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指标有很多,每项指标的正常值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正常值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进行检查和统计得出的,在临床上用于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功能是否正常或其中一种疾病是否存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检验指标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1.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价人体血液性状和造血功能的常规临床检查项目。

正常值范围如下:-血红蛋白:男性130~180g/L,女性120~160g/L。

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红细胞携氧能力,低血红蛋白可能提示贫血。

-白细胞计数:4~10×109/L。

白细胞计数是体内炎症和感染的指标,且不同类型白细胞水平异常可以指导不同病因的判断。

-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反映止血功能,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

2.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和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如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男性10~40U/L,女性7~35U/L。

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炎、肝病等肝脏疾病。

- 血清总胆红素(TBIL):3.4~20.5μmol/L。

TBIL是评价胆红素代谢及胆道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表明肝胆系统疾病。

-白蛋白(ALB):40~55g/L。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其降低可能表示肝功能减退。

3.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和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如下:- 血肌酐(Scr):男性62~106μmol/L,女性44~84μmol/L。

血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表示肾脏损伤。

- 尿素氮(BUN):2.8~8.2mmol/L。

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减退。

4.血脂检查血脂检查是评估血液中脂质代谢情况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常见的血脂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如下:- 总胆固醇(TC):<5.72mmol/L。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引言概述:临床常用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病理变化及身体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正常值是指在特定人群中,健康状态下被认为正常的某项指标的取值范围。

了解临床常用检验的正常值及其意义,有助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正文内容: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情况,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相关疾病。

2. 白细胞计数是判断人体免疫功能及感染状况的指标之一,正常范围内的白细胞计数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较为正常。

3.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凝血功能,了解血小板的数量有助于判断出血性疾病。

二、肝功能检验肝功能检验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肝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AST和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健康人的AST和ALT水平相对较低,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异常、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存在。

2.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胆红素水平表明胆道系统功能较为正常。

三、肾功能检验肾功能检验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正常。

2. 尿酸是检测体内尿酸代谢情况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酸水平表明尿酸代谢相对平衡。

四、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血液脂质状况及诊断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常规检验:1、 (CSF)颜色检查[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2、透明度检查[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3、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临床意义]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4、蛋白定性试验[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参加病例讨论往往记不住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发此贴是为参加病例讨论的人多复习一下。

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性 4.0~5.5×1012/L,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6.0~7.5×1012/L。

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 淋巴细胞LYM20-40% 单核细胞MID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 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0-52-68-1520-3040 LEU:neg0-55-1010-1520-4050 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36二十一:尿胆原URO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24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51550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2575150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5亿/ml二十八:脑脊液常规CSFT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脑脊液、脑肿瘤、脑出血等正常参考值:颜色:无色水样液体透明度:清晰蛋白:阴性红细胞记数:成人×106/L临床生化检测项目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正常参考值:3-40U/L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正常参考值:3-40U/L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正常参考值:30-110U/L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正常参考值:25-200U/L 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正常参考值:109-245U/L 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正常参考值:80-220U八:血清淀粉酶AMY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0-220U/L九:血清总胆固醇TC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正常参考值:80-220U/L十:血清甘油三脂TG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正常参考值:30-150MG/DL十一:血清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正常参考值:0-10umol/L十二:血清肌酐测定CRE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常见化验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009-05-10 19:41常见化验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简写RBC)1.正常值男性:400~550万/mm3 (4.0—5.5×1012/L)女性:350~500万mm3 (3.5—5.0×1012/L)新生儿:600~700万mm3 (6.0—7.5×1012/L)2.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是做为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出现红细胞增多。

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

如:妊娠中、后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测定(简写Hb)1.正常值:男性:12~16克(120—160g/L)女性:11~15克 ( 110—150g/L )新生儿:17~20克 ( 170—200g/L )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计数同。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总数(简写WBC)1.正常值成人:4000~10000/mm3 (4—10×10g/L )6个月至2岁婴儿:11000~12000/mm3 (11—12×10g/L )新生儿:15000~20000/mm3 (15—20×10g/L )2.临床意义:(1)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是检查体内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在急性大出血、严重的损伤和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

