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板块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总结

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总结

1-6 年级奥数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鸡兔同笼①:壮壮数他家的鸡和兔,有头共 16 个,有脚共 44 只。

问:壮壮家的鸡和兔共有多少只?二、火车问题②两列火车同向而行,甲火车的速度是 20 米/秒,乙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已知甲车车身长 250米,乙车车身长 200 米,从乙车车头追上甲车车尾到乙车车尾离开甲车车头需要多少时间?③两辆火车相向而行,甲火车的速度是 20 米/秒,乙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已知甲车长 250米,乙车长200 米,从两车车头到两车车尾离开,需要多少时间?三、流水问题(即流水行船问题)④一条船行驶在甲、乙两地之间,顺流速度为 42km/h,逆流速度为30km/h,求水流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四、植树问题⑤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 150 米,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需要树苗多少株?五、列车过桥问题⑥一列火车长 150 米,每秒钟行 19 米。

全车通过长 800 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六、剪绳问题⑦一根绳子对折 10次,用剪刀从中间剪了1刀,问:此绳子剪成了多少段?七、年龄问题⑧妈妈说:我在你这个年龄时,你才 2 岁;你到我这个年龄时我就77岁了。

问:现在女儿几岁了?八、盈亏问题⑨小朋友分包子,每人分9个要少8个,每人分7个要多6 个,一共有几人?九、和、差、倍问题⑩小明和妈妈年龄之和为 40 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 倍,问小明多少岁?十、方阵问题11 .运动会开幕式上,三一班的同学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入场,最外层每边有 6人,三一班有多少个同学?十一、握手问题12 .6个人,每2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十二、等差数列13.求自然数中所有三位数的和?一、鸡兔同笼公式:鸡数=(兔脚数X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兔数= (总脚数-鸡脚数X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①解:依据公式: 有兔=(44-2X16) (4-2)=12÷2=6 (只)有鸡=16-6=10 (只)答:壮壮家有兔6只有鸡10只二、火车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火车速度X时间=车长+桥长1、超车问题(同向运动、追击问题)路程差=车身长的和超车时间 =车身长的和速度差2、错车问题(反向运动、相遇问题)路程和=车身长的和错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和3、过人(将人看成是车身长度是0的火车)②解题思路:此类问题相当于追击问题,利用公式得(250+200)六(25-20)=90(秒)答:需要90秒。

奥数知识点总结(非常全面)

奥数知识点总结(非常全面)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雪帆提示:鸡兔同笼的公式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因为它的变形更多!\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小学奥数作为数学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小学奥数常见知识点的总结。

一、计算类1、速算与巧算这部分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例如,通过凑整、拆数等方法,可以让计算变得更加简便。

2、等差数列要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 n 项=首项+(n 1)×公差;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

3、定义新运算根据给出的新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和推理。

二、数论类1、整除能被 2、3、5、9 等整除的数的特征要牢记。

例如,能被 2 整除的数末尾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2、质数与合数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 20 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 。

3、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通过短除法等方法求两个或多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图形类1、平面图形(1)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2)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

要掌握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3)圆形圆的周长=2πr ,面积=πr² 。

2、立体图形(1)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2)圆柱体和圆锥体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的体积= 1/3×底面积×高。

四、应用题类1、行程问题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如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通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3、利润问题要清楚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4、浓度问题浓度=溶质÷溶液×100% ,通过溶质和溶液的变化来解决问题。

5、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等情况。

小学奥数的6大板块知识点

小学奥数的6大板块知识点

⼩学奥数的6⼤板块知识点
⼩学奥数板块
⼀,计算板块
四则运算简算定律,等差数列求和通项公式,多位数乘法,平⽅差,⽴⽅差,平⽅求和,⽴⽅求和公式等内容。

⼆,计数板块
包含容斥原理,抽屉原理,排列数,组合数应⽤,⼏何计数,分类枚举,归纳法总结规律等内
容。

三,数论板块
数论知识⽐较宽泛,也是公认最难的部分。

包含奇偶分析,整除特性,质数合数,特殊数的分
解,余数定理,⼗进制和⼆进制转等内容。

四,⼩学应⽤题板块
应⽤题是⼩学数学的⼤类,包含归⼀,和差倍,盈亏,鸡兔同笼,平均数,页码,植树,⽅
针,⽜吃草等问题内容。

包含⼏何基础概念,周长,⾯积公式,⼏何五⼤模型举例,正⽅体展开图等内容。

包含基础⾏程(相遇与追及),⽕车过桥,流⽔⾏船,发车问题,时钟问题等内容。

小学奥数七大模块知识体系梳理

小学奥数七大模块知识体系梳理

小学奥数七大模块知识体系梳理小学奥数七大模块知识体系梳理起1 计算1、速算与巧算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繁分数运算3、循环小数化分数与混合运算4、等差及等比数列5、计算公式综合6、分数计算技巧之裂项、换元、通项归纳7、比较与估算8、定义新运算9、解方程2 数论1、质数与合数2、因数与倍数3、数的整除特征及整除性质4、位值原理5、余数的性质6、同余问题7、中国剩余定理(逐级满足法)8、完全平方数9、奇偶分析10、不定方程11、进制问题12、最值问题3 几何(一)直线型1、长度与角度2、格点与割补3、三角形等积变换与一半模型4、勾股定理与弦图5、五大模型(二)曲线型1、圆与扇形的周长与面积2、图形旋转扫过的面积问题(三)立体几何1、立体图形的面积与体积2、平面图形旋转成的立体图形问题3、平面展开图4、液体浸物问题4 行程1、简单相遇与追及问题2、环形跑道问题3、流水行船问题4、火车过桥问题5、电梯问题6、发车间隔问题7、接送问题8、时钟问题9、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10、多次相遇追及问题11、方程与比例法解行程问题5 应用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比例应用题4、工程问题5、浓度问题6、经济问题7、牛吃草问题1、枚举法之分类枚举、标数法、树形图法2、分类枚举之整体法、对应法、排除法3、加乘原理4、排列组合5、容斥原理6、抽屉原理7、归纳与递推8、几何计数9、数论计数7 杂题1、从简单情况入手2、对应与转化思想3、从反面与从特殊情况入手思想4、染色与覆盖5、游戏与对策6、体育比赛问题7、逻辑推理问题8、数字谜。

34个小学奥数核心知识点

34个小学奥数核心知识点

34个小学奥数必掌握知识点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棵数=段数-1棵距×段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总长数=总长关键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汇总小学阶段奥数知识点

汇总小学阶段奥数知识点

汇总小学阶段奥数知识点小学奥数是拓展孩子数学思维、提升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为大家汇总小学阶段常见的奥数知识点。

一、计算类1、整数四则运算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2、小数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小数的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3、分数四则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二、数论类1、奇数和偶数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整数。

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整数。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2、质数和合数质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

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自然数。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因数和倍数因数:如果 a × b = c(a、b、c 都是非 0 的整数),那么 a 和 b 就是 c 的因数。

倍数:c 就是 a 和 b 的倍数。

4、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小学奥数30个知识点

小学奥数30个知识点

小学奥数30个知识点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已知条件 几个数的和与差 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 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 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 和与倍数 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