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的分类及微创手术入路的应用疗效分析_彭小军
不同入路方案对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临床研究 .
不 同入 路方 案对 肩胛 骨骨折患者 的疗效和 安全性 比较
周文荣, 陈胜 利
f 江西省 高安 市人 民医院骨科 , 高安 3 3 0 8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不 同入 路 方 案 治 疗 肩 胛 骨 骨 折 的临 床 疗 效 。 方法 将 5 8例 肩 胛 骨 骨 折 患 者 分 为 观察 组 和 对 照 组 . 分 别
肩胛 骨 位 于 胸廓 后 上 方 两侧 .由多 层 肌 肉围 绕. 当肩胛 骨 受 到 外界 冲击 时 . 包 绕 的肌 肉可 起 到
一
例, 肋 骨 骨折 9例 。对 照组 2 7例 : 男 1 5例 , 女1 2
例; 年龄 1 8 — 6 1岁 , 平均 ( 3 5 . 1 4  ̄ 4 . 0 5 ) 岁: 致 伤 原 因: 车祸 伤 l 8例 , 高处 坠 落伤 7例 . 殴打伤 2例 ; 受 伤部 位 : 肩胛 体 部 骨折 1 9例 , 肩 胛 颈部 骨 折 5例 . 肩胛 盂 骨 折 3例 : 合 并 锁骨 骨 折 患 者 5例 . 肩 锁 关
( 1 o 1 : 5 7 7 — 5 8 0 .
报, 2 0 1 2, 4 7 ( 5 ) : 6 1 5 — 6 1 6, 封3 . 『 2 】 王行 雁 , 徐智, 王立新 , 等. 胆 囊 结 石 合 并 胆 总 管 结 石 的 外 科 微 创 治疗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2 0 1 2 , 1 2 ( 6 ) : 5 1 5 — 5 1 7 . [ 3 】 蒋 叶平 , 单远 洲 , 沈叶 , 等. 腹 腔 镜 联 合 胆 道 镜 治 疗 胆 囊 结 石 合 并 胆总管结石 1 0 6例 分 析 [ J ] .中华 临 床 医 师 杂 志 ( 电子版 ) , 2 0 1 2 , 0 6 f) : 1 2 2 — 1 2 3 . f 4 ] 吴 国栋 , 张丰深 , 孙海 , 等. 胆 总 管结 石 经 内 镜 或 开 腹 手 术 治疗 后
应用重建锁定钢板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论文
应用重建锁定钢板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摘要】目的:探索经外侧切口微创入路应用重建锁定系统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手术的技巧、优点及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9-14月,平均12月。
骨折全部愈合,无不愈合。
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可2例。
结论:经外侧微创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固可靠,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微创;肩胛骨骨折锁定系统;肩胛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4-01肩胛骨骨折在高能量所致骨折中较少的一种,传统的治疗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与高能量,多系统损伤增加趋势相伴发,肩胛骨骨折发生率也增高,多发伤占35%-98% 合并锁骨骨折15%-40%,合并肋骨骨折25%-50%,合并肺挫伤15%-5%[1]。
传统肩胛骨背侧显露创伤大,出血多,剥离组织多对局部组织血供破坏大,我们自2011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肩外侧小切口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肩胛颈骨折23例,疗效满意,关节功能恢复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35~55 岁,平均45 岁,均为新鲜骨折;受伤原因:跌倒5例,交通事故18例。
其中合并肋骨骨折13例,肺挫伤3例,锁骨骨折7例,骨折采用常用的ideberg 分型[2]:二型横型3例,二型斜型3例,肩胛骨外科颈3例,解剖颈1例,肩胛颈下部11例。
手术时间为伤后3~10d,平均7d,术前所有病例均拍摄肩胛骨正位、侧位和腋位x 线片,因疼痛及多发伤不能拍上述x线片的,行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关节面破坏情况。
1.2 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醉下进行,采用侧俯卧位。
术前标记出肩胛骨外侧缘及肩胛盂外缘皮下位置,在距肩胛盂外侧缘间肩胛骨外侧缘约1cm 处做3~5cm 长的顺肩胛骨外侧缘切口,必要时可以适当向肩峰延长,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沿背阔肌肌纤维方向用手指钝性分开,逐渐由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钝性分开进入,注意不要过度暴力分离以免损伤腋神经。
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不同的微创后入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Mah 31(6)肩胛骨骨折属于临床治疗中并不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由于该部位在人类身体中具有重要的稳定性作用,所以临床中首先采取保守治疗[1]。
