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颇族的酒文化
景颇族酒文化
水酒——德宏景颇族酒文化小议学院:人文学院班级:20120221学号:2012022146姓名:杨林叶目录:景颇族历史探源 (2)景颇族的民族特征 (2)景颇族的酿酒文化 (2)景颇族的饮酒文化 (3)景颇族以酒迎客的方式 (3)景颇人的饮酒方式 (4)景颇人的饮酒之道 (4)景颇酒文化的发展及其开发 (5)水酒—德宏景颇族酒文化小议摘要:景颇族的饮酒习俗是景颇族社会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是景颇人表现和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饮酒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酿酒技术和器具, 还有精神方面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民族情结。
关键词: 景颇族; 酒文化; 水酒景颇族的饮酒习俗是景颇族社会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景颇人表现和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饮酒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酿酒技术和器具,还有精神方面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民族情结。
饮酒作为景颇族由来已久的习俗, 应该世代相传和继承,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变迁, 少数民族的饮酒习俗和酒文化也将发生变化。
1 景颇族历史探源景颇先民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南部山区。
自唐代南迁、明末清初大批迁入今云南德宏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景颇族社会发展到原始农村公社趋于解体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景颇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景颇方言属景颇语支, 载瓦方言属缅语支。
景颇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00m 的山区。
这里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 同时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
景颇族先民从民族发源地青藏高原往南迁徙的过程中, 经历了由游徙牧畜、采集、狩猎到刀耕火种农业的物质文化衍变。
中国境内的景颇族至2000 年已经彻底终结刀耕火种的历史, ……”2 景颇族的民族特征各民族的人民都会因一些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而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云南的景颇族, 是一个勤劳淳朴、待客热情的民族, 景颇族同胞主要聚居于滇西南一带。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云南少数民族的酒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是民族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深厚,包含了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社会等诸多的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那么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呢?1.彝族。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2.纳西族“客酒”。
“客酒”是以高粱、大麦、小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
其制作方法是大麦、小麦各占60%,煮熟、焖黄,然后摊凉加酒药装箱糖化,再分装入瓦罐,加上60度大麦清酒,封存60天后过滤去糟,将汁液再分装入瓦罐密封沉淀,时间最短一年,越长越好,度数不高,富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3.独龙族竹筒酒。
云南怒江贡山一带的独龙族男女老少都喜好饮酒,每当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酿酒。
独龙族人酿酒不用土坛而用竹筒。
酿制时他们选用最好的竹中,将竹子做成酒筒,然后将煮熟的大米、小麦、或高粱拌上药酒装进竹筒。
7天后,将竹筒盖打开,即可喝到醇香的竹筒酒了。
4.黎族山栏酒。
云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便以自制的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
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就是按黎族风俗要喝醉才罢;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宾对唱当地民歌。
5.水族肝胆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以上就是对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这一旅游饮食安全知识给大家带来的介绍。
希望大家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多做了解,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
景颇族别具一格的食文化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在饮食方面很独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食文化。
贺新房食俗每逢景颇山上的景颇族人家新房落成时,众多乡亲都会赶来贺新房。
其情景热闹非凡,让你大开眼界、大饱口服。
主人看到人们来了,立刻把大家请上竹楼,领到火塘边坐下,然后拿起引人注目的酒筒,请大家饮用。
