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咀嚼效率测定和比较

合集下载

Bredent锁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比较

Bredent锁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比较

等方面与常规上学环 式活 动义齿 进行 比较 , 以 评 价 其 临 床 修 复 的效 果 。
1 资料 与 方 法
搅拌 1 ai r n , 静置 2 ai r n , 在1 2 0 mL刻 度 处 用 吸 管 取 量 筒 中 上1 / 3 处 的悬 浊 液 3 mL置 于 分 光 光 度 计 内 , Uv _ 1 6 O 1紫 光 分光光度 仪 , 光源波 长定 为 5 9 0 n m, 进行 比色 , 记录读 数 。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第 2 6 4医院 ( 0 3 0 0 0 1 ) 张 瑛 武 利 军
附着 体 可 摘局 部 义齿 是 由 附 着体 提 供 固位 的 可 摘 局 部
义齿 ] 。 附着 体 通 常 由两 部 分 组 成 , 一部 分固定于基 牙上 ,
嵴 吸 收情 况 等 。 ( 3 ) 咀嚼 效能 测试 _ 2 ] : 分 别 对 常 规 活 动 义
1 . 2 实验设计 : 采 用 自身 对 照 方 法 , 先 为 每 例 患 者 制 作 一
副常的 主 观
1 5 例 常规 活 动义 齿 和 B r e d e n t 锁 式 精 密 附着 体 义 齿 分 别 在修 复 1 年 后 进 行 问卷 调 查 , 发 现戴 用 B r e d e n t 锁 式 精 密 附着 体 义 齿 无 论 在 舒 适 性 、 稳定性 , 还 是美观性 等方面 , 患
对 同 一 患 者 进 行 3次 测 定 。休 息 1 5 mi n后 , 进 行 对 侧 正 常 牙列咀嚼效能的测试 。
1 . 1 纳入标准 : 所 选 取 病 例 均 为 单 侧 2个 磨 牙 游 离 缺 失 ; 相邻 2前 磨 牙 无 龋 坏 、 松动、 叩痛 , 牙周组织 健康 ; 缺 牙 区 牙 槽 嵴较丰满 ; 缺牙 区咬合 间隙 >6 mm; 患 者 不 适 合 或 不 愿 意进 行 种 植 义 齿 修 复 。按 上 述 的标 准 选 取 1 5例 患 者 , 其中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咀嚼效能比较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咀嚼效能比较
史 莉 ,宜云州
( 1 . 郑 州 市 口腔 医 院 口腔修 复科 ,河 南 2 . 郑 州市 口腔 医 院 口腔 正畸 科 ,河南
[ 摘
郑州 郑州
4 5 0 0 0 0 4 5 0 0 0 0 )
要 ] 目的 :观察 比较M K 1 精密 附着体与 卡环式活 动体两种义 齿用于修 复牙列缺 损对咀 嚼效能 的影 响 。方法 :选择6 8

牙齿 印模 ,并在技工 室将 义齿制作 完成 。对照 组 以卡环式 活
动义齿 实施修复 ,方法 如下 :基牙 为缺损 间隙一侧 的第 二前
磨 牙与对侧 的第 一前磨 牙 ,冠 高 ( 缺 牙区 的高度 )在 5 m m 以 上 ;基 托范 围:从缺 牙区域 向外延伸 ,直 到对 侧第二前 磨牙 的近 中部 位 ;于第二前 磨牙 处设计R P I 卡环 ,将 间隙卡 放置 于对 侧第一前磨 牙部位 。按 照常规制作方 法制作活动 义齿 。 M K 1 精密 附着体 义齿 与卡环式 活动 义齿材料 均 为镍 铬合 金 ,
响 ,分别 选择3 4 例 患者实施 了修复 以及 咀嚼效能研 究 ,现报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 . , 一般 资料
在 患者 治疗1 个 月、2 个 月与6 个 月 时 ,分 别 测 定 修 复 牙 齿 的 主 观 感 受 与 咀 嚼 效 能 , 测 定 方 法 为 分 光 光 度 仪 。 具 体
方法 如 下 : 以清 水充 分漱 口 ,以彻底 清 洁 口腔 ;清洁 完 成
后 ,选 取 已经 去皮 且分 为两瓣 ( 约为 5 g ) 的 炒 花 生 米 置 入
6 8 例 牙列缺损 患者均 为我 院 口腔科在2 0 0 8 年6 月~2 0 1 2 年6 月间收 治 ,皆为单侧上 颌部位 第一 或者第 二磨牙 缺失 , 缺 损类型 皆为K e n n e d y I I 类 ,牙周情 况较好 ,未有龋 齿症 。 争得 患者 同意 后,随机将其平 分为两组 。观 察组3 4 例 ,男2 O 例 ,女l 4 例 ,年 龄3 6 岁~6 9 岁 ,平均 年龄 为 ( 4 5 . 2 ±6 . 7 ) 岁;对照组3 4 例,男 1 9 例 ,女l 5 例 ,年龄3 5 岁~6 8 岁,平均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78例义齿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