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存在肩胛骨移位和骨折并存的现象,所以保守者治疗的效果不是较为显著,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常规的手术治疗会在患者术后影响其预后效果,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本文将就我院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中采用微创后入路方式治疗的整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骨折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
采用入院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1例。
常规组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0~60(34.9±8.5)岁;受伤时间0.5~14(5.23±2.43)d ;高空坠落致伤6例、车祸致伤8例、暴力致伤7例。
试验组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0~59(34.3±8.0)岁;受伤时间0.8~14(5.20±2.03)d ;高空坠落致伤8例、车祸致伤6例、暴力致伤7例。
两组一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以及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情况下接受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两组均采用微创后入路治疗。
(1)常规组采用经典Judet 入路手术治疗:按照肩胛冈走向作一切口切开筋膜和骨膜后在其菱形肌与冈下肌之间沿肩胛骨脊柱缘实施钝性分离,将患者的肩胛冈的附着点进行切除后实施剥离直至显露出冈下窝部位和肩关节后方,根据患者肩胛骨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锁定接骨板进行有效的内固定治疗。
(2)试验组采用改良倒八字入路手术治疗:选择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根据其骨折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联合肩胛骨内侧缘入路治疗,首先沿患者的肩胛骨外缘延长至肩胛骨下角将深筋膜切开,同时对冈下肌和小圆肌实施钝性分离后直至显露出准确的骨折部位,同时钝性分离菱形肌与冈下肌间隙,选择合适的锁定接骨板进行有效的内固定治疗。
肩胛骨骨折的分类与手术治疗原则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心肺功 能等,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术前讨论与沟通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评估 手术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同时与患 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必要 性、风险及预期效果等。
04 手术方法与技巧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如后方入路、前方入路等。
横行骨折
骨折线与肩胛骨长轴呈 直角。
斜行骨折
骨折线与肩胛骨长轴呈 锐角或钝角。
粉碎性骨折
骨折端碎裂成三块或三 块以上。
压缩性骨折
多发生于肩胛骨体部, 为松质骨受外力压缩而
变形。
稳定性评估及意义
稳定性评估
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评估骨折的稳定性。稳定性骨折 通常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易于复位和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则移位明显,复位 和固定困难。
在疼痛可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如钟摆运动、被动关节活 动度练习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 复。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
感染
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定期换药,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出现红肿 、热痛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抗
感染治疗。
血栓形成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警惕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定期评估患 者肢体肿胀、疼痛等情况,必要 时采取预防措施,如穿弹力袜、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和瘀斑。
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和上举动作。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01
可出现方肩畸形和肩胛骨异常活 动。
02
可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及胸部脏 器损伤的表现。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骨科基础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及治疗
