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现代性

合集下载

从《黑暗的心》看康拉德小说的现代性

从《黑暗的心》看康拉德小说的现代性

外国文学从《黑暗的心》看康拉德小说的现代性伊 娜【摘 要】作为英国19世纪末的一位伟大作家,“海洋小说大师”康拉德正处在现代主义崛起之时,其作品对现代主义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康拉德的两部作品《黑暗的心》和《吉姆老爷》所包含的现代主义元素,即叙事结构,心理描写,作品主题和象征主义来揭示康拉德作品的现代性。

【关键词】叙述结构 心理描写 作品主题 象征主义一、叙述结构《黑暗的心》是根据康拉德本人1890年刚果之行写成,记录了克尔兹从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后来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经过。

小说有意淡化了情节,故事发展缓慢,结构仿佛有些杂乱无章。

与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一点在于,该小说的要素不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运行。

作品中康拉德设计了双层叙事层次。

外层框架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抹去了身份,是听马洛讲故事的四名船员之一, 也是故事的忠实记录者。

而内层的叙述者马洛才是作品的真正讲述者,以回忆者的身份出现在故事里,他的叙述穿梭于过去与现在,游离于真实与迷离之间,不同于一般小说的逻辑和连贯。

对马洛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和情感波折来表达复杂的人性。

这是康拉德开创的新的叙述模式,代替了传统线性的叙述方法。

二、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反映真实人性的写作手法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候维瑞先生在其编著的《英国文学史》中也曾指出:“像亨利·詹姆斯一样,康拉德一丝不苟地追求风格的完美与形式上的革新,努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

他的主要作品为维多利亚小说和现代派小说之间提供了一个过渡。

”[1]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于1900年发表,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也在这一年问世。

这两本著作都揭示了“正如月亮的另一侧,我们那永远黑暗的隐秘面,只有微弱的一缕光偶尔投射到边缘”《黑暗的心》是马洛的一场精神发现之旅,像剥葱皮一样把贪婪的殖民主义者的心态一层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1.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1) 内容多元化:在文学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包括新闻报导、社会调查、宇宙思想在内的多种新元素将增加到作品中,使作品的内容更具
多元性。

(2) 形式多样性:中国文学写作从传统的诗文、小说、儿童文学、散文、剧本等形式发展出新的电子文学、表演文学、语言文学等形式,
越来越多的具有现代观感的形式出现。

(3) 语言改革:对传统文学语言也进行现代化改革,让作品更容易被
读者接受,而不会因为文学语言过于生硬而使读者感到厌烦。

(4) 结构改变:现代作品不仅仅有层层叙述与精致的细节描写,还采
用更加具有现代精神的结构,悬疑、谜团等结构使作品更具现代性。

(5) 文学创作无所畏惧:中国文学创作者拒绝对时代的虚伪装模作样,勇于揭示社会问题,勇于探索社会问题,挑战时代和社会常规,探索
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语言,书写出现代文学作品。

2.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代表人物:
(1) 作家:鲁迅、郭沫若、老舍、茅盾、朱自清、费孝通、石庆禄等;
(2) 诗人:毛泽东、袁钢、贤梅、徐志摩、钱钟书、季羡林等;
(3) 小说家:周作人、林海音、巴金、金庸、陈忠实、钱钟书等;
(4) 儿童文学家:胡适、冰心、余光中、冯文礼、张爱玲、兰欣等。

3.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的意义: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整体写作技巧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特
定的文化创意中,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作者使用当下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进行传播,让该作品更加丰满完整。

它不仅反映出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更引发普遍关注,提升大众文化素养,它可以表现出社会历史质变,深入开发人性情感,这就是文学永恒的价值。

谈劳伦斯小说的现代性

谈劳伦斯小说的现代性

当然 , 这种理想是虚幻的, 但正是这种追求 , 使他在具体的创作实践 中取内向化 的审美视角 , 热衷于表现人的 非理性区域 , 我们在他的小说中时时可以感受到由“ 与“ 的张力造成 的心灵痛苦和不安 , 灵” 肉” 处处可以看到
非理性的呻吟与呼唤, 仿佛走进了一个动荡不安的黑暗的情感世界, 使人为之 困惑和迷惘 。可见 , 审美视角 的内向性 , 使得小说的审美功能趋向于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审美化。这种审美效应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普
维普资讯
20 0 2年 2月 第 l 期
南 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
J ̄ t l f a a gVoa i a & T cn cl e c es C l g o r c n ct n l m o Nm h o o h i a h r’ ol e aT e
个作家所取的审美视角有密切的联系 ; 一种新形态文学的产生和流行 , 也总是和新的审美视角的发现和运用 相同等。 我们知 道 , 现实 主义文学 特别 强调 真 实地 反 映生活 , 求作 家按 照 生活 本来 的样 子 去 描 写生 活 , 要 由外 而 内地去构建~个“ 原来如此”“ 、如眼所见 ” 的写实世界, 以其审美视角是外向性的。而现代主义作家则 由于 所 深受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 的熏陶 , 反对在创作上真实地模仿 自然 , 强调客观地展示人 的内心世界 的真 实, 执着于表现人的幻象、 错觉 、 潜意识等非理性 的内容, 致力于构建一个“ 感觉如此” 的感觉世界, 因而作品 所表现的中心内容是人的内宇宙——4 理场”而不是外宇宙——“ d l , 物理境”其审美视角是内向性的。 , 诚然 , 就劳伦斯小说来说 , 其审美视角并不完全是内向性 的. 而应该说具有 内向与外向二重性 , 但在内向 性与外向性的天秤上 , 重心又显然在内向性一边。他的小说创作, 往往把透视生活的焦点落在人性 , 人的 自 然本能和精神状态上 , 潜心于展露在 自然本能驱使下人物心理的衍变过程 , 而外部的物质环境则只作为人物 活动的背景 , 至于它如何影响人物的性格 、 心理和情绪则很少探究。 以劳伦斯重要作品《 恋爱中的女人》 为例, 小说 中人物的心态变迁和 日常生活的联系很疏远, 作者对人 和 社会 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更为抽象化、 神秘化。小说中, 作者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人道 , 予以揭露和批判 , 但 在具体描写人物命运时 , 性本能、 情欲的力量总是超越环境压力而起着支配 、 决定的作用 。小说写农民布兰 温一家三代人的爱情故事 , 探索的核心问题是两性关系。三代人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变迁 , 但这种变迁在 各 自的心灵中留下的痕迹却是微乎其微的 , 因为作者并不注重对他们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人物关系的细致分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 的现代性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背景
03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主题内容
04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05
鸳鸯蝴蝶派小说说的价值与意义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背景
章节副标题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鸳鸯蝴蝶派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现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 示作用。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可以启发现代人思考人生和社会问 题。
小说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对现代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可以启发现代人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 系。
对个体生命的思考
关注个体生命:通过描绘个体生命,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代元素:小说 中也融入了许多 现代元素,如西 方文化、科学知
识、现代观念等, 展现了现代文明 的进步和发展。
交融方式:小说 通过传统与现代 的交融,展现了 新旧交替时期的 社会风貌和人文 精神,表达了作
者对传统与现代 的思考和感悟。
04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章节副标题
叙事风格的特点
注重情节的曲折 性和复杂性
反思社会现实:通过个体生命的遭遇,反思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
探索人生意义:通过个体生命的追求和挣扎,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 值 传承文化精神:通过个体生命的故事,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念
对文学创作的借鉴意义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情感表达,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情节的曲折和复杂,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情节设计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人物塑造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语言的优美和生动,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借鉴