还有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白细胞均有增多。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正常值 及临床意义
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 张印军
血常规
缩写
项目 白细胞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生理性:初生
儿、妊娠末期、分娩
期、经期、饭后、剧
烈运动后、极度恐惧
成人:
() 和疼痛等。()病理
×
儿童: 性:大部分化脓性细
()×
新 菌引起的炎症、尿毒
生儿:
症、严重烧伤、急性
()×
出血、白血病等。↓:
凝血四项
-秒
延长: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Ⅰ、 Ⅱ、Ⅴ、Ⅶ、Ⅹ缺乏②后天 性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病, 维生素缺乏、纤溶亢进、后 期,口服抗凝剂等。
缩短:口服避孕药、高凝状 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增加或减少意义同
±秒
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国人以为为宜。
纤维蛋 白原
凝血酶 时间
活化部 分凝血 活酶时


-秒
肌酸激酶 同工酶
а
а羟丁酸 脱氢酶
小于 -
↑:急性心梗、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病毒性心肌炎、 多发性肌炎、肌肉损伤、 酒精中毒、肺梗塞、脑血 管疾病巴比妥中毒、肝豆 状核变性。
↑:见于心肌梗塞、活动性 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 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
离子测定
血钾 血钠 血氯
↑:肾上腺皮脂功能减退、肾
岁以上
↑: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 肝、肝硬化、肝癌、胆道 疾病,急性心梗、右心功 能不全、多发性肌炎、急 性肾盂肾炎等均可造成血 清增高。
活性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 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 断指标(如肝癌、阻塞性 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 肝炎;骨骼肌疾病等均可
升高)
↑:见于肝癌、胆汁淤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谷丙转氨酶(ALT)临床意义:(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二、谷草转氨酶(AST)临床意义:(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 活性轻度增高(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三、r_谷氨酰转移酶(r_GT)临床意义: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四、碱性磷酸酶(ALP)临床意义:(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c.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

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
1、丙氨酸转氨酶 ALT
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脏等。 正常参考值 5-40U/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 、肝坏死、肝癌、胆管炎、胆囊炎、心肌梗塞、心 力衰竭、心肌炎、多发性肌炎、酒精、化学毒物、 药物等因素致肝损害。
血清酶学检查
2、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肾脏
170-200g/L 6.0-7.0 ×10 12 /L
临床意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
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常见于身体缺 氧、严重的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如某些肿瘤或肾 脏疾患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 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及肾盂积水、 多囊肾等。
血清酶学检查
4、乳酸脱氢酶 LDH
正常参考值 95-200U/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肝炎、心肌梗塞、肺梗塞、某些恶 性肿瘤 淋巴瘤、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 癌、宫颈癌等 、白血病、肾病综合征、休克 、溶血性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病症。
血清酶学检查
5、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 GGT 正常参考值 男性11-50U/L,女性7-32U/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胆道阻塞性疾病、急慢性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 物性肝炎、其他 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 瘤、前列腺肿瘤等 。
3.4血肌酐
血中的肌酐,由外源性和内生性两类组成。 机体每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Cr,产生速 率为1mg/min,每天Cr的生成量相当恒定。血 中Cr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 不重吸收且排泌量也较少,在外源性肌酐摄入 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 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 GFR降低到临界点后 GFR 下降至正常人的1/3时 ,血Cr浓度就会明 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GFR受损的 指标。敏感性较血尿素氮好,但并非早期诊断 指标。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血常规正常值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

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 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血常规(二)白细胞分类(DC)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正常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

单核细胞(M):3%~8%。

淋巴细胞(L):20%~40%。

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及放疗、化疗后,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及组织损伤。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应用某些激素;增多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和某些变态反应病,如药物过敏、荨麻疹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某些类型白血玻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于接触了放射物或应用了激素;增多则常见于某些传染病和白血玻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和血液玻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100~300×109/L(或10万~30万/mm3)。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L
20-40﹪
增高: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M
3—8﹪
增高: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网织红细胞
0.5—1.5﹪
增高:生理性见于妊娠期,病理性见于失血、溶血等
降低:再障、化学药品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红细胞沉降率(ESR)
魏氏男:0—15mm/h
女:0—20mm/h
克氏男:0—8mm/h
偶有
大量:见于消化道出血
白细胞

