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隐性课程

合集下载

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隐性课程——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隐性课程——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中的 “ 育 课 程 ”主 要 是 指 任课 教 师 在 文 化 课 教 学 中借 德 。
助教 材 蕴含 的德 育 因素 进行 的思 想 品德 教 育 。按 照较 为
隐 性 课 程 发 挥 德 育 功 能 具 有 深 刻 的 理 论 基 础 。 从 心 理 学 来 看 , 类 的 归属 动 机 、 暗示 性 、 意 识 等 心 理 特 人 受 无 征 为 隐 性 德 育 课 程 提 供 了 根 据 。 学 校 生 活 中 , 生 在 归 在 学
式 的因 素之 一 。受 教 育程 度 高 的父 母 倾 向于 给予 孩 子 更 多 的尊重 、 解 。 教育 程 度低 的父母 就越 容 易对 子 女采 理 受 取 过 渡 保 护 、 涉 、 罚 、 厉 或 是 偏 爱 等 消极 的 教 养方 干 惩 严 式 。不健 康 的教 养 方式 很 容 易使 子 女 产 生异 常 心 理 。
类 “ 育 课 程 ” 常 因 其 是 分 散 的 、 形 的 、 蔽 的 而 被 忽 德 经 无 隐
性课 程 作 为一 条 重要 的德 育途 径 . 正规 课 程 相 比 , 自 与 有
身 独 特 的 优 势 。隐 性 课 程 德 育 功 能 主 要育课 程 ” 常 常会 变 成各 种 条件 反 射 上 德 也
式 的 、 纯 机 械 的 道德 行 为训 练 的 活 动 : 一 类 “ 规 德 单 第 正 育 课 程 ” 往也 只是 教 给学 生 “ 关 思 想 品 德 的知 识 ”德 往 有 , 育 效 果还 不 尽 如人 意 。 育 过程 是 一个 十 分 复杂 的过程 , 德

方 面 学 校 通 过正 规 课 程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品德 教 育 。 使
用 情 境 陶冶 、 论 监督 、 境 暗 示 、 为模 仿 、 际交 往 、 舆 环 行 人

浅析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对策

浅析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对策
YOUNG 青年与社 会
科教论坛
浅析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对策
肖谭 璐
( 华 中师 范 大学 马 克思 主 义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摘 要 :隐性课程德 育是一种与显性课程德 育相 区别而存在的教育方 法。 从课 堂微观 范畴看是指在各科课堂教学过程 中运用相 对隐蔽的形式,并利用相关德育资源, 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某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方法。它作为 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大部分。但课 堂教学对于高校德育仍然是最主要的环节。 如果忽略了这一主 要环节, 去进行课外活动, 便是舍本运末。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 主要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主体及过程、 教师队伍建设、
了这一主要环节 ,去进行课外活动 ,便是 舍本逐末 。这里着 重从加强课堂教学 中隐性德育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 ( 一 )充分挖掘和利 用各 类专业课 中的隐性德 育资源
和吸引力是 德育必须突破的一个难题 。而原有的单一显性 的
德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德育 的实际需要 ,积极探索德育 的新路 径—— 隐性 德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 : “ 教育 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 , 就越能被教育对象所 接受, 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内心的要求。”积极研究和 开展高校隐性德育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激励其 道德情感、培养其道德意志、调控其道德行为。而高校隐性 课 程德育的存在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二种 : 一是学校校 园的宏 观范畴即 “ 学校通过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有意识和无意 识地传达给学生的 、影响学生思想道德 素质德课程” ;二是 课堂微观范畴即 “ 隐含在显性课程 内的德育课程 ”。本文 主 要从后一种角度来探讨隐性课程德育。 高校隐性课程德 育的 内涵界定 就隐性课程 的内涵而言 , 目前学术界还 没有一个统一 的 界定 。 如有的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指 “ 那些 在课 程指导 和学 校政策 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 ,即使如此 , 它仍 然是学校经验 中经常有效 的部分 ,潜在课程也许被认 为是 不 公开 的、非预期 的、隐含 的或未被认识的 ; ‘ 潜在 ’的意 图 和程度随着作者关于这种现象的观念而变化”《 教育大辞典》 第一卷 “ 课 程和各科教学”分册对 “ 潜在课程 ”的注释 为 , 潜在课程不在课 程规划 ( 教学计划 )中反映 ,不是通过正式 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 ,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的物 质 情境 、 文化情境和人 际情境 , 如校貌 、校舍建筑 、 实验设 备 ; 校园文化、教室布置、 各种仪式;校风、校容、 校纪、校规、 校训 、班风 、学风 、师生关系 以及同学关系等 ,对学生 身心 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从 而促进或者干扰教育 目标实现 。 德育是社会 或社 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 观念 、价值 观点、道 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计划 的、有 目的影响 ,以培养 其具 有国家 、 社会所期 望的政治思想品德 。 统综合上述各种观点 , 我们可 以 对 节三 个方面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隐性课程德 育 ;对 策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与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不依赖于 课堂讲授和教材,而是通过环境、氛 围、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隐性教育的特点
非强制性
隐性教育不是通过强制手段要 求学生接受,而是通过学生的 自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自愿
接受教育。
渗透性
隐性教育的内容是渗透在学生 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详细描述
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 中的路径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的重要性 • 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的挑战与对策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的实践案例
01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隐性教育的定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间接、隐含的方式 ,将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一种 教育方式。
详细描述
高校可以组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等类型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让学生在参与 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 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总结词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的行为习 惯和人格塑造。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摘要:隐性德育课程能有效地发挥对学生德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它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体悟性与深刻性的特点。

