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方法论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牛顿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总结词
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数学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完整的 经典力学体系。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力学现象,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工 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力学在微观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
生物科技与医学
生物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同时,生物科技的发展也 将对农业、环保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05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北大)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物技术的突破
02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生物领域将迎来更
多突破性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3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
牛顿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总结词
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数学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完整的 经典力学体系。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力学现象,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工 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力学在微观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
生物科技与医学
生物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同时,生物科技的发展也 将对农业、环保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05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北大)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物技术的突破
02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生物领域将迎来更
多突破性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3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提出了观察、 特别是实验和理论有双向相互作用的观点
在科学发展中,相比理论,实验的实践性更强, 因而具有更为基础的地位;实践比理论总是更为积极 和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修正理 论,指引理论的发展;同样,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 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使得实 验更具有理性的色彩。
以产品能否实现经济价值作为评价设计成败的标志。 2、设计的目的不同
传统设计是“为需求而设计”,绿色设计是“为需求和 环境而设计”。 3、产品设计的要求不同
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 应有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等),然后考虑产品 应有的基本属性(功能、质量、寿命、成本等);而传统设 计主要考虑的是产品应有的基本属性。 4、产品设计内容不同
(三)科学研究中的机遇
1、机遇的涵义 2、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3、识别和捕捉机遇的条件
1、机遇的涵义
机遇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 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
2、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1)机遇能为科学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提供 先导;
(2)机遇可以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 (3)机遇能为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生长
一、绿色设计的涵义
绿色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 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 进行最优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既考虑满足人 的需要,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即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 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二、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区别
1、设计理念不同 绿色设计主张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传统设计
2、Reuse(重复利用)
指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使用,旨在减少浪费。
在科学发展中,相比理论,实验的实践性更强, 因而具有更为基础的地位;实践比理论总是更为积极 和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修正理 论,指引理论的发展;同样,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 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使得实 验更具有理性的色彩。
以产品能否实现经济价值作为评价设计成败的标志。 2、设计的目的不同
传统设计是“为需求而设计”,绿色设计是“为需求和 环境而设计”。 3、产品设计的要求不同
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 应有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等),然后考虑产品 应有的基本属性(功能、质量、寿命、成本等);而传统设 计主要考虑的是产品应有的基本属性。 4、产品设计内容不同
(三)科学研究中的机遇
1、机遇的涵义 2、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3、识别和捕捉机遇的条件
1、机遇的涵义
机遇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 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
2、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1)机遇能为科学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提供 先导;
(2)机遇可以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 (3)机遇能为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生长
一、绿色设计的涵义
绿色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 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 进行最优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既考虑满足人 的需要,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即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 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二、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区别
1、设计理念不同 绿色设计主张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传统设计
2、Reuse(重复利用)
指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使用,旨在减少浪费。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PPT课件
3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2.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 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2)归纳与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 演绎相互渗透、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 和实践内容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9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 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科学研究 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 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 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 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在这 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 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2)技术活动:技术活动方法是人类在技术发明等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 方法的总和。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中曾经大量和深入地研究了技术 史和工艺过程,并把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称为推动历史前进的 火车头。通过对于人类技术发明等活动的历史与现实的总结,形成了今 天的马克思主义技术活动方法论。包括技术构思方法、技术发明方法、 教师试验方法、技术预测方法、技术评估方法。
3.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 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包括数学方程方法、数理统计 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实验方法等多种形式。
2)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 的总和,如系统分析与综合方法、软系统方法论、反馈与控制方法、信 息方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2.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 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2)归纳与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 演绎相互渗透、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 和实践内容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9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 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科学研究 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 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 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 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在这 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 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2)技术活动:技术活动方法是人类在技术发明等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 方法的总和。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中曾经大量和深入地研究了技术 史和工艺过程,并把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称为推动历史前进的 火车头。通过对于人类技术发明等活动的历史与现实的总结,形成了今 天的马克思主义技术活动方法论。包括技术构思方法、技术发明方法、 教师试验方法、技术预测方法、技术评估方法。
3.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 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包括数学方程方法、数理统计 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实验方法等多种形式。
2)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 的总和,如系统分析与综合方法、软系统方法论、反馈与控制方法、信 息方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赖欣巴哈(德国)
“对于发现的行为是无法进行逻辑分析的”。 “逻辑涉及的只是证明的前后关系”。
卡尔纳普
“在发现理论时,直觉或天才的灵感这类缺乏理性的因 素起决定性的作用。当然,理论一旦提出来,就将有 在思索它的合理程序。于是乎,理论和可行性观察的 证据关系严格说来就不是从事实与现象推理理论的关 系,倒不如说,给出二者的时候,是根据证据来判断 理论的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
自然发生条件
人们在观察时不干预自然现象,即使运用仪 器,也可保证仪器不改变自然条件的基本形 态和运动的原有进程。
观察的类型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定性观察 定量观察 自然观察 实验观察 各个领域的观察:临床观察
直接观察 优点:避免干扰 不受环境限制 运用方便 缺点:有一定生理界限 范围、精度、速度
两个误解:
科学发现的机遇性与合理性对立 把科学发现的逻辑理解为能提供一套普遍使
用的机械的程序规则。
现代归纳主义
A)作为发现的方法不能胜任 B)科学理论的证实方法 C)仅是科学理论的确证方法 D)反归纳主义的冲击
卡尔纳普
我们只能够越来越确实地验证一个语句。
现代归纳主义
A)作为发现的方法不能胜任 B)科学理论的证实方法 C)仅是科学理论的确证方法 D)反归纳主义的冲击
脉络
古典归纳主义 休谟问题 现代归纳主义
经验归纳模式
普遍公理
中间公理 较低公理
经验事实
约翰·穆勒
《逻辑体系》 《论自由》 《政治经济学原理》 穆勒五法
①求同法(契合法 )
场合
Ⅰ
Ⅱ
Ⅲ
….
