之道”的愿望和对主人公既寄予期待又软弱无力的矛盾复杂心情。
关键词:《罗生门》改稿;中庸之道;矛盾复杂内心世界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5-0131-03引言被誉为“鬼才作家”的日本短篇小说巨匠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坛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处女作《罗生门》于大正四年十一月发表于《帝国文学》。
“发表初期虽未受到文坛的瞩目,但仍不失为一部将芥川文学文体与主题完美结合的成熟作品,它的登场宣告了芥川龙之介作为作家的诞生。
”[1]212平安时代的一天傍晚,一名仆人来到荒废的罗生门下避雨。
四五天前,他被服侍多年的主人解雇,眼下已无路可走。
他爬上罗生门楼梯想上楼暂住一宿,突然他发现一个老太婆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与老太婆反复周旋之后,仆人剥下老太婆的衣服,飞快地逃离了罗生门。
“在大正四年十一月份的初稿中,作品最后一行写道:仆人早已是冒着雨速速赶往京都干起了他的强盗勾当。
”[1]215然而,大正七年七月,芥川在定稿中重新写道:“仆人的行踪,谁也不知道。
”[2]169时隔三年,芥川为何对《罗生门》结尾作此修改,此修改又赋予作品什么样的意义?北京外国语学院李玉鳞教授从喜剧和悲剧的角度出发,认为“主人公是摆脱道德的束缚,踏上自由之路。
”[3]因而得出《罗生门》是喜剧这一结论。
王晶在《浅析芥川龙之介及其<罗生门>》一文中说道:“作者重新改了结尾……在这里,作者态度暧昧,道出了现实社会的重压和对时代的漠然、不安,反映了作者的心理。
一曲矛盾人性的悲怆挽歌——评析芥川龙之介《枯野抄》
鉴赏一曲矛盾人性的悲怆挽歌——评析芥川龙之介《枯野抄》许云帆 莱芜一中 《枯野抄》以俳谐大师松尾芭蕉临终场景为切入点,聚焦于众弟子在为老师点送终水的简单情节,集中表现出众人不同的肢体反应和心理活动,无情的撕开了披着温情面纱的师生关系下,裸露出来的乐生、畏死、自得、自矜、自私等种种矛盾人性,与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自己的影子,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人性本身的矛盾毋庸置疑,松尾芭蕉是伟大的俳谐大师,受人敬仰,得到众弟子的衷心爱戴。
但是,在这样的敬仰和爱戴中,人性也并不全是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特别是临终一刻,更成为了激发矛盾人性的临界点。
晋子其角。
松尾芭蕉的大弟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师父的病容”,可谓是感同身受,其角多次设想分别场景,也是悲伤的基调。
但是,真正面对着临终的师父,却意外的从生理上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嫌恶感”,挥之不去,从爱戴到诅咒,是“生”与“死”之间的矛盾。
去来。
作为大师最钟爱的弟子,临终前的遗作“病卧羁旅中,梦萦枯野上”就是去来记录的。
去来也没有辜负师父的栽培,一听到师父病重消息,当即启程,深夜赶到,寸步不离,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善后事宜,一丝不敢懈怠。
师生情真,可见一斑。
可是,在侍师如事父的自得中,蓦然发现自己自矜的一面,“对自己的鄙俗感觉无地自容”,经历了自得—自矜—自责的矛盾历程。
支考。
一直是我行我素的姿态出现。
只有他,在给师父点送终水的时候,镇静自若,“依然像平常一样显出睥睨不屑的表情,照旧是一副奇特的骄横之态,随意的给师父的嘴唇涂上水。
”但是,在这样平静的画面下,私利的波涛却在瞬间汹涌澎湃——在其他门派前的扬名,在师门中的利害相争,甚或是自己的兴趣和算计——但所有的一切,都与垂死的师父不直接相关。
惟然僧。
僧者,四大皆空也。
但这位僧人,却是“对于死亡就有一种病态的惶恐”——“继师父之后死的,也许就是我自己。
”对死亡的恐惧已经代替了其他的一切,包括对师父死的悲哀,“谁也不看,两眼只顾望天”,因为,满脑子里,都是他自己,都是他自己不要死而已。
芥川龙之介:人性之恶,无法救赎
芥川龙之介:人性之恶,无法救赎1915年,芥川龙之介以柳川隆之介的笔名在《帝国文学》上发表名作《罗生门》,自此以后,日本文坛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此时的芥川年仅23岁,正是风华正茂,年少有为之时,从此,一个天才作家悄然诞生。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著名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鼻子》。
时隔一年,1916年2月,芥川龙之介又在《新思潮》复刊号上发表《鼻子》这一短篇,赢得当时的日本文坛大家夏目漱石(《我是猫》的作者)的亲笔称赞:小说十分有趣,首尾相顾,不失为上品。
像这样的小说,若能写出二三十篇,在文坛上必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作家。
果然,芥川不负所望,他笔耕不辍,佳作层出,终究成为一代短篇大家。
芥川小说的影响有多大?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将他的《竹林中》搬上电影荧幕,改名为《罗生门》,这部电影从此也让黑泽明青史留名,获奖无数。
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实际上是芥川两篇小说的结合体,名字是《罗生门》的,故事是《竹林中》的。
“人性恶”是芥川小说的主题,最为典型的代表自然是名作《罗生门》。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被主人辞退的穷困家丁在罗生门下避雨,他纠结着要不要在走投无路之际做一个强盗。
无意中他发现罗生门楼上有一个老太婆正在扯死人的头发拿去做假发,当他逼问老太婆这么做的原因时,老太婆轻描淡写回答说扯死人的头发也许是不对的,但是“不干,就得饿死,没办法!”家丁一听,心中一横,一把揪住老太婆,将她身上的衣物全部扒光抢走。
他对老太婆说:“这么说来,我扒你的衣服,你也不会怪我吧。
此实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饿死。
”随即,家丁逃之之夭夭,下落不明。
