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合集下载

《中国新闻传播史》目录

《中国新闻传播史》目录

《中国新闻传播史》目录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中国传播活动溯源一.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第二节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一.早期政府官报的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二."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第三节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浒于民间的"小报"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制度二.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小报"的查禁三.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第四节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一.元代官方的信息传播二.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三.元代社会上的其他传播活动第五节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制度二.有关明代"邸报"的几个问题三.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和{急选报}四.明王朝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禁五.明代的其他新闻传播活动第六节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一.清代的官报和官方的新闻传播活动二.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的房出版的小报三.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四.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抄五.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其他传播活动第二章中国近代的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及其时代背景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及其他宗教性中文报刊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第二节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与商业性报纸的掘起一.英文商业报纸的纷纷出版二.{遐迩贯珍}的问世三.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第三节上海报业的掘起一.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二.{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刊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第四节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一.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二.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第一节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一.办报活动的先声二.上海.广州等地国人自办报刊的出现三.{循环日报}与早期香港国人自办报刊第二节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一.{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派报刊的创办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三.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四.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报业的贡献第三节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一.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二.海外华文报刊的初步发展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在境外的兴起与发展一.{中国日报}的创刊与革命派报刊的兴起二.{民报}的创刊与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三.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四.{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二.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三.国内革命派报的出现与"苏报案"四.国内改良主义报刊的再生与发展五.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第三节辛亥革命时期新闻理论经与业务的发展一.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三.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第五章国民初年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一.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的泛滥第二节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一.袁世凯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与"癸丑报灾"二.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三.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扭曲与迫害四.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第二节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一.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与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二.黄远生等名记者的出现三.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三.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第二节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一.《每周评论》的创办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四.新旧思潮在报刊的大激战第三节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一.《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二.《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三.中俄通讯社四.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第四节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一.新闻工作改革二.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开端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三.工人报刊四.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第二节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二.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四.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五.军队报刊的出现第三节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一.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大报的动向二.邵飘萍/林白水遇害三.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四.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进展第四节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一.革命报刊对于北伐战争的宣传二.国民党右派对革命报刊的抵制三.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间的革命报刊第八章十年内战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一.国发党新闻统制的建立二.共产党报刊的艰苦斗争三.革命文化运动中的报刊和鲁迅的报刊活动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二.其他革命根据地报刊和报刊三.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第三节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一.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二.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的变化三.抗日救亡宣传的广泛开展四.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韬奋精神"五.范长江/斯诺等的西北采访活动第四节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新闻学研究二.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三.新闻教育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四.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第二节国统区新闻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一.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二.重庆/桂林等地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三.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四.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第三节沦陷区的新闻事业一.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二.伪满等早期汉奸政权的新闻立法活动三.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四.上海"孤鸟"抗日报刊和沦陷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第十章人民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编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一.新闻事业中心的东迁与争夺新闻阵地的斗争二."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三.新闻统制在内战中强化与民营新闻事业的哀落第二节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收缩二.新华社作用的加强与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三.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第三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再发展与趟向全面胜利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全面崩溃第十一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形成二.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建设第二节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的探索与改进一.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三.新闻业务的建设与新闻教育的发展第三节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一.经济生产宣传报道二.政治外交宣传报道三.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第四节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一.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二.{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第十二章全面建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主要背景第二节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调整一.报纸与期刊二.新华社三.广播与电视四.新闻摄影与新闻纪录片五.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第三节从反右派斗争到"大跃进"运动中的新闻事业一.整风运动中的新闻事业二."大跃进"与新闻宣传第四节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一.新闻宣传中"左"倾错误的发展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四.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报道五.杂文的大发展第五节主要新闻思想评价一.解放后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二.刘少奇的新闻思想评价三.邓拓新闻思想研究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一.报纸与期刊二.小报的兴衰三.广播电视与其他媒体四.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第二节"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一.林彪"四人帮"的宣传伎俩二."四人帮"控制下的党报的彻底堕落三."文化大革命"中新闻事业的经验教训第十四章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上)第一节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一.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二.新闻本位的回归三.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的新闻事业的影响第二节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一.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力量四.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五.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六.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第三节受众的变化一.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二.受众对新闻媒体内容的评价三.媒体受众的影响四.受众对媒体的反馈作用五.我国的受众调查第四节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的变化一.宏观管理体制的变化二.新闻媒体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三.新闻立法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五.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第十五章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下)第五节各部类新闻的发展状况一.报纸二.期刊三.通讯社四.广播事业五.电视与纪录电影六.网络媒体的发展第六节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一.新闻学术研究二.新闻教育第十六章1949年以来的台湾/香港/澳门传播事业第一节1949年以来的台湾新闻传播事业一.1949年以来的台湾报刊二.1949年以来的台湾新闻通讯事业三.1949年以来的台湾广播电视事业四.台湾的新闻法与台湾当局的新闻政策第二节香港的新闻传播事业一.香港的报业二.香港的广播电视业三.香港的新闻政策与媒介管理第三节澳门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澳门报业二.澳门的广播电视业三.澳门的新闻管理。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总结和解释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知识点。

