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吹糖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

吹糖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

吹糖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吹糖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吹糖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吹糖人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羡慕、舔、瞪”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脆、恨、凭”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意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调动生活积累,引起情感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乡村孩子童年的快乐生活,学会品味生活中的平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

通过学习课文词句。

”三、自读自悟巡视,指导学生一边读,句,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写感受。

和大家分享学习收获,乐的事,谁愿意先说说呢?1、“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

追问:的急迫心情。

马上、很快像飞一样快相同的是都是描写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带着愉快的心情读文。

“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孩子们跑得快,心情急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一样快,出他们的急迫和热切。

起忙乱的脚步”想像一下,快到什么程度?“脚板下生风”想像一下,么程度?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话可以百样的说。

看,向作家学习,你能做到吗?2、“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球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快、齐读。

①“立刻”还可以怎么说?②会抓住重点句里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此与情的交流,好地懂得、接出小脑袋……这句话写出了孩子们对吹糖人的好奇。

吹糖人短文教案

吹糖人短文教案

吹糖人短文教案教案标题:吹糖人短文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吹糖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吹糖人的短文。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成品。

2. 吹糖人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糖浆、竹签等。

3. 纸和笔,用于学生撰写短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吹糖人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吹糖人吗?你们对吹糖人有什么了解?知识讲解:1. 介绍吹糖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如吹糖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详细讲解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包括准备糖浆、调制糖浆的温度、吹制糖浆的方法等。

示范操作:1. 教师进行吹糖人的制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和学习。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吹糖人,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小组讨论:1. 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体验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吹糖人对他们的意义和感受。

短文撰写: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吹糖人的短文。

2. 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介绍吹糖人的起源、制作过程、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等。

展示和分享:1.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短文,或者进行小组分享。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吹糖人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

2. 学生分享对吹糖人的新认识和体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吹糖人,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2. 带领学生参观吹糖人的工作室或展览,深入了解吹糖人的发展和变化。

这个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吹糖人的知识和制作过程,了解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通过撰写短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增强对吹糖人的兴趣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朋友吹糖人音乐教案

小朋友吹糖人音乐教案

小朋友吹糖人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小朋友了解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通过吹糖人音乐教学,激发小朋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 吹糖人的音乐特点和节奏。

2. 吹糖人音乐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小朋友掌握吹糖人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 小朋友的音乐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吹糖人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2. 吹糖人音乐的乐谱。

3. 吹糖人音乐的乐器,如笛子、口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小朋友介绍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吹糖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而吹糖人音乐是吹糖人表演时的配乐。

通过介绍,激发小朋友对吹糖人音乐的兴趣。

2. 学习吹糖人音乐的节奏。

老师播放吹糖人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让小朋友聆听。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吹糖人音乐的节奏特点,比如快速、欢快、明快等。

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或跺脚,感受吹糖人音乐的节奏感。

3. 学习吹糖人音乐的演奏技巧。

老师向学生介绍吹糖人音乐的演奏乐器,如笛子、口琴等。

然后,老师向学生演示吹糖人音乐的演奏技巧,比如吹奏笛子的方法、吹奏口琴的方法等。

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尝试演奏吹糖人音乐。

4. 合作演奏。

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演奏吹糖人音乐。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节奏进行合作演奏。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5. 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可以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进行吹糖人音乐的表演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他们的成果。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吹糖人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学会了吹糖人音乐的节奏感和演奏技巧。

同时,通过合作演奏和表演展示,培养了小朋友们的音乐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吹糖人》这篇课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理解故事情节,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学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吐槽,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在讨论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可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的温暖和人情味;•了解糖人艰苦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勤劳和毅力精神;•理解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吹糖人》这篇课文,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吐槽,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谈论“糖人”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导入:•“糖人”是什么?你们有没有吃过或者见过糖人?•对于“糖人”这一山城老物,你怎样评价?通过引入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感性认识“糖人”,在细节中感受爱和温暖。