这种酒筒系用金竹精致而成,长约35厘米,上节是盖,占整个酒筒的1/3,是个酒杯。
如果来祝贺的人中有生人,会被主人待为上宾。
主人拨开酒筒盖,倒出一些米酒在筒盖里敬客人。
客人刚喝完香喷喷的米酒,主人家的大嫂就走上来,一只手的胳膊窝里夹着近一人高、大碗般粗、斜开口的大竹筒,往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大碗里倒水酒,请客人再喝。
这香甜清凉的水酒,使你倍感主人家的热情。
清凉爽口的水酒是怎样制成的?水酒的原料是大米。
把大米蒸熟放在簸箕里晾干后,拌上酒药,又用芭蕉叶包好,过上几天,闻到酒味时,再把它放进土罐中,再过十来天,加上凉开水就成水酒了。
新房落成,傍晚要请来原始宗教师在新房前祈祷,贺新房的第一天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在一位会念贺新房词的老人带领下,后面紧跟二位男的三位女的;男的提着三角架、锅,女的分别背着水、米、鸡蛋和肉进新房。
到竹楼口,带队的长者点燃火把,进楼把火塘点燃,新房里的生活开始了!主人赶忙准备饭菜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
菜中少不了两道做法独特的景颇族菜。
一是火灰焐牛肉干巴。
把干巴割成五寸长、二寸宽,把烧着的柴块向两边挪挪,把发热的火灰扒成窝,将割好的牛干巴放进灰窝里焐上,然后加柴块烧大火,火上烤竹筒牛肉莱。
半个小时后,取出牛干巴,用斧头背把牛干巴锤打散,再舂成绒状,把它跟辣子、大蒜、姜、芫荽拌匀就成了一道颜色暗红,有淡清香,吃着微苦回甜的菜。
吃后还有生津消食、清热解毒的功效。
当这道菜做好时,竹筒烧牛肉菜也熟了。
竹筒烧牛肉,先将半斤鲜牛肉剁细,加盐、胡椒、草果面,掺进大约100克芹菜叶,揉搓成团塞进竹筒,用芭蕉叶紧紧堵好竹筒口,放到火上烧烤。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简介关于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简介景颇族是西南边陲的一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独有文化和风俗习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景颇族别具一格的文化习俗,希望大家喜欢!景颇族的地理环境与文化环境景颇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父亲是一家之长,子女从父姓。
家庭中保留着幼子继承财产的习惯。
长子、次子结婚后一般都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幼子则留下与父母同住,赡养父母。
有女无儿的'可以招婿,上门婿不改姓,子女亦从父姓。
无子女的可以收养子女,养子同亲生子一样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继承财产的权利。
女儿一般无继承权,但有些地方亦有子女同等参加财产继承的现象。
妇女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栽秧、割谷、收割等田间劳动外,还要从事织布、做饭等家务。
因此,景颇族男子常说“没有妻子就没有饭吃,就没有衣穿”.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图库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图库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
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
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
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
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基督教。
景颇族的各类传统习俗习俗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
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
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
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景颇族人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
【原创】景颇族的传奇美酒——水酒
【原创】景颇族的传奇美酒——⽔酒青锋原创
景颇族的饮酒习俗是景颇族社会物质⽣活的重要内容,是景颇⼈表现和满⾜其精神⽣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饮酒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物质层⾯的酿酒技术和器具,还有精神⽅⾯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民族情结。
传说,景颇族有位妇⼥叫⽊吉锐纯,她与⼉⼦阿崩娃分居在恩梅开江的两岸。
由于江桥断绝,阿崩娃每天要绕⼭绕⽔,⾛很远的路才能见到母亲。
有⼀天,他请求母亲给他想⼀个戒奶的办法,⽊吉锐纯就给了他⼀包酒药,教他⽤⽔酒当奶,这种⽔酒甜中有辣,回味绵长,阿崩娃从此戒掉了奶。
后来这种⽔酒被景颇族⼈世代相传,成了景颇⼈喜爱的美酒。
景颇族⽔酒清凉可⼝,⼗分解渴。
⽔酒的配制是把⼤⽶淘洗⼲净,⽤甑⼦蒸熟,放在簸箕⾥拌上酒药,放⼊⼟罐中,⼜⽤芭蕉叶包好,过上⼏天,待能闻出酒味时,加上凉开⽔,就成⽔酒了。
每逢结婚、贺新房、孩⼦周岁、举办⽬脑纵歌盛会、相亲都要制⽔酒。
第⼀次加⽔的酒,叫头酒,要让尊贵的客⼈喝。
景颇⼈外出时,筒帕⾥往往要背⼀个可做酒杯的⽵酒筒。
彼此敬酒时,要将对⽅敬的酒倒回对⽅酒筒⾥⼀点再喝,以⽰相互尊重。
来客⼈时,主⼈把酒筒交给客⼈中年纪⼤的⼈,说明把⼼都交给了你,请你代表他的⼼意,给⼈家敬酒。
分酒时每⼈都要分到,包括主⼈也分到⼀份,敬酒⼈才能喝,最后酒筒⾥还要留⼀点酒,表⽰互相尊重,也表⽰酒筒⾥的酒永远喝不完。
⼤家共喝⼀杯酒时,每⼈喝⼀⼝后,都要⽤⼿指⼀下⾃⼰喝过的地⽅再传给别⼈。
有⽼⼈在场时,应让⽼⼈先喝,景颇⼈认为,不⽤酒待客是极不礼貌的,这是传统的礼节。
来源:云南风。
景颇族文化有哪些
景颇族文化有哪些景颇族文化有哪些婚俗景颇族的传统婚恋别具特色。
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们将自由恋爱称为“千脱总”,意为串姑娘。