大量:见于细菌性疾病及感染性腹泻等
巨噬细胞

多则见于细菌性痢疾等
上皮细胞

大量则见于慢性结肠炎等
寄生虫

发现即可诊断为该寄生虫感染或寄生虫病
隐血试验
阴性
若进食较多肉类是可呈弱阳性.阳性者多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钩虫病等
(六)免疫学检验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
正 常 值
结合胆红素
〈3。40μmol/L
增高:见于肝炎、胆道阻塞等疾病
谷—丙转氨酶
〈40u/ml
40-80 u可疑,80u以上有诊断价值,多见于急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脂肪肝等
谷-草转氨酶
〈40u/m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各种急性肝炎、心肌炎、脂肪肝等
总蛋白
60-80g/L
临床意义取决于白、球蛋白的变化
白蛋白
(Anti-HBe)
阴性
乙肝恢复早期,如抗原转阴则提示病情好转
甲肝IgM抗体
(IgM—A—HASr)
阴性
阳性对甲肝有早期诊断价值





O
〈1:80
发病后一周出血,H、O增高可诊断为伤寒,O及A、B、C中任何一项增高可诊断副伤寒,如凝集价递增诊断价值更大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尿17-羟固醇
17-OH
增高:见于柯兴氏综合症,肥胖症,甲亢,肾上腺皮功能亢进,尤以其肿瘤升高显著。 降低:见于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阿狄森氏病等。
尿17-酮类固醇
17-KS
增高:见于肾上腺癌,睾丸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降低:见于柯狄森氏病,性机能减退,脑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定量
蛋白
脑脊液糖增高:见于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水肿及糖尿病等。 脑脊液糖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流行性脑脊髓炎等。

脑脊液氯增高:见于尿毒症。 脑脊液氯降低: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肌钙蛋白I
TNI
诊断心肌梗塞的灵敏指标,同时它又是判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老年痴呆相关
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CP-1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巨噬细胞感染趋化因子-1α
MIP-1α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巨噬细胞感染趋化因子-1β
MIP-1β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RENTS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
SDF-1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髓鞘碱性蛋白
MBP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与CKMB的临床意义相似,而特异性稍低。
脂肪酶
Lipase
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相似,持续时间更长些。
胸水
LDH(胸水)
恶性肿瘤时胸腹水LDH明显升高。
CL(胸水)
尿毒症病人脑脊液氯化物长高。降低: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氯(尿)
一般情况下,尿钠与尿氯保持相对平衡,但连续服用NaCL或KCL 后,尿氯比尿钠高;相反,连服大量碱性钠盐,尿钠比尿氯高。

常用检验正常参考值意义

常用检验正常参考值意义
.
糖 尿 病 : 两 次 空 腹 血 糖 均 ≥ 7.8mmol/L ( 此 为 1985年WHO诊断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 会 即 ADA 推 荐 标 准 是 禁 食 8h 的空 腹 血 糖 为 ≥ 7.0 mmol/L ) ; 或 者 服 糖 后 2h 血 糖 值 ≥ 11.1mmol/L , 随 机 血 糖 ≥ 11.1mmol/L , 或 有 临床症状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实质性损伤:如肝硬化及化学药品中毒等 所致的进行性肝细胞性疾病,损害Ⅴ、Ⅶ、 Ⅸ、Ⅹ因子和凝血酶原的合成。
④其他:如血循环中抗凝血酶物质增加、 DIC、恶性贫血、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及 口服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时,凝血酶原时间 也延长。后者必须经常准确测定凝血酶原时 间,以保证用药的有效与安全。
.
新生儿溶血病HDN:母婴ABO血型不合, 母亲的IgG抗体进入婴儿血液致敏红细 胞,发展为溶血;
新生儿Rh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母Rh 阴性、第一次妊娠Rh阳性胎儿,当第二 次妊娠的Rh阳性胎儿容易出现溶血病。
.
二次妊娠的Rh阳性胎儿容易出现溶血病。
缺铁性贫血(IDA):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 的贮存铁耗尽,从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 起的一类贫血;骨髓中幼红细胞的外铁明显 降低甚至消失,内铁阳性率常<10%,甚至阴 性。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 [正常值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病人预后较好,传染性低, 但不能保证体内乙肝病毒全部消失或已无传 染性。
.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正常值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1、常与HBsAg同时出现。在 HBsAg阳性的急性肝炎中,HBcAb的阳性率可达 50%-100%,慢性HBsAg携带者几乎100%可查出 HBcAb阳性;2、单独出现提示病毒已清除,无 传染性。