2. 形式多样的阅读(20分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吐槽,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1.听阅读: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着听,并跟读课文。

2.默读: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3.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不同的阅读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3. 段落分析(20分钟)本课文中,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要特别关注。

将整个课文分成小段,逐一分析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段落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2.段落之间的因果、转折、并列等关系。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吹糖人”的制作过程。

–理解吹糖人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吹糖人的制作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包含吹糖人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2.教学环境:–教室内布置整洁,准备好音响设备和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使用投影仪播放一段关于吹糖人的视频或展示吹糖人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

2.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吹糖人的外形、制作材料等特点。

第二步:展示吹糖人制作过程1.教师使用投影仪展示吹糖人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并简要介绍吹糖人的制作方法。

2.学生观看展示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吹糖人的制作步骤,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口头复述。

第三步:学习相关生字词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课学习的生字词,比如:“吹糖人”、“糖糕”、“绿豆”等。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写和理解这些生字词,并与学生进行互动练习。

第四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代表向全班展示吹糖人的制作过程。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配任务,如谁负责写制作流程、谁负责展示实际操作等。

3.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吹糖人制作过程的展示。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吹糖人制作过程的展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制作心得和经验。

2.学生之间可以提问和互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

第六步: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完成。

2.学生在课堂上解答练习题,并逐个核对答案,教师进行讲解和澄清可能存在的疑问。

《吹糖人》教案

《吹糖人》教案

第10课吹糖人第一课时教Array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糖、摊、孙、悟、恨、述、哈、推、端、详、郑”等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巧、孙、悟、恨、哈、钱、推、咬”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

教具准备: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一件令你时常想起,不断回味的趣事呢?有这样一群孩子,每当听到清脆的锣声响起,就个个精神抖擞。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板书课题:吹糖人)(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话题入手,一下子拉进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带着疑问走向课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2.教师检查朗读效果,即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纠错,遇到共性的问题要指导全班学生多读几遍。

如:一会(huì)儿、好(hào)奇、“糖摊儿、钢镚儿、小玩意儿”等儿化音。

3.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①出示词语:郑重清脆好奇羡慕滴溜溜端详融化惊奇凭借恨不得(多种方式检查,如齐读、领读、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组内轮读等等,在检查认读的同时,可以抓住一些重点词让学生说说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还有一些词语在此不必处理,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效果更好,如羡慕、郑重、端详、恨不得。

)②出示生字:巧孙悟恨哈钱推咬(方式同上)4.学生提出有关字词方面的疑问,全班交流解决。

5.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6.小组交流讨论,全班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缩小语言环境,使字词不断重复再现。

运用多种形式认读字词,巩固所知,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打基础。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吹糖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吹糖人这一传统技艺。

2.掌握描述吹糖人的基本词汇。

3.能听懂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自如地运用已掌握的词语,朗读描述吹糖人的句子。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技能。

6.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吹糖人这一传统文化技艺。

2.学习描述吹糖人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3.能自如地朗读描述吹糖人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1.能准确地朗读描述吹糖人的句子。

2.学生表演吹糖人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的关于传统技艺的知识,如剪纸、泥塑等,激发学生学习吹糖人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习新知1.方法:听课文、跟读、模仿表演。

2.教师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吹糖人的录音,让学生用相应的语调和跟读,模仿表演。

录音可以是从网络上下载或教师自己录制。

3.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师提醒学生听录音的时候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流畅自然地朗读课文。

4.学生朗读文章,教师纠正发音、语调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语调。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来检验自己的读音语调是否符合要求。

5.学生模仿表演,学习吹糖人的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吹糖人,如何吹出好看的糖人等技巧,并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练习。

3. 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模仿表演,并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表演者,最后再在全班进行大家评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以编写海报、制作吹糖人视频或手抄报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体会,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技艺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吹糖人这一传统文化技艺,通过听课文、跟读、模仿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方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技艺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吹糖人相关的词汇、句式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吹糖人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吹糖人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吹糖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吹糖人的起源和制作工艺。