通常采用唱山歌的方式,由相识相爱到结百年之好。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买卖,采用抢婚的方式。
另外还通行单方姑舅表婚,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了“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
风俗景颇族热情好客,凡是来的客人,主人会热情招待。
景颇人重视礼尚往来,在农闲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以酒肉、饵块粑粑、鸡蛋、糖果或自己家里的土特产如蜂蜜、草烟赠送主人,客人走时也往往是满载而归。
当你要离开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告辞。
如果你不说一声就离开,人家会说你无道德、缺教养。
景颇人喜欢上山采来阔叶,当作碗碟,但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能倒用,否则会被当成仇人而遭怒视。
到景颇家里做客时,不要在房内久站,应即按位置就座。
如果有人告辞而去,不能抢坐其位置或板凳。
平对妇女不能托下巴而坐,托下巴而坐表示哀悼。
妇女就座忌讳跷二郎腿。
严禁在房内吹口哨。
在长辈面前忌讳开玩笑,做怪动作,乱动乱翻包头。
忌讳拿统裙直盖熟睡的小孩。
景颇族男子随身之物长刀和筒帕,平时不能在墙上翻挂着,在众火焰火之际,不能抽刀从火苗上拿过去做事或传递给他人。
丧葬景颇族丧葬有许多本民族特点。
家中有人过世,首先鸣枪,用枪声告诉大家,有人死去了。
并派人通知亲戚朋友,但只准双人而不能单人前往。
亲戚朋友听到噩耗就准备礼物前往参加丧葬。
人死通行土葬,凶死的一律火化,埋骨灰于地下。
喝酒礼节景颇族人喜欢喝水酒,酿酒的`原料有大米、红米、苦荞、玉米等。
其中尤喜用大米酿的甜米水酒。
此外,景颇人还酿制味怪的酸水酒。
景颇族喜欢用竹子制成的酒筒盛酒,讲究的以金竹制成,做工精细,滴酒不漏。
水酒在景颇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祭祀、节日、结婚、歌会、交友等等,都少不得。
景颇族人在外遇到熟人时,会主动从筒帕中拿出酒筒来请对方喝酒。
客人到了景颇人家里,主人会拿出酒筒交给客人,以表示心也交给了你。
少数民族酒礼酒规
少数民族酒礼酒规少数民族酒礼酒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饮酒习俗,在本文中我们将看到女真、幺佬、傣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酒时讲究的礼数和规矩。
女真族酒宴:女真人是满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项日常事务就是喝酒,每喝必劝,尽醉而归。
景祖乌古酒时,女真人酗酒成风,世祖劫里钵曾醉后骑驴入定。
他们喝酒的办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只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饮。
每逢婚嫁,夫婿和亲戚到女家,要抬上许多酒菜待客,酒用金银瓦器盛装。
将士出征,全军会饮,此时将官招人献计,共议长短。
平时宫廷夜夜大家喝酒跳舞快活,以致影响朝政。
幺佬族重阳酒:重阳酒是幺佬山乡农家最喜欢的传统饮料,重阳酒醇香扑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时醉了都不晓得,醒来头不晕。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幺佬山乡家家户户选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
重阳酒的制作方法与汉、壮族地区的甜酒制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时间后才开坛饮用。
重阳酒的来历反映出幺佬人民的纯朴善良的心地:不晓得是哪朝哪代了,幺佬山乡被一些有钱人霸占了,广大的幺佬人贫穷困苦,日艰月难。
重阳节到来了,一对在山窝里开荒种地,相依为命的穷苦夫妻,没鸡没鸭,没肉没酒,只有半缸底米,只好熬了三碗稀粥过节。
他们夫妻俩各地吃了一碗后,正在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吃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
他俩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白发苍苍、衣衫破烂的老人。
夫妻俩问道:老人家,你有什么事呀,”老人说:“主人家,我走远路经过这里,身无分文,已经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
好心的人呀,能给我一点儿东西充充饥吗?夫妻俩赶忙把老人请进屋里坐下,把那碗舍不得吃的稀粥端给老人吃。
“老人家呀,真对不起你了,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家穷,只有这碗粥了,你不嫌弃,将就吃吧!”那老人也不客气,一口气就把粥喝光了。
老人暖和过来后,对夫妻俩说:“谢谢你们了,我教给你们一种酿酒的方法吧!”于是,他把重阳酒的酿制方法教给了夫妻俩,然后告诫说:“这种酒千万千万不能卖呵!”说完,就不见了。
第二年重阳节到了,夫妻俩按照老人说的方法酿制出一种酒。
景颇族的礼仪与禁忌
景颇族的礼仪与禁忌景颇族热情好客,但到景颇山寨做客很有讲究。
骑马到景颇族山寨,寨门外便要下马步行。
向景颇朋友表示友好,切记不能去摸他们的头,也不能从后面拍肩膀,摸头这种行为会被认为是欺人的行为。
嚼烟丝和饮酒是景颇族向客人表示友好、尊重与礼貌的方式。
客人若不抽烟、喝酒,应十分礼貌地加以谢绝。
进入景颇族人家,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就坐,不得久立不坐,更不能到处乱闯。
主人家的卧室是不准外人进入的,客人就坐后不能跷二郎腿,妇女不能托着下巴而坐,因托下巴坐是表示哀悼。
屋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坐主人的座位。
主人递来的烟酒,客人必须用双手去接。
熟人间相互敬酒,不是接过酒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认为这是互相尊重之意。
几个人一同到景颇族人家,主人一般不亲自一一敬酒,而是把酒筒交给年纪大点的人。
把酒筒交给你了,也把心都交给你了,要你代表他的心意,给大家敬酒。
喝酒应用筒盖,不能就酒筒直接喝。
大家共喝一杯酒时,先要让老人喝,每个人喝一口后都要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然后再传给别人。
