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国之瑰宝—京剧》 课后反思
学京剧教学反思5篇
学京剧教学反思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京剧教学反思5篇写教学反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重视起教学反思的写作,我们才能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展示自我,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学京剧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与
反思
教学设计:国之瑰宝——京剧
本单元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
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认识不同的戏曲剧种,了解目标四大徽班、四大名旦等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感受不同戏曲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及京剧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戏曲音乐的兴趣和潜能。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感受不同的戏曲的特点,给他们听一些比较熟悉的作品,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与祝英台》等等,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戏曲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对于戏曲音乐的兴趣和潜能,尝试去学一些简单的戏曲。
教学过程包括聆听《说唱脸谱》,让学生去感受不同颜色的脸谱体现的人物和性格特征;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有关戏曲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了解戏曲;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四大徽班的进京,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文化的源流。
教学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和了解,激发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潜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戏曲文化。
2、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如不同剧种、行当等,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多样性和特点;
3、引导学生感受戏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欣赏经典剧目和唱段,让学生体验戏曲的艺术魅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自己喜欢的戏曲,并与同学分享,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研究和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让他们亲身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我们的国粹》--京剧 教学反思(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反思近期,执教了品德与社会课《我们的国粹——京剧》,从开始备课,到指导学生收集、整合材料,直至最后课堂学习,令我感受颇多。
感受一:导入新颖,激发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刚开始看到教材,我想从听、猜地方戏曲入手,调动兴趣,以引出课题。
于是,我找了一些卡通的戏曲人物图片,再配以几段较为有名的戏曲唱段,课堂学习时效果不错,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了起来。
感受二:材料收集,指导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在学习《我们的国粹——京剧》前,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
学生的热情很高,收集到的资料交给我看,为了改变照本宣读的交流方式,我和学生们一起汇总资料,继而给资料分类:京剧的角色行当(即角色类型)、京剧的服装、京剧的道具、京剧的乐器等;在课堂学习时,的确达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感受三:全心投入,以情感生,利用好课堂学习时间。
如果要让学生在一堂课内真正有收获、有提高,引导他们全心投入学习之中是很重要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全情投入,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吸引。
在上《我们的国粹——京剧》时,我始终全神投入其中,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京剧艺术。
也许,真是由于这吧,课堂上学生们的探求欲很高,在交流、学习中,学生们对于京剧艺术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达到了教学伊始所定的教学目标。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国之瑰宝——京剧》反思
《国之瑰宝——京剧》反思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音乐鉴赏》(必修)第四单元。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理解京剧,感受体验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京剧,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
京剧是一门高雅的古典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艺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厚,形式完美,风格独特。
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京剧念白简洁生动,韵律性和节奏感很强;京剧乐队的演奏旋律优美,曲调动听;京剧舞台美术绚丽多彩;京剧脸谱极富民族特色……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突出特色,体现魅力。
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完成对课件的设计:一、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情况,制订合理的实施方案。
对于鉴赏课来说,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寓教于乐,主张快乐学习,利用多媒体内容,增加课堂的体验性(音乐欣赏、演示)和实践性(练习、律动、游戏),让学生融入其中,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他们更热衷于流行音乐,知道李玉刚,不知道梅兰芳;喜欢看电视剧,不喜欢听地方剧;知道电声乐队的几十件,却说不出京剧的三大件。
主要原因是当代学生对京剧缺乏了解。
让学生能够理解京剧并听得懂,掌握京剧的基本要素尤其显得重要。
通过引入丰富、恰当的多媒体素材,强调学生对京剧本身的理解。
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时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加视觉的内容让学生能更有兴趣去欣赏,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唱段,让学生通过聆听、体会、对比,更轻松地掌握京剧的基本常识。
二、丰富的媒体素材和炫丽的展示方式。
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图文及视、音频资料,充分利用Authorware 强大的媒体展示功能,力求做到声画并茂,生动形象,紧紧吸引观赏者眼球。
在课件的各个环节,注意整体画面的完整、大方、美观,演示方式炫丽多样,过渡柔和自然。