- 掌握吹糖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吹糖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吹糖人的制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主要材料:- 棉线、白糖、糯米粉、食用色素、水、竹签等。

2. 教学工具:- 投影仪、计时器、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投影仪播放吹糖人的制作过程视频,激发学生对吹糖人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吹糖人的起源和制作工艺,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

- 重点讲解吹糖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操作演示(20分钟)- 老师现场操作演示制作吹糖人的步骤,注意让学生观察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

4. 学生操作(4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吹糖人制作,老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协作,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5. 展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吹糖人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

-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制作吹糖人的经验和技巧。

六、教学特色与评价1. 教学特色:- 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 引入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是否提升。

- 通过学生的吹糖人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成果。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风格的吹糖人,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2. 学生可以了解吹糖人在不同地区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3. 学生可以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制作吹糖人,增强家庭成员或友谊关系。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吹糖人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吹糖人》教案范文

《吹糖人》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吹糖人》教案学科领域:语文、艺术与人文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历史、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吹糖人的制作过程。

2. 吹糖人背后的文化意义。

教学难点:1. 吹糖人的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吹糖人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制作材料。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吹糖人制作材料。

3. 教室环境布置,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吹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2. 学生分享对吹糖人的认识和印象。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播放吹糖人制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制作过程。

2. 教师讲解吹糖人的制作技巧和文化内涵。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吹糖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制作心得,分享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吹糖人的文化价值。

2. 学生谈谈对吹糖人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吹糖人作品,互相欣赏。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吹糖人的制作技巧,提高制作水平。

2. 学生进行吹糖人制作的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拓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吹糖人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吹糖人的文化价值。

2. 学生谈谈对吹糖人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吹糖人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吹糖人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绘本《吹糖人》教案

绘本《吹糖人》教案

绘本《吹糖人》教案教案标题:绘本《吹糖人》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绘本《吹糖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吹糖人》的阅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学生能够通过与绘本相关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吹糖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绘本《吹糖人》2. PPT或黑板3. 糖人模型或图片4.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5. 活动相关道具(如糖果、糖纸等)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绘本《吹糖人》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绘本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阅读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绘本《吹糖人》,让学生自主阅读。

2.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思考糖人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活动与创作(20分钟):1. 展示糖人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传统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 分发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糖人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糖人形象。

3. 学生完成后,组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

拓展活动(15分钟):1. 分发活动相关道具,如糖果、糖纸等,让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糖人。

2.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中展示制作过程,并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 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吹糖人这个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价值和意义。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绘本《吹糖人》的新认识和体验。

2. 对学生的创作和参与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表现。

3. 提醒学生继续关注传统文化,培养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吹糖人的工艺师傅来学校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优质课《吹糖人》教学设计

优质课《吹糖人》教学设计

优质课《吹糖人》教学设计优质课《吹糖人》教学设计优质课《吹糖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羡慕、舔、瞪”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脆、恨、凭”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意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调动生活积累,引起情感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乡村孩子童年的快乐生活,学会品味生活中的平凡美。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情。

课前准备:学生:了解糖人及相关文字、图片或实物资料;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遇到不懂的问题记录在旁边,有感而发的内容进行简单标注。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一件令你时常想起,不断回味的趣事呢?有这样一群孩子,每当听到清脆的锣声响起,就个个精神抖擞。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板书课题:吹糖人)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话题入手,一下子拉进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带着疑问走向课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2.教师检查朗读效果,即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纠错,遇到共性的问题要指导全班学生多读几遍。

如:一会(huì)儿、好(hào)奇、“糖摊儿、钢镚儿、小玩意儿”等儿化音。

3.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①出示词语:清脆锣声糖稀划破灵巧师傅瞪眼羡慕捏住托起咬碎子孙郑重端详猛然任凭钢笔恨不得舔舌头猜谜语(多种方式检查,如齐读、领读、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组内轮读等等,在检查认读的同时,可以抓住一些重点词让学生说说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还有一些词语在此不必处理,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效果更好,如羡慕、郑重、端详、恨不得。

