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教案
胸痹的健康教育
单击此处添加副Leabharlann 题汇报人:XX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胸痹的基本知 识
Part Three
胸痹的健康教 育内容
Part Four
胸痹的健康教 育方式
Part Five
胸痹的健康教 育效果评价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胸痹的基本知识
胸痹的定义
胸痹是指胸部闷 痛,甚至胸痛彻 背,喘息不得卧 为主症的一种疾 病
胸痹的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的重要性 适合胸痹患者的运动方式 运动康复的注意事项 运动康复的常见误区
04
胸痹的健康教育方式
开展胸痹健康教育讲座
讲座内容:胸痹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讲座形式:专家讲解、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 讲座对象: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等 讲座频次:定期举办,如每月一次
制作和发放胸痹健康教育资料
03
胸痹的健康教育内容
胸痹的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及早发现胸痹等心脏疾病
胸痹的发生多与 寒邪内侵、饮食 不当、情志失调 等因素相关
胸痹的病机主要 为心脉痹阻,病 位在心,涉及肝、 脾、肾等脏腑
胸痹的病理性质 多为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胸痹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胸痛、胸 闷、气短等
体征:心音异常、 心脏杂音等
胸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胸痹是由于心脉阻塞、气血不畅引起的心胸疼痛、憋闷等症状的疾病。 发病机制:胸痹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气滞、血瘀、痰浊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心脉阻塞,气血不畅,进而引发胸痹。
胸痹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授课对象
授课形式
讲授
授 课 日 期
年 月 日
授课学期
授课教学周
授课章节名称
第二章 第二节 胸痹
授课时数
4学时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1.了解胸痹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2.掌握胸痹的病因病机。
3.掌握胸痹的诊断要点,胸痹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等的鉴别。
4.熟悉胸痹辨证宜分标本虚实,治疗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兼顾同治。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提要
补充西医胸痛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因病机示意图
课外学习指导和课外作业
1.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如何辨别瘀血,寒凝、痰浊等证候的不同?
3.试述真心痛危候的病机、临床表现、治法、代表方。
4.胸痹的治疗原则治疗大法是什么?
5.胸痹的治标、治本的常用治法及代表方是什么?
检测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1.课前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概说】
一、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特征有轻中重之别。
5.掌握胸痹心血瘀阻、痰踞心胸、阴寒凝滞、心气不足、心肾阴虚、心阳虚衰等证的辨证论治。
6.熟悉胸痹的轻重、顺逆证候的辨别及治疗。
教 学 重 点
1.胸痹的病理基础与病理因素的关系。
2.胸痹的辨治原则和治疗大法。
《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
厥阴俞穴
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主治心悸、心痛等
症。
内关穴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 ,主治心悸、心痛、失眠等症
。
神门穴
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 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悸
、失眠等症。
针灸治疗胸痹的手法与注意事项
手法
采用毫针刺法,根据病情选择补泻手法,如提插、捻转等。
注意事项
避免在胸痹发作时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加重病情;针灸治疗时应选择专业医师操作,避 免误伤经络。
03
中药治疗胸痹的方法
气滞血瘀型胸痹的治疗
总结词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详细描述
针对气滞血瘀型胸痹,中药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原则,常用药物包括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以疏 肝理气、活血化瘀。
痰浊闭阻型胸痹的治疗
总结词
豁痰开窍,宣痹通阳
详细描述
针对痰浊闭阻型胸痹,中药治疗以豁痰开窍、宣痹通阳为原则,常用药物包括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 汤等,以祛痰化浊、宣痹通阳。
