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点翠工艺
浅析点翠工艺
首饰概论姓名:班级:学号:浅析中国传统工艺——点翠摘要:作为传统工艺里的一颗星,点翠工艺经过历代相传,走进了现代人的视线。
它的美,在于那绚丽生机的色彩,细密独特的质地,复杂华丽的纹饰;更在于它与金属的搭配的那份惊艳与平衡。
走进点翠,让我们从工艺、审美、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在这片青色的羽间追寻点翠工艺的发展与明天。
关键词:翠羽元素运用制作流程明清当今保护正文:“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从古人的诗篇里,我们能想象古代头饰色彩一定丰富绚丽。
然而,这首诗里作为装饰的并不是珠宝玉石,而源于另一种有机质材质,翠鸟羽毛。
翠鸟羽毛取自翠鸟,属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
翠羽颜色美丽,以绿色、蓝紫色为主。
这是它能做装饰物一个重要原因。
多数点翠工艺所用都是蓝耳翠鸟,羽毛又分软翠和硬翠。
软翠色泽鲜亮,质感细腻柔顺;硬翠则相对色差较大,色暗质硬。
[2]除开色彩,翠鸟羽毛本身质地上具有的高光泽度,防水等特性也适宜做装饰品欣赏与保存。
真正精美的点翠作品,虽用胶,但不透胶,饰品本身干燥后,能做到经久不褪色。
立足于翠鸟羽毛的点翠工艺,是将有机材料和金属结合于一体的传统首饰技艺。
从这点上看,材质的特殊搭配就相当新颖。
与大宗首饰不同的是,它不局限于对同类事物的表现,而是选择了不同元素之间的搭配组合。
这种别出心裁不仅丰富了饰品在色彩,肌理上的表达,更从不同角度增添了人文寓意。
翡翠羽饰之珍首先在于其颜色,自然界中鸟羽夺目的天然色泽本是上佳的装饰用色。
特别是翠鸟的羽毛,或蓝或绿(又以青蓝为上品),光泽度高,色泽感强,这种折光幻彩效果是单一贵金属所不具备的。
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渐变色彩。
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青”指代东方,即太阳升起的方位。
在早期的人类思想文化中,鸟类象征着具有与神灵沟通的精神状态,表示着创造、生命与精神的通道、升天的力量甚至是谷物的生长。
[1]羽毛通过事物关联性的接合形成了新象征意义媒介,达到“王其羽舞,吉。
艺术美学视域下的点翠工艺
4创意2020/12一、点翠工艺的历史背景点翠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首饰工艺的典范。
这种工艺名称最早出现在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东飞伯劳歌》一诗中:“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在我国宋朝时期,宫廷内喜爱珠宝翡翠,然而在民间并非人人能用得起,于是当时的民间在饰品点缀的材料上均采用翠鸟的羽毛装点花钿,这种饰品称之为“珠翠”,其工艺为“钿翠”。
到了清代乾隆时期,这项手工艺的技艺已经达到顶峰,帝装凤冠大多采用翠羽做装饰(如图1)。
清代的点翠,一般都是宫廷富绅文豪用物。
到了清末民初,民间已用不起翡翠等华贵珠宝,只好改用点翠工艺的首饰。
由于翠鸟羽毛的特殊性,色泽经历百年而不褪。
因此,点翠这项使用羽毛作为材料的传统工艺结合不同工艺器物的制作方式被前人热衷,并且制作水平和审美程度不断提高,盛行一时,人人以拥有点翠品为美,连当时在华的洋人,都纷纷被点翠工艺制作的器物所惊艳,饰品被大量购买分散到世界各地。
于是,清代广东中外交易的港口,便成为点翠品的运输转站口。
但这项工艺需取活鸟羽毛,使翠鸟由于大量被捕杀而几乎绝迹,导致我国最后一家点翠工厂在1933年关闭。
二、艺术美学视域下的传统点翠(一)点翠的工艺美点翠主要用于头饰工艺制作,是金属与翠鸟羽毛的完美结合。
所用的翠鸟不是普通的种类,通常采集蓝耳翠鸟的羽毛,这种羽毛亮蓝色且泛着一些荧光,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出皎月、湖色、深藏蓝等不同色泽,变化丰富。
工艺中在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28根羽毛,左右翅膀毛各10根,尾羽8根,并且是活体的翠鸟羽毛。
一般制作点翠首饰时,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成底托,涂上稠稀匀称的牛皮胶或糯米浆,把纤细的绒毛粘贴在底托上,再轻轻地用镊子把点翠羽毛覆盖在细小的绒毛上,之后再镶嵌珠宝玉石。
这样的首饰可以保存百年而不变,只有非常有经验的艺人才能制作,加之物料贵重稀少,价格高昂,非王宫贵胄不可得。
乾隆时期这种工艺运用的元素十分丰富,头饰中经常会用到凤鸟、蝙蝠、蜂蝶等一些动物元素和植物元素。
点翠工艺
唐代欧阳询和裴矩、陈叔达等于武德七年(624)奉唐高祖令同修的一部大型类 书《艺文聚》记载:“日南运至翡翠,充备宝玩。”卷二十四· 人部八有关翡翠 钗的记载:“楚宋玉讽赋曰:以其翡翠之钗,挂臣冠缨。”卷四十一· 乐部一有 关翡翠竿的记载:“梁刘孝威钓竿篇曰: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该书记载的“翡翠”都是指具有绿色羽毛的翡翠鸟 类 《梁书· 中天竺国传》记载:“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别之则薄如蝉翼,积 之则如纱谷之重沓也。 宋代《梦粱录· 十三· 团行》记载:“碾玉作、钻卷作、……、铺翠作、……七 宝珠习,首饰花朵……极其工巧。”——工艺点翠 《元史· 礼乐志五》:“寿星队......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华钿,服 宽绣衣” 《明史· 舆服志· 皇后冠服》的记载:“其冠,圆冠冒以翡翠。”——点翠工艺中所 应用的翠羽 明代学者张瀚的《松窗梦语》的记述:“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得为 服。” 《 红楼梦》中记载,贾家浩浩荡荡去道观,张道士呈上一盘子珠玉。贾母看见 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挂件,便伸手拿起来,笑说,“这件东西好像是我看见 谁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点翠工艺
.