骨科基础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概述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占全身骨折0.4%-1%。
边缘骨质明显增厚,肩胛冈加强肩胛骨硬度;肩胛胸壁活动,缓冲暴力,周围丰厚的肌肉常合并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容易漏诊。
肩胛骨骨折分型AdaJR和MillerME将肩胛骨骨折分成四型:ⅠA-肩峰骨折;ⅠB-肩峰基底、肩胛岗骨折;ⅠC-喙突骨折;ⅡA-肩峰基底外侧的肩胛颈骨折;ⅡB-肩胛颈骨折,骨折线通过肩峰基底内侧或肩胛岗;Ⅲ-关节盂骨折;Ⅳ-肩胛体骨折。
Ideberg又将关节盂骨折(关节内骨折)分成五型:Goss提出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SSSC)的概念。
环行结构临床表现假性肩袖损伤体征注意合并损伤(胸部损伤、是否合并锁骨骨折等)X线检查肩胛骨正位、切线位、腋位以及CT检查可清楚显示肩胛骨骨折;腋位以及CT检查可清楚判断肩胛盂骨折。
头侧倾斜位及Stryker切迹位的X-线片可清晰显示喙突骨折。
治疗(一)分型:Ⅰ型为无移位骨折;Ⅱ型为移位骨折,移位大于1厘米或成角大于45度。
Ⅰ型骨折: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SSSC)保持完整者,保守治疗,治疗可采用颈腕吊带制动,早期功能锻炼。
Ⅱ型骨折:肩袖肌肉的正常杠杆力臂发生改变;关节盂倾斜角度改变后,肩袖肌肉对盂肱关节的正常压应力转为剪式应力,这些均导致功能肩袖障碍;表现为外展力弱,肩峰下疼痛;尤其合并锁骨骨折者。
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手术入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间接复位稳定肩胛颈骨折;移位的肩胛颈骨折保守治疗差;可选择后方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方三角肌劈开入路Judet手术入路Ideberg将其分位五种类型:Ⅰ型-关节盂缘骨折,ⅠA型-前方关节盂缘骨折,ⅠB型-后方关节盂缘骨折;Ⅱ型-关节盂横断骨折,分横行、斜行骨折线,关节盂骨块常为三角形游离骨块,向下方移位;Ⅲ型-关节盂上方骨折,骨折线向内上达到喙突基底,常伴有肩峰骨折,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Ⅳ型-关节盂横行骨折,骨折骨折线达到肩胛骨内缘;Ⅴ型-在第Ⅳ型基础上伴第Ⅱ型、第Ⅲ型或同时伴第Ⅱ和Ⅲ型。
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分类与手术治疗体会
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分类与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分类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ardegger分型法,并将依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25例)和手术组(1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保守治疗组疗效优1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手术组疗效优7例、良2例、可4例、差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0%。
两组患者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保守治疗组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肩胛骨骨折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对于移位严重或者存在漂浮肩损伤的患者则以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为佳。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肩骨折分型;骨折固定术;临床治疗效果肩胛骨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其多见于多发伤患者,因合并损伤往往较为严重,故临床上对于该病证的误诊率较高[1]。
临床治疗肩胛骨骨折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但近年来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报道渐多。
为分析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接诊的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并以对比实验的方式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同时对病患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接诊的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25例)和手术组(1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肩胛骨骨折的诊断标准[2]。
