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探讨论文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THANKS
感谢观看
创新教育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并增强其参与度。这些方法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内容。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 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其实践能 力和道德素养。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 深入地理解德育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
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元素, 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使 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 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和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02 高校德育中隐性 教育的现状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隐性教育资源缺乏
目前,许多高校德育隐性教育资源不足,如校园文化氛 围不浓厚、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导致学生对德育的 重视程度不够。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 考
2023-11-03
目录
• 隐性教育概述 •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现状 •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评估与反馈 • 加强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01 隐性教育概述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隐性教育的定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间接的、渗透式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学 习和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01
02
03
及时反馈
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收集学 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 解隐性教育的实际效果。
有效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 保反馈意见能够及时传达 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随着高校日益重视德育教育,德育隐性课程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德育隐性课程是指在高校整体教育过程中,不是以直接讲授和传授价值观为目的,但却潜藏其中的种种教育形式。
这些形式可能是文化、制度、社会环境、和谐校园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元素和成分。
德育隐性课程的寓教于乐,深入人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育隐性课程对于高校德育教育起到的作用不亚于正式课程。
通过多渠道、多维度、多攻关方式,可以更好地给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道德修养。
德育隐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各种制度、文化,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篮球之类的比赛,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团队合作、规则意识、公平竞争等相关价值观。
同时,学生们可通过参加模拟法庭、辩论赛,或者进行班会活动等等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在日常的实践生活中获得价值不菲的教育锤炼。
值得注意的是,隐性课程在学校中非常普遍,而且长期存在。
这与个人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学科专业等因素均有关系。
因此,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力不亚于正式课程,甚至有些更具有深远影响。
如何提高德育隐性课程的教育效果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先,学校管理部门应领导带头,加强对于德育隐性课程的研究与分析。
这可以让学校对于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更加清晰明确。
其次,学校应广泛建立并实施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体现德育课程教育特色的教育体系。
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完整性、系统性、连贯性等特点。
此外,德育隐性课程必须要能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这需要学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学生,掌握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
德育隐性课程的教育形式应该包括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班级活动、组织社团活动、开展辩论、出版校报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可以通过还班级文化、弘扬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挖掘,使学生不断地接受德育教育的培养。
同时,学校也应尝试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服务,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激励、情感上的满足。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 ,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 既对立又统一。
如果把高校的德育工作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 ,那么 ,显性德育犹如那浮于海面之上的部分 ,是“形而上部分” ,它虽令人瞩目 ,却只是冰山一角 , 而隐性德育好似冰山海面之下部分 , 是“形而下部分” ,它虽隐而不露 ,却更加蔚为壮观 [1] 。
高校德育应该探索出一条“显隐结合”、“双腿走路”、“二轮驱动”、“彰显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隐性德育的渊源隐性教育是1968年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 , 当时称之为“隐性课程”, 这种观点很快得到学者们的肯定。
上世纪 70年代, 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渐渐认识到 , 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价值、观念不仅隐含在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之中 , 同时也潜隐于校园之外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 ,于是, 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出现了 , 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和挖掘隐性教育。
人们不仅把视野由校内扩展到校外 , 而且也由教学深入到德育 , 于是就出现隐性德育这个概念。
所谓隐性德育 ,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 , 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 , 教育的内容、目的是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 , 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 ,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 , 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2] 。
隐性德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 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情感、活动来接受教育 , 它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潜移默化 , 熏陶、感染、同化、兴趣逐步产生累积效应 , 进而通过大学生自身的主体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隐性德育源”的理论内涵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 , 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 , 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3] 。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THANK YOU
要点二
隐性教育的特点
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通过潜移默化的 方式,引导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并内化社会价值观念。
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使得学生 在不自觉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未来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方向与探索
深化隐性教育理论研究
加强对隐性教育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机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隐性教育通过环境、氛围、榜样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实施难度大
隐性教育需要寓教于乐,将教育内容自然融入各种活动中 ,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教育艺术。
效果难以评估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的效果更难以量化和评估,给 教育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现状 • 隐性教育方法与策略 • 提升隐性教育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非正式、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内 容,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内涵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对应,不直接通过课堂讲授、教材学习等方式进行教育 ,而是融入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师生交往等各个方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 响学生。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了隐性教育。通过各类 课程的讲授,不仅传递专业知识,也间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念、道德情操等。
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普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艺术、体 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隐性教 育。
【教学论文】浅谈隐性德育课
浅谈隐性德育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和手段,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这一目标同样是可以通过德育课程去实现的。
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育德性,具备这一特征的课程有两类,即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
显性德育课程指品德与生活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公民课等,是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课表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以及道德、情感、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
随着认识的深入发展,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与价值日渐为人们所发现。
充分认识并掌握隐性课程规律,发挥它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功能,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与控制,已成为当今德育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
隐性德育课程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品德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隐性德育课程是一种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方式。
它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这种无意识的作用方式可以避免由显性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持久性”的特征,从而对学生终身产生影响。
日本教育家岩桥文吉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全部结构”,道德教育如不考虑隐性课程,要“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功能。
这里主要谈谈其积极功能。
1、良好的情境氛围能陶治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
如校园内美观别致的建筑,整洁的教室以及整个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都是潜在而又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
2、良好的隐性课程可以引导,激励学生进步。
比如校园内文化景观的设计(文化长廊、宣传窗、名人塑像、纪念碑等),体现了教育者一定的教育思想和价值标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指导、引导、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继承优良的道德传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隐性德育模式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通过默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修养的方案和方法。
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构建隐性德育模式需要明确目标。
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主要包括品德修养、责任意识、公民素质等方面。
隐性德育模式应设定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品格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目标,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构建隐性德育模式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一是建立全方位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并与学生建立积极、信任、尊重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
二是倡导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生会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道德品质。
三是注重活动设计。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从而提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高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德育模式的构建。
一是结果导向的差异化模式。
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指标,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是过程导向的差异化模式。
