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与决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与决策

一、生产运作管理战略与决策定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合理组织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投入要素,以高效地创造出系统产出(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生产与运作管理不但具有普遍适用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且还随着生产与运作环境及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是指在企业(或任何其它形式的组织)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与运作管理以及运作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原则。

二、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的基本点及容

(一)生产运作的基本点

成本:以低价格作为购物的首选标准,如家用消费品制造业会使用家电大战这样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等,这主要是低成本原则的细分市场。

质量:又分为全面质量和质量适度,质量适度指的是面对细分目标市场变化,如童车与运动员车等。

时间:包括加快交货速度,从而减少库存和流动资金,做到交货可靠、新产品开发速度快。

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和产量柔性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的容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容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二是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三是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下面是对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运作计划管理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1、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产品和服务设计,为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计对一个企业能够实现其目标的程度有战略性的作用。它是影响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产品设计具有可制造性,同时设计也会影响成本,即由设计决定的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

美国波音公司等曾对一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费用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波音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产品开发的早期概念阶段将决定产

品生命周期费用的85%,但该阶段所占费用却低于7%。福特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尽管产品设计只占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5%,但70%的成本是由设计影响的。

因此,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尽早地考虑对后续阶段的影响,以避免到了后期阶段由于修改设计方案造成生产制造过程的反复和资源浪费,同时也因减少修改循环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使新产品能更迅速投放并占领市场。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有利于提高产品或服务开发设计效果的思想和方法。

2、科学选择企业生产运作流程,确保生产系统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运作流程就是企业把资源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方法。流程选择将对企业未来很长时期的运作成本、质量、灵活性、交货的速度和可靠性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生产运作流程的基本类型包括工艺导向型流程、产品导向型流程、重复型流程,由于不同流程类型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哪一种流程,首先应该考虑企业战略的要求,其次考虑企业生产的产品特点、企业现金流量、产品的生产规模、品种数量等。

3、改善企业生产运作计划管理,确保日常生产运作活动的持续平稳进行。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和控制企业生产运作活动的依据。企业生产运作计划包括中期综合计划和短期生产作业计划两个层次。中期综合计划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产出容、产出数量等问题所做的决策性描述。

图1 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实施框架图

三、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1、生产与运作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企业经营战略包含生产运作战略。

2、企业经营战略注视动态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决定企业的组织使命,生产运作战略是职能级战略,担负支持经营战略的任务。

3、经营战略侧重收益率提高,生产与运作战略则在产品选择时注重选择高附加值的产品。

4、经营战略侧重点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生产与运作战略重点应在保持生产系统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如二战后,美国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的战略,以应对大数量的消费需求,而日本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生产质量上。

图2 公司经营战略图

四、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介绍—大众汽车公司的运作管理

(一)质量管理

1、通过制度保障质量。大众分别于1995年和2001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VDA6.1(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质量体系)和ISO9001(2000版)体系审核,以制度规生产,以规化的生产保证质量。

2、通过先进设备保障质量。大众在质量检测方面拥有先进的设备,如工业CT扫描仪、车辆三坐标检测仪等都是国领先的。饰件有害物质的挥发程度要靠人工嗅觉鉴定,从业人员的嗅觉鉴别能力每年都要被评估,以保证从业人员鉴别的准确性。

3、通过客户意见反馈提高质量。大众非常重视客户的抱怨,不论是客户的硬抱怨还是软抱怨,大众会有相应的渠道加以识别,建立数据报警机制,监测供应商零部件质量,区分偶然因素和系统误差,

从而加以消除。

4、不息成本做足出厂前实验。大众为了保证新车的可靠性,在新车量产前每一款车都要用百辆以上的新车做实验。新车要在国低温、高温、西北高原和山区等地测试不同环境下的性能,此外还要到南非和北美测试新车的性能。高投入是产品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二)生产线的管理

一汽是我国最早引进精益生产的企业,从1979—1984年,20个专业厂的2831种零部件实施看板管理,减少流动资金1830万元,取消中间仓库,库存面积节约了1661m2全厂10条生产线61种零件实施看板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容包括:

1、以零库存为目标、看板管理为手段,变推式生产为拉式生产;

2、培养多面手、实行多机床看管,有效提高生产率;

3、以零缺陷为目标,以用户满意为宗旨,以QC小组为基础,开展TQC活动;

4、以推行“5S”管理为手段,优化生产现场秩序和环境;

5、以提高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为目标,缩短设备、工装和物料转换时间;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花了五年时间,3500万美元,组织日、美、欧洲各国专家对世界17个国家90各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广泛的调查的基础上写了国际汽车生产共同研究报告认为,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在于:①所需人力资源可减少1/2;②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少1/2~2/3;③在制品库存为大量生产方式的1/10;④占用生产空间为大量生产的1/2;⑤成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的1/4;⑥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

同时,一汽的整车生产线效率较高。生产线上整车装配质量的保证体系也有所不同。当出现问题时,员工不轻易地被允许停止生产线的运转,而是在有问题的车型的问题部位做标记,“问题车”仍然在生产线上移动,完成生产线的装配后,这些“问题车”被停放在指定区域经返工,消除问题后成为合格车。既保证了整车生产效率又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