试论德莱塞长篇小说的现代性因素

试论德莱塞长篇小说的现代性因素

看作是 自己的私人财 产 ,将 他关在笼子 里 ,限制 了他 的 自由 ,而情妇则 只把男人 当作 自己的情人 ,并不剥夺他
的 自由 ,从而情妇似乎比妻子更有道德 。
( )虚 无 主义 三
他将社会看作莽林 ,认为适者生 存的原则 在人类社 会照样可行 。 《定 爸 望三部 曲》 中的柯帕乌就是 一个强者
形象 ,他身 体健壮 、精 力充 沛 、 目光敏锐 、见解 深刻 , 不但天生具有发 财的本领 ,而且具 有女人无法抗 拒的魅
对传统价值观念 的破 坏带来的是精 神危机 ,德莱塞 作 品中弥漫着 人生幻 灭感 。嘉莉蔑 视传统 ,大胆 追求 ,
没有得到 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便感 到孤独而失望 。柯帕
21 0 0年 1 2月
安康 学 院学 报
J u n lo k n iest o r a f An a gUn v r i y
De - O1 c2 0
第 2 卷 第 6期 2
V0 . 2 № 6 I2
试论德莱塞长篇小说 的现代性 因素
陈 兰薰
( 安康学 院 中文系 ,陕话 安康 7 50 ) 2 0 0
关 键 词 :德 莱塞 ;长篇 小说 ;现 代 性 因素
中图分类号 :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72 0 64—0 9 (0 0 6 09—0 02 2 1 )0 —0 7 3
什 么是 现代性?根据 陶东风 先生所说 ,现代性 分为
同情他的失败 。德莱塞曾 明确说过 ,他喜欢这样一类人 , 因为他们人生一 世 ,能够正视人生 ,就像马基雅弗 利那 样『 。这是对启蒙理性的挑 战。 3 J
中只起装饰作用 ,真正起作用 的是某种 巨大 的无情力量 。 人 分为强者和弱者 ,而不是好 人和坏人 。凡是符合人 本 性 的行 为 ,就是道德 的 ;相反 ,违背人性 、摧 残人性 的 行为就是不道德的。于是 ,对嘉莉 的 “ 堕落” ,他不但 没 有批判 ,还两次用 “ 哪个人不是如此呢”为之辩护 。

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文化内涵

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文化内涵

爱的牺牲与付出
通过人物为爱而作出的牺牲和付出, 彰显爱的伟大与无私,如《茶花女》 中玛格丽特为爱情献身的悲剧。
05
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
1 2 3
题材多样化
现代小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题材,而是涵盖 了社会、历史、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呈现出 多元化的特点。
跨界合作
现代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与其他艺术形式进 行跨界合作,如影视、音乐、绘画等,丰富了小 说的表现力和内涵。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媒介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小说有望与影视、游 戏等媒介进行更深入的融合,创造出更为丰 富的故事世界和互动体验。
全球化视野的拓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小说有望拓展其视野,关 注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 理解。
实验性与探索性的增强
未来现代小说有望在创作上更加大胆实验和 探索,突破传统的叙事模式和审美观念,为 文学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现代小说的表现手 法与文化内涵
汇报人:XX 2024-01-20
目录
• 引言 • 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 • 现代小说的文化内涵 • 现代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 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 反映时代精神、探索人性、表达情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孤独与归属感的辩证关系
探讨孤独与归属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海边的卡夫卡》中少年田 村卡夫卡的成长经历。
爱与牺牲
爱的多样性
爱与自我实现
小说中展现爱的多种面貌,如亲情、 爱情、友情等,如《飘》中斯嘉丽对 家人的深情厚意。

狄更斯小说的现代性

狄更斯小说的现代性

浅议狄更斯小说的现代性【摘要】本文分析了狄更斯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及其意义。

其小说展示和批判了工业革命推进历史进步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污染了环境,表现了作家对工业革命、工业文明的反思。

本文还分析了狄更斯的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描述了19世纪英国工业时代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不幸命运,对男性中心主义者则表现出谴责和批判的态度。