主人家杀鸡招待客人时,客人不能去夹鸡头、鸡脚吃。
按景颇族习惯,鸡头要用来敬老人或年长者,鸡脚则属于小孩。
为了对客人表示尊敬,主人常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这时客人应非常有礼貌地把鸡头转奉给在座的老人或年纪最长者。
景颇族喜欢从山上采些阔叶回来当碗碟,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能倒着用,否则将被当做仇人遭怒视。
景颇族认为谷子是狗从天上带来的,所以忌吃狗肉。
在景颇山寨,放枪放炮不能只放三响,因为放三响表示报丧。
景颇族男人的长刀、火药枪、挎包和衣物,忌讳妇女触摸或从上面跨过。
“目瑙”是景颇族传统盛大的节日,不分民族,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尽情歌舞,但是作为客人,跳舞时不能跑到瑙双前面去跳,一般也忌讳紧跟在瑙双后面跳,而是应跟在大队伍后面。
景颇族的饮酒习惯已发
景颇族的饮酒习惯
景颇族几乎家家都会酿酒,一般用大米、红米、苦荞、包谷等
为原料自酿水酒,另外还会酿制米酒和有怪味的酸水酒。
在景颇族
人的日常生活中,水酒是不可缺少的饮料,所以多数人家饮酒量大,一年都要多次酿酒。
景颇族有句谚语:酒能把两座粘在一起,朋友
的心要相同,没有酒不行,饮酒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
景颇族人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是先倒回对
方的酒筒里一点酒再喝。
在大家共饮一杯时,先让老人喝,每个人
喝一口后都用手楷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
在对外交往中,景颇族人喜欢用“礼篮”接待尊贵的客人。
篮内一般是两小筒酒,一筒水酒、一筒米酒。
水酒象征女性,喝了能解渴;米酒象征
男性,饮了可消乏。
客人接受“礼篮”后,要表达祝福,然后饮篮
内的酒。
景颇族人饮酒还有一条规矩:饮酒必成双,要喝两杯或两口,
即使不会喝也要用嘴在酒杯边碰上两次,以象征团结友谊。
景颇族
人举行婚礼,有酒参与的形式很多。
新娘在将到新郎家的路上,有
个传统习俗,要越三道路障。
其中第一道路障,要到处竹筒里的水
酒给小姑娘喝,并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钱。
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决
方法,但都是对新娘的一种良好祝愿。
——摘自《中国酒典》。
景颇族的酒礼
景颇族的酒礼
晶莹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1994(000)007
【摘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州的景颇族,家家户户都酿酒,老老少少爱喝酒。
景颇人有一句俗谚:"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朋友要心连着心没有酒不成!"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一个景颇人的寨子,一坐下主人首先敬客的就是水酒,亲朋好友碰在一起更是离不开酒。
酒在景颇人的生活中,几乎与吃饭、穿衣同等重要,所以景颇人有许多独特的酒礼。
到景颇人的家里作客,一进门,主人先要敬你一筒(竹制的盛酒器具),"见面酒",客人不能推托,必须一饮而尽。
晚上客人宿在景颇族人的家中,睡前主人又要向你敬二筒"温床酒";客人头天在景颇族人家里吃饭,主人要设"洗尘接风酒";客人离开时,主人又要摆"饯行酒"。
所以没有酒量的人是很难到景颇人家里作客的。
在景颇人的村寨里,遇到丰年要办"庆丰酒",请人调解纠纷要向调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晶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云南德宏景颇族礼仪念词的社会功能 [J], 赵兰芳
2.淘金季节,从礼品葡萄酒开始——礼品葡萄酒凸现四大趋势 [J], 王克亮
3.剑南礼酒打造“礼”文化强势品牌——访剑南礼酒全国总经销辽宁享逸实业有
限公司营销总经理于保华 [J], 无
4.东方礼睿天下——“恭喜发财”品牌酒华夏礼学第一酒 [J], 杨杉;
5.景颇族酒的功能变迁与基督教民俗体系的建构 [J], 李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酒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云南酒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云南作为中国的著名酒文化之地,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
云南酒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2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技艺和酒文化。
在云南,我们可以品尝到不同风味的酒类产品,如白酒、黄酒、红酒、米酒等。
云南的酒类产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成为了各地游客品味云南的重要方式之一。
云南的酿酒技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化时期。
古代的云南人民就开始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采用发酵、蒸馏等工艺,酿制出美味的酒类产品。
这种酿酒技艺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酒文化。
云南的酿酒原料丰富多样,这也是云南酒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云南的高山地区适宜种植葡萄、苹果等水果,这为云南的葡萄酒和果酒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云南还盛产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这为云南的白酒和黄酒的酿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
云南的米酒则以优质的糯米为原料,通过独特的发酵工艺,酿制出甘香可口的酒品。
除了酿酒原料的多样性,云南的酒文化还体现在酿酒技艺的多样性上。
