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精品PPT课件 (2)
合集下载
良性位置性眩晕讲课资料精美课件
轻或消除眩晕症状。
常用的手法复位方法包括Epley 法和Brandt-Daroff法等,这些 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经过一次 或多次复位治疗后,症状可以得
到明显改善。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中医针灸、物理疗 法和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作为 药物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辅助手段 。
创新治疗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 的创新治疗手段应用于良性位置性眩 晕的治疗,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 种常见的眩晕疾病,主要由于 耳石脱落引起。
本课件介绍了BPPV的病因、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 点介绍了耳石复位治疗。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可以 全面了解BPPV的诊疗过程,提 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良性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和前庭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前庭系统的兴奋性 ,减轻眩晕症状。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 互作用。
手法复位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是良性位置性眩晕 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特定 的手法操作来纠正头部位置,减
理论依据。
治疗方法研究
目前,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 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和前庭功能训练等。研究者们正 在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法。
研究展望
深入了解发病机制
提高预防意识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了解良性位置 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以期为治疗提供 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良性位 置性眩晕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发 病率和复发率。
常用的手法复位方法包括Epley 法和Brandt-Daroff法等,这些 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经过一次 或多次复位治疗后,症状可以得
到明显改善。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中医针灸、物理疗 法和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作为 药物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辅助手段 。
创新治疗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 的创新治疗手段应用于良性位置性眩 晕的治疗,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 种常见的眩晕疾病,主要由于 耳石脱落引起。
本课件介绍了BPPV的病因、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 点介绍了耳石复位治疗。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可以 全面了解BPPV的诊疗过程,提 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良性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和前庭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前庭系统的兴奋性 ,减轻眩晕症状。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 互作用。
手法复位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是良性位置性眩晕 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特定 的手法操作来纠正头部位置,减
理论依据。
治疗方法研究
目前,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 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和前庭功能训练等。研究者们正 在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法。
研究展望
深入了解发病机制
提高预防意识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了解良性位置 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以期为治疗提供 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良性位 置性眩晕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发 病率和复发率。
良性位置性眩晕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BPPV)。本病极为常见,在眩晕病人中占18%。
谢谢聆听
THANK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患者向一耳或另一耳侧
卧,或当头往后仰向上看时发生。眼震可同样出现,
但无耳聋或耳鸣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 数周到数月内消退,但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复发。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一定的头位所诱发 的,持续短于30秒的剧烈眩晕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
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位置性眩晕分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中 枢性位置性眩晕两类。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是在某一特定头
位时,激发伴随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
但不伴有耳鸣、耳聋等耳宣传员症状。
症状体征
• 1、发病突然 • 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 时出现眩 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s之内,眩晕则常持续 于60s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 2、眼震十分特殊 • 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 眼球震动,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 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 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 3、病程 • 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 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 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 及飘浮感。 • 4、多见于中年患者(45—50岁)。
