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球工作监察调查报告”引发的思考:如何拯救怀才不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份“全球工作监察调查报告”引发的思考:如何拯救怀才不

01、一项调查引发“怀才不遇”的讨论

加拿大德斯塔德公司,在全球32个国家做了一项“全球工作监察调查”的研究项目,并公布了调查结果,其中一项“是否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的调查结论引发了不少国家的讨论。

在中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的比例高达84%,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是土耳其和希腊,分别有78%和69%。

这份调查报告受访者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每周至少要工作24小时,每个国家的受访采样人数不少于400人。

对于13亿人口而言,这项“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的调查能说明什么问题?有批评者指出,对于中国的调查取样太少,缺乏科学性,不足以下此结论。也许84%的结论数据不够科学,但是调查报告可以反映出社会确实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

笔者也是一个好事者,还为此收集了几种常见观点。

(1)这么多人觉得怀才不遇是因不满情绪的宣泄

第一种观点:资源分配不公造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金光表示,在社会快速发

展中,社会发展提供的美好愿景对所有人都有吸引,但是社会能够提供给人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又是有限的,所以在某个时间段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机遇。

“权利、金钱、关系在社会用人制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找关系、打招呼、递条子的这些行为在就业领域里屡见不鲜,阻碍了人才的上升通道,社会中“怀才不遇”的怨气也由此增多。”

愿景和现实之间,形成“欲望”与“可能”的差距,加上特殊时期的某些不公造成心理落差,这个落差越大,情绪就会越大。

(2)这是“错配郎”的闹剧

第二种观点:怀才不遇是用人评价体系还不够成熟,造成了供需双方的“盲婚错嫁”。

笔者相识多年的谭女士,从事人力资源行业十多年,对于近年来就业市场中的浮躁情绪感触颇深。

“以前求职应聘的淡旺季分割明显,现在几乎全年都是招聘和应聘的旺季,用人单位抱怨说找不到合适的人,多数人都眼高手低;求职者却抱怨说大材小用,找不到合适的平台。”

这种分歧来自于双方评价方式的不同,如果求职者以为自己的高学历就代表着自己是“大材”,那么因为高学历却没有找到理想工作自然而然会认为自己“大材小用”。

用人单位一开始以学历为评价方式,可是在实践中却屡屡遭遇高分低能的情况,造成学历贬值,滋生了一种“人才高消费”现象,用人单位不断提高学历门槛,让“大学生竞聘掏粪工”、“硕

士生争当清洁工”等新闻屡屡见报。

(3)事不关己的调侃论

第三种观点:世界上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只有没才的人

有部分人士,对此类问题并无切肤之痛,一副瞧热闹不嫌事大,提出“怀才不遇”本身就是伪命题。

“在工作上,要实干,要脚踏实地,任何工作都是“干出来”的。”

“怀才就像怀孕,久了就会被看出来,如果看不出来,那就说明没怀。”还有人抖着机灵地调侃着。

曾经就职于阿里巴巴,后来出来自己干,还出过不少书的自媒体大拿“鬼脚七”还写过文章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怀才不遇”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一定是你还不够努力。”

甚至还有人发出“怀才不遇是可耻”的论调,笔者不敢苟同。

02、“怀才不遇”一直存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和解决

从古至今,身怀大才而不遇良主的名人举不胜举。

东方朔:十三岁才开始读书,十五岁习剑;十六岁学《诗》、《书》;十九岁精通兵法。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自诩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沦为汉武帝的“滑稽之臣”。

唐代诗人张九龄身居宰相之职,居然也发出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他的五言古诗《感遇》一口气写了十二首,而且其中二首入

选《唐诗三百首》,并被列为开篇之作。他的一生三起三落,终其一生都未能展现他的政治抱负,每次都是刚要有所作为,就要遭遇挫折。

屈原能做《九歌》、《离骚》而楚怀王不用,而且还被流放,郢都城破后抱石沉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是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年轻时遇到文帝喜欢老成持重的,不赏识他,年稍长而景帝又喜欢年轻的,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李广功勋卓著,却终其一生都难以封侯,遗憾离世。

韩愈、杜甫,辛弃疾,陆游,在这里就不一一细举了。

官至宰相的人都会感叹怀才不遇,那些才有小小成就的人就“大言不惭”地说“没有怀才不遇”的人?

我觉得有些人对于人的“才华”认知很狭隘。

人的才华有很多种,有些人很有才华,却就是不知道怎么去获取平台施展。你可以说他缺乏获取平台的技巧和能力,而不能说他没有“才华”。

一个人无论多大的才华,多么大的理想和报复,都需要一个平台去施展。

笔者今天想写这样的文章,就是希望那些有“内秀”的人,能够学会如何去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获得施展的平台。

那什么是平台?

平台包含了:

自身的才华定位;

给你资源和机会的老板;

以及支持你、协同你的同事。

03、从三个方面着手摘掉“怀才不遇”的帽子

(1)第一方面,才华定位

01)没找准发挥自己优势的定位

从一个小案例谈起:

小志大学学的是车辆工程专业,一听这专业名称,读者朋友也一定和笔者当初看到他档案资料时所想的一样,这是一个什么专业?

其实像这种让人一看都分不清是干什么的专业在大学里比比皆是,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求职时,往往会遭遇尴尬处境:自己说不清楚自己能干啥,用人单位也不知道你能干啥。

迫于生计,小志就在一家XX摩托车配件厂找了份销售的工作,印证了江湖流传的定律:实在找不到工作了,就去做销售试试。

一开始还挺顺利,因为小志基于大学里学的专业优势,对于汽摩配件产品掌握的速度比其他人快多了,和客户的交流沟通中能讲得头头是道,他的上司和主管一度还以为招到一位人才,心里还想着怎么把他培养成销售精英。

可是没多久就发现很多问题,汽摩配件的销售属于大客户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