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它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了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中外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和关键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现象、分析媒体角色以及思考其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首先,在“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部分,我们将概括国内和国外新闻传播史中的重要要点。

然后,在“3. 解释说明中外新闻传播史要点”部分,我们将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最后,在“4. 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读者深入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历程和关键事件。

通过本文所呈现的概述和解释说明,读者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对媒体与社会关系、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传媒产业演变等方面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新闻传播史对我们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做出有益的决策和行动。

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2.1 国内新闻传播史要点:国内新闻传播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通讯方式,如信鸽传递信息、火焰传递信息等。

然而,现代国内新闻传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重要阶段:- 中国最早的新闻发行机构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都察院”,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新闻机构始于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

- 新闻纸媒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40年,当时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北华捷报》,成为中国第一份现代报纸。

- 中国第一份由政府主办的报纸是1902年创办的《京报》。

- 新闻界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党派刊物和独立媒体。

- 建国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时期,所有中文媒体被国家控制,并服务于党和政府宣传目标。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引言外国新闻传播史是研究外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新闻媒体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还探究了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和作用。

本文将以Markdown 文本格式为基础,介绍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导论部分。

第一章: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1.1 新闻传播的定义新闻传播是指将信息、观点和想法从一个源头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新闻传播通常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述相传。

随着文字的出现,新闻传播开始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

不同农耕文明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运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1.2 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文明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外国新闻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

例如,中国的新闻传媒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竹简,而埃及的新闻传媒起源于古埃及的纸浆制造。

这些新闻传媒的出现标志着外国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章:外国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演变2.1 手工印刷时代在手工印刷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是印刷机。

这一时期,新闻传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早期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成为了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2.2 工业印刷时代工业印刷时代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得到了革新,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时期,新闻报纸和杂志开始普及,成为了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2.3 电报和电话时代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与应用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

电话的发明则允许人们进行实时的远程交流,成为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工具。

2.4 电视和互联网时代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体,使新闻传递更加直观、生动,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3
人的出现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一、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事业体系的完备 三、新华社与中国新闻社的新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一、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变 化。1978年,全国报纸只有186种。根据新闻出版 总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出版报纸 213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2种,省级报纸771种, 地、市级报纸893种。在全国出版的报纸中有日刊 491种,占报纸总数的22.98%。在报业发展中,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都市报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中期,报界出现了创办都市报的热潮。 都市报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市民化。 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的独有现象之一。 《华西 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 截至1998年,全国36家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报社中, 有30家是都市报。这30家的广告收入为70亿,占全 国报业广告总收入 的63.6%。都市报的兴起,正逐 步改变着我国报业市场结构和格局,也改变着人们 的观念。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 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 陆新闻业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第三节 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的新 闻事业从多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了肃清极左 路线的影响,全国掀起了深入揭批“四人帮”的 斗争。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清算“四人帮” 的罪行。新闻界在这场拨乱反正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外国新闻事业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

1.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最早产生的五个相互依托的原因。

3.现代报刊从欧洲发展到全球的三个历史环节。

4.西方报刊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5.网络传播将对人类的信息交流模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二讲欧洲新闻传播史1.欧洲国家的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四个地区,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

