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是保障职工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安全、健康、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会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一些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为了预防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知识。

一、化学危害1. 化学物质的分类及特点化学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形态。

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如苯、氨气、硫酸等,它们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致畸性、致癌性等不同的特点。

2. 化学危害的防治措施(1)货物标识:对于危险化学品,应在货物包装上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等级符号、警示标语等。

(2)储存管理:危险化学品应单独存放,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储存区域应有防漏、防火、防爆措施。

(3)个体防护措施:在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工作环境中,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二、物理危害1. 噪声危害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危害因素,常出现在制造业、建筑工地等工作环境中。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职工听力受损、精神疲劳等问题。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隔音设备、佩戴耳塞、调整噪声来源等。

2. 振动危害振动主要指机械振动,如用于建筑工地的振动机械、车辆等。

长期暴露在高振动环境下,会导致职工手臂、手腕等部位疼痛、麻木等问题。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减振措施、调整工作位置、工作时间等。

三、生物危害1. 病原体传播病原体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在医疗、护理、动物饲养等行业中,职工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传染。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采取防护措施、进行定期体检等。

2.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职工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引起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石棉肺等。

尘肺病对职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通风设备、戴口罩、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四、人为因素1. 高温热害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会导致职工中暑、中暑等热害。

尤其是在夏季,建筑、冶金等行业中的职工容易受到高温热害的影响。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本(四篇)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本(四篇)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本一、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伤害或威胁。

职业危害的存在是由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需要在工作场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

二、职业危害的类型1. 物理危害物理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劳动者身体产生直接伤害的物质或因素。

常见的物理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

噪声可以引起听力损伤,振动可以导致骨骼和肌肉疾病,辐射可以对人体的细胞造成损伤。

2. 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对劳动者身体产生的损害。

常见的化学危害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皮肤、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3. 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或生物因素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情况。

常见的生物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危害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

4. 精神危害精神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心理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

常见的精神危害包括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劳动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1. 预防原则预防职业危害的根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即在工作环境设计、劳动组织、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危害源,降低危害的暴露程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 掌握危害源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源是预防职业危害的第一步。

需要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危害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明确危害源的特点和可能对劳动者造成的伤害。

3. 优化工作环境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危害源对劳动者的影响。

例如,对噪声进行隔音处理,加装振动减震设备,优化照明条件等。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是指在工作环境中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工人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

掌握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对于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

一、职业危害的定义和分类: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中可能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威胁或伤害。

职业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危害:包括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气候等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 化学危害:指接触或吸入化学物质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危害,例如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等。

3. 生物危害: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危害。

4. 运动危害:指因工作姿势不当、过度劳累等引起的损伤,如肌肉骨骼疾病、疲劳等。

5. 心理危害:指工作环境对工人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工作压力、焦虑、抑郁等。

二、职业危害的评估和控制: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进行职业危害的评估和控制。

职业危害的评估是指识别和评估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评估方法包括实地观察、测量和采集样本进行化验等。

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控制策略的基础。

职业危害的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降低和消除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方式来消除或减少危害因素的暴露。

例如安装通风系统、使用防护设备等。

2. 行政控制: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程来管理和控制危害因素。

例如制定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培训和教育等。

3. 个体防护措施: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如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等。

工人在进行有危害因素的工作时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三、职业危害预防的重要性:职业危害的预防对于维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职业危害预防的重要性:1. 保护工人健康:职业危害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中毒等。

通过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工人患病的风险。

2. 提高工作效率:职业危害可能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工人缺勤或工作效率下降。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职业危害是指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对工人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需要采取措施对职业危害进行防治。

以下是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的汇总:1. 物理因素的职业危害防治:- 噪声:噪声对工人的听力健康有害,需要通过噪声控制措施如使用隔音设备、降低噪声源等来进行防治。

- 震动:长期暴露在震动环境中可能引发震动病,需要使用减震设备、采取合适的工作姿势等来进行防治。

- 辐射:射线辐射对工人的健康有害,需要通过防护设备、限制辐射区域等来进行防治。

-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引发热应激或冻伤,需要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穿着适当的防护服装等来进行防治。

- 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可能对工人的眼睛健康造成影响,需要采取合适的照明措施来进行防治。

2. 化学因素的职业危害防治:- 毒物:接触毒物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设备、提供良好的通风等来进行防治。