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声情并茂的戏曲片断更添几分色彩。
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在课前营造一种淡淡的“京味”,在课程导入阶段引入了脍炙人口的MTV歌曲,内容紧扣主题,节奏明快,不但有助于烘托课堂气氛,更能将学生的注重点吸引到课程主题上来。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反思
【 - 小学作文】篇一:《《我们的国粹──风行中华、引人入胜的京剧》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粹──风行中华、引人入胜的京剧》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沙存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2)通过收集、汇报和交流等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爱中华传统文化──京剧;2、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说说“国粹”含义、欣赏京剧名段、了解京剧知识等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瑰宝,领略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独特魅力,并产生传承与保护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难点: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从而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
三、教学准备:1.学生按照小组收集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京剧与世界的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准备向大家交流、分享;2.教师深入了解京剧知识并搜集相关信息;3.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四、教学过程:(一)国粹导入,揭示京剧: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大地,至今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并逐步传向世界。
今天这些经过时间荡涤而仍旧被人们喜爱的独特艺术已成为我们的国粹。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进一步感受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国粹的含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认真分析。
国粹的含义是什么?举手回答,发表想法。
师:国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中最重要、最好的东西。
A:它是我国所特有的,能代表我国的文化。
高中音乐_《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国之瑰宝——京剧》【课题】《国之瑰宝——京剧》【课型】欣赏课【课标分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远文化,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初步走进我国国粹——京剧的殿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参与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方面。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但京剧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在一节课中要把它讲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知识讲多了,学生也会觉得乏味,课堂也很难能生动活泼起来。
因此,本课选取了重要的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京剧的脸谱、京剧的行当为切入点为学生作该传统艺术的基本入门介绍,精选了几个经典的唱段进行赏析,并且通过课前组织几位同学演练一下京剧中各类行当的造型表演,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初步走入京剧、了解京剧,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音乐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音乐素养也较低,音乐欣赏面较为狭窄,大部分学生只是喜爱流行音乐,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了解甚少,缺乏一定的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须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对京剧艺术的聆听感受鉴赏并参与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戏曲的兴趣,并深切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知道京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京剧产生兴趣,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增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感情。
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教案
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代表作品。
2.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唱腔。
3.通过欣赏京剧音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基本表演技巧、唱腔欣赏。
2.教学重点: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唱腔。
三、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10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学习基本表演技巧(20分钟)a.分组进行基本舞台动作的练习,如扇子舞、刀马旦等。
b.教学示范,讲解舞台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c.学生逐个模仿,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
3.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介绍京剧的唱腔形式和特点。
b.播放经典京剧唱段,让学生观赏并理解唱腔的表现力。
c.逐句教学,让学生模仿唱腔,校正发音和节奏。
4.欣赏京剧音乐(20分钟)a.播放经典京剧音乐,如《赵氏孤儿》、《红灯记》等。
b.指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c.鼓励学生讨论音乐的细节和感受。
5.小组合作表演(3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京剧唱段进行表演。
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准备舞台道具和服装。
c.每组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和改进。
6.总结(10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京剧。
四、教具准备1.音响设备,播放京剧音乐和唱腔示例。
2.京剧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资料。
3.舞蹈道具,如扇子、刀马旦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京剧的起源、发展和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欣赏京剧音乐的魅力。