结果:患者需要佩戴4—8周左右的适应期,平均为6.5周。

且所有患者于适应后进行随访半年,统计其临床效果如下:优144件(81.0%),良25件(14.0%),差9件(5.0%),其中优良率高达95.0%。

结论:口腔医生需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科学而周密的设计。

在技术方面还要仔细认真,向患者介绍义齿的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让患者可以更好地使用义齿,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标签:可摘局部义齿;牙列缺失;修复;临床效果在口腔疾病中牙列缺损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

其修复方式包括种植修复,固定义齿修复,以及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78例义齿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78例义齿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74例,女性,104例,年龄59—81岁,平均67.3±4.2岁。

患者病程为1个月—15年,平均3.5±1.2年。

患者失牙的原因包括:龋病159例,伴有牙周病例19例。

1.2 修复方法首先,选择那些牙周坚固无松动的牙作基牙。

然后充分清洁基牙,去除其表明的牙垢及污渍。

如果基牙出现倒凹或伸长的情况发生,可以适当给予打磨处理。

然后让患者在口腔内试戴蜡基托,并转移到牙合架。

此后,即可进行排牙制作。

首先用高速手机针制作出倒凹来,此后为了防止义齿断裂,需要在打孔过程中,在防止产生气泡的前提下,填好根管及髓腔。

同时,排牙时还要注意调整好牙的位置、形态及牙与牙之间的咬合关系等。

1.3 评价标准优:活动义齿能顺利就位,无阻碍点,不用调磨修改。

患者带入我自我感觉良好且能坚持长期戴用,无压痛,不脱落松动,咀嚼效率高;良:义齿顺利就为,患者自我感觉尚可,但在长期戴用过程中,会偶有疼痛等不适,需要调改;差:义齿不能顺利就位,磨改较多,常伴有疼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失败:义齿无法正常戴入,经反复修改后患者仍自觉不适,不能长期戴入,则需要返工重做。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与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对象为我院牙科收治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观察组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分别检测修复前与修复一年后的咀嚼效率、牙龈和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咀嚼效率、牙龈和菌斑指数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显优于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有效提高了远期咀嚼功能,且保证了基牙的牙周组织不受影响,相容性较好。

?【关键词】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牙列缺损;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52-02牙列缺损是牙科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的效果并不显著[1]。

因此为能更好地提高牙列缺损的修复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的108例患者分析对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与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的修复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对象为我院牙科收治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为31~76岁,平均(47.16±5.6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6,年龄为31~74岁,平均(44.97±5.85)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预备好基牙后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待其修复完成之后选用钛合金制造的支架进行活动义齿。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基牙预备与对照组相同,然后选用sterngold公司的太极扣附着体,将其阴性部件放入牙列缺损的基牙根管内,阳性部件也放入基托内的对应位置,在太极扣附着体完全覆盖了牙列缺损的义齿后进行修复。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比观察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比观察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比观察曾东;焦立平;刘钢;冯培明;牛光良【摘要】目的:对比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颌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且余留牙较少的患者,为其中13例患者制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12例患者制作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牙周健康情况进行3年随访.结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的牙周情况均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对下颌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且余留牙较少患者的修复效果较好.【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年(卷),期】2010(011)002【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可摘局部义齿;满意度【作者】曾东;焦立平;刘钢;冯培明;牛光良【作者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39;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39;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39;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39;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临床上,对于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当余留牙较少,且牙体、牙周健康状况较好时,常规行卡环固位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操作简单,价格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但修复后常出现固位不良、稳定性差和基牙松动等问题。

近年来,磁性附着体在牙列缺损的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1,2]。

本文选择25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并且余留牙较少的患者,分别进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经过3年临床观察,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牙周健康情况,对比临床修复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日本);硅橡胶印模材(德国DMG);钴铬合金(Densply公司,美国);自凝塑料(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日本)。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失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失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失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者:吕军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在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根面磁性、球帽式、套筒冠及拴体拴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10例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观察修复效果。

结果随访2年,检查基牙无病变,固位稳定性强,美观舒适,咀嚼功能好,无附着体锁轴松动、义齿折裂情况。

结论精密附着体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具有理想修复效果。

关键词:精密附着体;义齿;牙修复体常规卡环固位型可摘义齿修复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具有固位稳定性差,咀嚼效率不高,基牙受扭力创伤,易下沉、旋转、摆动、翘起导致黏膜压痛等缺点。

精密附着体义齿的固位是利用数对紧密嵌合的附着体装置进行,兼有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的特点[1]。

我用精密附着体修复10例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5月10例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55~75岁。

其中,采用球帽固位1例;套筒冠固位修复患者2例;磁性附着体固位2例;栓体栓道固位5例。

患者有足够宽度的基牙牙冠颊舌径,牙松动度≤Ⅰ度,龈牙合距>6 mm,余留牙牙周及牙体健康状况良好,已行完善的残冠残根根管治疗。

10例均首次修复。

1.2材料德国SERVO公司生产的SD栓体栓道附着体、SD球帽式附着体、比利时CEKA 公司生产的MAGFIT磁性附着体以及套筒冠附着体,美国3 M公司生产的硅橡胶印模材、烤瓷冠修复材料、常规义齿修复材料及超硬石膏模型材料等。

