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诗鉴赏训练四赏析佳句教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四:精做比较鉴赏题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四:精做比较鉴赏题提升练(解析版)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诗首句一个“铺”字,表现出青草茂盛、原野开阔的自然景象,给人和缓舒适的感觉。
B.吕诗次句一个“弄”字,传达出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之感,衬托出乡村深夜的静谧。
C.黄诗首句从远处的“前村”落笔,而一个“过”字使得“牧童骑牛”这一画面具有了动态感。
D.黄诗次句“隔陇闻”以声写人,却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极具想象力。
B [B项,“乡村深夜的静谧”错误,应该是“黄昏”时分。
](2)两首诗的结尾两句各尽其妙,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①吕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再现了牧童休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②黄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将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表露出诗人清高自适、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
[解析] 吕诗的三、四两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意思是: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诗句中写牧童放牧归来之事,描写他月夜露天休息的场景,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再现了牧童休息的情景,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黄诗的三、四两句,“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意思是: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将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诗人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
2021-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教案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教案【备考攻略】高考考查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具备“诗歌思维”意识。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
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对读者来说,鉴赏就是一个反过程,需要读者通过对诗歌词语、意象的品味来把握诗人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读者具备联想与想象力来补充诗歌留白,在品味中领悟诗歌妙处,这就是“诗歌思维”。
不少同学觉得诗歌难理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诗歌当成诗歌读,不能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品味领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鉴赏的时候注意培养这种素养。
如,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诗歌中所给的意象加以再创造,形成画面感,进而力求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缺少联想和想象就会使答案成为诗句的简单扩展,造成失分。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再如,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高中语文备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一、诗歌体裁及情感1、山水田园诗内容情感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2、边塞军旅诗内容情感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3、怀古咏史诗内容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5、羁旅思乡诗内容情感①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6、送别怀人诗内容情感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7、爱情闺怨诗内容情感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8、即事(景)抒怀诗①寄情山水,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3 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专训(3)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 2022高考新题型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专训(3)(教师版)时间:45分钟分值:30分得分:(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注]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答案】C【解析】“以动衬静”错。
“清笳乱起”表现边关敌情,“铁骑无声”表现军队严整,没有主次构不成衬托。
可以说是“动静结合”手法。
【赏析】《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记梦,写梦游中他来到前线,清笳四起,铁骑无声,关塞雄丽,一派清寒肃穆的边塞军旅生活场面。
下片抒情,对孤苦寒灯,听凄切漏声,看斜月清冷,感慨功名未就,悲叹鬓发花白,却依然执着自信,壮志不老。
全词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对比,来抒写词人至死不衰的爱国激情,颇具沉雄悲壮之美。
上片写的是梦境。
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
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
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