相关情况(因素) ABC ADE AFG …..
A是a的原因
被研究现象 a a a a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介绍
• ⑷现实可能性原则
• 现实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 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 进行选题。
• 现实可能性作为选题的又一基本原则,是因为任何 时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 制。科研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 它必然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 ⑵全面性原则
• 这一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的必要补充。列宁曾指出: “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 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可能完全地 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 错误和防止僵化。”这就是说,应当从事物的空间 分布上,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全体;从事 物本身的关系以及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上,观察 事物的整体特征和事物在环境中或更大系统中的表 现;从事物的时间演化上,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 段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第二节 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第三节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 一、科学问题
• ⒈问题及科学问题
• 所谓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知与不知的辩证统一。 从一般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就是矛盾。
•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 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 又未解决的矛盾。
• ⑶典型性原则
• 自然现象是复杂多样、变化无穷、不可穷尽的。 因此,我们在观察时,要选择一个或一组足以能 够反映其它客体特点的对象进行观察,对于科学 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⑷注意观察的条件性
• 观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 离开了原来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其结果可能会 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注意这种条件性。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5、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 中的具体”
从抽象到具体:“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 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把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 把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终点。
要求:
逻辑起点是形成理论的起点, 它必须是:①对事物最简 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②能构成所研究对象的基本 单位;③包含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 芽”。逻辑起点既是高度抽象,又是合理抽象。 逻辑中介是联结起点和终点之间由一系列的概念、范 畴所组成的中间环节,有如下特点:①在从抽象到具 体的上升运动中,每一逻辑中介所表现的抽象或具体 都有相对的性质,因为先行的概念、范畴总比后继的 要抽象;②它起着沟通、联结的作用,能把最抽象的 逻辑起点和作为思维具体的逻辑终点联结起来,构成 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整体;③它必须以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为依据,不能任意跳跃。
2、演绎: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是从一般原 理推演出个别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 段论 ,它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 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 结论:所以,所有的S都是P
1.大前提 2. 小前提 3.结论 狗都是哺乳动物 哈巴是狗 所以哈巴是哺乳动物
3、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客观事物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列宁说:“自然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 现象又是本质,既是瞬间又是关系。”
正是这种统一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础。整个人类 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从具体到抽象的运动阶 段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阶段。
4、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 定”
波普尔: 从逻辑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在:
——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间接检验的三个步骤: 1、从假说中推导出一些可以预期的、可观察的事件的陈述 (假说的经验蕴涵)。 2、进行观察实验获取观察事实,并检查假说的经验蕴涵与 观察事实是否相符。 3、作出检验论证。 A ,确证与证实; B,证伪的可能性。
问题:能不能把假说和理论很明确地划分开?假说和理论 的关系? 我们怎样选择理论?
