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
谈谈“文”、“道”关系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分合论争兼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谈谈“文”、“道”关系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分合论争兼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谈谈“文”、“道”关系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分合论争兼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古代,那些深受儒家传统思想浸染的士大夫们,竭力主张“文道统一”、“文以载道”。
当然,他们所谓的“道”,是封建伦理道德之“道”,儒家义理道统之道;而“文”,则是指旧时的辞章规范,甚至是八股的一种僵化了的程式。
1903年癸卯学制后,“中国文学”作为独立设置的学科,也涉及到了“文”、“道”关系。
起初,“道”的部分,有专门“修身”、“读经”之类科目予以灌注,而“辞章”或“中国文学”,其主要任务便是熟悉和探究各类文章及诗词歌赋的作法。
民国后,学校取消了“读经”,在“国文”、讲文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美育,“文”和“道”又由“分”而逐渐趋向于“合”。
“五四”时期,新旧两派的激烈文化斗争,在语文教育阵地也有过强烈反映。
革新派为了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一度曾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自编讲义,在课堂中组织讨论;一批企图挽回封建道德颓势的遗老遗少们,又竭力鼓吹“读经”,想把语文教学重新引入宣扬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的歧路。
旧派固然割裂了“文”和“道”的统一关系,力图以陈腐的思想扼杀方兴未艾的国文、国语教学;新派则把“道”强调到了脱离“文”的不适当位置,“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解放初期,“国文、”“国语”的学科名称被“语文”所取代。
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了全国统一的“语文”课本。
与辛亥革命后国文教材改编举步维艰的情况相比,建国初期,语文教材建设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教材内容富有思想性,教学内容进步、健康、丰富、新鲜,清除了旧时国文课本中的陈腐、落后甚至反动的东西。
当然,由于时间仓卒,在巩固革命政权的特定历史时期又很难避免要特别强调政治因素。
随后,在全国开展“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热潮中,许多教师感到语言、文学混教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提出分科教学的意见;随着1953年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关于《红领巾》教学意见的发表,要求语言、文学分科的呼声越来越高。
以文载道 品文育人——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台湾 著名诗人 余 光 中 的《 愁》 是 一 首 优美 而 乡 ,
略带忧 伤的“ 回忆 曲” 堪 称 海 外 游 子深 情 而 美丽 的 ,
恋 歌 。诗人 用 邮票 、 票 、 墓 、 峡 四个 平 凡单 纯 船 坟 海
一
2 4 一
第2 3卷 第 4期
Vo . 3 № 4 12
浅谈初 中语 文诗歌教 学 中的“ 文道 统 一"
李 远彬
雨城 区草坝 中学, 四川省雨城 区 6 50 20 0
“ 以载道 、 文 文道统一 ” 是语 文教 学 的重 要原则 。 “ 即表 现形 式 ,道 ” 文” “ 即思 想 内容 。语 文学 科 的重
而 又 内涵 丰 富的意象来 寄托小 时候 , 大后 , 来 和 长 后 现在 的乡愁 , 虚为实 , 乡愁具 体化 , 对母 亲 、 化 将 把 妻
巧用故 事引 入 。 激发 学 生兴趣 。故 事 1 开 国上 : 将、 传奇 将军 许世 友是 中国现代著 名 的孝 子 , 是倡 也 导火化 以来 唯一 土葬 的高 级领导人 。据说 其建 国后
回老家 省亲 , 见到 白发 苍 苍 的老母 亲从 山上背 柴 回
此求 之。 “ ” 情感 派” 文 教学 大 师 于 漪 也正 是 在 “ 语 语 文教学 必须树立育 人 的远 大 目标 ” 的育 人 思想 指 导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 ATI ONAL C LE OL GE
20 0 9年 l 2月
De e e 0 9 c mb r2 0
母, 远方求 学 , 校 的取 信栏是 每天 必到 之所 。他这 学
节 时 , 师引导 大家 回忆 : 还记 得今 年 “ . ” 老 可 三 八 节
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
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如何实现“道”,笔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道统一尝试古代学者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虽历经时代变迁,文化更迭,但其对于阅读、写作,对于语文基础教学,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一、将语文课堂作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平台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时常告诉学生“汉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炎黄子孙,学好汉语,我们责无旁贷”;“你热爱祖国吗?那么,就要努力学好汉语。
”重点从四个方面切入:1、江山多娇,当以自豪。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许多文章对祖国风光进行了描绘和讴歌。
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简单,能吸引他们兴趣的,常常是一些直观、表象的东西,因此,教学中我较多地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
例如:《迷人的张家界》是一篇自读课文。
在导学时,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同学们领略了张家界的“美”。
之后,让大家自由发言,说说“你喜欢张家界的美景吗?”“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地方像张家界一样美?”归纳后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风光如画,地大物博,我们当以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倍感自豪,我们要热爱她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并出示了提前准备的“桂林山水”、“黄山四绝”、“西双版纳”的图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又便于激发爱国感情。
2、中西对比,弥足珍惜。
在一些影视片或课外读物中,经常会有一些宣扬资本主义“先进”“富裕”的内容,加上一些“出国”“留学”等时髦话题,小学生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倾向,甚至将西方社会想象成神话中的天堂,从小做起出国梦。
因此,要善于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帮他们澄清事实,纠正认识。
例如:《小音乐家扬科》通过波兰孩子扬科的惨死,揭露了剥削制度的罪恶。
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
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这个题目是杨再隋教授在谈小学作文教学时说的,他说:“无论是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都和情感相联系。