其实家丁也并非一心就想为非作歹,开始的时候,他还在纠结“做强盗还是饿死”这个问题,那时他的良心和道德并未泯灭。
不过老太婆的这一番话和所作所为给了他一个作恶的理由。
不管是在家丁身上还是老太婆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出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为了一己之生存,全然不顾他人之死活,“人性恶”在他们身上彰显得如此昭然。
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及归宿的必然
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及归宿的必然作者:马晶照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9期芥川龙之介的创作开启了一个时代文学转换的大门。
他代表了日本近代文学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被称为“鬼才”的天才作家,却在年仅35岁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有诸多的评论来讨论他的死,更多的是对他早逝的惋惜及作品的盛赞。
其实当我们将眼光投向光环下面真实的芥川时,就仅仅只当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将会看到一个被物质和精神折磨的痛苦而又可怜的人,挣扎在深渊里伸出了双手渴望被救,然而上帝并未如他所愿。
他碰触不到光明,心灵里有一部分属于忧郁的黑色物质,使他在正常人的眼里显得那么的残缺,殊不知那其实是现实生活里呻吟着的一种人。
芥川龙之介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充满矛盾的人,这种人即使是个平凡无奇的角色,也必将找寻途径和方式来宣泄,更何况他是一个对人性、对人有着深刻认识的作家。
他说“最像人的作为乃是最像动物的作为。
”体现了他对“人”的一种深层的认识。
有作家曾说“作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业,真正写字的人都是无望的人,他们只是用文字寻求慰藉”,所以“作家”看透了世事,却往往无处可逃,找寻文字作为叙述自己的方式,芥川龙之介就是这样的人,也许写作才是他生命里唯一值得他倾注真情的方式。
也正因为“写作”、“倾述”对于他的唯一性,当他完成了所有的“倾述”后,他选择了死亡……芥川文字的多角度、深层次、耐人寻味都或多或少的缘于他极端矛盾的性格。
也正是这些矛盾的性格,才有了他笔下那些深邃的对于人性的思索。
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的极度不安却又拒绝改变,选择逃避的生活状态上。
鲁迅说:“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
”芥川的不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天生的敏感气质,而另一方面,便是动荡不安的现实社会。
芥川是个“神经脆弱到连门前有人咳嗽都会大吃一惊的人”,这样一个天生具有忧郁、阴暗思想的人在那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下生活,只会更加加剧其不安和对现实的厌恶。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生存之道与善恶意象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生存之道与善恶意象《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描写了在平安时代日本一个荒凉的罗生门前发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巴町的浪人,他被风雨所迫来到了罗生门前,听到了一个老父亲、一个年轻妻子和一个嫌疑犯的互相指责,而他自己也被大家视为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整个故事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或结局,让人们对人性、真相、善恶之间的关系等深入思考。
在故事中,芥川龙之介通过几个形象的角色,表现了生存之道与善恶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并通过一些意象来形成深刻的印象。
首先,老父亲和年轻妻子的冲突展示了生存之道之间的矛盾。
老父亲无法供养自己和自己的儿子,而年轻妻子则选择了出卖自己的肉体来换取生存所需的物质。
这两种生存方式都是不道德的,但又都不能断言是错误的。
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更加无情的对待自己的同胞,实现自己的生存目的。
这种场景为芥川龙之介矛盾双方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其次,嫌疑犯的角色展现了人性中的罪恶。
嫌疑犯是一个制造杀人案件的罪犯,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杀人。
他并不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义务,一心只为自己的利益所追逐。
他的贪婪、冷漠和无情却也是人可恶的一面。
最后,罗生门的意象为整个小说创造了深刻的印象。
罗生门的出口可以看到一片荒凉的景象,此处的善恶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明显。
罗生门的出口似乎也成为了人性中罪恶和善良的交织之处。
这个意象在小说中的出现,使得整个小说的氛围更加阴森、深刻,也是芥川龙之介独特的创作手法。
总之,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通过几个角色和一个意象,刻画了人性中的矛盾,展示了人们在生存和善恶之间的痛苦抉择,以及人们的罪恶和天使本性之间的斗争。
这些主题,也正是芥川龙之介小说永恒的魅力所在。
冷静剖析人性之矛盾
冷静剖析人性之矛盾——赏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芥川龙之介在日本具有“鬼才”之称,他的小说是那样富有传奇的古意,又深具现代人性的关怀,篇篇直指人性深处之私,毫无渲染地展现生活的矛盾本质。
