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股份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及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

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

2、校长专业发展
校长专业发展阶段 职前预备期(5---7年) 适应期(2---4年) 称职期(3---5年) 成熟期(大致需要10—15年) 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家型校长的研究
3、校长的影响力
校长的权力影响力 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提升校长影响力的策略
五、校长与学校发展
“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
3、学校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有效执行
如何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从学校的需要出发,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 础;尊重人与调动人的潜能为中心;制度体 系;制度的制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定期和 不定期地审视学校制度;强化规章制度执行 的监督。
学校规章制度有效执行的思考 热炉规则(即时性、事先警告、一致性、不 针对具体个人)
向下属和同僚传递信息(事实的和价值观的)会议、电话、文件
发言人
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信息
参加会议、宣传活动
决策制定方面:
企业家 混乱驾驭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寻求机会,制定方案 面对重大的、意外的事件,采取措施
事关组织资源分配方面的决策 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
制定战略,检查执行情况 危机管理
授权、决策、预算 参与工会进行的合同谈判
校长素质模型的构想
观念层面 知识层面 技能层面 个性品质层面 品德层面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 如子房;镇国家,抚 百姓,给粮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里之军,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 能用之,此吾所以取 天下也。项羽有一范 增而不能用,此其所 以为我擒也。
柔性管理、学校组织特性与制度管理
第四章 校长与学校领导集体
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 容易!说的小些,他关 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 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 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 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整 个的人去担负吗?国家 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 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 个的学校。陶行知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是确保学校有序运转、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校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一、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组成1. 学校领导层学校领导层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等职务。

他们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统筹协调学校各项工作。

2. 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务,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评估等,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学生考勤、纪律教育、心理辅导等,确保学生成长健康发展。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1. 分层管理学校管理体制通常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分为领导层、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

2. 效率优先学校管理体制注重管理效率,追求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时刻关注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不断优化管理流程。

3. 透明公正学校管理体制注重透明公正,制定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公开公平地处理各项事务,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4. 创新探索学校管理体制鼓励创新探索,倡导开放包容的管理理念,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三、学校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1. 整合资源学校管理体制应当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 强化信息化学校管理体制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提升服务水平学校管理体制应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关注师生员工的需求,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一、导言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内部的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相关政策制度的总称,旨在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探讨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以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组织架构学校组织架构是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的基础,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个典型的学校组织架构包括校级、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等部门。

校级:校级是学校的最高层级,主要负责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校长是校级的最高负责人,下设副校长和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教务处: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学生评价等工作。

教务处下设教研组、培训组等。

学生处:学生处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部门,负责学生的综合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

学生处下设辅导员、班主任等。

招生办:招生办是学校招生工作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组织招生考试和面试等工作。

三、管理职责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中的管理职责是指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职能,保证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

校级:校级负责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定期召开校务会议,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学校的长远发展。

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组织教师培训和评价,推进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

学生处:学生处负责学校学生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入学、住宿、奖助学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工作。

招生办:招生办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组织招生考试和面试等工作。

四、工作流程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中的工作流程是指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教学工作流程:教学工作流程包括教师备课、上课、教学评价等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教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备课计划,进行课前准备,如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确定等。

学校管理模式探讨

学校管理模式探讨

学校管理模式探讨一、学校管理模式的背景学校管理模式是指在学校内部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对学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集中式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模式是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以校长为核心,在其领导下,由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协同工作。

这种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决策权和管理权都掌握在校长手中。

三、分权式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校采用了分权式管理模式。

这意味着将管理权下放给教师和学生,通过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使他们能够共同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四、专业化管理模式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管理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一些学校开始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

他们通过设立专门的部门,如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宣传部门等,来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工作。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学校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追求平衡的管理模式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追求平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

这种管理模式旨在保持学校内部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平衡,既要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又要保持校园秩序和学术氛围。