2.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总体特点。

3. 英国广播电视公营,以及后来公营、民营并行的体制对欧洲国家和世界的影响。

4.《论出版自由》和《论自由》的出版背景和主要观点。

5.英国新闻自由得以确立的历史进程。

6.英国第二代、第三代大众化报纸的形成,以及它们各自的风格特征。

7.《泰晤士报》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世界报业发展的影响。

8.英法两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模式,以及形成这两种发展模式的历史原因。

8.决定法国现在新闻传播业格局的1944年“9.30”法令。

10.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新闻传播业实行法西斯化的过程。

11. 德国新闻传播业分散化的历史原因。

12.意大利现代新闻传播业发展在发达国家中相对落后的原因。

13. 意大利二战后从政党传媒时期转入完全商业化传媒时期的过程。

14.俄国新闻传播业中央集权管理的文化传统。

15. 苏维埃俄国的新闻体制的确立。

16.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第三讲美洲新闻传播史第三讲美洲新闻传播史1.美洲以语言分划分的三个地区的新闻传播业各自的发展特点。

2.从1733-1791年,美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斗争一气呵成的过程。

3.美国19世纪30-50年代的四大美分报。

4.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潮”的发生、发展与退潮,“黄色新闻”概念的由来和内涵。

5.《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和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6. 1996年美国新通信法案对美国和世界传媒发展的影响。

7.加拿大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特点。

8.墨西哥电视公司(Televisa)的历史与现状。

9. 巴西环球集团公司(Globo)的历史与现状。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新闻专业《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数: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型:必修开课系(部):中文系执笔人审核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常识,了解外国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把握世界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分析外国新闻活动和现象的能力,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

教学要求:1.系统、完整地学习外国新闻史上的媒介、人物、事件,准确地识记重要的知识点。

2.地分析外国新闻史上影响较大的新闻理论,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历史根源、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把握事业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制度、实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演示、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一些教学内容有特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明确写出。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等,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年8月第一版。

《默多克竞争策略全书》,威廉.菲勒,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

四、实验实践教学无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六、考试考核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大纲规定的各章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考试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或阅读理解题等。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七、总学时:64学时八、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整个教学内容主要按照媒体类型依次对报纸、通讯社、无线电广播、电视诸新闻媒体的历史进行讲述,以国家为基本脉络,采取以历史的整体为线,以重点媒体案例为点,穿插概述梳理和详细剖析这两种讲述模式,将理论与史料相结合,尽量采取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进行讨论,增加课题活跃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思考能力。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一、集权主义——统一的传播事业内核1、统一近似的传播理念:传播事业是国家和君主们实现其统治目标的垄断资源和私有工具,一个社会中的传播事业和其所有的传播行为,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并促进统治者们实现其预定的国家目标。

2、传播职能的共同要求:整个社会传播事业应作为一种为上层统治者们服务的建设性力量而非相反的异己势力。

(1)在上层统治集团内部横向流动的“水平式流程模式”:保证统治者们能够分享重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活动;(2)从封建上层权力中心流向下层被统治阶级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单向垂直式流程模式”:保证把统治者意欲让广大民众知晓的某些信息传达下去,以实现其统治目标。

(3)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层民众之间进行的横向信息水平流动过程(如民间歌谣、唱本、民间“小报”、商业阶层使用的“新闻信”、“集市新闻”):声音微弱,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

4、传播事业的强控管理:封建社会的当权者普遍对社会传播事业采取了垄断独占和严格控制的基本方法;严厉控制、统一管理,绝不使其损害王国和君主们的自身利益。

(二)各国封建社会传播事业的类型:政体形态1、英、法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2、德意志贵族分封型传播事业体系3、中国大一统专制皇权型传播事业体系4、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二、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优势与劣势并存,缺点和优点同在的传播事业体系(一)优势1、是一种力量统一集中、传播效果强大的传播工具体系,能够在统治者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某一项重大的宣传鼓动工作,具有强大的舆论一律化功能。

2、易于快速地贯彻来自上部统治者的任何指令。

3、倾向于支持非盈利但又为社会所必须的信息传播行为;能有效的压抑个别阶层、集团、个人利己的传播经营活动,以免这种自私的传播行为孙海统治者所预定的社会传播目标。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重点第⼀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节⼝头新闻时代1.以⼝头语⾔传播为主,⾮语⾔传播为辅。