学会看化验单: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学会看化验单: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学会看化验单: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常规项目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RBC男(4.4-5.7)×1012/L女(3.8-5.1)×1012/L新生儿(6-7)×1012/L儿童(4.0-5.2)×1012/L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Hb、Hgb男120-165g/L女110-150g/L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红细胞压积PCV或HCT男性0.39-0.51女性0.33-0.46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100fLMCV、MCH、MCHC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27-32Pg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网织红细胞计数Ret·c成人0.5%-1.5%Ret·c↑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c↓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计数PLT BPC(100-300)×109/L↑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

血小板计数PLT BPC(100-300)×109/L减少①遗传性疾病。

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

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WBC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血常规正常值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xx%;女性12~14."5xx%。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

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xx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7."5xx%;xx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xx%。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xx转氨酶:定量xx2~40xx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二)白细胞分类(DC)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正常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

单核细胞(M):3%~8%。

淋巴细胞(L):20%~40%。

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及放疗、化疗后,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及组织损伤。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应用某些激素;增多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和某些变态反应病,如药物过敏、荨麻疹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及营养状况。

本文将介绍几项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并对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1.血红蛋白(Hb):参考范围:男性:130-175g/L;女性:120-16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

低血红蛋白常见于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而高血红蛋白可能与脱水、骨髓增生异常等疾病相关。

2. 血糖(GLU):参考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患者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常见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而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瘤、肝功能不全等疾病相关。

3.肝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参考范围:男性:0-45U/L;女性:0-34U/L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2)谷草转氨酶(AST):参考范围:男性:0-40U/L;女性:0-33U/L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也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3)碱性磷酸酶(ALP):参考范围:30-120U/L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是肝细胞和骨细胞等组织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胆管梗阻、骨肿瘤等疾病。

4.肾功能指标:(1) 血尿素氮(BUN):参考范围:2.9-7.1mmol/L临床意义:血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脱水等疾病。

(2) 血肌酐(Cr):参考范围:男性:62-106umol/L;女性:53-82umol/L临床意义:血肌酐也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5.电解质水平:临床意义:钠离子是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电解质,低水平可能与脱水、肾脏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

临床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检验(一)血常规检验(二)贫血及溶血检验(三)止血及凝血检验凝血四项血管壁、血小板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检查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凝分子标志物检查(四)肝、胆、胰腺疾病检验(五)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肾脏疾病检验体液免疫学检验细胞免疫学检验免疫血清学检验自身抗体检验(六)心脏及代谢类疾病检验血糖、脂类代谢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七)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检验无机离子微量元素血气与酸碱分析(八)内分泌疾病检验(九)肿瘤标志物检验(十)过敏性疾病的检验(十一)感染性疾病检验二、尿液检验(一)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定量检查尿液其他检查三、其他检验(一)粪便检验(二)精液及优生优育免疫学检验(三)脑脊液检验(四)浆膜腔积液与关节腔积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关节腔积液检验(五)痰液检验(六)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胃液检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七)分泌物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淋球菌检查一、血液检验(一)血常规检验白细胞(WBC,LEU)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儿童:(5.0~12.0)×109/L。

【临床意义】1.增多:(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白细胞最高,儿童略高于成年人;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寒冷及情绪激动时等白细胞数都可增高。

一个人的白细胞总是下午比上午高一些,因此对白细胞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时检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

(2)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阑尾炎、脓肿、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3)急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急性铅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

(4)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心肌梗塞等。

(5)急性失血、出血和溶血:如外伤大出血,肝、脾等破裂,脑出血,血型不合输血等。

临床血液检验感染性疾病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览表

临床血液检验感染性疾病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览表

临床血液检验感染性疾病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览表英文简称中文名称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HAT 嗜异性凝集试验≤1:14(红细胞凝集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嗜异性抗体滴度常达1:14以上。

一般认为在1:14以上,隔周检验抗体滴度上升4倍以上者,诊断意义更大。

少数正常人、血清病患者、何杰金病、少数淋巴网状细胞瘤和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患者,嗜异性抗体可呈低滴度阳性。

CA 冷凝集试验1:32以下(红细胞凝集法)本试验是最常用于检验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的非特异试验。