在小组合作表演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拓展京剧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反思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反思在近年来,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学校的教育中,也开始将京剧纳入教学内容中,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本文将对我在教学中对于京剧的一些反思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首先,需要在课堂中增加对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背景的介绍。
京剧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学生应该了解其中的渊源。
比如,讲解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与其他戏曲剧种的区别。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京剧的经典片段,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其次,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
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京剧人物的形象和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情感表达。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京剧比赛或演出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和体验京剧的魅力,培养其艺术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需要增加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和评析。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和评价京剧作品中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京剧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声音,并分析演员通过这些方式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剧目鉴赏,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评价和欣赏京剧作品。
最后,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京剧的传统价值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比如,忠诚、孝顺、勇敢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京剧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传统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总之,京剧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基本知识和背景的介绍,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加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和评析,以及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京剧的传统价值观。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并深入了解和热爱这项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行当分类。
3.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
3. 京剧的行当分类(生、旦、净、末、丑)。
4. 京剧的代表性剧目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5. 京剧的现状和传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表演技巧、行当分类及代表性剧目。
2. 教学难点: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行当分类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性剧目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行当分类。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行当分类。
4. 欣赏法:观看京剧片段,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2. 教学课件:京剧情景图片、视频片段等。
3. 音响设备:播放京剧音乐和视频。
4. 道具:京剧服装、道具等。
5. 分组练习:划分学生为不同行当,进行实践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京剧音乐,引起学生兴趣,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和行当分类(生、旦、净、末、丑)。
3. 示范:教师示范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行当分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行当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5. 欣赏:观看京剧片段,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谈谈对京剧的了解和印象。
2. 讨论:分组讨论京剧的代表性剧目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3. 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课后了解京剧的代表性剧目,下节课分享。
2. 练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准备课堂展示。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高中音乐_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本课以京剧的唱、念、做、打为主线,学习了解京剧,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及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京剧的唱、念、做、打教学难点:学打锣鼓经教具准备《京剧》多媒体课件、锣鼓经打击乐器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体验法、谈话法、引导法等。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1、高中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创造的能力,这些学生经们过义务教育音乐课的学习,无论是在音乐听觉反馈上或是在文学理解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在音乐的学习上有了一个较高的的要求,他们希望听到的是具有深度富含哲理性知识、经典的作品。
2、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这是现在学生存在的共性。
由于大量的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冲击下,现在的学生对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了解甚少,缺乏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结合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对京剧艺术的聆听感受并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效果分析】本节课我始终贯彻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为本的依据,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并且从实际出发,适度地进行学科综合与渗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提高。
