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的十种快速解法

合集下载

如何利用关键词技巧迅速解答选择题

如何利用关键词技巧迅速解答选择题

如何利用关键词技巧迅速解答选择题选择题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生们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

而掌握一些关键词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解答选择题,提高答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关键词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选择题。

一、排除法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大大提高猜对正确选项的几率。

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可以将每个选项与题目进行对比,逐个排除不符合题意或明显错误的选项。

通常,题目中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比如在数学题中,关键词可能是“不等式”、“方程式”等,通过判断选项与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否相符,我们可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二、关键词对应法在选择题中,我们经常可以在题目中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关键词。

通过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将其与选项进行对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例如,在英语阅读理解中,题目常常会提到某个点或事件,而选项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描述。

通过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快速将选项与之对应,筛选出正确答案。

三、上下文理解法在解答某些选择题时,我们可能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的上下文,理解其中的细节信息。

通过对上下文进行理解和推断,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意图,选择正确答案。

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上下文理解尤为重要。

通过理解题目中的背景信息、时代背景等,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从而选择正确答案。

四、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是解答选择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理解题目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正确答案。

有时候,题目中的关键词可能会引导我们进行逻辑推理。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通过逻辑分析,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得出最终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关键词技巧并非适用于所有选择题。

不同的选择题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因此,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各类关键词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掌握一些关键词技巧,我们可以在解答选择题时更有针对性地筛选选项,提高正确率。

选择题答题技巧:排除法推理法等实用技巧

选择题答题技巧:排除法推理法等实用技巧

选择题答题技巧:排除法推理法等实用技巧选择题答题技巧:排除法、推理法等实用技巧选择题是常见的考试题型之一,其解题方法对于提高答题准确率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选择题解题技巧,包括排除法、推理法等,帮助读者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选择题。

一、排除法排除法是选择题解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排除选项中明显错误的答案,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下面是一些排除法的实用技巧:1. 找出明显错误的选项: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首先注意排除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

这些选项通常包含明显的错误事实、不符合常识或逻辑推理的内容,可以直接排除。

2. 注意选项中的绝对词语:绝对词语如“全部”、“必须”、“没有”等往往是错误选项的特点。

通过注意这些词语,可以排除绝对词语在选项中出现的答案。

3.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语:一些题干中的限定词语会帮助我们确定答案的范围,比如“通常”、“一般”、“在大多数情况下”等。

结合这些限定词语,可以缩小选项范围,更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二、推理法推理法是通过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推理法的实用技巧:1. 利用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时候,题干和选项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种关系来确定正确答案。

例如,题干中可能提到一个特定的条件,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这个条件,那么这个选项很可能就是正确答案。

2. 利用选项之间的对比:有些选择题会给出几个相似但细微差别的选项,通过仔细对比每个选项的不同之处,可以找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选项之间的微小差异,可能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

3. 利用先验知识和常识:在解答选择题时,充分利用自己的先验知识和常识非常重要。

比如,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推理,选择正确答案。

三、其他技巧除了排除法和推理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解答选择题:1. 留意变形题:有些选择题在出题时会采用变形的形式,将原本的观点、语句进行变换甚至反转。

浅谈高考生物单项选择题的十种快速解法

浅谈高考生物单项选择题的十种快速解法

而使细胞核着色 。所 以本 题的题眼是细胞膜 透过性 , 答案很快就 出来 了。
答案 : D
三、 信息转化法
根据材料 结果不能得 出的结论是
为0 . 0 5 mo l


对某些选择题 , 由于情 境 比较 陌生 , 或 内容 比较 繁琐 , 可通过思维转换 , 将 题示 信息 转化成 比较 熟悉 的, 便 于理解的形式 , 从 而化 陌生 为熟悉 , 化 难为 易 ,



B . 死 细胞 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 同 c . 活细胞能分解 染色剂 P I
D. 活细胞 的细胞膜 阻止 P I 的进入 解析: 本题 的切人点 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 择透过性膜 , 会阻止 染色剂 的进 入而 不着 色 ; 如果 细 胞死亡 , 则细胞膜失 去选择 透过 性 , 染色 剂可 以进入

直 选 法
这是 解答 选择题最基本 的方法 , 其程序是依 据题
目所 给条 件 , 借助 已学 的知识进 行分 析 和判断 , 直接
得 出结论 。
例1 . 为研究果 实贮 藏效 率 与氧 气浓 度 的关 系 , 将质量相 同的苹果 果 肉放 在氧 气浓 度不 同 的密 闭容
器中, 一小 时后 测定 氧气 的吸 收量 和二 氧 化碳 释 放 量, 结果如表 1 。
本” , 不是指 F 2的亲本( 如果 是指 的亲本 , 直接 提 F l 就行 了) , 而是 指 F l的亲本 。解题 过 程 图解 ( 从 的个 体 的基 因型 开 始 , 逆 着 基 因 的 传 递 方 向 列
出) 。
解题时 , 首先可以根据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 物 的总量 , 将它们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食物链形式 。从

