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五、六、七章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讲述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1 .本考核大纲参考袁行需主编的教材《中国文学史》进行编写。
2 .本考核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3 .识记:(1)神话概念;(2)神话分类。
4 .理解:(1)中国神话特点;(2)中国神话的价值和意义。
5 .运用:神话分类与中国神话重要神话举例,举神话的例子分析中国神话的特点、价值、意义。
第二章《诗经》1 .识记:(1)《诗经》;(2)三家诗、四家诗;(3)“诗六义”;(4)采诗、献诗、删诗;(5)重章。
2 .理解:(1)《诗经》类别及主要题材内容;(2)诗经艺术成就及影响。
3 .运用:赏析《诗经》主要题材诗歌。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 .识记:(1)《尚书》;(2)《春秋》;(3)春秋三传;(4)春秋笔法;(5)编年体、国别体。
2 .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体例、内容和艺术特色。
3 .运用:先秦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识记;(1)《论语》《孟子》;(2)《庄子》;(3)《荀子》《韩非子》。
2 .理解:《庄子》三言说理。
3 .运用:分析庄子寓言的特点。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识记:(1)楚辞;(2)《离骚》;(3)《九歌》;(4)《九章》;(5)宋玉《九辩》;(6)香草美人。
2 .理解:(1)《离骚》内容及艺术特色;(2)屈原楚辞成就及影响。
3 .运用:结合《离骚》分析香草美人象征手法。
第二编秦汉文学史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1.识记:(1)《吕氏春秋》;(2)李斯刻石文;(3)《淮南子》。
4 .理解:《淮南子》的思想倾向、说理特点。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五章东汉辞赋1.识记:(1)汉大赋;(2)骚体赋;(3)诗体赋;(4)抒情小赋。
2.理解:(1)汉赋渊源及演变进程;(2)汉赋类别及散体大赋特征。
袁行霈版古代文学史大纲目录
袁行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大纲目录总绪论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五章东汉辞赋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七章东汉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五章大历诗风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十一章李商隐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第二章关汉卿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第八章元代散曲第九章元代诗文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第七章汤显祖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十一章晚明诗文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第八编清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第四章聊斋志异第五章儒林外史第六章红楼梦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第八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绪论第一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第二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第三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第四章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二编汉代文学》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 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 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 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 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编辑ppt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 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 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 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 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 何为?
编辑ppt
2、抒情散文(书信、书奏类)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李陵《答苏武书》 李固《遗黄琼书》 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 秦嘉《与妻徐淑书》 《重报妻书》 枚乘《奏书谏吴王》 东方朔《上书自荐》
编辑ppt
3、历史散文 A.《史记》 司马迁生平 《史记》体例(以人带史) 本纪、世家、列传、
书、表 《史记》文学成就 为传记文学写作提供先例 血肉丰满的实录 取材 互见法 细节 多用口语表现人物性格
编辑ppt
《史记》之影响
杰出的史才
论学术则祟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 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 (班固)
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 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
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郑樵)
文才沾溉后人甚多
小说、戏剧深受影响。 文学复古的一面旗帜。
B.《汉书》 作者及《汉书》成书
封建正统观念较强。写得较好的篇章《朱买臣 传》 《苏武传》等。编辑ppt
四、汉代诗歌 1、五言诗发展概况 2、《古诗十九首》 最早建于《文选》,作者不可考,大约作于东
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五、六、七章 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剖析
张衡《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 模仿《两都赋》,但其创作动机是 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 下莫不逾侈”。 《二京赋》中:“苟好剿民以媮 乐,忘民怨之为仇”, 凝聚了作 者的创作宗旨。 《二京赋》中理性精神和充实的 社会内容结合完美,超越前人。 新鲜内容:1、令人叹为观止的 民俗事象;2、充满诗情画意的景 物描写。
《史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汉之际的战将和 谋士。《汉书》最出色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他们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 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史记》除《世家》外基本以写单人为主;《汉 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庭的历史,以家庭的 兴衰显社会变迁。 《史记》悲剧色彩浓郁,《汉书》悲剧人物数 量不如《史记》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 苏武的传记悲剧气氛很重。