关于“翡翠鸟”、“翡翠珠玑”、 “翡翠火齐”、“翡翠美玉”的古文献记载
《楚辞· 招魂》“砥宝翠翘” 战国《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桂椒之椟,缀以珠宝, 饰以玫瑰,辑以翠羽……。” 战国时期《淮南子· 人间训》记载:“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 汉朝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含耀流英,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汉朝张衡的《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释“翡”和“翠”两个汉字时,仍然是“翡,赤羽雀也,出郁林。翠,青羽 雀也,出郁林。” 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或采明 珠,或拾翠羽。” ——用翠羽来装饰金器或者珍珠 《晋书· 舆服志》记载:“后汉以来......魏明帝子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不改。及过江, 服章多阙,而冕饰以翡翠、珊瑚杂珠。 —— 用珍贵的翡翠羽毛装 饰 晋代学者常璩《华阳国志· 南中志· 永昌郡》所记云南永昌及属县产物众多,有“黄金、光珠、琥 珀、翡翠、蚕桑、猩猩、琉璃、轲虫、蚌珠”
点翠工艺的制作过程及特点
点翠工艺的制作过程及特点点翠工艺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品,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点翠工艺的特点是色彩缤纷、线条流畅、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点翠工艺的制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制作、烧制。
1. 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设计出一幅图案,这个图案不仅要美观,而且还要符合点翠工艺的特点,即线条流畅、颜色亮丽。
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个图案来选择颜色和细节,然后制作出一个模板。
2. 制作阶段:制作阶段需要用到一种叫做“点翠泥”的特殊材料。
点翠泥是由黄土、石灰、黏土、白糖等材料混合而成的。
首先需要将点翠泥压成薄片,然后用模板将图案印在上面,再用小刀将印出来的图案切割出来。
接下来需要用各种颜色的点翠泥填充图案,这是点翠工艺的精髓所在。
填充完毕后,需要将图案烘干。
3. 烧制阶段:最后一步是将点翠工艺烧制成瓷器。
点翠泥烧制后会变成真正的瓷器,颜色也会变得更加鲜艳。
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否则会影响到点翠工艺的质量。
特点1. 色彩缤纷:点翠工艺的颜色非常鲜艳,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这是因为点翠工艺用到了各种颜色的点翠泥,所以颜色非常多样化。
2. 线条流畅:点翠工艺的线条非常流畅,没有毛边。
这是因为点翠工艺的工艺师需要用小刀将图案切割出来,所以线条非常平滑。
3. 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点翠工艺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品,它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点翠工艺的图案大多是中国传统的图案,如龙凤、花鸟、山水等,这些图案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4. 精细细致:点翠工艺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非常认真地完成,否则会影响到点翠工艺的质量。
总结点翠工艺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国工艺品,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点翠工艺的特点是色彩缤纷、线条流畅、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点翠工艺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点翠工艺——造就古典首饰之美
点翠工艺——造就古典首饰之美点翠工艺是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
点翠是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由于工艺繁琐,材料难得,点翠饰品自古就是富贵人家专属。
1933年,中国最后的点翠工厂关闭,用翠鸟羽毛制作的首饰已近绝迹。
一者,工艺过于摧残生灵;再者,翠鸟濒临消失,羽毛断供,点翠工艺衰微至失传。
盈虚纳音主营点翠及仿点翠首饰,其作品集合了:花丝制作、宝石镶嵌、点翠以及仿点翠等众多工艺,以蓝色为主色调,并配合以金银与珠宝玉石等的传统中式首饰,体现了古人对于天空的敬畏之心与浪漫主义情怀。
金色、宝石等的运用增加了华贵,雍容之感。
点翠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设计好的形状制作成一个底托,接着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接成槽,在留空位置涂上适量的胶水,之后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华丽喜庆的图案。
这些图案上一般还镶嵌珍珠、玛瑙、碧玺、和田玉、翡翠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目前由于原料的稀缺性和不易保存以及环保需求,使点翠饰品在制作中受到局限。
市面上点翠工艺使用的羽毛,基本都是靠留存的羽毛,或者是需求其它工艺进行仿制。
市面上仿点翠的材料里,最常用的是染色鹅毛,因为同样是羽毛类的,所以在很多方面和翠羽很相似,但是鹅毛的光泽度是不如翠羽的,而且鹅毛的很多部分都纤维比较粗,如果点在有弧度的底胎上,会很不容易粘牢,整体形态也会不好看。
此外,就是缎带和绸缎,缎带因为算人造纤维,所以总是会有种不自然的贼光,而绸缎因为是织造出来的,有明显的经纬线,所以这些最终都被纳音放弃了,她另辟蹊径,独创出蚕丝仿点翠工艺,成品效果更接近更接近真翠羽。