- 有害物质: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需要通过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手套、提供防护面罩等来进行防治。

3. 生物因素的职业危害防治:- 病原体:接触病原体有可能导致传染病,需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提供接种疫苗等来进行防治。

- 昆虫、蜜蜂等: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昆虫、蜜蜂等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防蚊帽、使用防蜂器具等来进行防治。

4. 人为因素的职业危害防治:- 工作强度:过重的工作负荷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休息等来进行防治。

- 工作环境: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造成不安全因素如滑倒、坠落等,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设施和培训来进行防治。

- 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对工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供心理咨询等来进行防治。

职业危害防治的基本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点:- 风险评估: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确定危害等级和影响因素。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各种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心理危害等。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

一、物理危害防治物理危害是指来自于工作场所的各种物理因素对工作者造成的危害。

常见的物理危害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等。

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对工作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健康问题。

为了防治物理危害,首先应该对工作场所进行详细的物理危害评估,确定各种物理因素的暴露水平。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工作者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耳膜的损伤。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工作者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暴露时间,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以防止中暑等问题的发生。

二、化学危害防治化学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害物质对工作者造成的危害。

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毒气体、有害液体、有害蒸气等。

这些化学物质经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治化学危害,首先应该对工作场所进行详细的化学危害评估,确定各种有害物质的存在及暴露水平。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有毒气体环境中工作的工作者应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

在有害液体接触的工作中,应配备防护服、手套等,以防止皮肤吸收有害物质。

三、生物危害防治生物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生物因素对工作者造成的危害。

常见的生物危害包括病原微生物、昆虫咬伤、动物咬伤等。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引发传染病或其他身体损伤。

为了防治生物危害,首先应该对工作场所进行详细的生物危害评估,确定各种生物因素的存在及暴露水平。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行为
• 1.关心工资待遇,也要关心健康,不麻痹, 不害怕,主动参与。
如何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2〕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 工职业病防治意识;加强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防止 毒物跑、冒、滴、漏;制订和严格遵守平安卫生操作 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定期检测车间空气中有毒 物质的浓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3〕针对工人的措施: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毒物进入体内;合理安排作 息时间,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对 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 禁忌证和早期职业健康损害。
• 慢性职业中毒的预防,除要控制工作场所有毒 化学物的浓度,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毒物吸收等措施外,要十 分重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健康 损害,尽早治疗。
10.何谓尘肺?如何防控?
•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 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 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而且目 前尘肺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严重损害劳动者的身 体健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累计报告尘 肺病人60万多例,约占所有职业病的80%,其中已死 亡14万多例,现有尘肺病人近50万例,每年新增尘肺 病例1万余例,严重威胁着粉尘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省粉尘危害也十分严重,尘肺病频发,目前现患尘 肺病人已近1.5万例,并以每年约200例的速度递增, 其中石矿等非金属矿开采、石英砂制作、石材切割、 陶瓷、铸造、水泥生产、蔺草行业等的粉尘污染尤其 突出。
• 特别提示: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有时与 人的主观感觉并不完全一致。水溶性高的气体 ,如氨气,人会感觉刺激性强,低浓度就能被 发现,较高浓度时,感觉会非常难受,人本能 的就会逃避。水溶性低的气体,如光气、氮氧 化物等,人有时感觉不到刺激的难受,因而易 被无视,而造成健康的严重损害。另外,刺激 性气体对人体的影响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表 现出来,因此,一旦吸入刺激性气体,一定要 立即到医院就诊,留院观察,采取预防性治疗 ,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职业危害防治是指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工作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各种职业病、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造成的伤害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以下是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汇总:1. 职业病预防: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不良工作条件引起的一类特定疾病。

职业病的预防应包括:- 确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辐射、噪声、灰尘等因素,并评估其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

- 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以降低或消除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伤害。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定期对从事高风险职业或有职业病危害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 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工作环境中各种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情况。

2. 职业伤害预防:职业伤害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一类意外伤害。

职业伤害的预防应包括:-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安全作业规程,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从事高风险职业或岗位的劳动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 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对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 加强事故调查和事故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可能对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工作能力造成危害的因素。

识别和评估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要性在于:- 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通过识别和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 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工作环境安全健康,识别和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可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等。

以下是关于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危害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能够通过人体感官感觉到的各种能量形式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常见的物理因素有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辐射等。

1. 噪声噪声是指通过空气、水或固体等介质传播的声音信号,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觉损失、神经衰弱等问题。