针灸治疗胸痹的疗效评估
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观察患者心悸、心痛等症 状的缓解程度来评估疗效。
心电图改善情况
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改善程 度来评估疗效。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通过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 况来评估疗效。
复发率
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来 评估疗效。
05
其他疗法在胸痹中的应用
推拿按摩在胸痹中的应用
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手法按摩患者的身体,可以 缓解胸痹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 停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病情监测
环境与气候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二节胸痹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二节胸痹胸痹【概说】一、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沿革。
(一)《内经》最早描述胸痹的临床《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素问·藏气法时论》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心痛”之谓。
《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素问·厥论》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二)《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病因病机、治法和方药。
病因病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
主要治疗法则: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
主要方剂:瓜蒌薤白白酒汤等九张方剂。
(三)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的治疗方法已十分丰富。
《圣济总录·胸痹门》“胸痹者,胸痹痛之类也,……胸脊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的症状记载。
《太平圣惠方》将心痛,胸痹并列。
在“治卒心痛诸方”、“治久心痛诸方”、“治胸痹诸方”等篇中,收集治疗本证的方剂甚丰,观其制方,芳香、温通、辛散之品,每与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品相互为用,标本兼顾的显著特点,丰富了胸痹的治疗内容。
(四)明清时期对胸痹认识进一步提高。
《玉机微义·心痛》中揭示胸痹病证不仅有实证,亦有虚证,以补前人之未备。
尤为突出的是,对心痛与胃脘痛有了明确的鉴别。
《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云:“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
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
历代方论,将二者混同,叙于一门,误自此始”,然后,又指出:“……胃脘之受邪,非止其自病者多;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说明心痛与胃脘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胸痹医案??程丑夫》特色病案
胸痹医案程丑夫》特色病案程丑夫 >> 特色病案胸痹医案一刘某, 52岁女性患者,湖南益阳人,患冠心病2年余。
患者反复发作心悸、心慌,胸闷,精神紧张,口苦,脉弦。
辨证属肝郁化火,痰瘀互结之胸痹心痛心悸。
治以活血化痰,宁心定悸。
取得满意的效果。
刘某女 52岁初诊(2011-3-5)患者反复发作心悸、心慌,胸闷2年。
间断服用倍他乐克,可达龙片、稳心颗粒等药物。
患者心悸、心慌于心情激动时诱发,活动后加重,每次持续约20-30分钟,含服“丹参滴丸、倍他乐克”后可缓解,胸胁胀闷,全身乏力,易疲劳,纳寐可,二便调。
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于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冠脉CT示: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左回旋支中段70%狭窄,左前降支及右冠无明显狭窄。
Bp:125/65mmHg。
HR 91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10次/分,心尖区无杂音。
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均正常。
心电图:1、频发室性早搏,2、多导联ST-T改变。
心脏彩超:各房室无增大,主动脉弹性减低,二、三尖瓣返流(轻度),左心顺应性减退。
24小时动态心电图:①多发室性早搏,24小时约9000次;②偶发房早;③多导联ST-T改变。
诊断为“冠心病,频发室早心功能Ⅱ级”。
辨证:胸痹心痛心悸肝郁化火,痰瘀互结治法:活血化痰,宁心定悸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15g,生龙骨30g,黄芩10g,人参15g,桂枝10g,茯苓20g,法半夏12g,大黄10g,生牡蛎30g,茜草15g,桑寄生15g,大枣10g,生姜6g。
×7付二诊(2011年3月12日)服上方后心悸、心慌较前好转,胸闷明显改善,目前仍有心悸,夜寐欠佳,口苦,脉弦。
纳少,二便可。