盈虚纳音工作室除了少量使用早年保存下来的翠羽之外,大部分为蚕丝仿点翠作品,其制作工艺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传统点翠工艺。
初中美术课例:《奢华之美-点翠》
初中美术课例:《奢华之美-点翠》教学背景:点翠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这种工艺汉代已有,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饰物,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
自古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
所以,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中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皇宫后妃们的首饰几乎离不开点翠,如点翠凤钿、凤簪、凤钗、头花、帽花、凤冠、步摇、钿花、耳环、耳坠、蝴蝶钗、眉勒子等。
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和原材料的稀缺金贵,明清点翠装饰品多是宫廷豪奢物件。
点翠工艺又是很是残忍的,翠,即翠羽,翠鸟之羽。
在点翠首饰精湛艳丽的外表之下其实是无数只翠鸟的生命。
采用活的翠鸟翠蓝色和雪青色羽毛对金银首饰进行点缀,金属图案的精美结合点翠的艳丽色彩,再辅以珍珠、翡翠、玛瑙、玉石等制成的首饰,有着富丽堂皇、典雅高贵的装饰效果。
古文中记载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
其中的“缉以羽翠”即是用以羽为饰的“点翠”装饰。
它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抹湛蓝。
学情分析:这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也善于发现,又极其强调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敢于挑战,喜欢创新。
教法学法:情景导入法、多媒体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示范法、讲解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等。
教学目的:1.欣赏学习,了解点翠这一传统工艺,及其制作方法。
2.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点翠首饰的造型与色彩搭配特点。
2.用自己的想法,结合古法工艺进行设计绘制。
3.学习用笔表现不同的质感。
准备材料:绘画纸、金色(或银色)荧光笔、水彩、马克笔、铅笔、橡皮等。
技法卓绝的中国传统首饰手工艺七绝——「点翠」
技法卓绝的中国传统首饰手工艺七绝——「点翠」纵观中国传统首饰,其价值多重在工艺,而非材料本身,这也正体现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从自然中撷取天然材料,通过人类的智慧让各种看似普通抑或毫无关联的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呈现精美绝伦、雍容华丽、绚彩夺目的中国珠宝首饰。
点翠,便是将自然生物之灵与首饰装饰技法完美结合最精妙的艺术。
古代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们将翠鸟绚丽的羽毛与金属材料结合,制成了富于变化、精美绚丽、如丝如绢的点翠作品,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这几年,屏幕上大量的清宫剧,除了扣人心弦的剧情,还有华丽的服饰和精美绝伦的首饰,带给我们的是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以后宫嫔妃宫斗为题材的清宫剧《甄嬛传》、《如懿传》里都出现了大量的点翠首饰。
而且据说《甄嬛传》华妃那套艳压六宫的点翠凤冠是真品。
《甄嬛传》,左华妃,右甄嬛《如懿传》,如懿『点翠工艺』点翠制作工艺繁复,先制作金属底托,用金丝(或银丝、铜丝)沿着图案线条焊出图案纹样,均匀涂上牛皮胶或糯米浆,将翠鸟的羽毛粘接定型成平片状,再根据所金属底托的形状裁切后粘接在底托上,经过订翠、裁型、点铺、压合、整理等几个步骤形成精美的图案。
其中点铺的时候要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纹样设计,有顺铺和几何拼点两种技法。
清·金镶珠石点翠簪较优质的翠羽是翠鸟脊背部和腰部的正羽和半绒羽,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
点翠工艺的美感主要源自翠鸟羽毛纯正饱和的明蓝或宝蓝色,以及羽丝细密排列成片状后呈现出如丝如绢般的丝滑光泽。
点翠一般作为一种首饰制作辅助工艺,主要运用在头冠、钿子、簪子等头饰或屏风、妆盒等工艺品的制作中,常与其它首饰制作工艺结合使用,如与花丝镶嵌工艺结合,在花丝制作的底托上进行点翠,并镶嵌珍珠、翡翠、珊瑚、玛瑙等宝石,呈现精美雅致、雍容华丽的珠宝首饰。
“结珠铺翠”,便是对点翠工艺与镶嵌工艺结合的精辟概括。
『血腥艺术』点翠首饰精美奢华,却承载着血淋淋的杀戮,点翠有多美,背后的故事就有多血腥凄惨。
中国的点翠工艺惊艳了世界
1/22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金 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
2/22
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 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3/22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4/22
7/22
用这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但翠鸟羽 8/22 毛属于有机物,一百年左右便会褪色。
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