不同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酿酒工艺和传统。
例如,纳西族的三杯酒是纳西族人民招待客人的重要方式之一,酒杯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每个杯子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寓意着“天地人”三界的和谐。
而傣族的普洱茶酒则是将普洱茶和米酒进行发酵而成,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云南的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
在云南,酒作为一种社交的媒介,不仅可以增进友谊,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心意。
云南的酒宴是各族人民传统的社交方式,人们在酒宴上可以畅饮畅谈,共同分享快乐和困难,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云南的酒文化也成为了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的酒文化节庆和酒文化景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云南品味美酒和体验酿酒文化。
大理的洱海酒文化节、昆明的农民画酒文化节、西双版纳的傣族新年酒文化节等成为了云南旅游的热门节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酒制作技艺(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
酒制作技艺(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是景颇族的传统工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恒久的重要部分,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
景颇族水酒的制作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了许多美好的文化元素,被世人所称道。
一、历史渊源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自古以来就深受景颇族人民的青睐,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景颇族制酒之士,他们在中国和邻国分布广泛,影响力非常大,制酒技艺也从中被普及,形成历史上美丽的一段风景。
二、制作过程(1)酿造将清水、稻淀粉(或糯稻米)、酵母进行混合,放进陶缸中加热,发酵7-10天,使酵母转化为酒。
(2)烘干把发酵完成的汁液取出,放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最终达到8-10号甜度,成为景颇族水酒。
(3)装瓶将烘干好的酒放进瓶子中装瓶,可以保鲜存储一个月之久。
三、特点(1)特有的制作工艺景颇族水酒是由清水、糯稻米等原料发酵而成的混合型酒,不同于传统的酒类制作工艺,景颇水酒的特有制作工艺,把时间、温度、水份、比例等调节得刚刚好,清新可饮,这也使得它有着独一无二的口感。
(2)浓郁的文化背景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把景颇族古老而精微的技术及文化融汇贯通、延续至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经由制作者的智慧提炼,凝练出醇香绵长的浓郁风味。
四、文化价值景颇族水酒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景颇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族人的智慧和情感,这也正是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和热爱,并被各族人们所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总之,景颇族水酒的制作技艺深具历史性和文化价值,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是景颇族人民的传统工艺,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景颇族酿酒工艺与酒文化-2019年文档资料
景颇族酿酒工艺与酒文化-2019年文档资料景颇族酿酒工艺与酒文化景颇族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境内。
这里的景颇族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2000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
景颇人与酒有深厚的缘分。
饮酒作为景颇族的习俗,世代相承。
关于景颇族酿酒的起源,也为人所乐道。
一、景颇族酿酒的起源据景颇人介绍说,景颇族的酿酒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这个传说的名字叫《找酒药》。
在很古的时候景颇族有个小寡妇叫吹末末班(景颇语,小寡妇的意思),她丈夫死了,留她一个人在山里生存,非常凄凉、艰苦,小寡妇很想酿酒但是没有办法酿,因为她不懂草药。
有一天她去山里干活,发现豪猪来吃他的苞谷米,小寡妇十分生气打算去杀死豪猪。
她去豪猪洞口,在前后布下扣子,一定要擒住豪猪。
等了一天不见,等了三天不见,一直等到第九天,扣子套住了豪猪的脖子。
豪猪大声求饶说:“哎哟哎哟,你放了我吧,我告诉你做酒药的秘方。
”小寡妇说:“好啊,你说吧。
”第一次豪猪却跟她说了毒药的配方。
被蒙在鼓里的小寡妇很开心,回去就用它说的配方酿出了酒,小寡妇用这些酒款待了她的亲戚朋友,结果毒死了一大批人。
小寡妇十分伤心,又去了豪猪的洞口布下扣子,这次又套到了豪猪的脖子。
小寡妇对豪猪说:“上次你给我毒药的配方,害我毒死了那么多人,这次你要是还跟我说假的配方,我就永远不放你,砍掉你的头。
”小豪猪说:“这次我不敢啦,不敢啦,这次我要说给你真的秘方。
”然后小豪猪就将桑阔,拉堆这些酒药的秘方告诉了她。
小寡妇说:“好吧,我先回去做,要是成功了我再放你回去。
”小寡妇就回去按照豪猪给她的配方重新做了一次,这次就相当成功了,小寡妇就将豪猪放掉了。
从此,景颇人也会酿酒了,酿酒的配方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