• 5、体位疗法 • 指导病人闭眼,从坐位到侧卧位, 当眩晕消失后坐起,30s后再向另一侧侧 卧,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每3h进行一次,通常7—10g症状可消失。 • 6、手法耳石复位 • 目的是使沉积在后半规管的耳石复 位。根据耳石异位的半规管的不同,手 法不同。 • 7、手术疗法 • 如上述疗法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 质量者,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半规 管阻塞术、4%多卡因和链霉素鼓室内 注射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单侧病变且患 者听力已严重丧失或丧失者。
谢谢聆听
THANK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患者向一耳或另一耳侧
卧,或当头往后仰向上看时发生。眼震可同样出现,
但无耳聋或耳鸣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 数周到数月内消退,但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复发。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一定的头位所诱发 的,持续短于30秒的剧烈眩晕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
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位置性眩晕分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中 枢性位置性眩晕两类。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是在某一特定头
位时,激发伴随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
但不伴有耳鸣、耳聋等耳宣传员症状。
症状体征
• 1、发病突然 • 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 时出现眩 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s之内,眩晕则常持续 于60s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 2、眼震十分特殊 • 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 眼球震动,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 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 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 3、病程 • 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 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 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 及飘浮感。 • 4、多见于中年患者(45—50岁)。
• 5、体位疗法 • 指导病人闭眼,从坐位到侧卧位, 当眩晕消失后坐起,30s后再向另一侧侧 卧,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每3h进行一次,通常7—10g症状可消失。 • 6、手法耳石复位 • 目的是使沉积在后半规管的耳石复 位。根据耳石异位的半规管的不同,手 法不同。 • 7、手术疗法 • 如上述疗法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 质量者,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半规 管阻塞术、4%多卡因和链霉素鼓室内 注射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单侧病变且患 者听力已严重丧失或丧失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28
(一) 保守治疗
BPPV 虽属自愈类疾病,
但病程长短不一 ; 部分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重者可长期丧
失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早日康复。
29
(二)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有学者提出,BPPV治疗时药物治疗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但酌情选用抗眩晕药物可以降低前庭神经的兴奋性,从 而达到尽快减轻眩晕,缓解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的 症状。
和最重要的检查
14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A:患者坐于检查床 上,检查者位于病人 身旁,双手把持其头 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 变,同时将体位迅速 改变为仰卧位,头向 后悬垂于床外,与水 平面呈30°
➢注意观察眼震和眩 晕情况。
15
位置诱发试验
2.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
80年Brandt and Daroff根据壶腹脊顶结石提 出单次手法复位法
92年Epley 根据管结石症理论提出手法复位法 1994年Vannucchi提出HC-BPPV的复位手法
27
治疗
随着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的逐步明确,相关的治疗亦有了长 足的进步,治疗方法日趋简便
BPPV首选复位治疗,辅以药物治 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眩晕病因复杂,涉及临床多科, 属边缘学科。
多数为外周性眩晕,少数为中枢 性眩晕。
1
前庭系统的特点
前庭系统包括外 周和中枢二部分
外周前庭系统包 括前庭感受器和 初级神经元(前 庭神经节)
中枢前庭系统为 前庭核群及核上 各级中枢
2
位置性眩晕分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其他疾病引起的位置性眩晕
(一) 保守治疗
BPPV 虽属自愈类疾病,
但病程长短不一 ; 部分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重者可长期丧
失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早日康复。
29
(二)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有学者提出,BPPV治疗时药物治疗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但酌情选用抗眩晕药物可以降低前庭神经的兴奋性,从 而达到尽快减轻眩晕,缓解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的 症状。
和最重要的检查
14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A:患者坐于检查床 上,检查者位于病人 身旁,双手把持其头 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 变,同时将体位迅速 改变为仰卧位,头向 后悬垂于床外,与水 平面呈30°
➢注意观察眼震和眩 晕情况。
15
位置诱发试验
2.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
80年Brandt and Daroff根据壶腹脊顶结石提 出单次手法复位法
92年Epley 根据管结石症理论提出手法复位法 1994年Vannucchi提出HC-BPPV的复位手法
27
治疗
随着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的逐步明确,相关的治疗亦有了长 足的进步,治疗方法日趋简便
BPPV首选复位治疗,辅以药物治 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眩晕病因复杂,涉及临床多科, 属边缘学科。
多数为外周性眩晕,少数为中枢 性眩晕。
1
前庭系统的特点
前庭系统包括外 周和中枢二部分
外周前庭系统包 括前庭感受器和 初级神经元(前 庭神经节)
中枢前庭系统为 前庭核群及核上 各级中枢
2
位置性眩晕分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其他疾病引起的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
10
临床症状:
10
诊断:
10
dix-hallpike试验
10
悬头仰卧位,向患侧转45度时可引发眩晕和眼震,眼震为旋转型,眼震朝向下方侧耳,出现症状前有5~15秒的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有疲劳现象.