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BP:120/80mmHg。
HR85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7次/分,心尖区无杂音。
目前患者胸闷好转,心悸,心慌仍在,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嘱停倍他乐克,可达龙片剂口服。
处方:柴胡15g,生龙骨30g,黄芩10g,人参15g,桂枝10g,茯苓20g,法半夏12g,大黄10g,生牡蛎30g,茜草15g,枣仁15g,生姜6g。
教学查房-胸痹
胸痹学生汇报: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因胸闷痛入院,为阵发性隐痛,痛处固定,每情志不畅时可诱发或加重,喜叹息,舌红苔薄脉细弦。
学生:本病应属于中医“胸痹”范畴,证型考虑为气滞心胸,因患者平素喜叹息,为情志不畅,气机不行,气滞则可致血瘀,淤血阻于胸中,不通则痛,故可见胸闷痛,呈阵发性隐隐作痛,且痛处固定,每当情志不畅时可加重或诱发,舌红苔薄脉细弦亦为气滞心胸的表现。
在治疗上考虑予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法,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住院医师示:柴胡疏肝散由四逆散(枳实改枳壳)加香附、川芎、陈皮组成,四逆散能疏肝理气,其中柴胡与枳壳相配可升降气机,白芍与甘草同用可缓急舒脉止痛,加香附、陈皮以增强理气解郁之功,川芎为血中气药,故可活血且能调畅气机。
全方共奏疏调气机,和血舒脉功效。
谢主任:本病患者证型较典型,诊断及辩证分型均明确,治疗上可选用上方。
针对胸痹一病,在我们心内科是很常见的。
在我们接诊患者确立患者所患之病为胸痹后,我们应如何辩证分型?学生:我认为首先辩疼痛性质,若患者为刺痛、痛有定处,舌暗脉涩,此为血瘀;若为灼热而痛,心烦,舌黄脉数为痰火;灼热而痛,口干,舌红少津,为阴虚;若为闷痛伴胸胁胀满,喜叹息,脉弦,为气滞;如果为天阴加重,咳痰涎,为痰浊;如果为绞痛,遇寒加重,则为寒凝心脉;如果为绞痛,伴有四肢厥冷,冷汗如油,则为阳气暴脱;如果为劳累而发,心慌气短乏力,则为心气不足;如果是隐痛,劳累而发,口感舌淡,则为气阴两伤。
学生:还应该辩本虚:疲乏气短,舌质淡,脉沉细,为气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面色淡而无华,脉细或涩,为血虚;口干,五心发热,舌光红无苔或少苔,为阴虚;气虚兼畏寒肢冷,舌淡胖或有齿印,为阳虚。
另外,还可以结合脏腑加以细分,如心气虚折兼有心悸,脾气虚者兼有纳差,腹胀,倦怠等,依此类推。
学生:本虚则有标实,若兼有胸脘痞满,体形肥胖,苔厚腻脉滑,为痰浊,偏寒者苔白腻,偏热者苔黄腻;若痛有定处,舌紫暗脉涩为血瘀;若伴有胸胁满闷,喜叹息,苔薄脉弦,且发病与情志有关则为气滞;若为绞痛,遇寒或夜间为甚,苔白,脉弦紧则为寒凝。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ppt课件
1
目录
一.概述 二.病因机制 三.常见证候要点 四.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五.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六.健康指导 七.护理难点 八.护理效果评价
ppt课件
2
一、胸痹定义
部位+病机命名
痹:通“闭”,闭阻不通之意,病机实 质即各种病因所致心脉闭阻,而表现 “不通则痛”
胸:病位在于心胸,通常是膻中周围、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 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 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
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
脉弦滑
ppt课件
9
三、症候要点
2.心痛缓解期
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 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 苔白,脉弦
ppt课件
7
三、症候要点
1.心痛发作期
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 腻,脉滑涩 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 暗、苔白,脉弦滑
ppt课件
8
三、症候要点
2.心痛缓解期
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 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 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胸骨后;及非典型部位
ppt课件
左肩、背部、上
肢内侧、直至左手小
指端、咽喉部、下
颌、胃脘部等
3
胸痹定义
定义: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实际临床及“国标、行标”中“胸痹”:特指 “冠心病、心绞痛”
ppt课件
胸痹的中医护理方案
胸痹的中医护理方案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时间:地点:主讲人:内容:胸痹的中医护理方案参加人员:胸痹的中医护理方案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
包括了中医古籍中的“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病。
西医学中的冠心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病,有与本病相似的表现,可参照辨治。
1、病因病机心阳不足、心血虚少,或阴寒凝滞;或痰浊或瘀血等内邪痹阻胸阳、脉络,心阳不展,心脉不通,以致不通则痛而发生胸痹。
(1)年老、体弱、久病而致脾肾阳气亏虚,不能振奋心阳,心阳衰微,无力鼓动血脉,脉弱则血不行,血不行则脉不通,不通而痛。