单项选择题答题口诀

单项选择题答题口诀

单项选择题答题口诀咱们从小学到高中,考试那是一场接着一场,而单项选择题可以说是每场考试的“常客”啦。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单项选择题的答题口诀,保准让你在答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咱先来说说语文的单项选择题。

语文这门课呀,那可是博大精深,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的用法就能把人绕晕。

这时候咋办?别慌,记住这个口诀:“细心审题最重要,理解文意是关键。

选项逐一细分析,排除错误留正确。

”比如说有这么一道题,问“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那咱们就得一个词一个词地看过去,瞪大眼睛,千万别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像“兴高彩烈”,你要是不仔细,可能就觉得它是对的,其实应该是“兴高采烈”。

再讲讲数学的单项选择题。

数学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逻辑和计算。

口诀就是:“概念定理先搞清,计算方法要记牢。

特殊值法常有用,反例排除效果好。

”我记得我上学那会,有一次考试遇到一道选择题,是关于函数单调性的。

我一开始还在那苦思冥想,后来灵机一动,找了个特殊值带进去,一下子就把答案给选出来了,那感觉,别提多爽啦!英语的单项选择题也有它的门道。

“语法词汇多积累,固定搭配别忘记。

语境语感多揣摩,相似选项要辨析。

”比如说有个题是考时态的,你就得先想想这个句子描述的动作发生在啥时候,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然后再根据相应的时态规则去选答案。

物理的单项选择题常常让人头疼,不过有了口诀就不怕啦!“物理概念要明确,公式定理熟于心。

分析过程找关键,单位换算别出错。

”有一回我做物理题,有道关于浮力的选择题,一开始我没搞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结果选错了。

后来仔细分析,才发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做题就更小心了。

化学的单项选择题也不简单哟!“化学元素要熟悉,反应方程心中记。

实验现象多留意,推理判断有依据。

”就像有个题问某种物质在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如果你没记住实验现象,那可就抓瞎啦。

生物的单项选择题需要我们对知识点有清晰的把握。

“生物知识细梳理,图表信息要读懂。

生态系统多观察,遗传规律巧运用。

选择题10种答题技巧

选择题10种答题技巧

选择题10种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在考试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答题和获取高分的方法和技巧。

在选择题中,答题技巧尤为重要,因为准确和迅速地选择正确答案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选择题答题技巧的十种方法:1.仔细阅读问题:在回答选择题之前,仔细审题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你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要求,并且仔细阅读每个选项。

2.排除干扰选项:在阅读问题和选项时,尝试排除那些明显错误或不相关的选项。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地缩小答案范围。

3.关注关键词:在问题和选项中寻找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理解和解答问题。

例如,如果问题中提到“最重要的原因”,那么你应该特别关注选项中提到的原因。

4.注意否定词:当问题或选项中包含否定词时,要特别小心。

这些词可能会改变答案的含义。

确保仔细阅读并理解问题的意思。

5.寻找上下文线索:有时,问题和选项中可能包含上下文线索,可以帮助你得出正确答案。

这些线索可能是一些特定的事件,地点或时间期限。

要注意这些线索并在选择答案时加以考虑。

6.使用记忆法:如果你在复习时使用了记忆法,那么在答题时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记忆法可以帮助你记住关键概念和知识点,从而更容易选择正确答案。

7.比较相似选项:有时,选项之间可能非常相似,很难区分哪个是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选项之间微小的差异并进行比较。

这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分析或回忆相关的知识。

8.使用排列法:如果你不确定答案是什么,或者无法排除任何选项,可以使用排列法。

这意味着尝试每个选项并思考它们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正确答案。

9.使用直觉:有时,直觉会告诉你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如果你有强烈的直觉感觉,可以考虑选择它。

但要小心,不要被直觉误导,应该基于相关知识做出决策。

10.放松心态:在答题时保持冷静和放松心态非常重要。

不要因为答不出题目或者选错答案而紧张或沮丧。

相信你的能力,并尽力做出正确答案。

以上是选择题答题技巧的十种方法。

通过掌握和应用这些技巧,你可以更准确地回答选择题,并提高你在考试中的得分。

数学选择题10种答题技巧

数学选择题10种答题技巧

数学选择题10种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的重要手段,对于数学选择题也是如此。

以下是10种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阅读题目细致全面:在做数学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要注意每个细节,避免错误的理解或忽略关键信息。

2.分析选项:在考虑答案之前,先看一下选项。

有时候选项中会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你解题。

换句话说,通过分析选项,你可以先了解一下答案的可能性,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更好地解题。