他留给世界文学的并非浮浅的“东方风情”,而是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思考,所以说,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的,但更是全人类的。
但最后他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怀着对这位大师的好奇与尊重,我翻开了他的一本著名小说《罗生门》。
这本书中含有19篇芥川龙之介的著名中短篇小说,开篇就是被大为赞赏的《罗生门》。
这篇小说篇幅很短,讲述了在饥荒时期一家将在罗生门内看到一个老婆子拔尸体的头发做假发,莫名的勇气与愤怒使他上前制止了老婆子并剥了她的衣服逃走。
老婆子在被抓住时所说的“你当我干这坏事,我不干就得死呀!我跟她一样都没法子,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与家将逃走时最后说的那句“那么,我剥你的衣,你也不要怪我,我不想这样,人也得饿死。
”大抵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是一样的,谁也没有资格用道德来怪谁。
显露了日本饥荒时期人民的苦难与人性的自私在灾难面前的曝露,真实又发人深省。
第二篇是较为阴沉的《地狱变》。
主要讲了被赞伟大的大公令坏脾气但爱女儿的画师良秀画一幅《地狱变》,良秀为了画好这幅画几次令弟子陷入危险中而冷眼旁观,陷入癫狂,在良秀遇到瓶颈时恳请大公为他布置一个场景,而大公冷酷的将良秀女儿锁在车中焚烧,一个猴子进入火中与良秀女儿共死但良秀却痴呆的看着女儿被烧死,最后画完《地狱变》后自尽。
篇幅较长,内容也让人心情沉重,令人尊敬的大公烧死了一个无辜少女,良秀为作画不择手段,既可悲又可恨,良秀女儿与小猴子之间算是全篇最美好的一点了,然而这一点很快被黑暗的现实抹去,成为一面照出人性丑恶的镜子。
大公曾对他说:“你这个人就是喜欢丑恶的东西。
”良秀既能看清人世丑恶之嘴脸本身也是十分丑恶,讽刺了目空一切的良秀。
他作画时十分认真投入,即使眼见爱女被烧死还能镇静下来完成巨作,但最后女儿的死却是压倒了良秀的最后一根草。
从_鼻子_看芥川龙之介的矛盾心理
潘新艳袁明昕荩从《鼻子》看芥川龙之介的矛盾心理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生于东京,原姓新原,父亲经营牛奶业。
出生后九个月,因其母亲精神失常,无奈被寄养在舅父家中,改姓芥川,作为养子长大成人。
芥川家世世代代都有人在将军府任文职,这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与熏陶,在中小学时代就涉猎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十八岁时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科学习,他博古通今,记忆力超群,不但有极深的英文素养,对汉文化也十分精通。
他的这种良好的文化知识储备,让他可以充分地从历史和典籍中获取创作素材,并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其中,从而弥补了他在人生阅历方面的欠缺,这也成了芥川文学的特色。
读书期间芥川与著名作家菊池宽、久米正雄等相识,共同创办了第三次、第四次同仁杂志《新思潮》,组成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派别———“新思潮派”,芥川龙之介是这一文学派别的重要代表作家。
1915年,芥川发表了处女作《罗生门》,次年又创作了短篇小说《鼻子》,发表在第四次《新思潮》的创刊号上,文学大家夏目漱石对此十分赞赏,这使芥川一跃成为文坛最耀眼的新星。
1916年7月芥川自东大文科毕业,随即进入海军机关学校任教,一年后加入大阪每月新闻社,由此逐渐走上专业文学创作的道路。
早期的小说创作多为历史题材,但晚期作品逐渐转向表现个人内心世界,写下了一些自传体作品,这与当时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自身身体状况,个人家庭的情况和他在艺术上、思想上感到极度苦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27年身体病弱的芥川怀着对未来“说不清的不安”服安眠药自杀身亡,他的死可以说标志着近代日本文学的终结。
《鼻子》的主人公是个叫禅智内供的和尚,他自入佛门以来,一直为自己的鼻子而苦恼。
他的鼻子长五六寸,从上唇一直搭拉到下巴,其状如香肠,从脸的中央一下子搭拉下来。
因为有了这样与众不同的鼻子,给禅智内供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不说别的,单说吃饭,就不能一个人吃。
吃饭时必须有一个小和尚站在旁边,拿着一块儿一寸宽、两寸长的木板托着他的长鼻子,否则鼻尖就会掉到碗里去。
一曲矛盾人性的悲怆挽歌——评析芥川龙之介《枯野抄》
鉴赏一曲矛盾人性的悲怆挽歌——评析芥川龙之介《枯野抄》许云帆 莱芜一中 《枯野抄》以俳谐大师松尾芭蕉临终场景为切入点,聚焦于众弟子在为老师点送终水的简单情节,集中表现出众人不同的肢体反应和心理活动,无情的撕开了披着温情面纱的师生关系下,裸露出来的乐生、畏死、自得、自矜、自私等种种矛盾人性,与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自己的影子,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人性本身的矛盾毋庸置疑,松尾芭蕉是伟大的俳谐大师,受人敬仰,得到众弟子的衷心爱戴。
但是,在这样的敬仰和爱戴中,人性也并不全是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特别是临终一刻,更成为了激发矛盾人性的临界点。
晋子其角。
松尾芭蕉的大弟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师父的病容”,可谓是感同身受,其角多次设想分别场景,也是悲伤的基调。
但是,真正面对着临终的师父,却意外的从生理上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嫌恶感”,挥之不去,从爱戴到诅咒,是“生”与“死”之间的矛盾。
去来。
作为大师最钟爱的弟子,临终前的遗作“病卧羁旅中,梦萦枯野上”就是去来记录的。
去来也没有辜负师父的栽培,一听到师父病重消息,当即启程,深夜赶到,寸步不离,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善后事宜,一丝不敢懈怠。