这种模式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六、教师领导管理模式教师领导管理模式是一种注重教师参与和领导的管理方式。

它倡导将权力下放给教师,由教师来推进学校的发展。

这种模式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和科学。

七、学生参与管理模式学生参与管理模式是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形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组织,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事务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和管理。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八、家校合作管理模式家校合作管理模式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管理体制是什么意思

学校管理体制是什么意思

学校管理体制是什么意思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保障教育质量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作为学校运行的基础框架,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对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职能和管理程序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的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以及各种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学校管理体制旨在实现学校目标和任务的科学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1.专业性强:学校管理体制是一种专门化的管理形式,需要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2.层级性明确:学校管理体制通常包括校长、教务处、学工处等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各级管理机构之间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

3.规范性强: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

4.灵活性和透明性:学校管理体制在规范的基础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同时,学校管理体制需要保持透明,让师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管理的基本情况。

三、学校管理体制的作用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2.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管理和调配学校的各种资源,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3.维护学校秩序:学校管理体制可以规范学校内部的秩序,加强师生管理,保障校园安全。

4.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学校管理体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四、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运行的基本架构,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可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学校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同时,学校管理体制还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山西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考点解读:学校管理体制

山西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考点解读:学校管理体制

山西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考点解读:学校管理体制“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一、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层的组织机构、职责、权力、关系等制度的体系,是学校内容内部设立的主要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总称。

(一)公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1.校长负责制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主要限定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保证、监督和政治核心的作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活动、行使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力的法定组织形式。

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该制度有助于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助于民主决策。

(二)民办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1.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公办学校的校长负责制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都是校长负责,都需要教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不同的是,民办学校校长的职、权、利更明确,有人权、事权、财权、办学权和课程管理权。

2.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由董事会聘任校长管理学校。

董事会不直接管理学校,主要是制定政策、聘任校长、审议重大事项、监督学校运行。

校长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负直接责任。

二、校长的任职资格及任免1.校长的任职资格第一,必须具备我国国籍并在我国境内定居。

第二,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具有胜任校长岗位工作所需的政治、业务、身体等方面的素质。

2.校长的任免关于校长的任免,依《义务教育法》第26条“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的规定,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权限在教育行政部门,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这为防止其他部门干预、插手校长的配置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关于高等学校校长的任免,《高等学校校长任期制试行办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均实行任期制。

股份制办学股权分配方案

股份制办学股权分配方案

股份制办学股权分配方案股份制办学股权分配方案一、前言股份制办学是指以公司制为模式的学校经营管理体制。

股份制办学特点是以股权为核心,以投资者的股份比例来决定其在学校经营管理中的权益,包括经营权、收益权等。

股权分配方案是股份制办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平合理的制定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激励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员工发挥积极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股份制办学股权分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背景分析、股权分配原则、股权分配方式、股权分配实施措施等。

二、背景分析股份制办学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政府办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股份制办学作为一种具有市场竞争性的办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

在股份制办学中,投资者以购买股权的方式参与学校的经营管理。

股权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吸引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权益、激励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员工发挥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制定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成为了学校管理层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三、股权分配原则1. 公平原则:股权分配方案应当公平合理,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经营效益的实际情况。

在不损害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不同投资者的投入和实际贡献。

2. 激励原则:股权分配方案应当能够激励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员工发挥积极性,提高办学绩效。

通过与绩效挂钩,鼓励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员工积极创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3. 稳定原则:股权分配方案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尽量保持股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分红政策等方式实现股权的经济回报。

4. 持续发展原则:股权分配方案应当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学校经营。

方案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保证学校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四、股权分配方式股权分配方式是指根据不同投资者的投入和实际贡献,确定其在学校经营管理中所拥有的股权比例。

学校管理制度内涵

学校管理制度内涵

学校管理制度内涵学校管理制度内涵一、引言学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良好秩序的维护。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组织运行的规范,对于学校内部的各项事务和工作流程有着明确的规定。