c、契合差异并用法: 在天晴出太阳的天气里,椋鸟总能随阳光的 方向飞行,即使阳光可能是从镜子里折射而 来的,它们也能随着镜子里的阳光的方向飞 行; 而在不见太阳的阴雨天气里,椋鸟就会迷失 方向。 由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椋鸟是一太阳作为 定向标的。
d、共变法:
因船舶遇难而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
——爱因斯坦
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 —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 问题。 ——卡尔。波普尔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 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 的 衰亡和终止。 ——希尔伯特
问题的来源
1.寻找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作出统一解释; 2.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 3.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 4.多种假说体系之间的差别和对立;
某人某天晚上看了两小时书,并且喝了几杯浓茶,失眠了;第二 天晚上又看两小时的书,抽了许多烟,又失眠了;第三天晚上又 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很多咖啡,再次失眠。 运用求同法得出看两小时书导致失眠。
b、差异法(求异法):
德国医生梅林和俄国医生明可夫斯基合作研 究消化系统功能,他们切除了一条狗的胰脏, 发现狗尿总招来大量的苍蝇,化验表明其中 含有大量的糖分,由此找到了胰脏功能和糖 尿病的联系,并导致了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 的发明。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性质; –怎么样——研究并回答对象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转
化过程。 9 精选课件
6.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 学问题。 作为科研启始步骤——万事开头难,关系到科研方 向、目标和内容,影响科研途径、方法,决定成果 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学研究的基础。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记录 和显示的数据、图象等。与客体性质有关,也与人所设的 认识条件有关。同一客体事件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可以不同 。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与客体性质 有关,又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同一事件在不 同概念系统中可能有不同描述。
3.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科研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海森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7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2.科学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结合:主体、客体, 中介。
–主体:具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 学实践的特殊性的人。认识中处于主动地位, 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客观存在,认识受客体制约。现实认识系统关 系中,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存在,
–中介:物质性中介——科研中所用仪器和工 具等;精神性中介——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 推理规则、语言和符号的运用等。
–哲学层次上的方法,具有4普遍适用性:如 精选课件
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化过程。 9 精选课件
6.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 学问题。 作为科研启始步骤——万事开头难,关系到科研方 向、目标和内容,影响科研途径、方法,决定成果 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学研究的基础。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记录 和显示的数据、图象等。与客体性质有关,也与人所设的 认识条件有关。同一客体事件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可以不同 。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与客体性质 有关,又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同一事件在不 同概念系统中可能有不同描述。
3.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科研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海森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7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2.科学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结合:主体、客体, 中介。
–主体:具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 学实践的特殊性的人。认识中处于主动地位, 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客观存在,认识受客体制约。现实认识系统关 系中,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存在,
–中介:物质性中介——科研中所用仪器和工 具等;精神性中介——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 推理规则、语言和符号的运用等。
–哲学层次上的方法,具有4普遍适用性:如 精选课件
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科学技术方法论1
题的价值;注意近期需要和长远需要的结合;要正确 处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关系。
2、科学性原则 指在选题时必须以一定的科 学事实或科学理论作为根据。为此要尊重已有的
科学理论;尊重已有的科学事实。
16
3、创造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应是别人没有 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 生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要求在选题时避免重复; 尽量选超前课题等; 4、可行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应与自己的主、 客观条件相适应。为此要充分考虑主体自身的 科研素质;正确评价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28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首先要 对研究对象做多角度、持续的观察。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其次要 注意搜寻每一个细节和一些意外细节。
29
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
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其次要选择典型的观察条件。
30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
一、科学实验及其特点
二、科学实验的作用
三、科学实验的类型
5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教学要点:了解科学问题的特征、来源及其在科学认 识中的地位、作用,明确科研选题的意义,掌握科研选题 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科学问题 第二节 科研选题
6
第一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
三、科学问题的地位
·
7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科学问题 是科学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遇到的或提 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
39
机遇是指在观察、实验中有可能
导致科学新发现的意外现象
1、特点 : 意外性
2、类型
3、作用
40
2、科学性原则 指在选题时必须以一定的科 学事实或科学理论作为根据。为此要尊重已有的
科学理论;尊重已有的科学事实。
16
3、创造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应是别人没有 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 生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要求在选题时避免重复; 尽量选超前课题等; 4、可行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应与自己的主、 客观条件相适应。为此要充分考虑主体自身的 科研素质;正确评价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28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首先要 对研究对象做多角度、持续的观察。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其次要 注意搜寻每一个细节和一些意外细节。
29
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
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其次要选择典型的观察条件。
30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
一、科学实验及其特点
二、科学实验的作用
三、科学实验的类型
5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教学要点:了解科学问题的特征、来源及其在科学认 识中的地位、作用,明确科研选题的意义,掌握科研选题 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科学问题 第二节 科研选题
6
第一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
三、科学问题的地位
·