语⾔的产⽣是⼈类历史上第⼀个重要的⾥程碑。

(巴⽐伦通天塔)2.⾮语⾔传播⼿段①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借助⼀定的物体或标记为载体,传递或保存⾳讯的传播⽅式②声光传播(击⿎传讯,烽⽕报警)以声⾳或光线作为传递信息载体③图式传播(印第安⼈的图形⽂字)(最⾼级)⽤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讯、记载事实第⼆节⼿写新闻时代1.⽂字的诞⽣和书写材料的改进是⼈类传播史上第⼆个重要⾥程碑,它标志着⼈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明时代的开始,并为⼿写新闻传播的诞⽣奠定了基础。

(苏美尔⼈的楔形⽂字)2.古代西⽅⼿书传播形式①公告式的官⽅公报(古罗马的《每⽇纪闻》)“历史上第⼀份官⽅报纸”②书信式的新闻信(⼩普林尼:苏威尔⽕⼭爆发)3.古代中国⼿书新闻传播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报思考题:1.⽂字的传播优势体现在?①便于保存和查找②传播⾯⼴③传播更为迅速④传播具有新闻性⑤传播更具准确性2.《每⽇纪闻》是什么媒介?在西⽅新闻史上为何具有如此突出地位?①是历史上第⼀份公告式的官⽅公报。

②当时,《每⽇纪闻》主要报道元⽼院的议事记录;历史学家们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少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个发达的、包括《每⽇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播系统相对滞后有关。

第⼆章近代报刊的萌芽和争取出版⾃由的⽃争第⼀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1.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思考题)①必要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为印刷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是⼈类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包括⑴毕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9)⑵德国古登堡改进⾦属活字印刷术(公元1450年前后)②必要条件: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信息需求旺盛的原因:⑴地理⼤发现、环球航⾏⑵全球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掠夺⑶⽂艺复兴运动⑷宗教改⾰⑸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③重要条件:邮政事业的产⽣2.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最早运⽤这⼀新技术的出版物是《⼩字》。

新闻传播史中的社交媒介书写——兼评张昆教授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史中的社交媒介书写——兼评张昆教授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观规律 , 必须透过表层 现象 , 进 入 到 水 线下面 , 深入到制 度层面 。” 这 种 未 触 及 的原 因并 不 是 社 交 媒 介 消 失 .而 是
产 阶 级 和 资 产 阶 级 的二 水 分 流 、 国别 史 和 媒 体 界 别 史 等 不 同类 型 .其 背 后
体 现 的 意 识 形 态 对 立 的 弱 化 自不 待 言 ,从 民族 史 到新 史 学 视 角 的 切 换 也
不现实 , 必须 形成合力 . 提 升 医 院 宣 传
业垄 断的进程 、 通 讯 社 的诞 生 、 发 展 和
编的 《 外 国新 闻传 播 史 》 ( 以下 简 称 外 新史 ) 从 内容 到 体 例 焕 然 一 新 。 然 而 其 最 大 的 亮 点 或 许 是 社 交 媒 介 作 为 新 闻
发 展 史 中 的 一 条 或 明 或 暗 的一 条 主 线 被 凸 显 出 来 ,这 是 当 前 所 有 外 国 新 闻 史教材 中所缺失的 。

的人 类 传 播 活 动 。外 新 史 教 材 中 的 社 交 媒 介 轨 迹 大致 呈 U型 结 构 .在 大 众 媒 体 产 业 形 成 前 的数 千 年 和 互 联 网 形
成 后 的 数 十 年 ,这 两 个 阶 段 在 时 间跨 度 上 久 远 .几 乎 贯 穿 了 人 类 社 会 的历 史 的大 部 分 阶 段 ,期 间 社 交 媒 介 是 作
意见 、见解 、经验 和观点 的工具 和平
台 , 比如 社 交 网 络 、博 客 、视 频 共 享 到位。 作 为 医 院宣 传 工 作 者 要 培养 对 新 闻 的敏 感 性 , 有计 划 、 有 组 织 加 大 宣 传 力度 , 实 行 整 体 宣传 策 略 。 六 是 团 队要 合 作 。 做好 医 院宣 传 . 单 凭 个 人 力 量 很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
14世纪欧洲48上图为西汉造麻纸49中国古代的造纸作坊文字出现标志着手书传播时代的开始50两河流域泥板书出土现场51古代埃及纸草手书作品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恺撒屋大维与官方手抄新闻书古罗马民间手抄新闻信52537世纪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兰经54甲骨文金文中的新闻报道汉唐时期的邸报其他手书新闻报道形式55一主体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二辅助手段在现时代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击鼓传讯史记周本纪云
• 物质条件的制约 • 精神条件的制约 • 制度条件的制约
7
物质条件的制约
物质条件的制约
GDP
信息基础设施
传播技术
8
GDP对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
GDP
日报
收音机
电视机
国民生产总 值低的国家
国民生产总 值居中的国

