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指的就是胃部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引发的炎症或是并发症问题,引起了胃部灼热感觉。
胃食管反流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案。
截止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基于该病症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一张慢性疾病,我们更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科学进行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只有通过制定科学的治疗策略,才能帮助患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健康发展。
1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理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张力下降是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并且胃食管反流病还和胃排空延缓、胃内压增高等多个因素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酸暴露时间延长,并且胃酸暴露程度增加[1]。
如果对患者胃管中的酸碱值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测,发现正常人均存在GER现象,但是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因此也将此种情况称之为生理性GER。
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发生在白天,夜间基本不存在,餐后或是就餐过程中容易出现反流现象。
生理性的GER存在病理性转变的可能,甚至最终发展为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胃连接处的抗反流屏障也被称之为第一抗反流屏障,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LES。
LES功能下降后,很可能引发GER问题的发生。
正常的试管酸廓清功能包含了食管排空和唾液两个部分。
如果酸性胃内容物出现反流情况,一般只需要一两次食管继发性蠕动就会将虽有反流物进行排空[2]。
在夜间人体处于睡眠状态下,唾液分泌几乎停止,此时食管继发性蠕动也很少出现,由于夜间食管酸廓清明迟缓,因此夜间患者出现GER问题的危害通常也会更为严重。
2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病因,控制患者的症状反应,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概率。
治疗过程中主要讲重点放在抗反流屏障,增强食管廓清能力,强化胃粘膜的抵抗力为主要环节。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因 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 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病因】
食管抗反流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 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胃酸 胃蛋白酶
损害食管黏膜的主要成分
【临床表现】
1.胃灼热和反流:餐后1小时出现 ,屈曲、弯腰、
平卧发生较多,咳嗽、妊娠、用力排便、腹腔积液 等腹压增高时可诱发或加重,也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
甲氧氯普胺:拮抗5-HT3、激动5-HT4及 拟胆碱作用,其作用于脑干化学感受器的多 巴胺受体还可起到止吐作用。
莫沙必利、西沙比利 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
莫沙必利、西沙比利:作用于 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使下 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食管蠕动增 强,胃排空加快,可有效减少反流 次数和时间。
2.吞咽困难:间歇性发作,可出现在吞咽固体和
液体食物后。
【临床表现】
3.胸痛,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食管痉挛,造成胸骨
后疼痛,酷似心绞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 颈部、耳后,可伴有或不伴有胃灼热和反流。经饮 水、牛奶和服抗酸药可很快缓解。
【临床表现】
4.反流物刺激食管,可引起慢性咳嗽和哮喘,是
少部分患者的首发表现,且无季节性,有阵发性、 夜间发作的特点。 5.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 有发生食管腺癌的倾向。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
肠、肝、胆、胰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 能性疾病。
❖消化性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 ❖急性胃肠炎
常见
❖消化性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 ❖急性胃肠炎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
学习目标
➢ 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 选用、药物不良反应防治;
胃镜检查结果反流性食管炎[001]
胃镜检查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流反性食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常常伴随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本文将从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两方面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一、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抗酸药物:抗酸药物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
通常最早选择的为质子泵抑制剂。
它能够稳定胃酸分泌,减少反流,消除食管及胃内的酸性刺激,从而减轻症状和促进愈合。
但并非所有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能有效地控制疾病。
如果患者长期服药后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胃肠动力调节剂,可帮助消除上腹胀气、呕吐、嗳气等症状,提高用药效力。
(2)消炎药: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感染者,可选择消炎药进行治疗。
可以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全谷药物等。
2.外科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合并症状严重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往往采用减压治疗和转移根治两种方式,具体方法可考虑结合手术操作的级别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3.生活方式调整(1)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过酸、过咸等食物,同时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饮食,并注意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
