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仓储与配送管理

合集下载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通过教师引导性教学、仓储和配送作业模块和大量的实训操作结合,训练学生具有从事仓储配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进行仓储配送方案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先进的仓储配送管理理念指导下,以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根据仓储业务模块,配送业务模块为载体,创建行动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

本课程每周4个课时,开设于第3个学期,其前导和后续课程如下:前导课程:《物流管理概论》、《货物学》、《现代采购实务》、《物流英语》。

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运输管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仓储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培养仓储作业一线从事操作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仓储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仓储市场开拓、现场组织管理、库存控制、商品养护、方案策划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掌握仓储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仓储经营、仓储作业、库存控制、商品养护与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技能目标:具备组建仓储配送企业的技能、仓储业务管理技能、配送业务管理技能、成本分析控制技能和安全管理技能;情感目标:具备认真刻苦、严谨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序,依据物流企业仓储配送活动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出完成仓储配送活动所需要的岗位及其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对应的任务功能进行四大模块设计。

2、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上述四个模块下,共有21个技能型任务来支撑,每个任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技能目标”—“任务背景”—“操作步骤”等工作过程完成任务,教师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将基本知识贯穿于技能型任务中,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现代物流专业知识在铁路货场管理的科学综合运用。

本课程在已有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运输设施及设备等常规铁路知识基础上,教授学生综合运用运输技术、配送方法对铁路货物进行集合运输、分散配送,满足现代货主企业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及时服务的物流要求。

2.课程任务《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通过分析物流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职责、工作过程要求,按照作业流程,利用项目教学法,将仓储与配送作业分为认知、入库、在库、分拣出库和管理优化五个学习单元。

使学生通过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与设计、仓储管理计划、配送计划制订等活动,掌握仓配作业规范、流程优化等技能。

培养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业务强、通理论的实际操作型仓配管理人才。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仓配中心作业、基层管理和简单规划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安全生产、作业标准、负责的职业道德观,为从事仓储配送行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仓储与配送的相关基本原理;(2)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作业方法与作业流程;(3)熟悉基本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方法与手段;(4)掌握库存优化方法与手段;(5)熟悉当前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基本发展方向等;(6)了解仓储配送设施、机具和设备的操作规程,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各项操作。

2.能力目标(1)能够制订仓储配送作业操作规章;(2)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和配送订单拣货作业、补货与盘点作业、流通加工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等配送工作,并能熟练地编制、填写单证;(3)具有控制物品入库、出库和存储作业与管理能力;(4)能独立操作《仓配管理信息系统》,熟练条码、RF、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与相关设备。

3.素质目标(1)具备的团队协作精神;(2)具备的人际沟通能力;(3)具备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4)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更新能力;(5)具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6)具备安全生产意识与学生环保精神。

《仓储与配送管理》(本科) 课程

《仓储与配送管理》(本科) 课程

《仓储与配送管理》(本科)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对物流运输、仓库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控制,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高效流通。

本科《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仓储与配送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

仓储是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对商品进行存放和保管的活动,而配送则是将产品从仓库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好仓库运作和物流配送,确保产品按时、安全地到达终端客户。

其次,仓储与配送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值得关注的。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对于仓储与配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仓库的利用率、降低配送成本、缩短配送时间,成为仓储与配送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入和优化,如物流信息系统、智能仓储设备等,也为仓储与配送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在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库存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库存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储备的产品或物资。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保持供应链的平衡,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因此,学生需要学习掌握库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安全库存、经济批量、订货点等,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况。

此外,物流运输也是仓储与配送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物流运输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路径规划、运输成本核算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在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学生还需要学习掌握相关的技术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如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这些系统和软件能够提高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协同操作。

总而言之,本科《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学习内容涵盖了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挑战与机遇、库存管理、物流运输以及相关技术工具和软件的应用。

《仓储与配送》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仓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保管作业能力、配送中心作业管理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获得仓储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岗位职业能力、配送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仓储与配送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精神、态”、“掌握”、“了解” 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物流管理综合掌握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物流管理综合掌握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物流管理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以仓储配送的基本设施、配送作业流程、配送运输、库存控制系统、仓库经营与管理等为基本框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基本管理技术、理论和方法,明确仓储与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培养学生具备熟练进行仓储与配送相关岗位的操作与管理能力。

它要以管理学基础、商品学基础、物流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管理和物理运输管理实务等课程的基础。

2. 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的综合组织和操作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

以仓储配送作业组织可开展流程和工作重心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技能培养需要让学生完成具体实际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将根据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流程及特点,以集货、储货、分拣、配货、送货为主要线索,突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式教学的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流仓储配送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仓储、配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明确仓库的布局和结构、仓库设备的配备,掌握仓储经营管理、仓储商务管理、仓库保管作业的流程、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线路设计和车辆调度方法等基础知识,树立仓储配送建立有序、效率、效益、安全、服务的经营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仓储配送规划的能力、作业组织和仓储配送初步管理能力、仓储商务沟通管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基层综合管理技能。