师生情真,可见一斑。
可是,在侍师如事父的自得中,蓦然发现自己自矜的一面,“对自己的鄙俗感觉无地自容”,经历了自得—自矜—自责的矛盾历程。
支考。
一直是我行我素的姿态出现。
只有他,在给师父点送终水的时候,镇静自若,“依然像平常一样显出睥睨不屑的表情,照旧是一副奇特的骄横之态,随意的给师父的嘴唇涂上水。
”但是,在这样平静的画面下,私利的波涛却在瞬间汹涌澎湃——在其他门派前的扬名,在师门中的利害相争,甚或是自己的兴趣和算计——但所有的一切,都与垂死的师父不直接相关。
惟然僧。
僧者,四大皆空也。
但这位僧人,却是“对于死亡就有一种病态的惶恐”——“继师父之后死的,也许就是我自己。
”对死亡的恐惧已经代替了其他的一切,包括对师父死的悲哀,“谁也不看,两眼只顾望天”,因为,满脑子里,都是他自己,都是他自己不要死而已。
解读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
解读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尾生的信》以尾生为主角,描写了他在命运的无情摧残下,逐渐走向绝望与自我毁灭的故事。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以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为特点,《尾生的信》中尾生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自我认知也与之相应地逐渐扭曲。
尾生的人物形象饱含着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作品通过描绘尾生的遭遇,探讨了命运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主题鲜明。
芥川龙之介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引领了日本文学的发展,并且《尾生的信》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评论。
整体来说,通过对《尾生的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影响及其对人性的探索。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文学风格,命运,自我认知,人物形象,内心世界,主题,文学影响,评论。
1. 引言1.1 介绍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1892年-1927年)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被誉为“日本文学界的奇才”。
他的作品以描写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为特色,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无常性。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风格充满了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元素,常常通过荒谬和荒诞的情节展现人物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他的作品多以短篇小说形式呈现,富有哲思和审美意味。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广泛涉猎各种主题,包括家庭关系、人性善恶、生死等,展现了他对人类命运和存在的深刻关注。
他对文学的探索和创作积极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发展,被认为是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从《罗生门》到《沁园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具有独特文学天赋和深刻思想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体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引起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1.2 《尾生的信》简介《尾生的信》是日本文学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19年。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日本近代作家,被誉为“日本文学界的巨星”。
在他的作品中,痛
苦和幸福是经常出现的主题。
他善于描写人的内心矛盾和悲苦,并通过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展示了人们在痛苦与幸福之间的挣扎和追求。
在芥川的短篇小说《藪の中》中,主人公佐七被迫杀死了自己的朋友。
他在犯罪之后,内心深感痛苦和煎熬。
他试图逃避自己的罪行,但内疚感始终缠绕着他。
虽然他在事后得
到了幸福,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无法摆脱负罪感。
这种痛苦并未因幸福而消失,反而更加显著。
另一部短篇小说《罗生门》中,芥川揭示了痛苦和幸福之间的微妙平衡。
故事的背景
是一个被战乱所摧毁的村庄,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人们为了生存甚至杀戮自己的同胞。
小说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恶与善。
每个角色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
他们的幸福却建立在他人的痛苦和牺牲之上。
小说的结局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
留给读者思考。
人们是否可以在痛苦与幸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又该如何衡量痛苦与幸
福的价值?