仰卧侧头试验
10
辅助检查
10
鉴别诊断:
10
鉴别诊断:
10
鉴别诊断:
10
治疗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发病原因
10
发病机制:
10
壶腹嵴顶耳石症:因椭圆囊自发性退变,耳石自囊斑上脱落,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嵴上, 当头位改变时,诱发壶腹嵴顶耳石发生变位,临床上出现眩晕、眼震等表现 。
发病机制
10
近10余年来对患者的耳部手术或尸检发现壶腹嵴顶、半规管中出现碳酸钙盐晶体(耳石),证实了上述结石学说。
10
治疗方法
10
治疗方法
10
10
10
10
注意事项:
10
疗效评定标准
10
疗效评定标准
10
临床病例:6021
1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课件-PPT课件
• •
多见于中年人 症状可因头位改变而突然出现,通常在患耳向下 的侧卧位时最明显 短暂发作(数秒至数分钟)的严重眩晕为特征, 可伴恶心、呕吐,无听力丧失及神经系统症状 变位眼震试验阳性 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于数天或数月后渐愈 是为良性,三个月以上为顽固性
• •
流行病学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眩晕病中极为常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的诊断和治疗
定 义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 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 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 性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征
• 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0%的病例,
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HC-BPPV)
• 眩晕发作亦较短暂,平卧位突然向左右侧
翻身或站立及步行中突然快速向两侧转头 时出现眩晕,做头部的垂直运动如抬头或 弯腰矢状面运动则不引起眩晕。 • 与后半规管性眼震相比,其潜伏期稍短, 约2~3秒,持续时间略长,无明显疲劳性, 严重时可伴恶心。 • 仰卧位转头试验阳性
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 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 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 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继发BPPV中以头部 外伤最多见,占7~17%,外伤时易使椭圆 囊斑之耳石进入半规管诱发BPPV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发病机制
• 嵴顶结石症学说 • 管结石症学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发病机制
• 嵴顶结石症学说
椭圆囊中的平衡斑脱落的 耳石颗粒黏附在嵴顶的椭圆囊 侧,增加了嵴顶的比重,使嵴顶 与内淋巴液间的比重差发生变 化,嵴顶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 敏感性增高。当头位改变时,由 于重力作用而偏离壶腹,产生刺 激而发生眩晕和眼震
多见于中年人 症状可因头位改变而突然出现,通常在患耳向下 的侧卧位时最明显 短暂发作(数秒至数分钟)的严重眩晕为特征, 可伴恶心、呕吐,无听力丧失及神经系统症状 变位眼震试验阳性 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于数天或数月后渐愈 是为良性,三个月以上为顽固性
• •
流行病学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眩晕病中极为常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的诊断和治疗
定 义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 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 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 性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征
• 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0%的病例,
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HC-BPPV)
• 眩晕发作亦较短暂,平卧位突然向左右侧
翻身或站立及步行中突然快速向两侧转头 时出现眩晕,做头部的垂直运动如抬头或 弯腰矢状面运动则不引起眩晕。 • 与后半规管性眼震相比,其潜伏期稍短, 约2~3秒,持续时间略长,无明显疲劳性, 严重时可伴恶心。 • 仰卧位转头试验阳性
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 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 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 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继发BPPV中以头部 外伤最多见,占7~17%,外伤时易使椭圆 囊斑之耳石进入半规管诱发BPPV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发病机制
• 嵴顶结石症学说 • 管结石症学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发病机制
• 嵴顶结石症学说
椭圆囊中的平衡斑脱落的 耳石颗粒黏附在嵴顶的椭圆囊 侧,增加了嵴顶的比重,使嵴顶 与内淋巴液间的比重差发生变 化,嵴顶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 敏感性增高。当头位改变时,由 于重力作用而偏离壶腹,产生刺 激而发生眩晕和眼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课件
椭圆囊和球囊斑的表面 被覆耳石膜,后者是一 种由网状纤维和酸性粘 多糖组成的结构。
耳石与耳石膜
组织学上,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面存 在着耳石膜的结构,由一层粘多糖类的 物质和碳酸钙结晶颗粒组成,覆盖在毛 细胞的纤毛顶部。
总结
人体的平衡需要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加以维系; 外周的前庭器官包括三管两囊,即三个半规管、一个 球囊和一个椭圆囊; 半规管的感受部位在壶腹嵴,球囊和椭圆囊则是囊斑; 耳石位于囊斑,脱落后游离在内耳液中,随着体位变 化能够刺激前庭感受器,形成耳石症。
耳的解剖结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又称前庭蜗器。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收集和传导装置,内耳接 受声波和位觉的刺激。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 器位于内耳。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外耳
中耳 内耳
内耳的构造
内耳,也叫迷路,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复杂而精 细,包括骨迷路与膜迷路,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 充满外淋巴,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内外淋巴互 不相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神经呼吸科 吴丽宏 2018.06.
