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合集下载

土地经济学第四章 土地分区利用全文-大学课件

土地经济学第四章 土地分区利用全文-大学课件

(一 )农业区位论——杜能的
《孤立国》
杜能的《孤立国》 的中心内容是:农 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 度 ,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 ,而且更 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 发展水平 ,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 消费地(市场) 的距离 。杜能阐述了对农 业生产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
(六)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4)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对传统的区位论提出挑战 。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区位论的研究条件和范围 ,为区位论 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软资 源(非实物资源) 的要求 ,和一般意义上的工业 生产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这一 问题的研究 ,极 大地丰富了区位论的研究内容。 (5)数学模型的广泛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 用、遥感技术的应用等 ,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利 的技术支持 ,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土地分区利用
第一节 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第二节 农业土地分区利用 第三节 城市土地分区利用 第四节 其他非农业土地分区利用 第五节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
第一节 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一 、区位理论及其发展 ■ 区位 ,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客观物体分布的
地区和地点 。区位理论则是关于自然物体 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 互关系的学说 。区位理论是指导土地分区 利用的基本原理。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过 程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 利用的分化过程。
■ 克里斯塔勒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 , 同时 指出: 城市对其周围地区承担的各种服务 职能 ,理论上必须最接近所属地区的地点。
■ 由此他从几何上推导出 ,这些地点在正常 情况下应当位于六角形服务区域的中央 , 这样 ,就形成了他的六边形的城市空间分 布模型。

土地利用规划ppt课件

土地利用规划ppt课件
▪ “壤者,襄也,即松柔无块而宜于耕之土。”从汉语构词 来讲,在“土”字右边加上“襄”,“襄”者助也,指人 工培育之意。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1.1 土地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土地利 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 土地利用的不同发展阶段(历史演化): 对自然界敬若神明、顶礼膜拜时期 掠夺和占有、征服自然时期(人类中心主义 ) 正在走入人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持续发展时期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2.1 规划的概念
❖ 我国古代早有“早虑则不困,早豫则不穷”(元·马致 远·岳阳楼曲)
❖ “谋定而后能少覆众”(唐书·李光弼传)
❖ 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源》对规划解释为:计划、谋 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安排。
❖ 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1863~1939)
▪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 前苏联土壤发生学创始人道库恰耶夫(1846~1903)
▪ 土壤是由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个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即土壤=f(气候、生物、岩石、地形)时间。
❖ 克里斯钦(澳大利亚)
▪ 提出土地综合体的概念,“土地是地表上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 从空中环境到地下的物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以及过去和现 在与土地相联系的人类活动”。

土地的区位利用原理

土地的区位利用原理

销售收入 总成本

C3
R M1 M2 M M3
C’
R’
C1 C2 C

O
N1 N2
N
N3
距离

图5

结论

该工厂距离中心市场的半径 不能大于N。
在土地无偿使用的条件下, 该厂主应尽量使工厂建于距离中 心市场最近的地方,以获取超额 利润。


这种超额利润实质上是土地 价值的体现。
这种超额利润不是依厂主经 营才能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 是由于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区位经济效益

一、优位经济效益 二、外部经济效益 三、土地位置与商业资金的流通效率••一、优位经济效益

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 的“额外”经济效益。
优位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有 以下3种:


地理优位效益

交通优位效益
资源优位效益

二、外部经济效益

是指企业内部效率提高,但其 本身不支付代价,而由企业外部的 经济行为所产生。

市场半径越小的土地,级差 收益越高,级差地租也就越高。
结论

只有出得起最高地租的企业 (行业),才能把企业配置于最佳 位置;
出不起高额地租者,只能依自 己的情况远离市场中心,寻找自己 适宜的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 总是趋于平均,进行区位选择时



一要考虑特定产品(行业)的 总成本;
二要考虑生产该产品,在特定 位置能增加多少收益。

二种产品的例子

我们考虑A、B两种产品的生产、 运输与销售。
设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A, A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城市各处 是相同的,所以生产成本曲线 为一条水平直线;