(2)主动调整体态:坐姿过度驼背、睡姿乱摆等不良习惯,都使得腹内压力增加,引起反流食管炎恶化。
因此,在睡觉时应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姿势,可尝试使用靠垫。
(3)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和损伤消化道黏膜,可加重反流食管炎的症状,并影响消化功能。
戒烟限酒是治疗反流食管炎的重要措施。
二、注意事项1.饮食方面(1)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太快吃饭、吃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
(2)避免高温热饮,可选择寒凉饮品,避免酸碱体质失衡。
(3)避免吃得太饱,可坚持少食多餐,减轻消化器官的压力。
(4)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的食品,减轻胃和肝脏的负担,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
2.生活习惯(1)保持精神愉悦、心态平稳,注意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2)规律作息,保证夜晚的充足睡眠时间,尤其注意睡前不吃东西。
(3)保证充足的运动量,加强身体的锻炼。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法作者:葛建国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6期胃食管反流病因症状反复发作,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合理治疗,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治疗流程图,见图1。
本文重点讲述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治疗:抑制胃酸分泌由于反流至食管的胃酸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
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
H2受体抗拮抗剂适用于轻、中度胃食管反流病。
H2受体抗拮抗剂能特异性阻断组胺与壁细胞上的H2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因此适用于轻、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对于轻、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标准剂量治疗(西咪替丁400mg,2次/日,口服;雷尼替丁150mg,2次/日,口服;法莫替丁20mg,2次/日,口服)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愈合。
H2受体抗,拮抗剂不足之处在于用药4~6周后即产生药物耐受性,使疗效显著下降,长期疗效不佳。
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症状重、有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病。
质子泵抑制剂选择性抑制壁细胞膜H*-K*-ATP酶,阻断了酸分泌的最后通道,能强有力地抑制胃酸分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
因为壁细胞在长时间空腹后进餐时胃酸分泌最活跃,故一般认为早餐前和晚餐前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最好。
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能力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优于H2受体抗拮抗剂,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食管炎的患者。
常用的包括奥美拉唑20mg/次,1-2次/日;兰索拉唑30mg/次,1~2次/日;泮托拉唑40mg/次,1~2次/日;雷贝拉唑10mg/次,1~2次,日;埃索美拉唑20mg/次,1~2次/日。
疗程8周。
在标准剂量下,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更强的抑酸作用。
部分患者症状控制不满意时可加大剂量或换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指南
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指南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和不适感。
奥美拉唑(Omeprazole)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GERD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奥美拉唑在GER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指南。
1.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复杂,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胃酸分泌过多、胃排空延迟等多种因素。
其中,胃酸分泌过多是主要原因之一。
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质子泵的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改善GERD的症状。
2. 奥美拉唑的药理特点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胃壁细胞中的H+/K+ ATP酶结合,抑制质子泵的活性,从而降低胃酸分泌。
其作用机制稳定可靠,且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
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高,口服后迅速吸收,达到峰值浓度后进入肝脏代谢。
3.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指南(1)适应症:奥美拉唑适用于GERD的治疗,包括症状性GERD和食管炎性病变。
症状性GERD的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胃灼热感、反酸等,而食管炎性病变则需通过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2)用药剂量:奥美拉唑的常规剂量为每天20mg,口服一次。
对于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剂量可适当增加至每天40mg。
治疗时间一般为4-8周,但对于复发性GERD,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3)联合治疗:对于GERD患者,单独应用奥美拉唑可能无法完全缓解症状。
因此,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常被推荐。
常用的联合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胃动力药物等。
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症状。
(4)注意事项:奥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功能恢复,需要逐渐减药。
- 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初治疗程为4-8周。
症状缓解后,如果停药,半年到一年内即会复发,而绝大部分患者在短期抑酸治疗终止后三个月内即复发,各项研究统计的复发率超过70%,所以大多数病人需要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的原则为:用最低的有效剂量充分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和防治其他并发症。