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包括学校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流程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

二、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理念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核心,它导向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理念应该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管理理念还应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构建和谐的教师团队。

三、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组织结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学校内部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学校组织结构应该科学合理,既要保证管理的高效性,又要注重员工的参与性和协作性。

在学校组织结构中,应设立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行政办公室、后勤保障部门等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四、管理流程管理流程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操作指南,它规定了学校各个环节的办理程序和流程。

管理流程应全面、清晰,对于学生入学、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选拔、绩效考核、校园安全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管理流程中,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五、师德师范师德师范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它规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要注重教学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师德师范还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在学生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七、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桥梁。

股份制职业院校运行模式探索

股份制职业院校运行模式探索

股份制职业院校运行模式探索
股份制职业院校是指由多个股东持有股份的职业教育机构,其运营模式相对于传统单
一所有制模式更加灵活多变。

此模式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股份制职业院校的所有权多元化
股份制职业院校的所有权不再由政府或民间单一机构持有,而是由多个股东共同持有,每个股东享有相应的权益,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这种所有权多元化不仅增加了学校
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实力,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各方股东的积极性,使得学校的管理更加透明、公正、有效。

二、股份制职业院校的管理模式更加民主
股份制职业院校将管理与所有权分离,采用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级管理结构,实现了民主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学校的决策更加公开透明,历程更加科学规范。

同时,各级管理层之间的分立和配合也能够更好地保证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传统的单一所有制职业院校往往依赖政府的财政经费,难以自主发展。

而股份制职业
院校则具有自筹资金的能力,各个股东在学校发展中投入的资金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
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资金流动机制,使得学校的发展更加灵活自由。

四、股份制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市场需求
由于股份制职业院校要满足各个股东的利益需求,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在开设课程和
专业方向上更加灵活多变。

这种灵活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满足社会的人才
需求,也能够提升学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股份制职业院校的运行模式更加灵活、民主、透明、有效,成为了我国职
业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协调各方股东间的关系,确保学校的长期稳
定发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建立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用于管理学校日常运作、决策和资源分配的系统。

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重要性和关键要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1.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建立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用于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管理职责和权力分配的系统。

它包括学校的决策机构、管理层级、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是学校内部管理运作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使学校管理更高效、更有序,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

2. 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使学校更加稳健地前行。

此外,有效的管理体制还有助于提高师生关系、减少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增强学校的管理透明度和公正性,营造一个和谐的学校氛围。

3. 构建学校管理体制的关键要素3.1 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体制的决策机构包括学校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大会、学生会等。

决策机构负责学校的重大决策,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针,确保学校运作顺利。

3.2 管理层级管理层级是学校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包括校长办公会、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部门。

不同的管理层级负责管理学校的不同方面,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3.3 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管理活动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行为准则。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风险,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结语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基础,对于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构建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综合考虑决策机构、管理层级、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确保学校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

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

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一、引言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为了有序、高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指为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等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工作程序和责任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制度的定义、意义以及常见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定义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管理的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包括从学校章程、行政管理制度到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的管理行为,促进学校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意义1. 维护学校秩序和稳定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规范学校内部的行为规范,维护学校的秩序和稳定。

学校是一个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学生、教师、行政人员等各方面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学校的秩序和稳定。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约束学生不得违纪、教师不得懈怠、行政人员不得滥用职权等情况,形成一种和谐、安全的校园氛围。

2.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制度能够明确教职员工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让教师们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同时,学校管理制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非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四、学校管理制度常见问题1. 制度规定过于僵化有些学校管理制度存在制度规定过于僵化的问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学校管理制度内涵

学校管理制度内涵

学校管理制度内涵一、学校管理制度内涵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具有以下内涵:1. 规范性: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保障学校管理的正常运行。

2. 稳定性:学校管理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3. 引导性:学校管理制度具有对学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4. 整合性: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的集合体,具有整合学校管理资源的作用。