国民生产总 值高的国家
400美元 以下
400-2500 美元
2500美元 以上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年份
1968
1977
发达国家(不含社 16.6
3.5
会主义国家和联邦
德国)
不发达国家
1.6
1.8
抽样代表总数的8%
54.4 3.9
6.7
2.0
资料来源:国际电讯联盟,1977年
精神条件制约:
教育普及水平; 文化传统,社会习俗; 主流意识形态。
13
14
锣鼓的辅助传播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人民的防空哨,借助 于铜锣,传递敌机来袭的消息。八路军的冲锋号。
人类新闻传播的历史虽然看似一系列偶然事件 的无序的堆积,实则有其内在逻辑与规律可循。从 新闻传播与人类社会历史互动的宏观视野来看,一 部新闻传播的历史实际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继续 不断的螺旋式进化发展过程。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

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

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

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

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编辑发行环节: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性质:我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总论篇一、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二、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三、简述古代罗马《每日纪闻》的性质,其基本内容和作用是怎样的?《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

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公报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有书记员抄写,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

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

四、欧美最早出现的定期报刊、日报是哪些?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1633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

欧美其他国家较早的主要日报有:英国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的《巴黎新闻》、美国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等。

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有何共同规律?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第一节、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第二节、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和专制政 控制报业的手段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报刊 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一、近代报刊的历史条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
2、特许出版制度

英国特许出版制度

其他的国家特许制度
1538年,亨利八世创立特许 出版制度 玛丽女王(1553-1558)成立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 皇家出版法庭命令 1641年废止,1643年恢复 1694年最终废除
★法国:《法国公报》即在特 许制下创办。大革命废除特许 制,拿破仑又恢复。19世纪中 叶 废止 ★北美殖民地实行英国制度 ★德国建于17世纪初 ★1645年,意大利萨丁王国建 立特许制度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上)

古代的邮政制度
秦 始 皇 兴 修 驰 道 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下)

西方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5世纪: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新兴民族国家的需求 1464年,法国路易十一首创 1478年,英国爱德华四世建立邮政局 1502年,神圣罗马帝国
柏拉图(前427-347年) 古希腊“三杰” 代表作
外国新闻传播史
24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中)
百家争鸣时代的法家
韩非(?-前233) 师于荀子,李斯同学 法家集大成者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 本于黄老”—司马迁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 再次禁其事”

前外国新闻史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15章)

