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
低压
单圈环流
高压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前提下,引起大气运 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因此在赤道和极地之间 存在热力环流
单圈环流示意
在右图中标出大气 运动的方向箭头, 表示赤道与极地间 的热力环流,并比 较赤道与极地近地 面气压的高低
? 赤道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题。
1、图中风带⑥是( AC )[双选]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呈逆时针方向 D.呈顺时针方向
2.图中⑤处的盛行风向是( A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32
1
7
6
5
气压带风带的极点俯视图
不能 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 不是均匀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三圈环流
2
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 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以北半球为例,用语言准确描述气压带风带 的形成过程。
90N
60N 30N 赤道
形成因素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第二章 第一节
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运动的三种模式
理论风向
等 压 线
高空风向
F梯
F梯+F偏
与等压线垂直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
低
高
F梯+F偏+f 与等压线斜交
热力环流 — 原理
单圈环流
1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大气运动
地面的 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 温度差异
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 — 概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A. 东北信风带
B.
副热带高气压. 带
B、南北纬30°附近 D、极地附近
2、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C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课堂练习
3、读图回答: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试
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二、气压带和带的移动 ★地球不停地自转,且不停地公转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课堂小结
大气环流的形成
1
2
3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太阳直射点 偏向力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4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气压带: 四高三低 相间分布 风 带: 南左北右 有信西东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热力原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下节课探讨
盛行西风
为什么冰岛火山喷发导致 的是欧洲航空业的瘫痪?
因为冰岛属于盛行西风 的控制范围,西风将进 入平流层的火山灰吹向 欧洲西部,影响欧洲的 航空部门并危害人体健 康。
气压带和风带及气候类型
热力原因:赤道低压、极地高压
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 4、各气压带、风带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多雨: 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 少雨: 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方向: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2 1
4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海陆分布影响下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亚洲南部(印度 和我国西南一带) 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
0 高压 60 N
夏季
低压 热 300N
冷
可知季风的定义: 随季节变化而转换风向,并且
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叫季风
1月世界气压 中心分布
7月世界气 压中心分布
北半球 冬季
北半球 夏季
小结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东亚季风
冬季 夏季 东南 炎热 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35
线到场35度大陆东岸)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度到 回归线大陆东岸)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度到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到场30度 大陆内部和西岸)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
不同视角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图示
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原因: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 置随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向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 .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应用: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 季节及地理事象的分布
即学即用:判断下面三幅图所示的季节
【例1】
【2008年江苏高考】下图 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 图”。读图回答(1)~(3)题。 (1)上述“某月”是( ) C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D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成
因
风向及原因
性质
性质 冬季:寒冷干燥 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 冬季:⑧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高温 湿 夏季:⑨______ 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风 ___________ 差异 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 冬季:温暖干燥 东北风 气压带、 冬季:⑪_________ 南亚季风 异;⑩________ 高温湿润 夏季:⑫ _________ 夏季:西南风 风带季节移动 ____________
赤道热
赤道低气压带
想一想南半球大气环 流的情况会怎样?
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了
七 个气压带 六 个风带
地球自转促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三圈环流及其形成的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三圈环流 分布 性质
天气
冷干 暖湿 干热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炎热干燥
湿热 干热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暖湿 冷干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和大陆西岸气候形成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例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0 气 温 ℃ 15
60 气 温 ℃5 0
03 01
0降 水 5量 mm
0
4000
600 气
3降0
温水
5 0℃0 1量5
mm
400 0
6
0
0 气 温
降3 水
0
5 0 0℃ 量1 5
mm
400 0
6
00 气
3降0
温水
5 ℃0 0 1量5
mm
400 0
600 降 水
500 量 mm
400
-15
3 0-01 5
带热 带 雨 林
热 带 草原 气 候
分布:南北纬10°-20°之间 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 气 候
分布: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 西岸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
热带荒漠带
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 西岸 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西风带控制。
1 0-04 5
100
-60
1
4
7
10
0 -60 月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师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基础——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据图指出a 、b 、c 所代表的环流圈。
提示:a 为低纬环流圈,b 为中纬环流圈,c 为高纬环流圈。
2.补充完成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
(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表述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提示:①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②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连线)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1)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块状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典型气压中心与冬夏季风(1)由图1可知,1月份(冬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M 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①M 的形成:1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亚洲)高压。
②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③此时,东亚盛行A 西北风,南亚盛行B 东北风。