芥川的作品中,揭示了人性的深层次矛盾和痛苦。
他表现出人们在追求幸福时所遭遇
到的痛苦,以及在获得幸福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探索,展示了人们
试图摆脱痛苦,寻求幸福的无尽循环,同时也提示人们,对痛苦和幸福的认知应当更加深入,追求幸福的方式也应该更加理性。
论芥川龙之介《河童》的思想性
论芥川龙之介《河童》的思想性芥川龙之介的《河童》是日本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传统习俗与现代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的话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性。
本篇报告将从多维度出发,探讨《河童》的思想价值,并列举9个提纲标题如下:一、人类自大的矛盾心理——对自然的掠夺与对自然的依赖二、对人性的思考——人类对异己的恐惧与厌恶三、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为什么要尊重老神明四、对现代文明的警醒——人类的发展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五、文学形式的探索——寓言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六、奇幻元素中的真实世界——现实与幻想的交融七、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善恶不可分?八、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九、不同人群的解读——《河童》对不同读者的吸引力在这些提纲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探讨,分析《河童》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
例如,对于第一条提纲,我们可以探究现代文明将自然视为资源、将自身视为主宰者的心态,以及这种心态背后的隐性危机和反噬;对于第二条提纲,我们可以探究恐惧与厌恶的根源和作用,以及人类应如何对待他者;对于第七条提纲,我们可以借助《河童》中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探讨善与恶在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中的多变性和相对性。
总的来说,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河童》这一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更有助于在现代社会中警醒人们,重视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推动人类在公义与美德上的共同前行。
一、人类自大的矛盾心理——对自然的掠夺与对自然的依赖针对这一提纲,可以从《河童》中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依赖的两个面向进行深入分析。
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表现为对河童的狩猎、对自然资产的滥用等;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则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离开自然、自然灾害等情况下人类的无力感。
这种自大的矛盾心理表明了人类对于自身处于宇宙中的地位的自大,对于这种自大的心理,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反思。
二、对人性的思考——人类对异己的恐惧与厌恶针对这一提纲,可以从《河童》中主角对河童的恐惧和厌恶入手,探究根源并加以分析。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痛苦与幸福的元素。
在他的作品中,痛苦与幸福常常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他对痛苦的体验深刻而真实,从而引发了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
在他的作品中,痛苦与幸福的对比和冲突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
通过对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痛苦与幸福的描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对人生中矛盾的心理状态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最终,我们可以看到,芥川龙之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观,同时也启示了我们对于痛苦与幸福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痛苦、幸福、体验、感受、矛盾、心理状态、作品、描写、主题、探讨、人生观。
1. 引言1.1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简介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小说家,生于1892年,逝世于1927年,是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文学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痛苦和幸福的冲突,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他短暂而辉煌的生命里,他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挣扎,同时也感受到了幸福的片刻,这种痛苦与幸福的交织成就了他深刻的文学作品。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常常探讨人类内心的痛苦和追求幸福的渴望,他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常常令人震撼。