(二)分类目标1.能力目标:(1)配送中心初步规划布局规划能力;(2)商品出入库操作能力;(3)配送作业组织运输能力;(4)物流信息的处理能力;2.知识目标:(1)了解仓储及配送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作业流程,了解现代仓储及配送的特点;(2)熟悉仓储作业的一般流程,并掌握相关技术,具备仓储作业组织能力,达到上岗即能操作的水平;(3)具备对仓储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设施布局、单据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简单设计与规划的能力;(4)熟悉配送运输的基本组织过程,掌握车辆集装、配送线路优化的基本方法;(5)熟悉库存控制方法掌握库存控制技术;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体验实际仓储配送操作活动过程,通过依据教学内容安排案例讨论、实际操作、任务完成、现场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手、自主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好学、乐学,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仓储与配送》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学习报告标准报告人:王桂梦、郭成胜第一部分学习报告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研究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研究者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研究者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研究者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研究者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仓储、配送操作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1.能熟练使用仓储常用设备并进行养护2.理解仓库规划与布局3.掌握物品编码与信息处理4.熟练掌握进出库组织与作业5.能对库内物品进行保养与维护6.掌握立体仓库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业7.能正确进行仓库分拣作业8.具有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9.掌握储区安全及防范的要求10.掌握配送中心系统设计11.熟练掌握配送中心作业管理12.掌握配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第二部分内容标准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情感态度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研究者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研究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研究者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即研究者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64执笔人签字:焦振娟审核人签字: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仓储和配送是物流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功能,通过仓储与集配送可以弥合货物在供需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特点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实务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将根据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流程及特点,以集货、储货、分拣、配货、送货为主要线索,以配送的基本概念、仓储配送的基本设施、配送作业流程、配送运输、库存控制系统、仓库经营与管理等为基本框架,使学生掌握现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作业流程及相关技术。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在《物流管理概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阐述了仓储和配送作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仓储配送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课程基本理念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特点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实务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主要围绕出入库管理和保管作业两大内容展开对仓储及配送的介绍。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仓库,设计配送路线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专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仓储作业的一般流程,并掌握相关技术,具备仓储作业组织能力,达到上岗即能操作的水平方法能力:掌握仓库及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了解现代配送中心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点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的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二)学习情境设计各学习情境划分子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思路,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并说明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精心整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前序课程为《物流学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仓储、仓储管理及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掌握仓储作业、配送中心运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仓储具体作业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1(2(3(4(5(6(7(8(92(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和吃苦耐劳品质;(2)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相关单据的生成与填写;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实际操练能力,仓库保管作业的保管、仓储物的分类、库存控制的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线路的相关设计的能力,切实结合实际,以社会需求作为教学出发点,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以仓储与配送管理业务流程、环节为切入点创设学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设定教学目标;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职业行动领域真实、典型的工作环境、工作环节构建教学内容;借助本校的畅想物流系统软件为平台进行课程的开发。

四、教学进程安排五、教学内容与要求(1(2本课程要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

(1)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实行全程多媒体授课,并逐步建立与完善助学课件与课程考核及课程管理的计算机化。

八、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该课程运用了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视频资料观摩法、体验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方法。

比较特色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

(1)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情景剧、模拟场景等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仓储与配送情景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项目教学法设计了8个项目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类》课程标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3. 参考课时 64 学分 44. 课程简介《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通过配送中心规划建设、配送中心流程管理、配送中心库内管理、配送组织四大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仓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保管作业能力、配送中心作业管理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获得满足企业需求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过程中,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及技能大赛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具体工作过程。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5. 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在课程建设中按照“满足生产第一线需要、符合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融合仓储管理员职业资格标准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

(2)课程定位《仓储与配送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从事仓储与配送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部门主管及业务经理等仓储配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修技能课程。

它与《物流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几门课程构成了技术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框架。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配送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选址规划、仓库规划设计、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在库管理、配送订单处理、响应客户投诉等仓库和配送中心作业任务,并能够以较强的成本意识、科学的评估手段来策划和优化仓储、配送过程管理与控制。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介绍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介绍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介绍课程简介《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通过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仓储岗位、仓储基本操作设备、掌握仓储作业的具体操作,并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仓储具体作业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目标,注重培养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职业素质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并帮助学生实现专业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知识目标(1)了解仓储配送工作的职业岗位认知(2)掌握仓储的相关设备认知(3)掌握仓储的入库作业方案设计(4)掌握仓储的在库作业管理(5)掌握仓储的货物出库作业(6)掌握配送车辆调度与路线优化(7)掌握物流外包合同的概念2.能力目标(1)能够快速掌握仓储配送工作的职业要求(2)能够熟练操作仓储相关设备(3)能够完成入库作业方案设计,编制绘制货物组托示意(4)能够根据任务完成货物的保管和在库盘点(5)能够制定库存分配计划表、拣选作业计划、绘制月台分配示意图(6)能够制定配送配装方案(7)能够根据外包要求,选择合适的物流外包方式,缮制外包委托书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效率意识(3)培养学生成本意识(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5)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品质教学大纲考评标准综合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现状,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能力开发和素质的培养。