或是一种情感现象,或是一种情感内容,或是一种情感过程,或是情感对理性的投射,或是情感的道德、人格、操守的升华,看来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和一个‘情’字”。
作文教学是语文知识积累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语言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其实强调的就是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
想想现在的作文教学,特别是我们农村这一块,真可谓是“群雄逐鹿”。
因而出现的众多现象。
问题一:学生对作文课不感兴趣,怕写作文成普遍现象。
学生不会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的是大堆空话、套话和假话。
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教师而写作,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成因分析:教师对作文的指导与评价导向存在偏差,作文讲评课的形式单一。
作文的好坏,什么最重要?我们很多老师答: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有些老师还不断向学生灌输:开头一段要紧扣题意点题,明确文章的写作中心;接着分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一件事或两件事突出中心,写具体;结尾再扣题意,与开头呼应,强调中心。
任何文章都要按照这个模式来写,模式工整了,条理清楚了,文章就是好文章,相信很多老师也这么强调过的。
至于文章里面有多少学生的真情实感,生活情趣,那就是次要的了,或者干脆就认为这没关系。
这种作文模式化是相当可怕的,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写出来的是大堆空话、套话和假话。
有些教师干脆就让学生看作文选,背作文选,完全放弃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这样的作文如何能让学生在表达中找到乐趣,如何能让学生喜欢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其结果不言而喻。
问题二:学生习作的质量参差不齐。
从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抽测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选材单一,或没有内容可写,或有相当一部分是雷同作文。
一部分学生呈现出来没有写话的兴趣,也没有乐于写话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文”“道”统一的路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文”“道”统一的路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语文学科的学科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
“文”与“道”原是中国古人关于文章评论的提法,指的是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文道统一,即指形式与内容的互相依存和辩证统一。
柳宗元提出“文者以明道也”,周敦颐也指出“文所以载道也”。
说明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年龄特点、思想实际和教材特点出发,选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运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质的同时受到相应思想品德教育。
一、创设情境,自觉接受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披文动情,进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才能发挥情感“共振器”的作用;只有学生也随着动情入境,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
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身穿一套黑色西服,在黑板上方悬挂了一幅披着黑纱的周总理遗像。
解题之后,我便播放哀乐,同时用深沉低缓的语调说道:“1976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敬爱的周总理与我们永别了!举国上下,一片悲恸。
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全国人民衷心爱戴周总理。
正像当时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旁悬挂的一副挽联写的那样: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
虽然‘四人帮’不允许悼念周总理,但是人民群众无限热爱、深切缅怀周总理的感情是禁止不了的。
”随后,我出示挂图,继续动情地说:“这就是当时首都数十万群众挥泪送总理灵车的悲痛场面。
”接着播放课文录音,哀乐伴随始终。
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很快进入到课文描绘的特定情境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很自然地激发出对周总理的怀念、热爱和崇敬之情。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一直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扎实全面的语文素质,不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山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新路。
语以载道 文道统一
语以载道文道统一语以载道,文以载道,无论文字还是语言,其最终的使命都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文化。
中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文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也拥有着统一的文道。
本文将从语言的统一、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播等方面来阐述中文的文道统一。
中文的文道统一体现在其语言的统一上。
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也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见证者。
中文以汉字作为文字载体,同时包括了多种方言和口语。
虽然方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语法结构、音韵规律等方面,它们仍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在汉字书写上,虽然存在不同的书体和风格,但都遵循着相同的基本规范和书写格式。
无论是哪种方言、口语,无论在何种书写风格下,中文都能通过统一的语言规范来实现信息的传达和交流。
这种语言的统一性,正是中文的文道统一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文的文道统一还体现在文字的传承上。
中文的书写以汉字为主,汉字作为东亚地区的主要文字,被广泛地传播和使用着。
汉字在演化中产生了不同的书体和字形,但基本的结构和笔画却没有发生变化。
这就保证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中文都能被后人所理解和传承。
无论是古代的甲骨文、金文,还是现代的简化字、繁体字,它们都在传承着相同的文字文化,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正是由于这种文字的传承和统一,使得中文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得以持久地传承和发展。
中文的文道统一还在文化的传播中有所体现。
中文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华人世界的主要语言。
中文的使用已经超出国界,成为了世界上的重要语言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包括了儒家经典、古代典籍、诗文歌赋等。