5. 可操作性:学校管理制度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能够有效引导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目标学校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2. 促进学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3. 保障学校师生权益和利益。

4.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5. 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组织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 学校组织管理:包括学校内部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权力制约等规定。

2. 教学管理:包括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质量保障等规定。

3. 财务管理:包括学校经费使用、监督管理机制、财务报表制度等规定。

4.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学校教职工的聘用、使用、培训、考核等规定。

5. 学生管理:包括学生入学、学籍管理、行为规范、奖惩管理等规定。

四、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宣传、执行、考核等环节。

1. 制度的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依据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确立明确的制度内容和规定。

2. 制度的宣传: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广泛宣传,让全体师生了解制度内容和规定,明确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制度的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切实执行,树立学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法治化。

学校管理制度释义

学校管理制度释义

学校管理制度释义学校管理制度释义一、引言学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场所,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学校的各项活动,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要求,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学校师生行为,保障学校的秩序和学生的权益的一种制度。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意义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维护学校秩序学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场所,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减少课堂纪律问题和其他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学校的秩序。

2. 保障学生权益学校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学生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比如,学生在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学生应当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不受歧视。

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来保障学生权益,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3. 提高管理效率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规范管理流程和决策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学校内部管理的混乱和纠纷,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保障。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学校管理制度是包含丰富、多样的,涉及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具体说明。

1. 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入学、学生奖励和处罚、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1)学生入学制度学生入学制度是指学校录取新生的规定和程序。

在学生入学制度中,需要明确学校的招生政策、报名和录取程序,以及学生入学需要提交的资料和要求等。

学校还应规定是否有面试环节,以及面试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

(2)学生奖励和处罚制度学生奖励和处罚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股份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及管理模式

二、股份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及管理模式

二、股份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及管理模式(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1998年10月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提交的《椒江“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它研究的重点在于它在筹措非公立学校办学经费方面的制度优势,这一点已经为实践所证实。

但是,对“教育股份制”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如果继续停留在筹资功能的层面上,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教育股份制”是否就要退出社会力量办学的舞台呢?教育股份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肯定有其在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逻辑与现实的必然性,而且基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教育股份制也肯定有其在教育发展与管理上的优越性。

我们知道,办好学校,要靠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增加教育投资;但另一方面,学校内部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不革除,教育投资再多,也不可能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必须认真研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学校管理职权划分和有效运行的根本制度,它包括了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其中规定了校长的职责和权限,学校党组和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

我国从建国伊始的“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开始实行的“校长责任制”、1958年实行的“党组织领导学校”、1963年实行的“在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6年的“革命委员会制”、粉碎“四人帮”后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学校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50年的学校管理实践表明,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成效,促进教育的发展;而不适宜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则会导致学校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混乱状态,降低学校管理的成效,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一、学校管理体制概述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管理体制对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管理秩序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

它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基本框架,对学校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运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应该是科学、合理、灵活和有效的。

科学是指学校管理体制应该符合管理学、组织学、行政学等学科的原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合理是指学校管理体制应该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灵活是指学校管理体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灵活变通。

有效是指学校管理体制应该可以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学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组织结构、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等方面。

1. 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组织结构是指学校内部各级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关系。

学校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化的,弹性的和适应性的。

学校组织结构应该明确学校内部各级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和权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学校管理的需要。

2. 管理机构学校管理机构是指学校内部主要的管理部门和单位,包括学校领导班子、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宣传部等。

学校管理机构应该根据学校的规模、性质、特点和需要进行设置。

学校管理机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能够配合学校的工作,推动学校的各项事业。

3. 管理职能学校管理职能是指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学校管理职能应该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贯彻学校的育人理念,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

4. 管理职责学校管理职责是指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职责和责任。

学校管理职责应该明确、具体和有针对性,能够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地进行,实现学校的任务和目标。