首先,导入环节,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入,播放了中国好声音版的《苏三说》,引出戏曲的元素,通过设置问题“是哪个剧种”,随后在教师表演唱的过程中找出答案,引导出京剧,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点,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其次,京剧根深叶茂,博大精深,在内容上我选择了唱、念、做、打,全程围绕这样一根主线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对他们不是很感兴趣的京剧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行当、脸谱、唱腔等元素。
3.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京剧的起源: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了京剧。
简述京剧的发展历程:道光年间,京剧逐渐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进入繁荣时期;民国以来,京剧走向世界。
2.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介绍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及其表演特点。
讲解京剧的唱、做、念、打四种表演技巧。
3. 京剧的行当与脸谱详细介绍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服饰、化妆及表演风格。
讲解京剧脸谱的分类、绘制方法及其象征意义。
4. 京剧的唱腔与板式介绍京剧的四大唱腔:西皮、二黄、南路、北路。
讲解京剧的板式:慢板、快板、散板、摇板等。
5. 京剧的代表剧目介绍《玉堂春》、《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剧目。
分析这些剧目的剧情、角色及表演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2. 演示法:观看京剧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京剧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京剧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行当、脸谱、唱腔等元素。
3. 演示:观看京剧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
4.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京剧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五、课后作业1. 了解京剧的代表剧目,欣赏京剧名段的录音或视频。
2.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进行简单的练习。
六、教学内容6. 京剧的服饰与道具介绍京剧服饰的分类、特点及象征意义。
讲解京剧道具的使用及其在表演中的作用。
7. 京剧的化妆与头饰详细讲解京剧化妆的技巧及其象征意义。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承彩莲课程分析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而京剧则是中国戏曲中的佼佼者,被称为是“中国的歌剧”。
它不仅是一般地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因素的戏剧形式,而且是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的特殊的戏剧形式。
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更应该懂得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京剧,博大精深。
因此,设计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欣赏名家名段中掌握京剧的行当知识,并能够运用行当知识分辨各行当的年龄、身份、地位、唱腔等。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京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学情分析京剧作为我国的国剧,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又了解的并不深刻。
受传统京剧影响。
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京剧,而现代京剧就成了联系传统京剧的纽带。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问题设置恰当,充分应用电教媒体,声像结合,激发起其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应该能够改变对京剧的看法,会喜欢京剧的。
从而能够培养更多的京剧爱好者、欣赏者,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综合京剧音乐,采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声像结合,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品德三者的统一。
学习目标1、能够分辨京剧的行当及唱腔特点2、学会演奏京剧锣鼓经3、学会演唱一段京剧媒体设计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京剧“名家名段”录象、图片及文字资料,以营造良好的京剧氛围。
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以加大课堂密度。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资源收集有关京剧资料,并至少听一段京剧。
2、课前播放京歌《说唱脸谱》,并配合一些脸谱图案,运用情化信息激励情化思维。
二、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谈谈课前各自欣赏的京剧。
音乐欣赏课《国之瑰宝-京剧》教学案例
音乐欣赏课《国之瑰宝——京剧》教学案例镇江市第二中学祝晓萍一、设计思想1、本节欣赏课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鉴赏音乐。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3、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二、设计说明本节课从传统京剧的欣赏,到现代京剧的赏析,再到新的形式“戏歌”的演唱,通过学生一系列的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京剧的发展革新进程。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部分知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感受京剧的发展革新进程。
3、通过演唱“戏歌”,激发学生弘扬京剧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欣赏过程五、教学难点学生感受京剧发展革新的过程六、辅助教具多媒体设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参与一个活动,在活动中请大家猜出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请大家来猜一课一题。
(设计意图:大屏幕显示“猜课题”三个字,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件打击乐器,请你们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乐器?生:大锣、小锣、钹。
师:大锣和小锣在形状上有所区别,它们在音高上有没有变化呢?下面请大家分别模仿大锣和小锣的音高。
生:(模仿后得出结论)小锣形状小,发出的声音比大锣高。
师:下面我分别请三位同学到黑板前面来组合敲击这三件乐器。
(设计说明:三名学生组合敲击大锣、小锣、钹,敲击顺序为大锣、钹、小锣、钹,速度稍慢,敲击过程中,教师踱京剧中的官步,学生猜课题,点题《国之瑰宝——京剧》)(设计意图:课题的导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敲击演奏的参与活动中,一步步完成设定好的任务,同时,这种新颖独到的导入方式,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授课过程一、传统京剧赏析1、介绍京剧的相关知识师:说到京剧,下面有关京剧的知识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教案