主要内容
一、眩晕的概念 二、眩晕的解剖基础 三、BBPV的概念 四、BBPV的病因 五、BBPV的发生机制 六、BBPV的诊断 七、BBPV的治疗
眩晕=头晕?
概念
易于混淆的几个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 觉,感觉自身或环境在旋转、升
眩晕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眩晕性质不同,临 床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系统性眩晕:是眩晕的主要病因, 可伴眼震、平衡及听力障碍等。
非系统性眩晕:由全身疾病而非前 庭系统病变引起。
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 性眩晕。
周围性(真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和内 听道内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
耳石与耳石膜
组织学上,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面存 在着耳石膜的结构,由一层粘多糖类的 物质和碳酸钙结晶颗粒组成,覆盖在毛 细胞的纤毛顶部。
总结
人体的平衡需要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加以维系; 外周的前庭器官包括三管两囊,即三个半规管、一个 球囊和一个椭圆囊; 半规管的感受部位在壶腹嵴,球囊和椭圆囊则是囊斑; 耳石位于囊斑,脱落后游离在内耳液中,随着体位变 化能够刺激前庭感受器,形成耳石症。
耳的解剖结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又称前庭蜗器。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收集和传导装置,内耳接 受声波和位觉的刺激。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 器位于内耳。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外耳
中耳 内耳
内耳的构造
内耳,也叫迷路,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复杂而精 细,包括骨迷路与膜迷路,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 充满外淋巴,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内外淋巴互 不相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神经呼吸科 吴丽宏 2018.06.
主要内容
一、眩晕的概念 二、眩晕的解剖基础 三、BBPV的概念 四、BBPV的病因 五、BBPV的发生机制 六、BBPV的诊断 七、BBPV的治疗
眩晕=头晕?
概念
易于混淆的几个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 觉,感觉自身或环境在旋转、升
眩晕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眩晕性质不同,临 床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系统性眩晕:是眩晕的主要病因, 可伴眼震、平衡及听力障碍等。
非系统性眩晕:由全身疾病而非前 庭系统病变引起。
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 性眩晕。
周围性(真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和内 听道内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7/16/2020
.
19
半规管的构造
7/16/2020
.
20
双侧半规管的三维关系
7/16/2020
.
21
半规管
解剖学上,迷路的三个半 规管分别处于三个平面, 即
外半规管- 水平面;
前半规管 – 前后矢状面;
后半规管 – 左右冠状面.
7/16/2020
.
22
空间位置
7/16/2020
.
23
头与半规管
眼震
平衡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耳鸣听力下降
脑损害7/16/2020
周期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器官 BPPV
前庭核及上行径路病变
梅尼埃病
后循环缺血 听神经瘤
突发 严重 持续时间短
起病缓 持续时间长
改变头位或体位加重
无关
水平 旋转 无垂直性向健侧注视时加重 水平旋转 垂直粗大持续
眼球固定可抑制 疲劳性
眼球固定不能抑制无疲劳
.
