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典型课件PPTppt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582f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c.png)
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药物指导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量。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向医生反馈。
CHAPTER
05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
0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实质 细胞的恶性肿瘤,而非从其他部 位转移至肝脏的继发性肝癌。
总结词
心理支持、家庭护理
详细描述
强调心理支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 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家庭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总结词
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指导
详细描述
介绍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如何科学 地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措 施。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通常与手术或药物治疗 结合使用。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射药物 或栓塞剂,以阻断肿瘤供 血或杀死癌细胞。
热疗和冷冻治疗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死肿瘤 细胞,通常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使用。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膜黄染。
CHAPTER
02
调整生活方式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药物指导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量。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向医生反馈。
CHAPTER
05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
0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实质 细胞的恶性肿瘤,而非从其他部 位转移至肝脏的继发性肝癌。
总结词
心理支持、家庭护理
详细描述
强调心理支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 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家庭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总结词
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指导
详细描述
介绍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如何科学 地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措 施。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通常与手术或药物治疗 结合使用。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射药物 或栓塞剂,以阻断肿瘤供 血或杀死癌细胞。
热疗和冷冻治疗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死肿瘤 细胞,通常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使用。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膜黄染。
CHAPTER
02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babe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6.png)
全身症状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消 瘦、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 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 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以 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内分泌失调
症状。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 白(AFP)以及其他相关 生化指标,有助于肝癌的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占位 性病变,并了解肿瘤的大 小、位置、数目等情况。
新型化疗方案
针对肝癌细胞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提高化疗效 果和减少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靶向药物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可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放疗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内放疗和外 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肝癌 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肝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 的活性,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新型化疗药物
研发出针对肝癌细胞特异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联合治疗
01
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接种肝炎疫苗
预防乙肝和丙肝感染,是预防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措施。
原发性肝癌专题知识宣教PPT优质课件
![原发性肝癌专题知识宣教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890f023968011ca30091ed.png)
28
29
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 癌结节破裂 继发感染
并发症