【关键词】狄更斯;现代性;工业革命;女权主义“现代”一词产生于公元5世纪末,拉丁语为“modernus”,与“古代的”(“antiquus”)一词相对,是区别于“古代”的时间概念。

到了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和科学的大旗,幻想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至此“现代性”具有了进步、革命、变革的意义。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理性主义结出的一个成果,此外还有民主、平等,它们和工业化、技术化构成了现代性的内容。

18世纪末,英国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飞跃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孕育的各种矛盾和危机也在形成和增长。

如社会两极分化、道德价值沦丧、理想信仰危机、人性扭曲异化、自然环境污染、生态遭受重创等等。

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化并不等同“进步性”。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其生活、创作的时代正值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维多利亚盛世”。

作为工业革命的得益者,狄更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弊端,以一个作家应有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表现出对工业革命、工业文明怀疑、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一、狄更斯小说对工业革命、工业文明的思考1、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工业革命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也扩大了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

在狄更斯笔下,底层人民的贫困是触目惊心的。

《荒凉山庄》中的托姆独院肮脏、贫穷、混乱,与都市伦敦的繁华极不相称。

《艰难时世》中的工人斯蒂芬因为交不起巨额离婚诉讼费而无法跟心爱的女人在一起。

《老古玩店》中的耐儿和外祖父屈兰特为躲避高利贷者的欺侮,逃离伦敦,在流浪的过程中,目睹了下层人民的穷困:“残破了的大房子分隔成小的屋子,窗上糊着碎布烂纸,表示出住在里面的全害着普遍的贫穷病。

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性

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性

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性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性的短篇白话小说,虽为开山之作,却并不显稚嫩,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性,欢迎大家阅读!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虽受到果戈理小说《疯人日记》的启发和影响,但后者却青出于蓝。

二者虽都描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然而后者无论在主题思想还是表现方法上都与前者有着质的区别。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15日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随即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从《狂人日记》主题的反封建意识和忏悔意识、语言的现代性、以及意识流、象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来探析这篇小说的现代性。

一、主题的现代性――反封建意识和忏悔意识《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正是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

《狂人日记》正是诞生于这一历史洪流中,小说以日记体形式描写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作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点出这篇小说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①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至20世纪上半叶封建思想虽然腐朽不堪却仍然根深蒂固。

封建的伦理道德仍然束缚着人们,广大民众仍是麻木不仁,并未想过改变自身以及社会的状况。

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可见反对封建思想、启蒙民众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作者对于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批判并不是口号式的,而是切中本质、振聋发聩的。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收稿日期:2012-10-15作者简介:韩雪琳(1986~),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科员。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韩雪琳(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 130022)摘 要:现代性源于对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通俗作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张爱玲的写作也同样受到影响,尤其是其作品的创作主题和写作手法,无不体现出文学的现代性 异化的主题、苍凉的基调、独特的艺术手法,本文将就其小说的现代性进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方现代派文学;张爱玲;现代性;主题纬度;艺术纬度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3)01-0069-03现代性源于对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研究,对文明毁坏后的虚无体验和末日情景的描写便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

而张爱玲生活的三四十年代正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量引进,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转型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商业文化逐渐凸出,中国传统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通俗作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张爱玲的写作就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另一方面,张爱玲的生活环境也是其现代性产生的必然条件。

没落的宦官之家使得张爱玲从小就目睹了封建王纲礼乐的崩塌和遗老遗少的糜烂腐朽。

然而,接受西方先进文明的母亲,又给张爱玲带来新的体验。

和母亲生活的一段日子里,她接受着西洋教育,对中国的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产生了双重的幻灭感,生命的虚无和命运的不可知成为了她创作的潜在主题,张爱玲作品的创作主题和写作手法,无不体现出文学的现代性 异化的主题、苍凉的基调、独特的艺术手法,对后者的研究极具启示性。

一、张爱玲小说现代性的主题维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体现外界社会与人物自身的紧张关系,人们被战争、金钱、现代化工具、四通八达的信息所支配,体现人类的渺小与无奈,为求得生存而丧失自我,有着十分浓厚的悲剧色彩,正如张爱玲所说: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她以其独有的敏感、独特的视角来诉说着荒凉世界里的悲凉传奇 情爱的虚无、生命的脆弱、人生的荒诞,从悲剧的传奇里探寻人性深处的自私、虚伪、冷漠、猥琐。

论苏曼殊小说作品的现代性特征

论苏曼殊小说作品的现代性特征

除《 惨世界》 , 外 几乎都是言情小说 。尽 管他 的小说多用浅近 文言写就 , 形式上 表现 出雅致 的特 点 , 是 这并不 能遮盖 其 但
文本的现代性特征。 在当时 , 苏曼殊 的小说创作完 全能够 给人一种耳 目一新
意蕴 的深远开启 了浪漫抒情小说 的先河 , 隐现 出现代意识 和
等几个方面 , 分析 苏曼殊 小说 的现代性特征及其 时代性 意义。
[ 关键 词 ] 苏曼殊; 小说 ; 现代性 中图分 类 号 :2 6 5 10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8 1 (0 0 0 0 0 0 17 6 0 2 1 )5— 0 9— 3
斑。他的小说不仅在思想 内容上 突破 了古 代小说 的模 式 、
呈 现 出 追求 个性 发 展 的 现 代 性 特 征 , 且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更 是 而
超越传统 , 在小说 的叙 述 模式 、 事角度 和方 法等 方面都 呈 叙
现出鲜 明的现代性品格。 苏曼殊 的小说作 品并不 算多 , 完整 的有《 断鸿 零雁 记》、 《 纱记》 《 绛 、 焚剑记 》、碎簪记》、 非梦记 》 《 的是 , 小说大 量运 用 了 心理描写 的表现手法 , 而且描写 得非常 出色。 中国古代 小说
很少作 长篇的单 纯的心理描写 , 苏曼 殊吸取 外 国小说长 于心 理 剖析 的特 点 , 小说 中直接 通过人 物 的心 理刻画 、 在 内心独 自等来展现 人物心理 , 有助 于表 现人物 性格 。如《 断鸿零 雁