维持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 持续服药治疗:
短期治疗症状缓解后,可以进行维持用药治疗。
一般以原始治疗剂量的一半维持之,如果原来是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维持治疗可以改为奥美拉唑,每次10mg,每日一次。
可以换用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以达到控制反流症状为目的。
2. 间歇治疗:
短程治疗症状缓解或食管炎症愈合后,可以停药观察,如又有症状复发,即可再予以2~4周的治疗,药物的剂量大多为标准剂量,,如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可停药观察。
3. 按需治疗:
短期疗程结束后,如果反流症状又复发,即可开始服药,只要症状控制又可停药。
临床观察发现,要达到即刻控制症状的药物,推荐用埃索美拉唑最为满意,也观察适合的计量,认为40mg或20mg的疗效是相似的。
因此,主张20mg,每天1次。
按需治疗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作者:刘爱芬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1期【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抑酸;黏膜保护1 促动力药物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减少食道下端括约肌瞬间松弛频率;增加食管收缩幅度和频率,减少胃酸暴露时间;加速胃排空,减少胃酸反流。
①甲氯普胺(胃复安)是最早使用的一种促动力药物,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食管及胃的平滑肌有显著促动力作用,增加食管蠕动,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收缩幅度。
用法:10 mg,3次/d,连续8周。
有的患者可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②多潘立酮(吗丁啉)是另一类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与胃复安相似,可增加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促进胃排空。
用法:10 mg,3次/d,连续8周。
优点是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很少;③普瑞博思(西沙比利)是5-羟色胺受体4(5-HT4)的激动剂,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促进胃排空。
用法:每次5~10 mg,3次/d,连续8周。
不良反应有一过性腹痛、腹泻和肠鸣;QT间期延长。
2 黏膜保护剂①硫糖铝是一种硫酸蔗糖局部活动性氢氧化铝盐,能附着于裸露组织的蛋白质,形成一个对抗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的物理屏障,对黏膜的保护作用最好。
用法:将硫糖铝以水调成糊状吞服,每次1 g,3次/d。
不良反应:便秘,偶见口干和血磷降低。
②铋剂也是常用的药物。
③盖胃平是一种藻酸盐类保护剂,质轻,与唾液及粘液共同形成浮游的粘液胶质层,成为阻止反流作用的屏障,使黏膜不受胃酸侵蚀,临床可以酌情选用。
3 抑酸剂可以缓解症状、消除食管炎及愈合溃疡①抗酸剂:中和胃酸能有效清除患者烧心症状。
常用的有:氢氧化铝凝胶20 ml,3次/d;氧化镁0.3 g,2~4次/d。
但临床上效果较差,很少使用;②H2受体阻滞剂:由于其可以与壁细胞的H2受体选择性结合,从而阻断组胺及部分阻断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效减少反流胃液的量和酸度,并抑制睡前的胃酸分泌。
其疗效与药物剂量有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方案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方案引言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疾病。
该疾病主要由胃酸和胃内容物回流至食管引起,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本文将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1. 质子泵抑制剂(PPIs)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最常用的药物。
它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的损害,并促进食管的愈合。
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
患者通常需要每天服用一次,在早晨空腹时或晚餐前30分钟服药。
在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可以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或停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选择。
它可以抑制胃酸的产生,并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
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等。
与质子泵抑制剂相比,H2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效果较弱,适合轻度症状的患者或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的辅助治疗。
3. 抗酸药物在药物治疗中,还可以考虑使用抗酸药物,如铋剂、胃粘膜保护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膜,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
抗酸药物一般用于急性病情或临时缓解症状。
二、生活方式改变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活方式改变的建议:1. 饮食调整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和碳酸饮料等。
吃饭时应缓慢咀嚼,在进食后保持直立位并避免平躺。
2. 体重控制肥胖和超重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3. 睡姿调整睡觉时应将床头抬高10-15厘米,以减少胃酸回流的可能性。
患者还可以尝试用额外的枕头托起上半身,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胃部。
4. 避免紧身衣物穿着紧身衣物会增加腹压,导致胃酸更易回流。
因此,患者应尽量选择松身的衣物,避免束缚胃部。
三、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反流性食管炎病情较重、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考虑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胃食管反流病怎样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胃食管反流病应该吃什么药。
*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GERD的非手术治疗对有明显反流病史而不能测食管pH的病人,可采用抗反流试验治疗,来了解病人情况。
其方法是服用PPI,如泮托拉唑40mg,奥美拉唑20mg或兰索拉唑30mg,1~2次/d,8~12周。
如病情无进步,应在继续治疗中测定pH。
采用双电极导管,一在胃内,一在食管下端,以观察胃酸抑制是否充分,评估食管酸暴露情况,并明确症状与反流的关系。
对已确诊为GERD的病人,应首先采用内科疗法。
内科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症状,包括使食管炎愈合,防止食管狭窄或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慢性病人,维持症状的控制。
非手术治疗的原则是:①减少胃食管反流;②减低反流物的酸度;③增强食管的清除能力;④保护食管黏膜。