1.3方法1.3.1修复前处理先对牙弓内残留牙进行系统牙周病治疗,对牙槽骨内根长1/2的基牙及可保留的残根、残冠实行根管治疗。

经3个月治疗,使患者基牙情况相对稳定后再行修复治疗。

1.3.2设计基牙一般选择缺牙区近中2~3牙,牙槽骨吸收≤根长的1/3,基牙松动Ⅰ度以内。

一般来说,选择基牙数目应根据基牙健康状况,对基牙牙周、牙体健康的≤2颗牙的游离端缺损的修复,可进行双基牙设计,对需经治疗方可使用或有松动的基牙多应用三基牙设计[2]。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为12例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12件附着体,并对其进行3~30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果精密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

结论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体位。

【关键词】附着体牙列缺损义齿可摘精密附着体是一种嵌锁型固位装置,其一部分固定于基牙上,另一部分与义齿基托或桥体相连,起固位、支持和稳定的作用。

以精密附着体为主要固位形式上的义齿为精密附着体义齿[1]。

此类义齿体积较小、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固位稳定性好,近年来受到国内修复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临床应用和较大发展。

本研究应用精密附着体修复多种牙列缺损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牙列缺损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5~68岁。

肯氏Ⅰ类缺损9例,肯氏Ⅱ类缺损3例。

入选者基牙健康且口腔状况符合精密附着体固位修复的适应证。

1.2 基牙选择基牙牙形态正常,牙周健康,或牙体牙髓疾病已彻底治疗,牙周疾病的患牙经完善牙周治疗,牙周炎症得以控制,根周骨吸收≤1/2,仍可选作固位基牙。

肯氏Ⅰ类和Ⅱ类缺损时,游离端缺隙的近中一般选用双基牙和多基牙固位。

1.3 附着体义齿的制作(1)基牙预备:按烤瓷牙牙体预备标准,要求联冠就位道一致;(2)取模及灌模:排龈后用硅橡胶加压印模、超硬石膏灌模、口内咬蜡确定咬合关系后制作暂时冠;(3)制作要点:在观察平台上确定最佳共同就位道。

用蜡恢复牙体外形,避免牙体外形过突。

应用转移杆将附着体的阴性部件平行地转移到蜡冠上,放置的位置要尽可能低,但要避免对其下的黏膜造成压迫。

烤瓷联冠完成后在患者口内试戴、调合,使之完全就位,氧化锌黏固剂临时黏固,硅橡胶再次印模,从口内取出烤瓷联冠,去氧化锌黏固剂、内涂薄层石蜡油、复位到印模内一并灌模后,再次转移颌位关系,完成活动义齿部分制作。

Locator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在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美学效果的影响比较

Locator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在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美学效果的影响比较

Locator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在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美学效果的影响比较作者:王红梅高志强高明英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2年第10期[摘要]目的:比較Locator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在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美学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下颌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中采用Locator附着体的50例患者为A组、采用球帽附着体的50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时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咀嚼功能、美学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指标包括边缘骨吸收值(BML)、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咀嚼功能指标包括咀嚼次数、咀嚼效果及语音清晰度,美学修复效果包括修复体完整、边缘适宜、染色A级率及患者对面部形态的满意率。

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均良好,组间BML、PLI、PPD、G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咀嚼次数、咀嚼效率显著高于B组,语音清晰度显著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修复体完整A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边缘适宜A级率、染色A级率及患者对面部形态满意率显著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16.0%,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ocator附着体在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在保证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的同时,能更好地提高咀嚼功能、美学效果,并且并发症更少,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案。

[关键词]义齿修复;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咀嚼功能;美学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2)10-0151-04Application of Locator Attachment and Ball Cap Attachment in Implant Overdenture Restor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ir Influence on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Aesthetic EffectWANG Hongmei, GAO Zhiqiang, GAO Mingying(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Tangshan 063000,Hebei,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of Locator attachment and ball cap attachment in implant overdenture rest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influence on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aesthetic effect.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edentulous mandibl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50 patients with Locator attachments in implant overdenture restoration were group A and 50 patients with ball cap attachments for group B,the health of soft tissues around the implants, chewing function, aesthetic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at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health indicators included marginal bone resorption value (BML), plaque index (PBL), periodontal pocket probing depth (PPD), gingival index (GI), and chewing function indicators included the number of chewings, the effect of chewing and clear speech, the aesthetic restoration effects included grade A rate of prosthetic complete, appropriate, dye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with facial morphology.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soft tissues around the implants in two groups were in good healt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L, PBL, PPD and GI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 number of chewings and the efficiency of chewing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 th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grade rate of restorations in groups A and B (P>0.05). The A-grade rate of edge fit, the A-grade rate of staining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morphology of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4.0% and 16.0% respectively,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ocator attachments has better application effects in the restoration of implant overdentures, while ensuring the health of soft tissues around the implants, it can better improve the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aesthetic effects,and has fewer complications,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clinical program.Key words: denture restoration; implant; Locator attachment; ball attachments; masticatory function; aesthetic effect无牙颌给患者带来进食困难、美观影响等问题,随着无牙颌患者的增多,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修复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有效方法[1-2]。

