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教案设计
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电子教案
3 骨骼 肌对 血浆 游离 脂肪 酸的 利用
肌细胞
摄
利Leabharlann 成正比关系 用取率
不 消 耗 能 量
血浆FFA
在长时间运动中,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血浆游离 脂肪酸在脂肪酸供能中起主要作用。
(二)肌细胞内三脂酰甘油分解
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核糖体内合 成的脂蛋白肪酶(LPL)催化肌细胞 中中性脂滴的三脂酰甘油的水解,释 出脂肪酸供肌细胞分解利用。
运动中血酮体的消除速率在血 酮体浓度低下时,代谢消除加快; 而在高浓度血酮体水平时,代谢消 除度率不再加快。
(五)运动对血酮体的影响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酮体没有明显改 变; 长时间运动时,尤其是在糖储备低下的 运动过程中,血酮体明显升高,并与血 浆自由脂肪酸(FFA)浓度升高一致。
(五)运动对血酮体的影响
(二)酮体的生成
血酮体浓度一般在0-0.2毫摩尔/升 。
(三)酮体的氧化利用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转变成乙酰辅酶A, 然后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丙酮的氧化途径目前还不太了解。
(四) 酮体
生成的 意义
体内输出 脂肪酸的 一种形式
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 能量代谢
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 备状况
耐力训练能使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 增大,容积增加100%左右,其中的三羧酸循环 酶类和呼吸链成分的氧化能力得到相当增强,脂 肪酸进行β-氧化特异的酶活性增高,改善人体氧 化利用脂肪酸的能力,增加三脂酰甘油在长时间 运动中的供能作用,使人的体脂减少。
第二节 运动与甘油、酮体代谢
一、运动与甘油代谢 二、运动与酮体代谢
(一)人体的适宜体重体脂百分率和健康的关系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913005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时人体物质变化特点以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规律,懂得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和锻炼效果评定的生化原理与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从事指导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任务】了解人体的正常机能活动及体育运动中人体生化的变化和适应的规律,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注重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正确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人体的化学组成、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运动和糖代谢、运动和脂类代谢、运动和蛋白质代谢、不同人群体育锻炼的生化特点与评定、运动性疲劳的生化、体育锻炼效果的生化评定。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运动解剖学》等课程。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运动生物化学》,张蕴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参考书:[1]《运动生物化学》,冯美云,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曹建民,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3]《运动生物化学概论》,许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4]《运动生物化学题解》,张蕴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及与各学科的关系。
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内容提要】一、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二、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三、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王凯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编号:144213英文名称:sports biochemistry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总学时: 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0学分:2开设专业:休闲体育先修课程: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研究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从而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重视最新科学成就的介绍和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及需要。
在体育科学和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体育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使学生初步了解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初步掌握运动过程中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基本规律。
2.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恢复、反兴奋剂及其监测技术、机能监控和评定、制定运动处方等)提供理论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2.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3.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重点与难点: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1.掌握糖的概念、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2.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3.掌握糖代谢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4.熟悉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5.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重点与难点:糖代谢的不同化学途径及其与ATP合成的关系第三章脂代谢与运动1.掌握脂质的概念与功能、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2.了解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及运动中酮体代谢的意义;3.掌握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4.理解运动、脂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生化教案
运动生物化学绪论1.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糖、脂类、无机盐和水)之间的相互适应规律。
2. 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
3. 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恢复,机能监控和评定,制定运动处方。