随着中文的传播,这些传统文化也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这种中文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正是中文文道统一在推动和实践的过程。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摘要] “文”和“道”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形态各异。
本文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同一,以此促进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关键词] “文”;“道”;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一般来说就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我们主要是以“文”为主体,而”文”又总是和“道”关联在一起;并且,作为缘起于母语的语文来说,学“文”必然是和得“道”——情意、思想、精神、境界等紧密相关,所以,对语文教学来说,“文”和“道”是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虽然孔子对“文”、“质”关系的表述就给了我们较好的启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11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另一角度也显示了二者的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的表现却形态各异。
下面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以此促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文以载道我们一般认为,世界是先于“我”而存在的,真理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人是通过认识的方式而明知世界及自我的,而语言就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真理的手段。
我们一般认为是先有物,然后再给它命名;或者我们的任何表达都是对某个事先就存在在那儿的东西的言说,语言就是给某物贴上一个标签、冠上一个名称而已,它的功能与其他人工符号一样,都只是传送现成的观念。
我们一般认为,语言本身不产成内容思想,语言的意义只在于表征语言之外的现成东西,不管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
对于我们来说,语言虽然是重要的,但无论如何它只是一种工具,还有比它更重要、更主导的——道(情意思想、品质精神等)。
文以载道 文道统一 文以化人——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学作为主讲人 , 用时 5至 1 0分钟 , 自由确定 积极 向
上 的、 有关传统文化的讲演 主题 、 内容和形式 , 给学 生 自由发挥 的时间和空 间 , 学生兴致 非常高 , 每 次 讲演 同学们经过认 真准备 , 讲 得都非 常精彩 , 弘扬 了主旋律 , 传 播 了正能量 。 有 的是交流读书心得 , 有 的是经典 名著欣 赏 , 有 的是古 代名人 评传 , 有 的是 古今 穿越讲演 等 ,大 家时时可 以碰撞 出思 维 的火
YUWE NJ I AO XUE
I 9 — 一 ' _ — r } I
文 以载 道
— —
文道统一
文 以化 人
语 文教 学渗 透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 化 教 育 的 实践探 索
⑩北 京 市第 十二 中学 戚 光字 ( 特 级 教师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中国先 贤对 自然 、人生 、 社会 的思 索 、 探究与 总结 。 干百年来 , 它薪火相 传 ,
式 多样 、 吸引力强 、 调动学生 主动参 与的语文综合
实 践 活 动 ,对 学 生 的影 响 一 定 是 广 泛 而 深 远 的 。 例
如近期我们开展 的活动有班级学生讲坛 、 中华好诗
词、 好书大家读 、 爱 国 等题 材 经典 诗 文 诵 读 、 辩 论 演
讲、 走 近大师研究 性读写 活动 、 外 出社 会实践等 系
既 是 中华 民族 智 慧 的 结 晶 , 又 是 华 夏 子 孙 宝 贵 的 精 神财 富。 因此 , 中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学 习 既 是 对 生 生 不 息 的 中华 文 化 的敬 仰 , 更 是 当 今社 会 蓬 勃 向上 发 展 的重 要 推 动 力 。 而 中 国几 千 年 的 文 化传 统 始 终 强调 “ 诗 言志” , 主张“ 文 以载 道 ” “ 文道统 一” 。 古 往
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略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原则
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略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原
则
梁永贵
【期刊名称】《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否正确处理文道统一的关系.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
问题。
这里所说的“文”与“道”是借用古人的说法.“文”泛指语文的表达形式,“道”泛指语文的思想内容。
语文里形式和思想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所谓“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
“文以载道”正好说明“文”与“道”的辩证关系。
【总页数】0页(P19)
【作者】梁永贵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大山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文道贯通,相得益彰——谈“文道”原则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J], 张利
2.以文载道品文育人——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J], 李远彬
3.也谈“因文解道”与“因道悟文”——关于高中语文“课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思考 [J], 陈洪团
4.道因文显文以道存——文道统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周恩玉
5.寓道于文,文道统一——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J], 路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作者:施伟萍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06期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
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高职阶段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重要成长阶段,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学生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而进入高职的学生往往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容易迁移,比较喜欢网络游戏。
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如何做事。
所以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各个学科教学去渗透。