活动假牙的类型有哪些

活动假牙的类型有哪些

活动假牙的类型有哪些牙齿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一旦牙齿出现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咀嚼能力,这样也会严重的增加肠胃的负担,很多人在牙齿出现问题不得不拔除的是都是会安装假牙的,但是假牙的类型也是很多种的,能根据不同的人群来进行调理的,下面一起了解下活动假牙的类型有哪些。

活动假牙的类型有哪些?一、可摘局部义齿:它是利用口腔中存留的牙齿和粘膜做支持,借助固位体固位,用以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又能自行取戴的一种活动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有:1、传统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因制作材料有所不同,又大致分为弯制不锈钢丝(树脂)胶托、铸造不锈钢托、钛合金托、纯钛托、贵金属托、弹性隐形义齿等许多品种,其中贵金属托最适合后牙区,弹性隐形义齿修复前牙区较美观。

2、精密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利用各种精密度高的按钮或锁扣等配件把可摘局部义齿固定而行使咀嚼功能的修复体。

比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美观、稳固。

3、套筒冠可摘局部义齿:利用原有基牙制作套筒冠。

更美观、易清洁假牙。

二、全口义齿:由于口腔内没有余留的牙齿固位,所以是运用大气压力、吸附力,以及口面部的肌肉,特别是唇颊舌肌对义齿的控制力。

全口义齿有:1、传统吸附式全口义齿:因制作材料有所不同,又大致分为(树脂)胶托、铸造不锈钢托、钛合金托、纯钛托、贵金属托、弹性隐形义齿、不碎(树脂)胶托等许多品种。

其中纯钛托佩带较舒适,不碎(树脂)胶托较美观。

2、覆盖全口义齿:制作材料和吸附式全口义齿大致相同。

适合口内还有个别牙齿或残根,但患者不需要、不适合拔牙或不想拔牙的病例。

上面就是对活动假牙的类型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活动的假牙有局部的全口的假牙,一般我们要根据坏掉的牙齿的面积进行选择佩戴的,平时生活中为了避免牙齿出现问题,平时要保持良好饿口腔卫生,并且不能冷热食物交替食用,。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对比研究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对比研究

84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Dec.2016.Vol.25.No.12种植区属于污染创口,一旦感染,会大大增加植骨感染的几率,影响治疗效果。

近期的即刻负载理论研究认为,新骨的形成可被早期种植体负重刺激推动,使得种植体周围的骨小梁分布合理,且认为种植失败是由于骨愈合期内种植体 - 骨界面过多 “微动” 所致,而并不是早期的负载造成[10]。

Brunski[11]认为种植体在100μm以内的动度才会发生骨结合,大于100μm的动度才会让纤维组织长入。

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从而降低种植体 - 骨界面的微小动度。

本次研究针对暂时修复体诱导塑形修复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治疗效果,种植体牙的上部结构与其基台的大小及形状基本吻合,又可保持其种植牙唇侧软组织的丰满度及周围软组织的形态,且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吴康,赵保东,王国栋,等.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7):573-575.[2]姚峰,袁卫斌,陈丽明,等.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美学修复的临床观察 [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3,18(4):175-178.[3]李志升,廖小斌,朱贵生,等.美学区单牙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疗效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3,16(2): 175-177. [4]Jemt T. Regenration of gingival pap illae after single implanttreatment[J]. 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1997,17: 327-333.[5]Kan JYK, Rungcharassaeng K, Lozada JL, et al. Facial Gingival TissueStability Following Immediate Placement and Provisionalization of Maxillary Anterior Single Implants: A 2- to 8-Year Follow-up[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11, 26:179-187.[6]李琳,朱芳,刘莲.种植个性化转移杆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26(2):80-82.[7]胡秀莲,林野,于海燕.种植暂时修复体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软组织处理技术[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17(1):18-19,30.[8]Sjostrom M, Lundgren S, Nilson H, et al. Monitoring of implantstability in grafted bone using 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 A clinical study from implant placement to 6 Months of loading[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0,31(2):145-151.[9]常晓峰,胡娜,李大旭,等.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及美学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5):817-820.[10]Oh TJ, Shotwell J, Billy E, et al.Flapless implant surgery in theesthetic region: advantages and precautions [J].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2012, 28(2):27-33.[11]Brunski JB.Avoid pitfalls of overloading and micromotion ofintraosseous implants[J].Dent Implantol Update,2010,5(2):71-73.[收稿日期]2016-09-27 [修回日期]2016-11-03编辑/李阳利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对比研究朱银保1,吴丽萍2,吴小萍1,陈 奇1(1.景德镇市中医医院口腔科 江西 景德镇 333000;2.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江西 景德镇 3330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效果。

精密附着体在牙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精密附着体在牙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用。