一、运动生物化学当前的任务(一)运动与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受体构型变化与激素的调节能力;葡萄糖、脂肪酸和某些氨基酸吸收转运与载体蛋白的关系等。
(二)运动时物质代谢的动力学研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体系:无氧代谢过程磷酸原系统(ATP,CP);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三)运动时代谢调控与运动能力1.激素调节(1)运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2)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2. 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3. 酶调节(1)激活或抑制细胞内酶活性(2)影响酶分子的合成或降解,改变酶分子的含量4. 分子生物学与运动生物化学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运动生物化学与运动生理学的关系(二)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医学的关系(三)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营养学的关系(四)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关系(五)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关系第一篇生物分子概论第一章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化学第一节糖类一、概述(一) 定义:糖类是一类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
多羟基醛:葡萄糖多羟基酮:果糖(二)存在和分布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和H2O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
如:•植物体85-90%的干重是糖。
细菌、酵母的细胞壁糖结缔组织中的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核酸的糖、脂多糖(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中的糖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糖血型糖食用糖:蔗糖医疗用糖: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葡萄糖酸的钠、钾、钙、锌盐等绿色植物的皮、杆等多糖:纤维素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多糖:淀粉。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
介绍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是深入研究运动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本课程将介绍人类身体的化学成分、基本代谢过程和运动如何影响这些过程。
同时,本课程还将深入探讨运动时的燃料来源,如何优化能量使用,以及运动后身体的修复和恢复。
课程大纲
模块一:人体基础代谢
- 细胞基础代谢
- 肝脏的代谢功能
- 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模块二:运动与代谢
- 运动时的燃料来源
- 能量代谢的变化
- 酸碱平衡的调节
模块三:训练优化
-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 VO2max和运动耐力的关系
- 运动后的恢复
课程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会对人类身体的代谢过程和运动有更
深入的理解。
学生将了解饮食、睡眠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并提高
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此外,学生将能够了解如何制定更有效的运
动计划和针对不同运动目标的饮食方案。
结论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代谢过程和运动之间的
关系,从而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制定更有效的运动计划和饮食方案。
运动 生化教案(体育学院用)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理论教研室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教学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任课教师:何伟
教学年度:2006-2007第一学期
教学对象:体育教育学04级1班和2班
教学时间:2006 8-12
二00六年九月
第一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 8 月 30 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二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 9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三次课
上课日期:2006 年 9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四次课
上课日期:2006 年 9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五次课
上课日期: 2006 年 9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六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 10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七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 10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八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 10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九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10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10 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一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二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三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四次课
上课日期: 2006 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五次课
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六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七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八次课
上课日期: 2006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第十九次课
上课日期: 2006 年月日授课教师:何伟。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体质差异:弱>强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测量心率的作用:
(1)评判人体体质状况,提示心率与体质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2)运动训练对心率的阻碍: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慢,可降低到60次/分以下。
(3)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3.传导性
是指心肌细胞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能够沿着细胞膜传播的特性。