预防和控制噪声的方法包括改善工作环境、采用降噪设备、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等。

2. 振动振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周期性地运动或摆动。

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会对人体造成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预防和控制振动的方法包括改进设备设计、采用减振措施、佩戴防护手套或护腰带等。

3.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能量形式,包括可见光、微波、射频辐射等。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神经、心血管、免疫和生殖系统的损伤。

预防和控制电磁辐射的方法包括使用电磁辐射屏蔽设备、保持距离、减少暴露时间等。

4. 高温和低温高温和低温环境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中会引发中暑、热衰竭等问题,而长期工作在低温环境中会导致冻疮、冻伤等问题。

预防和控制高温和低温的方法包括改善工作环境、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

5. 辐射辐射是指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包括电离辐射(如α、β、γ射线)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等)。

长期接触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损伤、免疫系统抑制等问题。

预防和控制辐射的方法包括使用防护屏蔽、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遵循操作规程等。

二、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常见的化学因素有有机溶剂、重金属、粉尘、气体等。

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指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液态或气态物质。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一职业健康基础知识1.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

●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人员生理状况不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

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

●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和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

●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作业人员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如按其性质,可根据以下因素分类。

(1)环境因素●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不良的物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

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 (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与电离辐射 (如X射线、γ射线)等,这些都可以对人产生伤害。

●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也称为工业毒物。

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作的形态遍布于生产作业场所的不同地点和空间,接触毒物可对人产生刺激或使人产生过敏反应,还可能引起中毒。

●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和条件。

职业危害通常分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心理危害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防止职业病的发生,需要对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本文将介绍职业危害防治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物理危害防治物理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能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物理因素。

例如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电离辐射等。

物理危害防治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控制物理因素的源头、传播途径和接触途径,减少或消除对人体的危害。

具体的物理危害防治方法包括:1. 防噪声:在工作环境中采取减噪措施,如加装隔声罩、声吸降噪材料,使用低噪声设备等。

对于暴露于噪声环境的工作者,应戴上适当的听力保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

2. 防振动:在机械设备和工作台面等位置采取隔振措施,如使用减振橡胶垫、减振弹簧等。

对于暴露于强振动环境的工作者,应戴上适当的防振手套、防振鞋等。

3. 防辐射:在工作环境中采取辐射屏蔽措施,如使用铅板、铅玻璃等。

对于暴露于辐射环境的工作者,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辐射服、防护眼镜等。

4. 控制温湿度:在工作环境中采取加热、通风、降湿、加湿等措施,使得温湿度保持在良好的范围内。

同时,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的工作者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隔热服、隔热手套、保温鞋等。

二、化学危害防治化学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能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化学危害可以通过吸入、接触皮肤、消化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化学危害防治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控制化学物质的源头、传播途径和接触途径,减少或消除对人体的危害。

具体的化学危害防治方法包括:1. 替换危险化学品:在工作过程中优先选择替代品,减少或消除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需求。

2. 封闭化学物品:对于有毒、易爆、易腐蚀等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品,应采取封闭储存、封闭输送等措施,减少或避免其释放到工作环境中。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

职业危害的种类
职业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 物理危害:包括噪音、震动、高温、低温、辐射等对工人身体的直接伤害。

2. 化学危害:包括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对工人的有害影响。

3. 生物危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威胁。

4. 人为危害:包括工伤事故、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对工人的安全风险。

安全防范知识与措施
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
1.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免受直接伤害。

2. 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安装排气设备、加强通风等。

3.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人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总结
了解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对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并为工作环境创造更安全的条件。

以上是关于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的简要介绍,请大家都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

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实验研 究表明,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 设备失效。噪声对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噪声强度、 频率以及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与安装方式等因素 有关。当噪声级超过150dB时,会严重损坏电阻、 电容、晶体管等元件。当特强噪声作用于火箭、 宇航器等机械结构时,由于受声频交变负载的反 复作用,会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这种现 象叫做声疲劳。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 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经常接触粉尘的员工们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一旦确定诊断应立 刻脱离高粉尘、噪音、毒害气体的环境,并进行综合治疗, 包括休息、营养、锻炼、预防感染等。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 检查、登记。发现有禁忌症,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三.公司为员工配发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有防护面罩、工作服、 耳罩等。正确、规范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可以有效地减 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1.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 瘤和其他职业病10 大类。 3.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4. 接触机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断接触或使用某些有毒害因素。 5. 接触方式,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途径可进入人体内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如粉 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尘肺病。 6. 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7. 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康复较容易。总之,明确了职业病的发病病因, 并加以控制,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 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 大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文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和条件。