3 附着体义齿对咀嚼效能的影响 附着体 义齿 在进 行牙修 复后 , 取得 较好 的 支持 、 能 稳定 和 固位效果。因此 , 在行使 咀嚼功能 时能恢 复患者原 有的咀嚼效 率, 特别在咀嚼黏性食物时不会因食物 的黏性作用 而使 义齿脱 位 。唐 颖_ I 比较了 MK1P 2 J A义齿与卡环 式活动义齿 的咀嚼效 能后认为 : MK1 着 体 的 咀 嚼 效 能 高 于 卡 环 式 活 动 义 齿 ,0 附 9 % 以上的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 观、 舒适 、 固 、 稳 咀嚼有力 。郑 元 俐_ I 采用 3种 P A修复牙列缺损 患者 , 3个月后的咀嚼效 能可 达到 同龄正常牙列者 的 8 .3 1 6 7 %, 年后达到正常 牙列者的 9 . 0 5 %。杨小民_ j 7 1 比较 了附着体 义齿与 卡环可摘局 部义齿 的咀 4 嚼效率后认为 : 下颌游 离缺损修 复 中 , 外 附着体 义齿 的咀 在 冠 嚼效率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S i _ 对 P at 6 o J A义齿修 复患者的 咀嚼效能进行 的实验研究证实 : 采用 附着体 固位可提高 患者 的 咀嚼效率 。实验测试 牙列缺 失伴下颌 牙槽 骨 重度吸 收萎缩 的 患者 , 用附着体固位的 全 口覆 盖种植 义齿 修复后 , 患者 的咀嚼 效 率显著提高 。 4 附着体义齿在制作工艺上的进 展 附着体类型的不 同, 义齿 制作 的工 艺流程 有所 不 同, 附着 体义齿的制作有共 同的特点 : 修复体 精度 要求 较高 , 特别 是 附 着体 阴性 和阳性 结构 结合 的区域不 能有 偏差 。同时修 复体制
Vo . 0 No 3 13 .
J n. 0 8 u 2 0
精密 附着体在 牙修 复 中的应 用研 究进展

精密附着体固定义齿与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比较研究

精密附着体固定义齿与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比较研究

精密附着体固定义齿与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比较研究滕波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33
【摘要】目的比较精密附着体固定义齿(PAD)与种植义齿(I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常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45例。

A组采用PAD修复,B组采用ID修复。

比较两组患者牙列缺损修复效果及牙列外观满意度。

结果 A组患者优良率高于B组(P<0.05)。

两组患者牙列外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ID比较,PA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较确切,但牙列外观没有差别。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滕波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6
【相关文献】
1.比较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
2.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游离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3.口腔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4.固定义齿修复与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牙齿重度磨损伴
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5.口腔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牙列恢复情况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疗效观察

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疗效观察

为一个整体 , 清洁基牙 , 同时戴入 口内作 临时粘 固 ,4 h复诊 , 2
合 适 后 或 者 适 应 1周 后 进 行 永 久 粘 固 。
于患者的生理 、 心理 健康 。可摘局部 义齿是 传统 的修复 方式 ,
它 可 以恢 复 大 多 数 患 者 缺 牙 区 的形 态 和 部 分 功 能 , 其 临 床 修 但 复 效 果 差 , 易 出现 一 些 其 他 问 题 。 近 些 年 来 , 用 精 密 附 着 且 采 体 义 齿 为 后 牙游 离端 缺 失 修 复 提 供 固 位 和 稳 定 的 固 定 一活 动 的 联 合 修 复 方法 , 义 齿 有 良好 的 固 位 力 和 稳 定 性 , 以 大 大 使 可
吸 收 情 况 等 16 评 价 标 准 : 者 对 义 齿 外 观 满 意 、 齿 稳 定 性 好 、 嚼 功 . 患 义 咀
满足患者的美观要 求和 咀嚼功能 。应 用精 密附 着体 修复后 牙 游离端缺失患者 5 , 得满 意效 果。现报告如下 : 0例 取
1 资 料 与 方 法
能 良好 、 基牙无松动 、 牙体及 牙周情 况 良好 、 黏膜完 好。x线检
查 : 牙 根 尖 区和 牙 槽 骨 无 明 显 破 坏 和 吸 收 。 基
2 结 果
11 一般 资料 : . 选择 20 0 4年至 20 0 8年湖北省 中山医院 口腔科
门诊 有 完 整 病 历 记 载 的 单 侧 或 双 侧 多个 磨 牙 游离 端 缺 失 ( 第 即

5 0例患者戴入精密 附着体义齿 后 , 经过 0 5~ . 4年 的随访
直 距 离 在 4— m: 者 能 自行 取 戴 、 能 保 持 良好 的 口腔 卫 6m 患 并

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咀嚼效率研究

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咀嚼效率研究
d n u e .M e h d T n y ma d b l i a — x e so a e r n ol d i l s su y t a u e t e ma t a oy e iin y etrs to s we t n i u a d s le tn i n c s we e r l n t i td o me r l si t r f c e c r t s e e l s l c atr rp i w t t c me t e tr sa d c a p rmo a l a t e t r sf ro e mo t .T e r s l w s c mp r d wi ar d f ar il at h n nu e ls e e l a d n e v ep r a d nu o n n h b i l e h ut a o ae t p i — e h e
【 src】 O jci s ocm aetem sct ye cec e enaah et etrsadc s m vbep ra Abt t bet e T o p r h atao f i ybt e tc m n n e n l pr oal a i a v i r i n w t d u a e tl
【 e od 】 Mataoye cec ; t cmet etrs Caprm v l p ra d n rs Ds —xes npotei K yw rs s ct f i y At h n d n e ; l oa e at et e ; ia etni rs s i r i n a u s e b i l u t l o h s
维普资讯
3 8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 0 7年 3月第 4卷第 2期
论 著