它对学生具有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德性水平,帮助完成德育的使命。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一、对隐性课程的认识(一)隐性课程的含义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自发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概念,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

随着对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1.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

[1](74)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

2.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加强学校制度建 设:建立健全学 校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学生行为, 强化学生遵纪守 法的意识,提高 学生的自我约束 力和自我管理能 力。
教师应树立正 确的德育观念, 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
教师需具备高 尚的师德,成 为学生的楷模
和榜样。
教师需不断提 升自身的德育 素养,掌握德 育教育的方法
和技巧。
教师需积极参 与德育培训和 学习,不断提 高德育教育的 水平和能力。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难以量化评估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受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可能被误解为强制灌输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缺乏明确的实施标准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难以量化评 估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受限于学生 的个体差异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可能被过度 依赖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需要持续优 化和改进
更新教育观念,重视隐性课程 的作用
强调隐性课程在 德育中的重要性, 提高教育者的认 识和意识。
优化校园文化环 境,营造积极向 上的学习氛围。
创新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情感 体验和道德实践。
加强家校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 道德成长。
汇报人:abc
营造良好的校园 文化氛围:通过 建设积极向上的 校园文化,影响 学生的思想观念 和行为习惯,促 进德育功能的发 挥。
强化教师的师德 师风建设:教师 的言传身教对学 生的影响深远, 加强教师师德师 风建设,树立良 好的师德榜样, 有助于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 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组织各种有 益于学生身心健 康的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精神、创新 能力和社会责任 感,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abc,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浅析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

浅析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

产 生巨大 的 、 潜在的熏陶力量 。 第四, 德育的隐性课程对学 生 既有积极 驱动 、 催人奋 进的作用 , 又有间接禁止 、 障 暗设

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 的物质环境 , 于潜移默化 之中形成
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墙壁也能说话 ”f 过悄无声息 、 “ ,嗵 耳濡 目染的影响和暗示 ,将大学生宿 舍文化 中的精神 、 道