小说叙事模式 的转换 , 表现手法上 的革新
中外文学 的发 展演 变 , 往 首先 体 现在 文学 形 式 的创 往 造、 发展与革新上 。对 这一 点 , 四文 学革命 的倡导 者胡适 五

民国言情小说的现代性——以《玉梨魂》、《啼笑因缘》、《秋海棠》为例

民国言情小说的现代性——以《玉梨魂》、《啼笑因缘》、《秋海棠》为例

民 国言 情小说 是 中 现代 通俗 文学 中较 受欢 情节 曲折 浪漫 、 情调 哀婉 缠绵 。 民国初 年 , 会 向 社 迎 的一 种 小说 类 型 , 过 人 物感 情世 界 的描 写来 现代转变,人” 通 “ 的意识逐渐觉醒, 表现在 爱情上即

透视社会历史风貌 , 反映民国社会 的风云变幻, 为青 年 男女 不满 “ 既 父母 之命 , 妁之 言 ” 媒 的传 统 婚
唐 山 职 业技
民 国 言情 小 说 的 现代 性~
社 科 集 萃
民国言情小说的现代性
以 《玉梨魂》 《 、 啼笑因缘》 《 、 秋海棠》为例
朱贺 福
( 温州大 学人 文学 院,浙江 温州 353 ) 205

探 索。
要 :民国言情小说 是 中国社会 ,I }闭走 向开放 、由传统走向现代 的反 映,是社会现代化的 实证文本。 t

学的 两 翼 , 而未 能从 文 学 的本体 来探 讨 通俗 文 学 仍 然 身不 由 己地 去追 求 真 爱 的情感 欲 望。 最后 ,
本身的文学价值。总体来说 , 学界多以政治意识 梨娘 以自杀作为抗争的手段, 不惜牺牲 生命来追 形 态为标 准来评 价 民国言 情小说 。本文试 图以现 求独立 自主的理想 爱情 。
二、 以平民的视角展示生活世相
民国言情 小说将人 物 的情爱 置于 宏大 的 时代
封建贞操观 的、 崇尚文 明和进 步的现代婚 恋观 。 背景下, 于言情 中融合大量的社会 内容 , 言情主题 沈凤 喜 是 崇 尚独 立 的女性 , 追 求个 人 幸 福 生 活 泛化 为平 民意识 。小 说描 写一般 市 民家庭平 淡无 有
的 强烈愿望 , 被迫嫁 给刘德 柱 后 , 她决 心 与樊家 树 奇的 日常生活和社会 中的平常人物 , 映市民的 反 决裂 , 并且说 出 了挑 战男 性权 威 的话 :你 为什 么 理 想 和 情 意 , 现 自由民主 的平 等 意识 。 作 家不 “ 表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鸳鸯蝴蝶派”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与文化现象。

这是一个庞大、繁复的群体,其创作涵盖小说、散文、旧体诗词、戏剧、电影等多方面,尤以数量多、影响大的小说创作扬名文坛。

由于新文学家的批判、排挤以及长期以来的偏见,鸳鸯蝴蝶派不被主流文学接纳,甚至被视为现代小说中的“逆流”而被排除在“现代文学”之外。

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民国“文学场”,鸳蝴派的真实面貌逐渐呈现。

他们的作品并非完全守旧,也同样富含“现代性”。

这种“现代性”的发生既不是学界普遍认定的“外发型”论,也不是少数学者提出的“内生型”论,而是三股力量——现代生产机制、域外小说和传统文学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职业作家的生产、现代传媒的传播、市民读者的接受构成鸳鸯蝴蝶派小说外在的现代生产机制,形成于清末民初上海的都会环境。

它推动文学由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促使鸳蝴作家重新思考并建立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报刊媒介对鸳蝴派小说现代性的发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鸳鸯蝴蝶派作家在翻译域外小说的过程中,自觉地吸收外国文艺的优长,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小说在某些方面具备一些现代形态。

同时,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传统文体和古典小说传统在其中发挥潜在的影响。

鸳蝴派小说的现代性是本土/西方、民族/世界、传统/现代相融合而产生的。

这三股力量一起开启了鸳蝴派小说现代性的众多法门。

首先是主题方面。

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入中国,鸳蝴派作家对爱情、婚姻的关注与思考凸显“人”的意识的觉醒。

从民初言情小说到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言情小说,爱情形态由纯洁的情转向世俗的爱,体现鸳蝴作家的文化价值观的转变。

他们以个性解放思想贯穿其中,反思传统婚恋观。

无论是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与自主婚姻的向往与追求,抑或家长对子女婚恋的态度,都有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书写模式。

他们的言情主题在继承古代小说言情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对五四婚恋小说、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及港台言情小说等有着积极影响。

现代汉语小说的形式与特点

现代汉语小说的形式与特点

现代汉语小说的形式与特点现代汉语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和题材选择等方面的特点,吸引着广大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形式和特点两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小说进行探讨。

一、形式1. 故事情节的构建: 现代汉语小说通常以线性叙事方式呈现故事情节,通过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生来展开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的发展。

同时,现代汉语小说还注重情节的设置和发展,通过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鸣来推动故事的进展。

2. 文字的运用: 现代汉语小说对于文字的运用非常讲究,注重语言的变化和表达的细腻性。

在描写人物时,常使用具象的细节描写和心理独白的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在描写环境时,常以丰富的比喻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来实现读者的情感共鸣。