冀教三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吹糖人》

冀教三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吹糖人》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吹糖人》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民间艺术特色,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书写与记忆。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民间艺术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糖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吹糖人吗?”(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记忆。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书写指导。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快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吹糖人有哪些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吹糖人这种民间艺术吗?为什么?”(四)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吹糖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吹糖人。

2.学生分组进行吹糖人角色扮演,体验吹糖人的技艺。

第三课时(一)复习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吹糖人有哪些特点?”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三)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2.部分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时,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训练。

3.课堂氛围较为紧张,需要进一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吹糖人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吹糖人的糖艺很精湛,做出的糖人形象生动。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吹糖人》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吹糖人》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吹糖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吹糖人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吹糖人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1)吹糖人的技巧掌握。

(2)课文中的部分词语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吹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谁知道吹糖人是什么民间艺术?”2.课文朗读与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展示生字词,教师点评并指导。

4.吹糖人技巧学习(1)教师示范吹糖人的基本技巧,学生观察并尝试。

(2)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吹糖人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5.课文拓展(1)教师出示与吹糖人相关的民间艺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民间艺术,了解其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吹糖人的基本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对话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谁能告诉我在课文中,吹糖人是怎样制作糖人的?”“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那么喜欢吹糖人?他们觉得吹糖人哪里有趣?”2.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这个词‘融化’是什么意思?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想想它在这里是怎么用的吗?”“‘神奇’这个词,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用法吗?比如,什么东西或什么现象让你觉得神奇?”教学难点:1.关于吹糖人的技巧掌握,教师可以这样指导:“注意看,我的嘴巴是如何含着糖块,用气吹出形状的。

吹糖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吹糖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吹糖人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引言吹糖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技艺传承已久。

吹糖人的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细心的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反思和优化。

二、教学设计1. 目标设定:- 了解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掌握吹制糖人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2.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示范操作:老师展示吹糖人的基本制作技巧和步骤,同时讲解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学生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操作进行吹糖人的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操作不当的地方。

(5)评价和展示: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相互评价和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和突破。

3. 教学环境和资源:- 教室中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每个学生配备一套吹糖人所需的工具。

- 提供吹糖人的原材料和制作所需的糖浆等材料。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估学生的操作技巧和步骤是否正确;- 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包括形象的表达、创意的发挥和制作的美观度;- 评估学生对吹糖人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对技艺保护传承的认识。

三、反思与优化1. 教学亮点:- 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操作示范过程中,注意点明技巧和步骤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参照;- 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

2. 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巧的掌握上,应增加示范次数,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针对学生的操作习惯和个性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3. 教学效果:- 学生制作的吹糖人作品质量整体较好,显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对吹糖人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吹糖人 教学设计

吹糖人 教学设计

吹糖人教学设计吹糖人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这一技艺,我为他们设计了以下的吹糖人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吹糖人制作与体验一、活动目标:1. 了解吹糖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 学习制作吹糖人的基本工艺技巧;3.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4. 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准备材料:1. 糖浆、玻璃管、糖纸、剪刀、颜料、刷子;2. 讲解用的图片、视频资料;3. 实物吹糖人的示范品和照片。

三、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吹糖人的图案和制作过程的图片,简要介绍吹糖人的历史和起源,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详细讲解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基本工艺技巧,包括选材、熬糖浆、吹气和造型等。

3. 示范与实践(40分钟):首先,老师进行吹糖人的示范,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吹糖人的步骤和技巧。

然后,分发材料并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吹糖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提高难度,例如从简单的图案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动物形象。

4. 创作和装饰(40分钟):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吹糖人形象,并用颜料和刷子为其装饰。