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 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 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 精美的图案。
9/22
10/22
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 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11/22
由于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生产的点翠首饰, 均采用用品。会此工艺的人已经很少。
12/22
13/22
14/22
15/22
16/22
17/22
18/22
19/22
。
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 5/22
6/22
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 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点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是根据点翠工艺所使用的翠 鸟羽毛而划分的。
点翠工艺
谢谢
点翠饰品品类
(1)发饰 点翠钿子 点翠发釵、发簪和步摇 (2)耳饰 耳钉 耳坠 (3)饰片 (4)生活用品 团扇 画屏、插屏 陈设及盆景
金镶珠石点翠簪,清,长24cm,最宽7.5cm。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cm,宽30cm,重 671g
金漆点翠玻璃围屏,清乾隆,高174cm,宽390cm
紫檀嵌牙点翠海屋添筹插屏,清中期,横98cm, 纵60cm,高150cm
银点翠嵌蓝宝石簪,清,长9.5cm,宽2cm
铜镀金点翠镶料石子孙万代头花,清光绪, 长14cm,宽5cm。清宫旧藏
晚清银胎点翠梅花纹鼻烟壶高:7厘米
三、点翠的材料与工艺
(1)材料 翠羽 底托:传统点翠首饰的底托一般分为金属和纸质底托两种 宝石装饰物:宝石一般都包括各种彩色宝石 、珍珠、翡翠、珊瑚、碧玺等 (2)工具 (3)过程 毛宪民(1995)在论文中描述了这种发簪的制作过程,“先用金银制成特定形体 的簪架,簪架周围高出一圈,中间凹陷的部分粘贴羽毛,它是用翠、乌、蓝、紫色羽 毛绒古称`点翠’,由于鸟羽色泽鲜艳,再配上一圈`金边’,或在金边上嵌翡翠、珍 珠、碧玺、珊瑚、其它宝石等珍贵材料,再饰以美满的吉祥图案。”
不可复制的美丽—点翠
目录
一、点翠的概述
1.1点1 材质 3.2 工艺
二、品种
四、传承与发展
4.1文化属性 4.2现状 4.3传承与创新
概述
• “点翠”作为古代首饰制作的一种工艺,历史之悠久,可以一直上溯至 战国时期,这一点正反映了人们对于翡翠华丽羽毛的经久不衰的热爱。 点翠首先需要收集翠羽,然后才是承造翠活。清代宫中内务府的“皮库” 负责管理而收集翠羽,而“银库”设有“点翠匠”三名,专门承造宫中 的“翠活计”。
从《甄嬛传》浅析清代宫廷头饰中的点翠工艺
从《甄嬛传》浅析清代宫廷头饰中的点翠工艺作者:刘柳来源:《设计》2014年第09期摘要: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是现代艺术的最大特点。
一部《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使华丽的清代宫廷头饰再一次走近我们的视野。
清代头饰中的传统手工艺引起本文兴趣,其中点翠首饰作为中国传统金银器造物史上的一朵奇葩,其装饰材料罕见,其造物工艺让人绝叹,突破了传统首饰工艺的极限,开创了服饰装饰艺术的新纪元。
本文以饰翠历史文化、清代宫廷头饰等多方面对点翠艺术加以阐释,以期增加相关研究的立体维度。
关键词:点翠工艺清代宫廷头饰《甄嬛传》中国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86—02一《甄嬛传》里的漓代宫廷头饰《甄嬛传》的热播使华丽的清代宫廷头饰走进我们的视野,剧组在头饰上下了不少功夫,不同人、不同级别、不同饰品,是此剧成功的一大看点。
剧中佳人各有韵味,皇后城府颇深、华妃张扬跋扈、甄嬛内敛深沉,各自的气质又被专为他们打造的点器、发钗、花钿等饰品烘托,在眼花缭乱的奢华背后,清代头饰有哪些基本的元素呢?各项之中,皇后以下,因等级高低不同,饰物数字亦不同。
如皇后至贵妃的朝冠,这是皇后着朝服时所必戴的,尔珠顶部是二层,朱纬上金凤七支;妃和嫔的东珠顶都是二层,金凤五支。
至于珍珠数字,自皇后至嫔等级数字差别为三百二珠、百九十二珠、百八十八珠、百七十二珠。
其余头饰有簪钗、流苏、步摇、钿子、扁方、金约等在数字和质地上。
亦各有等级的差别。
所以清代妇女尤以满头的珠宝翠玉为荣耀,尤其是清代宫廷的后妃们,更是“戴金翠之首饰,缀珠以耀躯”。
二《甄嬛传》里的点翠工艺点器工艺不算是头饰的种类,但是它时头饰饰品的影响不容忽视。
“点翠”作为古代首饰制作的一种工艺,历史之悠久,可以一直上溯至战国时期,这一点正反映了人们对于翡翠华丽羽毛的经久不衰的热爱。
点翠首饰在清代非常受皇宫后妃们青睐,几乎所有的首饰都用点翠工艺作为装饰,从钿子、簪钗、头花、耳环,甚至到团扇、插屏、盆景等其他生活用品,处处翠色,成为风尚。
点翠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点翠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认识点翠工艺翠鸟引人注目的彩虹般的蓝色羽毛一直是中国的珍宝,它们在发饰和珠宝上的广泛使用使它们被认为是女性美的象征,而翠鸟是一种非常小的鸟,很难捕获或圈养,这一纯粹的事实使它们成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虽然一度只有朝廷才能使用,但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工艺渗透到贵族社会阶层,成为银匠创造一种极其困难、耗时的工艺形式。
翠鸟羽毛镶嵌工艺在中国被称为点翠工艺,字面意思是“与翠鸟交相辉映”。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使用翠鸟的彩虹蓝色羽毛作为精美艺术品和装饰品的镶嵌物,从发夹、头饰、扇子到面板、屏风。
西方艺术收藏者关注的中国艺术领域包括瓷器、漆器、雕塑、景泰蓝、丝绸和绘画,而翠鸟艺术则相对不为人知。
翠鸟的羽毛被煞费苦心地剪下来粘在镀金的银器上,这个过程包括精细地切割和粘上羽毛到镀金的银。
这种效果就像景泰蓝,但没有任何一种珐琅能与电蓝色相媲美。
浓烈的羽毛颜色不是来自颜料本身,而是来自光线的折射,就像棱镜把白光分解成它的光谱彩虹的颜色,这些羽毛中的微观结构被称为光子晶体。