(1)改变生活方式:GERD病人改变生活方式和用药同等重要,轻症和间歇发作症状的病人,仅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便可奏效。
①改变饮食结构、进食习惯和控制体重:GERD病人应以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为主,并减少每餐的食量,避免摄入脂肪含量大的食物,如肥肉和油炸食品。
避免用巧克力和驱风剂,如薄荷制剂。
少食粗糙食物,如玉米食品、甜食、酸性食物等。
避免饮茶和咖啡等饮料,而牛奶是很好的食品。
戒除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睡眠前2~3h尽量不进食。
肥胖的病人应尽量减轻体重,达到合理的水平,有助于减轻反流。
②体位:在非睡眠时,宜多采取直立位,避免弯腰扫地和用力提重物等。
睡眠时,应取半卧位。
简单的半卧位是垫高床头约30°,但此种卧位易于下滑,最好是后背和床尾均垫高。
避免穿紧身衣服。
③戒烟酒烟:酒影响食管清除酸,并降低LES张力,反流症状严重者应力求戒除吸烟和饮酒,特别是烈性酒的习惯。
④避免服用促使反流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茶碱、安定、多巴胺、黄体酮、鸦片类药物等,均在禁用之列。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根据内镜下有无食管黏膜损害可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糜烂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两类。
【临床表现】胃灼热感和反流是典型反流相关症状群的特征性表现,还有胸痛、上腹痛、上腹灼烧感等不典型症状。
1. 食管症状胃灼烧或胃灼热感是胸骨后区烧灼样感觉,可向颈部放射,多于餐后出现。
胃食管反流是引起胃灼热感的最主要的原因。
反流是胃内容物反流人咽部或向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
夜间胃灼热感和反流可使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
胃食管反流还可产生胸痛,引起与缺血性心脏病类似的胸痛发作,有时甚至不易与之相鉴别,可不伴有胃灼热感和反流。
上腹痛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与胃灼热感相关,约69%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除了胃灼热感之外还有上腹痛。
部分患者感吞咽困难,可能由于反流损害所致的食管狭窄或者蠕动功能障碍造成。
体育运动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不适症状发作,可能与运动时食管收缩的时间缩短、幅度和频率下降有关。
其他少见或不典型的相关症状还包括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等。
2. 食管外症状研究资料表明,32.8%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具有食管外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出现咳嗽哮喘、反复发生的肺炎、肺纤维化,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可发生窒息,甚至有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呼吸道症状而无食管症状。
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咽喉部症状有咽喉部异物感、间歇性声嘶、发声困难、持久咽痛等,尤其在夜间反流更易出现。
反流性喉炎和反流性哮喘综合征患者通常都有食管症状,但可不伴有胃灼热感和反流。
此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龋齿尤其是发生于舌齿和腭齿表面的发生率增高。
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狭窄、Barrett食管和腺癌等。
治疗原则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及预防复发,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或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干预
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干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与胃酸的返流至食道有关。
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的患病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
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干预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药物的使用改善症状并促进疾病的缓解。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科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干预方式。
一、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减轻病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胃粘蛋白细胞内的质子泵酶,阻断胃酸的生成与释放。
质子泵抑制剂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促进食道黏膜的愈合。
然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要注意,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且避免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增加患上肺炎、骨质疏松症和肠道感染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应权衡利弊,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长。
二、组胺H2受体拮抗剂(Histamine H2 Receptor Antagonists, H2RA)组胺H2受体拮抗剂是另一类常用的胃食管反流病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2受体减少胃酸的分泌。
常见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有西米替丁(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等。
与质子泵抑制剂相比,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抑酸作用较弱,因此主要用于轻度或中度病例的治疗。
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头痛和疲乏等症状。
此外,该类药物还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对戊巴比妥、西咪替丁和华法林等药物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时,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50-011 抗酸剂的应用抗酸剂能中和反流的胃内容物和酸度,增加食管腔内的pH,从而使胃蛋白酶丧失活性,还能防止反流胆汁的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抗酸剂可作为症状治疗,特别是对轻至中度的GERD患者,可缓解病情,作用迅速又安全。
沿用已久的抗酸剂有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矽酸镁、碳酸钙、乌贝散等,剂型以液体较好。
复方制剂如乐得胃、乐胃、胃必治等也属于此类。