(1)心脏有一个专门传导系统,兴奋沿其传导,但在房室交界处传导缓慢。
(2)心肌有闰盘结构
小结:兴奋在心脏能广泛传播,但不同部位速度不同,房-室传导缓慢保证心脏射血功能;心肌有闰盘结构使兴奋传导速度提高。
4.收缩性
(1)同步收缩(全或无收缩),使心房或心室同时收缩,力量大,有利于射血。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目标达成
媒体使用
教学组织与方法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时刻
心脏形状
1.教学常规――用简单的语言回忆血液与的一章的学习
2.引入本章学习内容
(1)概括心脏形状:一拳、二面、四腔、八管、十一瓣。
2.总结:(1)哈维于17世纪创立了心血管学说;(2)心脏是人体动力器官,也是内分泌器官
用电子幻灯的形式投影人体心脏图片
4.最大心率随年令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心率储备在一定范畴内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6.由于左心室须克服较高压力射出较右心室多的血量,因此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厚()。
选择题
1.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缘故
A、心肌细胞外Ca2+浓度较低B、心肌具有自动收缩的能力
C、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D、心肌为机能合胞体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案 精品
=
血尿素浓度(mmol/L)=血尿素氮浓度(mg%) 0.357
四、结果评定(20分钟)
血尿素氮正常含量为3.2-7.0mmol/L。剧烈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血尿素含量会增加。血尿素氮含量如超过40mg%,应将血液标本稀释后测定,所得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本
课
小
结
本次课主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血尿素氮的测定方法,了解血尿素氮在机能评定中的作用与意义。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复习回顾(20分钟)
1.血红蛋白基础知识的回顾
血红蛋白(Hb)是一种结合色蛋白,色素部分是亚铁血红素,蛋白质部分是珠蛋白。1分子的Hb是由4分子的亚铁血红素和1分子的珠蛋白结合而成的。Hb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运输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2、缓冲作用。每分子的Hb可结合4分子的氧气,在标准的情况下(0℃,1个大气压),每克Hb能结合1.39毫升氧气。HbO2比Hb具有较强的酸性,例如,在红细胞中,1毫摩尔的HbO2能产生1.88毫克当量的氢离子(H+),而1毫摩尔的Hb只能产生1.28毫克当量的H+。因此,在组织中,每放出1毫摩尔O2(体积22.4毫升),就能多结合0.60毫克当量的。因而Hb在调解体内酸碱平衡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Hb不仅能为组织提供氧气,促进物质的有氧代谢和带走CO2,而且也能起中和酸性的作用。
教
法
尿液的测定
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部分水分、葡萄糖、无机盐、氨基酸、尿酸、尿素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可以通过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而剩下部分水分、无机盐、尿酸、尿素经肾小管、集合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中含有多种人体代谢产物。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2)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运动对人体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运动对人体生物化学指标有很大影响,包括血糖、血乳酸、尿素氮等生物指标。
通过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得各种生物指标的含量发生变化。
血糖指标受胰岛素的调节,可以通过胰岛素的分泌对血糖进行调节。
而血乳酸则是细胞内无氧代谢的产物,与负荷量有关。
尿素氮指标则是代谢废物在肝脏中分解形成的。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1.实验前,将所有实验材料准备好,包括大白鼠、血糖仪、血乳酸仪、尿液检测试纸等。
2.将大白鼠随机分成运动组和安静组。
运动组进行30分钟强度适中的大运动量运动,安静组则继续休息。
3.运动结束后,将运动组和安静组的大白鼠分别进行采血和尿液采集,记录生物化学指标变化。
4.使用血糖仪、血乳酸仪和尿液检测试纸对样本进行检测,记录测试结果。
5.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比较运动组与安静组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对结果进行讨论。
四、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在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准备和消毒,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在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时,应注意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准确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分析运动是一种主动的有氧代谢,能够加速全身物质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机体代谢水平。
通过实验检测发现,运动组血糖和血乳酸含量均有所增加,而尿素氮含量则有所下降。
这表明运动能够刺激体内能量代谢,促进废物排泄,从而提高了身体机能和代谢水平。
六、实验教学评估和展望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本次实验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课程,如运动生理、健康科学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动生物化学题解课程设计
运动生物化学题解课程设计介绍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运动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身体内发生的生化过程和变化。
在大学教育中,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物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动与身体的关系,并提高他们对机体能量代谢及运动适应性的认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课程设计上的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重点和难点:1. 能量代谢的过程和机理运动需要能量支持,而这些能量的获得是通过不同途径的代谢作用完成的。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将涉及多种代谢途径,包括氧化磷酸化、无氧酵解和脂肪酸代谢等。
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这些代谢途径的分别以及它们之间交错、影响的关系。
2. 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和负荷对代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运动对身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教师在讲解每一类代谢途径时,应该说明该代谢途径是哪些运动所使用的,以及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和负荷等因素会对代谢途径的运作产生何种影响。