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错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关系密切,古代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与今天高职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一、德育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情商指数、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理解宽容的态度、乐观开朗的情绪、直面挫折的勇气等都是各行业对人才招聘的基本要求。
五年制高职是初中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跨越从未成年至成年的阶段。
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这是语文教师的神圣天职。
语文教学中的一篇篇课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精神的追求,对文化的思考,都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特别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会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语文教学通常采用阅读欣赏、情景创设、角色体验、课外实践等形式去感受优秀的文化氛围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德育教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做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做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一贯的规律,也就是说,语文课的教学,既要教文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所以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理育人、情理交融,使学生把学语文和学做人联系起来,而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正是这方面的好教材。
一、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浓厚的感情老舍的语言浅显易懂,自然流畅,善于将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把作者那种急于想打开家信得知母亲的近况与怕得知母亲不祥消息的矛盾内心展露得一览无余,字字饱含对母亲的挚爱深情。
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赤子丧母、念母、思母之情却只能化为平实的语言。
唯平谈方可寄幽思,唯平淡方可诉衷肠,正可谓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本课的学习既是学生了解叙事性散文的重要载体,又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
二、以鲜明的形象影响作者的一生美国作家惠特曼曾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那么,这些称号的得来,难道只是偶然?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以她勤劳俭朴的一生,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从文以载“道”、文以交际、文“道”合一到文就是道
从文以载“道”、文以交际、文“道”合一到文就是道文就是道母语的语文教育,必然地存在着两个效能:A效能,丰富并扩展人的精神经验,培育人的心灵,通过语言形成人的自我个性生命;这同时也就是母语文化熏陶。
B效能,训练并提高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听说读写)。
前者是内在的,不易觉察,后者是外显的,很容易被看到。
──这是母语语文教育的“效能论”。
如何才能较好地实现这两个效能?答,两者并无先后之分,而是一个统一的不易分离的过程。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着眼于B效能的时候,也就实际地进行着A效能(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这是母语语文教育的“过程论”。
属性上,母语语文教育,并无“内容”与“形式”之分,母语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体的、不可剥离的生命整体。
那种力图把二者清晰剥离开来,把A效能看作是“母语内容”教育,把B效能看作是“母语形式”教育的观点,是百年中国语文教育中“形而上学”思想的根源,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思潮泛滥的根源。
所谓“语言形式”的东西,早已先天地、深刻地“积淀”到“语言内容”之中,“语言的内容”与“语言的形式”实不易剥离。
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谓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
或者说干脆说--“语言本身”就是“内容”,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就是母语文化教育,就是进入世界的教育,“文就是道”!──这是母语语文教育的“本性论”。
本性论是母语语文教育的基石,它决定着过程论,也决定着效能论。
请特别注意,“思想”与“精神”、“思想教育”与“精神教育”根本不同:“思想”多是他人性的,“精神”却是私人性的;“思想”多是公共的、系统的,“精神”多是个人的、灵性的;“思想”多是理念态、固化的,“精神”多是情意性的、活跃着的。
“精神教育”--实质是一种着眼于个人主体的、个性的教育,它奠定的是人的终生的“精神根底”、“灵魂背景”;“思想教育”---则是一种着眼于集体的、共性的教育,它往往是一种倾向于政治、集团、时势的理念系统;“精神教育”,是植根于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紧密贴合民族语言本身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的”、“根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则基本是一套与汉语言相脱离的生硬的“外加”,是一种“附着”。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尝试作者:张雁霞来源:《神州》2012年第01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如何实现“道”,笔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道统一尝试古代学者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虽历经时代变迁,文化更迭,但其对于阅读、写作,对于语文基础教学,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一、将语文课堂作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平台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时常告诉学生“汉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炎黄子孙,学好汉语,我们责无旁贷”;“你热爱祖国吗?那么,就要努力学好汉语。
”重点从四个方面切入:1.江山多娇,当以自豪。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许多文章对祖国风光进行了描绘和讴歌。
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简单,能吸引他们兴趣的,常常是一些直观、表象的东西,因此,教学中我较多地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
例如,《迷人的张家界》是一篇自读课文。
在导学时,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同学们领略了张家界的“美”。