张衡的《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 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得《离骚》之神韵, 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 为主的基本走势。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 诗成熟的标志。这三首诗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表现的是温柔敦厚的 中和之美。东汉文人诗的最后阶段,是以对现实 的猛烈批判而告终。 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 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 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 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 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见志诗之二》)
《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1、《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 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 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 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 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 3、《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 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凡属传 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 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三个部分,都是大学中文系本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基本史实和作家作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2、《诗经》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5、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1、秦及西汉散文2、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3、司马迁与《史记》4、两汉乐府诗5、东汉辞赋6、《汉书》及东汉散文7、东汉文人诗(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2.两晋诗坛3.陶渊明4.南北朝民歌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9.魏晋南北朝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1.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2.盛唐的诗人群体3.李白4.杜甫5.大历诗风6.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7.白居易与元白诗派8.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9.唐传奇与俗讲变文10.晚唐诗歌11.李商隐12.词的初鐊及晚唐五代词(五)宋代文学1.宋初文学2.柳永与北来前期词风的演变3.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4.苏轼5.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6.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7.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8.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9.辛弃疾和辛派词人10.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11.南宋的散文和四六12.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六)元代文学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2.关汉卿3.王实甫的《西厢记》4.白朴和马致远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8.元代散曲9.元代诗文(七)明代文学1.《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2.《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3.明代前期诗文4.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5.明代杂剧的流变6.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7.汤显祖8.《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9.《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10.“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11.晚明诗文12.明代的散曲与民歌(八)清代文学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3.清初白话小说4.《聊斋志异》5.《儒林外史》6.《红楼梦》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九)近代文学1.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2.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3.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4.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第二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1.文学思潮与运动(一)①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②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③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④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2.鲁迅(一)①《呐喊》、《彷徨》②《野草》、《朝花夕拾》3.小说(一)①“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②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③“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4.通俗小说(一)①通俗小说的基本情况②张恨水5.郭沫若①《女神》的产生和影响②郭沫若其他自由体诗创作概况③历史剧创作6.新诗(一)①新诗诞生的背景及五四新诗运动②早期白话新诗的特点③“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④前期新月派诗歌的贡献⑤纯诗及早期象征诗派⑥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7.散文(一)①《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②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③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④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⑤“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8.