8
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 性眩晕。
周围性(真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和内 听道内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
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 经核及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 脑前庭病变引起。
7/16/2020
.
9
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鉴别
临床特征
病变部位与典型疾病
眩晕特点 发作与体位关系
根据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 听觉部分, 主要为耳蜗;
2. 前庭部分:包括半规管、球囊和椭圆囊。
7/16/2020
.
17
内耳结构
7/16/2020
.
18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幻灯片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扶风县中医医院脑病科 张云龙
•
•1
国际前庭疾病分类
眩晕
头晕
前庭-视觉症状 姿势症状
1.自发性眩晕
1.自发性头晕 1.外在眩晕 1.不稳
2.诱发性眩晕
2.诱发性头晕 2.视振荡
2.方向性倾倒
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头晕 3.视滞后
3.平衡性近乎跌倒
头动性眩晕
头动性头晕 4.视倾斜
4.平衡性跌倒
遗传因素:同家族成员发病 率高5倍。
•
• 16
耳石脱落的部位
后半规管BPPV:60-90%
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症
水平半规管BPPV:10-30% 管石症
嵴顶耳石症:文献最主27%
前半规管BPPV:3-10%
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定方向的眼震 3)眼震有一定潜伏期 4)眼震有一定持续时间 5)相反体位眼震方向相反 6)反复诱发,眼震消失
前庭疾病症状分类中不采用的术语:变位性眩晕。
最常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3
人类认识的历程:
1921年Barany提出该病 1952年Dix-Hallpike体位试验 1969年嵴顶耳石理论(Schuknech) 1979年管石症理论(Hall)
•
•4
流行病学
德国每年约100万人发生BPPV,终生发病率约2.4%,每 年达0.6%。 美国每年约有560万眩晕患者,其中17%-42%诊断BPPV。 13个国家参与历时28个月的大样本眩晕数据报告BPPV 发病率约为26.9%。
单侧向上向患侧 扭转眼震
PC-BPPV
•
• 36
Semont
•
• 37
两种方法比较
扶风县中医医院脑病科 张云龙
•
•1
国际前庭疾病分类
眩晕
头晕
前庭-视觉症状 姿势症状
1.自发性眩晕
1.自发性头晕 1.外在眩晕 1.不稳
2.诱发性眩晕
2.诱发性头晕 2.视振荡
2.方向性倾倒
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头晕 3.视滞后
3.平衡性近乎跌倒
头动性眩晕
头动性头晕 4.视倾斜
4.平衡性跌倒
遗传因素:同家族成员发病 率高5倍。
•
• 16
耳石脱落的部位
后半规管BPPV:60-90%
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症
水平半规管BPPV:10-30% 管石症
嵴顶耳石症:文献最主27%
前半规管BPPV:3-10%
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定方向的眼震 3)眼震有一定潜伏期 4)眼震有一定持续时间 5)相反体位眼震方向相反 6)反复诱发,眼震消失
前庭疾病症状分类中不采用的术语:变位性眩晕。
最常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3
人类认识的历程:
1921年Barany提出该病 1952年Dix-Hallpike体位试验 1969年嵴顶耳石理论(Schuknech) 1979年管石症理论(Hall)
•
•4
流行病学
德国每年约100万人发生BPPV,终生发病率约2.4%,每 年达0.6%。 美国每年约有560万眩晕患者,其中17%-42%诊断BPPV。 13个国家参与历时28个月的大样本眩晕数据报告BPPV 发病率约为26.9%。
单侧向上向患侧 扭转眼震
PC-BPPV
•
• 36
Semont
•
• 37
两种方法比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ppt课件
Bárány于1921年首先报道本病,Dix和Hallpike(1952年)首先描述了BPPV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诊断
2 BPPV的基本依据,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ppt课件
什么是眩晕??
