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是《古代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及《天净沙•秋思》四首古诗词,按课文出现顺序整理分享原文及翻译如下。

观沧海魏晋·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长途跋涉已经过了五溪。

我把对朋友关心、担忧的情绪寄托给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吧。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课文笔记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是《古代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重点字词重点实词:澹澹(dàn)竦峙(sǒng zhì)尖山(jiān)萧瑟(xiāo sè)瑟索(sè suǒ)重点虚词: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至于夏水襄陵二、文学常识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及字号不详。

《次北固山下》是他的诗作。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理解探究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互文见义,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沧海连天,星汉灿烂的景象。

2.《次北固山下》中哪些诗句能看出作者深深的乡愁?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主旨是什么?答:这首小令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刻画了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形象,表达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答:“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人格化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四、课外探究1.这四首诗中,《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都是写景诗,但前者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后者写景抒情,细致入微。

试着再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答:《使至塞上》和《登鹳雀楼》都是写景诗,前者描写了塞外壮丽辽阔的景象,后者则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

两首诗在写景方面都有壮丽、开阔的气势,但《使至塞上》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登鹳雀楼》则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抒发,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4课《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 温馨、安适、恬静的 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 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屋 里的人们正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这是伏笔,与其他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 作用:“他人有家我独无”,更添思乡之情。
诗歌赏析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 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 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次北固 山下》P PT
诗歌鉴赏
颔联(3-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
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风正”?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 (即北固山)的长江之
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句作铺垫。 想象船行的的图景 春潮涨满,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堤岸相平,船
明确:1、前三句写景:深秋暮(晚)景图。游子思乡图
2、没有提到过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有力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 主旨做了有力的铺垫。
3、这是寄情于物的写法。
游子思乡图 深秋暮景图
写景
烘铺 托垫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什么表达方式?在诗中有何作用?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念家 乡、亲人的悲哀。(即:游子的羁旅之思。)
合作.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前三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和表现主题 的角度分别给这三句拟一个小标题 。
2、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3、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课反省本学期我担当初一( 12)、( 13)两个班的语文教课工作,近期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省以下:一、课前反省在课前,我认真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课过程中花大批时间议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诵中领会乡愁。

固然,颈联作为备受夸赞的名句,认真商讨无可非议,但作为初一重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需,而应切合近来发展区理论。

事实证明,教课目的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应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讲堂中感觉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孔之见,教课目的基本完成。

在备课时,我认识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激烈的好奇,因此在讲《天净沙秋思》时,专门将从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吃惊状,讲堂氛围出现热潮,而这都在我的料想以内。

二、课中反省在讲《天净沙秋思》时,原来按课前拟订的教课方案是剖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一剖析领会乡愁。

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课方案,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纳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简单理解。

三、课后反省课后,在陆老师、沈老师、叶老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1、容上,“意象”这个观点能够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不然就离开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授课时遗漏的。

2、序次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而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反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经过朗诵剖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要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衬着出特定的情。

4、发问上,集体回答许多,个别发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正直,并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约的教课成效,但也反应出了好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此后工作中再接再砺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观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次北固山下》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一场春雨刚过。

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

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

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

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天净沙秋思》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

七年级语文上15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一、《观沧海》第一部分: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的第一章,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两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两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

一样的主题
1.两首诗歌思乡的季节是否相同? 2.找出诗歌中扣住“思乡”这一主题的字眼。
不一样心境
《次北固山下》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 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 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 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天净沙 秋思》
诗韵绵长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吟诵时,遵守音长的一般规矩:韵脚 上的平声字最长,平声字次长,仄声字较短, 入声字最短。 (2)吟诵时还要遵守音高的一般规矩,即 平声字高于仄声字。 (3)当区分仄声字与入声字不具备实际意 义的时候,二者的音长根据具体语境处理, 不必刻意纠缠为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温馨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
荒凉
凄冷
古道西风瘦马
灵魂的延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成长过程中是多么崇高而 又神秘莫测呀!没有痛苦就没有诗歌,每一首 诗几乎都是由一份高兴,一份希望和两份痛苦 所组成的!只有痛苦才能在生命中给你留下深 深的印象。那萌发出冷气的祈祷的,湿润的泪 痕就是人们称之为信仰,希望和仁慈这三个高 尚姊妹的母亲。啊,痛苦,让诗人都赞美你吧!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 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 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 生 。 于 是 在 羁 旅 途 中 , 写 下 了 这 首 《 天 净 沙 ·秋 思 》 。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案教学设计1《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案教学设计近年来,文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趋势正在转变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创造力,因此,针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有所改变,不再是单纯的注重文学知识点的传授,而更加多元、全面和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培养。