充分重视高校德育显性 课程和 隐性课程的和谐
德、 制度 、 行为规 范和 价值 标准 内化 为宿舍成 员的 自我意 识和 自觉行 为 , 而实现 自我控制 、 从 自我管理。大学生宿舍
文化精神 层面的东西是一种无 形的约 束 ,虽 不具有 强制
所谓显性课程教学是指在课程表里 的 、 学生必须掌握 的、 其成绩会受到系统评价的教学范畴 。隐性课程教学是 指学 校组织行动 中的、 有一定选择性但一般不具备强制性 的活动 中的教学 , : 如 兴趣 小组 、 文体活 动 、 观及公益活 参
践 中要反对只重视潜性教学价值或显性 教学 价值 的片面态 度, 努力实现两者问的和谐 统一 。 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是指与 “ 两课 ” 《 ( 马克思主义政
治理论课》 思想品德课》教学之外的, 和《 ) 没有纳入高等学
校课程管理体 系的德育教育 的课程 。 如显性课 程中所 隐含
价值观、 态度、 行为方式等给学生以熏陶, 给学生以潜移默
但尚无统一 的定论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相对 , 是学校课 程体 系中不 可忽视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它是无 计划的 , 它通 过整个学校 的校 园环境 、 校园生活 、 园氛 围 、 校 学校风气 给 学生施加影响 , 现着学校教育 范围的 自然影响属性 , 体 它 通过学校制度 、 组织 、 学校 集体活动 和师生相互作 用 中的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 in formal curriculum )、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 )、隐藏或潜在课程( 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 )、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 )、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 ))等等0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 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匕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社交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
师生互动交流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与教 师的交往中受到关爱和引导。
同伴互助合作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家校合作共育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
05
德育隐性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德育隐性课程面临的主要挑战
文化素质课程
文化素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如文 学、艺术、历史等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 养。
社交隐性课程的案例分析ຫໍສະໝຸດ 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提供学生社交的机 会,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传递德育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如文艺演出 、讲座、展览等。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德育隐性课程概述 • 德育隐性课程的分类与内容 • 德育隐性课程的教学设计 • 德育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 • 德育隐性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 德育隐性课程的案例分析
01
德育隐性课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德育隐性课程是指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融入德育内容,对学 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 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 实践操作。
教师言行
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社交隐性课程
学生关系
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和支 持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校园氛围。
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和合 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显性德育方法隐性德育方法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整合
01
显性德育方法
03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课堂教育
01
教学方法
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德育内容以知识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02
教学内容
涵盖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通过政治课程、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路线教育。
教育方式
介绍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和政策方针,强调对国家和党的忠诚。
教育内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目的ຫໍສະໝຸດ 政治思想教育社会实践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应该注重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思想状况,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家教方式
家长应该注重家教方式的选择和使用。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成长。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可以在服务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整合
THANKS

中职德育课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中职德育课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地 向 学 生 传 授科 学 人 文 知 识 .而 且 对 学 生 的 道 德 、 度 、 值 、 性 、 趣 等 人 格 态 价 个 情 方 面有 着 重 要 的塑 造 作用 。 以 . 掘 和 所 挖
往往 要 比最 后 一 堂 课 好 很 多 因 为 第 一 堂课 一 般 是 教 师 在 最 轻 松 的 工 作 状 态 下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 常 尝 试 变换 教 学 方 式 .适 时 加 入 活跃 课 堂 的 因素 千篇 一 律 的教 学 会 使
加 强 品 德 和人 格 修 养 . 岗敬 业 . 于 奉 爱 乐 献 . 断 提 高 自身 道德 素质 , 不 修炼 自己 诲
人 不倦 的非 凡 爱 心 和 耐性 : 一 方 面 。 另 要
不 断更 新 教 育 观 念 . 于专 业 。 断汲 取 精 不 各专 业 学 科 、各 方 面 的 知识 ,拓 宽 知 识 面 . 力 提 高 自己 的教 学 素 质 。 法 使 自 努 设 己具 有 一 流 的 教学 水 平 、严 谨 的治 学 作
生 的课 堂 信 息 、 生 的和 谐 关 系 、 园 的 师 校
习特 点 的关 注 比其 成绩 提 升要 重要 的多 教 师 如 果 肯 下 工 夫 针 对 后进 生 的学 习特
点 制 订针 对性 强 的 教学 方案 . 师 的人 格 教 魅 力 马 上 就会 在无 形 中深 入 学 生 及 其 家
文 化 氛 围等 都 是 中 职 德 育 课 的 隐 性 课程 资 源 。虽 然 他们 不 能 构 成课 堂 教学 的 直 接 内容 , 但却 能持 久 地 、 移 默 化地 影 响 潜 中职 德 育 课 课 堂教 学 活动 的质 量 隐性 课 程 资 源 不 仅 能促 使 显 性 课 程 资源 更 好

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关系探究

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关系探究

262013年第28卷第6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3-05-22作者简介:刘 丽(1981-),女,湖南张家界人,从事高教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编号:2011TJK142);2012年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政研究专项课题(编号:RW SZ201219)。

一、引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因素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但真正把它作为一种课程因素进行组织,是西方,特别是美国以学科结构主义为主导的课程组织方式失败以后提出来的。