景颇族关于酒的起源传说是景颇族酒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透过原始的光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酒的传说里,洋溢的都是对酒由衷的赞美同时也揭示出了酒的本质,它独立与人而存在,人们只是偶然发现了酒而已,而不是发明酒。
少数民族酒文化多元中国的酒饮文化宝藏
少数民族酒文化多元中国的酒饮文化宝藏少数民族酒文化:多元中国的酒饮文化宝藏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少数民族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酒饮文化宝藏。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多元文化融合、特色特点和推广与传承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多样魅力。
一、历史背景从古至今,中国自古就有酿酒文化,而少数民族酒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就有丰富的记载和描述,如《周礼》中的祭祀仪式和宴饮,以及《山海经》中的各地酒文化等。
这些历史文献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酒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多元文化融合中国的酒文化不仅仅是汉族的代表,还包括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
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方法、酒器风格以及酒文化习俗。
例如,内蒙古的奶酒、西藏的青稞酒、新疆的葡萄酒等,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酒品。
这些不同的酿酒方法和酒文化习俗,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三、特色特点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具有独特的特色和特点,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酿酒方法和制作工艺上,还表现在酒文化的习俗和庆典活动中。
比如,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常用竹筒作为酒器,用柴火进行蒸馏,酿制出独特的竹筒酒,这种酒在口感和香气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同时,少数民族酒文化中的酒文化习俗和庆典活动也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如蒙古族的“喝奶酒”,彝族的“隆重宴饮”等等。
四、推广与传承酒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酒文化的重要任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酒文化的魅力,各级政府和酒文化团体加大了对酒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举办了一系列的酒文化节、展览和品酒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酒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
同时,还加强了对传统酿酒方法和技艺的传承,设立了相关培训机构,培养新一代的酿酒师和酒文化传承人,保护和弘扬好传统文化。
景颇族的介绍和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
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
15 -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僳僳、汉等民族杂居。
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
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
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
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景颇族的饮食景颇族以米为主食,吃法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
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吃法除煮、焖、炒或凉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
他们将野菜洗净后精心炮制,加上豆豉。
豆豉:一种豆子煮熟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生姜、辣椒、盐,在竹筒或杵臼内舂碎。
其味道鲜美独特,常用来待客。
景颇族还喜饮水酒,喜嚼“沙枝”(用草烟、芦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
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礼节之一。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
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
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比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
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美食丨景颇族的美食太清凉了)
景颇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美食丨景颇族的美食太清凉了)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此的各民族在传承本族文化时,其中难免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
因此各民族便互相影响,产生了更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