2 抑制胃酸药物2.1组胺H2受体拮抗剂此类药物与组胺竞争壁细胞上H2受体,并占邻该受体,从而抑制组胺刺激壁细胞的泌酸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使反流液对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损害作用减少,从而减轻症状和增加病变愈合的机会。
由于食管黏膜损伤的愈合比十二指肠困难,多数食管糜烂的愈合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需要更大剂量的抑酸剂和应用较长的时间。
2.2质子泵阻滞剂2.2.1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是质子泵H+、K+-ATP酶抑制剂。
H+-K+-ATP酶在壁细胞的管泡及分泌小管的膜上,能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而将H+泵出细胞外,H+与Cl-结合形成胃酸,故此酶又称为酸质子泵。
奥美拉唑对此酶有特异性抑制作用,从而阻断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终环节,产生比H2受体拮抗剂更强的抑酸效应。
这种效应持续时间长,能高度有效地抑制基础的和刺激后的胃酸分泌,明显降低24小时胃内的酸度。
奥拉拉唑200mg或40mg/d,对GERD疗效甚好。
2.2.2兰索拉唑商品名达克普隆,也是抑制H+、K+-ATP酶活性,达到持续而有力地抑胃酸分泌。
剂量为30mg/d,对GERD也有肯定的疗效。
3 促进胃动力药物3.1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或灭吐灵,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食管和胃平滑肌有显著促动力作用,增进食管蠕动和胃排空,并能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和收缩幅度,从而使食管下段压力增加,阻止胃内容物反流,有利于食管病变的恢复。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药物选择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药物选择四川省西充县双凤中心卫生院,637250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如果确诊胃食管反流病,一般给予药物治疗,而药物选择是影响临床疗效的一个因素。
那么,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药物呢?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指的是因为胃食管腔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所致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
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胃灼热、反酸、吞咽困难及吞咽疼痛等,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喉炎、声音嘶哑等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一)抑酸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抑酸药,主要有2种,一种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另一种是H2受体拮抗剂(H2RA)。
1,PPI。
PPI,属于H+-K+-ATP酶抑制剂,对壁细胞分泌小管H+-K+-ATP酶具有抑制作用,不可逆性促使该酶失活,将酶分泌最后环节阻断,快速缓解症状,有助于食管炎愈合。
PPI,是一种新型抗消化性溃疡药,相比胃泌素、乙酰胆碱及H2RA,其抑酸作用更强,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有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雷贝拉唑等。
2,H2RA。
H2RA,能够阻断壁细胞H2受体,有效抑制基础胃酸及夜间胃酸的分泌,也可抑制胃泌素和M受体激动剂所致的胃酸分泌,适用于夜间酸突破患者(夜间胃酸突破,是指夜间胃酸pH值低于4的时间至少1小时,一般在午夜至凌晨6点之间),该药对进食刺激作用所致的胃酸分泌无明显作用,具有药效时间短的特点,且容易产生耐药性,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其中,市面上常用的药物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以及罗沙替丁等。
(二)促动力药促动力药,就是指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通过药物,促进食管运动,增强LES功能,改善食管蠕动功能,有助于胃排空,治疗疾病。
抗痉挛药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抗痉挛药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胃内容物倒流到食管的症状。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为了缓解症状和治疗GERD,抗痉挛药物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抗痉挛药在GERD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一、抗痉挛药在GERD治疗中的适应症抗痉挛药物可以通过消除食管和胃部肌肉的痉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的情况。
因此,以下是抗痉挛药在GERD治疗中的适应症:1.1 食管痉挛食管痉挛是GERD的常见表现之一,患者会感到食物卡住或难以通过食管。
抗痉挛药物可以通过放松食管平滑肌,缓解食管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1.2 胃底括约肌失弛缓胃底括约肌失弛缓是引起GERD的原因之一。
抗痉挛药物可以促进胃底括约肌的松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的可能性。
1.3 幽门失弛缓幽门是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括约肌,失弛缓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
抗痉挛药物可以通过促进幽门的松弛,减少胃内容物倒流的发生。
二、抗痉挛药在GERD治疗中的用药指南2.1 药物选择目前常用的抗痉挛药物包括肌松药和抗胆碱药。
肌松药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放松平滑肌来缓解痉挛。
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可以抑制胆碱能神经传递,减少胃肌收缩和括约肌紧张。
2.2 用药剂量具体的抗痉挛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般来说,剂量应逐渐增加,以达到痉挛的缓解和症状的改善。
在使用抗痉挛药物时,患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2.3 用药时间和疗程治疗GERD时,使用抗痉挛药物的时间和疗程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果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可以逐渐减少抗痉挛药物的使用。
然而,对于长期受困于GERD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痉挛药物来维持症状的缓解。
2.4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痉挛药物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按照规定剂量使用药物。
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方案和策略