戏剧(一)①文明新戏概况②“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③“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④田汉、丁西林对早期话剧文学的贡献(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1.文学思潮与运动(二)①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②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③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2.茅盾①开创新的文学范式②茅盾的小说成就3.老舍①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②《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③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4.巴金①巴金前期小说创作②《家》的杰出成就③巴金后期小说创作5.沈从文①边城湘西的叙述者、歌者②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③文学理想的寂寞6.小说(二)①“左联”和左翼小说②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③海派小说7.通俗小说(二)①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②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8.新诗(二)①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②后期新月派的创作③现代派诗人的创作9.鲁迅(二)①鲁迅杂文②《故事新编》10.散文(二)①幽默闲适小品的创作②左翼作家的散文创作③“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④报告文学与游记11.曹禺①曹禺现代名剧②曹禺剧作的命运12.话剧(二)①“广场”戏剧概况②“剧场戏剧”创作(三)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1.文学思潮与运动(三)①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2.赵树理①赵树理出现的文学意义②赵树理小说创作3.小说(三)①暴露与讽刺②体验与追忆③通俗与先锋④现实与民间4.通俗小说(三)①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②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③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5.艾青①艾青的历史地位②艾青的诗歌创作6.新诗(三)①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②校园诗人群与“中国新诗派”7.散文(三)①报告文学的勃兴②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③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8.戏剧(三)①“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②大后方、上海孤岛戏剧③沦陷区戏剧第三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史(一)50-70年代的文学1.文学的“转折”2.文学规范和文学环境3.矛盾和冲突4.隐夫的诗人和诗派5.诗的几种体式6.小说的题材和形态7.农村小说8.对历史的叙述9.另一类小说的处境10.在主流之外11.散文12.话剧13.走向“文革文学”14.重新构造“经典”15.分裂的文学世界(二)80年代以来的文字1.80年代的文学环境2.80年代文学概况3.80年代初期的小说4.80年代的诗5.新诗潮6.80年代后期的小说(一)7.80年代后期的小说(二)8.女作家的创作9.散文创作10.90年代的文学状况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二版 PPT网络教学
• 《两都赋》与《二京赋》有同有异 • 相同点:都有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相疏 离和矛盾倾向,都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 等等。 • 不同点:《两都赋》题旨复杂,《二京 赋》题旨相对集中,就是俭和奢。在描 写程序上《二京赋》也没有《两都赋》 复杂。
• 东汉京都题材的大赋还有王延寿的《鲁 灵光殿赋》 • 这是专写宫殿之雄伟壮丽的作品。赋前 半铺陈宫殿的本体特征,后半叙述宫殿 的功能效应。作品充满神异怪诞之气, 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取向。
3、文学经历了批判——赞颂—— 批判的发展过程 4、汉代文学与楚地文学有渊源关 系 5、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相互促进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文学铺张扬厉,经学繁琐解读。 文学与经学在语言运用上有共同之处 文学和经学思维机制有相通之处 汉代文学重摹拟、因循守旧而缺乏创造性 经学重承袭,传授先师之言。 汉代经学对文学思潮有很大影响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 赋 :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扬雄、 斑固、张衡 。 • 楚辞:刘向、王逸 。 • 叙事散文 :司马迁、斑固。 • 诗歌 :乐府、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学发展分期: 1、高祖至景帝:初创期 代表作家是贾谊、枚乘。 2、武帝至宣帝:全盛期 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上林赋》写亡是公对子虚、乌有及齐 楚诸侯的批评。作品渲染了上林苑游猎 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 • 结尾委婉讽谏,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 的传统。
•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赋中最优 秀的作品,具有典范意义 。此赋艺术地 展现了汉代盛世景象,汉天子的声威, 表明作者对游猎生活的态度,对人民的 关心。
• • • • •
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 “九体” 王褒的《九怀》 刘向的《九叹》 王逸的《九思》
第五章 、班固《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五章、班固《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
从总的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
第一节班固与《汉书》一、班固生平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幼年聪慧好学,“九岁能属文,诵诗书”,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经九流百家之言,“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颇为当时儒者所钦佩。
二十三岁,父班彪死,还乡里三年。
明帝永平元年开始私撰《汉书》。
五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
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他著作的初稿,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对他的才能十分赞许,召为兰台令史。
过了一年,升为郎,典校秘书,并继续《汉书》的编着工作。
经过二十余年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基本完成,一部分“志”、“表”是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的。