3. 肌肉损伤与康复运动会对肌肉产生一定的损伤,在损伤后再通过恢复、生长与适度的负荷强度以达到肌肉生长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肌肉损伤与康复的过程,以及适量的负荷对肌肉康复和生长的帮助。
教学设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为运动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提出如下建议:1. 分析代谢途径与运动的关系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代谢途径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绘制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分析,以便更形象地表达代谢途径和不同类型的运动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讨论,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强度、持续时间和负荷下的能量代谢情况,或分析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损伤与恢复情况。
3. 课堂互动为避免教师单调的讲解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进行课堂互动。
例如,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或提问环节,询问学生对不同代谢途径、肌肉生长等方面的认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设计
上课日期:2007年11月22日授课教师:齐家玉
班级
2006级《运动生理学》第2课堂
第13周
教学媒体
媒体:电脑,图片,动画,CAI课件
人数
137
课次
第17次课
本章学时
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
教材内容
第七章循环和运动
本章内容包括:第壹节心脏生理第二节血管生理第三节心血管活动调节第四节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性别差异:女性心率>男性,高3-4次/分。
体质差异:弱>强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测量心率的作用:
(1)评价人体体质状况,提示心率和体质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2)运动训练对心率的影响: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慢,可降低到60次/分以下。
(3)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且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目标达成
媒体使用
教学组织和方法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时间
心脏形态
1.教学常规――用简单的语言回顾血液和的壹章的学习
2.引入本章学习内容
(1)概括心脏形态:壹拳、二面、四腔、八管、十壹瓣。
2.总结:(1)哈维于17世纪创立了心血管学说;(2)心脏是人体动力器官,也是内分泌器官
用电子幻灯的形式投影人体心脏图片
1.以“你知道你自己心脏的大小和形态吗?”的问题形式引导。
2.是谁创立了心血管活动系统学说
1.集体或个别进行回答
2.注意心脏结构的知识点
10′
心肌的生理特点
心肌细胞可分为二种即:壹般工作肌:心房肌和心室肌。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授课班级:四年制本科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1学期)任课教师:刘铁民编写时间:2013年6月30日一、课程目标与任务初步掌握运动对人体组成的影响以及运动过程中新陈代谢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运用生化知识分析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学会常用生化指标的测试方法。
运动生化课程学习部分主要包括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内容的学习、实验指导和运动生物化学专题三个部分,理论内容根据冯美云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为主,分章做成课件文件,每章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点和难点阐述、复习思考题等。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根据自编实验教材选取五个实验,按实验做成网页文件,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等。
运动生物化学专题选取目前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热点,而教材没有编入的内容,依据期刊原文讲解。
在运动人体科学中,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主要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1)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
2)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
3)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可见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
当前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如下:1.运动与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2.运动时物质代谢的动力学研究3.运动时代谢调控与运动能力4.分子生物学与运动生物化学二、关于本教案的几点说明1.本教案是根据冯美云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为蓝本,收集多方资料编成,所以大纲中的课时分配在讲授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实际情况,可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2.在课程讲授中,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和一些实际操作演示训练,并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测评。
3.本教案对大学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学生均适用。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及其应用。
涵盖内容包括运动生理、代谢物质及能量代谢、肌肉收缩和恢复、运动中的蛋白酶、荷尔蒙和信号转导、运动损伤与修复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理解运动时身体内部代谢过程机制,增强对训练和运动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支持科学的训练和进步。
二、课程目标1.掌握运动代谢物质及其能量代谢机制,了解运动时机体内代谢过程,增强对训练和运动的认识与理解;2.了解肌肉收缩和恢复机制,掌握肌肉训练和运动中的变化过程和机理;3.理解运动中的蛋白酶、荷尔蒙和信号转导机制,掌握运动中分子水平的变化和作用;4.了解运动损伤和修复机制,掌握运动中身体损伤的预防和修复方法。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运动生理1.运动生理概述2.运动代谢分类和特点3.运动与心肺功能训练4.长期训练对身体适应的影响第二章代谢物质及能量代谢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脂质的代谢3.蛋白质的代谢4.能量代谢机制第三章肌肉收缩和恢复1.肌肉基础解剖和生理2.肌肉收缩机制3.肌肉恢复机制4.训练对肌肉的影响和适应性第四章运动中的蛋白酶、荷尔蒙和信号转导1.蛋白质合成和分解机制2.荷尔蒙在运动中的作用3.运动中的信号转导过程4.运动中蛋白质和荷尔蒙对身体的影响第五章运动损伤和修复1.运动损伤的分类和预防2.运动损伤的修复和治疗3.运动中的疼痛和抗疲劳措施4.运动后的恢复饮食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充分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途径,夯实知识理论和实践应用。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含课堂提问、参与互动等):20%2.个人论文:30%3.期末考试:50%六、参考书目1.高等体育人体科学2.运动生物化学基础3.运动生理学4.运动医学七、结语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深入理解运动过程中体内代谢过程的机制,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实践并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资源与互动体验,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授课班级:四年制本科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1学期)任课教师:刘铁民编写时间:2013年6月30日一、课程目标与任务初步掌握运动对人体组成的影响以及运动过程中新陈代谢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运用生化知识分析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学会常用生化指标的测试方法。