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
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那就不忍说了。
那作者有这样的“梦游”,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高分方案3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教案
高分方案3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在高考中,特别是在浙江卷中考查频率特别高。
首先考生应该弄清以下几个概念的关系:①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②表现手法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在高考中重点考查的是对比、衬托、象征、渲染等。
典题一鉴赏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描写手法例(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7分)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②,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①②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分)【精准剖析】连眼底的把握描写的艺术特点和答题思路。
1.从动静关系考虑动静关系,即通过动景和静景,或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立体地写景。
包括两点:①动静结合,例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从虚实关系分析实写即从正面直接写眼前现实之人、景或物,虚写即通过想象、联想从侧面来写人、景或物。
包括两点:①以虚写实,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练十九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三特
没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 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 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2.类型最多、用法最复杂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前置。当“之”作代词宾语时,易被 看作结构助词而不译。其实,它是个人称代词,必须译出。 (2)辨析两种“之谓”形式的固定结构。 ①……之谓 例句: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123
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②。能作训辞, 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而叙百物, 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 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 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 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 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 不能宝也。”(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 ①白珩(hénɡ):楚国著名的佩玉。②观射(yì)父:楚国大夫。
①译出省略部分,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这是根本。例如2012年高考 大纲全国卷译句“(郭)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中, “颁示”的主语是谁?从该句来看,主语似乎是“郭浩”,但郭浩“知 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只兼一个永兴军路的经略使,怎能“颁示诸 路”呢?故这里的主语应是“朝廷”。 ②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运用于翻译。最常见也是最常考的省 略句有:a.省略主语,b.省略动词后或介词后的宾语,c.省略介词“于” 或“以”。
解析 得分点:“见”表被动,“以为”,句意对。
123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三 古典诗歌鉴赏 任务(七)
任务(七)准确定调,善于分析,赏析情感美任务情境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更是高三复习的重心所在。
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应该较好地掌握了把握思想感情的路径及答题要求,但是随着高考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对答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概括思想感情不准确、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二轮复习就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找准突破口,加强针对性训练,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情感美。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早秋①袁凯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②悲。
注①此诗作于丙申年(1356),袁凯时年四十岁。
②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鉴赏首联描写江边铺满东倒西歪的菰蒲、长着高低参差的菱花和菱叶的景色,点明江上早秋季节,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颔联和颈联具体描写诗人身世飘零穷途落魄之苦、功业无成光阴蹉跎之叹、战祸连年社会动荡之忧。
尾联情景交融,由眼前的萧瑟秋景联想到战祸连年,表达诗人对个人生活不安定的叹惋;运用典故,借“宋玉悲”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悲。
(1)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悲”的具体内容。
答:答案身世之悲、失职之悲、战乱之悲。
(2)全诗是怎样一步步表达“悲”的情感的?试作赏析。
答:答案①先写植物之景,触景生情,直接抒发身世之悲。
②再借写鸟类,暗示自己不与谋利小人同流合污,以致像江鹳一样有着耿介坎坷、孤苦无依之悲。