保守治疗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0.4±10.5)岁;手术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0.2±10.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小切口后方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新鲜骨折 。单纯肩胛盂骨折 2 例, 合并锁 骨骨 折3例 , 肋 访 过程中随时记 录术后并发症 。
2 结
果
本组 9 例 均进行 随访 , 随访 时 间 6— 2 2个月 , 平 均 ( 8 . 0—1 2 . 5周 ) 。3 个 月后均能恢 复正常生活 。术后无
重建以测量骨折移位 部位 及程 度 ( 见图 1 ) 。伤后 至手 1 2 . 6个 月, 骨折全部愈 合, 平 均愈合 时间为 9 . 7周
何 晖 黎旭 军 黄健林 刘存 东 张亚忠
5 4 3 0 0 0 )
对9 例肩胛盂骨折患
( 广西梧州市 中医医院骨伤科 , 梧州市
【 摘要l 目的 探讨小切 口后方入路治疗肩胛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结果
者应用小 切 口后方 入路手 术治疗 , 采用 空心螺钉 、 可吸 收螺 钉或重 建钢板做 内固定 , 观察疗 效。
吊制动患肢。术后第 2 夭拔除负压引流管后 , 即进行患
肩钟摆式活动训练 , 并逐步增加肩关节 活动的幅度与 强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共 9例 肩 胛 盂 骨 折 患 者 , 其 中 度 。 疼痛缓解后可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 便于肩关节的功
男 8例 , 女1 例, 年龄 2 7— 5 6岁 , 平均 3 7 . 6岁 。受 伤原 因: 车祸 6例 、 高空坠伤 3例 。左侧 4例 , 右侧 5例 , 均为 骨骨 折 2例 , 肩 关 节 脱 位 2例 , 气 血 胸 1例 。根 据
内容物 。
故、 高空作业 的增加 , 肩胛盂骨折 发病率有增 高的趋势 。
我院 自2 0 0 9年 1 0月至 2 0 1 1 年1 2月收治肩胛盂骨折患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3-21T11:50:27.2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殷爱东冼伟陆超鹏邓宇杰廖思强张少朋[导读] 手术指征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殷爱东冼伟陆超鹏邓宇杰廖思强张少朋(广州市萝岗区红十字会医院 511363)【摘要】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
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
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
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
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
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
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
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
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现以诊治的肩胛骨骨折手术为例,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19-0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33例,男19例,女14例。
年龄9~64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1~5d。
交通事故伤21例,坠落伤10例,重物压伤2例。
肩胛骨骨折部位:体部骨折24例,颈部骨折9例,其中13例合并肩胛冈骨折,5例合并锁骨骨折,10例合并肋骨骨折。
均行X 线摄片检查,有20 例行螺旋CT 检查,13 例行CT三维重建检查。
33 例均行切开复位,1~2 块重建钢板或1/3 管形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
1.2手术方法1.2.1手术方法全部采用后入路,切口起自肩峰后缘,沿肩胛冈和肩胛骨内缘,呈弧形,至肩胛骨下角,自肩胛冈切断三角肌后部纤维起点,向外下方翻开,显露冈下肌小圆肌,由此二肌间隙进入显露肩胛骨体部颈部。
在剥离肩胛骨颈部外缘时,应注意勿损伤走行于四边孔内的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
Ⅱ-Ⅳ级肩胛骨骨折患者的手术入路方案研究
对照组各 6 0例 . 两组 一 般 资 料情 况 对 比无 显 著 性
差异 . 具有 可 比性 ( P > O . 0 5 ) 。
i . 2 方 法
1 %【 l 一 Mi l l e r 等[ 3 1 回顾 1 4 6例 肩 胛 骨 骨 折 . 发 现
附着 于 肩 胛 冈切 口下部 分 三 角 肌 向外 侧 牵开 可
暴 露其 下 的冈下 肌 和 小 圆肌 。暴露 肩 胛 骨 骨体 及 肩胛 颈部 外侧 。采 用重 建 钢板 、 螺 丝钉 内同定 。
象, 其 中男 9 0例 , 女3 0例 , 年龄 在 2 2 — 6 5岁 , 平 均 年龄 3 5岁 。病 发 原 因主 要为 车祸 伤 ( 5 7例 ) 、 高处 坠落伤 ( 3 2例 ) 、 高 空 坠物 砸 伤 ( 2 1例 ) 、 其 他 原 因 ( 1 0例 ) 。1 2 0例 患者 中 , 单 纯性 肩胛 骨骨 折 2 3例 ,
低 于 对 照 组 。结 论 肩 胛 骨 外 侧 缘 人 路 能 够 解 决 临 床 分 型 的 几 类 肩 胛 骨 骨 折 类 型, 是 一 种 相 当 比较 安 全 、 可 靠 的 手 术 入 路 方
案。 .