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方案和策略陶可胜; 李建【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0(026)008【摘要】当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和(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占人群的7%~15%,人群中烧心的发生率为21%~4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48%~79%有反流性食管炎。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明显增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典型症状(烧心和反酸、反食)的发生率为10.19%,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发生率为7.76%,据此推测两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92%。
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食管(BE)3种形式。
其中以非糜烂性反流病为多见,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1/2,其次为反流性食管炎,部分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可发展成为Barretts食管,后者为癌前病变。
胃灼热、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迄今为止,药物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制定适宜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十分重要。
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药物主要为抑酸剂、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药物和抗酸剂。
抑酸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食管酸暴露发挥作用;胃肠动力药通过促进食管蠕动,加强酸廓清而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基础主要是抑酸,抑制胃酸分泌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总页数】1页(P11)【作者】陶可胜; 李建【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 271000 泰山区岱庙灌庄社区服务站【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策略 [J], 王少峰;周春华2.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评价 [J], 黄盛宜;廖伟南;杨贤杰;黄潮添;余伟鹏3.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J], 万睿4.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J], 万睿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案优选及MATLAB实现 [J], Wei-Wu WANG;Rui-Qing NI;Fang-Yan YU;Guo-Feng LOU;赵彩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一)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一)【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X2值为12.59,p0.01,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患者内镜下疗效比较,X2值为5.42,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临床证明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好,不良反应小,并能减少患者对于手术带来的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而引起咽喉炎、哮喘、肺炎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①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②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
2.发病机制正常人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常发生在白天餐时或餐后,24h反流次数50,pH4,反流总时间1h。
生理性反流为时短暂,不损伤食管黏膜,常无临床症状。
病理性反流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控制症状,防治重要并发症,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
治疗上以改善抗反流屏障,增强食管的廓清能力,增快胃的排空,抑制冒酸分泌及提高冒黏膜的柢抗力为主。
1.一般治疗改变饮食习惯,主要是限制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食物,如脂肪类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含酒精的饮料、酸性饮食、辛辣食品等。
避免饱食。
应戒烟、限制饮酒、改变增高腹压的生活方式,如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穿宽松衣服,避免牵拉、上举、弯腰、紧束腰带等,尤其对于立位反流者,还应治疗便秘。
对于卧位或夜间反流或有咽喉部症状者,应抬高床头15~20cm;对于餐后反流者,白天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睡前不宜进食。
应尽量避免使用降低LES压力药物,尤其老年人,如钙离子拮抗药、胆碱能拮抗药、硝酸甘油制药、酚妥拉明等α-肾上腺能拮抗药、异丙肾上腺素等β-肾上腺能激动药、茶碱、咖啡因、前列腺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万睿
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2期
对有典型反流症状者,胃镜检查若发现食管糜烂及溃疡病变,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则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监测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观察24小时pH<
对胃食管反流病可先采用内科保守疗法,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者,白天进餐后不要立即卧床,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注意减少一切影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避免进食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减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和药物。
老年患者因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减退,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如同时合并有心血管疾患而服用硝酸甘油制剂或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可加重反流症状,应适当避免。
支气管哮喘如合并胃食管反流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症状,尽量避免应用茶碱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多巴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