职业危害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放射性危害、职业性病等。

职业危害防治是指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理手段,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对劳动者的伤害。

1. 物理危害物理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物理因素而可能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危险因素。

常见的物理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物理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噪声危害,可以通过降噪设备、隔音措施、佩戴耳塞等手段来减少噪声对劳动者的损害。

- 对于振动危害,可以通过调整工作设备、缓冲装置等来降低振动对劳动者的影响。

- 对于辐射危害,应使用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对劳动者进行辐射防护。

- 对于高温和低温危害,应提供适当的温度调节设施和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具,以确保劳动者的体温在安全范围内。

- 对于电磁辐射危害,应确保工作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减少电磁辐射对劳动者的影响。

2. 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吸入、可吞咽或可经皮肤吸收的化学物质,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危险因素。

化学危害主要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物质、粉尘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化学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

- 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和更换工作场所中的有毒物质。

- 遵守存储和使用化学物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严格的标记和分类。

- 提供应急救援设备和培训,以应对化学危害事故。

3. 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病原体、有害生物等对人体健康构成风险的危险因素。

生物危害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生物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

-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 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定期进行培训。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
2021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目录/
DIRECTORY
1 职业病相关知识 2 有机溶剂的认识与危害预防 3 粉尘的认识与危害预防 4 噪声的认识与危害预防
2
概述(培训目的)
为强化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使全体员工进一步明确 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方法和要求,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 上,特编制本培资料,望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并强 化对职业病的防治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
•七、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
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
1.职业病及其相关概念
职业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 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 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 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原有疾病病情加 重。②诱发潜在疾病。③影响子代健康。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 该种职业病者。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 哮喘、过敏性肺炎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等 。 ◆职业中毒(60种) :铅、汞、锰、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
、苯、甲苯、三氯乙烯等中毒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中署、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激光
3
01 第一部分 职业病相关知识
1.职业病及其相关概念
(一) 职业病(法定职业病)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工人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的各种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是保障工人健康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对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进行汇总。

1. 职业危害的分类:(1) 化学危害:包括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

(2) 物理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3) 生物危害:包括病原体、寄生虫、有毒生物等。

(4) 人因因素:包括工时、工作强度、心理压力等。

2. 职业危害的危害性评估:职业危害的危害性评估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是基于现场观察和经验判断,给出危害程度的相对评价;定量评估是通过测量和实验,得出具体数值来评估危害程度。

3.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1) 改变工作方式: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工艺来取代人工操作,减少工人接触危险环境。

(2) 使用防护设备:根据职业危害的性质和程度,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给工人使用,如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管理措施: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4) 培训教育:对工人进行职业危害防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4. 化学危害防治基础知识:(1) 了解化学品的危害性:了解化学品的性质、毒性、危险性等信息,根据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包装和储存,确保工作场所的化学品库存安全。

(3)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如穿戴防护服、使用呼吸防护器等。

(4) 排放和处理废弃物:遵守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和储存废弃物,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物理危害防治基础知识:(1) 噪声防治:通过声音隔离、降噪设备的使用、调整工作方式等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危害。

(2) 振动防治:采取减振措施,如加装减振装置、换用减振材料等,降低机械设备对工人的振动影响。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三篇)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三篇)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职业危害防治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或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安全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止这些危害的一系列工作和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知识是指人们必须掌握的关于职业危害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职业危害防治知识。

一、职业危害类型分类职业危害可以分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人因危害四类。

1.物理危害: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低温、压力、电击等。

工人在长期暴露于噪声、振动等环境下,容易引起听力损伤、颤抖、肢体疲劳等问题。

2.化学危害:包括有机化学物质、无机化学物质、毒性气体、粉尘等。

工人在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时容易引发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3.生物危害: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

工人在与这些生物接触时容易引发传染病、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4.人因危害:指人为因素引起的危害,如人员密集、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等。

工人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下容易引发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等问题。

二、职业危害防治的基本原则1.防治优先原则:建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优先考虑进行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2.全员参与原则:所有人员都应参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共同努力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3.科学管理原则: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