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1/3肝癌死因
出血原因:癌栓引起门静脉高压致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 道粘膜糜烂;凝血功能障碍。占 15%肝癌死因
自发或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出血
30
肝癌临床分期
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者 Ⅱ期:介于Ⅰ期和Ⅲ期之间者 Ⅲ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
3
发生率
在美国,肝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年发生率为4/100,000(约5000~ 10000例) 亚洲、非洲地区年发生率 >100/100,000 世界范围内,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 高达130万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环境、化学及物理因素 遗传
5
一、病毒性肝炎
最主要病因 明确与肝癌有关:乙型、丙型和丁型 全球HBV感染者约4亿,慢性HBV感染使肝 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危险性升高1000倍 我国有1.2亿HBsAg阳性者,约90%肝癌患 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 全球HCV感染者1.7亿,肝癌患者中HCV检 出率为10%~20%,是日本和欧洲最重要的 肝癌病因
TNF)、免疫效应细胞治疗(LAK、TILAKM)
七、中药治疗 八、肝移植:对于肝功能失代偿或受肿瘤位置限制而不
能切除的小肝癌,肝移植是理想疗法
41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慢性疼痛:肝区疼痛 与癌肿增大牵拉 肝包膜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 瘤对机体的慢性消耗、化疗所致胃肠道 反应有关。 绝望 与得知癌症的诊断或终末期肝功 能衰竭有关。 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癌结节破裂出血。
23
症状
四、转移灶症状
肺转移:咳嗽、咯血 胸腔转移:胸水,右侧多见 骨骼或脊柱转移:局部疼痛 或神经受压症状 颅内转移:相应定位症状
29
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 癌结节破裂 继发感染
并发症
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1/3肝癌死因
出血原因:癌栓引起门静脉高压致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 道粘膜糜烂;凝血功能障碍。占 15%肝癌死因
自发或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出血
30
肝癌临床分期
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者 Ⅱ期:介于Ⅰ期和Ⅲ期之间者 Ⅲ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
3
发生率
在美国,肝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年发生率为4/100,000(约5000~ 10000例) 亚洲、非洲地区年发生率 >100/100,000 世界范围内,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 高达130万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环境、化学及物理因素 遗传
5
一、病毒性肝炎
最主要病因 明确与肝癌有关:乙型、丙型和丁型 全球HBV感染者约4亿,慢性HBV感染使肝 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危险性升高1000倍 我国有1.2亿HBsAg阳性者,约90%肝癌患 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 全球HCV感染者1.7亿,肝癌患者中HCV检 出率为10%~20%,是日本和欧洲最重要的 肝癌病因
TNF)、免疫效应细胞治疗(LAK、TILAKM)
七、中药治疗 八、肝移植:对于肝功能失代偿或受肿瘤位置限制而不
能切除的小肝癌,肝移植是理想疗法
41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慢性疼痛:肝区疼痛 与癌肿增大牵拉 肝包膜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 瘤对机体的慢性消耗、化疗所致胃肠道 反应有关。 绝望 与得知癌症的诊断或终末期肝功 能衰竭有关。 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癌结节破裂出血。
23
症状
四、转移灶症状
肺转移:咳嗽、咯血 胸腔转移:胸水,右侧多见 骨骼或脊柱转移:局部疼痛 或神经受压症状 颅内转移:相应定位症状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PPT课件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2619e1360cba1aa811da89.png)
来自于胆管细胞。 3.混合型:二者同时存在。
病
(三)转移途径
理
1.肝内转移:肝内血行转移最早也最常。
2.肝外转移
血行转移:肝外血行转移以肺转移常见。
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
种植转移:种植于腹膜、膈、盆腔。
临床表现
早期缺乏典型症状, 有症状而就诊者多属中晚期。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钝痛。 癌结节破裂: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
治
二、局部治疗
疗
1.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适用于肿 瘤<3cm者,可达到治疗性切除目的。
2.射频消融术(RF):也可达到治疗性切除目的。
3.肝动脉栓塞化疗(TAE):
为中晚期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靶向性好、创伤小、可重复、患者容易接受。
治
疗
TAE
治
三、肝移植。
疗
四、抗病毒治疗:HBV感染者在手术、局部治疗 或肝移植后均需坚持口服抗病毒治疗。
③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与转移。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2.AFP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
① AFP>400ug/L持续4周;
② AFP在200ug/L以上持续8周;
③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
3.其它阳性:生殖腺胚胎瘤、妊娠、肝炎、肝硬 化、少数转移性肿瘤。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0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primary carsinoma of the liver
原发性肝癌
遵医附院消化科
目标要求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 及鉴别诊断。
病
(三)转移途径
理
1.肝内转移:肝内血行转移最早也最常。