5. 管理流程学校管理流程是指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活动和管理程序。

学校管理流程应该是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能够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发挥管理的作用。

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

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

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一、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具有以下重要性:1、规范学校管理行为。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对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规定,可以防止管理人员的任性行为和违法行为,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稳定状态。

2、促进学校内部有效履职。

学校管理制度对学校内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职权进行明确规定,可以有效促使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3、增强学校内部协调合作。

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和水平。

4、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促使学校管理者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

5、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学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学校内部师生行为,规范学校内部治安秩序,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协作关系,确保学校内部管理的顺畅运作。

2、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制定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定管理行为的标准和原则,约束管理行为的范围和要求。

3、管理人员选拔和任职。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职程序,明确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要求,规范管理人员的选拔程序和程序。

4、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制度,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和程序,建立考核评价的机制和标准,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学校管理绩效评估。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学校管理绩效评估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学校内部管理的效果和效益得到评价,为学校的改进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6、管理信息化和技术支持。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学校管理信息化和技术支持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得到提升,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科技支持和保障。

学校管理制度定义

学校管理制度定义

学校管理制度定义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有效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维护学校正常运转和良好秩序,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学校管理制度对学校各层级的人员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促进学校的稳定运行和全面发展。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意义和目标学校管理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学校秩序。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的场所,学校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确保学校的秩序稳定。

2.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明确教师的职责和权利,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绩进一步提升。

3. 保障学生权益。

学生是学校的核心,学校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学生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包括身心健康、学习权利、参与管理权等。

学校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学校管理流程。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清晰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2. 规范校园行为。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行为规范,规范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 保障学生权益。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4. 提升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制度能够规范教师的行为和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校组织管理制度。

包括学校的组织架构、管理层级、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等。

2. 学生管理制度。

包括学生的入学资格、学籍管理、行为规范、奖惩制度、学生安全和健康管理等。

3. 教师管理制度。

包括教师的招聘、聘任、考核、奖惩、培训、退休福利等。

4.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考试评价、教学质量监控等。

5.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学校的安全设施、各类应急预案、学校环境的整治等。

6. 学校文化建设制度。

包括学校的校风和班风建设,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制度解读分享

学校管理制度解读分享

学校管理制度解读分享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确保学生获得良好教育的关键。

然而,由于学校管理制度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往往很难一言以蔽之。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目标、实施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读者对学校管理制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有效管理,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这些制度包括学校治理体系、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学校运行的基本依据。

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不仅仅是对师生行为的规定,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它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强调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校内部的秩序和发展。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目标学校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优化学校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学校管理制度应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首先,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学校管理制度应包括明确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规定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教研活动的安排等,保证教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其次,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学校管理制度应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同时,学校管理制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校管理制度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招聘、培训到评价和激励制度,为教师提供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成长环境。

最后,实现学校持续发展。

学校管理制度应注重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及时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促进学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强调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参考国内外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保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校工作的开展。

学校管理制度概念

学校管理制度概念

学校管理制度概念学校管理制度概念一、引言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和任务,规范学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确保学校有序、稳定地运行所制定的一套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意义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制度明确了学校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通过系统性的管理手段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2.维护教育公平学校管理制度确保了学校的公平和客观性,杜绝了不正当的行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实现个人的潜能。

3.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管理制度为学校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只有制度化地管理学校,才能规避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学校能够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的改进与提升。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1.学校管理结构体系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权力配置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权和负责人的责任,确保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学校管理程序制度学校管理程序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规定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例如,学校的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都需要明确规定,以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3.学校管理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规范是对学校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定和规范,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

规范的学校管理行为能够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学校管理制度制定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学校管理制度应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管理原则,确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实施性原则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紧密结合实际,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避免空泛和理论化。

3.灵活性原则学校管理制度应考虑到不同学校特点和不同管理环境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4.制度性原则学校管理制度应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各项制度之间应相互关联、相互配合。