他的作品中描绘了人类的孤独、困惑、绝望,也表现了人类对于幸福和希望的追求。
在他的文学世界里,痛苦和幸福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
芥川龙之介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于世,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痛苦与幸福主题也成为后人深思不已的文学珍品。
通过对他作品中矛盾的心理状态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所展现的人性内核和生命真谛。
2. 正文2.1 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体验芥川龙之介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日本作家,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在他的文学世界中,痛苦是一个重要主题,而芥川龙之介本人也经历了许多痛苦的体验。
在他的生活中,痛苦似乎是无法逃避的命运。
他身心俱疲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绝望,都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爱恨变迁生死纠葛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爱恨变迁生死纠葛芥川龙之介生于 1892 年,是代表大正至昭和初期时代的小说家。
23 岁时以作家身份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
当时,师从夏目漱石,芥川凭借《鼻》这部作品获得夏目漱石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并跃身为日本文坛的宠儿。
芥川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发表了《罗生门》《蜘蛛之丝》等许多有启迪和批判意义的作品,但 1927 年,年仅35 岁的他却选择服毒自杀来终结自己的生命。
究竟是什么驱使他在面对生的美好时而选择残酷的死呢?或许从芥川龙之介留给友人久米正雄的遗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启示,遗书中提到对未来茫然不安,遂而自杀。
那让芥川龙之介深感迷茫、不安的因素又是什么呢?生的欲望和死的冲动如何在芥川心中葛藤,最终步入死亡的殿堂呢?本文试通过深层解析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来找寻其中的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造性地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学说,并用心理分析法解释人类的自杀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源于抑郁,并视其为谋杀,当人类认为他失去自己爱恨交加的个体时,会将此个体内摄,由内引发对该个体的侵略性或攻击性的感觉。
若此感觉强烈无比,该个体会进行自杀的行为。
《某傻子的一生》是以芥川自身生涯为题材的自传小说,是基于芥川的人生思想创作而成的。
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芥川自杀前一个月完成,并托付友人久米正雄与其死后公开发表,是芥川的遗稿。
此作品是以 51 个短篇形式组成的告白小说,主人公以第三人称他代替,完全是对芥川自身的一个写照。
芥川作为闪耀的作家,结婚后拥有着平静的生活,但是单凭妻子的爱并不能使他得到满足,安定的生活并未能使他克制住其他女人对他的诱惑。
芥川和狂人的女儿的关系,正如他在《某傻子的一生》中描述的那样:决不会是因为恋爱。
但如果不是爱情的话。
对这个狂人的女儿、只具有强烈动物性本能的女人感到厌恶。
在此,对诱惑自己的狂人的女儿不仅有爱恨交加的心情,更包含有对克制不住诱惑而对自身产生憎恶之意。
对狂人的女儿的爱是不顾及妻子的带有罪恶感的爱。
芥川龙之介:不是想死,是厌倦了活着芥川逝世九十周年纪念
芥川龙之介:不是想死,是厌倦了活着芥川逝世九十周年纪念一个好奇者的梦——波德莱尔你是否如我,熟知美味的苦痛,还任人评说:哦!他与众不同!——我将驾鹤西去。
多情心得了怪病:欲望中混杂着惊恐;焦虑和热望,我无心抗争。
宿命的沙漏即将见底告罄,越痛苦刺激,越回味无穷;我心脱离渐识渐远的尘境。
我似儿童嗜戏如命,他人痛恨障碍,我恨幕落曲终......可最终真相依然冷酷无情:我死了,无臭无声,遁入可怕的曙色中——怎么!这就是剧终?大幕拉起,我却依旧苦等。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芥川龙之介在《一个傻子的一生》中这样写道,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广为流传的座右铭式格言,多少人因此知道(或许压根儿就不知道,只是因为这句话自带的酷劲儿让人无法抗拒)芥川或者波德莱尔...芥川龙之介在九十年前的今天服安眠药自杀。
正如所有自杀一样,这绝不是一场心血来潮,而是挣扎已久,筹划已久的结果。
在带有自传色彩的《一个傻子的一生》中,通篇几乎都渗满了痛苦压抑的情绪,仿佛是在扼着喉咙吞咽又呕吐一般,那样真切的痛苦也瞬间从纸上沿着一道隐形轨道蒸腾,一直蔓延到读者心里。
比如在一开始他就写道,“如今,我生活在最不幸的幸福之中。
但不可思议的是,我并不后悔。
我只是感到,有像我这样的恶夫、恶子、恶父的人们是多么可怜。