2.肝外转移
血行转移:肝外血行转移以肺转移常见。
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
种植转移:种植于腹膜、膈、盆腔。
临床表现
早期缺乏典型症状, 有症状而就诊者多属中晚期。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钝痛。 癌结节破裂: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
治
二、局部治疗
疗
1.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适用于肿 瘤<3cm者,可达到治疗性切除目的。
2.射频消融术(RF):也可达到治疗性切除目的。
3.肝动脉栓塞化疗(TAE):
为中晚期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靶向性好、创伤小、可重复、患者容易接受。
治
疗
TAE
治
三、肝移植。
疗
四、抗病毒治疗:HBV感染者在手术、局部治疗 或肝移植后均需坚持口服抗病毒治疗。
③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与转移。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2.AFP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
① AFP>400ug/L持续4周;
② AFP在200ug/L以上持续8周;
③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
3.其它阳性:生殖腺胚胎瘤、妊娠、肝炎、肝硬 化、少数转移性肿瘤。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0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primary carsinoma of the liver
原发性肝癌
遵医附院消化科
目标要求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 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1)-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6a819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0.png)
肝呈楔形,可分膈、脏两面 (即上、下两面)左、右两叶。
镰状韧带,位于膈面,分肝为 左、右两叶。
肝的脏面:有“H”形的沟
右纵沟:前部有胆囊窝;后部有 下腔静脉沟。左纵沟:前部有 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 横沟:即肝门,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神经、 淋巴管出入。
肝以肝内血管和肝内裂隙为基础,可分为五叶、四段:
【肝脏的生理功能】
4.热量的产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都有肝脏参与。安静时机体的热量主 要由身体内脏器官提供。在劳动和运 动时产生热的主要器官是肌肉。在各 种内脏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 官,安静时,肝脏血流温度比主动脉 高0.4-0.8摄氏度,说明其产热较大。
【肝脏的生理功能】
5.维生素、激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
【病因】
A.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黄曲霉菌 D.饮水污染 E.亚硝胺 F.其他因素:寄生虫、饮酒等 G.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病理】
大体分型
➢
结节型:多见,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散 布于肝内,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5cm,多伴有肝
硬化。
➢
块状型:常为单发,也可由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癌块直径较大,一般超过5cm,易出血、坏死,
【肝脏的生理功能】
三、解毒功能:在机体代谢过程中,门静脉
收集自腹腔流来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物 质,将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肝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 式:(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 脱氧作用。(2)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以及 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3)蓄积作 用;(4)吞噬作用。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 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无毒的或溶解度 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原发性肝癌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9d02cc102de2bd960588cd.png)
易导致肝破裂
图2 原发性肝癌(结节型)
结节型
较多 5cm± 右叶多见
肝硬化
图3 原发性肝癌(小癌型)
小肝癌
单结节<3cm
预后好
病
理
病理组织分型
肝细胞型
胆管细胞型
混合型
最多见在我国占原发性肝癌91.5%
【转移途径】
◆肝内转移:最早、最常见,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并形
成瘤栓。
◆肝外转移:血行转移,以肺最多见,次之骨、脑
≥200μg/L持续8周,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
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
肝功能及血清酶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显像:2CM↑;确诊率76-82% 2.CT: 2CM↑;确诊率90%↑ 3.MRI:< 2CM;显示肿瘤内部结构 4.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1CM 5.放射性核素扫描:3-5CM
并 发 症
•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中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裂破出血。 –若肝细胞癌侵犯胆管可导致胆道出血。 • 肝昏迷(肝性脑病):占死亡的1/3,终未期表现。 •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最紧急。 • 继发感染:放化疗后WBC降低。
辅
1、实验室检查
助
检
查
AFP(甲胎蛋白):诊断肝细胞癌具有相对专
一性。可用于普查。≥ 500μg/L持续 4 周,或
有压痛。肝表面接近下缘的癌结节最易触及,有
时患者自己发现而就诊。 2、血管杂音:半数病人可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3、门脉高压征象:肝癌多伴有肝硬化,常有脾肿大。
4、黄疸:晚期出现,由于胆道梗阻所致。
其他:
1、伴癌综合症:是癌组织产生某些内分泌激素 物质所引起,如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 血钙、高血脂、血小板增多、异常纤维蛋白原 等。 2、转移症状:如肺、骨、脑、胸腔转移。
原发性肝癌的护理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ce11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f.png)
饮食护理:一般术后禁食,拔除胃管后予流质,再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以富含热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为原则,保持正氮平衡,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刺激食欲。
静脉输液:补充水和电解质、维生素K和C,应用止血药,必要时输血。注意进出量的平衡,预防休克发生。对肝功能不良伴腹水者,积极保肝治疗,严格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提供肠内、外支持或补充白蛋白等。
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MRI检查: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
二. 转移途径原发性肝癌预后差,早期转移是重要原因之一。1. 肝内血行转移:经门静脉系统,最早、最常见。2. 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肺,其次是骨、脑。3. 淋巴转移:移至肝门淋巴结最多见。4. 直接浸润转移。5. 腹腔种植性转移。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一. 症状1. 肝区疼痛:最常见,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胀痛或刺痛。2.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3. 全身症状:乏力、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等。4. 伴癌综合征:主要有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辅助检查
一.原发性肝癌实验室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为诊断肝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癌肿标志物。诊断标准:①AFP>500μg/L,持续4周以上。②AFP>200μg/L,持续8周以上。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功酶、异常凝血酶原、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可高于正常。但此项目缺乏特异性。
原发性肝癌ppt医学课件
![原发性肝癌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821a19e87101f69e3195e3.png)
肝动脉插管术(手指导引插管)
肝肿大
黄疸
晚期症状,20%病人出现黄疸,肝细胞癌
为肝内广泛扩散或肿瘤侵犯肝门所致,黄疸较轻。胆 管细胞癌因多靠近肝门,黄疸出现早,进展快且重。
转移癌的表现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膜转移可出
现胸腔积液或血胸。骨转移可见骨骼表面向外突出, 有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转移压迫脊髓神经可表 现截瘫。颅内转移可出现偏瘫等神经病理性体征。
治疗原则: 目的--根治,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
1、早期治疗 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最主要的方
法。临床上早期治疗指在癌结节直径≤5cm,门 静脉癌栓出现之前给予治疗。 2、综合治疗:肝癌尚无特效治疗法,综合治疗 乃其必由之路。包括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与序 贯应用,及一类治疗方法的不同治疗剂的联合 与序贯治疗。 3、积极治疗:治疗态度的积极,反复多次的治 疗。
肝动脉插管化疗 导向治疗多弹头射频治疗(RF) 无水酒精注射 (PEI) 微波、冷冻微波固化治疗术(MCT) 中西结合、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手术疗法:适用于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 。
术式:肝叶切除、肝段切除、半肝切除、 三叶肝切除。肝边缘肝癌,可部分切除或局部切 除。术中至少保留正常肝组织30%,硬化肝组织 50%。 规则性肝脏切除术,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 术,无血肝切除术,局部根治性切除术,巨大肝 肿瘤切除术 。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继发性出血、胆瘘,腹腔 内脓肿、脓胸、腹水和肝昏迷等。
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 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症,有时可先于 肝癌本身的症状。常见的有: ⑴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 素或胰岛素样物质;或肿瘤抑制胰岛素酶;亦可因肝癌组织 过多消耗葡萄糖所致。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 亡,正确判断和及时对症处理可挽救病人避免死亡。 ⑵红细胞增多症:2~10%患者可发生,系循环中红细胞生 成素增加引起。 ⑶其他罕见的尚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 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 原血症等,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成、异位内分泌及 卟啉代谢紊乱有关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报道 HBV DNA >10的5次方拷贝/ml並 持续10年以上者为肝癌的最高危人群。 5.白细胞抗原系统Dr7、Dr8亚型阳性、的 乙肝患者易呈慢性感染状态並多癌变。 6. HBV基因型C者较其他基因型者癌变率 高5.11倍。 为进一步划定肝癌高危对像的依据?
问题是: 1.确定高危对像的过程增加了筛查的成本 2.缩小了筛查的范囲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增 加了漏检率
不过仍然令人鼓午
在乙肝疫苗普遍推广之时
进一步推广儿童计划免疫 切实监察免疫效果 抗HBs>=10mIU/ml 才有保护效果 复种与加强 乙肝高危对象的保护 病人家属 医务人员
乙肝病毒的垂直传递问题
垂直传递
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状态的主要来源 与肝癌相关的乙肝主要感染形式
宫内感染 、 产时、产后感染
丹麦报告肥胖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度1.9 美国报告女性为1.60 男性4.5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为先决条件 脂肪为肝毒性物质或许也确有此可能 控制飲食 提倡运动 有益健康 或亦有益于肝癌的预防
螺杆菌感染与肝癌有关?