关键词 : 入路 ; 肩胛骨 ; 骨折 ; 疗效 ; 安 全 性
中图分 类号 : R 6 8 3 . 4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2 2 3 8 ( 2 0 1 5 ) 0 4 — 3 2 3 —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0 6 — 2 2 3 8 . 2 0 1 5 . 0 4 . 0 1 5
52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及分析
拨牵引复位 , 重建 钢板 塑 形后 固定 。肩 胛 盂 骨折 纵形 切 开关 节
囊, 直视下复位 , 固定后严密缝合关节囊 。 螺钉
13 术后 处 理。术 后用 吊带或 三 角 巾悬 吊保 护 伤肢 1周 . 后, 开始做摆臂锻 炼 , 术后 3周逐 渐增 加 辅助 锻 炼 , 开始 主 动 并
高, 以往多采用保守 治疗 的方法 , 留有一定 的并发症 , 响患者 的 端 发生分离 . 致愈合困难。如不 及时复位常 可严重影 响肩胸关 影 导 肢体功能及 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J 。我们 所在 医院 自 20 0 5年 节 的活动继 而影 响 上肢 功 能 J 。而 早期 精 确复 位 , 固 固定 骨 牢 5月 一 0 9年 5月采用 切开复位 、 20 微创 入路 的方法治疗 5 2例 , 收 折 , 积极功 能操 练则可 以减 轻肩胸关 节症 状 , 改善 上肢 功能 。肩 到 了较好的治疗 效果 , 现总结如下 。 胛骨为不规则三角形 扁平 状松质 骨 , 位于上 肋表 面 , 有保 护胸 具
12 手术方 法。本组 5 . 2例均 采用 全麻 , 卧位 , 用肩 胛 侧 应 留和恢复肩关节功能 。本组患者微创 入路 , 对移位显 著 的肩胛 骨 外侧人路 , 即微 创入路 。切 口位 于肩 峰至肩胛 骨 下角 的连 线上 , 骨折 和关 节 内骨折 进行 切开 复位 内固定 , 辅助 术后 早期 康复 锻 稍 向内侧成弧形 , 根据 骨折部 位做合 适切 口长 度 , 切开 皮肤 。向 炼 , 能够有 效防止肩胛骨骨折并发肩部 疼痛和功能 障碍 J 。不 过 两侧牵开皮瓣 , 显露 三角 肌后部 并部 分切 断 向外 牵开 , 暴露 冈下 肌、 小圆肌 、 大圆肌 , 明冈下肌 和小 圆肌 间的肌 间隙 , 辨 切开 两 者 在治疗 中, 喙 突和盂 缘 前部 骨折 , 对 应选 前方 三 角肌 、 大 肌人 胸 路 ; 峰、 肩 盂窝上部骨 折 , 选后上 入路 ; 胛体 部 、 肩 肩胛 冈 、 盂缘后 部及肩胛颈骨折 , 选后人 路 , 沿小 圆肌 与冈下肌之 间进人 , 可避 免 损伤腋神经和旋肱后 、 旋肩胛血 管。术 中应注 意肩胛颈 部 固定螺
肩胛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肩胛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究肩胛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采用经典Judet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肩胛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rdegger肩关节功能优良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Hardegger 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肩胛骨后方微创入路进行手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是对经典Judet入路的改进,对肩胛骨骨折治疗有较大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肩胛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scapula in treating scapular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scapular fracture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lassic Judet approach for treatment,and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scapula.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curative effect and Hardegger shoulder function excellent rate.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5% than 70%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Hardegger shoulder function recovery excellent rate as 95% than 70%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scapula for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is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improve shoulder function. This approach is an improvement to classic Judet approach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capular fracture treatment,and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Scapula;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Treatment肩胛骨骨折在臨床上较少见,占肩部骨折的3%~5%[1-5]。
肩胛骨骨折临床分类及治疗效果评价