点翠一直是被受争议的一种工艺,很多人会直接认定点翠就是用翠鸟羽毛来做的珠宝,说是工艺更多的指的是用镊子或者毛笔把羽毛粘在金属首饰上的一种工艺。
现在有不少人会用鹅毛或者其他饲养鸟的羽毛来代替翠鸟毛,因为活拔翠鸟毛来做点翠遭到不少人的抵制。
2.点翠工艺的历史中国对翠鸟的迷恋始于东周(公元前770-476年),当时人们写诗赞美翠鸟的色彩和美丽。
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宫殿用翠鸟挂饰和墙板装饰。
不幸的是并没有多少翠鸟的羽毛装饰物能保存至今。
羽毛镶嵌工艺需要一个底座和框架来容纳它,镶嵌的过程需要切割小块彩虹色的羽毛,并將其与水晶般透明的胶水结合起来,胶水被固定在银色镀金的框架和底座上,以产生一种与景泰蓝制品在视觉上相似的视觉效果。
点翠工艺所需要的特殊胶水处理几乎只用于发饰、皇冠和胸针,这项技术实在太脆弱所以无法用于制作可用的银器。
点翠介绍详细
点翠工艺是一项产生自汉代的中国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
翠鸟羽毛以翠蓝色或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
一般情况下,点翠工艺分为硬翠和软翠两种,分别是指翠鸟身上用于飞翔的硬羽和细小的软羽,硬羽较长,但是纤维稍粗;软羽细小,纤维细密,颜色更亮丽。
皇家一般都会使用颜色亮丽的软羽做精细的装饰。
点翠的制作工艺一般为:用剪刀将翠鸟羽毛尖端蓝色的部分剪下,一片片贴在一起,组成与底托相符的形状,再在底托表面均匀抹胶,将羽毛贴在上面,最后还需要将边缘进行修剪,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虽然点翠工艺在清代已经非常成熟,但制作过程极为繁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因此,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价格昂贵,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上数倍。
此外,点翠工艺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中国,翠鸟羽毛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常用于制作首饰、挂饰等。
因此,点翠工艺也常被用于制作宫扇、屏风、荷包等宫廷艺术品和民间工艺品,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情感。
总的来说,点翠工艺是一项充满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点翠工艺
浅谈点翠工艺作者:成世岳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点翠工艺是一种用于金银首饰的辅助工艺。
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色泽鲜艳瑰丽,光泽亮丽,如果经妥善保存其光泽度和颜色可以维持得十分完好。
点翠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首饰工艺,大受古时皇宫贵族的喜爱和追捧。
清代点翠工艺发展达到巅峰,清晚期民国后抗战爆发以及原料的短缺致使点翠工艺逐渐落寞,又经后人的改良及原料的替代品开发,使得点翠工艺得以传承。
关键词:点翠工艺;首饰;设计1.点翠工艺历史点翠工艺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古老故事《买椟还珠》中的楚国商人木匣“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就是由点翠装饰的。
而南朝梁第二任皇帝则正式给点翠工艺取名“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由此可见点翠的历史真可谓是十分悠久。
宋朝时期严禁奢靡浪费之举,点翠工艺也因此被下禁令禁止甚至被焚毁。
到了明清时期点翠工艺又重新得以蓬勃发展,继承发展了金属制胎且研制了更复杂的制作形式,使点翠演化为一门独特的金工工艺,并作为金银首饰的重要修饰。
清朝作为点翠的发展巅峰时期,甚至设立了专门的造办处,收集翠羽,制造点翠首饰。
2.点翠工艺特点点翠工艺的原料采用的是翠鸟羽毛,即翠羽。
先用金、镏金或银做成不同样式的底座,再将翠鸟身上最鲜艳亮丽的蓝色背羽镶嵌至底座之中,使用熬制的胶进行粘合,从而制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制品。
正因如此,点翠工艺制作而成的首饰都具有极其出色的光泽与色泽。
点翠工艺首饰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每一件都是孤品,不会有相同的第二件出现。
它特殊的原料决定了它无法进行机械化批量生产,只可以纯手工打造。
因此每一件点翠首饰都是倾注了匠人心血与感情的。
同时点翠工艺是一种极其繁琐复杂的工艺形式,翠鸟的羽毛极其脆弱不易操控,稍有不慎就会损毁翠羽,因此点翠的制作工匠不但要有极大的耐心同时也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手艺。
在古代翠鸟的羽毛佩戴是非常高贵、富裕的象征,所以只有达官显贵才有资格佩戴点翠首饰,明清两代妃子首饰大多都以点翠工艺进行点缀。
关于《点翠》的观后感
关于《点翠》的观后感作为一项传统首饰制作工艺,点翠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被奉为瑰宝。
翠色欲滴,点缀在绸缎般的黑发上,蕴含着东方美学。
然而这项技艺在现代却近乎绝迹,保存下来的点翠文物寥寥,制作精良、状况良好的更是一件难求。
一、何为点翠点翠是一种辅助工艺,将翠鸟的彩羽嵌于首饰表面,用米美化首饰。
颜色以蓝色为主,色泽深浅略有不同,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
“点”字用得十分精巧,既道出镶嵌、粘贴的动作,又含点缀,着彩等化意;翠,即翠鸟的羽毛。
点攀,简单来讲就是将翠鸟之羽粘贴在金属胎器上。
有关点翠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师旷的《禽经》:“背有彩羽日翡翠”。
这里翡翠指的是红色或青色的羽毛。
现在我们常说的翡翠玉石是在明朝时期缅甸玉传人中国后才启用的称呼,因此之前古籍中“翡翠火齐”“明珠翡翠”等的“翡翠”二字所指应为点翠。
因其原料和做工上的考究,战国以来点翠一直都是宫廷贵族奢华的象征,民间十分稀有。
点翠在明清盛极一时,清代宫廷内务府六库中“皮库”负责收集和管理翠羽,“银库”专设点翠匠承造点翠。