近年多有报告在肝癌组织中发现螺 杆菌抗原16SrRNA-mRNA,而肝硬化组 织中则无。 肝癌与螺杆菌感染有关?是幽门螺 杆菌而非肝螺杆菌? 加强飲食卫生提倡分食制或許也可 有助于肝癌的预防
宫内感染的预防
准备生育之准父母应作HBV DNA检查 如HBV DNA增高应先作抗病毒治疗 自妊娠28周起每2-4周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使 胎儿获得被动免疫 婴儿出生后第二第四周仍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及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 妊娠后期服用拉米呋啶是安全的 妊娠期间避免性生活
可以避免90%的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的来由
宫内感染 依母血 HBVDNA的高低约10%-40%
HBV DNA >10的4次方拷贝的宫内感率2.6倍 于一般感染者 宫内感染90%源于母亲 父亲的精液中亦可能携带乙肝病毒
全国每年出生16万-20万宫内感染婴儿
宫内感染问题的严重性
乙肝疫苗对这些婴儿已经无济于事 90%以上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在所难免 发生肝硬化、肝癌的机率至少>25% 这些婴儿长大成人结婚生育 将使乙肝病毒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二、耗费与效益的问题。通过肝癌二级预防的
工作,挽救了肝癌病人的生命,效益难以用金
钱来衡量。通常用“投入产出比”来评估,在 高危对象中筛查肝癌每检出一例肝癌约花费 12600元人民币。但考虑到治疗早期病人要比 治疗晚期病人花费要少,从宏观上并不增加肝
癌防治的费用。
三、肝癌筛查能检出早期肝癌的事实已被公认, 但筛查对临床预防的贡献仍有不同的观点。
关于肝癌的二级预防
(发病学预防与临床预防)
随着对乙肝、丙肝病毒抗病毒治疗的 进展,已明确提出抗病毒治疗的目的便在 “延缓病情的发展、预防肝硬化、肝癌等 併发症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可以预防肝 癌。即发病学预防。理论上应是如此,但 确切的证据尚待进一步研究。
肝癌的临床预防研究
肝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首 选之方案,唯有早期病例才有手术切除 之可能,术后也才有根除之可能。肝癌 的临床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疗,对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预防粮食及油料作物霉变
黄曲霉毒素的致肝癌作用在啮齿动物中 已获证实 在灵长类动物中可能作用不强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明黄曲霉毒素B1与 人肝癌关系密切 黄曲霉毒素B1与乙肝病毒的致癌作用可 能有协同性
藻类毒素的促癌致癌作用
长年饮用不洁水与肝癌发病相关 已证明微囊藻、节球藻毒素microcystin、 nodularin等有肝毒性及促癌作用 此类毒素与黄曲霉毒素有协同致癌作用 近年有报导直指nodularin为致癌物 是肝癌的重要病因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改进水质的措施在某些肝癌 高发区似已见肝癌发病率有下降之势
酒精促癌剂还是致癌剂?
酒精在肝癌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如飲酒肝癌发病 率增高两倍 近年发现无肝炎病毒感染的酒精性肝硬化 亦有一定的癌变率 故酒精应为致癌物质 禁酒在肝癌的预防中是不能忽视的
吸烟增加肝癌的危险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 肝癌的相对危险度为2 预防肝癌的措施中应包括禁烟
肥胖为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肝癌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关系肯定
我国肝癌病人95%与10%有乙肝、丙肝病 毒感染 1990年起乙肝疫苗计划免疫 96.9%与50.8%城乡儿童已经接种 效果肯定:0.70%:9.09% >10%---9.09%
儿童肝癌发病率下降
作出结论恐为时尚早 历史对照而非随机分组对照 儿童肝癌发病与成人不尽相同 结果尚难推断于成人
若早期发现有被治愈的可能;
对“有效的早期检出的方法” 则有如下的要求:
早期(临床前或播散前期)即呈阳性结果;
敏感且特异;
简便且价廉;
可接受性强。
肝癌的临床预防工作为我国学者于
70年代初所首创。
我们认为肝癌应是符合上列特征的
肿瘤,而甲胎蛋白(AFP)与实时超声
的联合检测,则是符合上列要求的检查
方法。
经过30余年的努力我国的肝癌二级预防工
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整个工作已经从初试到
成熟,从粗放到集约。
对35岁或40岁以上的乙肝、丙肝病毒感染
者,以检测AFP与作实时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
法,每半年作一次筛查,可达到肝癌早期发现
的目的。
肝癌的二级预防需讨论的问题
一.