针对学生不同的德育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在构建隐性德育模式时,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
通过量化和定性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成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以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目标、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德育模式,并建立评价机制。
这将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格修养,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摘要】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
本文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和现状分析。
接着分析了优化隐性德育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实施效果的具体措施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定义、现状分析、必要性、实施效果、措施、师资队伍、建设、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通过课程外的方式,如日常行为、言谈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的教育。
在当前社会风气不正、道德沦丧的情况下,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提高,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进行优化和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现状分析、优化必要性、提升效果的措施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推动高校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意义重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要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职业道德,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隐性德育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化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更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法,各有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不能片面强调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而要把它们融为一个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本文提出了整合课堂生活、社会实践和网络生活的对策,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德育方法多种多样,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①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目的明确。
显性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递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接受所需的道德规范和观念。
第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
显性教育是通过开放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过程。
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明确的教育计划、固定的教育对象和固定的时间进行教育活动。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相关推荐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一、隐性德育的认知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
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
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
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
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
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
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
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
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摘要:论文简要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作用,以期引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隐性课程;学校;德育自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于1968年在《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并由课程论的研究课题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德育学、教育哲学等研究范畴,对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改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对我国课程研究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隐性课程在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设置的直接的显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衡量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2006年,作为二期课改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标准课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这一科学定位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学科课程在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学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环节。
然而,在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经验的思想品德显性课程作用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学校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及个性等诸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
[浅谈,隐性,德育,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
浅谈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论文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功能;课程改革;价值取向论文摘要: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
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
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
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
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
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
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
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
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
因此。
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
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教育管理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教育管理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获得的非正式教育经验。
这些经验往往与书本知识无关,但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提出合适的教育管理措施。
一、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隐性课程通过非正式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塑造品格和价值观的机会。
与正式教育相比,隐性课程更多地注重个人的情感、行为和态度的培养。
以下是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几个重要方面:1.价值观培养隐性课程可以通过身边的人、事件和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社交圈中,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包容性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2.社交能力培养隐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机会。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生需要学会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等社交技巧。
这些技巧对个人的德育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共同发展意识。
3.情感管理隐性课程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生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态度和建立情感支持网络。
这些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二、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管理为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学校需要采取适当的教育管理措施。
以下是几点建议:1.教师的角色教师在隐性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在校外的经历,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生活情况。
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德育需求有更清晰的认识。
2.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是促进隐性课程德育教育的关键。
学校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互相交流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情况。
通过建立家访制度、家长会议等形式,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隐性课程的诉求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隐性课程的诉求【摘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以及隐性课程在其中的存在,并提出了如何引导和规范隐性课程、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学生认识和抵制能力的建议。
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实施有效措施则能提升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德育工作和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隐性课程,影响,现状,存在,引导,规范,监督,管理,认识,抵制能力,重要性,措施,影响力。
1. 引言1.1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和灵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工作,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德育工作有助于维护高职院校的良好校风和学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通过德育工作,学校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弘扬校园文化,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品德风范。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2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没有特定教学安排,但是学生却在其中获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的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是通过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同学交往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的。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术水平,还会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存在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通过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学生可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或态度。
最新-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 精品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摘要隐性课程即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其主要特征为非预期性与潜在性,通常反映和表现在环境、氛围、情境等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本文简要探讨了高效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效隐性德育课程;运行机制;实质;价值;心理情感隐性课程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性课程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影响。
德育影响对隐性课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想要真正的接触和理解高校隐性课程一定要先意识到德育影响的重要性。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实质就是指隐性课程的外在标志和内在特征,这是与其他事物最基本的区别。
高校中的显性德育教育,即正式德育教育普遍是以文本或教材方式出现,隐性的德育课程则是以实践或活动的形式展现。
1隐性德育课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在特征11教学目标的实践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普通的德育课程高度统一的,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与健康的人格[1]。
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但是在目标的具体方向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指向更加偏向于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并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
而课程目标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拆分来看主要包括知识与理论、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内心情感态度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纬度。
从隐性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上来说,普通、正式的德育课程相对于隐性德育课程,更重视知识与理论目的的达成,更倾注于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树立与灌输[2]。