③最后总括秋色、战乱,又借用宋玉的典故,写出自己对于时局、仕途、岁月的无奈之悲,收束全诗。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向子[注]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
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三 古诗鉴赏 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
训练四赏析佳句练前提醒赏析佳句常见的提问方式:请赏析某一联(句);赏析某一联(句)的妙处;赏析某联(句)的表达效果。
“赏析”是题干关键词。
赏析从四方面入手:①手法。
(最常考的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用典等。
)②内容。
(写了……内容,或者……情景。
)③情感。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奠定了某种情感基调,或渲染了……的氛围。
)④结构。
(与题目或前后某个词语对应;引出后面某处内容;为后文抒情做铺垫;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阅读文签:散曲+西湖赏春[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马致远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
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鉴赏本小令前三句写春风轻拂,五陵子弟骑着马儿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风和日暖之时,到处莺啼花开,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
四、五句写不是知音不要到这里来,尽情地唱歌、饮酒、吟诗。
六、七句写阵雨过后,春山妩媚得好像西施颦眉,柳絮纷飞,远看有如垂柳托着烟霭,好像西施蓬松的鬓发。
第八句写美丽的西湖,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样娇柔。
本小令主要描写了西湖的美景,将其景色比作美貌的女子,美丽怡人。
1.“春风骄马五陵儿”中的“五陵儿”与“五陵年少争缠头”中的“五陵年少”意义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代称。
(2分)答案贵游子弟或贵族子弟(仅写子弟或年轻人,给1分)解析读懂题干后,回忆“五陵年少争缠头”中“五陵年少”的含义,然后填写在横线上即可。
2.赏析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西子比喻西湖,描画那远处的一抹青山,正如美人深深的眉毛;近处如烟的柳丝,真像美人蓬松的头发。
②寓情于景、景中含情,抒发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现了自己悠闲的心境。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课件+讲义+冲刺练): 古诗鉴赏 训练四
解析 画线句,用西施比喻西湖,把山比作眉黛,把柳比作鬓丝;“喜杀”寓情于景, 写出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现了自己悠闲的心境;“颦”字令人联想到西施捧 心皱眉的妍媚姿态,富有情致;“拖”字描画出了和风吹拂、柳枝斜长的动态;“堆” 字使人想见美人乌发之浓密,似乎高耸的发髻就浮现在眼前;同时,语言清新明丽, 间杂口语,读来雅致又不失活泼。
3.“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抒发了作者想要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答“对现实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每点1分)
解析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表明了作者对做官的厌倦;“归,学取他渊明醉”, 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明了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7.该诗以“月”为线索,前两联交代________,点明愁的原因;颈联写月景;尾 联设想________所为,收束全篇。(2分)
答案 望月地点 思妇月夜(每空1分) 8.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①想象月亮之下,有思妇与自己一同愁思,表达思乡念远之情。 ②“谁家”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怀乡者的范围,使感情更加蕴藉深沉。 ③借用苏蕙织锦的故事,暗示思妇和离人之间的情感。 ④“灭烛翠眉颦”暗示望月怀远,扣合诗旨,感情深挚又含而不露。(每点2分, 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阅读文签:散曲+归隐自然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 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鉴赏 这首元曲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作者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 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
开篇首句,即豪情满怀,气盖全篇;一连四句,展现出秋山的壮丽景色。作者 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磅礴绚丽和沛然生机,且景中寓情:“红叶”“山溪”皆林 泉之士所爱,苍松、“黄菊”,凌霜傲雪,经久不凋,象征着超尘拔俗,为陶潜所 赞。凡此皆为下文“学取他渊明醉”做铺垫。而“堪题”“偏宜”,赞美之情亦溢 于言表。这四句写得有声(溪)、有色(红、黄)、有态(满、绕),景致描绘又极有层次: 一、二句写全景,三、四句写局部,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娇的秋山图。
(浙江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浙江版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考题展示(2012·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
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四(含答案)
一、诗歌鉴赏(共10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杂诗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李花开灿烂,耀人眼目。
B.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举止。
C.五六句说世俗之人接近佳人时显得有些轻薄,佳人会为谁轻启朱唇一展歌喉呢?D.七八句用“俯仰”一词形象地写出时光飞逝,随后写佳人容颜难以持久也就水到渠成。