到了明末清初,点翠不再是皇宫独享,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
女性以佩戴点翠首饰为荣,不少外国商人也在此时大量收购,于是这一时期民间作坊涌现,出产了大批品质较低的点翠饰品,翠羽的供不应求却愈演愈烈。
直到1933年中国最后一家点翠工厂因多种因素被迫关闭,点翠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时至今日,已淡出公众视线多年的点翠工艺曾一度被认为失传,实际上这项绝技在非遗传承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被传承了下来,实在值得庆幸!点翠的制作常被形容为“巧夺天工”。
首先是胎器制作,材质以金、银、黄铜为主(清末出现了纸质胎),胎底须平整无焊接,胎体周围用金属丝掐丝框出造型。
胎器制成后便是工艺中最为精华的步骤一将翠羽平整地贴在胎底上,翠羽在粘贴之前经过细致的梳理,使之纹理凸显光泽星现,随后在其背部涂适量胶料将整理好的羽片固定,待胶料干透后将翠羽剪裁成合适的形状,再慢慢贴到胎底上去。
点翠工艺对生态的破坏
点翠工艺对生态的破坏
点翠工艺对生态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森林砍伐:点翠工艺需要大量的木材作为原材料,因此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
这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加速了土壤侵蚀,增加了水源污染等问题。
2. 水体污染:点翠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染色、印花、防腐等处理,这些化学物质往往会释放到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
这不仅对水中生物造成了直接的危害,也会影响到水源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3. 大气污染:点翠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排放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富含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可以对空气质量造成损害,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并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4. 土壤污染:点翠工艺所使用的染料、助剂等化学物质,以及废水过滤后的沉积物、固体废弃物等都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这些化学物质在渗入土壤后,会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产生负面影响,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综上所述,点翠工艺在原材料采集、化学物质使用和废物处理等环节都存在对生态造成破坏的风险。
为了减少这些破坏,可以考虑改进工艺、采用环保替代品、
实施严格的废物处理措施等。
传统点翠工艺的创新设计运用——以高级时装为例
伯 爵 ︵
2015
︶
系 列 珠 宝 手 镯
Piaget
Secrets of Venice
举例2
伯 爵 Secrets of Venice PIAGET ALTIPLANO
以黑 白 羽毛打造“时间之轮” 的 概念。运用了平面构成中重复、 视错、发射的构成形式计思维体现
点翠工艺流程
以仿传统点翠教程举例
制胚
1.画出设计稿、复制设计稿、分解设计稿,剪出铜制底胚。
点翠工艺流程
以仿传统点翠教程举例
制胚
2.掐丝镶边,做出底胚
点翠工艺流程
以仿传统点翠教程举例
辑羽
1.缎带抽丝分散,进行上浆。(翠羽上浆) 2.上浆使用的是食用淀粉,上浆干后的丝排要想保持光泽度,就只能使用这种食 用淀粉,用化学成分的白胶会大大降低光泽度。(骨胶、鹿胶等含蛋白质成分粘 合剂)用淀粉烧制上浆用的浆料,烧制方法就和熬浆糊一样让它带有一定粘稠度。
在 高 级 时 装 中 的 运 用
第三部分总结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谢谢观看
点翠工艺流程
以仿传统点翠教程举例
排羽
1.羽毛与接着剂完全干透后就开始按照图形修剪。最后用粘合剂贴在底胎座上, 覆上干净的布,用手压贴,使之完全服帖地粘合在底座上。以上步骤一步步耐心 完成后,最后做出成品。
当 代 羽 饰 设 计 举 例
设 计 思 维 的 体 现
第二部分
PART TWO
举例1
利用孔雀羽毛与白腹锦鸡羽毛本身就有的色彩过渡和肌理进行组合应用。(运用了色彩构成与肌理构成的设计思维)
点翠工艺在高级时装中的运用可行性分析
运用在高级时装中的的表现形式
一抹惊艳了千年蓝——点翠,奢侈与残忍,美好与失传
一抹惊艳了千年蓝——点翠,奢侈与残忍,美好与失传前言我国是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家,在期间也产生了不少独特的艺术文化,其中不仅有我们熟悉的纺织、陶瓷等,已经享誉世界的艺术之外,还有很多不是被很多人知道的艺术,没有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发光的,其中就包括着我们今天的点翠艺术。
点翠艺术是我国独有的艺术瑰宝,不过因为其对自然危害较大,一直都饱受争议的弊端,导致它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但是点翠绝对是个值得我们了解的技术,这种技术即使是在现代的世界,也只有中国能够做出来,说这项技术是国宝一点都不为过,而且我们现在在一些投资很高的大型古装剧中也经常能够看到点翠技术的身影。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有点纳闷了呢?为什么追剧的自己没有见到过呢,接下来就让我与大家一起,去追寻为古代饰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点翠艺术。
以奢华提笔,绘地位之色•追求极致,应运而生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工艺都有着极致的追求,尤其是像可以穿金戴银的达官贵人之家,更是如此。