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及特点;2. 学习京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角色的分配和扮演;3. 培养学生对京剧音乐的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 学习京剧音乐的基本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京剧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2. 京剧音乐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3. 京剧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讲解京剧的两大流派:晋派和徽派,以及两个代表性的剧目《红楼梦》和《赵氏孤儿》。
第二节京剧的特点及表演形式(20分钟)1. 介绍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2. 通过示范和解说,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唱腔、念白、行当和武打等表演形式;3. 引导学生分析京剧的舞台布景、服饰、化妆等特点。
第三节角色的分配与扮演(25分钟)1. 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花旦、青衣、老生、小生,以及每个行当的特点;2. 分发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各行当的示意图和表演技巧;3.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京剧角色的分配和扮演。
第四节京剧音乐的基本表达方式(30分钟)1. 分析京剧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分解、变奏、过渡;2. 示范京剧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调,并让学生模仿演唱;3. 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并分析其中的表达手法。
1. 播放精选的京剧音乐片段,让学生仔细聆听;2. 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和戏剧意义;3. 学生互相欣赏各自扮演京剧角色时的音乐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 学生组织角色分配和扮演时的表现;3. 学生在京剧音乐鉴赏环节中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分析学习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特点;了解了角色的分配和扮演的基本技巧;通过学习京剧音乐,提高了对京剧音乐的鉴赏能力。
高中音乐_国之瑰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本节课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设计: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视听结合、自主探究;比较鉴赏、总结归纳;小组合作、实践展示;拓展延伸、激励评价。
下面我将作具体分析: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问题:两百年前的中国最主流、最时髦的音乐是怎样的?先给同学们介绍几位两百年前誉满华夏的流行大腕!视频:《同光十三绝》这就是两百年前最主流、最时髦的音乐——京剧!导入课题《走进京剧》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兴趣激发,引出课题。
二、视听结合、自主探究教师出示大量的京剧行当、脸谱的图片及《说唱脸谱》的音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京剧的行当和京剧脸谱的艺术功能。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新课标学生的主体性。
三、比较鉴赏、总结归纳对比听赏:1、听赏四大名旦的代表曲目,引导学生学生自主探究四大名旦的艺术特点。
2、唱腔部分教师提供两段音乐片段说出其唱腔,并说明依据?(音乐要素声腔、旋律、音乐情绪等方面)设计意图:运用比较鉴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
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四、小组合作、实践展示听赏:荀派《买水》片段,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实践展示《买水》片段的念白和表演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增强合作创新意识,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拓展延伸、激励评价京剧元素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使其继续发扬广大。
听赏:李玉刚《新贵妃醉酒》设计意图:挖掘京歌音乐文化,鼓励学生传承、发扬中国京剧!《走进京剧》学情分析作为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了解学生。
我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基础:学习的对象是高中学生,学生对我国的戏曲不太了解,知识相当匮乏,即使是国粹——京剧,现在的学生也大多“敬而远之”。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欣赏:京剧《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浑身是胆雄赳赳》。
初中京剧和高中《国之瑰宝--京剧》有着必然的联系,都是介绍学习京剧艺术,但是前者笼统,后者系统。
大班社会闪光的国粹---京剧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闪光的国粹---京剧教案反思1、大班社会闪光的国粹---京剧教案反思设计思路: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多姿多彩、精彩奇特,是民族的、夸张的艺术。
让孩子接触京剧,欣赏其经典片段,制作京剧脸谱,沉迷京剧表演,可以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中国京剧的特殊美,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活动目的:1.萌发孩子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孩子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励孩子参加京剧表演,制作京剧脸谱。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各种京剧脸谱。
2.在日常活动中播放京剧的磁带和录像带,让孩子欣赏。
3、彩纸、纸板、毛线等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说说京剧。
1、看京剧录像。
2.给孩子简单介绍一下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只有中国才有,所以被称为国粹。
唱京剧的人要在脸上画一些漂亮的图案,也就是京剧脸谱。
因为京剧很美,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喜欢。
3.介绍京剧脸谱的名称、性格、特点。
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活动二:学唱京剧。
1.孩子们看完录像后回答说,唱京剧的人脸上都画着各种漂亮的图案。
他们的说话,动作,走路和我们有什么区别?2.播放京剧录像带,让孩子感受京剧曲调的美,跟着哼唱。
3、幼儿戴上脸谱,自由地表演。
活动三:画脸谱。
1.观察京剧脸谱的颜色、图案,区分红脸、白脸、黑脸。
2.孩子们画京剧脸谱。
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艳。
3.把画好的脸剪贴在纸板上,用羊毛头做胡须和头发。
4、幼儿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戏《黑脸敲锣》。
玩法:黑脸一个,红脸、白脸若干。
黑脸慢敲锣,红脸和白脸就开始走圆场步;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看谁躲得快。