E.前人认为此诗构思巧妙,语短情长,于悲慨之中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寻味。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已过半百却壮志未酬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E.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两句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2.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概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四赏析非常规艺术手法含解析
精准训练四赏析非常规艺术手法练前提示浙江古诗鉴赏重在考查艺术手法,既考常见常用艺术手法,又考非常规艺术手法。
2018年考查的“点染手法”就是非常规手法。
对于这种非常规手法,我们复习时应多作储备,以备考试之需。
另一方面,如果考场上真的碰到了,千万不要慌张,最好循名求实,结合艺术手法名称(这种考法,一般都给出手法名称),参照原诗和题干暗示,尝试着作些理解,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得分。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青水中蒲二首(节选)韩愈其一青青水中蒲[注],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其二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注蒲:香蒲。
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此发生新芽,叶细长而尖。
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青青的水中蒲草托物起兴,引出下文的离思。
②以水下鱼儿成双比喻成对的夫妻,以蒲草“长在水中居”比喻长年在家中居住的女主人公,又以浮萍草比喻在外漂泊的丈夫,反衬思妇的孤独。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的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注]声。
注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这首诗在主旨表达上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 教案
某某省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题精讲一、考纲要求(一)鉴赏占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重点、难点、热点透析2002年起全国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形式,考查X围仅限于古代诗歌,考查重点在于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总体说来,诗歌鉴赏历来是广大考生的难点,究其原因,要么是诗词知识匮乏,要么是不善于多角度品读作品而不得以“跟着感觉走”,如此等等。
下面从鉴赏的多角度方面谈几点看法。
1.对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诗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主要有: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④爱惜人才的形象;⑤儿女情长的形象;⑥为国戍边的征人形象;⑦四处漂泊的游子形象;⑧品行正直、德性高洁的志士形象等。
2.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①平实质朴;②含蓄隽永;③清新雅致;④形象生动;⑤绚丽飘逸。
3.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从风格流派看,如陈子昂的愤激慷慨,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绮丽精工等。
又如宋词有婉约与豪放之分。
从表现手法看,如:①比兴手法;②对比手法;③象征手法;④使用典故;⑤渲染烘托;⑥托物言志;⑦运用修辞格;⑧不同类别、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⑨情景交融;⑩借古讽(喻)今等。
鉴赏其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有时候还要注意同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
)4.对古代诗歌内容的鉴赏古代诗歌的内容大体可概括为:①写景抒情;②咏物言志;③边塞征战;④怀古咏史;⑤即事感怀;⑥羁旅行役。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方略+课件38张
旷野的鸟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已经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你的眼睛是早上的摇篮你的眼睛是紫星的王国我的歌声消失在你眼睛的深处就让我翱翔在那一片天空里吧就让我翱翔在那一片孤寂无垠的天空里就让我排开它朵朵的云彩,在它的阳光里展翅飞翔(节选自《泰戈尔诗集》)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节选《艾青诗选》)
材料(三)(四)表现词人心境的手法有何不同?借助集录,加以赏析。
续表
【答案】两首词同写于落职闲居时期,都流露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在《破阵子》中,词人借“塞外声”“弓”等军事意象,写尽昔日军旅生活的威武雄壮。梦境返回现实,“可怜白发生”体现了词人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在《丑奴儿》中,词人“自断天休问”,用语夸张,直抒胸臆,以不能报效国家为极愁,不想说与友人听,悲郁沉痛,溢于词间。
考点三 写作手法
【例】班级同学制作集录,探究辛词豪放风格,请你参与。
辛弃疾生平与作品集录
_绍兴十年,生于金统治下的济南府
绍兴三十二年,回南宋任职,时年23岁
淳熙九年,落职闲居,时年43岁(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四)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丑奴儿》)
知识点二 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一)描写
(1)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有时比正面描写更能使对象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高三语文二轮教案4篇
高三语文二轮教案4篇高三语文二轮教案4篇高三语文二轮教案1 站在高三门口,有人犹豫彷徨,有人急躁心烦,有人踌躇满志。