4.综合治理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综合运用工程控制、技术控制和管理控制等手段,全面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三、职业危害防治的措施与方法1.工程控制:通过对工作环境的改造和设备的改进,减少危害源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如安装隔音设备、采取隔音措施来控制噪声;通过调整工作台面的高低来减少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

2.技术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和工艺改造来减少或消除危害源的释放,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危害程度。

如使用防护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等。

3.个体保护措施: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如佩戴防护眼镜、口罩、耳塞等防护设备。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范本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范本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范本职业危害防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危害,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汇总:一、职业危害的分类与特点1. 化学因素危害:化学因素是指影响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

其特点是易挥发、易扩散、易吸收、难以发现和识别。

2. 物理因素危害:物理因素是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光照等。

其特点是强度高、持续时间长、广泛分布。

3. 生物因素危害:生物因素是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性因素,包括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

其特点是疾病传播快、感染范围广。

4. 粉尘危害: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包括矿物粉尘、金属粉尘、农业粉尘等。

其特点是易吸入呼吸道,对呼吸系统和肺部产生危害。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1. 呼吸道途径: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有毒物质、粉尘、烟雾等进入呼吸道,对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损害。

2. 皮肤途径: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透过皮肤吸收有毒物质,对皮肤和全身产生毒性作用。

3. 消化道途径: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摄入有毒物质,对消化系统和全身产生毒性作用。

4. 咀嚼、吸食途径:通过咀嚼、吸食含有有毒物质的物质,对口腔、消化系统和全身产生毒性作用。

三、职业危害的评价与监测1. 职业危害评价:通过对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了解危害源的性质、数量、浓度和分布等信息,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职业危害监测:通过对职工的体内生物标志物、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浓度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职业危害的程度,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通过对受职业病危害的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定职业病危害的严重程度。

四、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1. 改变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更换无毒、低毒物质和有害设备、改善通风、排风等条件,降低危害物质的浓度。

2023年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2023年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

2023年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汇总职业危害防治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

它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2023年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汇总。

一、职业危害的分类根据危害因素的不同特点,职业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因素:如噪声、震动、辐射等;2. 化学因素:如粉尘、气体、毒物等;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4. 精神因素:如工作压力、心理疾病等;5. 操作因素:如机械设备、工作方式等。

二、职业危害的评估职业危害评估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出其危害程度和对工人的潜在风险。

职业危害评估的步骤如下:1. 首先,对工作环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工作场所、工艺流程、劳动条件等情况;2. 其次,分析和确定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精神和操作因素;3. 然后,进行危害因素的测量和检测,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4. 最后,根据测量和分析结果,评估职业危害的程度和对工人的影响风险。

三、职业危害的控制职业危害控制是基于职业危害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

职业危害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1. 技术控制:通过改变工艺流程、引入先进设备、减少危险源等方式来控制职业危害;2. 管理控制:通过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等方式来控制职业危害;3. 个人防护措施: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呼吸器等来控制职业危害;4. 审查监测:定期对职业危害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四、职业危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1. 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包括:- 在工艺设计阶段就考虑职业危害,尽量避免危害的产生;- 对工人进行职业危害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加强工作场所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有效实施;-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588-19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引起职业病常见的有毒物质和粉尘有哪些?
氨、苯、苯胺、丙烯腈、氯、二氧化氮、汞、氟化氢、焦炉逸散物、硫化氢、氯乙烯、锰化合物、硝基苯、一氧化碳、铅及其化合物、水泥粉尘、电焊粉尘、铸工粉尘等。

2、有毒物品是否能对劳动者造成危害?
主要取决于作业条件:接触的机会。

作用的强度和人的因素。

3、有毒物品对劳动者造成什么危害?
引起劳动者职业中毒。

后果能使劳动者致死、致伤、致畸、致突变、致癌和致子代效应。

4、有毒物品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的?
三个途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5、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

6、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权益?
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了解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报告。

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争取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7、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哪些具体内容?
A、受培训、教育权。

B、职业健康权。

C、职业病危害的知情权。

D、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E、检举权、控告权。

F、拒绝违章作业权。

G、参与民主管理权。

8、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哪个部门申报?
用人单位若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9、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有什么要求?
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或投产使用。

10、哪几种情况下必须领取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必须领取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有毒作业。

1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将受到哪些处罚?
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其罚款额一般为5万元以上,最高30万元。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关闭。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