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理学名词解释【含英文】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物(drug)是指能够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功能和

(或)细胞代谢活动,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和诊断,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化学物质。

2.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上市

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3.副作用(side effect)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

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4.毒性反应(toxic effect)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

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在停药后,血浆药物浓

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6.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

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其临床表现包括免疫反应的各种类型。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产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或辅剂。

7.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

良反应。

8.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

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

9.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reaction)是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

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变化。特异质反应表现为对药物的反

应特别敏感,或出现与在常人不同性质的反应。

10.依赖性(dependence)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

表现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1.量效关系(does-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

或浓度高低呈一定关系,称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12.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es)或最小有效浓度是指引起效

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3.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 Emax)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

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效应增强打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efficacy)。

14.效价强度(potency)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

比较,达到等效时所用药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用药量较大者效价强度小。

15.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药物的结构与药

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为SAR。

16.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生物活性物

质具有识别和结合的能力,并具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配体(ligand)。

17.激动药(agonist)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与

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18.拮抗药(antagonist)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拮

抗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动受体。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但其结合是可逆的,竞争性拮抗药能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指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或能引起受体构象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使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来的水平。

19.P A2:竞争性拮抗药对相应激动药的拮抗作用强度,pA2=-log[A2],

[A2]是指在拮抗药这一浓度下,可使激动药在2倍浓度使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引起的效应。

20.P A2':非竞争性拮抗药的亲和力参数,又称减活指数,是指使激动

药的最大效应降低一半时,非竞争性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21.p D2:药物-受体复合物解离常数KD的负对数(-logKD)为pD2,

其值与A和R的亲和力成正比。意义是引起最大效应的一半时(即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的药物浓度。

22.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3.首关效应(first-pass effect)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

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4.分布(distribution)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转运至组织器官

的过程。

25.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指由脑毛细血管形成的血

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膜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

26.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

有的直接随粪便排出,但较多的药物可由小肠上皮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肝脏、胆汁间、小肠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27.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

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和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一般认为,静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是100%,如果把静脉注射与血管外途径给药时的AUC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后者的生物利用度,即为绝对生物利用度。也可在同一给药途径下对不同制剂进行比较,这就是相对生物利用度。28.半衰期(half-life,t1/2)指血浆消除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

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29.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指血中药物

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血药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多;血药浓度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少。

30.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指血中药物

消除速率与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血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