这些是刚刚进入高三同学的不同表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呢?因为高三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
面对高三,我们应该怎样呢?我们只有拼搏、努力、向前,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
进入高三,第一节课,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复习方案1、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到达的效果是选择题全对,翻译尽量不失分。
2、复习根底知识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病句专题3、复习语言表达及运用〔1〕〔简明、连接、得体〕4、复习诗歌鉴赏专题5、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6、在复习期间,两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试。
二、思想、心理、身体准备1、要有目的,并且要对目的保有坚决的态度。
有的同学常立志,不能立长志,在玩到尽兴之时,忽而想到了高三的目的,于是乎,内心恐慌,导致兴尽而归,这样只能是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我们只有树立目的,并坚决不移地为了目的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的。
〔还记得讲《沁园春·长沙》是我给大家说的毛____的立志诗吗?〕【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授课时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事。
”学生们都暗暗猜想:“教师要求的肯定很难吧?可是苏格拉底说的却是:“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觉得教师让他们做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拿他们开涮。
到了第二天,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坚持甩手300下了?”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第二次,还有80%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坚持下来了。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突然再次提起这件当时大家都觉得简单而微缺乏道的事情,又一次问所有的学生:“一年之前我说的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人举手。
”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非常惭愧,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又一哲学泰斗的柏拉图。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诗鉴赏训练一分析概括思想感情教案
训练一分析概括思想感情练前提醒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对于这种题型,要从审题、答题两方面努力。
(1)审题,要弄清两个基本问题:①是分析还是概括(说明);②是整体还是局部。
(2)答题:一方面,从微观入手,即理解并体悟“意象”的内涵,联系诗词创作的背景(写作背景、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情感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诗中表明情感倾向的“直接情语”和“间接情语”。
另一方面,从宏观入手,即从梳理作者“起、承、转、合”的思路,从章法或结构的角度,逐句分析,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内容。
要特别关注关键诗句,如首句、尾句,尤其是尾句,诗人一般会“卒章显志”。
因此,从尾句入手,细析层次,细品语言,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阅读文签:宋词+逢春忆旧渡江云·山空天入海[南宋]张炎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
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
书纵远,如何梦也无。
鉴赏这首词是词人客居江阴时,追忆杭州旧游之作。
上片以景出情,由此及彼,点出了思念杭州西湖美景之意。
“一帘”三句写雨中春耕的农村风光,清丽生动,生活气息很浓。
“想”字是关键,触景生情,引出下文。
下片自伤羁旅漂泊,抒怀人之情。
词中化用桃梗与沈约两个典故写自己的漂泊与瘦弱,“常疑”以下揭示主旨,点明怀人之意。
张炎本是贵公子,世代生活在杭州,家中有园林声伎。
宋亡之后,家资丧尽,四处漂泊,杨缵曾称他为“佳公子,穷诗客”。
故其对杭州有着特殊的感情。
全词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西湖之景,再由自己之愁思而想到家国之愁,娓娓道来,意脉清晰,层次井然,是词林艺苑之佳作。
1.词的上片,词人先写________所见,勾勒出一幅春天的江南水乡画图;写景时又做到________,叙写现今的西湖也应绿影一片。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3 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题专训(3)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4 2022高考新题型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试题专训(3)(教师版)时间:45分钟分值:48分得分: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答案:【答案】张诗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
“千红万紫”是对冬去春来的渴望和喜悦,“只待新雷第一声”充满了对新的生活气氛的追求和仰慕,也启示了读者对更新更高尚美好生活的渴望。
龚诗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诗人以“落红”自喻,化春泥而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一腔热情。
【赏析】《新雷》是清代文学家张维屏于道光四年(1824)年早春在松滋任上作。
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对美好春天与充满生命力的新雷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期盼新社会和新生活的迫切愿望。
这首绝句写于道光四年(1824)初春,正是鸦片战争前的十余年。
当时清政权腐败黑暗,已臻至绝境;而西方的鸦片贸易,又在不断增加。
明智的士大夫,目睹这内外交困的局势,既满怀焦急不安;又渴望新局面的到来。
《新雷》正是寄寓这种复杂情绪的产物。
首先,诗人的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具有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