3.适当使用图表和图像:对于一些图形题,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图表或图像来帮助理解和解答。

画出图表或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问题,有时会激发一些思路和突破口。

4.制定解题计划:在解决一道复杂的数学选择题之前,制定一个解题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列出需要使用的公式、定义、定理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解答。

这样可以避免混乱和遗漏,节省时间。

5.从容答题:在做数学选择题时,切忌匆忙行事。

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求成。

首先,仔细阅读和理解题目,然后按照自己的解题计划进行解答。

只有在确信自己的答案正确,才从容地选择选项。

6.多试多练:数学选择题的解答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

因此,建议多做一些选择题,尤其是做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此来提升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

通过反复练习,你会渐渐找到解题的窍门。

7.特例法:在面对特殊情况的数学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使用特例法。

特例法是指选择特殊的数值或数据,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复杂的问题,加快解题速度。

8.排除法: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通过排除错误的选项,只剩下一个或少数几个可能的选项,这样就能更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要善于分析选项中存在的错误信息,判断哪些选项是不可能的。

9.经验法则:做数学选择题的时候,经验法则有时比纯粹的计算或推理更有用。

例如,如果一个答案比其他答案都要小很多,那么它很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

这种经验法则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找到答案。

2021年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九种快速解法

2021年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九种快速解法

2021年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九种快速解法学生在考试中或因选择题得分过低,或因选择题耗时过多,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导致考分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选择题的特点。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不当,思维方式欠妥等。

现在汇总快速解答单项选择题(通常为四选一)的一些经验作一浅谈,供参考。

一、直选法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衔给条件,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例1: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氧气浓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

结果如下表:氧气相对值 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CO2释放量(mol)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B.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C.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最好D.贮藏苹果时还可以采取低温、干燥等措施解折:本题因为D选项与题干由所说内容无关,可直接连出D项。

A、B选项需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个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可算出。

答案:D二、找题眼法找题眼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找出某一作为解题切入点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其中最先使用的条件就是题眼。

例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

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细胞能分解染色剂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 的进入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腊会阻止染色剂的进入而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则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而使细胞核着色。

2024选择题的蒙题技巧口诀

2024选择题的蒙题技巧口诀

2024选择题的蒙题技巧口诀
1. 三长一短就选短,嘿,就像挑苹果,大的小的一堆,咱就选那个看着最顺眼的短的呗!比如这道题,A 选项特别长,其他都短,那咱就选短的呀!
2. 三短一长就选长,这就好比买衣服,三件短的一件长的,那长的可能就更特别呀!像这题,果断选长的那个选项啦!
3. 两长两短就选B,哎呀,这就好像分糖果,两边一样多,那中间那个 B 不就是特别的嘛!比如这道,两边长两边短,选 B 准没错!
4. 参差不齐 C 无敌,就像排队,大家都不整齐,那 C 不就突出了嘛!像这种情况,C 选项就是答案呀!
5. 以蒙为主以抄为辅,蒙不出来咱就抄一点呗,嘿嘿,开个玩笑啦!可不能真抄啊!就像走路,实在找不到方向,也不能乱走别人的路呀!
6. 绝对语气不要选,哇,那种特别绝对的话,可不能轻信呀!就像有人说“一定”怎样怎样,咱可得多个心眼!比如这题,那个说绝对的选项就不靠谱嘛!
7. 意思相近二选一,这就像挑朋友,两个差不多的,选那个更贴心的呗!像这两个选项,很相似,那就二选一啦!
8. 实在不会就选 D,哎呀,没办法了那就选 D 吧,说不定运气好呢!就像猜硬币,正面反面不知道,那就选个 D 呗!
9. 排除法超好用,把不可能的去掉,剩下的不就是答案嘛!这就像打扫房间,把垃圾清出去,留下的就是干净的啦!比如这道,排除几个,答案就出来啦!
10. 相信第一感觉,第一眼看上的一般错不了呀!就像一见钟情,那种感觉很准的!比如这个,第一感觉就是它,那就选它啦!
我的观点就是,这些蒙题技巧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有时候真能帮上忙呢!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可以试试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的十种快速解法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供选答案两部分组成,能设置较广泛的情境,包括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计算及有关知识的应用等多个目标,因此,在高考生物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然而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或因选择题得分过低,或因选择题耗时过多,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导致考分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选择题的特点。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不当,思维方式欠妥等。

笔者为此对快速解答单项选择题(通常为四选一)的一些经验作一浅谈,供参考。

一、直选法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衔给条件,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倒l: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氧气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

结果如下表:氧气相对值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CO2释放量(mol) 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B.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C.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最好D.贮藏苹果时还可以采取低温、干燥等措施解折:本题因为D选项与题干由所说内容无关,可直接连出D项。