第五讲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

第五讲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

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 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 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 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 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 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 再如我国广州的中国大酒店建设,消去了 与越秀山隔街相望的象岗山2万多立方米, 最高处达20多米。而象岗山不仅是广州这 个平原城市十分难得的自然生态要素,而 且还是古南越、南汉国王宫的领地,山下 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南越墓。这幢建筑虽 然单体精彩,但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就需 要重新评价了。
5.2 空间格局
1)同心圆式扩张
• 指城市用地连片地向各个方向扩张发展, 俗称“摊大饼”。一圈一圈的连绵发展使 整个城市的活动错综复杂。各种功能相混 合。这一演化类型常常体现于中心集结型 和格网型的城市身上。
2)星状扩张
• 指城市以几条主要道路为轴线成辐射状生 长,是城市空间生长中较常见和最不稳定 的类型。若某一发展轴具有较大优势,城 市将向条带延伸型的城市格局演化;若轴 向延伸的同时结合轴间的相向蔓延,城市 则将向中心集结型的城市格局演化。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 厅。
位于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的中央,又称星形广场凯旋门, 为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 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1806年8月15日奠基, 1836年7月29日落成。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 一座。星形广场凯旋门全部由石材建成,高48.8米,宽 44.5米,厚22米,中心拱门宽14.6米。四面各有一门,门 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像,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的 286名将军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 事史。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 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正面有四幅浮 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

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

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

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关于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1:区位概念1、概念:区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个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外,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置上的反映。

换言之,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2、自然地理区位: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周围陆地、山川、河湖、海洋等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该位置上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组合特征。

3、经济地理区位:地球上某一事物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人地关系。

4、交通地理区位:某城市或市内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关系。

2:区位的影响因素1、影响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行政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1) 繁华程度;(2) 交通状况或通达程度。

把出行的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反映通达程度的因素:道路功能、道路宽度、道路网密度、公交便捷度、对外设施的分布状况。

(3) 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完备程度(4) 人口密度3、自然因素:影响土地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1) 地形坡度;(2) 土地承载力(3) 地质构造(4) 洪水淹没及排水状况(5) 城市的自然景观(6) 公园与绿地(7) 环境质量4、行政因素:城镇规划。

3:农业区位论1、农业区创始人:德国,冯杜能2、著作:《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3、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其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2)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位地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生长。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4、杜能农业区位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第5讲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

第5讲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

1986年第一次全国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 国1/4位缺房户、无房户、生活不便户 (人均小于4M2、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 婚男女分不开等)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0.78% 1.0% 3.67%
2000 > 5%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 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临界点。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 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房。
住宅制度的改革
• 个人购房: 1997年:20% 2002年:95%以上
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1)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 按所处位置分类 •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 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相连, 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 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 施(医院、商业服务、公园等)

3、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1)自然地质条件
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
土液化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
向阳的坡面
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
保护区
(2)周围环境
自然环境
• 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 • 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功能用地环境 • 与工业区的关系 • 与对外交通的关系 • 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建筑环境 • 城市小气候 • 高层建筑群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区位理论及土地利用

区位理论及土地利用
交通条件:道路通达度、公共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路网 密度等,这些因素可改变土地空间位置,提高其利 用价值。
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度和公共设施完备度(对土地投资 效益和生产效益有影响)。
环境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度、环境质量优劣度、绿地覆盖率 等,对住宅用地有影响。
人口状况:辑因果关系 区位 级差地租 土地价格空间差异 控制区域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最佳空间结构(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建筑、教育
卫生、商业和金融业) 在市中心收取较高地价、控制中心区的 继续膨胀,在远郊收取较低地价、鼓励工业向郊区发展。
(一)土地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6个同心圆)
距离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随着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愈 粗放。
大田作物
消费 中心
精细作物
2.韦伯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市场区位论等) 韦伯认为:原材料、运输和劳动力 对工业生产起作用 选址为运费最低点
最佳
3.现代区位理论
主要内容
繁华程度:主要反映商服业聚集情况,可形成较强的集聚效益, 提高区域内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分区利用》课件

《土地分区利用》课件

土地分区利用的步骤
1
制定土地利用计划
2
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
土地利用计划。
3
土地调查和分析
对土地进行详尽调查和分析,为制定 土地利用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实施土地利用计划
按照制定的计划,对土地进行开发利 用。
土地分区利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1 土地资源有限
世界范围内,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
2 土地利用计划制定难度大
土地利用计划制定需要考虑到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难度较大。
3 土地利用方案落实难度大
土地利用计划要落实到具体行动,面临着各种复杂困难。
土地分区利用的案例分析
国内土地分区利用案例
张家口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土地利用计 划制定,有效促进了地区发展。
国外土地分区利用案例
英国的切斯特市区土地利用规划,成功保护了自 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
结论
总结土地分区利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土地分区利用的发展趋势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将对土地利用计划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
土地分区利用
介绍土地分区利用,包括其定义和意义。
土地分区利用的类型
农业用地分区利用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合理划分不同农业用地 类型。