(2)饮食劳倦伤脾,脾阳不振,气血生化乏源,以致心血亏虚,血不足,脉不通而发胸痹。
(3)素体心肺气弱,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涩,痹阻脉络发为胸痹。
(4)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发为胸痹心痛。
(5)恣食肥甘酒酪,饮食无度损伤脾胃,以致精微不运,水湿不化,痰浊内生,痹阻脉络而发生胸痹。
2、辩证论治(1)阴寒证:证候;胸闷气短,胸痛彻背,遇寒则甚,畏寒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自汗,四肢厥冷,苔白滑或腻,脉沉细。
治法:宣痹通阳,散寒化浊。
主方:瓜蒌薤白白酒汤。
(2)痰浊证:证候:心胸痞闷胀痛,时缓时急,甚则痛引肩背,心悸气短,身重头昏,少食腹胀,形体肥胖或咳嗽喘促,痰粘色白,舌胖嫩,苔白腻,脉沉迟滑或濡滑。
治法:宣痹通阳,理气豁痰。
主方:瓜蒌薤白半夏汤。
(3)血瘀证:证候:胸痛如针刺,或呈绞痛,痛引房背,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胸闷,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涩或结代。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4)气阴两虚证:证候: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痛甚。
胸痹(心绞痛、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心绞痛、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
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
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1.心痛发作期(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2.心痛缓解期1、瘀血痹阻证: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2、气滞心胸兼血瘀证: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或涩。
3、痰浊闭阻兼血瘀证: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舌下静脉瘀张,脉滑。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第1篇胸痹中医护理方案一、背景胸痹是中医内科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为提高胸痹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护理理念,制定本护理方案。
二、护理目标1. 缓解患者胸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3.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护理措施1. 生活护理(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
(3)合理膳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戒烟限酒,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 情志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2)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指导患者进行情绪调节,如倾听音乐、参加兴趣小组等,保持心情愉悦。
3. 中医特色护理(1)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
(2)中药护理:遵医嘱给予中药煎剂,观察用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3)针灸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注意观察针感及局部反应。
(4)推拿按摩:对胸痹患者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以缓解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传授胸痹的相关知识,提高疾病认识。
(2)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监测病情,掌握疾病加重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3)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护理评价1. 患者胸痹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2. 患者对疾病认识加深,自我保健意识增强。
3. 护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五、注意事项1.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
2.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胸痹健康教育处方1.胸痹的定义胸痹之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
《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将饮邪痹阻胸中作为胸痹的主要病机。
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2.胸痹的主要病因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闭阻心脉;或劳倦伤脾,生化无源,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久病不愈,房劳伤肾,进而损及心之阴阳等引起。