隐性德育教育课程的侧重点更偏向于潜移默化地去养成大学生内心及精神方面的素养,偏好于道德价值观的树立、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改变等。
此外,隐性德育课程不要求一蹴而就地完成课程目标,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过程指正融合,其目标指向更具有实践性。
1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正式的德育课程有明确的载体,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不明显的,并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摘要:隐性课程即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其主要特征为非预期性与潜在性,通常反映和表现在环境、氛围、情境等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本文简要探讨了高效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效隐性德育课程;运行机制;实质;价值;心理情感隐性课程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性课程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影响。
德育影响对隐性课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想要真正的接触和理解高校隐性课程一定要先意识到德育影响的重要性。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实质就是指隐性课程的外在标志和内在特征,这是与其他事物最基本的区别。
高校中的显性德育教育,即正式德育教育普遍是以文本或教材方式出现,隐性的德育课程则是以实践或活动的形式展现。
1隐性德育课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在特征1.1教学目标的实践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普通的德育课程高度统一的,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与健康的人格[1]。
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但是在目标的具体方向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指向更加偏向于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并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
而课程目标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拆分来看主要包括知识与理论、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内心情感态度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纬度。
从隐性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上来说,普通、正式的德育课程相对于隐性德育课程,更重视知识与理论目的的达成,更倾注于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树立与灌输[2]。
隐性德育教育课程的侧重点更偏向于潜移默化地去养成大学生内心及精神方面的素养,偏好于道德价值观的树立、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改变等。
此外,隐性德育课程不要求一蹴而就地完成课程目标,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过程指正融合,其目标指向更具有实践性。
1.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正式的德育课程有明确的载体,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不明显的,并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
构建高校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构建高校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隐性课程是指在高校校园里,虽然不能以正式课程形式体现,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隐性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实施中,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校把握好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
一、高校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具有正确政治觉悟的高校人才。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的学生将来将走向各行各业,因此在校期间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家、认识政府、认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
2.提高学生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集中地,对学生产生着极具影响力的带动和感召作用。
通过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有利于推进全民教育,贯彻全民素质教育方针。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学生容易从境验中学到关心他人、爱护环境、维护社会公正等价值观。
通过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如通过绘画、摄影、文学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辅导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应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辅导员的引领、指导和关心,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形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
3.严格管理和教风建设高校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教风,切实维护和贯彻教育纪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样就能通过管理、规范、教育等多种形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评估评估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十分重要,仅仅做好隐性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实际效果,要依据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来对其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探讨论文一、对隐性课程的认识(一)隐性课程的含义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自发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概念,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
随着对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1.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
[1](74)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
2.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
4.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
(二)隐性课程的特点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作用方式的潜在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的最根本的特点。
显性德育课程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对于社会角色具有直接的、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德育课程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的、内隐的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
2.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当前高校德育显性课程的实施在途径上虽然种类繁多,但实质上是一个较封闭的系统,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途径和方式:一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程;二是由各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各类社团组织的各项德育工作。
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途径更加的广泛而开放,隐性德育课程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之后,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的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
3.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高校显性德育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具体的操作中,都是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德育课程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非常明确地把课程的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有情感、兴趣之类的非认知心理的参与,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无意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的。
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
”[2]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并通过学生无意识的摄取机制而实现教育作用的。
4.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一方面,明确目的性与作用方式的直接性使得显性德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教育者还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节而使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预期性。
由于隐性课程是通过潜在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的,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效果具有非预期性,与其效果的非预期性相伴而来的是其作用效果的二重性,即隐性课程对学生施以的影响,既可能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又可能是阻碍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消极影响。
5.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显性德育课程往往是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内化机制。
杜威在其《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区别了两个概念:“道德概念”和“关于道德的概念”。
所谓“道德概念”是把这种观念“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变”,使之“成为品性中的一个部分”;而“关于道德观念”就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也称为知性道德。
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讲得最好,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的,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3]。
因此,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德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德育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是情感、态度、价值、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悟结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中,因此,其作用效果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一)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高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1.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4]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2.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如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等。
3.暗含在校园物理环境中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校园物理环境是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
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形态的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
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到校园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无不暗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
4.渗透在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
制度即规定,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
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也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
它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及学生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合理性等。
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所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5]5.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是由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来的,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
学校中特定的文化、心理内容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它是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的,使学校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
[4](二)隐性课程的功能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结构,决定了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导向功能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2.情感上的陶冶功能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因此,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
学生沐浴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3.意志上的磨炼功能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
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4.行为上的规范功能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三、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一)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德育课程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