眩晕系因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
嵴神经末梢、前庭神经及核团及其中 枢神经传入径路或大脑皮质投影区遭 受过强刺激,导致人体自身的空间定 位和平衡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 (illlusion of motion)/错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1
ppt课件
一 BPPV定义
BPPV指的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 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
特征: 1)明确的激发体位 2)特征眼震 3)潜伏期短 4)发作持续时间短 5)反向眼震 6)激发疲劳性
Duration CNS signs
41
周围性
是 是 严重
频繁
中枢性
慢,逐渐 无
不定
少见
旋转/水平 可有
发作性 无
Carvalho et al. CTU , 2004
垂直 无
持续性 多有
ppt课件
病史及体格检查(必须) 眩晕
非眩晕性头晕
见下页
42
伴随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
无
耳科检查
鼓膜异常胆 脂瘤无
中耳炎等
②有潜伏期5~15s,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30s,呈疲劳性;
③位置试验(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BPPV眼震快相 向地性逆时针旋转,上半规管BPPV眼震快相离地性顺时针旋 转,复原至坐位时出现反方向旋转型眼震。Dix-Hallpike试验时, 头偏一侧眩晕和眼震明显,如果眼震为向地性,则为该侧后半规 管病变;如果眼震为离地性,则为对侧上半规管病变。
《良性位置性眩晕》课件
物理治疗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 、电疗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康复。
认知行为疗法
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和应对方式,减轻眩
晕症状。
适用于单侧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 性眩晕,通过使患者头部向患侧旋转 45度并固定1分钟,然后缓慢将头部 转正并向后仰,再缓慢将头部向前屈 曲90度,使耳石回到上半规管,再行 Dix-Hallpike变位试验诱发眩晕及眼 震。
04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情绪和压力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熬 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一般治疗
适应环境
心理调适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减 少头部快速运动,避免诱发因素。
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调理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营养,多吃富 含维生素的食物。
药物治疗
前庭抑制药
用于缓解眩晕症状,如地芬尼多 、倍司他汀等。
抗胆碱能药
用于缓解眩晕伴随的恶心、呕吐等 症状,如东莨菪碱等。
患者突然出现听力下降, 可伴有耳鸣、眩晕,无眼 球震颤。
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眼球震颤特征,判断前庭 功能状况。
听力测试
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前庭功能检查
通过视频眼震电图(VNG) 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其他检查
如头部CT或MRI,以排除其 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03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利尿剂
用于减轻内耳膜迷路的积水,从而 缓解眩晕症状,如氢氯噻嗪等。
手法复位治疗
Epley复位法
BPPV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 女:男=2:1,病因不明,可由许多疾病引起
最新课件
16
Etiology
•耳石症: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后,半规管具有了重力感受器的 作用;随着体位的改变,耳石碎屑撞击壶腹嵴,使得责任半规 管的功能亢进,形成眩晕的症状;常在晨起、夜卧、床上左右 翻身、低头屈身或抬头仰视时突发出现。
•耳部疾病:中耳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外淋 巴瘘,可能造成椭圆囊斑急行梗死,出现一侧半规管功能衰竭。
•外伤:颅脑外伤、甩鞭综合征(头部做加速度较快的动作如甩 辫子、汽车突然加速等。
最新课件
17
Pathogenesis
•嵴顶结石症学说:壶腹嵴上脱落移位的耳石附着于壶腹 嵴顶并增加其比重,在特定的位置因重力作用偏离壶腹 嵴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