居住用地分区利用
根据需求、环境和政策等因素,合理规划城 市居住区域。
商业用地分区利用
根据商业活动需求,划分不同商业用地类型。
工业用地分区利用
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划分不同工业用地类 型。

土地的区位利用原理共38页PPT

土地的区位利用原理共38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土地的区位利用原理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土地分区利用概念

土地分区利用概念

土地分区利用概念
土地分区利用是指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然环境的条件、社会经济的需求等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和指导不同区域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向和方式。

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内容。

土地分区利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分区:指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的需求等因素划分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2. 开发引导:确定各功能区的发展利用方向,指导土地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方式,保障各种用地合理布局和良好开发。

3. 环保保护:对一些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加强保护和治理,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和土地资源状况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5. 法律监管:设立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区,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加强管理和监管,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的来说,土地分区利用概念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管理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地域重量
当劳动系数较大时,即劳动成本高时,工业厂址的 选择, 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 点, 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增大的数量, 最 终使产品成本下降。
当劳动系数较小时,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与其他 地区比较, 可能节省的劳动费用较高,工业厂址的选 择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它对各种劳动密集型的制 造业,特别是对劳动系数大的制造业吸引力也较强。
工厂所获利润水平是一样的。
C’
C3
M1 M2 M
M3 R’
C1 C2
N1 N2 N N3
图5
距离
f、租金支付能力曲线

距离市场中心近的
厂家因超额利润较高,
所以应支付较高的土地
租金。换句话说,距市
场中心近的厂家具有较
高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
如图6所示。
• 图6实际上是以图3的 R R´为横轴,将C C´曲 线绕RR´轴旋转180°得 到的。
区位理论构成了挑战。 6 以计算机、遥感技术等模型化定量化研究更广泛。
二、区位经济效益
• 优位经济效益——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
“额外”经济效益。
• 外部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内部效率提高,但其
本身不支付代价,而由企业外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
• 土地位置与商业资金的流通效率
土地位置与商业资金的流通效率
• 周转速度越快,占用的资金越少,流通的商品量 越大,资金的流通效率就越高。
三、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与地租: 基本经济模型
1、单一产品地租决定与区位选择:
经济模型的假定条件
1、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市场; 2、运输工具单一,及运输不同的产品,其费率相同; 3、对各种不同的产品,运费与离中心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4、生产成本 = 费用 + 利润 5、产品总成本 = 生产成本 + 运费 6、每单位土地上生产的某种产品的销售额相同。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是指根据土地的利用功能和特征,将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更好地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

常见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包括:
1. 用途分区:根据土地的不同利用功能和用途,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等。

2. 生态分区: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地理条件,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域,如湿地区、森林区、草原区等,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3. 生产分区:根据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的需要和土地适宜性,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生产区域,如粮食产区、果蔬产区、牧草产区等。

4. 功能分区:根据土地的功能需求和规划要求,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交通区、旅游区、教育区等,以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

5. 城市分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的特征,将城市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
域,如市中心区、郊区、工业园区等,以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和规划。

这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以实现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规划。

地理的土地利用

地理的土地利用

地理的土地利用地理课教案:土地利用一、引入学生常常疑惑,为什么一方土地种植粮食,而另一方土地则建设工厂或者居住区?为了解答学生的疑问,我们今天来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土地利用。

通过学习,我们将了解到土地是如何被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利用的,从而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的相关问题。

二、背景知识1. 什么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指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的支配和利用。

2. 土地利用分类- 建设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

- 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 自然保护用地: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三、主体内容1. 建设用地- 住宅用地:用于建设居住区,满足人们居住需求。

- 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工厂、仓库等工业设施,满足生产需求。

- 商业用地:用于建设商场、超市等商业设施,满足购物需求。

2. 农业用地- 耕地:用于种植作物,满足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

- 林地:用于森林资源保护和木材采伐。

- 草地:用于放牧和畜牧业。

3. 自然保护用地- 自然保护区:用于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

- 森林公园:用于保护自然景观和提供游憩服务。

四、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土地利用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1. 案例一:某地农田变工业区分析:该地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经过城市的扩展和工业化的进程,逐渐被转变为工业区。