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效果分析:当孩子们头戴自制的脸谱,脚下迈着不太娴熟的圆场,认真地模仿着自己喜欢的一招一式时,他们都被这古老的艺术深深地感染了。
《京剧》教学反思
《京剧》教学反思《京剧》教学反思(通用1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京剧》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京剧》教学反思1 京剧脸谱是中国娃主题下的一节美术课,我觉得我的这节课还是比较失败的,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我的目标一是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开始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是认识了京剧脸谱,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
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彩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兴趣。
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观察的时间减少了,导致后来有很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
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这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欣赏京剧片段。
这一环节,原本我是想通过欣赏京剧来吸引幼儿,但是在课程过程中幼儿过于的'兴奋,上课的纪律就不好控制,有很多幼儿在下面讨论,以后想要吸引幼儿我觉得应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试试看,二是京剧脸谱的颜色。
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但在上课过程听的不是分认真,上课的纪律有一点乱。
三是京剧脸谱的图谱。
让幼儿在观察脸谱的基础上,进行绘画,但是在上的过程中,让幼儿看的时间可能有一点少了,导致后来有一部分幼儿不会画。
当然在整堂课的过程中,也是有好的地方的。
比如说幼儿的兴趣是很浓的,幼儿的关注度很高,有个别幼儿本身就是绘画的困难户,但是通过的我的指导,也能画出比较好的作品。
在画画过程中,我采取了讲话就收本子的策略,幼儿还是比较安静的。
总的来说,我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还有需要还学习的地方,上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在怎么引出红脸表示什么,白脸表示什么的时候不能从幼儿的回答引过去,这就是我在这段时间重点要学习的地方,怎么样从幼儿的话进行升华提高回答进行教师回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之瑰宝——京剧》课后反思
京剧一课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快乐。
学生的喜爱更多地在于喜欢这种京剧学习的探索方式,对于自己了解到的点滴知识,学生们都由衷地兴奋、也格外地珍惜,在各个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讨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
京剧是一种文化,几十年前梅兰芳大师把京剧带到世界,京剧在日本公演,万人空巷争看梅兰,京剧在美国演出,场场爆满掌声不断,京剧在苏联演出,受到隆重的欢迎,此时京剧被誉为东方歌剧,是作为一种文化在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
这些资料,这些演出的场景让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高中学生为之震撼,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学生们从情感上深刻地感受到,京剧无愧是我们民族的国宝。
京剧也让学生们感到困惑,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对白,京剧的一招一式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与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小品、喜剧、流行的歌曲的距离。
让现代的生活在都市的学生去喜欢京剧也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我们作为文化现象去探讨和了解学生是可以接受的。
当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的时候,再让学生来学一学、做一做就容易多了。
通过对京剧的了解、学习,我感到学生对京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京剧艺术增加了自己的理解。
了解、认识、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种提高是对艺术的理解,对文化的认可和对学习的认识,情感上的认可才能落实到行动之中。
在学生们认真专注的眼神中,在学生们举手投足的一招一式中,在伊咿呀呀稚嫩唱腔的模仿之中,我们都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我们的快乐,透过这一切,更看到的京剧艺术的希望,京剧文化美好的明天。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课后反思本课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
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年轻人应该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欢迎》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具有鲜明的印度音乐特色。
《四岁红鬃马》运用了蒙古独特的“呼麦”演唱形式。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悠远古风——高山流水致家园》课后反思1.学生对本节内容虽然不太熟悉,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及录象的相关内容介绍,学生对古琴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古琴的指法特点和音色的了解,学生基本能够听辩出音色特点。
如果现场能够有古琴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
2.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将古筝曲和古琴的音色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古琴的古朴、空灵和深邃,对古筝优雅婉转的音色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了解到二首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
3.值得反思的是要在“师生互动”上下足功夫,问题的设计要更明确,更有指向性。
真诚希望各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黄河大合唱》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有过接触,对有些作品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很少能有更深刻得理解和体验,本节课主要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更透彻地理解、体验作品。
从聆听、体验、感悟、应用(拓展)四个角度来鉴赏和理解《黄河大合唱》,从而映射黄河中的文化情结,引导学生从这一情结中对历史和当今社会中的黄河精神的感悟。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对音乐作品表现形式和声乐作品的演唱形式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之前学生对此不是太了解,那么本课教学效果会有点逊色。
当然,在四十分钟内要做到这么多,教师应该充分掌握知识点的安排和相关内容的精简等等。
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介绍可以放在最前,然后结合学生讨论结果结合作品同步进行讲解,以期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