太极扣附着体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太极扣附着体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r nd a o ml y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s .5 0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t h e y we e r t r e a t e d b y u s i n g ERA a t t a c h me n t s .5 0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 摘要 】 目的 比较太极扣 附着体和传 统可摘局部 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 0 1 2年 6月 到2 0 1 3年 6月接诊的 1 0 0例 牙列缺损患者 , 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观察组 5 0例 , 采 用太极扣 附着体 治疗 ; 对照组 5 0例 , 采 用传 统 可 摘局 部 义 齿 治 疗 。比 较 两组 患者 治 疗后 各 时 期 ( 修 复 后 3个 月 、 修 复后 6个 月 、 修 复后 l 2个 月 ) 的咀 嚼效率 、 牙龈 指数 ( G I ) 和菌斑指数( P 1 ) 。结果 修 复 3个月、 6个月后 与 1 2个 月后 , 观 察组的咀嚼效率均明显 高于对 照 组,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0 0 1 ) 。修复 3个 月、 6个月后 与 1 2个月后 , 观察 组的 G I 和P I 均低 于对照 组 , 差异有 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0 0 1 ) 。结论 太极 扣附着体在 牙列缺损修 复 中的应 用效果 良好 , 比传统可摘局部 义齿相 比有更 高的 患者的咀嚼效率和 更低 的牙龈 指数与茵斑指数 , 值得 临床推 广。 【 关键 词 】 牙列缺损 太极 扣附着体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栓式附着体义齿咀嚼效率的观察

栓式附着体义齿咀嚼效率的观察

本放 入 721 型分 光光 度计 , 在光 谱波 长为 590 nm 处 测定 其 吸光 度值 ,每个样本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
1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 用 x � ±s 表 示 ,组间比较用 t 检验 。
1 资料和方法
111 一般资料 : 本组测试病例为 2002 年 2 月至 2006 年 3 月
2 结 果
211 本组 42 例患者 ,做附着体义 齿前后的 咀嚼效 率测试 结
在我院门诊行பைடு நூலகம் 塑料插 入件 栓式 附着体 义齿 修复 的患 者共
42 例 ,其中男 20 例 ,女 22 例 , 年龄 35 ~79 岁 , 平均 年龄 5919
果见 表 1 。 表1 42 例附着体义齿 制作 前后 咀嚼效率比较 ( x �±s ) 修复前 修复后
P < 01 01
定的操作流程为 42 例患者制作 附着体 义齿 [1] 。义齿 制作完 成后在口内试戴 ,检查基牙冠桥和铸造 支架义 齿两者 是否密 合 , 与基牙是否贴合 ,常规调
,试戴合 适后抛 光消毒 粘接固
3 讨 论
311 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是 在金属栓 体栓道 之间放 置
定部分 ,视病人情况 1 h 或 24 h 后取出 活动 义齿 ,教 会患者 正确的取戴及护理方法 ,义齿能正常使 用无压 痛和咬 算完成义齿制作 ,进行咀嚼效率的测试 。
3 基金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基金 ( N o1 Z2004008 ) 收稿日期 : 200720 3210
的方 法有 多种 ,所用的食物及数 量也不一样 [4 , 5] ,本 组病例 采 用的 是花 生米 悬浊液分光 光度计 法 ,具 体方法为 4 g 花生 米
43 2

CEKA精密附着体与卡环式活动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对比观察

CEKA精密附着体与卡环式活动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对比观察
参 考文 献
[ 1 ] 王亚萍 , 沈辉军 , 刘爱 民 . 儿童过敏性紫癜 2 8 8例 临 床 分 析 [ J ] . 中
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5 , 3 8 ( 7 ) : 4 5 3 — 4 5 4 .
通过 6 个 月 的 电信 随访 , 比较实验组 和对照 组差异 : 实 验
平均( 5 8 . 2 ±9 . 0 ) 岁; 对 照组 2 2例 , 男 1 O例 , 女 1 2例 , 平 均
2 . 2 主 观评 价 指 标 对 比 观 察 组 义 齿 稳 定 性 好 的 2 1例 , 舒 适度好 的 2 o例 , 美观度好 的 2 O例 ; 对照组义齿稳 定性好 的 1 4
[ 2 ] 王霞. 健 康 教 育 过 敏 性 紫 癜 患 儿 的效 果 观 察 [ J ] . 内蒙古 中医药 ,
2 O 1 3, 1 7 ( 7 ): 1 o 6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6 — 0 2 )
C E KA 精 密 附着 体 与 卡 环 式 活 动 义 齿 修 复 Ke n n e d yⅡ类 牙 列 缺 损 的对 比观 察
1 . 1 临 床 资 料 收 集 2 0 1 2年 2月  ̄ 2 0 1 5年 2月 我 科 收 治 的 单侧第 1 、 第 2 磨 牙 缺 失 的 Ke n n e d y Ⅱ类 牙 列 缺 损 患 者 4 4 例, 男1 9例 , 女2 5例 , 平均( 5 7 . 5 士8 . 3 ) 岁 。患 者 牙 周 状 况 良好 ; 相关 基牙 牙体 牙 髓 健康 或经 过 完 善 的 根 管 治 疗 ; 颌 龈距离≥ 6 mm。将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2组 。观 察 组 2 2例 , 男 9例 , 女1 3 例,