本文将以清代诗人文学家林则徐的两篇代表作——《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为例,给出一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表层意义,抓住文章的主旨2.发现课文中的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3.阅读作品,并感受文章的意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通过这两篇代表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重视和对文学理解的方法、思路的锻炼,提高其文学综合素养。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次北固山下”篇1.导入:篇首略读与欣赏——为学生传达出一种淡远、恬静的清雅和怡人的感受。

2.朗读与独立思考:请学生独立朗读,然后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被誉为“古文名篇”、它具有哪些文学特点等。

3.信息收集:请抓住本篇的句子从中获取林则徐的思想、情感。

并请学生背诵林则徐的经典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

4.课外阅读挖掘:通过查询资料和延伸阅读,对本篇作品以及作者林则徐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探讨与本篇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前因后果。

5.拓展思考:根据学生的兴趣问答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第二课时:“天净沙秋思”篇1.导入:篇首略读与欣赏——讲述绿柳如烟、红桥印水的美景,让学生产生共鸣,将情感融入到阅读中。

2.朗读与独立思考:请学生独立朗读,然后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被誉为“古文名篇”、它具有哪些文学特点等。

3.文学特点与修辞手法剖析:讲授文学修辞手法、并请学生寻找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和对比。

4.直指人心:通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深入解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使学生产生共鸣。

语文第4课《次北固山下》(26张PPT)

语文第4课《次北固山下》(26张PPT)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初读古诗,梳理字词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内容上: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相呼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脍炙人口,请说说其妙在何处。(3分)
4.画线句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美丽画面。
风和日丽
和煦明媚(或:春意盎然)
(意思对即可)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颔联:写景。写船上所见之景。恢宏阔大之景。对偶

七年级《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

七年级《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
七年级语文科教案
备课序号:第1节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
执行教学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4课《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 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教学重点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3、 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教学准备
PPT,朗读视频,配套练习册、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课件(68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课件(68页)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 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与江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 家园?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4 古代诗歌四首
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
七年级上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华文明史上 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你记得历史上哪些优 秀诗歌?
初读诗歌
这四首优秀的古代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裁各不相同,有四
言诗,有绝句,有律诗,有散曲。根据以前学诗
歌的经验,你能准确给它们区分体裁吗?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描写了哪些 景物?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写“落尽的 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 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奠定全诗伤 感的基调。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描写了哪些 景物?有什么作用? “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 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的啼声悲哀凄惨。 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 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 种形式。诗歌四句一首,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 思想概念,短小精粹。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 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 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 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 句字数整齐划一,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 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 和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 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 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包括四首古诗,分别是《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这首诗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停留在北固山下看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游记诗。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美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的散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这四首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情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古诗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
人身临其境之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两句所写的是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1)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
的秋典景范 苍。凉,时人近黄视昏,野怎不也叫人开痛断阔肝肠了呢!。这是大景。
(尾联)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
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次北固山下
诗题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但根 据诗意,在这里应解为“经过”,因为从颔 联即可察知:诗人所乘之舟是在江中行驶的。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散套(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这里是悲景写哀情,正面写出自己的孤寂。
诗歌赏析4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大全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可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 生密切关系。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 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 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 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19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 青山:指北固山。 •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 风正:顺风。 • 悬:挂。 • 翻译:旅途在北固山外,行舟在碧绿的江水上。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2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 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 乡书:家信。
• 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 翻译: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25
• “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火诗人借物言志习“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春”能 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 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 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 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 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 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李白【原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理解性默写: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参考答案】理解性默写: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赏析初一第4课古诗