关于高危对象的划定: 1.性别与年龄:在肝癌高发区肝癌患者男女 之比约3到4比1,故可将女性考虑在其 中。高发区发病较早,宜从35岁起列为 筛查对象。 2.肝癌有家族聚集倾向,不过多体现为肝炎 病毒感染的聚集。 3.应明确将抗HCV阳性者列入。
未必是上策
关于筛查方法问题
最近欧洲的一项肝癌筛查指南指出:单用适时 超声检查即可,不主张合用AFP。 欧洲肝癌病人AFP阳性率较低,我国肝癌病人 AFP阳性率虽有下降,但仍达60%,而且 特异性高。 超声检查肝脏有—定盲区。 超声检查受制于设备及检查者的经验。
我国仍应合用AFP检查
铁、铜、硒与肝癌
血色病为铁沉着症与肝癌的发病有关 铜代谢异常涉及肝脏 但未见与肝癌相关报告 缺硒地区肝癌发病率高 补硒的干预试验似乎见些效果
多饮咖啡可防肝癌?
每天4--6杯?
姑且听之吧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 与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关 曾有控制 近年又多流行 纠正不良飲食习惯 加強粪便管理 肝内胆管结石合併慢性感染亦有关系 积极处理此类疾病亦有防癌意义
原发性肝癌预防研究进展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2005年全球新发626000例 死亡598000例 中国人占55% 死亡顺位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
预后仍差 极需重视预防
关于肝癌的一级预防
(病因学预防)
公认的发病因素:肝炎病毒感染 黄曲霉 毒素摄入 饮用不洁水
“防霉 改水 防肝炎”
嗜酒 吸烟 血色病 缺硒 肥胖 螺杆菌感染
关于肝癌临床预防的评价 涉及到的问题有:
一、以生存期的延长来评价临床预防的 效果应充分考虑“超前时”(lead time)的 影响,即因筛查提前发现而导致的病程 表象上的延长。
肝癌筛查而导致肝癌被提前发现的 超前时为0.45年(5.4月)。 筛查发现的亚临床肝癌术后5年生存 率达72.9%,即近3/4的病例生存5年以上, 当然绝非0.45年超前时所导致的生命延长。 评价临床预防应採用的指标为死亡率 的下降。
肿瘤学上已有宫颈癌、乳腺癌等在 临床预防方面取得成功的范例,通过临 床预防工作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或 乳腺癌的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我国在 宫颈癌临床预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举世 瞩目。
一般认为具有下列特征的肿瘤 适于进行临床预防工作:
预后严重的高发肿瘤; 有能被检出的临床前(最好是播散前) 期; 有有效的早期检出的方法;
谢谢
产时与产后问题
对于采用剖宫产以减少产时感染的意见 尚未统一 也尚未强调只能人工喂养 不过多年来已经认为HBeAg阳性的 母亲不宜哺乳
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我国丙肝感染率3.2% 估计受感染人数 为4000万 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肝 癌的机率更高、更快 慎用血制品 杜绝医源性感染
国外有的学者认为尽管检出早期肝癌,仍 不能改善肝癌的预后。我们相信这是与对检出 病例的处理有关。肝癌治疗的远期疗效以手术 切除为最好。筛查检出早期病例、手术切除机 会增多,术后的5年生存率当然就高。反之, 若无充分的治疗(主要是指手术切除),则临床 预防的价值自然不能充分体现。
肝癌的二级预防工作为我国学者所 首创。经过30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技术 已经成熟,价值亦可肯定。在肝癌的病 因与发病学预防尚未完善之时,实应大 力推广,为拯救更多的肝癌病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