7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科学问题 是科学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遇到的或提 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
39
机遇是指在观察、实验中有可能
导致科学新发现的意外现象
1、特点 : 意外性
2、类型
3、作用
40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三段论
•
从前提到结论,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 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为真,又遵从 形式逻辑关于推理形式的规则要求,则结论是恒 真的。 •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已知的个别 事实与大前提中全体事实的关系,结论是对该个 别事实的论断。
数学——演绎方法
• 抽象是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 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 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 • 科学抽象是科学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 的决定性环节。完整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的 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
•
科学概念的制作:感性的具体指科学事实;抽象 的规定指概念(或模型)的各个要素;思维的具体 指这些要素辩证综合所形成的完整概念(或思想 模型)。 • 科学理论的建构:感性的具体是科学事实,抽象 的规定是未经综合的概念、经验规律(如开普勒三 定律)、科学假说等;思维的具体是指经过辩证综 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定量分析:对象的各种成分数量;有多少? 因果分析: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为什么? • 分析是对一定综合体的分析,分析离不开综合。
• 辩证的分析是剖析事物矛盾的思维方法。
• (二)综合
•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 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 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 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探索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 方面、因素和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即结 构的机理与功能,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认识。 正如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也离不开分析。
• 3、独特性
• 4、多感官性
•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二、思维的逻辑性和非逻辑性
科学技术方法论
20
第二节 科学问题
• 一、科学问题及其特点
• 1.科学问题的含义: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 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 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即根据科学知识背景的分析而提出的科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problem )。 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目标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 • • 因此,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它应包括: 事实基础、理论背景
13
2.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
• 第一,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形成 的必要条件 • 第二,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的自 觉能动性的表现形式 • 第三,科学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 体现。
14
3.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 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决定了科学方法 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 第一,科学方法是正确反映认识客体的通道。 • 第二,科学方法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道。 • 第三,科学方法使科学认识程序规范化、最优 化。 • 第四,科学方法是运用科学成果的桥梁
15
•科洛夫
16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 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 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 才能的发挥。 •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 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 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 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 长、促进这种才华。
• 1、选题:确定科研方向,提出科学问题, 并确定科研课题。 • 2、搜集科学事实:通过查阅文献、观察 或实验获取。
8
二、科技研究的一般程序
• 3、对科学事实进行理论加工,提出科学假 说: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等方法,进行科学抽象,提出科学假说。 • 4、验证科学假说:实践检验、逻辑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技术开发的一般过程
技术开发一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程技术规划阶段 第二阶段:技术原理及技术模型的构思阶段 第三阶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 第四阶段:试制及施工或生产阶段
2020/12/09
15
两个要点
在科学研究中避免低水平重复 在技术开发中避免不合法模仿
2020/12/09
16
2020/12/09
12
定性还是定量?
2020/12/09
13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五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即选题阶段 第二阶段:观察实验阶段。获取科学事实 第三阶段:思维加工阶段。提出科学假说 第四阶段:实验检验阶段。将科学假说上升为理论 第五阶段,理论体系建立阶段。
2020/12/09
以检验假说是否符合事实。 • 规范性:科学方法的程序应清晰有序。即:
一是研究者能用文字和语言清楚地报告研究过程, 以便他人判断研究是否可靠; 二是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其他人能用相同的程序和 方法得出同样的结果。
2020/12/09
5
HOW TO…… How to get a PhD How to argue How to research Know-how
第七讲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方法、科学方法、思辨方法 管理研究方法概述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规范问题
2020/12/09
1
先入为主
方法论有什么用? 事实与逻辑—研究、理解和把
握世界的基础(过去、现实 与未来)
2020/12/09
2
方法、科学方法、思辨方法
方法与科学方法 研究、科学研究、思辨研究 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规范
重要性 中国的现实 ——学术不端
2020/12/09
17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8
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与思辨方法结合
2020/12/09
9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 研究对象差异大(环境、人等因素); ▪ 受情境因素影响(研究者价值观、政治倾向、宗教信
仰等); ▪ 社会现象不确定性大,偶然因素多,很难准确预测。
2020/12/09
10
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与思辨方法兼用 管理研究的科学方法也要遵循实证性、客观性、
2020/12/09
3
方法的涵义
方法问题无处不在 什么是方法?
* 通俗地讲,方法指解决某种问题的门路、程序。 * 指从实践上、理论上把握现实,以达到某种目的 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2020/12/09
4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特点: • 客观性:以事实为依据,回答“how”和“why” • 实证性:科学离不开理论思维,但必须观测现实世界
2020/12/09
6
可操作性?
2020/12/09
7
研究、科学研究、思辨研究
研究: 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可理解为发现、辨识、
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学研究:
运用科学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思辨研究:
运用直觉判断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2020/12/09
8
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与思辨方法结合(如公理的发现主 要靠思辨方法)
规范性的特点 操作层问题:
采用科学方法比重最大 职能管理层问题(生产、财务等):
科学方法运用较多,如生产计划与控制、业绩考 评等 决策层问题:
思辨作用较大2020/12/09 Nhomakorabea11
管理研究类型
按研究层次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 按实用性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按研究目的分:描述型、解释型和规范型 按论证方法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