3.胸痹的治疗①寒凝心脉型胸痹。
证见心痛如绞、遇冷则疼痛加重,甚则伴有手足不温,冷汗出,心悸气短,心痛彻背,苔白脉紧,治宜通阳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
②痰浊闭阻型胸痹。
证见心痛胸闷,咳痰粘稠,纳少倦怠,苔白腻脉滑,治宜理气化痰,方用二陈汤加味。
③瘀血痹阻型胸痹。
证见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暗红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④心气不足型胸痹。
证见心痛伴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舌淡脉细缓,治宜养心益气通脉,方用保元汤加味。
⑤心阴不足型胸痹。
证见心痛,头晕,心烦失眠,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心,方用天王补心丹。
⑥心阳亏虚型胸痹。
证见心痛心悸,遇冷病甚,神疲气短,四肢不温,舌淡胖,脉沉迟,治宜补气温阳,方用人参汤加味。
胸痹如持续发作,疼痛剧烈,也可变生厥证、脱证等危重证候。
特别医嘱1.膳食方面:合理的膳食.低脂、低胆固醇。
多食清淡之品,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味食物及豆类等含植物蛋白质食物,如黑木耳、香菇、海带、无花果、红枣、胡萝h等,食用油以豆油、玉米油为佳。
少吃甜食,少吃盐,不吸烟、少饮酒、少喝咖啡或浓茶。
适量食用柑橘有益于冠心病的治疗。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衣着柔软宽松,利于血液流畅,合理调节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饭后不应立即就寝,睡眠右侧卧位,双腿微屈曲,夜间不要独居一室。
胸痹的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
胸痹中医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一、辨证施护胸痹各型患者均应保持居室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喧哗,室内温、湿度适宜;心悸发作时宜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不可动辄恼怒。
1.阴寒凝滞(1)主要症状: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居室宜向阳,环境整洁、舒适、安静,定时开窗通风,室温宜偏高,有取暖设备,随气候变化调整衣被厚薄。
②饮食调护:饮食有节,宜温热服,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忌刺激、肥甘厚味、黏滑滋腻食品。
可用少量干姜、川椒等调味,以温运中阳,或酌情饮用少量米酒、山楂酒或低度葡萄酒,以温阳怯寒活络。
服药期间少食萝卜、茶叶等耗气之物。
③情志调护:做好情志护理,避免患者情绪激动,避免焦虑、烦躁等不良情志因素的刺激。
④药物内治:治以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为法,方选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常用药有有瓜蒌、薤白、桂枝等。
胸痛发作时,遵医嘱立即给沉香、肉桂粉,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0.3~0.6mg,或冠心苏合香丸1粒。
⑤其他疗法:针灸时多用温针法或灸法。
胸痛发作时可针刺心俞、厥阴俞、内关、等穴位。
⑥药后观察:密切观察者神志,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脉象,胸痛等变化,并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变化。
若病情不见缓解,立即报告医生。
⑦康复指导:中药汤剂宜温热服。
注意保暖,切忌受凉,尤其在天气骤冷或阴雨之日,应及时增添衣服。
若畏寒甚者,可适当提高室温或放热水袋、热敷袋,以缓解患者疼痛及畏寒症状。
2.心血瘀阻(1)主要症状: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而心悸不宁,舌质紫黯,脉沉涩。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病室肃静,禁止大声喧哗。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病情发作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气血耗伤。
第2周可在床上活动四肢,第3周后待病情稳定可在室内缓步走动。
②饮食调护:饮食宜低脂、低胆固醇,以清补为原则,少量饮酒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龙帅江老师讲胸痹(整理稿)
龙帅江⽼师讲胸痹(整理稿)【胸痹】前⼀段时间到九江拜师学艺,得到蔡⽼师和潘⽼师加上同学黄⽼师指导,我们探讨中草药炮制和⽅剂学的临床,也探讨针灸针⼑和正⾻等等,总的认为诊断是中医的基础,⽅剂是⾃然⽽然出来,药物真假地道才是治疗的灵魂,我有带摄影师录像时间太长,就⼀⼀不介绍,将上次乡巴佬谈论的⼼脏病做⼀点点简介。
经常有病⼈感觉胸闷、憋⽓、堵塞、疼痛等等到医院做⼼电图亦⽆变化,现在西医难定相形应病名,去找西医时间多了最多说你“神经官能症”甚⾄说你神经病,其实中医伤寒论的⾦匮要略的胸痹早就有治疗⽅案。
⽐如:⽠蒌薤⽩⽩酒汤治疗⼨脉沉⽽迟,关上⼩紧,古⽂⼤家离开久也,说现在⼈听的懂的话:各种各样检查没有问题,患者⾃⼰⼜⼼⾥难过的,左痛⼀下,右痛⼀下像针刺⼀样⼏秒钟建议找当地中医有经验的医⽣咨询,可以试⼀试⽠蒌薤⽩半夏汤,向上顶的痛加桂枝,像下坠落(⼼悬痛)加枳实,吃了饭⼼脏病严重的加理中汤,痛的地⽅固定加三七,丹参,川芎等等,⼀定要找当地医⽣治疗。