”这痛彻心扉似曾相识的“以自我为敌”让人不自觉联想到梭罗曾经说的“我从没幻想过世上还有什么暴行,比我犯下的更卑劣。
我从没有遇到过,以后也不会遇到比自己更坏的人了”(《瓦尔登湖》)。
加缪曾提到“伟大的感情拥有自己的宇宙。
或雄伟壮观,或惨不忍睹”。
这样或雄伟壮观,或惨不忍睹的自我审视,如同烈日下死死地盯着烈日。
暴晒下将他们晒得通透,给予他们前所未有的真实的快感。
他认为他的自杀是必要的,“写完《一个傻子的一生》之后,他偶然在旧货店里看到一个天鹅标本。
天鹅昂首站立,可是发黄的翅膀已经被虫侵蚀。
他想到自己的一生,泪水和冷笑涌了上来。
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发疯或自杀。
[芥川,善恶,人性]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人性善恶
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人性善恶摘要:文学创作即是对人性的刻画,因此也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人性的变化相对其它事物来说具有着难以预测的特点,人性的善与恶也并没有严格的划分。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对于社会中人性的丑恶刻画准确,善于利用间接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灰暗,作品极具渲染效果。
本文即是对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人性善恶进行的分析,探讨了芥川龙之介的生平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分析了芥川龙之介对于人性的描写手法,再针对于《罗生门》和《竹林中》这两部作品分析芥川龙之介对于人性的理解,以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人性;善恶;描写文学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语言和文字的魅力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即真实又虚幻的世界,让人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能够产生共鸣,并发现和发掘人性的缺陷,以此让人们产生对自我的思考,从而对自己的认知重新定位。
自小说出现以来,它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虽然现在小说的种类复杂且多样,但小说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感确实不变的。
一、芥川龙之介的概述二、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地位和影响三、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对于人性善恶的描写手法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属于短篇小说,其内容简短,语言也比较简练,但是在针对于其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时就可以发现,芥川龙之介对于人性善恶的描写鞭辟入里,对于人性的探讨十分深入,给后世的文学创作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一)对于死亡的描写死亡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主题,文学家都喜欢将其作品中人物的死亡放置在一定特殊的环境中,这样才能够让读者对于死亡有所感悟,并揭示生命在特殊状态下表现,借此拷问人性的善与恶。
芥川龙之介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力主采用立体化的表现手法,决绝利用平面的文字带给人们平面的认知,坚持以更加直观的方法,将小说的内容表现在读者面前。
芥川的小说中对于人性的丑恶从来都不吝惜于笔墨,对于人性中的恶的一面予以全面的暴露和批判,而这就是芥川龙之介小说的核心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晶照,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 师。
079
学教育 2009.09
外国文学
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及归宿的必然
马晶照
芥川龙之介的创作开启了一个时代文学 转换的大门。他代表了日本近代文学短篇小说 的最高成就,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被称为“鬼才” 的 天 才 作 家 ,却 在 年 仅 35 岁 时 ,用 自 杀 的 方 式 结束了生命。有诸多的评论来讨论他的死,更 多的是对他早逝的惋惜及作品的盛赞。其实当 我们将眼光投向光环下面真实的芥川时,就仅 仅只当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将会看到一个 被物质和精神折磨的痛苦而又可怜的人,挣扎 在深渊里伸出了双手渴望被救,然而上帝并未 如他所愿。他碰触不到光明,心灵里有一部分 属于忧郁的黑色物质,使他在正常人的眼里显 得那么的残缺,殊不知那其另一方面还 表现在他内心狂热的追求完美, 却无法对现实中的阴暗熟视无 睹 ,因 而 现 实 的 极 端“ 残 缺 ”违 背 了 他 对“ 完 美 ”的 追 求 ,从 而 导 致 了他的悲观情调。芥川龙之介曾 这样描述自己:“……我在气质上 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人生观上 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浪漫使 他渴念完美,而现实使他痛苦,只 因他不得不面对不完美的东西, 所 以 选 择“ 离 开 ”,用 死 来 为 这 种 痛苦做个终结也就成了一种“必 然”。