赏析初一第4课古诗

初一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古代诗歌四首》是初一上册第四课,包含的四首古诗,它们分别是《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以下是四首诗歌的赏析:1.《观沧海》这首诗是曹操在观赏大海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大海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其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接点明了题目,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表达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壮志雄心。

最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则表现了曹操的诗歌才华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其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两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写海上日出冲破黎明的黑暗,鼓舞人们积极向前看,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

最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3.《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钱塘湖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其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两句,点明了作者的游踪和钱塘湖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写湖光山色、莺歌燕舞等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向往之情。

4.《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是马致远在漂泊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慨之情。

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通过写凄凉悲惨的秋景和宁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慨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赏析与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赏析与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次北固山下》经典语句赏析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考点:1.经典语句赏析2.课内阅读题3.课内外结合阅读题【考点解读】一、经典语句赏析全文问题1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十一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信息社会中我们还拥有乡愁吗?答案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主义是想通的,再放大一点,它同人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

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

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纯、狭窄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员,我觉得应该树立“大家乡”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树立人类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大,更加宏伟。

考点建构考题的知识背景——局部与整体问题2 将《次北固山下》与其他描写江南风光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以下是一些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描写江南风光的诗歌:《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春》(杜牧)、《梦江南》(皇甫松)、《菩萨蛮》(韦庄)。

答案这些诗歌都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情,描写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方面。

与《次北固山下》相比,这些诗歌在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例如,《忆江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江南春》则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梦江南》则通过对江南女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和人文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之情;《菩萨蛮》则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考点建构考题的知识背景——题材相同,情感不同(怀念,赞美,向往,思考)问题3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答案“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

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特色: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天 净 沙 · 秋 思
马 致 远
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 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 四大家”。代表作《汉宫秋》。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 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 题目 。
倒 计 时 3分钟时间到
群学:3分钟
倒 计 时 3分钟时间到 3分钟时间到
明确: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 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 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 思想感情。
小结: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
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
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
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小结: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 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 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 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当堂检测 1.按要求默写。 (1)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 旨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丰 富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所展现的画面。 明确: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 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 扁舟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 天上。
课后作业 1、背诵本课
2、完成课外练习
次北固山下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 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 江上已流露春意。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 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自学导航二:赏析
请找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中用得精妙的字,请说说妙在何处。
(提示:从修辞的角度找出精妙的字并分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 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 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 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 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 断肝肠呢!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均系为此作铺垫。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 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自学导航二:赏析
这首散曲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它描绘的 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方法提示:请有感情的诵读本文,并且 认真进行分析。) 独学:2分钟
倒 计 时 2分钟时间到
群学:3分钟
倒 计 时 3分钟时间到 3分钟时间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学会赏析,感悟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哲理,理解诗词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停留
山名
次北固山下
作者生平馆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 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 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 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 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 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自学导航一:理解
朗诵这首元曲 ,用现代汉语来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方法提示:读一句原文,用现代 汉语翻译一句。)
对学:3分钟
倒 计 时 3分钟时间到
天净沙〃秋思
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干枯的藤条缠绕着老树,(树上栖息
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的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萧瑟的秋风中 行走着一匹疲惫的马。
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 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 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 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 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 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 的。
析妙处。) 独学:2分钟
倒 计 时 2分钟时间到
群学:3分钟
倒 计 时 3分钟时间到 3分钟时间到
明确:“生”“入”采用拟人手法, 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 人的意志和情感。无意说理,却在描 写景物中蕴含哲理。
自学导航三:情感把握
此诗的主旨句是哪两句?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独学:3分钟
自学导航一:理解
朗诵这首律诗 ,用现代汉语来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方法提示:读一句原文,用现代汉语 翻译一句。)
对学:3分钟
倒 计 时 3分钟时间到
王湾 首联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 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 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 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关于元曲
元曲
杂 剧 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
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又名“叶儿”,只 散 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 曲 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 唱的文字,就有不同的曲 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 叫曲牌。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 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 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 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 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 了《天净沙〃秋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