肩胛骨骨折临床分类及治疗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肩胛骨骨折临床分类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2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14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28例,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和9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分别为7.3±0.8分和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肩胛骨骨折预后均较好,并发症少,若患者合并骨折伴严重移位,或存在漂浮肩情况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保守治疗患者疼痛感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患者。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临床分类;治疗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18-02Clin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of scapular fracture XuFa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engdu Ping'an hospital, Sichuan, Chengdu, 61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scapular fractures and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Select 42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scapular fractures in January from 2014 to 2016, according to the voluntary patient treatment options, divide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operation group) 1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28 cases,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92.8% and 93.1%,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21.4% and 25.0%,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Pain scores were7.3±0.8 and 8.4±1.3,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two kinds of treatment of scapular fracture is good with less complication. if the fracture with serious displacement, or the existence of floating shoulder, the immobilized surgery is better; pain in patients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re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Key words】Scapular fractures;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Treatment effect; Evaluation肩胛骨前后均为肌肉包绕,骨折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2%左右。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入路选择分析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入路选择分析李新旭;罗晓冬;汪志中;张帆;何志明;林烨澎;叶茂【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入路选择. 方法 2004年7月~2009年7月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2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取原伤口入路,闭合性骨折分别取肩关节前侧、肩胛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骨折复位后运用重建钢板、螺钉、钢丝等进行固定.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6%. 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09(001)002【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肩骨折;肩胛骨;骨折固定术;内;手术入路【作者】李新旭;罗晓冬;汪志中;张帆;何志明;林烨澎;叶茂【作者单位】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528100,佛山,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R687.32肩胛骨骨折较为少见,仅占肩部骨折的3%~5%[1],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合并伤的发生率高达35%~98%[2]。
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常带来晚期肩痛、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本科自2004年7月~2009年7月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对25例移位明显的肩胛骨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2例,女3例。
【免费下载】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是一块不规则的三角形扁骨,前面稍凹,分二面三缘。背面被肩胛冈分为 冈上窝和冈下窝,此处骨质菲薄,无法放置内固定物。肩胛骨外侧缘相对较厚,上缘 骨质薄而短,但有喙突加强,这三条骨脊称为“三柱”[4]。内侧缘、外侧缘和肩胛冈 是放置内固定物的重要部位。肩胛颈狭窄,骨质薄弱,易骨折,其稳定性依靠三柱的 完整性,单纯保守治疗易造成骨折畸形愈合。正常成年人中肩胛盂约 3/4 有 7°(2°~12 °)的后倾角,约 1/4 有 2°~4°的前倾角。如果有畸形愈合超过这一生理范围,可造成 盂肱关节不稳定或脱位[5]。肩胛骨是肩悬吊复合体的一部分,连接上肢与中轴骨, 其周围有丰富肌肉包绕,也是多块肌肉的起始点和附着点。前方有臂丛、肩部血管、 头静脉等;外侧缘三边孔、四边孔,孔内有旋肩胛血管、腋神经、旋肱后血管通过; 肩峰下有肩胛上神经血管,骨折移位或手术时极易损伤。
4 治疗
现代骨折治疗的目的是使骨折处稳定,稳定的最新含义是骨可耐受生理运动。