A、B选项需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个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可算出。

答案:D二、找题眼法找题眼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找出某一作为解题切入点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其中最先使用的条件就是题眼。

例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

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细胞能分解染色剂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腊会阻止染色剂的进入而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则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而使细胞核着色。

所以本题的题眼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答案:D三、信息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化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例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教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但以圆形面积图的形式出现,增犬了试题难度。

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圈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将它们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食物链形式。

从图中不难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期物的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写出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

然后根据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推理其数量变动情况。

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丁因大量被甲捕食,数量将会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数量将增加,乙因甲增加,食物来源充足而数量增加。

答案:D四、联想法有些试题的答案,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找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先采用不同的联想方式,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已掌握的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得出答案。

例4: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机物中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检测到放射性.接着又在其周围生活的动物体内也检测到放射射性。

如果放射性只是来自某一种元素.你认为最可能是什么元素?( )。

A.O B.C C.N D.H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附近”、“周围”。

该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动物;联想到植物吸收的是矿质元素,所以该元素最可能是矿质元素。

答案:C五、拟稿法有些试题,虽然已知条件简短,但推导过程却很复杂。

在解答这类题时,应采用拟稿法。

拟稿法是指在推导这类试题的答案时,通过打草稿,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以降低答题的难度,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例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变鬣产生的F2中,雄蜂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bb×AB BAaBb×abC.AAbb×aB D.AABB×ab解析:解答这道试题时,必须首先明确雄蜂是单倍体,它是由上一代雌蜂的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成的,因此雄蜂个体的基因型及种类,应该与雌蜂配子的基因型及种类相同;雄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与雄蜂本身的基因型相同。

然后还得明确题干中提到的“亲本”.不是指F2的亲本(如果是指F2的亲本,直接提F1就行了),而是指F1的亲本。

解题过程图解(从F2的个体的基因型开始,逆着基因的传递方向列出)如下:F2:♂AB、Ab、aB、ab ♀AaBb、Aabb、aaBb、aabbF1的配子:♀AB、Ab、aB、ab ♂abF1:♀AaBb、♂abP的配子:♂AB ♀abP:♂AB ♀aabb答案:A六、图示法图示法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简便、快捷。

倒6:氧气分子由肺泡扩散进入红细胞内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过程,至少需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4 C.5 D.10解析:由题意氧气分子穿过肺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红细胞经过了一层生物膜,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而每层生物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答案:D七、筛选淘汰法有些试题,根据已知条件直接找答案,有可能找不到、找不全或找不准。

可以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答案即为正确答案。

例7:基因型RrSs与rrSs的个体杂交后,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 )。

A.l︰2︰l B.3︰1︰3︰1C.1︰l︰1︰l D.9︰3︰3︰l解析:A项是三种表现型比例,直接淘汰;C项是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D项是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均与题中条件不符,一一淘汰,所以答案只能选B项。

为求准确,也可单独分析每一个性状,第一个性状分离比为1︰l,第二个性状分离比为3︰1,两个性状结合则为3︰1︰3︰1。

答案:B八、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答案。

例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茵,在产生的子代噬茵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解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碱基,能够标记上15N和35S,而蛋白质含有氨基(一NH2)和甲硫氨基(-SH),能够标记15N和35S。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噬菌体,只有DNA进入噬菌体,并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子代DNA,因这些原料没有放射性元素标记,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个噬菌体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单链。

答案:B九、搭桥法有的试题,在题干中涉及不同章节的知识,构成思维上的鸿沟。

需根据生物学搭起思维上的桥梁。

例9:水稻的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珠被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24、24 B.12、12、12C.12、24、36 D.24、24、36解析:此题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植物的个体发育,思维跨度较大。

根据已知条件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寻找思维的桥梁,即体细胞为24条染色体.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和极核均为12条染色体。

珠被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为24条;胚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其染色体为24;胚乳细胞是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采,其染色体为36。

答案:D十、综合法从题干中所给材料、表格、坐标图或矩形图等获取信息,结合课本中有关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倒10: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个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

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方法加入过量胸苷—秋水仙素—低温(2℃-4℃)—————由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加入过量胸苷抑制有丝分裂的最可能原因是抑制了DNA的复制B.要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最好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C.低温抑制分裂主要是抑制了有关酶的活性D.过量的胸苷引起了基因突变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对表格的分析与综合。

证确获取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由表格分析可知:加入过量的胸苷,则细胞停留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间期是DNA的复制时期,说明过量的胸苷可能抑制了DNA 的复制。

加入秋水仙素,则细胞停留在细胞分裂的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数目清晰,形态稳定。

因此观察细胞内染色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

如低温的话,则会影响酶的活性,细胞分裂的各期都会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