学校管理制度认识

学校管理制度认识

学校管理制度认识学校管理制度的认识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管理学生、教师和学校事务方面所遵循的一套规章制度。

它是学校组织运作的基础,是保证学校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依据。

学校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学校组织结构、管理责任、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规定,旨在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一)保证学校秩序稳定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规范学校内部的行为规范,确保师生在学校内部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遵循规定,遵守纪律,保持良好的秩序和学习氛围。

只有学校的秩序稳定,师生才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二)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使学校更加科学地进行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能。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学校可以更好地控制各项工作的进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确保学校核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管理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使学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

(三)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规定教学流程、制定评估标准等方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学校管理制度还可以确保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一)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管理制度要明确学校的组织架构,包括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机构、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关系等。

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安排,有利于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和有序进行。

(二)管理责任学校管理制度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范围,确保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职责的能力和责任。

只有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程序学校管理制度要明确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程序,包括各项活动的申请、审批和落实流程。

规定明确的管理程序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减少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台州市股份制学校的内部管理模式
我国的民办学校大多由若干办学人员组成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管理机构,并任命校长主持日常工作。这种管理体制有很大弊端,因为民办学校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在经费的筹措、支配方面,在学校管理模式、课程选择与开设、教学模式的采用方面,在学校人事管理方面都较公立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合一,容易因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而造成重大失误。
近年来,各地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对多种投资形式下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尝试,大致有:董事会--校长--校监制、董事会--校长--教职工代表大会制、董事会--校长制、校长委员会--校长制、校长(或董事长兼校长)制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为民办学校普遍采用的内部管理体制?。浙江省,尤其是台州涌现的股份制学校也多采用此制。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一般包括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教代会和校长构成的组织结构,各机构之间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图2-1)。办学章程十分清晰地载明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构成了规范运作的基础。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学校管理职权划分和有效运行的根本制度,它包括了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其中规定了校长的职责和权限,学校党组和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1我国从建国伊始的"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开始实行的"校长责任制"、1958年实行的"党组织领导学校"、1963年实行的"在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6年的"革命委员会制"、粉碎"四人帮"后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学校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2 50年的学校管理实践表明,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成效,促进教育的发展;而不适宜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则会导致学校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混乱状态,降低学校管理的成效,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举)
(选举)
(民主监督) (监督)
(选举)
(民主监督) (监督检查)
5.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学校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机构。其主要职权是参与学校管理,并对校董会、学校机构的全体成员进行民主监督。
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管理模式的中心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校董会人员组成。它解决和反映的是各方利益格局。具体说,体现了社会、举办者、办学者、教师、家长、受教育者,甚至与之相关的社区的利益在学校权力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它的组成首先应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尽可能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代表,反映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其次,股份制学校董事会,作为学校的权力机构而不是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董事会,必须包括一定比例的热心教育、熟悉教育和有教育经验的人员(占其中的1/3,可以是股东以外的人选)参加,它的组成应当充分体现出教育特征,并有利于保障学校的办学活动对教育规律的遵守。二是校董会和校长的关系。这是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它主要通过两者职权职责的分配来体现。校董会的职权集中在经费筹措、管理和使用监督,以及学校重要人事任命、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校长的职权则主要集中在决策的执行和学校具体事务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同时,在人员任免、计划的编制与批准、经费的使用与监督,两者又存在着制约和互动的关系。