隐形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肯氏各类缺损的比较

隐形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肯氏各类缺损的比较

观、 强度 高 、 预 备 牙 体少 、 摘 带方 便 、 舒 适 等优 点 [ 3 ] ,
隐形 义齿 的使 用为牙 列 缺损 的修 复治疗 提供 了新 的
途径 。本研 究 比较 隐形 义齿 与传 统可摘 局部 义齿 修
复肯 氏各类 缺 损 的效 果 , 现报 告如 下 。
厚 薄要 均匀 , 厚 度一 般 控 制 在 1 . 5 mm 左 右 。5 ) 待
对 于肯 氏 1 、 2 类 缺损 , 传 统可摘局 部义齿修
复效果要明显优于隐形义齿 , 而肯氏 3 、 4类 缺 损 , 隐 形 义 齿 修 复效 果 要 明 显 优 于 传 统 可 摘 局 部 义 齿 。
关键 词 : 隐形义齿 ; 可摘 局部 义齿 ; 牙列缺损
中图分 类号 : R 7 8 3 . 4
光处理, 打 磨 的动作 要快 速 、 平滑。
1 . 3 疗 效 判 定
2 0 1 3 年 9 月 收治 的肯 氏各 类 缺损 患 者 3 0 0例 , 按 修
复方 法 的不 同将 其分 为 A 组 和 B组 。A 组 1 5 0例 ,
男 6 2例 , 女 8 8例 , 年龄 2 1 ~6 7岁 , 按 Ke n n e d y牙
5 5 . 2 、 8 2 . 6 和 8 2 . 1 , A组 、 B组 肯 氏 3类 和 4类 缺 损 患 者 修 复 成 功 率 分 别 为 8 5 . 7 和9 0 . 0 、 6 8 . 8 和
6 5 . 6 , 2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或 P< O . O 1 ) 。结 论
曾伟鹏 ( 广 州市番 禺 区 中心 医院 口腔科 , 广州 5 1 1 4 0 0 )

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对患者满意度及咀嚼效率的影响

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对患者满意度及咀嚼效率的影响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1674-0742.2019.12.049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对患者满意度及咀嚼效率的影响阎川,孟伟,张华凤,李家梅,陈太康,赖本龙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口腔医院口腔综合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固定义齿、可摘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对咬合重建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

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8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90例咬合重建患者,其中固定义齿修复组45例,可摘义齿修复组45例,对比分析修复前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

结果咬合重建修复之前,固定义齿修复组、可摘义齿修复组分别有6例、4例患者有颞下颌弹响,修复后均仅有1例还有弹响;修复之后,90例患者均感到舒适,并且咬合有力;咬合重建修复之后,固定义齿修复组患者满意度(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重建修复前相比,修复1个月后固定义齿修复组咀嚼效率(78.2±4.1)、可摘义齿修复组咀嚼效率(77.8±2.7),修复6个月后固定义齿修复组咀嚼效率(93.1±5.2)、可摘义齿修复组咀嚼效率(79.9±4.4)咀嚼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咬合重建修复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重建修复6个月后,固定义齿修复组的咀嚼效率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可摘义齿修复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可摘义齿修复咬合重建相比,固定义齿修复咬合重建可使得患者满意度与咀嚼效率更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固定义齿;可摘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咀嚼效率[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9)04(c)-0049-03Effect of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entures on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YAN Chuan,MENG Wei,ZHANG Hua-feng,LI Jia-mei,CHEN Tai-kang,LAI Ben-long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Qu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Qujing,Yunnan Province,65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entures on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patients with occlusal reconstruction.Methods A total of 90patients with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to May 2018were convenient selected,including 45patients in fixed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and 45patients in removable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Before occlusal reconstruction,there were 6cases in fixed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and 4cases in removable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having temporomandibular springing.And after restoration,only 1case had temporomandibular springing.After restoration,90patients felt comfortable and had strong occlusion.After occlusal reconstruction,satisfaction of fixed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was 97.7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fthe control group (84.4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the statistics before restora⁃tion,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fixed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after one-month restoration (78.2±4.1)and after six-month restoration(93.1±5.2),and 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removable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after one-month restora⁃tion(77.8±2.7)and after six-month restoration (79.9±4.4),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One month after occlusal reconstruc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 masticatory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Six months after occlusal reconstruction,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fixed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movable denture restor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emovable denture,fixed denture restoration can improve satisfaction and chewing efficiency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Fixed denture;Removable denture;Occlusal reconstruction and repair;Masticatory efficiency [作者简介]阎川(1971-),男,四川渠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综合临床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咀嚼效率测定和比较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修复界未能很好解决的一
个难题。