3. 结构的安排: 现代汉语小说在结构上常常借助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来进行叙事,通过巧妙的安排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同时,现代汉语小说还运用了多种结构形式,如倒叙、插叙、回顾等方式,使故事更富有张力和变化性。

二、特点1. 现实主义风格: 现代汉语小说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要特点,注重表达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它通过真实的细节和具体的情节,展现人们在社会中的困境和追求,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2. 人物形象的塑造: 现代汉语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塑造出各种类型的人物,从而使他们栩栩如生,让读者可以对他们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

3. 现代性思考: 现代汉语小说多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小说来探讨人性、伦理以及社会问题等。

它通过作家的思考和艺术的表达,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4. 多元的题材选择: 现代汉语小说在题材选择上非常丰富多样,既有对人际关系和亲情的描写,也有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探讨,同时还有对心理和人生哲学的思考等。

这种多样性的题材选择使现代汉语小说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与时俱进的古代文学:晚清小说《红楼梦》的现代性

与时俱进的古代文学:晚清小说《红楼梦》的现代性

与时俱进的古代文学:晚清小说《红楼梦》的现代性引言古代文学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财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而广受赞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与当代社会产生共鸣和传达现代价值观成为一个有趣的问题。

在这方面,晚清小说《红楼梦》成为一部特别具有现代性的作品。

它凭借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触动以及对情感和性别问题的探讨,与当代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的现代性,并解释它如何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成为一部深受现代读者喜爱的古代文学作品。

1. 反映人性的复杂性《红楼梦》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这一主题在当代社会仍然非常重要。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受到情感、欲望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通过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斗争,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这种对人性的深入探讨使得《红楼梦》在与当代读者中产生了共鸣。

1.1 崇尚自由与传统道德的冲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深刻的人性体现。

宝黛的爱情既是对自由与激情的追求,也是对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挑战。

宝玉渴望追求真爱和个人选择,而黛玉则被传统道德束缚,无法平衡个人情感和社会期望。

这种冲突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普遍存在,许多人面临着个人选择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平衡难题。

1.2 阶级和权力的困扰《红楼梦》通过展示家族和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互动,揭示了权力和阶级对人性的影响。

作品中的贾宝玉作为贵族家族的继承者,体验到了阶级困扰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他在家族和社会之间摇摆不定,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

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也同样存在,人们常常面临着社会期望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

2. 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触动《红楼梦》以其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触动而闻名,这使得它在当代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共鸣。

作品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并且与读者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2.1 家族的衰落与文化的流失《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落和贾家后人的命运为背景,反映了家族的衰落和文化的流失。

论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论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 l c 3 卷第 5期 第 1
Vo . l No 5 13 .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u n l f u h a U iest o r a iu nv ri oS y
21 年 l 01 0月
Oe . 0 l t 2 1
论张爱玲小说 的现代性
刘 艳
( 楚理 工学 院人 文社 科 院 荆 湖 北荆 门 4 80 ) 4 0 0
《 么是 启 蒙 》 个 世 纪之 后 , 什 两 福柯 指 出现 代 性 是 一 种 态 度 。他 城 市 。到 了三 四 十 年 代 该 城 市 已进 入 了一 个 比较 成熟 的 都 市
认 为 现 代 性 是 “ 当 代 现 实 相 联 系 的模 式 . 种 有 特 定 人 民 所 化 生 活 模 式 , 尚 的 发布 、 绎 相 对 有 与 世 界 大 都 市 趋 同 的 规 与 一 时 演 做 的 自愿 的 选 择 。最 后 , 是 一 种 思 想 和 感 觉 的方 式 , 是 一 律 。 界 范 围 内 的思 想 文 化 思 潮 也 在 这 片 土壤 上 萌 发 。 爱 玲 它 也 世 张 种 行 为 和 举 止 的方 式 , 一 个 核 心 相 同 的时 刻 。 种 方 式 标 志 曾提 到 西 方 文 学 中毛 姆 、 胥 黎 、 尔 斯 、 尼 尔 等 作 家 。 这 在 这 赫 威 奥 在 着 一 种 归 属 的关 系并 把它 表 述 为一 种 任 务 。 ” ̄0 段 话 可 从 些 作 家 的作 品 中都 表 现 出 了现 代 性 的特 征 。 所 有 这 些 都 成 为 f3 4) 这 四个 方 面 理 解 : 一 . 代 性 不 仅 是 一 种 时 间 意 识 , 是 一 种 张 爱 玲 小 说 现 代性 的直 接 因素 。 第 现 更 态 度 。人 必 须反 思 自 己的 时 代 。 须 对 时代 的 问 题 做 出反 映 。 必 第二 , 现代 人 与游 手 之 徒 相 反 , 执 着 地 辛 勤 的 劳 动 。第 三 , 他 现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一)思想内容的变革
1. 自由主义思想的涌现:自由主义思想的涌现,一些小说的作品刻画出革命时期的思考,阐述与传统观念相左的理念;
2. 社会参与的深化:作品更加真实细腻地反映了社会的生活独特的时空背景;
3. 审美视角的转变:从传统的审美视角发展到更多的理性主义审美;
(二)写作技法的变化
1. 前景性写作:在传统写作技巧中注重细节描写,开展前景性写作;
2. 情感体现更丰富:现代文学更注重运用现代文学手法和现代情感体现在文学之中;
3. 人物刻画更深入:现代文学对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刻画更深入,用词更精彩;
(三)新形态的出现
1. 电影、电视剧的流行:电影和电视剧的流行伴随着新媒介的到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内容;
2. 数字文学的发展:新时代人们更加习惯于通过数字文学和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来阅读和观看;
3. 创新型文学形态的出现:如文字游戏、短篇小说、故事童话、选择你想要的故事等;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思想内容的变革,写作技法的变化,以及新形态的出现,为中国文学的追求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丰富中国文化创造一抹精彩。