运动生化课程学习部分主要包括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内容的学习、实验指导和运动生物化学专题三个部分,理论内容根据冯美云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为主,分章做成课件文件,每章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点和难点阐述、复习思考题等。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根据自编实验教材选取五个实验,按实验做成网页文件,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等。
运动生物化学专题选取目前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热点,而教材没有编入的内容,依据期刊原文讲解。
在运动人体科学中,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主要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1)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
2)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
3)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可见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
当前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如下:1.运动与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2.运动时物质代谢的动力学研究3.运动时代谢调控与运动能力4.分子生物学与运动生物化学二、关于本教案的几点说明1.本教案是根据冯美云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为蓝本,收集多方资料编成,所以大纲中的课时分配在讲授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实际情况,可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2.在课程讲授中,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和一些实际操作演示训练,并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测评。
3.本教案对大学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学生均适用。
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设计
XX 学院教学大纲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专接本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任课教师:XXX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6月29日XX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代码:108011106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体育科学学科之一,也是体育科学中应用基础性的学科。
本门学科是应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运动时机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能量转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变化,并应用这些规律为运动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运动生物化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熟悉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人体的生物化学变化特点,能应用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方法指导训练和体育锻炼,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3.课程任务: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规律,并学会应用理论指导运动实践活动,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绪论1.教学内容:一、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与任务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与展望三、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意义与方法2.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1.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一、组成人体的化学物质二、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第二节物质代谢的催化剂——酶一、概述二、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四、运动与酶适应五、运动与血清酶第三节运动时物质代谢一、糖代谢二、脂质代谢三、蛋白质代谢四、水代谢五、无机盐代谢六、维生素代谢第四节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一、腺苷三磷酸——ATP二、生物氧化2.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酶催化反应的特点、运动中生物氧化过程及ATP的合成;熟悉运动中机体物质代谢的基本知识;理解运动引起人体物质组成及酶的适应性变化。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实验二尿糖教案
葡萄糖在热碱溶液中,能将班氏试剂中的二价铜(蓝色)还原为一价的铜,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二、器材和试剂
(—)器材
电炉试管木夹
(二)试剂
1.班氏试剂
甲液:硫酸铜(A.R)17.3克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助溶,冷却后加水至150毫升。
乙液:柠檬酸纳(A.R)173克和无水碳酸钠(A.R)100克加蒸馏水600毫升,加热溶解后稀释至800毫升。待冷后,将乙液漫漫到人甲液中,边加边摇匀,冷却后并加水到1000毫升。
教案
日期:2009年6月4日课节:7,8教室:生化实验室1教学对象:运动训练第2次课
教学主题:尿糖定性测定
教学目标:掌握测定尿糖的方法及原理
教学重点:测定尿糖的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原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90分)
教学内容
第一、引导(20分钟左右)
讲解测定尿糖的原理,以及运动中糖的意义
第二、实验过程(60分钟左右)
五、思考题
1。第五管测定结果是否属于糖尿?为什么?
2。比较各管颜色有何区别?