前外国新闻史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15章)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5时1分21.8.2617:01August 26,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5时1分30秒17:01:3026 August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下午5时1分30秒下午5时1分17:01:3021.8.26
如今,利用多股光纤制作而成的光缆已经铺遍全球,成为互联网、 全球通信网络等的基石;光纤在医学上也获得了广泛应用,诸如胃 镜等内窥镜可以让医生看见患者体内的情况;光纤系统还在工业上 获得大量应用,在各类生产制造和机械加工等方面大显身手。
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 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 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到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 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
2021/8/26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13
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
1. 语言的产生——口语传播 2. 文字传播(手写) 3. 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报纸 通
讯社 4. 电子传播(广播、电视) 5. 国际互联网传播
2021/8/26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2021/8/26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4
学习注意事项
新闻业发展规律与各国政治经济 变化息息相关。(人类社会发展 史)
新闻传播史构成:新闻事件、新 闻人物、新闻媒体、新闻制度
共性:近代报业(英法美)经历 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党报纸 时期、廉价报纸时期三个阶段。
2021/8/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 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 陆新闻业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第三节 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的新 闻事业从多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了肃清极左 路线的影响,全国掀起了深入揭批“四人帮”的 斗争。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清算“四人帮” 的罪行。新闻界在这场拨乱反正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90年代广播工作改革全面深化,1994年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经过大幅调整,新闻节目增加了近一倍,实 现了整点有新闻,半点有信息,重点节目由主持人 直播。并且新增评论类节目《新闻纵横》,还在 《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基础上做深度报道。
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建立,使得广播体 制改革浮出水面。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从1995年开始,广播停止批建新台。强调合理配 置现有的节目资源。在所有节目中,突出新闻节 目的龙头作用。在全时段中,集中力量办好一套 节目。到1998年底,一个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 中心、各省级台为依托的遍及全国的广播宣传网 形成。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一、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变 化。1978年,全国报纸只有186种。根据新闻出版 总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出版报纸 213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2种,省级报纸771种, 地、市级报纸893种。在全国出版的报纸中有日刊
491种,占报纸总数的22.98%。在报业发展中, 先后经历了晚报,经济报,和都市报繁荣的 局面。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标准 只有一个》预示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将展开。
1978年5月11日,改版后的《光明日报》发表特约 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 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观点。这篇评论,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区。新华社在同一 天全文播发,《人民日报》等30多家报纸转载, 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出现第一批证券报纸。《中国 证券报》是第一份专业报。
2001年1月,《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3个月后, 《经济观察报》创刊。这些报纸采取现代金融理念 和媒介运作方式,借鉴国外财经大报成功经验,扮 演经济生活领路者的角色。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都市报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中期,报界出现了创办都市报的热潮。 都市报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市民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晚报的繁荣
从1978年开始,我国晚报界日趋活跃。除一批老晚
报纷纷复刊外,还兴起了“文革”后第一次办报高
潮。1979年11月,《南昌晚报》率先复刊。1980年1
月,云南晚报社的《春城晚报》创刊。1984年7月
天津创办《今晚报》,1986年1月1日,南京创办
《扬子晚报》等。至1993年,全国晚报数量至104
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本世纪末,基本上 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重大战略。根据新闻出 版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2年,全国共有广 播电台306家,广播节目套数1933套。
外国新闻传播史
16
(1)、中央台的改革
1983年3月-4月,广电部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广 播电视会议,提出要从局部到整体改革。在此之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缩短战线,精办节目,提高 质量,合理布局”为指导思想全面改革原有的广播 节目,推出栏目《午间半小时》和《今晚八点半》 等,反响强烈。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二、广播电视事业体系的完备
广播的发展新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事业也步入了全面改革 发展的新阶段。1980年全国已有电台近100座。 发射台和转播台500座,调频台90多座,初步建 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系统。
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出现,标志中国广播事 业的改革由局部向整体过渡。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 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 话中,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意义。不久,十 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 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
8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一、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事业体系的完备 三、新华社与中国新闻社的新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外国新闻传播史
胡 福 明 : 真 理 标 准 一 文 的 作 者
6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一场针对“左”倾 错误的舆论斗争,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对于 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发挥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的独有现象之一。 《华西 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
截至1998年,全国36家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报社中, 有30家是都市报。这30家的广告收入为70亿,占全 国报业广告总收入 的63.6%。都市报的兴起,正逐 步改变着我国报业市场结构和格局,也改变着人们 的观念。
家。中国晚报界的“四大龙”(《新民晚报》、
《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今晚报》)和
“四小龙”(《扬子晚报》、《武汉晚报》、《钱
江晚报》、《深圳晚报》)彰显晚报风采。1996年
11月9日,《新闻晚报》率先推出《新闻晚报·美国
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财经类报刊的发展
我国财经类报纸占全国总报纸数的40%,约合800 种。1978年 《财贸战线》周报创刊。1982年改为全 国性报纸《经济日报》,鼎盛时期发行量达190万 份。20世纪90年代后,其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外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闻传播史
3
正当揭批“四人帮”的工作在全国举行时,1977 年2月7日,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 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好 纲》,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 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 遵循”的“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表现出新闻界仍然没有摆脱左倾思 想的束缚。有的报刊对当时的中共中央负责人仍 然进行个人崇拜式的宣传。“两个凡是” 的口号, 是要为继续“左”倾错误、阻止平反冤假错案等 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