文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考

文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考

文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考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抒发方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文学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考。

一、文学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现代社会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等方面的一种特征。

在文学领域中,现代性表现为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批判和超越。

现代文学追求个体的表达和独特性的展现,摒弃了传统文学中的规范和约束。

现代文学在题材上追求真实、直接的表达。

它关注人类的生活和现实,通过描绘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反映出时代特征和社会问题。

现代文学作品多样性的提高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世界的多元性。

另外,现代文学在形式上也有所革新。

现代诗歌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押韵和格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小说也从线性叙事转向多元化的叙事结构,通过多角度的叙述展现多元的现实世界。

二、文学的后现代性思考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它对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新解读。

在文学领域中,后现代性思考体现为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和自省。

后现代文学拒绝对现实进行简化和概括,它反对大故事、大理论的建构,主张注重个体经验和微观的描绘。

后现代作品通常采用碎片化、模糊不清的叙述方式,以此来表达多元化、流动性的现实世界。

后现代文学强调多元文化的存在和价值。

它摒弃了传统文学中的中心主义观念,注重边缘文化和边缘话语的呈现。

后现代作品通常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特点,反映了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现实状况。

同时,后现代文学也对文学的意义和功能进行了重新思考。

后现代作品常常以自我反思和自主叙事为主题,探索文学创作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它试图摆脱对传统文学的依赖,追求一种更加自由和开放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文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文学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渗透、交融的。

现代性是后现代性的基础,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延伸。

现代性为后现代性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

现代文学的创新和突破为后现代文学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导语:存在主义主张“自我”通过自由选择和创造性的努力来赋予存在以意义。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存于这个世界上是痛苦的。

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是“失去自我”、“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小说深受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鲁迅从存在主义文学中汲取了“自我”意识,认为中国国民的生存“失去自我”,暴露了国民深刻的劣根性。

30年代的现代小说,如“现代派小说”的写作,他们明显地开始疏离于主流文学,不摄取现实中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较量,不反映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而是远离意识形态,从个体生存状态着手。

张爱玲更深一步地借鉴并深化了西方现代主义中存在主义在小说中的运用。

张爱玲接受了存在主义的影响,使我们从她的小说中“发现自我”,看到了“失去自我”的那些人。

她熟悉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丑陋,如她那惊人的语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用华美绚丽的文辞来表达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这是她的主要文学切入点。

她从中看到了中国都市人生中新1日交错的一面,即都市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现代的改变,但人们的习惯、观念仍然是传统的。

她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依然顽固存留的中国式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

可以说,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都相当的具有现代性。

这种现代性首先表现为她小说主题关于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及从中挖掘人性中真实的东西;其次便是她以世俗化的空间场景来编排故事,便消解了“传奇”的经典语义,使“传奇”变成平常琐事,平常琐事便成为“传奇”,使作品具有了审美化的意趣。

(一)从主题中窥探现代性“人性中的确有许多未被认知的东西,它们有时来得好像不经意却令人惊讶与困惑,但其实随时都会发生,只是没有特定的环境与诱因罢了。

”而人性中这些令人惊讶与困惑的真实东西就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件而发生在人面前,张爱玲抓住了日常琐事这一诱因。

《堂吉诃德》中的现代性特点

《堂吉诃德》中的现代性特点

《堂吉诃德》中的现代性特点《堂吉诃德》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从人物形象、叙事手法、现实与虚拟、创作与阅读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十分鲜明的现代性,对现代小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主人公形象具有多重含义堂吉诃德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具有多重人物形象含义。

他不仅是一个荒唐可笑的疯子,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到了下卷,主人公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具有了更加崇高、更加深刻、更加普遍的理想主义特质,更是一位具有悲壮的理想主义英雄。

塞万提斯用堂吉诃德的疯癫,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体现在同一个主人公的身上。

运用多重讽刺的视角,以一种跨越时空的力量,将各个时代的读者联系在一起,把与现代人一样的思索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丰富地表述出来,让不同时代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现代性。

对现代小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2.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与对立塞万提斯在对《堂吉诃德》的创作过程中,一改以往作者存在于作品之外,在作品中对作品的创作缄口不提的方法,而是大胆言明正在写作。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虚构了一个名为熙德·阿梅德·贝南赫利的阿拉伯作者和一个摩尔人译者。

塞万提斯是文本之外的作者,他创造了文本之中的作者和译者,编纂人物和情节;贝南赫利在文本中代替了塞万提斯,成为了一个几乎全知的人,他掌握人物的命运,控制情节的发展,并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向读者进行预示和暗示;摩尔人译者则对文章某些部分进行质疑和纠正,例如这位译者就对下卷的第五章的真伪进行了质疑。

塞万提斯作为文本外的作者,一方面不断向我们保证我们正在阅读的作品是真实的,另一方面又用文本中的作者和译者提醒着我们虚构的存在。

在这部作品中存在着种种悖论——塞万提斯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真实的,他曾在序言中坦言,这部作品的目的是“消除骑士小说在世人当中造成的迷狂”、“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可整部作品中又到处充斥着种种的虚构;他想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可又处处提醒着读者仅仅是在阅读而已;他希望用小说中的小说来使整部作品更加真实,却又无意间模糊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茅盾小说中的现代性思考

茅盾小说中的现代性思考

茅盾小说中的现代性思考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小说在二十世纪初至中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茅盾在他的小说中表现出一种前卫的情感与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茅盾小说中的现代性思考:性别角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社会变迁。

一、性别角色茅盾在他的小说中,关注了女性的困境与处境,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受压迫与束缚。