章帝时,班固升为玄武司马,与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于白虎观,撰成《白虎通德论》。
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出征。
窦宪得罪后,牵连到班固,入狱死,时年六十一。
二、《汉书》的成书与的体例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的历史学,同时也开创了传记文学。
由于《史记》的杰出成就以及它的历史记载截止到汉武帝时代,后来就有不少文人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史岑等皆缀集时事来续补它,但大都文辞鄙俗,不能和《史记》相比。
班固的父亲班彪有鉴于此,乃采集前史遗事,傍贯异闻,着“后传”数十篇。
“后传”仍是递续《史记》的,不能独立成书,但它成为班固着《汉书》的重要基础。
《汉书》独立成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同样对后代史学和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书》及东汉散文
《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散文在西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
从总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
第一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汉书》在古代享有极高的名声,与《史记》并称“史汉”,加上《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典故:“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
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
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
‟遂满饮一大杯。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杯。
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释义:这是说苏舜钦每晚读书,都要饮一斗酒,岳丈杜衍心存疑惑,派子弟私下察看。
发现苏舜钦读《汉书·张良传》,每有感慨,就饮一大杯。
杜衍听说,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饮一斗实在并不算多啊!苏舜钦饮酒读《汉书》的事迹说明,作为正史的《汉书》曾经具有相当普遍的文化影响和不同寻常的文化魅力。
一.班固的家世和思想班固(32-92)东汉初年人,字孟坚,是扶风安陵(今陜西省咸阳市东)人。
(一)豪强传统及正宗儒学的家世渊源豪强传统:其先祖避秦祸迁于楼烦,汉初“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素有边疆豪强、慷慨任侠的传统。
儒学渊源:及其祖父班穉、父班彪,皆务为儒术,“叔皮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班固的父亲班彪字叔皮),又渐次形成儒学正宗的家世传统。
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第四册目录
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第四册目录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第1章上古神话第2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第3章《诗经》第4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第5章《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第6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1章秦与西汉散文第2章西汉辞赋第3章司马迀与《史记》第4章东汉辞赋第5章《汉书》及东汉其他散文第6章汉代乐府诗第7章汉代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1章三国文学第2章两晋文学第3章陶渊明第4章南朝文学第5章北朝文学第6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1章隋及初唐文学第2章盛唐诗歌第3章李白第4章杜甫第5章中唐诗坛第6章白居易、元稹与元白诗派第7章古文思潮与唐文的成就第8章传奇与敦煌文学第9章晩唐五代诗坛第10章词的兴起与晩唐五代词第五编宋代文学第1章北宋初期文学第2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3章北宋前期词坛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第5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6章北宋后期诗词第7章南宋前期文学第8章陆游与中兴诗坛第9章辛弃疾第10章南宋后期的文学第11章宋代“说话”与宋元话本第六编辽西夏金元文学绪论第1章辽、西夏诗文与金代诗词第2章元代诗词散文第3章说唱艺术与诸宫调第4章元代前期杂剧第5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第6章王实甫与《西厢记》第7章元代后期杂剧第8章元代散曲第9章南戏的兴起、文体与《琵琶记》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第1章明前中期诗文第2章明代文言小说第3章《三国志演义》第4章《水浒传》第5章明代戏曲第6章汤显祖第7章《西游记》第8章《金瓶梅》第9章晩明诗文第10章明代话本小说第11章明代词曲与民歌第八编清代文学第1章清初诗文的繁荣第2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3章清初白话小说第4章《聊斋志异》与文言小说再兴第5章《儒林外史》第6章《红楼梦》第7章清中叶文学的多元格局第九编晚清文学绪论第1章龚自珍的诗文第2章魏源、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诗第3章宋诗派的兴起与桐城派的承变第4章古典小说的畸变第5章光、宣、民初的诗文第6章“小说界革命”与晩清戏曲第7章藏、蒙古、柯尔克孜族的三大史诗。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二编秦汉文学考点归纳【名词概念】汉赋、乐府、采诗制度、骚体赋、散体赋、述志赋、抒情赋、京都赋、七体、西汉散文、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主要问题】秦代的文学、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汉代作家群体的形成、汉代文学样式的膻革、汉代文学的分期、汉赋在西汉与东汉m的发展状况、散文在汉代的发展、诗歌在汉代的发展、《史记》的艺术成就、《古诗十九首》的哲理内涵、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法【作家作品】李斯《谏逐客书》、《吕氏春秋》、贾谊《过秦论》、《淮南子》、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王褒《洞箫赋》、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和《两都赋》、《吴越春秋》、王充《论衡》、张衡《归田赋》和《二京赋》、晁错《论贵粟疏》、刘向《淮南子》、贾谊《吊屈原赋》、《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陌上桑》核心考案1、秦代的文学状况秦始皇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一的需要。
秦朝文化史统一文字给学术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
秦始皇实行的是焚书坑儒,使得秦代的文人不敢变现才能,甚至是掩藏自己的才华,在秦代短短的时间内,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是秦代宰相李斯,和秦国的开国功勋吕不韦组织人编写的《吕氏春秋》、此外,秦朝的碑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遗留下来的秦代碑文。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暴政统治,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强盛的大汉王朝,秦代结束,秦代文学也随之画上了一个极不光彩的句号。