患者血清中常出现高滴度的冷凝集素,当凝集效价≥1:64或双份血清效价4倍增高为阳性,阳性者85%具有抗肺炎支原体抗体存在。

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肥增多症、重症贫血、疟疾、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腮腺炎、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淋巴增殖性疾病、特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链球菌感染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可出现阳性。

AIDS 艾滋病的免疫学检验抗HIV1+2抗体(ELISA法):阴性;HIV-RNA(RT-PCR法):阴性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其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经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

当感染HIV数周至半年后,绝大多数病人血清中存有抗HIV抗体。

2.抗HIV抗体阳性:如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为病毒携带者。

抗HIV阳性可持续数年、数十年以至终身,是重要的感染标志。

3.抗HIV抗体阳性,特别是确证试验结果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时,可诊断为艾滋病。

(可参见本节性传播疾病的免疫学检验)抗HTV 流行性出血热抗体ELISA法:阴性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体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EHFV),鼠是主要的病毒携带者和传染源。

人体感染后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9、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参考值: 20~40秒,超过10秒有临床意义 危急值:>70秒
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 天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0、纤维蛋白原(FIB)
参考值:2-4g/L 增高:
见于糖尿病及酸中毒,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 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 减低:
4、血小板计数(PLT)
危急值区间< 30X109/L > 1000X109 /L <10X109/L 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 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X 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X 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 缩物。 >600X 109/L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 1000X109/L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光过性的,则应给予抗 血小板药治疗。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 增高:见于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
肝损伤;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及其他肝胆疾病。 尤其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
可逐渐下降,故ALT活性不一定与疾病的重症程度成正比。
2、红细胞计数(RBC)
病理性减少: ①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性贫血等; ②急慢性失血:如产后、手术后、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量出血,钩

常见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及意义PPT课件

常见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及意义PPT课件
17
血液一般检查---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核左移 核右移
18
血液一般检查---核左移程度及意义
轻度核左移:中性粒增多伴轻度核左移,提示在感染早期或感染较轻,机体抵 抗力强。 中度核左移:伴中度核左移,提示感染严重 重度核左移:重度核左移伴中性粒细胞不增多或反而降低者,提示感染极为严 重。
50~70 0.5~5
0~1 20~40
3~8
绝对值(×109/L) 0.04~0.5 2~7 0.02~0.5 0~0.1 0.8~4 0.12~0.8
12
血液一般检查---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计数高于 10×109/L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计数低于 4×109/L 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1.5×109/L 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0.5×109/L
7
血液一般检查 --- 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ete,ESR)简称血沉,是 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8
血液一般检查 --- 红细胞检查
• 病理情况下,血液系统疾病可直接导致血液变化,各组织器官病变也可直 接或间接导致血液发生变化
2
血液一般检查 --- 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பைடு நூலகம்定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3
血液一般检查 --- 红细胞检查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血电解质测定

K
3.5~5.5mmol/L

Na
135~145mmol/L

CL
96~108mmol/L

Ca
2~3mmol/L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高钙血症等。
降低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低钙血症等。

P
0.8~1.5mmol/L

Mg
0.66~1.07mmol/L
水样便见于腹泻;绿色稀便见于消化不良;黏液脓血便见于痢疾、结肠炎;柏油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钡餐造影;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细条样便见于直肠癌、直肠或肛门狭窄,球形硬便见于便秘。
气味
粪臭味
恶臭味见于慢性胰腺炎、肠道吸收不良、直肠癌溃烂等。
寄生虫