第三、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0分钟左右)
讲解、分析实验数据及如何写实验报告
第次课
课后小结:
2.配制不同浓度的尿糖液(示未知尿液)
(1)>2%(2)1-2%(3)0.5-1%(4).取试管5支,按下表操作
2.按下列颜色判断结果
四、注意事项
1‘待查标本不宜久置,否则可因细菌繁殖而将糖分解,使结果偏低。
2.尿中有大量尿酸盐时,煮沸后混浊并略带绿色,但沉淀不显黄色。故尿糖含量甚微时,必须在冷却后观察沉淀物。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课程教案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授课专业:体育教育授课班级:2012级一班、二班主讲教师:XXX所属系别:体育系教研室:理论教研室教材名称:运动生物化学、版次:高等教育第一版2013年1月6日XX学院教案(首页)系别:体育系教研室:人体科学教研室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五、无机盐代谢(一)无机盐的分类根据含量多少分 常(宏)量元素无机盐微(痕)量元素(二)无机盐功能详见课本26页表1-3-3。
六、维生素代谢(一)定义、来源与分类:根据水解性质分为 来源(二)各种维生素的作用详见课本28页表1-3-5。
第三部分:课末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总结本节课容。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10分钟,教学方法:讲解)复习上节课有关容。
提出问题,导入本节容。
第二部分:新授课容(7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引导)第四节 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一、ATP (讲授为主,25分钟)(一)ATP 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1、分子结构: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
维生素食物 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水溶性维生脂溶性维生2、生物学功能(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2)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二)肌肉活动时ATP 的代谢1、肌肉活动时ATP 的利用2、ATP 的再合成途径包括ATP 酶+H2O 能量二、生物氧化(讲授为主,40分钟)(一)概述1、概念:是指在体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糖、脂肪和蛋白质经过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 ;第二阶段: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多次脱氢,使NAD+和FAD 还原成NADHH+和FANH2,生成二氧化碳;第三阶段:NADHH+和FANH2中的氢经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ATP 的合成。
3、生物氧化的发生部位:主要部位在线粒体。
线粒体包括外膜、膜、膜间隙和基质4个功能区间。
ATP ADP Pi高能磷酸化和物糖无氧酵解 有氧代谢 CP+ADP CK ATP+C ADP+ADP MK ATP+AMP4、生物氧化的特点(1)物质的氧化方式主要为脱氢;(2)在细胞37℃及近中性的水环境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逐步进行;(3)物质中的能量逐步释放,ATP生成率高;(4)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物质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碳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二)呼吸链1、呼吸链的定义:线粒体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称为呼吸链。
2、呼吸链的组成(1)复合体Ⅰ:即NADH脱氢酶,含有FMN和铁硫蛋白。
作用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移至膜间隙(C侧)。
(2)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含有FAD和铁硫蛋白。
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转移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
(3)复合体Ⅲ:即细胞色素C还原酶,含有细胞色素b(b526、b566)、细胞色素c1和铁硫蛋白。
作用是催化电子从辅酶Q转移到细胞色素c,每转移1对电子,同时有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移至膜间隙。
(4)复合体Ⅳ: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
作用是将从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1对电子,在基质侧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膜间隙。
3、呼吸链组分的排列顺序4、水的生成:物质代谢脱下的成对氢原子经两条呼吸链的传递过程,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三)ATP的合成1、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能化合物,如甘油酸-1,3-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和琥珀酸辅酶A可使ADP磷酸化合成ATP。
这种代谢分子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简称底物磷酸化。
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三、糖的生物学功能(一)人体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1、血糖:空腹时其浓度约为4.4-6.6mmol/L,总量约为6g。
2、肌糖原:约占肌肉重量的1-1.5g/100g湿肌,总量约为350-400g。
3、肝糖原:约为15-80g/kg肝组织,总量约为75-100g。
(二)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1、糖可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2、调节脂肪代谢;3、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4、糖具有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第二节糖的分解代谢一、糖的无氧酵解(讲授为主,35分钟)(一)代谢过程1、代谢过程:2、ATP的生成数量:参见课本49页表2-2-1。
(二)生理意义1、正常生理条件下,少数代谢活跃、耗能较多的组织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
2、剧烈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来获得。