之后,让大家自由发言,说说“你喜欢张家界的美景吗?”“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地方像张家界一样美?”归纳后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风光如画,地大物博,我们当以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倍感自豪,我们要热爱她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并出示了提前准备的“桂林山水”、“黄山四绝”、“西双版纳”的图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又便于激发爱国感情。
2.中西对比,弥足珍惜。
在一些影视片或课外读物中,经常会有一些宣扬资本主义“先进”、“富裕”的内容,加上一些“出国”、“留学”等时髦话题,小学生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倾向,甚至将西方社会想象成神话中的天堂,从小做起出国梦。
因此,要善于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帮他们澄清事实,纠正认识。
例如,《小音乐家扬科》通过波兰孩子扬科的惨死,揭露了剥削制度的罪恶。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途径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途径“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语文教学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谓“文”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道”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道统一”就是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
换言之,就是语文教师担负着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双重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不是干巴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去渗透、感染,以达到“文道统一”的。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文道统一”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一、渗透所谓“渗透”,就是教师要像春雨一样,把“道”无声地润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道”。
由于语文课的思想内容不像思想品德课的思想内容那么直接显露,而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问,蕴含在文学形象之中,因此,要做到“渗透”,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其思想内容,找准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使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例如,教学《三味书屋》,我们就要着重抓住那个横刻在书桌上的“早”字,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卜文,使学生懂得这个“早”字,不仅是表示鲁迅以后上学要“早”,而且更包含了办事要“早”,不怕困难,时时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生活信念。
《诺贝尔》《司马迁写<史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课文都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生活信念。
二、感染“文章不是无情物。
”中学教材中,绝大部分文章是记叙文、诗歌、文言文它们都属于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客观的社会生活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的统一,是作者感情的产物。
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吟读玩味。
教学中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剖析重点段,深入理解作品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要善于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再现作品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深入体验,以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感情丰富,能在课堂上以己之情动人之心者。
文道统一原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理念·观点文道统一原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陈先云摘要: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是一种具有价值立场和价值尺度取向的行为。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宝贵经验。
坚持文道统一原则,有利于具有文化价值的内容选入教科书;有利于语文教科书编者守中持正,更多地从知识、社会、儿童三个维度的价值诉求,阐释和建构语文教科书选文的自觉价值立场和合理价值尺度。
关键词:文与道的关系;文化价值;守中持正;革命文化题材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是一种具有价值立场和价值尺度取向的行为。
在课程理论界,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课程内容的价值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比如,学科知识取向课程理论倾向于把课程内容看作关于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方法等语文基本知识,追求的是科学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活动取向课程理论认为,语文课程应侧重语文活动,力求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呈现出相关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学生经验取向课程理论把语文课程内容看作学生个人的言语知识和言语经验及其在言语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经验;社会生活取向课程理论认为,语文学科课程内容首先应当符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传统工具论课程观看来,语文课程是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的,它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往往是社会伦理、教化所需要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语文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附庸而存在。
课程内容选择什么,怎么选择,并不是语文课程的事,而是社会的、伦理的、政治的需要。
[1]从上述不同价值取向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些价值取向为如何选择语文教科书内容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面对这些价值取向,正确的态度应是兼收并蓄。
鉴于此,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应该坚持文道统一原则,文与道的统一是语文教科书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宝贵经验。
一、关于文道统一原则的内涵较早对“文”“道”关系的论述见于孔子的《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 文道统一