景颇族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居住云南境内的德宏以及怒江境内。
邻近的民族有傣族、佤族等,其饮食也受两族影响较大。
舂菜在景颇族的饮食文化中,舂菜是一大特色。
这种将菜舂得酥松绵软、易于入口的制作方式是景颇族美食的一大特点。
舂菜的起源相传是为了让当地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吃上美味的肉食,于是景颇人就发明了舂菜。
它的做法就是将肉、菜等加入竹筒内,将它们捣碎,之后在加入调料搅拌均匀就成了一道美味的食物。
制作过程中肉和菜的纤维组织遭到破坏,使得它们的口感更加软糯,同时其中的香味也迸发了出来,更加还原了食材所独有的香味。
常见的舂菜有舂鸡脚、舂茄子等。
在景颇族人家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舂筒不响,饭菜不香」。
由此可见景颇族人民对于舂菜的喜爱有多深。
到了夏天,它就作为凉菜上桌,经过了木锤反复敲打的菜早已入足了调料的味,独属于景颇族的酸辣味混合着菜的香气飘在盘上,吃上一口,炎热的暑意便被驱散了几分。
竹筒饭在景颇族的眼中,竹筒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炊具,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舂菜,还能用来制作竹筒饭。
竹筒饭是傣族、景颇、哈尼等族经常吃的一种主食。
制作竹筒饭所使用的竹子名为香糯竹,是云南特有的珍贵稀有竹种。
相传在很久以前,少数民族需要进山打猎获取食材,但上山路远,往往一次打猎就要一天甚至更久。
大家便将米装在竹筒内,需要时便加入泉水,放在火上,不用多久就熟了。
直接将竹筒劈开,便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米饭,这样一来竹筒便代替了锅和碗的作用。
煮得好的竹筒饭不仅米饭软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竹子香气,于是竹筒饭便被流传了下来。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景颇族最爱的两大主食之一。
鸡肉烂饭除了竹筒饭,景颇族的另一大主食便是鸡肉烂饭了。
鸡肉烂饭据说最早起源于佤族,佤语称其为「布安纳亚」,是佤族的待客佳肴。
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摘要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早已融入到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云南少数民族的酒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是民族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内涵深厚,同时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宗教、教育等功能,包含了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本文主要以云南省傈僳族酒文化为个案,研究少数民族酒文化对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酒文化云南傈僳族AbstractWine as a unique culture has long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a phenomenon of anci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win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The wine culture of Yunnan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doubl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al manners, meaning deep and has certain features such as social, religious, educational, included a national matter,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community. This article mainly in LISU in Yunnan province as a case of wine culture, study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wine culture of minorities to national and spiritu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effect.Keywords: wine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LISU.目录前言 (1)第一章云南傈僳族酒文化 (1)1.1傈僳族简介 (1)1.2云南傈僳族酒文化略述 (2)1.2.1傈僳族酿酒文化 (2)1.2.2傈僳族饮酒文化 (2)第二章云南傈僳族酒文化的功能 (3)2.1傈僳族酒文化的社会功能 (3)2.1.1社会礼仪上的功能 (3)2.1.2社会关系调节功能 (4)2.2、傈僳族酒文化的宗教功能 (4)2.3傈僳族酒文化的教育功能 (5)2.4傈僳族酒文化的娱乐功能 (6)第三章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综述 (6)3.1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总析 (6)3.2对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几点思考 (7)3.2.1少数民族地区现存酒问题 (7)3.2.2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酒文化调控 (8)结语 (8)参考文献 (9)谢辞 (10)前言六千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早已融入到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了。
云南少数民族的酒俗