而且在古代一些装饰都是要从自然中提取而来,比如颜料、材料等,在当时的一些动物身上找到灵感也是我国古人的一个特点,而点翠技术就是人们在看到古时候一种颜色十分艳丽的翠鸟后,才产生的灵感,如果将翠鸟身上的色彩转移到首饰上会如何呢?于是敢想敢做的古人就开始了尝试,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点翠是个历史悠久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当时,封建制度还没有确立的时候,人们就跟随着礼乐制度,建立了一套十分严格的等级系统,其中一些身份地位高的人,为了彰显出自己的身份尊贵,就要求自己的衣着服饰必须与常人不同。
为了面对如此要求,当时制作衣服的手工匠人就疯狂的创新服饰,增加装饰等来换取贵族的芳心,为了增加其中的色彩,当地人就有将一些飞禽猛兽的羽毛作为装饰缝纫在衣物上,这样就可以让人一眼看出与众不同,满足贵族大家的虚荣心。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点翠技术的启蒙时期,而且因为我国社会制度的原因,这种风气一旦开始,就注定了要轰轰烈烈的发展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饰概论姓名:班级:学号:浅析中国传统工艺——点翠摘要:作为传统工艺里的一颗星,点翠工艺经过历代相传,走进了现代人的视线。
它的美,在于那绚丽生机的色彩,细密独特的质地,复杂华丽的纹饰;更在于它与金属的搭配的那份惊艳与平衡。
走进点翠,让我们从工艺、审美、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在这片青色的羽间追寻点翠工艺的发展与明天。
关键词:翠羽元素运用制作流程明清当今保护正文:“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从古人的诗篇里,我们能想象古代头饰色彩一定丰富绚丽。
然而,这首诗里作为装饰的并不是珠宝玉石,而源于另一种有机质材质,翠鸟羽毛。
翠鸟羽毛取自翠鸟,属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
翠羽颜色美丽,以绿色、蓝紫色为主。
这是它能做装饰物一个重要原因。
多数点翠工艺所用都是蓝耳翠鸟,羽毛又分软翠和硬翠。
软翠色泽鲜亮,质感细腻柔顺;硬翠则相对色差较大,色暗质硬。
[2]除开色彩,翠鸟羽毛本身质地上具有的高光泽度,防水等特性也适宜做装饰品欣赏与保存。
真正精美的点翠作品,虽用胶,但不透胶,饰品本身干燥后,能做到经久不褪色。
立足于翠鸟羽毛的点翠工艺,是将有机材料和金属结合于一体的传统首饰技艺。
从这点上看,材质的特殊搭配就相当新颖。
与大宗首饰不同的是,它不局限于对同类事物的表现,而是选择了不同元素之间的搭配组合。
这种别出心裁不仅丰富了饰品在色彩,肌理上的表达,更从不同角度增添了人文寓意。
翡翠羽饰之珍首先在于其颜色,自然界中鸟羽夺目的天然色泽本是上佳的装饰用色。
特别是翠鸟的羽毛,或蓝或绿(又以青蓝为上品),光泽度高,色泽感强,这种折光幻彩效果是单一贵金属所不具备的。
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渐变色彩。
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青”指代东方,即太阳升起的方位。
在早期的人类思想文化中,鸟类象征着具有与神灵沟通的精神状态,表示着创造、生命与精神的通道、升天的力量甚至是谷物的生长。
[1]羽毛通过事物关联性的接合形成了新象征意义媒介,达到“王其羽舞,吉。
”的美好寓意。
除此之外,兰青色的羽毛从色彩学角度看与金银丝的搭配也是极佳。
醇厚的兰青与金色相佐,高纯度互补色带来了非常炫目的视觉冲击感。
翠羽本身的蓝会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梦幻的光泽,而且经久不退色。
据科学分析,这是一种结构色,由翠羽的微观结构反射光线形成。
这也令翠在羽色泽上更添一份神秘灵动的美感,而非其他珠宝玉石那样的直观。
更重要的一点是,翠羽的自然属性对金属单一光泽性是很好补充。
羽毛本身质地的细密柔软与金属的坚硬分明形成了对比,让饰品的层次感更加丰富,表现形式也更为灵动富有新意。
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在色彩与肌理的双重反差中,翠羽与贵金属这两种元素能很好的“相处”。
我认为这跟翠羽本身作为有机质材料所包含的情愫是有关的。
作为羽毛它的艳丽与宝石不同,它给人的感受是细腻而含蓄的,望见翠羽犹见翠鸟,这让一片小小的羽毛不仅具有装饰性更有种灵性。
富有生机和温度,让人有种亲近向往的心理需求。
两者绚丽的颜色不仅不冲突还能很好的相互补充,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华而不俗,精美耐看。
我想着也是点翠饰品之所以如此独特而令人向往的原因之一。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一片鸟羽的搭配并不是简单的巧合,当然,这里的简述不能概括点翠形式上的全部内涵。
但可以感受到的是:翠羽与金属的搭配赋予了整件作品更加丰富的变化,这种材质上的创新组合在今天也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点翠工艺作为一种生灵之美与器物之美的结合,它的工艺流程是复杂的。
点翠主要以头饰工艺制作为主,结合白芨、鹿胶、蜂蜜等天然材质,配以金银贵重金属制成饰品。
制作时先将金、银、铜或鎏金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围槽,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随形状剪切后粘贴在金属托上,以制成形态各异的首饰器物。
整个传统工艺在工序上由采集、剥皮与熟皮技术、选料与钉翠、辑翠与阴干等工艺流程构成。
细说之,首先在选取材料上。
翠鸟的采集为了不破坏翠羽的自然色彩,只能采用人工粘捕技术,捕鸟人处理羽毛皆需要很熟练的手法与控制。
有时为了取得色彩最佳的效果,会以鲜活翠鸟羽毛为加工材料。
而且工艺对“料”的筛选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单体翠鸟背部的软翠(翠茸)产量极少,需要匠工凭经验筛选色差与质地极相似的加以利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段这样的记述:“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买椟还珠的故事。
其实这位楚人所买的椟上装饰的精巧之物里就有点翠工艺,而这里的“辑”字用的很贴切。