⽐如失眠、恐惧、失眠、多梦、⼼悸、恍惚、精神紧张、疑虑不安,筋惊⼼动魄,坐卧不安等等,⽤桂枝⽢草龙⾻牡蛎汤加百合临床效果不错……为了不让患者因为压⼒或者劳累出现⼼肌梗塞,建议平时⾝上带⼀点丹参滴丸、麝⾹保⼼丸、⽇本⿁⼦⽤中国六神丸去雄黄,加⼈参、熊胆.犀⾓,配制成“救⼼丹”,西药的硝酸⽢油等等,当然龙家也有⾃⼰产品,⾃古以来⼀直会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做⼀个产品佩戴在胸前的救⼼丹(这个不是⼴告啊,因为没有固定⽅可以治疗所有⼈各种各样体质的⼼脏病的⽅,所以现在还不能做出⼤家都能佩戴的产品)【胸痹篇之⼀】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胡:阳微阴弦的脉要怎么把? 或者说龙⽼师如何把胸痹的脉?龙⽼师:关于胸痹,我有70%没⽤伤寒杂病论的。
先跟你们讲⼀讲我对胸痹篇悟透的道理:胸腔是⼀个空间,我原来没悟透这点,有句话说「天⼈合⼀」,其实最早是说「天⼈相应」,后来才说「天⼈合⼀」,我⽗亲说:「天⼈合⼀是书呆⼦写的,天,你只能跟随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①胸痹心痛、真心痛的概念与临床特点③胸痹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②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病理属性。
③胸痹心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难点:①胸痹心痛病因的多样性。
②病机本虚标实的主次、兼夹转化
课时安排:
1.胸痹的概念、历史沿革、病因病机(30分钟)
2.胸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辨证要点(20分钟)
疼痛部位痛处局部变化、伴发症、主要病机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标本虚实
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2.辨疼痛性质
讲授内容
旁批
闷痛:气滞、痰浊;灼痛:火热虚火;绞痛:寒凝;刺痛:血瘀;隐痛:气血亏虚。
3.辨病势轻重
疼痛持续时间短暂:多轻。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者:多重。
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服药后缓解者:顺症;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最早描述胸痹的临床表现、病位、治疗:
表现:“卒心痛”、“厥心痛”之称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真心
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病位:“邪在心,则病心痛”
治疗:提出针刺之法,“心病宜食薤”
(二)《金匮要略》——设专篇、创病名、提出病因病机、治疗方剂
专篇论述、创立病名:《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赤芍活血祛瘀,通脉止痛;
柴胡、桔梗、枳壳、牛膝,调畅气机,行气活血
2.气滞心胸证
讲授内容
旁批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
易诱发或加重
兼症:或兼有脘腹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
舌脉:苔薄或薄腻,脉弦细
病因病机:“阳微而阴弦”——治以温通阳气、散结宣痹为主
治疗:创立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乌
头赤石脂丸等9张方剂。
(三)宋金元时期——论述、治疗方法加丰富: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以治“暴卒心痛”
讲授内容
旁批
《太平圣惠方》收集治疗本病的方剂甚丰,以芳香温通为主,兼顾气血
阴阳的亏虚,标本兼顾,丰富了胸痹的治疗内容
病机:肝郁气逆、上犯心胸,胸阳不展,心脉痹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香附、川芎活血行气
陈皮、枳壳条畅中气
3.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
兼症: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
吐痰涎
舌脉: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二、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
讲授内容
旁批
三、注意饮食调节
四、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活动
五、加强护理及监护
【临证备要】
一、胸痹治疗应以通为补,通补结合
二、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三、芳香温通药的应用
四、注意益气化痰
五、本以补肾为主
小 结
1.把握本节课知识布局的思维脉络
2.掌握重点知识:
2.1涵义
2.2理解病因病机,掌握病机要点
(四)明清时期胸痹认识进一步提高:
《玉机微义.心痛》:论胸痹实证、虚证,补前人之未备。并对心痛与
胃脘痛进行了明确的鉴别。提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疗
死血心痛
《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病证范围】
本病主要与西医学的冠心病两种常见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
2.3诊断要点
2.4辨证要点
2.5治疗原则
2.6常见分型的症治方药
3.掌握知识的灵魂和线索
3.1病因病机是主线
讲授内容
旁批
3.2辨证论治六步法是分型的线索
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与方法:
1总结知识重点。
2提问。
3布置作业。
4病案讨论。
作业:
①何谓胸痹心痛?真心痛有哪些临床表现?