同时,老师可以为孩子们讲解各种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民间故事,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5. 展示与交流(15分钟):让孩子们展示和分享自己制作的吹糖人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的亮点和心得体会。

6. 总结(10分钟):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他们的收获和体会,并鼓励他们将吹糖人的技巧和创造力运用到其他艺术形式中。

四、活动评价:1. 参与度:通过参与制作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能够充分激发兴趣和动力;2. 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吹糖人技艺和了解传统文化,孩子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吹糖人制作技巧,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 艺术表达能力:通过自由创作和装饰吹糖人作品,孩子们能够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 社交互动:通过分享和交流吹糖人作品,孩子们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吹糖人》教案范文

《吹糖人》教案范文

《吹糖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学习吹糖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吹糖人的历史与发展2. 吹糖人的制作材料与工具3. 吹糖人的基本技巧与步骤4. 吹糖人的创新与传承5. 吹糖人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吹糖人的制作技巧、步骤及创新。

2. 教学难点:吹糖人制作的熟练程度、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吹糖人的历史、制作技巧等。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吹糖人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吹糖人。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吹糖人的创新与传承。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吹糖人的制作材料与工具。

2. 收集吹糖人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教室内的展示空间,以便学生展示作品。

4. 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案第一课时:吹糖人的历史与发展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吹糖人的定义,引发学生对吹糖人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吹糖人吗?谁知道吹糖人是什么?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吹糖人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起源、流传过程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展示吹糖人的图片,使学生对吹糖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吹糖人的历史与发展。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吹糖人的资料,了解吹糖人在不同地区的特色。

第二课时:吹糖人的制作材料与工具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吹糖人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吗?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吹糖人制作所需材料,如糖、水、模具等。

2. 讲解吹糖人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吹管、刀具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吹糖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吹糖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吹糖⼈》是⼀篇描写童年⽣活的⽂章,充满着浓浓的乡情与友情。

题⽬是吹糖⼈,但实际上讲的是糖⼈给孩⼦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章通过描写孩⼦们对糖⼈的企盼,对吹糖⼈师傅⼿艺的惊奇,对糖⼈的分享,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吹糖⼈》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吹糖⼈》原⽂ ⼏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刻飞起忙乱的脚步。

乡下的孩⼦⼀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风,不⼀会⼉就把⼩⼩的糖摊⼉围起来。

孩⼦们睁⼤双眼,眼珠⼉随着糖⼈师傅灵巧的双⼿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个个⼩玩意⼉怎样诞⽣。

糖⼈师傅的⼿像在变魔术,⼀会⼉变出个孙悟空,⼀会⼉⼜变出个⼤公鸡;⼀会⼉是⼩兔⼦,⼀会⼉⼜是⽼母猪……⼀⼩块糖稀他捏⼏下,⽤嘴⼀吹,⼿上就托起了这些⽣灵。

“糖⼈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们⼼⾥⾮常好奇,都伸长脖⼦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

⼀会⼉⼏个孩⼦换出母亲给的钢镚⼉,买了⾃⼰喜欢的⼀个糖⼈,⾼⾼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

没买糖⼈的孩⼦,羡慕地跟随在后边,说说笑笑地⾛出⽼远、⽼远。

⼀个糖⼈⼀个故事。

孩⼦们凭借想象,讲述糖⼈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

猛然发现糖⼈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

可是谁吃第⼀⼝,⼜成了难题。

⼤家让掏钱的孩⼦先吃,掏钱的孩⼦⼜让别⼈先吃。

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

猜胜的孩⼦拿起糖⼈,端详⼀会⼉⽤⾆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别⼈依然⽤⾆尖⼩⼼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

糖⼈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

每当想起这些,我就⾃然想起那些⼩伙伴。

原来糖⼈在我的⼼中还没有融化呢。

 【篇⼆】⼩学三年级语⽂《吹糖⼈》教案 知识与技能⽬标: 1、认识本课“瞪、羡”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体会⼈物的⼼理活动。