在他的小说《子夜》中,描绘了一位女性白丹青,她是一个聪明、开明、独立,但狭窄的世界里却被畸形的“家庭”所束缚的人物形象。

白丹青希望超越自己家庭的局限,追求自由和独立,但她最终发现,这个传统的社会世界,对于女性来说,还有太多的限制和压迫。

茅盾通过对女性的审视和反思,批判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女性的地位低下,对中国新文化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茅盾的小说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探索了中国文化的自身变革。

在他的小说《荷花》中,描绘了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江淮边地的农民形象。

这些民众在传统文化的约束下苦苦挣扎,同时也受印刷业、新文化思潮的影响,迈向了现代文明。

茅盾的小说题材涉及广泛,以题材本身为载体,诠释人物形象的精神特征及其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他以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文学中突出了中国文化的自身变革,既有打破还存在的封建藩篱的一面,又有强调历史承传和对文化传统的认同。

三、社会变迁茅盾小说中,对于社会变迁的关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他的小说主人公多数是从社会底层逐步攀爬而来的人物,这些人物身处于中国社会的变革时期,对中国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描绘。

他的小说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所处的变革与矛盾。

《子夜》中的黄贯中,个体极度孤独和满腔怒火未得到释放的状况恰恰体现出了中国民族在危难时刻的深深焦虑和无力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的现代性——现代社会的人性问题的揭露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看似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友好和谐,其实这只是表象。

真正好的作品,不在乎其辞藻如何华丽,不在乎其内容如何轰轰烈烈,只要表现人们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基本问题,哪怕是鸡毛蒜事也值得细细品味。

——题记阅读该小说,其实故事很简单,却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主要是描写了一个一出生就是一个瞎子,其父母为了让他尽量能够平安生活,因而取名为“平瞎子”的人的悲剧生活。

因为社会和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他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坎坷,与其弟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从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父母用绳子把他拴在地上当狗来养,弟弟把他当马来骑,村里的人把他当做笑柄来取消,就连动物都欺负他,鸡与他争碗里的饭吃……这里的一切,将他逼上了绝境,他撑着竹篙逃离现今生活的地方。

不管去哪里,只要能远离就好。

也许凡事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当他的脚绊到石头趔趄一下,撞到头破血流晕厥过去时,恰巧碰上了村里的暴发户大荣,碍于老婆的面子,将其带到城里做了盲人按摩师傅,因手艺好,也由原来的“平瞎子”升到“平师傅”了,虽然还是得不到大部分人的尊重,但仍有小部分人欣赏他的按摩手艺,而最重要的是他的价值体现出来了,不但能够自力更生,而且还能在家里有需要,即弟弟结婚时给钱给予帮助。

当家人在弟弟结婚时接他回家时,他以为他的坎坷命运就要结束了,但在婚姻上,他仍是被嘲笑、讨论的话题,妹妹怕他丢人现眼将他远离主席桌,最后他希望家人能够重视他的存在,撒娇要弟媳亲手下的面,可是没有人理会,最悲哀的是连在梦里这样小的奢求都得不到。

该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属于现代性描写。

现代性不仅仅是某种时间类型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现象,它还是一种意识,即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旧时代根本不同的时代。

波德莱尔将现代性视为一个矛盾体:“现代性,就是那种短暂的、易失的、偶然的东西,是艺术的一半,它的另一半内容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看来,外在的、当下的事物只是主体面对的幻象,在这种幻象下存在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信仰、精神。

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所要把握的就是这种内在的永恒性。

所不同于古典主义者之处在于,古典主义者们内在的精神法则展示的具体事物是与法则一样万古长青的;因此,把握住这种具体的事物也就意味着把握住了这种精神。

而现代主义者则宁愿打破外在事物的永恒性,并在时间的流动中扯断了完整同一的时间观念。

他们相信今天的时间是另一个时间,但是另一个时间的背后存在的还是一个永恒的精神,而将短暂与永恒凝结到一起的,正是艺术。

在思想内容上:其一,最底层人物题材的选择体现了现代性。

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角大多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 无赖奴才之流等等。

“五四”之后,小说中常常出现商人、知识分子、英雄人物等等,一般是带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作为政治政策的响应者、传声筒和号召者,为人生,而非为艺术。

但是该小说与众不同,人物选得是乡下的几乎接近最可怜的底层人——“平瞎子”,因为先天性眼盲,只能靠感受而无法看见美丽的世界,不知道人是什么,父母长什么样……这样就算了,最惨的是大家都欺负他,或者说他没用,或者把他作为笑柄来取笑,虽然后来看似转运被村里的有钱人家大荣帮了一把,安排到城里做了按摩的盲人师傅,地位似乎有所提升,而且家里的钱多数是他赚的拿回去的,连弟弟结婚用来摆酒的钱也不例外。

看到这,也许大伙都会认为他终于要回了自己的尊严,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可是,就在老弟大喜的那天,他从城里拿红包回家,满心期待自己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可他再一次被人忽略了,当他企图“闹别扭”来引起他人的关注时,他被人认为是疯子,还被强制被几个人拉进一间临时收拾出来了阶梯小房子里,让人看管着,以免再一次做出什么事来,丢人现眼。

其二,最底层人物题材小说中启蒙思想的贯穿、揭露社会人性丑陋的主题的高扬体现了现代性。

该小说的创作是抱着启蒙的目的,首先,选择的是最底层人物题材即“平瞎子”,他其实是最底层人物的代言人,写他及他相关的事就是写最底层人物相关的事;其次描述的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即现实生活中的事。

写他一出生就先天性眼盲,暗示着最底层人物出生的不可改变性,这是命。

由于其出身,决定了他一生命运的坎坷,受到人们的欺负,看不起,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即便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按摩店里做按摩师,过着监狱一般的生活,就是为了赚钱,再把钱拿回家里,希望得到家里人的认可他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可结果还是一样得不到家里人和村里人的尊重和认可,你一出生是怎么样的人,就注定了你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