4.1 保守治疗 SF 以青壮年居多,有明显外伤史,但肩胛骨被肌肉包绕,形成保 护肉垫,加之肩胛骨边缘部分明显增厚,且在胸壁上活动度甚大,受外力后的移位缓 冲了暴力强度,一般移位小,属稳定性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即可。多数学者认为大部 分 SF 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及肩盂关节的骨折需手 术治疗。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治疗时间长、痛苦大,且骨折愈合后往往遗留肩部疼 痛、肩关节外展受限等后遗症。对体部、肩峰、肩胛冈及喙突的稳定性骨折,多数仅 予三角巾悬吊 3~4 周,无需特殊处理,少数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石膏或肩外 展架固定 3~4 周,并发症少见。肩胛颈和肩胛盂的稳定性骨折,多有轻度移位,需 复位并行上肢牵引 3~4 周,再用三角巾固定 2~3 周,但外展无力、屈伸疼痛等并发 症仍较多。
肩胛骨Hardegge Ⅲ、Ⅴ型骨折手术治疗36例临床观察
肩胛骨Hardegge Ⅲ、Ⅴ型骨折手术治疗36例临床观察蔡国荣;汤海军;周鹏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10(032)006
【摘要】@@ 肩胛骨骨折是临床少见的骨折类型,而且大多为多发伤或复合伤,以往以保守治疗为主,复杂移位骨折患者常常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肩胛骨Hardegger分型[1]Ⅲ、Ⅴ型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912-913)
【作者】蔡国荣;汤海军;周鹏
【作者单位】317500,台州骨伤医院骨科;317500,台州骨伤医院骨科;317500,台州骨伤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肩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1例临床观察 [J], 冯俊文
2.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临床观察 [J], 于军
3.肩胛骨外侧缘入路直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疗效 [J], 王绪才;韩振民;屈克胜;巩仁磊;王玉英;牛海英;
4.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临床观察 [J], 于军
5.肩胛骨外侧缘入路直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疗效 [J], 王绪才;韩振民;屈克胜;巩仁磊;王玉英;牛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肩胛骨骨折新版AO分类重点标准
肩胛骨骨折新版AO分类原则-06-2420:59来源:丁香园作者:紫川秀第二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旳肩胛骨骨折分型是OTA骨折分类委员会1996年确立,并在进行修订,根据解剖学位置将肩胛骨骨折提成4类:肩胛盂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骨体部骨折,肩胛骨突起骨折(涉及肩峰和喙突),但目前该分类并没有在骨科医生中获得广泛共识,鉴于目前肩胛骨分类体系较为复杂,建议一种统一旳肩胛骨骨折分类原则势在必行,OTA分类委员会和AO分类委员会近期在JOT上刊登了有关肩胛骨分类新原则。
最新分类原则简介如下该分类原则旳建立经历了四次旳修订。
第一次,2月。
肩胛骨骨折分为体部,颈部,肩胛盂,肩胛骨突起四部分。
其中肩胛骨颈部定义为以肩胛盂切面为起点,以肩胛盂旳高度为长度,在肩胛骨内侧做平行于肩胛盂旳一条垂直线所围成旳面积。
因该分类措施旳Kapa值较低,后将颈部定义为肩胛盂高度为半径旳一种圆弧,肩胛骨外侧缘和圆弧旳交点作平行肩胛骨上缘旳平行线所围成旳边界。
(图1A,B)第二次,1月到6月,仍分为四部分骨折,将肩胛骨颈部骨折旳区域范畴定义为以肩胛盂高度为半径旳一种圆弧,和外侧缘交界点与肩胛骨上缘和内侧缘旳交界点旳连线所围成旳区域。
(图1C)第三次修订,1月到5月,取消了肩胛骨颈部骨折旳分类,将肩胛骨骨折分为三类,肩胛骨肩胛盂,肩胛骨突起部位,肩胛骨体部。
(图1D)第四次修订,对肩胛骨骨折分型旳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并拟定单纯X片对肩胛骨骨折旳诊断与否充足(表2,3,4)。
在这一阶段将肩胛骨骨折分型旳三部分骨折细分为几种亚型,其中肩胛盂骨折:①单纯旳边沿骨折②肩胛盂劈裂骨折③复杂旳关节损伤;肩胛骨突起部位骨折:①喙突骨折(P1)②肩峰骨折(P2);肩胛骨体部骨折:①简朴骨折,单纯一条骨折线,骨折线在肩胛骨内,或者和肩胛骨边沿只有一种交点②简朴骨折,骨折线延伸至肩胛骨边沿,有两个交点,即肩胛骨碎裂成两部分③多条骨折线。
图1肩胛骨骨折分类修订过程表1修订各阶段分类原则相应旳Kappa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C o r r e s o n d i n a u t h o r ME NG C h u n i n E-m a i l m e n 8 9 7 9 i i n a . c o m @s p g q g g
: b s t r a c t b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t h e r a e u t i c a n d i n d i c a t i o n s o f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t r e a t e d b i n c i s i o n m i n i A O - p p y j : m a l l i n v a s i v e . M e t h o d T h e d a t a o f 1 7c a s e s o f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f r o m F e b r u a r 2 0 0 4t o 2 0 1 2 i n o u r h o s i t a l w e r e y p y p , r e v i e w e di n c l u d i n 1 5m a l e c a s e s a n d 2f e m a l e c a s e s . T h e i r a e r a n e d f r o m 1 9t o 7 5y e a r s w i t h a a v e r a e o f 3 9 g g g g , , , l o b o i d r o t r u d i n a r t s e a r s . O f t h e 1 7c a s e s 9c a s e s h a d f r a c t u r e 3c a s e s h a d s c a u l a f r a c t u r e 5c a s e s h a d s c a - g p g p y p p , , , , u l a r b o d f r a c t u r e8c a s e s h a d t r a f f i c a c c i d e n t w o u n d 5c a s e s h a d f a l l s i n u r a s e s h a d d i r e c t v i o l e n c e i n u r y j y 2c j y2 , , e n o t i n h a d s t a b s 1 4c a s e s h a d c l o s e d f r a c t u r e 