2.校董会。校董会是由股东会选出董事并由董事组成,是学校决策和管理的中枢机构,是股东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常设权力机关。校董会要保证学校的公益性,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校董会实行集体决策,采取一人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其主要职责是:为学校筹集资金,决定校长的聘任,通过经费预算及学校的重要财政决策,制定或变更学校规章制度、提出收费标准及处理经营的收益、撤并学校和决定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校董会原则上不参与学校的具体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教师管理工作均由校长具体负责。
股份制学校作为民办学校的一种类型,与其它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并无殊异,从本质上说,都是解决学校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制度体系;从其作用和效能上讲,都是保障学校的决策、管理和运行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股份制学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性质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又决定了它必须建立较其它学校更为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花钱办事上,我想引用一位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所概括的话:'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这第四种情形,原有国营企业经营是如此,公办学校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①而股份制办学就应该成为第一种类型,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因为股东的利益已经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巨大的压力迫使股份制学校借鉴吸收公办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对陈旧、落后的部分加以革新。
二、股份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及管理模式
(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涵义
1998年10月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提交的《椒江"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它研究的重点在于它在筹措非公立学校办学经费方面的制度优势,这一点已经为实践所证实。但是,对"教育股份制"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如果继续停留在筹资功能的层面上,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教育股份制"是否就要退出社会力量办学的舞台呢?
教育股份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肯定有其在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逻辑与现实的必然性,而且基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教育股份制也肯定有其在教育发展与管理上的优越性。我们知道,办好学校,要靠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增加教育投资;但另一方面,学校内部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不革除,教育投资再多,也不可能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必须认真研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特征
与公办学校的校长负责制相比,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校长"负责"的本质反映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公办学校校长负责制体现的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强调下对上的负责,以行政绩效为考核标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本质上反映了雇佣关系,校长负责的对象是董事会,校长和董事会之间是一种契约或合同关系,校长的绩效是以与董事会签订的合同承诺或契约为准,责任分担也由此来衡量。虽然这种关系受到有关《劳动法》的规范,以及行政部门不同程度的干预,但由于本质上是一种聘用合同关系,校长负责的内涵主要随董事会与校长之间有形和无形的约定而定。
此外,公办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即校长对学校工作完全负责,但并不对工作的后果负责。学校办好办坏,校长只负名誉上的责任,而无需承担行政或法律上的责任,更无需像企业一样承担破产的风险。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没有形成管理上的责任风险机制;而股份制学校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所负责和承担的风险则要大得多。
3.校长。校长由校董会聘任。执行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领导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学和经营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有:行使国家确定的有关校长职责,拟定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学校基本管理制度等具体常规,提请聘任学校副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聘任或解聘学校教职工等,享有学校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并列席董事会会议等。
(民主管理) (监督检查)
(领导)
(领导) (领导) (领导)
2-1股份制学校内部管理模式①3
1.股东会。股东会是学校的投资主体,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对学校的生存发展、教育思想、教育规划、经营战略、利益分配、校董会与监事会人选、学校章程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股东会由校董会负责召集,董事长主持。
? ①卢志文.政府与民办教育--对话会专题之六[C].21世纪教育论坛组委会编.民办教育路何方.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①黄兆龙著.现代学校制度初探[J].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7-8期.第26页.
①金兵.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2期.第101页.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2.政校关系不同。公办学校的校长直接面对的是政府或上级行政机构,政校关系是一种直接的监督和被监督、任免与被任免、命令与被命令的关系,校长应当履行由行政部门做出的规划、办学要求;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则是在原有的政校之间,多了或隔了一层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这样,政府面对的往往是两个主体,一是董事会,一是校长。实际上,由于股份制学校本质上是自负盈亏,遵循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因此,政府面对的股份制学校除依法监督其办学基本标准和行为外,相比公办学校,关系就不像公办学校那样紧密,管理也就相对松懈得多了。4①
4.监事会。监事会是由股东会选出的学校监督机构,是与校董会并立、代表股东会对校董会和校长独立行使监督权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有:检查学校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和经营管理重大决策的情况,检查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及办学效益,并做出价值判断,检查学校财务报告,做出财务分析,对学校董事、校长有无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教学计划、财务制度和学校章程的情况进行监督,列席校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监事会成员一般来源于第三方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或社会名流,这种成员必须是不拥有学校股份,不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也不在学校任职和受薪,完全是一种名誉职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