因此,针对本课程,力求建立并推行新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的考核,多种考核形式并存,重点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取“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价方式。

1.考核评价方案2.考评标准课程总成绩=∑学习过程评价得分+学习结果评价得分(1)学习过程评价:①课堂出勤: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占总评成绩的10%。

②学习活动:根据平台统计出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讨论、调查、作业)的活跃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中涉及的所有活动均参与了,得满分100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前序课程为《物流学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仓储、仓储管理及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掌握仓储作业、配送中心运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仓储具体作业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仓储与配送管理》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完成本课程之时,掌握能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配送管理部门职业工作的专业能力---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地进行货物商品方面的收发货、出入库、集拼和分拨、盘点与保管、配送业务等工作。

最终养成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部门职业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1、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仓库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的作用,仓储在物流中的低位,理解仓储的功能;(2)了解仓库及其结构,掌握仓库的布局,了解仓库的基本设施,用途和适用原则;具有仓储经营的理念,掌握基本经营方法,了解仓储可开发的经营项目;(3)了解仓储商务的内容,明确仓储上午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仓储的合同业务和当事人的责任划分,掌握仓单的签发、功能及仓单业务;(4)掌握仓库保管的入库、理货、堆存、保管、出库、装卸搬运等整个作业过程,熟悉仓库保管的操作方法、作业要求、管理方式和要求,以及所需办理的手续; (5)了解仓储所能开展流通加工的项目,掌握库存的含义和分类,了解仓库的功能及库存合理化的内容,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熟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6)了解商品养护的方法,了解仓储配送的安全问题,掌握仓储配送中商品的养护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7)掌握配送的基本概念及配送业务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低位,了解配送的要素和配送作业组织模式,能够对配送业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8)了解配送作业环节,熟悉配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流程,重点掌握配送中的订单处理、拣选作业、补货作业、配货作业、送货作业等(9)了解配送组织工作的内容、方法与模式,重点掌握配送线路设计的方法,配送服务于配送成本的关系,配送线路的确定于配送车辆的安排等问题;2、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和吃苦耐劳品质;(2)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相关单据的生成与填写;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实际操练能力,仓库保管作业的保管、仓储物的分类、库存控制的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线路的相关设计的能力,切实结合实际,以社会需求作为教学出发点,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就业需求。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 了解仓储管理的流程、原则,以及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3. 掌握库存控制、仓储作业、运输规划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仓储与配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仓储与配送案例、进行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仓储与配送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其认识到仓储与配送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劳动者,关注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仓储与配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仓储与配送概述:介绍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及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2. 仓储管理:讲解仓储管理的流程、原则,分析仓储设施设备、信息系统及安全管理等内容。

3. 配送中心:阐述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探讨配送线路规划、运输工具选择等关键问题。

4. 库存控制:介绍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策略,如ABC分析、订货点法、经济订货批量等。

5. 仓储作业管理:分析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储存、出库、盘点等环节,探讨提高作业效率的措施。

6. 运输规划与优化:讲解运输规划的基本原理,如线性规划、网络流模型等,探讨运输优化的方法。

7. 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企业的仓储与配送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参考大纲7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参考大纲7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说明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仓储与配送管理》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训练课。

是在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的, 为日后学习物流专业技能训练课奠定一定的基础。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仓储与配送企业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内容、相关概念、各项内容的运作特点和方法, 并能够理解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本课程学习难度一般, 具有现代物流基础、一般管理理论基础的学生均能很快地适应本课程的学习。

但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特别是按照实训设计的内容进行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 这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授课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比较深奥的理论,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 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从仓储和配送全过程的角度出发, 对现代仓储和配送管理进行论述内容包括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概论;重点是送货作业、存储作业、拣货和流通加工作业等。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在课程中, 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要求。

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 以学生自学为主, 不作考试要求。

项目一仓储与配送概念一、教学目标1.掌握仓储和仓储管理的概念;2.掌握配送与配送中心的概念, 理解仓储、配送的功能和内容;3.掌握配送的特点、配送中心的分类;4.熟悉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等相关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1.仓储管理的概念2.配送中心的概念、分类、功能等3.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等三、教学大纲第一节仓储与配送概念1.仓储的概念2.配送概述3.仓储配送一体化第二节仓库与配送中心的概述1.仓库的概述2.配送中心的概述项目二进货作业一、教学目标1.掌握订单处理过程中的订货方式;2.掌握接受订单后的处理程序;3.熟悉入库操作的整个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为培养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人员所设置的具有实战性质的专业核心课,其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仓储与配送管理,了解完整的仓储与配送流程,学会对仓储与配送的业务流程操作以及管理,实现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岗位的对接。