②试述胸痹心痛的证候特点。
③胸痹心痛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二、病机
(1)胸痹的主要病机:心脉痹阻,胸阳不展。
(2)胸痹的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3)病理性质:主要表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浊。
虚: (心脾肝肾)气虚、阴亏、阳衰
(4)病机转化:由标及本,由轻转剧,因实致虚,亦可因虚致实。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讲授内容
5.辅助检查:ECG、Horter,CAG,彩超、心肌酶
二、病证鉴别
1.与真心痛鉴别
真心痛为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
面白、口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2、与胃脘痛鉴别
疼痛部位性质、合并症、辅助检查、含化药物。
3、与悬饮鉴别
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加重因素、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常用药:
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温补心阳,益气复脉;
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温养肾阳
【转归预后】
治疗及时得当病情缓解;
反复发作→病情较为顽固;
失治或失于调理→真心痛/心悸/心衰/脱证
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预防调护】
一、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
熟地、白芍、麦冬、玉竹、五味子滋养心阴;
当归、肉桂、远志养血活血,温通心阳;
6.心肾阴虚证
主症:心痛憋闷,心悸盗汗
兼症: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
舌脉: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病机: 阴虚火旺,胸阳不展,心脉痹阻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人参、茯苓、五味子、炙甘草补心气;
加重
兼症:喘不得卧,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
面色苍白
舌脉: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病机:阳虚感寒,胸阳不展,心脉痹阻
治法:散寒活血,宣痹通阳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
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
当归、芍药、大枣、甘草养血活血;
薤白、瓜蒌、通草,化痰通阳,行气止痛;
病机:脾虚生痰,上犯心胸,胸阳不展,心脉痹阻
治法:泄浊豁痰,通阳宣痹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讲授内容
旁批
常用药:
瓜蒌、薤白,通阳宣痹;
人参、茯苓、甘草、生姜,健脾益气;
陈皮、半夏、枳实、茯苓、甘草,健脾化痰
甘草、胆南星、竹茹、石菖蒲,清心化痰;
4.寒凝心脉证
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
④为什么说胸痹心痛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⑤胸痹心痛的诊断要点。
胸痹心痛需要与哪些辨证相鉴别?怎样鉴别?
3.胸痹各证型的证治(30分钟)
4. 课堂总结及讨论(10分钟)
教法设计:课堂讲授
教学用具:PPT
讲授内容
旁批
胸 痹
【概说】
一、概念: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释义:①部位+病机命名
②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沿革
(一)《内经》有专篇论述
二、治疗原则
发作期:祛邪治标;缓解期:扶正治本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虚实同治标本兼顾。 )
【证治分类】
1.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
兼症: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病机: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胸阳不展
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养心血;
当归、丹参通心脉;
朱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讲授内容
旁批
黄连清热,泻火苦寒坚阴;
桔梗宣降肺气,助心行血;
7.心肾阳虚证
主症: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
兼症:自汗,面色恍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
舌脉: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病机:肾阳亏虚,水饮内停,凌心犯肺。
枳实、厚朴,理气通脉;
5.气阴两虚证
讲授内容
旁批
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休
兼症: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
舌脉: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病机:气阴两虚,胸阳不展,心脉痹阻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补益心气
血脉失于濡养而心脉痹阻不通。
2.饮食不当
恣食肥甘、过食厚味、嗜饮纯酒,伤脾生痰上犯心胸,阻遏胸阳,闭阻心脉
3.情志失调
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郁怒伤肝,肝郁气逆上犯心胸
胸阳不展心脉痹阻。
4.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血行不畅,心脉痹阻。
5.劳倦内伤
劳倦伤脾,脾失运化,无以濡养心脉,拘急而痛。
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关系密切
其它如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慢性胃炎等出现胸闷、心痛彻背、短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者,可参照
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年老体虚
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劳倦久病日久伤肾。肾阳虚衰导致心气不足或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