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文道统一语文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并且要求中学生具有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言”(语言文字)和“文”(篇章结构、艺术特色)并重,“文”和“道”(思想意义)统一。
文言文教学,要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教给学生有关古汉语词汇及语法方面的知识,“言”是不能忽视的。
但文言文教学只着眼于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疏通,满足于把古代书面语译成现代汉语,而忽视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章法的鉴赏的实际语感的培养,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达不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代诗文,大多是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的名篇。
这些选文大多具有构思精妙、布局严谨、文笔简洁、用语准确等特点,在写作方面可作借鉴。
如《核舟记》、《观潮》等,全文结构严谨,感情强烈,用词精准,堪称经典之作。
讲授此文时,在消除文字障碍之后必须将上述内容讲清楚,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否则一味地讲授字、词、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那么,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预习习惯。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文言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事物,这时候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怎样的,便会对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
对学生提出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预习要求:学课文之前要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会对照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专门准备一本记录课文疑难的笔记本……这样的方法坚持做下来,效果应该不错。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以读促“言”入“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作者的生平、生活、政治主张、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介绍,结合有感情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感、道德方面给予启迪。
如《岳阳楼记》可以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再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摘要] “文”和“道”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形态各异。
本文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同一,以此促进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关键词] “文”;“道”;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一般来说就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我们主要是以“文”为主体,而”文”又总是和“道”关联在一起;并且,作为缘起于母语的语文来说,学“文”必然是和得“道”——情意、思想、精神、境界等紧密相关,所以,对语文教学来说,“文”和“道”是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虽然孔子对“文”、“质”关系的表述就给了我们较好的启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11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另一角度也显示了二者的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的表现却形态各异。
下面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以此促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文以载道我们一般认为,世界是先于“我”而存在的,真理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人是通过认识的方式而明知世界及自我的,而语言就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真理的手段。
我们一般认为是先有物,然后再给它命名;或者我们的任何表达都是对某个事先就存在在那儿的东西的言说,语言就是给某物贴上一个标签、冠上一个名称而已,它的功能与其他人工符号一样,都只是传送现成的观念。
我们一般认为,语言本身不产成内容思想,语言的意义只在于表征语言之外的现成东西,不管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
对于我们来说,语言虽然是重要的,但无论如何它只是一种工具,还有比它更重要、更主导的——道(情意思想、品质精神等)。
由此,在文和道的关系上,我们一般认为,道是本,文是器;道是体,文是技;道是思想内容,文是形态方式;道以统文,文以载道。
人们学文,主要是为了得“道”,文是为道服务的。
我们熟知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传》);“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等等,都让我们感到言与意、文与道是不等同的。
由此产生的文以载道观认为,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文”理解领会“文”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意精神、道德品性等;语文教育就是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发展服务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此点,为封建阶级服务、为封建统治服务、为封建礼教服务。
“文章本于教化”、“文章之道不根教化,则是一技耳”(唐·柳冕)。
唐朝韩愈、柳宗元等提出“文以载道”观,本意是反对齐梁空洞浮糜的文风,要求文章要反映现实生活,促进文风的“惟陈言之务去”,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文以载道在后来的演进中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断章取义,文被简化、曲解,变为只是表述思想文化、精神道德的工具。
乃至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语文教育还被其笼罩,表现为语文教育就是用主流的政治思想、精神道德去教育一代新人,“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被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直接内容。
现在好些语文课,特别是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的语文课,教学着重突出的是文章表达的内容思想、伦理道德等。
此时,语文课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课了。
“道”的确是我们追求的,关键的是究竟什么是“道”,“道”在何方?由于社会历史的严峻性、生活发展的急迫性、人们追求的功利性,“道”常被简单化、庸俗化,被理解为统治阶级集团的政治利益、一时一地的社会短期目标。
“道”在急功近利面前逐步封闭、狭隘、僵化,越来越远离个人的情意生活。