二、糖的有氧氧化(讲授为主,30分钟)(一)基本代谢过程可分下列三个阶段:1、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成丙酮酸这个阶段也是在胞液中进行的,与无氧酵解过程基本相同。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胞液中的丙酮酸透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后,经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进行氧化脱羧,并与辅酶A结合而生成乙酰辅酶A。
3、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二)ATP的生成:参见课本53页表2-2-3。
(三)生理意义:1、产生的能量多,是机体利用糖能源的主要途径2、三羧酸循环是人体糖质、脂质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中心环节。
第三部分:课末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总结本节课容。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10分钟,教学方法:讲解)复习上节课有关容。
提出问题,导入本节容。
第二部分:新授课容(7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引导)第三节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一、糖原的合成(讲授为主,10分钟)由葡萄糖、果糖或半乳糖等单糖在体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一)基本代谢过程:(1)葡糖-6-磷酸的生成,这步反应与葡萄糖酵解的第一步相同。
(2)葡糖-1-磷酸的生成。
(3)尿苷二磷酸葡糖(UDPG)的生成。
(4)糖原的生成。
(二)在运动中的意义1、运动补糖的生化基础2、运动后糖原合成增加的机制二、糖异生(讲授为主,10分钟)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一)基本代谢过程(二)在运动中的意义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4、脂肪酸完全氧化和ATP的合成(二)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1、β-氧化是体脂肪酸分解的主要途径2、是脂肪酸的改造过程四、酮体代谢(讲授为主,20分钟)(一)酮体的生成(二)酮体的利用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学院教案(章节备课)授课题目(章节)第五章运动时骨骼肌的代谢调节与能量利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 10 周共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运动时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骨骼肌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和过程;了解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进一步理解代谢能力、供能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动时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骨骼肌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代谢特点和相互联系。
难点:运动时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语言讲授为主,引导、提问、图片展示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讲授为主,10分钟)复习上节课有关容。
提出问题,导入本节容。
第二部分:新授课容(讲授为主,结合提问、引导,75分钟)第五章运动时骨骼肌的代谢调节与能量利用第一节运动时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一、氧化分解的共同规律(讲授为主,5分钟)1、乙酰辅酶A是三大能源物质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2、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能源物质分解代谢最终的共同途径。
3、三大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均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健中。
一、能量供应的相互联系(讲授为主,10分钟)第二节运动时物质代谢的调节一、运动时无氧代谢的调节(讲授为主,10分钟)(一)骨骼肌磷酸原代谢的调节(二)骨骼肌糖酵解的调节二、运动时有氧代谢的调节(讲授为主,10分钟)(一)运动时糖利用的调节(二)脂肪酸利用的调节(三)糖和脂肪酸利用之间的调节第三节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利用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的释放与利用是以ATP为中心的,ATP的再合成有三条途径,又称为运动时骨骼肌的三个供能系统。
一、磷酸原供能系统(讲授为主,15分钟)(一)定义:由ATP、CP分解反应组成的供能系统。
(二)磷酸原供能系统的组成1、ATP;2、CP(1)CP的分子结构:(2)CP的功能①高能磷酸基团的储存库;②组成肌酸-磷酸肌酸能量穿梭系统。
参见课本134页图5-3-2。
(二)运动时骨骼肌磷酸原供能1、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过程:参见课本135页图5-3-3。
2、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启动运动开始时最早起动,最快利用,具有快速供能和的特点。
持续时间可维持最大供能强度运动时间约6—8秒钟。
运动项目与速度、爆发力关系密切。
短跑、投掷、跳跃、举重及柔道等项目的运动。
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的带头学科。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和蛋白质-脂质体系。
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从而出现了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
一、核酸(讲授为主, 20分钟)(一)DNA1、DNA的结构与分类2、DNA的生物合成DNA双螺旋中两股链中碱基互补的特点,逻辑地预示了DNA复制过程是先将DNA分子中的两股链分离开,然后以每一股链为模板(亲本),通过碱基互补原则合成相应的互补链(复本),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因为复制得到的每对链中只有一条是亲链,即保留了一半亲链,将这种复制方式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后来证明,半保留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最基本方式。
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
双螺旋结构理论支配了近代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和发展,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
3、DNA的损伤、突变和修复DNA突变的主要类型有:转换、颠换、重排DNA损伤可以分为自发性损伤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