“隐性课程”这个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中国学者在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和研究。

其研究成果对我国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产生了深远意义。

隐性课程本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性影响,它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对学生德育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的关系探究,进一步挖掘隐性课程优质资源,促进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隐性课程,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隐性课程是指“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环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授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含学术与非学术性的)”。

隐性课程所具备的潜隐性和无意识性等特点,使得它在德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它具备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砺功能,以及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1]二、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的关系(一)学生德育发展是隐性课程功能的体现21世纪,各国都在强化德育,但在实践中又很难取得实效。

重视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重视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重视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一、德育隐性课程与亚文化的基本内涵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

他认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的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笔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潜藏的、内隐的,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显陈述的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

亚文化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对而言的。

主文化指的是整个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文化,而亚文化则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群体和群体内成员共同认同的特有的文化意识,是构成亚文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相同的年龄、身份、阶层、职业甚至是兴趣、爱好、信仰为标志性特征,可以构成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亚文化形态1.家庭亚文化家庭亚文化主要指家庭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语言特征等。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亚文化形态,这与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及家庭核心成员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良好的家庭亚文化对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

2.同辈群体亚文化所谓同辈群体亚文化,是指同辈群体中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

青少年群体是同辈群体的组成部分,青少年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

由于青少年群体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加之青少年群体能满足青少年自身游戏、感情、安全、自尊、认同等方面的需要,多数青少年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上加入过不同的同辈群体。

而学校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要加强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正确引导,积极关注、观察青少年群体亚文化,并适当加以引导,帮助青少年学生早日形成具有稳定结构、良性的亚文化。

3.校园亚文化校园亚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活动能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它是相对于社会主文化而言的。

育人-德育课程

育人-德育课程

育人-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其课程的分类而言,不同学者的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尽相同。

根据国内外课程理论和我国现阶段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结合德育的工作特点,一般将德育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学科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

前两者属于德育显性课程,与后者相提并论。

一、学科性德育课程学科性德育课程又称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道德及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正规课程。

它是以专门的学习科目来体现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其内容规定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

和其他德育课程相比,学科性德育课程是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唯一有专门教材和教师、有固定教学时间的课程类型,是德育的基础性课程。

学科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现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对德育来说,学科课程问题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第二类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包含的道德内容及其构成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学科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直接学科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间接学科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德育学科课程的设计模式有以下两种。

(1)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传统德育学科课程的设计一般都是采用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依据道德伦理学所建立的人伦关系系统,通过“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以演绎逻辑的方式展开。

这种课程模式的优势是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训练,有利于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尤其是道德知识点的落实。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表现包括容易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足够的情感积淀,将德育课程简化为道德认知课程。

(2)综合课程模式现代德育学科课程采用较多的是综合课程模式。

综合课程是依据德育的总体目标,按照生活逻辑,或通过主题单元,或通过课程模块进行编排,以归纳逻辑方式展开。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情景感受、价值辨析、道德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由近及远,由浅人深,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以实现道德自主建构,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教育管理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教育管理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教育管理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获得的非正式教育经验。

这些经验往往与书本知识无关,但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提出合适的教育管理措施。

一、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隐性课程通过非正式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塑造品格和价值观的机会。

与正式教育相比,隐性课程更多地注重个人的情感、行为和态度的培养。

以下是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几个重要方面:1.价值观培养隐性课程可以通过身边的人、事件和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社交圈中,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包容性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2.社交能力培养隐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机会。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生需要学会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等社交技巧。

这些技巧对个人的德育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共同发展意识。

3.情感管理隐性课程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生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态度和建立情感支持网络。

这些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二、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管理为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学校需要采取适当的教育管理措施。

以下是几点建议:1.教师的角色教师在隐性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在校外的经历,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生活情况。

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德育需求有更清晰的认识。

2.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是促进隐性课程德育教育的关键。

学校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互相交流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情况。