这种土地利用的变化可归因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2. 案例二:森林公园的建设分析:某地的山林被划定为森林公园,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服务。

这种土地利用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视。

五、拓展讨论1. 地理位置对土地利用有何影响?2. 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3.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否会有差异?原因是什么?六、总结与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你是否对土地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能否举出更多的土地利用的案例来说明不同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七、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案例,如农田变建设用地、城市绿地保护等,进行调研与分析,并撰写一份关于该案例的调研报告,包括背景介绍、现状分析和问题讨论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
原材料系数=——————————
制成品总重量
2 三个基本原则
(1)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 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计, 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 心消费区。适于这一条件的工业,其所用物质大都是随地 物质 , 如制冰厂、酒厂、汽水等饮料厂及砖瓦、水泥厂 等。
(2)原材料系数 > 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 > 运出工厂产品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计,工厂应设在稀 有性原材料产区,属于这一类的产业有金属冶炼业、食品 加工业等。
一、土地区位利用理论
• 区位
– ——即各类物业分布的地区或地点。
• 区位论
– ——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 互关系的学说。
区位论的产生:

作为一种学问,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
– 标志:
– 1826年德国农业地理学家屠能(J·H·V·Thunon, 1783-1850)所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简称《孤立国》)(第一卷)。
– 市场半径越小的土地,级差收益越高,级差地租也就越 高。
最后的结果是:
• 只有出得起最高地租的企业(行业),才能把企业配置于最 佳位置;
• 出不起高额地租者,只能依自己的情况远离市场中心,寻找 自己适宜的位置。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总是趋于平均。
二种产品的例子:

我们考虑A、B两种产品的
– ——市场区位论
• (1)农业区位论 • (2)工业区位论 • (3)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 (4)市场区位论 • (5)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一) 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
1 假设条件
(1)城市孤立(孤立国); (2)城市消费外围农业供给 (3)陆路交通马车运输; (4)气候土壤条件相同; (5)运费与农产品重量以及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量越大,资金的流通效率就越高。
三、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与地租: 基本经济模型
1、单一产品地租决定与区位选择:
经济模型的假定条件
1、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市场; 2、运输工具单一,及运输不同的产品,其费率相同; 3、对各种不同的产品,运费与离中心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4、生产成本 = 费用 + 利润 5、产品总成本 = 生产成本 + 运费 6、每单位土地上生产的某种产品的销售额相同。
– ——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
– 1909年,韦伯(A·Weber,1868-1958)的《论工 业的区位》发表:
– ——标志工业区位论问世
– 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W·Christaller,1893-1969)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 ——城市区位论
– 几年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Losch)从 市场区位的角度分析研究城市问题,提出了与克 里斯塔勒城市区位论相似的理论,为与前者区别, 后人将其概括为:
CB’

B产品的销售水平为R,见
图8,
CB

A、B产品同时在同一城
市内进行生产,并根据假定5,
A、B两种产品在单位土地上
O
距离
的产值(销售额)相同。两张 图合并得到图(h)。
图8

若城市中只生产A产品,
那么生产A产品的厂址在OL范
围内。

若城市中只生产B产品,
那么,生产B产品的厂址在OM
范围内。

阿兰索(W.Alonso)竞租理论
在任何一个地段位置上, 总是有一种用途比任何其他用 途有更高的地租报酬。
越是接近市中心的地块,级 差地租也越高, 只有那些出得 起最高地租的企业主 , 才能把 他的企业配置在市中心。而那 些出不起高额地租的企业就不 得不到离开市中心较远的外围 圈层去找自己适宜的位置。
半产工厂总径的成大利本于润CN3,N减3大如少于为C3销MO3N。售3,收则入生R,
销售收入 总成本

若工厂距离中心市场O
R
的销半售径收小入于R 大N,于如生为产ON总2
,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
C2N2,工厂利润增加C2M2 。
C