(2)由图2可知,7月份(夏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N 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①N 的形成:7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升温快,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亚洲)低压。
②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③此季节,东亚盛行C东南风,南亚盛行D西南风。
命题视角(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案例法学习[把握教考导向]一、教材这样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5)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知识点
17.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②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②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③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④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⑤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⑥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
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
(4)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模式。
全球范围内大气大规模的运动我们称之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全球的分布上也主要体现为大陆东、西的差异。
大陆西岸主要表现为受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大陆东岸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将热力环流模型扩大到全球。
1.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1.地球不自转;2.地表性质均一;3.太阳直射赤道。
结论: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动态过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单圈环流模式不成立。
而是形成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1. 地表性质均一;2.太阳直射赤道。
【重点理清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的最终偏转方向不同】【六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过程术语及图解分析】:【赤道低气压带,0°为中心】 赤道附近温度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则形成高气压,流向两极方向。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最终在北纬30°高空偏转成西风。
气流源源不断从赤道上来补充,越堆积越多,最终气流被迫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30°为中心】气流被迫下沉在地面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压气流流向赤道和高纬度。
流向赤道的偏转成[东北信风带]。
流向高纬度的偏转成[西风带]。
【极地高低压带,90°为中心】极地周围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压气流流向四周,形成环绕极地的[极地东风带]。
高空气流则下来补充。
【副极地低气压带,60°为中心】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在60°附近相遇,来自低纬度的暖而轻气流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1.根据气压带的中心纬度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影响
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风向 (1)形成原理。 一年中,海陆之间气压高低的季节变化导致盛行风向也会 随季节变化,这样就形成季风。 1 月(冬季),在北纬 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 阿留申低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极地高压 南北纬 90° 热力
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极地低 南北纬 60° 动力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热带高 南北纬 30° 动力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赤道低气 压带(1 个)
0°附近
热力 原因
性质 冷高压 冷低压 热高压 热低压
气流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特点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2)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
北半球 南半球 响气候)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 带(2 个) 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 带(2 个) 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字母 b 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B )
【答案】(1)B (2)B 【解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 点,a 位于 30°S~40°S 之间,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b 是副热 带高气压带之南的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三圈环流示意图.ppt
顺着箭头方向找一找:北半球大陆西岸由低纬向 高纬依次出现哪些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与部分气候类型
极地高气压带
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湿夏季干热的地中海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 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 的意义:
1、调节热量和水汽分布
2、对气候和天气有重要影响
北半引球起大低气纬运环动流的偏因立向素体力是。图:假高设低地纬表间均热匀量。不均,地转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三 圈 环2.假两个设:因①素地:极球热锋力表地高面转低性偏纬质向之均力间匀。的②受太热阳不直均射(赤)道;
流
高纬环流
10
5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
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 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 动力原因形成的。
2、不同气压带、风带---不同气候。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 (4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夏季北移
66°34´N ° ´
23°26´N ° ´ 0° ° 23°26´S ° ´
66°34´S ° ´
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冬季南移。
3.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 下列图中, 下列图中 大气运动的是( 大气运动的是( C ) A. B.
C. D.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D ) 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 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全球7个气压带 个低压带, 个高压带 全球 个气压带, 个低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 °左右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低压带气流上升, 低压带气流上升 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多云雨
----六风七带 ----六风七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中 东
纬 北
西 信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是空气 注意
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 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极地高气压 带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而形成, 带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而形成,属 热力成因。 于热力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聚 集被迫下沉而形成、 集被迫下沉而形成、副极地低气压 带是冷暖气流被迫抬升而形成, 带是冷暖气流被迫抬升而形成,属 动力成因。 于动力成因。
三圈环流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环流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环流区域,分
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这三个环流区域在
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风系统。
首先,赤道低压带形成于赤道地区,这里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对流,使得这一地区的气压较低。
由于
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作用,赤道附近的空气被向东偏转,形成东风,这就是赤道地区的东风带。
其次,副热带高压带形成于赤道以北和以南的30°纬度附近。
这一地区因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地表温度相对较低,空气下沉
形成高压,这就是副热带高压带。
在这一区域,空气向地表辐散,
形成西风带。
最后,极地低压带形成于极地地区,这里因为受到较少的太阳
辐射,地表温度较低,空气密度大,形成低压。
在这一区域,空气
向地表辐散,形成偏北风和偏南风,这就是极地地区的风带。
总的来说,三圈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共同
作用,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和气压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这些环流系统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大气环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