2、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1)汉代文人具有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2)汉代文人普遍拥有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怀有圣主贤臣的理想。
(3)汉代文人在作品中抒发对于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4)汉代文学的道路是批判——赞颂——批判,批判和赞颂相更替。
(5)文人的地位比较尴尬,既有强烈的依附感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6)从西汉到东汉,文学趋势从浪漫到现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详细讲义
曹植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前期创作,多表现其宏伟抱负 及游宴生活,兼及记时伤乱,往往意气风发,文采飞扬;后期作品多抒 发内心忧惧苦闷,深沉而凄婉。 二、曹植的诗歌 曹植的诗众体兼擅,尤其在两个方面有突出成就: 一是乐府诗。这些作品有的用旧题或旧曲另作新辞,如《薤露行》、 《陌上桑》、《平陵东》、《怨歌行》《浮萍篇》等;有的则离开旧题 或旧曲自拟新辞,如《远游篇》、《驱车篇》、《名都篇》、《白马 篇》等。
刘桢(217),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代表作有《赠徐干》和《赠 从弟》三首,后者尤善于比兴: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饮马长城窟 行》 阮瑀(?—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驾出北郭门 行》表现民生疾苦,有汉乐府之风神。但后者略为缓弱。 应玚(?—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人,徐干(170 —218)字伟长,北海(今山东省昌区县)人。应玚的《别诗》、《报 赵淑丽》和徐干的《室思》、《情诗》、《杂诗》等都以抒情见长。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以文见 长,是通脱而任才使气的文风的典型。其《荐祢衡疏》虽有浮夸之处, 但辞壮言激,意气飞扬,自有一种感染力。” 孔融又常在文中嘲讽曹操。孔融这种任才使气的文风,体现了汉末士人 狂放傲世、激扬声气的行为趋向。
正始文学和阮籍 一、正始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况 正始是曹芳(齐王)的年号。景初三年(239),年仅十岁的曹芳即 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从此开始了曹氏与司氏的权力争夺。在 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 日的境地,其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二编第五单元 两汉诗歌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 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古诗十九首》中所流露的游子思妇的感伤,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反映; 其中浓厚的消极情绪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时期的反映。
第五单元 两汉诗歌
文学概说
五、《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古诗十九首》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这几乎是古今学者所公认的事实。它确实在 我国文学史上把抒情诗推进到新的高度。
(一)《古诗十九首》善于创造优美动人的意境
第五单元 两汉诗歌
文学概说
二、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
汉乐府诗,最典型的特点是它的叙事性,《汉书》总结其特点为“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两汉乐府诗以叙事性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 首先,汉乐府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
★ 其次,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汉乐府民歌的又一艺 术特色。
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 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现存乐府诗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采录自民间歌谣,更多的是文人作品两方面都有不少 优秀作品。
第五单元 两汉诗歌
文学概说
二、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
据《汉书》所载,西汉乐府诗有一百三十八首;东汉尚且不在内,但现存的总共不 过三四十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1、《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 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 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 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 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 3、《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 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凡属传 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 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班固(32--92)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初继其父班彪 从事《史记后传》写作,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 狱。弟超上书力辩,得释。后召为兰台令史,转 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历二 十馀年,修成《汉书》。文辞渊雅,叙事详赡, 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形式,并开创 了 “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善作辞赋,有 《两都赋》等。又曾编撰《白虎通义》,记录章 帝建初四年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永元元年 (公元89年)从大将军窦宪击匈奴,为中护军。 后宪因擅权被杀,遭牵连,死于狱中。所著后人 辑有《班兰台集》。
东汉的另一部历史散文《越绝书》的许多内容 和《吴越春秋》相同,区别在于,《越绝书》各 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独立成篇,显得比 较松散。除讲述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 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驳杂之感。 吴越之民重剑轻死,信巫淫祀,这两部历史散 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荒幻的神话传说、强烈的 复仇意识和崇武尚勇的义侠形象,