吹糖人教案设计

吹糖人教案设计

吹糖人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吹糖人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学习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2. 学生动手操作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掌握吹糖人的制作技巧;2. 学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吹糖人制作所需材料:糖浆、竹签、食用色素、热水、剪刀等;2. 吹糖人制作所需工具:糖锅、热水瓶、热水壶等;3. 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吹糖人的制作过程和成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介绍吹糖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吹糖人的起源和传统意义。

步骤一:材料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1. 向学生展示吹糖人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了解每种材料的作用;2. 强调使用热水和糖浆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小心烫伤等。

步骤二:吹糖人的制作过程1. 分组让学生合作制作吹糖人,每组分配一个吹糖人制作工具包;2. 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制作吹糖人:a. 将糖浆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食用色素调色;b. 将竹签浸泡在热水中,使其变软;c. 将竹签插入糖浆中,取出后迅速吹气,使糖浆形成吹糖人的形状;d.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使用剪刀修剪和塑造吹糖人的细节。

步骤三:展示和分享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吹糖人;2.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步骤四:评价和总结1. 对学生的吹糖人进行评价,包括形状、颜色和细节等方面;2. 引导学生总结吹糖人制作的要点和技巧。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吹糖人比赛,评选最佳吹糖人;2. 邀请专业吹糖人制作师傅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2. 需要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糖人教案设计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充满着浓浓的乡情与友情。

题目是吹糖人,但实际上讲的是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文章通过描写孩子们对糖人的企盼,对吹糖人师傅手艺的惊奇,对糖人的分享,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这篇文章共有4 个自然段。

第1 自然段写了吹糖人师傅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热望。

几响锣声就带来了激动与快乐。

“飞起的忙乱的脚步”脚“步下生风”不“一会就把小小的糖摊围起来”,可以一下子看出他们的急迫和热切。

第2 自然段写了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

“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他的嘴”。

对过程的好奇最终化成对结果的企盼,面对着甜蜜蜜的“生灵”,没有谁能禁得住诱惑,于是“有钢蹦的”买了,“举着跑回家去。

”没钢蹦的也“羡慕地跟随在后边”。

就那样跟着,而且“说说笑笑,走出老远老远。

”他们不会把羡慕隐藏在脸后。

对这些天真烂漫、童趣无限的孩子们来说快乐是大家的,糖人也是大家的。

谁也不会拒绝快乐。

这就是让人珍惜与怀念的童真、童趣啊!
第3 自然段写了吃糖人的乐趣。

糖人带给孩子们的快乐首先是形象的,“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趣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

”这糖人、这故事都把孩子们带入愉悦的境界中,这是一种纯精神世界的享受。

快乐还体现在品尝糖人的过程中。

“这才想起应该吃掉”看得出孩子们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精神世界,其次才是物质的享受。

用猜拳的方法决定吃的先后,多么原始,而又多么平等。

课文还着重描写了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的动作,“端详”用“舌尖舔舔”郑“重地让给别人”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

这些语言平实却那么传神,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段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结束全篇,意味悠长。

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吹糖人的回忆,不仅有童年的快乐,还有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切怀念之情。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瞪、羡”等8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孩子了解乡村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糖人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吹糖人”问,:吃过糖人吗?什么样?什么味?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吹糖人的了解。

2、教师出示糖人实物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人图片
3、师:一群乡下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糖人,让我们快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清脆”、“糖稀”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

如:“羡慕”、“惊奇”、“宁静”郑“重”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xx 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思考、交流:“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糖人”给乡下孩子带来了哪些快乐和享受?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飞起” 生风” 不一会儿” “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B:汇报交流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糖人师傅手中还可以变出什么?”并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 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

C: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
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 “你有这个时候吗?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最后引导他们抓住“端详”、“舔舔”、“郑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
情朗读。

4、整体回顾全文,引导理解最后一段“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作业
回家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散文、诗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