对“人性”的失望是芥川笔下 最常被宣泄的一种东西,“我的不 幸是没有崇拜‘人性’的勇气,不, 我 经 常 对‘ 人 性 ’感 到 轻 蔑 ,那 是 事实。但是有常常对‘人性’感到 喜爱,那也是事实。是喜爱吗? —— —和喜爱相比,也可能是怜悯
吧。”他写的小说里常弥漫着失望 的气息,但他却极少在自己的小 说里加入议论,也不把结局定成 “唯一”。常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 其实这种空间我们也可以看成是 他对“人性”尚未绝望的一种体 现 ,所 以 对“ 人 性 ”的 失 望 但 不 完 全绝望也是他矛盾性格的一种体 现。
芥 川 是 用 灵 魂 写 作 的 人 ,只 是 他 更 好 的 隐 藏 了 主 观 情 感 ,不 是赤裸裸的展现,也正是这种压 抑,让他痛苦绝望,对人生失去兴 趣,但不论怎样,芥川是一位真正 的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我 可以用我的整个身体,我的全部 生命来哭泣,那是我的一个机会。 这我知道,对我来说,写作就像哭 泣,没有悲哀的东西就没有快乐 的书。悲哀应该表现得像一种只 属于它自己的文明。”芥川和杜拉 斯是同一种人,都有痛苦和泪水, 都用文字发泄,只是一个含蓄地 道来,一个直白呈现,一个用死亡 来对抗,一个用酒精烟草来自虐, 但无论是他还是她,都曾用他们 的文字在刹那间击中了我们。
芥川龙之介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充满 矛盾的人,这种人即使是个平凡无奇的角色, 也必将找寻途径和方式来宣泄,更何况他是一 个对人性、对人有着深刻认识的作家。他说“最 像人的作为乃是最像动物的作为。”体现了他 对“人”的一种深层的认识。有作家曾说“作家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业,真正写字的人都是无 望 的 人 ,他 们 只 是 用 文 字 寻 求 慰 藉 ”,所 以“ 作 家”看透了世事,却往往无处可逃,找寻文字作 为叙述自己的方式,芥川龙之介就是这样的 人,也许写作才是他生命里唯一值得他倾注真 情的方式。也正因为“写作”、“倾述”对于他的 唯 一 性 ,当 他 完 成 了 所 有 的“ 倾 述 ”后 ,他 选 择
078
外国文学
2009.09
学教育
了死亡…… 芥川文字的多角度、深层次、
耐人寻味都或多或少的缘于他极 端矛盾的性格。也正是这些矛盾 的性格,才有了他笔下那些深邃 的对于人性的思索。
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首先 表现在他的极度不安却又拒绝改 变,选择逃避的生活状态上。鲁迅 说:“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所用的主 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 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芥川 的不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 天生的敏感气质,而另一方面,便 是动荡不安的现实社会。芥川是 个“神经脆弱到连门前有人咳嗽 都会大吃一惊的人”,这样一个天 生具有忧郁、阴暗思想的人在那 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下生活,只会 更加加剧其不安和对现实的厌 恶。虽然他看到人性的黑暗,社会 的阴冷,然而他却害怕改变,他认 为他是在赎罪,他说:“没有比痛 苦更彻底的赎罪了。”
芥川龙之介矛盾的内心世 界,让他找不到幸福的彼岸世界,
所以选择了死亡,越过一条河流 去寻找属于他的“天堂”。芥川是 典型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带 有 浓 厚 的“ 自 我 焦 虑 ”的 心 情 ,他 的举动在别人看来是庸人自扰, 但在他自己看来,他不逃亡,将终 究痛苦的“消失”。芥川的死是一 种必然,就像疯狂画画,用浓重色 彩 画 画 的 文 森 特·梵 高 是 这 个 世 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最终朝他 自己开了一枪一样,毕竟人不是 只专注于一件事就可以忘记现实 的,往往极度的执着于一件事却 可以把人逼疯。芥川死了,其实没 什么。只是世界上少了一个孤独 绝望的人而已。
人们为芥川龙之介短暂的艺 术生命可惜,对他的选择无法理 解而震惊莫名,其实这样的结局 是一定的,它对芥川龙之介来说 是最好的,他摆脱了锁链,不再继 续挣扎。如果他活到50或60岁,他 只 有 可 能 变 成“ 疯 子 ”,失 去 他 的 艺 术 创 造 力 ,孤 独 、绝 望 、痛 苦 的 活着,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无法写 字还不如让他死去,现在这样,他 便可以将他永恒的艺术魅力定格 在那一刻,永远被人们仰视和铭 记。就像嘉宝将她最美的形象留 在了39岁以前,她在人们心里永 远是美的代名词,芥川龙之介将 他 创 作 的 光 辉 留 在 了 35 岁 以 前 , 别为他可惜,他的倾述已经完成, 离开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一个可以清楚看到自己身上 伤痕的人,是痛苦却真实的人,芥 川龙之介的《侏儒的话》概括了他 对人生、对艺术的看法,芥川看到 了许多属于他的丑恶,他说“悲剧 是对自己的羞耻行为敢作敢当。” 所以他的生命注定了以悲剧收 场。“芥川是勇敢的人,许多人不 敢讲不好意思的事,却能在他笔 下十分有分寸的不掩饰地说出 来,芥川对一些人的故事看的很 清,他不屑和那些人争论,而是就 将自己看成一个小人物当成矮小 的‘ 侏 儒 ’,从 而 可 以 放 任 的 抒 发 自己的情感和内心,自由的嘲讽 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及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