二、课程目标
《仓储与配送管理》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完成本课程之时,掌握能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配送管理部门职业工作的专业能力---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地进行货物商品方面的收发货、出入库、集拼和分拨、盘点与保管、配送业务等工作。

最终养成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
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部门职业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仓库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的作用,仓储在物流中的低位,理解仓储的功能;
(2)了解仓库及其结构,掌握仓库的布局,了解仓库的基本设施,用途和适用原则;具有仓储经营的理念,掌握基本经
营方法,了解仓储可开发的经营项目;
(3)了解仓储商务的内容,明确仓储上午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仓储的合同业务和当事人的责任划分,掌握仓单的签发、
功能及仓单业务;
(4)掌握仓库保管的入库、理货、堆存、保管、出库、装卸搬运等整个作业过程,熟悉仓库保管的操作方法、作业要求、管理方式和要求,以及所需办理的手续;
(5)了解仓储所能开展流通加工的项目,掌握库存的含义和分类,了解仓库的功能及库存合理化的内容,掌握库存控制
的方法,熟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6)了解商品养护的方法,了解仓储配送的安全问题,掌握仓储配送中商品的养护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7)掌握配送的基本概念及配送业务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低位,了解配送的要素和配送作业组织模式,能够对配
送业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8)了解配送作业环节,熟悉配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流程,重点掌握配送中的订单处理、拣选作业、补货作业、配货
作业、送货作业等
(9)了解配送组织工作的内容、方法与模式,重点掌握配送线路设计的方法,配送服务于配送成本的关系,配送线路的
确定于配送车辆的安排等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和吃苦耐劳品质;
(2)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相关单据的生成与填写;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实际操练能力,仓库保管作业的保管、仓储物的分类、库存控制的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线路的相关设计的能力,切实结合实际,以社会需求作为教学出发点,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
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通过市场研究发现,仓储和配送的业务流程和岗位基本是相差不多。

仓储主要的业务基本是由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三大部分。

配送主要的业务基本由配送中心作业和配送作业两大部分组成。

四、内容标准与考核实施
1、教学情境及学时分配
⑴学习领域:仓储与配送管理
⑵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1 仓储和仓储管理的基本认识
学习情境2 认识仓储设施与设备
学习情境3 仓储作业过程的控制
学习情境4 配送与配送管理的基本认识
学习情境5 认识配送中心
学习情境6 配送作业管理
学习情境7 配送运输组织环节
2、考核实施(项目考核)
五、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
牢固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为学服务。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相长”的原则。

突破以往“填
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该课程运用了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视频资料观摩法、体验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方法。

比较特色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

(1)体验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情景剧、模拟场景等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仓储与配送情景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项目教学法
设计了7个项目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的组织方式变为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教学场所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2.教材编写或选用建议
(1)《物流仓储与配送》,背景交通大学出版社,马毅、张虎臣主编。

(2)《仓储管理实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黄静主编。

(3)《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周盛世主编。

(4)《物流仓储管理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薛威主编。

3.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参: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分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疑难问题解析》,陈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刘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及分析》,祖嘉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辅学读本》,许汝罗、王永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求经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强化培训,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完善教师科研和教学相促进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设备、场地:多媒体课室,相应的影视音像资料、畅想物流系统。

5.师资条件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要求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物流理论功底,善于学习和掌握物流仓储与配送部分的最新成果,充分了解当前的物流现状、仓储、配送现状,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结合社会教学的意识,具有现代职业教育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的先进理念。

七、课程评价
1.考核原则
(1)评、考结合,以评为主原则。

(2)伴随教学过程的动态考评原则。

(3)“五结合”原则,即课程学习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考核相结合;闭卷笔试、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2.评价和考核体系构建
(1)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四者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0%,20%,30%、40%,形成了全程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充分
反应了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和日常表现,强化能力培养的思想。

(2)本考核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标准,并尽可能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具体见下表
操作能力(50
分)(班主任)、学

八、附录
1、本课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取舍处理和主题分类,自编实训指导书。

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时数和研究特长,在设定主题中有所侧重。

2、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主题安排项目设置,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观察、调查、分析,并对观察结果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布置主题组织学生课后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

要求把项目作业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稿作为作业上交。

每堂课前组织一至二个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准备课前讨论发言的小组要求把讨论内容写成书面稿,在课前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

分组一般由教师在第一次课时划分,每一个活动或者课题要求小组不同成员轮流担任课题负责人,并进行分工,各司其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