工厂距中心市场愈近,
利润增加得愈多。
O

若工厂距中心市场半径
为 N1,则利润增加 C1M1。
若在同一个城市内同时
生产A、B两种产品,从图9可
看出,在ON范围内,产品A的
总成本低于产品B。

如在O处,生产A产品的
厂家的租金支付能力为CAR, 大于生产B产品的厂家的租金
2 空间布局
第六圈:畜牧业圈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第一区黑麦, 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 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
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谷物。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三年轮作)。 六区轮作制;马铃薯-大麦-苜蓿-黑麦碗豆-黑麦。耕地的50%种植谷物。
第二圈:林业圈(森林)。产品重量大, 供城市建筑和薪柴用;
价格 a
c
d
数量
b
(五)区位理论的进展特点
1 从单个经济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到总体区域的土地 结构的应用。
2 从抽象的理论模型的推导转变为实际分析和决策应用。 3 第三产业加入到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分析中。 4 对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经济对土地分区利用的影响更
加关注。 5 现代科技和交通的的广泛应用,软资源的利用对土地
(三)克利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1 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 系的六边形模型
日常生活的低级消费 品应数量多、布局分散、
3
服务范围大;高级消费品
数量少、布局集中、服务
2
范围小。维持最少消费人
口和最低利润的范围叫门 槛。
1
c ba o
(四)市场区位论-廖什需求圆锥体
因运费的增加,产品价格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消费 者行为采取的消费决策是价格高的商品购买少,价格低的 购买多。 要求商业网点和的的建立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 距离。
地域重量
当劳动系数较大时,即劳动成本高时,工业厂址的 选择, 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 点, 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增大的数量, 最 终使产品成本下降。
当劳动系数较小时,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与其他 地区比较, 可能节省的劳动费用较高,工业厂址的选 择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它对各种劳动密集型的制 造业,特别是对劳动系数大的制造业吸引力也较强。

城市土地的差异性——在于土地的位置,即某
一地块距城市商业中心的远近。

一般地,在城市各类用地中,商业用地对土地
位置的差异表现得最为敏感,它会显见于商业资金
的流通效率。

商业资金的流通效率,即一定时期内流通的商
品量或销售额的多寡。

而商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则是商业资金流通效率
的综合体现。

周转速度越快,占用的资金越少,流通的商品
技术水平,而是由于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
• 经济学上的“地租”——
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 本之后余下的那部分。
• 绝对地租——由土地的绝对生产力决定
• 级差地租——由土地的级差生产力决定
• 城市地租:住宅经营者或工商企业为建筑住宅、工厂、商店等场 所,租用城市土地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场中心近的厂家具有较
高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
如图6所示。

图6实际上是以图3
的R R´为横轴,将C C´
曲 线 绕 RR´ 轴 旋 转 180°
得到的。
超额 利润
销售收入 总成本
R C
距离
图6
C’ C3 M1 M2 M M3 R’ C1 C2
O
N1 N2 N N3
距离
图3转图6
圈层说级差地租理论——
• 也就是说,无论产品在何处生产,生产者所获得的销售收入 是相同的。
• 所以在图3中,销售收入曲线RR’是条水平直线。
成本
R
R’
O
距离
图4
e、租金支付能力与生产总成本(图5)

在图5中,总成本曲线
CC’ 与 销 售 收 入 曲 线 RR’ 交 于
点M,点M在坐标横轴上的垂
足是N。

若工厂距中心市场O的
图2
c、总成本曲线(图3)

产品的总成本等于生产成本加运费。图1、图2叠加,
就得到该产品的总成本曲线图3。

图3中的CC’曲线代表了产品的总成本与工厂距离中心
市场路程的关系。
成本
C’
C
O
距离
图3
d、销售收入曲线(图4)
• 由于产品只能在中心市场上出售,所以无论产品在何处生产, 它在中心市场上的售价是相同的。
P V (E T)
P :利润, V: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E:农业生产成本, T:运费
(二) 工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 的,寻求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 业的最佳分布点。 1 运费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上述特点, 韦伯设计了原 材料系数公式:
区位 市中心
通达 租金 度
最高 最高
从中心延 伸出来的 主要公路 的交汇点
远离公路 的地区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结论的引申: 多产品(行业)的土地空间利用模式

任何中心市场不可能只出售单一产品,厂商无论生产何种
产品(服务)都希望选址设厂在交通最便利、营业额最高的市场
中心。

决策的限制条件至少有:
– 优等位置的土地有限,越是靠近市场中心,土地面积越 少,势必引起竞争;
第一圈:自由农业区(集约农业),生 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 园 艺作物,饲养奶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