这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的遗留。
另外,随着社会各界对国民人文素质提升的进一步要求,加上语文教育本身又比其他学科带有更强的思想性、教化性,于是在语文课堂上借人文之名,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之实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乃至自以为然地把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的灌输就等同于人文精神的提升。
如此,语文课几乎就成了“布道”课,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文化风俗,包括各种各类学科知识都被作为语文的主体内容大行其肆,而“文”仅仅是教学的开端。
语文教师从“文”引发开来,纵横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传说历史等,微言大义;并且认为越是讲得多、讲得全面、学生越是记录得多,“道”在语文教学中就越是达成。
“文以载道”观的根源是认为先有一个实体性的“道”,并且这个“道”可以脱离文,文仅仅是用来装载“道”的;语文教学就是把这实体性的“道”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给挖掘出来供学生储存以便将来使用。
在他们看来,“道”就好似核桃壳里的“仁”,虽然被核桃皮、核桃壳给包裹,但它是事先在那儿的,我们是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方式把它掌控在手的。
再一方面,面对文本中的“道”,老师们又常说“诗无达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据就行。
如此,语文就成了装载“道”的容器、各自言说自己“道”的工具。
语文教学表面上把“真理”都陈述了出来,但实际上语文消失殆尽,真正的“道”隐而不显。
文以明道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就有一种轻视语言的倾向,觉得最高境界的“道”是不可说的,或者“道”不是“说”能够直接通达的。
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大道无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行不言之教,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等等。
然而不管是老子、庄子,还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等,都主要是以“言”来显道的。
也就是说,道虽然不是“言”能够直接通达的,但是又不得不借助“言”,通过“言”。
由此,作为最凝练体现言的“文”就获得了地位的提升,文是道显现的最原初的场域,没有此场域道就无法“明达”。
这就是道在文中,文以明道。
在对语文的认识上,“文以明道”观认为,语文是和语言相切的,语文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应把语文教育简单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都应是在形成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来实现。
于此,语文学界开始关注语言本身,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突出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语言实际运用的训练,关注语言自身的规律法则等。
为了更直接地突出语言的本义——交际性、应用性,语文教育专家们乃至从言语方面另起灶炉重建语文,出现了一系列的相应研究论文:韩雪屏发表《是“语言”还是“言语”》(《语文教学通讯》1998.1),《中学语文教学》(2001—2002)开辟专栏讨论“语文‘姓’什么?”发表了李节的《语文教育中的语言和言语问题》、潘新和的《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等论争文章。
其他的还有余应源的《语文课就是以工具性为本质的言语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4)、冯熹双的《语文是一门言语理性化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学》2002.1)等。
而李海林46万字的《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更是努力建构“语文=言语”这个学术命题。
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重视对“文”本身的学习探讨,一切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中来,一切须得落实到文本的字词语句上,反对脱离文本,单纯说教灌输的教学。
语文好似走上了“正轨”。
然而,“文以明道”观下的语文教学在突出语言、重视文本的同时却一步步走向理论化、训练化、知识化。
如,1.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学归纳出的规律法则,以此去举一反三,语法知识、概念体系充斥其间;2.认为语言最主要的特征是应用,于是训练、练习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以训练为主线”成为语文课堂最主要的指导思想;3.把文本当作一部较复杂的机器,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文”在教学中就是知识点,乃至考点,上课就是师生拆解分析,然后再组合装拼。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1],让某些语文教育专家及教师更加理直气壮地把人文学科的语文当作理工学科来突出技能、强调训练。
客观化、标准化在语文教学中成为所谓的“科学”大行其肆。
“文”成了一个训练学生、强化学生的“例子”。
其实,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这和外语的学习有很大不同:1.是在说话中学习说话,习得是其最主要的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强调的是熏陶感染、默化潜移,语言学归纳出的规律法则在母语学习中应该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能说回道”不是通过规律法则推导出来的;3.语文学习的目的不是举一(规律)去反三(应用),而是如何举三(积淀)而成一(学生自己);4、作为缘起于母语的语文教育实质上应是人的思想形成、精神提升、文化积淀、安身立命的教育。
如此,语文的学习就绝不只是语言应用训练的学习,把“训练为主线”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而突出技能,只会使得学生离语文的本义渐行渐远。
从母语的角度来说,“文”不只是作为训练的“例子”,“文”是永远脱离不开“道”的。
当前学生对语文如果存在“想说爱你却并不容易”的话,那不是因为语文课堂没有关注“文”,而是我们对“文”的把握太偏颇。
“文以明道”的语文教学虽然突出了“文”,实际上却把语文给扭曲、篡夺了。
文道统一愈演愈烈的语言工具训练法,已然冲击了语文本义的显现,具体表现为语文课堂上,学生情感枯竭、思想单一、无话无语。
199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主编)对此强烈地发起声讨,引发了语文界深刻的反思。
在社会大声疾呼加强人文关怀的时候,语文教育界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应用工具,同时还是情意思想、精神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不仅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形成健康、高尚、审美的人格品味等。
在此背景下,对语文理解发生转折性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0年版)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3]的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至此,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观就正式确立。
“统一”,或者更准确的表述“辩证统一”,可能是我们觉得最具有说服力的把握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