“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即自然界,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
诗人笔下,自然界不但能思维,而且在不言不语之中,饱含着对人类的感情。
这表现在害怕寒冷的人类,在最难熬的时刻,自然界会冬去春来,带来温暖。
不仅如此,还刻意安排了万紫千红的百花,来愉悦人类、安慰人类。
这一切,只等一声春雷炸响之后,就出现了。
自然四时运行,本来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情绪可言。
诗人有意识地把人类的情绪活动外射到自然界中,使自然界具有与诗人共鸣的思想感情活动。
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实际上是诗人思绪改造过了的自然。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诗鉴赏 训练三 赏析抒情艺术教案不分版本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诗鉴赏训练三赏析抒情艺术教案不分版本训练三赏析抒情艺术练前提醒赏析抒情艺术有两种提问方式:一是直接考查,如“请赏析抒情艺术〞,题干中有明显的“抒情〞二字;二是间接考查,如“本诗是如何表达‘悲情’的?〞题干中有“如何〞“怎样〞用语,且情感在题干中多已明确。
答题一般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间接抒情的方式有很多,如常见的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用典抒情等。
另外,还有比照、虚实结合、对写等非常用手法等。
分析时要把所用的手法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8分)阅读文签:宋词+游子怀人忆帝京柳永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鉴赏这首词纯用口语表现相思之苦。
起句写初秋天气渐凉,由“薄衾〞可见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由“小枕〞可见拥衾独卧,“乍觉〞是刚刚觉得,引出感情波澜。
由于“别离〞而空床辗转,夜不能寐:既希望睡去,梦也许解愁,又默默计算更次,反不能眠。
如是辗转,把相思者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毕竟〞二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
“一夜长如岁〞化用《诗经·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意,语句凝练,感情深沉。
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般摊现开来,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感情。
下片写游子思归,表现游子理智与感情的冲突。
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可能是离开所爱的人没有多久,便为“别离滋味〞所苦。
然而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仍然找不到出路,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
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饱含诚挚的情感。
这两句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游子〞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四赏析佳句练前提醒赏析佳句常见的提问方式:请赏析某一联(句);赏析某一联(句)的妙处;赏析某联(句)的表达效果。
“赏析”是题干关键词。
赏析从四方面入手:①手法。
(最常考的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用典等。
)②内容。
(写了……内容,或者……情景。
)③情感。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奠定了某种情感基调,或渲染了……的氛围。
)④结构。
(与题目或前后某个词语对应;引出后面某处内容;为后文抒情做铺垫;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阅读文签:散曲+西湖赏春[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马致远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
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鉴赏本小令前三句写春风轻拂,五陵子弟骑着马儿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风和日暖之时,到处莺啼花开,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
四、五句写不是知音不要到这里来,尽情地唱歌、饮酒、吟诗。
六、七句写阵雨过后,春山妩媚得好像西施颦眉,柳絮纷飞,远看有如垂柳托着烟霭,好像西施蓬松的鬓发。
第八句写美丽的西湖,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样娇柔。
本小令主要描写了西湖的美景,将其景色比作美貌的女子,美丽怡人。
1.“春风骄马五陵儿”中的“五陵儿”与“五陵年少争缠头”中的“五陵年少”意义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代称。
(2分)答案贵游子弟或贵族子弟(仅写子弟或年轻人,给1分)解析读懂题干后,回忆“五陵年少争缠头”中“五陵年少”的含义,然后填写在横线上即可。
2.赏析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西子比喻西湖,描画那远处的一抹青山,正如美人深深的眉毛;近处如烟的柳丝,真像美人蓬松的头发。
②寓情于景、景中含情,抒发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现了自己悠闲的心境。
③炼字精妙。
“颦”字令人联想到西施捧心皱眉的妍媚姿态,富有情致;“拖”字描画出了和风吹拂、柳枝斜长的动态;“堆”字使人想见美人乌发之浓密,似乎高耸的发髻就浮现在眼前。
④语言清新明丽,间杂口语,读来雅致又不失活泼。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画线句,用西施比喻西湖,把山比作眉黛,把柳比作鬓丝;“喜杀”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现了自己悠闲的心境;“颦”字令人联想到西施捧心皱眉的妍媚姿态,富有情致;“拖”字描画出了和风吹拂、柳枝斜长的动态;“堆”字使人想见美人乌发之浓密,似乎高耸的发髻就浮现在眼前;同时,语言清新明丽,间杂口语,读来雅致又不失活泼。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阅读文签:散曲+归隐自然[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鉴赏这首元曲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作者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