3c a s e s h a d o e n f r a c t u r e . A c c o r d i n t o H a r d e e r m e t h c a s e s - g y p g p g g g , , , , o d s 6c a s e s h a d b o d f r a c t u r e s 5c a s e s h a d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2c a s e s h a d s c a u l a r n e c k f r a c t u r e 2c a s e s h a d l a - y p p , , , l e n o i d a b l e l e n o i d b r u m f r a c t u r e 2c a s e s h a d f o s s a f r a c t u r e . M e a n w h i l e 1 0c a s e s h a d m i x e d f r a c t u r e 5c a s e s h a d g g b s s t e m i c i n u r i e s . T h e s e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c a s e s w e r e f i x e d b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r l a s c r e w s l a t e c o m l i c a t e d y y j p y g p p : a n d w i r e t h r o u h m i n i m a l l i n v a s i v e s u r i c a l i n c i s i o n . R e s u l t 1 7p a t i e n t s w e r e f o l l o w e d u b 6m o n t h s t o 3y e a r s g p g y y , , a a v e r a e o f 1 8m o n t h s . T h e e f f e c t w a s e v a l u a t e d w i t h R o w e s t a n d a r d a n d i t w a s e x c e l l e n t i n 1 1c a s e s i n o o d w i t h g g 2, o o r o o d o s t o e r a t i v e f a i r i n 2a n d i n 2, a n d t h e e x c e l l e n t a n d r a t e w a s 8 3. 7%. 2c a s e s c o m l i c a t e d t r a u m a t i c p g p p p : a r t h r i t i s s h o u l d e r . C o n c l u s i o n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f i x e d b m i n i m a l l i n v a s i v e s u r i c a l i n c i s i o n w e r e s i m l e o e r a - p y y g p p , t i o n a d e u a t e l e x o s u r e a n d r e l i a b l e e f f e c t . A l l t e s o f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c o u l d o e r a t e d b m i n i m a l l i n v a s i v e q y p y p p p y y , , , s u r i c a l a r o a c h e s e c i a l l i n b o d f r a c t u r e s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s c a u l a r n e c k f r a c t u r e l a b r u m l e n o i d a b l e f r a c - g p p p y y p p g , t u r e a n d l e n o i d f o s s a f r a c t u r eb u t e x c e t s c a u l a r b o d s l i n t e r e d f r a c t u r e o r f o a t i n s h o u l d e r . I t ' s a s a f e a n d e f - g p p y p g f e c t i v e s u r i c a l m e t h o d s o f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 g p ; ; K e w o r d s S c a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f r a c t u r e t e m i n i m a l l i n v a s i v e i n c i s i o n p y p j y y
2 0 1 3年 1 4卷1 0期
临床急诊杂志 )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E m e r e n c C h i n a g y(
·4 8 1·
肩胛骨骨折的分类及微创手术入路的应用疗效分析
彭 小 军1 孟春庆2 陈伟1 方 炎 明1 王 庆 华1 赵 平1 席 杨1
〔〕 伤2例; 闭合性骨折 1 开放性骨折 3 例 。 根据 H 体部骨折 6 处 , 肩胛冈骨折 5 例 , 肩 4例, a r d e e r的分型方法 1 , g g
盂缘骨折 2 处 , 盂窝骨折 2 处 。 其中混合型骨折 1 合并全身发伤 5 例 。 通过微创 切 口 入 路 手 胛颈骨折 2 处 , 0例, 术, 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和钢丝等固定 。 结 果 : 随访时间6月 1 7例患者获得随访, 平均 1 优1 良2例, 可2例, 差2例, 优良率8 8 个月 。 根据 R o w e疗效评价标准 , 1例, 3. 7% 。 术 后 并 发 肩 ~3 年 , 经微创切口入路内固定 肩 胛 骨 骨 折 操 作 简 单 , 暴露较充 分, 效 果 可 靠。除 了 肩 胛 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2 例 。 结论 : 骨体部粉粹性骨折外及漂浮肩外 , 几乎各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均可通过微创切口入路完成 , 尤其适用于肩胛骨的 体 部骨折及肩胛冈骨折以及肩胛颈骨折盂缘骨折盂窝骨折 。 这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 关键词 ] 骨折分型 ; 微创手术切口 肩胛骨骨折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6 8 3 [ 0 0 9 5 9 1 8 2 0 1 3 1 0 0 4 8 1 0 3 [ R A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