见于蛔虫病、蛲虫病等寄生虫病。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
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柯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
单核细胞
百分比
MONO%
3~8%
增多见于疟疾、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淋巴细胞
百分比
LYMPM%
抗链“O”试验
ASO
阴性
阳性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
类风湿因子试验
RF
阴性
阳性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结核菌素试验
OT
阴性
阳性表示曾感染过结核;
强阳性表示正患结核病,可能为活动性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项目名称
英文缩
略语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查白细胞源自白细胞计数WBC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增高见于各种炎症、烧伤、大出血、白血病、组织损伤、手术创伤等;
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非白血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严重感染、病毒感染、肿瘤化疗后、X线照射等。
降低见于先天性酶缺乏。
载脂蛋白A1
Apo-A1
1.00~1.60g/L
载脂蛋白B
Apo-B
0.60~1.10g/L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C
2.84~3.10mmol/L
增高见于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C
1.03~1.55mmol/L
增高一般无临床意义,但能表示患冠心病的机会少.
降低见于运动、饥饿、急性肝损害等。
糖化血红蛋白
GHB
<7%
反应患者抽血前1~2日血糖的平均水平。
血脂检查
胆固醇
CH
3.6~5.2mmol/L
增高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黄疸等。
降低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等。
三酸甘油脂
TG
0.57-1.71mmol/L
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BE正值增加见于代谢性碱中毒。
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
22~29mmol/L
增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总胆红素
TBIL
8~21umol/L
增高见于胆道结石、恶性肿瘤等造成的胆道阻塞、急慢性黄疸型肝炎、暴发性肝炎、各种溶血性疾病等。
直接胆红素
DBIL
20~40%
增多见于急性感染、结核病、传染病恢复期、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
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粒细胞增多时。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结核、败血症等。
血红蛋白
HB
成人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血电解质测定

K
3.5~5.5mmol/L

Na
135~145mmol/L

CL
96~108mmol/L

Ca
2~3mmol/L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高钙血症等。
降低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低钙血症等。

P
0.8~1.5mmol/L

Mg
0.66~1.07mmol/L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
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柯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
单核细胞
百分比
MONO%
3~8%
增多见于疟疾、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淋巴细胞
百分比
LYMPM%
项目名称
英文缩
略语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
酸碱度
PH值
7.34~7.45
增高见于碱中毒;
降低见于酸中毒。
氧分压
PO2
成人:80~100mmHg
新生儿:60~90mmHg
降低表示肺通气不足、缺氧。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动脉血:35~45mmHg
静脉血:39~52mmHg
增高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
甲胎蛋白
AFP
<20ug/L
阳性见于原发性肝癌,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的胚胎性癌等。





血清总蛋白
TP
60~83g/L
增高见于呕吐腹泻、高热、休克等;
降低见于恶性肿瘤、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肝硬化、大面积烧伤等。
血清白蛋白
A
35~55g/L
增高见于脱水和血液浓缩;
降低见于糖尿病、大量出血、肾病综合征、恶病质等。
项目名称
英文缩
略语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项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4秒
时间延长见于广泛严重的肝实质损害、维生素K不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等。
时间缩短见于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
凝血酶时间
TT
16~18秒
时间延长见于纤维蛋白原减少、抗凝血酶Ⅲ活性显著增加、多发性骨髓瘤、应用肝素或肝素样物质。
新生儿
170~200g/L
男HB90~120g/L轻度贫血
女HB90~110g/L轻度贫血
HB60~90g/L中度贫血
HB30~60g/L重度贫血
HB<30g/L极度贫血
血沉
ESR
男:0~15mm/h
女:0~20mm/h
血沉加快见于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结核病、风湿病、心肌梗死、出血性疾病、肿瘤、中毒、流产、妊娠等。
0~6umol/L
间接胆红素
IBIL
2~12umol/L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TTT
0~6u
增高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等。
谷丙转氨酶
SGPT
0~40u/L
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
谷草转氨酶
SGOT
0~40u/L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GT
5~38u/L
降低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代偿。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22~27mmol/L
总二氧化碳
TCO2
24~32mmol/L
氧饱和度
SaO2
92~99%
降低见于肺换气或通气障碍性疾病如:肺炎、肺气肿、供氧不足、呼吸道阻塞、呼吸肌麻痹等。
剩余碱
BE
±3mmol/L
BE负值减少见于代谢性酸中毒;
中性粒细胞
百分比
NEUT%
50~70%
增多见于多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应激性反应、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重金属中毒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化疗、X线照射、化学药物中毒等。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
0.5~5%
增多见于过敏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手术后、烧伤等;
凝血酶原活动度
PA
80~120%
国际标准比值
INR
0.8~1.5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
26~36秒
纤维蛋白原定量
FIB
2~4g/L
增多见于结缔组织疾病、放射病、休克、肿瘤、心肌梗死等。
减少见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等。
血糖
BS
3.89~6.10mmol/L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血清球蛋白
G
20~30g/L
增高见于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增强、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淋巴瘤。
血清白球比
A/G
1.5~2.5:1
A/G<1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