•管结石症学说:半规管中游离的沉积物在头位变动时移 动,牵引内淋巴,使壶腹嵴顶离椭圆囊方向移位。
• E. 嘱患者坐直,头部恢复起始位。
最新课件
33
手法复位注意事 项
• 1. 因眩晕不能耐受治疗者,可服用镇静剂或前庭 抑制药后再行复位治疗;
• 2. 高血压或颈、背部疾病者,需慎重; • 3. 手法复位后至少 2 天内避免仰卧。
最新课件
34
复位失败原因
• 半规管瘘 • 半规管骨折 • 半规管堵塞 • 半规管解剖变异 • 耳石黏附在膜半规管引起狭窄
最新课件
19
Clinical manifestati 眩晕o特n点s
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适应性:易疲劳性 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最新课件
20
Diagnosis
1.患耳向下位置能诱发短时辰发作性眩晕; 2.当患耳朝下时向地性眼震,且眼震随患耳向地位 置倒转而倒转; 3.头部活动后有短暂潜伏才出现症状和体征; 4.反复试验,反应有疲劳性; 5.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 6.Roll maneuver试验阳性(外半规管) 。
最新课件
16
Etiology
•耳石症: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后,半规管具有了重力感受器的 作用;随着体位的改变,耳石碎屑撞击壶腹嵴,使得责任半规 管的功能亢进,形成眩晕的症状;常在晨起、夜卧、床上左右 翻身、低头屈身或抬头仰视时突发出现。
•耳部疾病:中耳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外淋 巴瘘,可能造成椭圆囊斑急行梗死,出现一侧半规管功能衰竭。
•外伤:颅脑外伤、甩鞭综合征(头部做加速度较快的动作如甩 辫子、汽车突然加速等。
最新课件
17
Pathogenesis
•嵴顶结石症学说:壶腹嵴上脱落移位的耳石附着于壶腹 嵴顶并增加其比重,在特定的位置因重力作用偏离壶腹 嵴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
•管结石症学说:半规管中游离的沉积物在头位变动时移 动,牵引内淋巴,使壶腹嵴顶离椭圆囊方向移位。
• E. 嘱患者坐直,头部恢复起始位。
最新课件
33
手法复位注意事 项
• 1. 因眩晕不能耐受治疗者,可服用镇静剂或前庭 抑制药后再行复位治疗;
• 2. 高血压或颈、背部疾病者,需慎重; • 3. 手法复位后至少 2 天内避免仰卧。
最新课件
34
复位失败原因
• 半规管瘘 • 半规管骨折 • 半规管堵塞 • 半规管解剖变异 • 耳石黏附在膜半规管引起狭窄
最新课件
19
Clinical manifestati 眩晕o特n点s
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适应性:易疲劳性 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最新课件
20
Diagnosis
1.患耳向下位置能诱发短时辰发作性眩晕; 2.当患耳朝下时向地性眼震,且眼震随患耳向地位 置倒转而倒转; 3.头部活动后有短暂潜伏才出现症状和体征; 4.反复试验,反应有疲劳性; 5.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 6.Roll maneuver试验阳性(外半规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颈椎病 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可压迫椎动脉或 刺激颈交感神经而引起椎动脉痉挛,使前 庭供血不足,眩晕发作与特定头颈位置有 关。常合并头痛、视觉障碍及上肢麻木等。 颈椎X线、CT、MRI可诊断。
Treatment
• 1.心理治疗 • 2.抗眩晕药:盐酸氟桂利嗪、敏使朗 • 3.手法复位 • 4.前庭习服疗法:使用重复头和视觉移动运动来减少
常,腱反射等对++,病理征(-),左侧Dix-Hallpike试验(+)
•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 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 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正常
Case
• 初步诊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 鉴别诊断:梅尼埃病 中枢性位置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 颈性眩晕
Case
• 治疗:入院后予抗眩晕、抗焦虑、抑制前庭功能、 手法复位等治疗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中枢性位置眩晕 常见于大脑第四脑室肿瘤及血管病变,可 有头痛、恶心、呕吐及其他阳性神经体征。 常有自发性眼震,体位测试眼震持续在30 秒以上,无潜伏期,无疲劳,CT及MRI可 进一步确诊。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前庭神经元炎 突然发病,持续数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血象白细胞轻度增多。冷热试验减低(前 庭功能明显减退)。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Case
• 陈某,女性,52岁 • 头晕、视物旋转、呕吐3天