通过建立家访制度、家长会议等形式,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论隐性课程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论隐性课程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规范 和 态 度 。 习环 境 包括 物 质环 境 、 会 识 , 能 完 全 提 高学 生 的 思 想 品 德 , 就 值 表 现 等 人 物 形 态 也能 潜 在 地 促 进 学 生 良好 学 社 就 那 环境 和 文 化 体 系【。 代 教 育理 论 认 为 , 】现 】 隐 得商 榷 和 思 考 了 。 我 国 , 在 有人 就 学 生 高 考 的 心 态 和 心 理 品 质的 构 成 。 二是 要 开 发 校 园 制 度 文 化 中的 心 育 课 性 课 程 与 显性 课 程 共 同构 成 学 校 课 程 。 只 的政 治 成 绩 和 平 时 的思 想 品德 考 核 等级 的 重视 显性 课 程 的 教 育是 不 完 整 的 , 至 是 关 系 曾 进 行 了调 查 和 统 计 分 析 , 现 某 校 甚 发 畸形的 。 1 8 、 9 8 参 加 高 考 学 生 的政 治 成 绩 与 9 7 18年 隐 性 课 程 和 显 性 课 程 一 样 , 容 十 分 品 德 等 第 的 相 关 度 为 零 , 校 学 生 情 况 也 内 在 广 泛 , 及 到 学校 的方 方 面 面 、 涉 各个 角落 和 样 l。 在 一 定程 度 上表 明 , 仅 依 靠 思 2这 】 仅 各 种 行 为 。 物 质 层面 上 , 校 园 环 境 、 想 政 治 课 等 显性 课 程 的 教 学 不 能有 效 地 促 在 如 自

性 课 程 的 变 革 , 忽 略 了 另 外 一 种 能 在 德 程 ” 隐 性 课 程 内 隐 着 社 会 的 价 值 观 念 , 而 。 通 校 的 自然 环 境 要 适 应 学 生 的 心理 特 点 , 尽 育 活 动 中 发挥 重要 效 用 的 资源 —— 隐性 课 过 无 意 识 的 心理 活 动 潜 移 默化 地影 响着 个 力 扬长 避 短 , 到 净 化 、 化 和 美化 ;2建 做 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③从影响的计划性角度看,隐性课程是非计划、无意识和不明确的影响。

④从影响的效果上看,由于隐性课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它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性或持久性”≈。

总的说来,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完整经验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但是这一部分与显性课程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区别。

隐性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杜威等早期的现代教育学家。

但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菲利普•W•杰克逊(Phili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明确提出的。

隐性课程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当代教育理论对60~70年代教育研究实证化、科学化,追求教育活动的可控性和价值中立倾向的一种反动。

实际上,“一个时期应该既产生努力实现教育变化定量化的学者,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渴望承认学校中以某种独特方式而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学者”∣。

隐性课程理论实际上已经证明:教育活动是一咱复杂性很强的实践类型,完全的“工学模式”肯定是错误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价值性的实践,企图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

所以隐性课程理论实际上已经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实践探索的空间。

隐性课程概念本身有着与道德教育的天然联系。

这是因为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

关于隐性课程的影响或内涵的分析,不同学者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但是综合起来看,隐性课程还是有其相对统一的含义。

这里我们介绍两个例证。

①菲利普•W•杰克逊认为,构成学校班级生活的有三个重要的隐性课程因素。

第一是“群体”(crowd),其中充满了各种规则、规定、常规,学生必须在满足的延迟、欲望的打消、工作的中断中才能理解和适应它;第二是“表扬”(praise),即≠威特罗克(M.C.Wittrock)语。

转引自江山野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第9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参考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第280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第36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P.W.Jackson,Life in Classroom,Holt Rinchart & Winston,1968.∣威特罗克(M.C.Wittrock)语。

转引自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第93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班级中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等使得学生尽力与教师和班级所要求的价值保持一致;第三是“权力”(power),班级中的权力结构和差距是班级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首先从适应班级的社会结构开始。

从杰克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校是社会规范同化最有力的场所,社会化、价值学习等等是隐性课程的核心内容。

杰克逊是社会功能学派的代表,他们的特点是将班级、学校中的社会化作了正面或积极的说明。

与社会功能论者相对立的是社会批判论者。

他们的观点是认为“教育组织的主要方面,就在于再生产经济领域中统治与服从的关系”≠。

因此隐性课程具有较明显的阶级性。

但是他们的观点只不过从另外一面证明了隐性课程所具有的价值本质。

②我国台湾学者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包括常数和变数两个部分。

其中“常数”部分是指散播于学校教育各个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教师的期待、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未预期的意义、教室内移动方式、谈话流程等“教育工作者分析合理知识以及界定其运作概念的方式”。