这里暗示了社会上的人冷漠、无情、不尊重人的人性,通过这企图启蒙人们要尊重那些先天有缺陷的人或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毕竟天外有天,人无完人。

其次,该小说的现代性还体现在形式上, 包括叙事语言、叙事模式、创作方法和描写方式的多样性等等。

其一,就叙事语言而言,该小说以现代性特征开头,打破以往传统的叙事开头。

作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人的个性从集体意识中解放出来,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把人的个性和复杂的心理体验表现出来,传统的白描手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显得苍白无力也无法刻画现代人的复杂意识。

我们知道,古代小说一般是以讲——听模式为主,即有专门的说书人,然后民间的人们把它作为平时的娱乐活动之一去听。

因为这种特殊的形式,所以古代小说在开头一般会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而且故事的情节一般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套固定的模式。

这样就保持了故事的连续性,方便人们听懂,二是说书人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才能将故事说好。

而这部短篇小说的开头,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不是按照一定的模式,也没有所谓的开端,而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仿佛作者信手拈来,在读者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就以短短的一句话:“平师傅正在给‘大块头’做按摩,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平师傅,电话!’开头,让人摸不着头脑,就横出一个场景,读者不知道这场景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的,平师傅、“大块头”是何许人?长什么样?但是却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你阅读完这短短的四句话之后,其体现的意思全部出来了。

接着,“这声音在连呼吸声都能听见的小小的按摩室里惊起,像鞭子一样,抽得‘大块头’浑身一震。

”又是一句简短的话,但其语言与传统的语言相比,有着强烈的颠覆性,如人的呼吸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在十分安静的夜里,抑或是在隔音效果很强的空间里,呼吸声也许才能听见,“惊起”一词,也非常形象地刻画出当时十分寂静的环境,“像鞭子一样,抽得‘大块头’浑身一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声音之突然,声音之宏亮,反衬出按摩室空间之封闭。

“平师傅的手陡然停了下来,然后他听到一声骂:‘搞什么鬼!老子的瞌睡虫刚刚上来,现在又被吵没了!”“‘大块头’翻个身,扯掉自己身上的白毛巾,坐起来。

”又是简短明了却寓意深刻的两句话。

“陡然”一词用得十分准确,一来写出了平师傅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二来也暗示了平师傅内心渴望有人找他,有人记得他,反映了他内心惊起的一丝激动。

而从“大块头”的骂声中,可以大致地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即生得很高大,油脑肠肥,素质低下,爱说脏话,粗鲁无礼,不尊重别人,认为自己出了钱就是上帝,可以为所欲为。

短短的一段话中由四句简短明了却寓意深刻的话组成,这是现代性话语特征的体现。

若是将这四句话的意思,用传统的语言表述出来,也许要一百多字甚至不止方可表明其意思。

纵观全文,发现不仅仅第一段是由简短的四句话表明意思的,其实,全文都是由无数个短碎片组成,但却揭露出了现代社会人性冷漠麻木的问题。

其二,就叙事时间而言,传统的社会,是在时间空间中存在着“绝对基准点”的社会。

这个“绝对基准点”就是“神圣”造物的开始,同时也是时空的开始。

“轴线相交的中心点相当于圣地所处的位置。

在这里,对立点消失了,不同方位的价值在这里融为一体。

”与之相呼应的,则是末日判断。

神有权创造一切,同时也有权收回一切。

一切在这个点上展开,一切也又必须回归到这个点上。

现代性的重要作用即在于它打破了人类绝对起点的精神幻觉,并将人类置于一种永恒的不确定状态中。

在这个过程中,显然科学参与了对传统解构的谋划。

似乎正是科学打破了人类的迷梦,使人类从对自我的幻觉中清醒了过来;也正是科学将人类抛进了时间加速器中,在无可皈依的现代性中迷失了自我。

中国古代小说, 如明清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上是依循自然时序的连贯叙事, 即采用纵剖的由头到尾的叙述。

而该小说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不再一味使用纵剖的叙述,而是采用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20年代)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

同时有“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等特征。

该小说从现在——过去——现在讲起。

一条线索揭露了表层和深层意义。

表层看似描述了“平瞎子”一生的坎坷、不被人们尊重的命运。

实际上是通过他来揭示社会人性的冷漠无情,不尊重人,不把人当人看的深层意义。

小说不是从“平瞎子”的出生开始讲起,而是从“平瞎子”已经成为了“平师傅”在按摩店里按摩开始写起,不是顺叙而是倒叙、插叙相间。

然后由“平师傅”在城里的按摩店里,被小刘叫有他的电话,但他没接着开始联想,他认为肯定是自己的弟弟,他肯定是向自己要钱。

接着回想去年弟弟曾经给自己来过电话,说找到女朋友了,而自己也快有弟媳妇了,正在为结婚钱的事发愁。

然后从每段的时间性的词,如“”“”“”“”,来一一讲述自己为什么会在按摩店里给人按摩,为什么会悲惨地离开自己的家来到遥远的城镇里打工,为什么村里的人们和自己的家人要欺负他,认为他连动物都不如,为什么要把他当成笑柄,为什么逼得他上了绝路……然后又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不得不去参加弟弟的婚礼,同时他拿钱做嫁妆、摆宴席,其实是为了得到家人和村里人的关注、尊重和认可,可是他再一次被忽视了,还被认为是疯子,拉进临时收拾的阶梯房,他仍然垂死挣扎,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就是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要弟媳妇亲手下一碗面条,以展示自己被人尊重,可是妹妹、妈妈都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而走出房子。

“平师傅”做梦,梦见弟媳妇端着一碗面进来,可是他还没看到就消失了。

这小说的结尾也是寓意深刻,“平师傅”渴望被重视、尊重,以为在梦里可以得到满足,毕竟梦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可是很遗憾,他最后连这点小小的奢望也不能得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