云南少数民族的酒俗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酿酒的高手,一直都有无酒不成席的习俗。
每个民族酿制的酒又各有差异,喝酒敬酒的方式都很有讲究。
去云南旅游如果不了解当地的酒文化小心吃亏上当,更重要的是尴尬。
现在就跟着“喝对酒”编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醋酒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怒江峡谷一带的傈傈族,最喜欢喝自己酿造的醋酒。
每当有客人到来,他们总会用醋酒招呼客人。
醋酒的度数不是很高,只有十七度,味道有一点点的回甜,富有营养。
醋酒是当地傈僳族群众不可缺少的饮料,去怒江旅游可以去尝尝味道。
街心酒哈尼族云南元阳县哈尼族的街心酒一般都会有上百人参加。
每每到农闲季节,哈尼族群众,便开始举办象征团结、吉祥的街心酒节。
一般活动是选在村寨较为宽阔的场所举行。
节日为两天,从上午开始,全寨人边一起欢聚饮酒,畅谈。
闷锅酒哈尼族哈尼族的闷锅酒,既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又是一切喜庆节日的主角。
在“扎勒特”(十月年)到了,寨子里要举行“只角奇”(轮流喝酒)。
在这个节日里哈尼族饭桌上都少不了这种酒。
一些老人还会边品酒边唱歌,场面十分热闹。
当哈尼族青年交朋友的时候,闷锅酒就成了牵红线搭桥的媒婆。
哈尼人在酒宴上也要往尊敬者盛满酒的碗里滴上几滴,以表示酒源不断,友谊长存。
竹管酒傣族在云南傣族居住的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别具特色的“竹管酒”。
他们将一大陶罐酒置于空地中心,然后一部分男女团团围住,用根约一米五长的细竹管伸入罐内吸饮;另一部分人则在一旁欢歌起舞,为之助兴。
两部分人相互交替,相互循环,十分热闹。
在他们认为这样饮酒的有助于和睦和团结。
捏酒普米族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有一种捏酒,当地的普米族群众用来款待客人。
捏酒是用小麦或包谷籽经水浸泡后,拌上酒曲,装进陶罐里发酵而成的。
酒气味味醇香,甜蜜可口,营养丰富。
交杯酒苗族在云南苗族村寨里有个规矩,进出谁家都喝进门酒,出门酒。
只准主人敬客人,不准客人敬主人,还不得还手,但宾主双方可喝交杯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景颇族的酒文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景颇族很早就采用制米曲酒。
每年九、十月间,当遍山的苦草、甜草、辣草、酸草成熟的时候,寨里的老人便煮好糯米饭和鸡蛋,挑选出一对全寨人品最好,长得最漂亮的小姑娘和小伙子,由巫师或有威望的老人带着,背上最香最纯的米酒,到山上择一块空地,摆好祭品,举行采酒药草仪式。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头豪猪来偷吃旱谷,被一位叫图空的姑娘支的扣子套住。
她要豪猪赔偿损失,豪猪赔不出来,便将四种草药指给她。
这四种药叫勒爬、勒对、勒卡和薹扎。
姑娘得到这四种菜,照豪猪教的办法,采回晒干后,舂细,合上糯米粉,捂起来,待发酵后便成了酒药。
在捏制酒药饼时,须捏一对凹和凸的酒药饼,凹的代表雌性,凸的代表雄性。
并将其合放在一起,摆在酒药堆中间。
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认为,只有阴阳交合,酒药才会好。
采草仪式和制饼仪式是否举行得认真虔诚,直接关于到酒的质量好坏,所以举行仪式时是十分神圣的。
在做酒药的季节,景颇族往往把自己家做的酒药,
当做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
酿制酒,要先洗净粮食,用甑蒸熟,然后倒入簸箕中,打散。
等温度降下些时,以酒药拌匀,再放在竹篮里,四周围芭蕉叶之类封严,置火坑头上。
两三天后,待酒药发酵,取下置于缸中,以麻袋捂紧缸口。
春夏捂三、四天,秋冬捂六、七天,待有酒味时打开,把山泉水倒入,就成了水酒。
喝酒前,以一大竹筒掏空,一头以棕叶捆在口上,放于酒缸之中,水酒即滤入竹筒之内。
又取一细竹管,一端放在大竹口上,再以手指按紧管口,酒即吸入管中,然后按紧管口酒即倒入碗中了。
第一次放入的水酒喝完,又可掺水入缸,再喝第二缸。
头缸水又香又甜,掺水两次以后味道就逐渐清淡,不如第一次味道好。
景颇族有一句谚语:“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
朋友的心要连在一起,没有酒不行。
”
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个寨子,一坐下,主人便捧出水酒、米酒待客。
亲戚朋友在一起,更是离不开酒。
酒在景颇族的生活中,几乎与吃饭、穿衣同样重要。
所以,景颇族有许多非常独特的喝酒礼俗。
他们见面要喝“见面酒”,敬一筒,而且应一饮而尽;客人起床要喝“起床酒”,敬两筒;“晚安酒”,敬两筒;“庆动酒”,敬两筒;“洗尘酒”,敬两筒;“饯行酒”,敬两筒;“开口
酒”(即调解纠纷时喝的酒),敬一筒;“合好酒”(即团结、同心酒),敬一筒;“蒙眼塞耳酒”(即结婚闹房或想唱情歌时,有长辈在场,年轻人须事先敬此酒,意为向长辈求情,若长辈喝下此酒,才可闹房或喝山歌),敬两筒。
敬酒时应先敬年岁大的人,须双手捧酒筒,接酒时也应双手接酒筒。
被敬者应量力而行,若喝不了这么多,应当在没喝前将酒倒回去一些。
喝时先用右手指(男人用指,女人有食指)蘸酒点按脑门,再倒在地上几滴,方能一口气喝完。
然后双手捧着酒筒,还给敬酒者。
之后喝酒巴人啐一口唾沫,以右脚踩住,且不许呵大气,做怪样,发出响动之声。
斟酒也有禁忌,平时是右手倒酒左手接,丧事时要反过来。
如主人父母双亡,客人在喝酒时应两次祭酒于地,表示先敬先灵;如亡父(或亡母),则只祭一次。
有尚未满月的孩子,父母喝酒后,也要用手指蘸酒,涂在孩子的嘴唇上,表示与孩子共享。
景颇人出门,通常随身携带一个装满酒的竹筒或其它盛酒器具。
串亲戚送酒时,酒不能灌得太满,否则视为不吉利,认为将野鬼送给亲友了。
客人回归时,酒筒酒瓶不能空,主人家要给一些酒,称为“压底酒”。
托人说亲,先以酒送媒人。
媒人去说亲,也以酒
送女方家。
娶亲前,送到新娘家的水酒,一定要用新砍的金竹筒装酒,再以新采的山芭蕉叶或“东征叶”包住酒筒,并用新竹篾捆四道箍(上、下各二道)。
第一次送两筒酒,由二位少女送去,表示催新娘快穿嫁衣和梳妆;第二次送酒,表示请新娘快动身。
新娘嫁到夫家待客少不了酒。
就是来作客的亲朋,也一定背着几筒水酒来祝贺。
景颇人盖新房、跳葬舞,跳舞祝贺,主人以水酒待客;家里死了人,晚上跳丧葬舞,跳几晚上,主人就敬几晚上水酒;景颇族的盛大节日,大家跳目瑙纵歌舞,专门有人在舞队一侧依次敬水酒;祝贺其它兄弟民族的民族节日时,也均以两筒水酒作为礼物。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