“变数”则是指组织教学、能力分组、升留级制度等“组织变数”,学校气氛、领导作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系统变数”,信念系统、价值观念、认知结构、意义等社会向度或“文化变数”≡。

但无论是“常数”还是“变数”,我们都可以看出,隐性课程中德育影响成分是最大的。

二、德育的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实践如前所述,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

这一联系的意义有二:第一,要正确理解隐性课程,就必须理解其中德育影响的核心地位;第二,“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蔽课程,期望得到满意效果是不可能的”③。

所以,必须讨论隐性课程、德育的隐性课程德育实践的关系。

对德育教育来说,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非常之大。

这主要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过程两个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隐性课程角度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

从德育过程角度言之,德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

有人就我国学生的高考政治课成绩与他们的平时品德等第之间的关系作过调查,发现某校1987、1988年参加高考学生的政治成绩与品德等第相关度为0,在校学生情况也一样④。

从德育过程本身去分析这类现象,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道德认知与情感之间没有建立起码的联系。

而道德认知与情感之间联系的建立除了要在德育的显性课程改造上想办法之外,注意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隐性课程对德育的重要性决定着道德教育必须以主动或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德育的隐性课程的改造或优化问题。

但是隐性课程是可以改造的吗?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谈德育隐性课程改造?这在隐性课程理论中是有争议的。

隐性课程本来是从实际影响结果的角度提出的,所以从影响结果的角度言之,永远都会有隐性课程存在。

但是隐性课程又是作为一种教育实践而存在的。

所以隐性课程又是包括道德教育在内全部教育活动所要有所作为的一个领域。

所以曾经有人提出过要“开设”隐性课程的主张。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开设”或规划隐性课程时,“隐性课程”就已经变成了“显性课程”,而这时又会有新的隐性课程领域有待我们去研究,同时原来隐性课程拥有的优势也会随之消失。

所以我们只能说德育应当注意隐性课程问题,而不能说“开设”德育的隐性课程。

在以前的隐性课程理论分析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社会功能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不同反映出隐性课程中价值影响的正面与负面两个不同维度的存在。

现象诠释学者则提示了隐性课程中学生主动性存在及其影响的重要。

因此我们认为,隐性课程研究已经向德育理论提出的隐性课程优化改造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如何在教育实践中避免负而影响而求得正面影响的加强;第二,在隐性课程中如何注意受动方面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所以我们认为,德育的隐性课程改造的方向是隐性课程的优化而不是“显性化”。

那么,德育应当如何注意改造隐性课程中德育影响的存在,优化这一影响的存在呢?这应当从隐性课程存在的具体领域谈起。

从德育课程概念本身的发展可以看出,实际上显性的德育和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学校德育课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直接和显性德育的地方,就有隐性德育课程存在。

德育≠Bowls,S.& Gintis,H.,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Educational Rel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1976,p.12.≡陈伯璋著:《潜在课程研究》,第330339页,(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85.~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

因此德育的隐性课程也就主要存在于上述三大领域。

我们逐一谈谈对这三类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改造”。

“学校课程”方面的道德教育课程有三种。

第一种是作为学科存在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德③日本岩桥文吉语,转引自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第31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④参见《华夏教育图书通讯》,1989(1),第20页。

育影响;第二种是各科课程及教学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第三种是德育的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显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

在显性的德育课程,无论是学科课程、各科教学和活动课程,都有一个对德育目标的设定。

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隐性课程可能与这一目标一致、协同,也可能产生相反的影响。

比如我们用一种由教师决定的方式去让学生体会“民主”,就会导致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对立。

德育工作者所要努力做到的是尽量求得两类影响在德育目标上的一致。

为了这一统一,可以调整显性课程,也可以调整隐性课程。

“学校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是指班级和学校教育中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

如前所述,利比特和怀特等人通过研究不同领导方式下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发现,不同领导方式等隐性课程因素对学业成就和学习态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具体结果如下≠。

1、领导方式:2、作为结果而发生的行为: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班级、学校制度上的隐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品质的影响还很多。

≠参见魏贤超著:《现代德育原理》,第11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比如我国学校机构组成烦琐,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等管理上的弊端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和被动的道德人格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