• 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 卧床静躺可轻度缓解,但体位改变时加重
• 既往有类似发作病史
Case
• 查体: 神清,双眼球各项活动好,无眼震,四肢肌力、肌张力正
•管结石症学说:半规管中游离的沉积物在头位变动时移 动,牵引内淋巴,tations
• 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 • 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 • 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 • 患者常诉卧位翻身时突发眩晕,片刻后消失,伴有恶心等不适 • 不伴耳鸣、听力障碍,可有头重脚轻及不稳感,间歇期无不适 • 可观察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
• 经住院3天的治疗,出院时患者无头晕、呕吐、视 物旋转,行走平稳,左侧Dix-hallpike试验(-)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natomy
耳分为三个部分
• 1.外耳:耳廓与外耳道; • 2.中耳:鼓室、乳突、鼓窦、咽鼓管和茎突;
• 眩晕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恶性呕吐、出冷汗等副交 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但一般没有听力障碍
• 女:男=2:1,病因不明,可由许多疾病引起
Etiology
•耳石症: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后,半规管具有了重力感受器的 作用;随着体位的改变,耳石碎屑撞击壶腹嵴,使得责任半规 管的功能亢进,形成眩晕的症状;常在晨起、夜卧、床上左右 翻身、低头屈身或抬头仰视时突发出现。
耳石Otoliths
• 耳石膜覆盖在囊斑上皮层表 面,为一层厚的蛋白样胶质 膜,它的浅层含有碳酸钙和 蛋白质组成的结晶体,称为 耳石。
Defini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 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或眼震, 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耳部疾病:中耳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外淋 巴瘘,可能造成椭圆囊斑急行梗死,出现一侧半规管功能衰竭。
•外伤:颅脑外伤、甩鞭综合征(头部做加速度较快的动作如甩 辫子、汽车突然加速等。
Pathogenesis
•嵴顶结石症学说:壶腹嵴上脱落移位的耳石附着于壶腹 嵴顶并增加其比重,在特定的位置因重力作用偏离壶腹 嵴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
THANK YOU
SUCCESS
2020/12/14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眩晕特点 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适应性:易疲劳性 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Diagnosis
1.患耳向下位置能诱发短时辰发作性眩晕; 2.当患耳朝下时向地性眼震,且眼震随患耳向地位 置倒转而倒转; 3.头部活动后有短暂潜伏才出现症状和体征; 4.反复试验,反应有疲劳性; 5.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 6.Roll maneuver试验阳性(外半规管) 。
Dix-Hallpike诱发试验
Roll maneuver试验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梅尼埃病 • 中枢性位置眩晕 • 前庭神经元炎 • 颈性眩晕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梅尼埃病 原因不明,与内耳水肿有关,典型症状是 反复发作的突发性剧烈的旋转性眩晕,伴 有耳鸣,波动性或渐进性听力退或耳聋。
• 3.内耳:即迷路
• 骨迷路:半规管、前庭与耳蜗; • 膜迷路:半规管、球囊、椭圆囊和内淋巴管
迷路Labyrinth
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 半规管是半环形的构型,充满着内淋巴液,沿其组成的 平面进行运动,由感觉性毛细胞感知
• 各半规管司理着各自平面上的头部旋转运动 • 半规管感受头部角加速度
由特殊移动诱发的症状,可增加对眩晕的耐受能力
Treatment
• 手法复位是通过一系列的头位变换,借助重力作用使 耳石颗粒下沉移位,逐步将进入半规管的耳石颗粒顺 序移出半规管纳回椭圆囊中,从而消除耳石颗粒对壶 腹嵴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两侧半规管的空间关系
• 上半规管壶腹位于前庭上外方 • 外半规管壶腹位于前庭下外方 • 后半规管壶腹位于前庭后下方 • 总脚位于前庭后上方
横截面积0.4毫米,各形 成2/3的圆,直径6.5毫 米
眼震与半规管平面一致
• 半规管受到刺激后仅出现所在解剖平 面的眼震
• 水平规管为水平眼振 • 上半规管为垂直眼振 • 后半规管多为旋转性眼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