开篇首句,即豪情满怀,气盖全篇;一连四句,展现出秋山的壮丽景色。
作者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磅礴绚丽和沛然生机,且景中寓情:“红叶”“山溪”皆林泉之士所爱,苍松、“黄菊”,凌霜傲雪,经久不凋,象征着超尘拔俗,为陶潜所赞。
凡此皆为下文“学取他渊明醉”做铺垫。
而“堪题”“偏宜”,赞美之情亦溢于言表。
这四句写得有声(溪)、有色(红、黄)、有态(满、绕),景致描绘又极有层次:一、二句写全景,三、四句写局部,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娇的秋山图。
五、六句写开怀畅饮的豪兴。
值此绚丽宜人的秋景,正该让清樽斟满,开怀痛饮;难得与一伙朋友相聚,正可举觞相劝。
“清樽”“泼醅”“白衣”“酒杯”,这些意象,又隐含着安贫乐道、浮云富贵、笑傲王侯之意。
末尾四句一转,正面抒发不屑仕进的归隐之情:出仕做官,纵然品级升到极限,最终会有什么帮助呢?意即亦无济于事。
故不如学陶渊明归隐,以醉消忧。
3.“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抒发了作者想要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答“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每点1分)解析“官品极,到底成何济”表明了作者对做官的厌倦;“归,学取他渊明醉”,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明了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4.赏析画线句子写景的特色。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景中寓情。
作者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生机,“堪题”“偏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②色彩鲜明,用词准确。
如用“红”“黄”写叶、菊的不同颜色,用“满”“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叶的数量、菊的形态。
③景致描绘由远及近,有层次感。
一、二句写全景,是远景;三、四句写局部,是近景。
(每点2分,要结合全曲分析,意思对即可)解析写景方法从寓情于景、色彩运用、写景顺序三个角度分析。
“红叶”“山溪”“松径”“黄菊”等意象,表现了高尚的情怀,“堪题”“满”“偏宜”“绕”等表现了赞美、欣喜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阅读文签:宋词+今昔对比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①?狎兴②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①前期:以前的期约。
②狎兴:游玩的兴致。
鉴赏首句中的“长安”有实指与虚指两重含义,实指陕西长安,诗歌中也常以“长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长安道上来往的车马也往往借指对功名利禄的追逐;“马”字之下接“迟迟”二字,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已灰心淡薄。
“高柳乱蝉嘶”,表现了时节变易、萧瑟惊秋的凄凉之感。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写词人在秋日郊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
下片写对于过去的追思。
“归云一去无踪迹”,喻指一切消逝不可复返之事物。
“前期”一指旧日之志意心期,一指旧日的欢爱约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直写自己的寂寥落寞。
词的上片从景象写起,悲慨尽在言外;下片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落拓无成作结。
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词人一生悲剧而艺术造诣极高的好词。
5.简要分析“高柳乱蝉嘶”的表现手法。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动静结合,高柳稀疏为静态描写,秋蝉嘶鸣为动态刻画,表现了时节变易、萧瑟惊秋的凄凉之感。
②借景抒情,一语双关,“乱”字表面上描写的是蝉声的缭乱,实际上是词人心烦意乱。
(每点2分)解析解答该题,注意题干要求的“表现手法”切入角度。
细读该句要抓住“嘶”动态词,“乱”双关词。
6.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1分)此时词人游玩的兴致已经衰减,酒友零散寥落,都不像以前年轻时候的样子,(1分)表现出词人功业无成、寂寥落寞的感叹。
(2分)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句“不似少年时”中的关键词“不似”,手法与情感俱出。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阅读文签:五律+羁旅思乡江月杜甫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鉴赏前四句写诗人羁旅他乡的愁绪,属自叙的内容。
江月漾光于水上,诗人高楼一望,顿觉身寂影孤,愁思逼人。
诗人远在天边,长时间离开家乡,久居在外。
看着逐渐老去的身影,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想着自己是否会客死他乡,眼泪不觉湿润了衣襟。
颈联写月影沉沉,引出下文。
尾联写思妇月夜之悲,收束全篇。
露水在月光的折射之下,显得晶莹剔透,呈现出一片清影。
月亮半掩在如天河般的云层之中。
虽然夜已深了,但仍有织锦回文、思念远人的妇人仍未休息,吹灭蜡烛,蹙眉赏月。
“眉颦”写出了妇人忧愁的神态,暗示其愁思与诗人相同。
站在思妇的角度写自己的念远怀乡,思乡之情更加真挚感人。
7.该诗以“月”为线索,前两联交代________,点明愁的原因;颈联写月景;尾联设想________所为,收束全篇。
(2分)答案望月地点思妇月夜(每空1分)8.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想象月亮之下,有思妇与自己一同愁思,表达思乡念远之情。
②“谁家”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怀乡者的范围,使感情更加蕴藉深沉。
③借用苏蕙织锦的故事,暗示思妇和离人之间的情感。
④“灭烛翠眉颦”暗示望月怀远,扣合诗旨,感情深挚又含而不露。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解析尾联中,诗人发挥想象,描写思妇的行为,表达思乡念远之情;“谁家”扩大了望月怀乡者的范围,使思乡之情更加真挚动人;化用典故,用苏蕙为在异乡变心的丈夫写就凄婉哀痛的情诗、织成锦绣回文图的故事,写思妇与游人之间的情感;“灭烛翠眉颦”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深化了诗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