精密附着体技术的出现,为牙列游离缺损患者又提供了一个新的且更为理想的修复方式。

通过实验对下颌游离缺损患者分别给予冠外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通过测定和比较这两种修复方式的咀嚼效率,评价附着体义齿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2年5月在河南省直三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0~75岁, kennedyⅰ类缺损23 例,kennedyⅱ类缺损17例。

1.2 适应证选择:下颌牙列kennedyⅰ、ⅱ类缺损,所缺牙齿为磨牙,缺牙区相邻的双尖牙无松动度,牙周情况良好,口腔卫生良好,缺牙区牙槽脊情况尚可,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1.3 修复方法:每例患者先进行整铸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1个月后进行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

可摘局部义齿:钴铬合金整铸支架、沪鸽牙、沪鸽基托树脂;常规双侧设计,两侧采用舌杆相连,末端基牙采用rpi卡环组。

牙体预备:取硅橡胶印模、灌模、制作金属支架、试支架、咬关系、支架排牙充胶、试戴。

精密附着体义齿:镍铬合金烤瓷牙,钴铬合金整铸支架,沪鸽牙、沪鸽基托树脂。

kennedyⅰ类缺损双侧设计,联合双基牙的远中放置栓道式或
球帽精密附着体,两侧采用舌杆相连;kennedyⅱ类缺损单侧设计,联合双基牙的远中放置mk1精密附着体。

牙体预备:取硅橡胶印模、灌模、制作固定部分的烤瓷牙、试戴、取二次印模、制作义齿的活动部分、试戴粘固。

义齿加工点:引胜义齿加工中心。

1.4 测试方法:每例患者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后2个月测试其咀嚼效率。

本实验采用称重法测量患者戴用不同类型义齿时的咀嚼效率。

给受试者每次同一品牌炒花生10g,咀嚼20s,然后全部吐在盛器里面,并漱净口内咀嚼物残渣,过筛(筛孔径为
2.0mm),将未过筛的残渣烘烤干,称得重量。

最后按照咀嚼效率的计算公式计算:(总量-余量)/总量×100%,进行对比研究
2 结果
40例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患者初戴卡环活动义齿2个月后所测得的咀嚼效率平均值为0.427±0.074,初戴附着体义齿2个月后所测得的咀嚼效率平均值为0.512±0.068。

同一患者戴用不同义齿时的咀嚼效率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冠外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t=8.884,p<0101)。

3 讨论
3.1 咀嚼效率及测定方法:咀嚼效率的高低是客观评价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咀嚼效率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细的程度,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及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广泛地应用于评价牙列缺损或缺失后义齿的修复效
果。

目前常用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3种:(1)称重法: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咀碎的食物量占总食物的比例,来评定单位时间内嚼碎一定量食物所做工作的百分率。

此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单。

(2)吸光度法:采用光栅分光光度计,以其可见光对咀嚼后的食物悬浊液进行测定。

此法简便易行,全过程仅10分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3)比色法:利用试物对生物染料溶液的吸附作用,将咀嚼后的试物放入有色染料溶液中,试物嚼得越细,其表面积就越大,吸附的染料越多,则溶液浓度越低。

其测定步骤繁琐复杂,使用得较少。

以上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综合考虑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和患者的依从性。

3.2 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咀嚼效率的高低反映咀嚼功能的强弱,是咀嚼过程中各种因素作用的综合体现。

患者的口腔状况以及整个口颌系统的健康状况、全身健康状况均会影响咀嚼效能。

牙列缺损患者会丧失一定的咀嚼功能,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患者咀嚼功能可能只有正常的1/4~1/3。

采用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可得到部分恢复和提高。

本实验显示精密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采用不同的固位体,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有所不同。

义齿咀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义齿支持组织所提供支持力的大小。

国外学者在研究游离段可摘局部义齿受力时认为附着体义齿主要是由基牙提供强大的支持力,缺牙区牙槽嵴的支持作用较弱;而卡环活动义齿基牙提供的支持力较小,更多的是有赖于远中牙槽嵴提供支持作用。

而牙体的支持作用明显
高于牙嵴黏膜的支持作用,因此在kenneyⅰ、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卡环活动义齿。

对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义齿在行使功能时其咀嚼效能的高低。

常规的可摘局部义齿采用的是卡环固位体,利用卡环与天然牙之间的摩擦力和卡环臂进入倒凹区来达到效果,卡环固位体随义齿反复摘戴的次数增加,金属卡环会产生疲劳,卡环臂与基牙牙体间形成间隙使固位力下降。

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相比,精密附着体义齿采用的是附着体固位体,通过附着体的阴阳结构的机械嵌合锁结结合形成固位力,其固位力比卡环固位体强,并且能长期保持较好的固位效果。

附着体作义齿固位体时,其稳定性能较好,特别在牙列双侧末端游离缺损修复设计中,缺损两侧采用双基牙远中加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卡环固位的修复体。

国内也有学者对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精密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进行比较研究。

采用不同的个体戴用不同的义齿进行比较,小样本量的研究结果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较大的偏移。

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认为人体的咀嚼效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以及受试者的全身健康情况、口腔状况均会影响咀嚼效能。

所以本实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避免了个体差异对咀嚼效率的影响,结果直接反映了不同修复方式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口腔修复学》,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第六版
[2]《口腔修复工艺学》,韩科,彭东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