因为它说明了点翠工艺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即如何将单支呈扇形分散的翠茸排列整齐,又如何将多支羽毛规则地排列在一起。
辑翠前会先梳理优质翠羽,放置牛角板上用毛笔蘸以胶料涂翠羽背面,防止单体翠茸的散落。
等干后用锋利平刮刀具按适合型裁剪,接着将翠羽放在已涂满骨胶或鹿胶的饰物之上,如此一排排地码上去,阴干。
后以微沾过水并已烤干的熟宣纸将点好的翠羽包起来,用拇指头尖处擀压,使有重合部分及整体翠羽牢靠平实地与饰物本体结合。
从而基本完成一样点翠工艺制品。
其实在辑翠的工序上,还有一项技术叫“刮青”,意为以玛瑙石30°角匀力刮擦翠羽,直至翠羽由绿色刮成蓝色。
这种蓝色不同于翠羽本身的蓝紫色,色彩极为艳丽。
有些时候往往刮青后初现蓝色,但时间一长却会褪成原有绿色。
这也是古人对材料色彩处理的一种方法。
点翠过程中关于翠羽的排序,除了色泽因素外,翠羽的排列要考虑胎体线条和主题的关系,如饰品填充处为圆形,那么粘贴时往往以向心圆秩序排列,不破坏整体的造型美;如开光处是方形,那么要以上下轴为基准,纵向排列。
异型则根据整体造型加以把握。
传统的点翠工艺严格遵循旧制,采用鹿胶、皮胶、白芨等同翠羽一样的蛋白质材料做胶,保证翠的美观度和清洁度。
不会用其他鹦鹉等鸟类的羽毛替代。
点翠纹路清晰,色泽统一,方向秩序排列,胎与翠咬合致密等要求则是工艺掌握的要点。
[2]点翠工艺完成的首饰,光泽好,色彩艳丽,并且永不褪色。
这种羽毛点缀工艺,装饰技术早见于汉朝,“点翠”最早文本记录是史书《周·春官·乐师》。
曾有关于翠羽装饰的记载:宫廷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
“皇舞”即头上插着鸟羽,上衣饰以翡翠(鸟)羽毛的舞者,手执五彩鸟羽随音律起舞,以此祈雨。
可见最早的羽饰是作为祭祀祭天衍生物出现。
从此也可知鸟类在当时社会被认为是与天意相通的,对飞鸟藏空能力的崇拜而衍生的象征意义,也使人们赋予了羽毛特殊的含义。
虽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上天的崇拜心理逐步减弱,但羽毛有关自由,美丽,灵气的象征意义仍然一直流传。
唐宋时期,好美的女性不仅以金箔贴面,更常用云母片、翠鸟羽毛等来制作花靥,翠羽能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反溢出不同的色彩变化,从而以无以伦比的色泽感映衬女子饰以朱粉的面额或脸颊,冷暖相宜,体面相应,故而当时社会风俗备加推崇。
而到明清,点翠进入繁荣时期。
翠饰广为流行并不断改良,在乾隆时期到达顶峰。
清代宫廷发簪中就有很多点翠精品。
如翠嵌珠宝头簪、银嵌翠蝴、蝶簪、银镀金嵌珠宝点翠花簪、铜镀金点翠珠宝簪等。
发簪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除用翠乌蓝,紫色羽毛绒“点翠”外,外围还配上一圈“金边”,嵌翡翠、珍珠、碧玺、珊瑚、宝石等珍贵材料,饰以美满的吉祥图案。
到晚清时期,头套式的大拉翅风行。
这种点翠头饰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
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并加饰珠、翠、玉簪、步摇和鲜花做成一个固定纯装饰性大两把头。
[3]到了清末民初,点翠便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
国外商团对点翠工艺也感兴趣因此大量收购,广东更是点翠工艺品中转站。
不少点翠工场林立广东一带。
直至1933年,中国最后的点翠工场关闭。
原因是翠鸟的羽毛已经绝市,点翠遂被类似景泰蓝的烧蓝工艺所取代。
如今,点翠工艺面临失传。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熟练掌握点翠工艺的工艺传承人寥寥无几,而传承人的工艺活动仅仅局限在古玩市场暗流下的“老活”修复等活动中。
并且,自我国加入世界环保组织体系后,对野生禽类采取保护措施。
1990年后,中国先后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翠鸟被正式评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明令禁止捕猎与贩卖贸易。
从而原料的局限令点翠工艺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4]文学家陈子昂曾为此写到:“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可见制作点翠饰品虽精美绝伦,也非常不人道。
我想在当代,对美的追求是不变的,对动物的保护也是。
动物保护与传统手工艺保护之间的矛盾可参考其他实例进行努力,比如我国针对象牙雕刻艺术出台的保护蓝本。
为象牙艺术的传承需要,不定期的通过世界动物保护机构少量收购非洲已追究法律责任的象牙原材料,从而基本保证本工艺的开展。
另外,对新型材料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切入点。
其实在意识到翠羽的短缺和残忍后,后世也一直在寻找翠鸟羽毛的代替品。
仿点翠一般常见有孔雀羽。
这样的饰品基本都是戏装。
羽枝粗软,胎体一般轻薄,整体做工没有传统点翠的精美。
加之孔雀羽的防水性远不如翠羽,遇湿气易起翘脱落,从而欣赏价值不高。
另一种材料是民国时期比较常见的蓝色进口粗纹纸,这种纸较厚,有一定的防水性,且用纸张粘贴的难度要比粘羽毛简易,也常作为点翠的代替品。
另外就是各类蓝色颜料。
这几种在市场上细心一点还能见到。
虽然这些廉价的仿制品不能于珍贵翠羽制成的饰品媲美,但却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点翠工艺的怜爱与追寻。
集金工、点翠、雕刻工艺于一体的点翠饰品。
如今已少见,唯有那些图片与文物向我们诉说这种工艺的独特与美丽。
望有那么一天,点翠工艺能在工业化泛滥的现代复兴。
那抹华美的青色能一直随着中华文化静静流淌下去。
图片欣赏:点翠盘龙累丝点翠头饰局部点翠卷草双叶头花点翠铜镀金掐丝合欢头饰设计小稿:现代首饰设计从传统工艺中其实能学到很多。
就如点翠工艺,不同材质的组合,赋予了首饰不同一般,惊艳的视觉效果。
这种创造性思维让作品富有生命,并不流于俗,层次丰富。
参考文献:[1] 赵海涛“羽冠,南美印第安部落的原始艺术”[J]《新知客》 2007-06-23[2] 韩澄“民间传统技艺传承的美学视角——以点翠工艺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03期[3] 佚名“我国古代点翠首饰概述”[EB] 个人图书馆 2014-03-24[4] 魏辅文,娄治平“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