第二节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 赵晔撰。其书今存十卷,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 事,前五卷以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 《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 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吴越春秋》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吴越春秋》的许多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 的浪漫色彩。这主要来源于吸收了许多神话传说 和民间故事。 《吴越春秋》注重人物形象刻画,几位主要人 物都个性非常突出,尤以伍子胥的形象最为丰满。
《东汉碑文和秦代刻石铭文有渊源关系,但东 汉碑文不像秦刻石铭文那样凝重呆板,而是不时 有清丽之作。 蔡邕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成就尤高。《郭 有道碑》和《陈太丘碑》是蔡邕碑文的代表作, 历来受人称道。其文学价值在于从人物鉴赏的角 度撰写碑文。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 的游记,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在东汉的政论散文中,王充(27-96?) 的《论衡》从内容到表述方式都别具一格。创作 目的是要使语言的表达轻重得体,合乎实际,提 出辨别真伪的标准, 从开始的《逢遇》篇到《物势》篇共14篇, 围绕着自身的困扰而展开。这些专论体现了王充 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又流露他对于人类的终 极关怀。 最能代表王充疾虚宗旨的是“九虚”、“三 增”、《论死》、《订鬼》诸篇。
《两都赋》在艺术表现方面吸收了司马相如和扬雄 的成功经验(如上下篇相对比、主客问答、划分畛 域、逐次铺叙展开等)。同时其创新在于: 1、突破了 “劝百讽一”的模式,其下篇《东都赋》 通篇是讽喻、诱导。 2、详略有致,别具匠心。既有总体概括,也有局 部细描。作品的风格同其所描写的内容契合无间, 并大量运用对偶句式。 《两都赋》在按空间方位铺陈时,用回环往复的笔 法,第一次:外内,内外;第二次:内外
《史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汉之际的战将和 谋士。《汉书》最出色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他们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 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史记》除《世家》外基本以写单人为主;《汉 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庭的历史,以家庭的 兴衰显社会变迁。 《史记》悲剧色彩浓郁,《汉书》悲剧人物数 量不如《史记》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 苏武的传记悲剧气氛很重。
在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作品中,较具特色的 作品还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 《鲁灵光殿赋》前一板块铺陈宫殿的本体特征, 后一板块叙述宫殿的功能效应,两者之间贯穿灵 异怪诞之气。
第二节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纪实性述行赋产生于西汉末,作者皆为作家兼 史学家,有漫游经历,且所游地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积淀。述行赋所载地域连续密集、感情相对集 中和文章有各自投射焦点的特点。 从性质分,衰世汉治乱,乱世叹兴亡,治世叹 存没。 刘歆的《遂初赋》是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 关注社会治乱。 班彪《北征赋》乱世叹兴亡。 班昭《东征赋》是则探讨“身既没而名存”。
翠鸟诗
庭陬(zōu)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 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 作为一个整体 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 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其基本内容。 在中国古代具有普 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 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古诗十九首》思乡焦点则集中在妻子身上, 乡情和男女恋情是融汇在一起的。(《明月何 皎皎》)
《论衡》一书是论辩性著作,是一部“实论” 型散文。作者用事实说话,援引历史和现实生活 中的事例批驳各种虚妄之论。 《论衡》的用词朴实无华,不重雕琢,文不摹 拟前人,完全根据内容的需要组织文辞,富有创 新精神。 《论衡》一书以疾虚妄为宗旨,但是,由于历 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原因,其中也有许多局限。 王符的《潜夫论》和王充的《论衡》都成书于 东汉中期,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对当时社会 上各种丑恶现象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指斥,切中 时弊。在议论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 照和排比的笔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求宦失败者,从努力实现人生不朽到满足于耳目 口之欲,他们是在寻求某种补偿,话语虽达观, 深层的悲哀仍然可以感受到。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 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 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赋的结 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 史》,写西汉缇萦救父 事。 班固的《竹扇赋》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七 言诗,原当系于赋尾。 班固是东汉较早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其诗 都以叙事为主。 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作五、七言诗的著名 文人,并且取得重要成就。他 的《同声歌》是 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 具一格。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中,《汉书》和《吴越春秋》在 历史散文中有很高文学成就;政论散文以 《论衡》和《潜夫论》为代表。游记与碑 文等新形式也开始出现。
第一节 《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与《史记》并称。 《史记》最精彩篇章是 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 物传记,而《汉书》的精 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 物的生动记叙。
蔡邕的《述行赋》亦是叹治乱的作品,其感情 波动由弱到强。 班固的《通幽志》和张衡的《思玄赋》很大程度 地推动了抒情小赋的勃兴。 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其 艺术魅力在于“真”。 东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弥衡的《鹦 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东汉抒情赋以知命为解脱,在不时出现出隐逸 倾向的同时,又积极参与现实,关心时政民生。
赵壹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 疾邪赋》之后,以秦客、鲁生 对唱的形式出现, 二人各申己志。所表达的感情在东汉文人诗中最 为激烈。
疾邪诗之一
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蔡邕的《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 写照。 蔡邕因议朝政得罪,几被杀害。后与家属髡钳徙 朔方,其仇家又沿途使人行刺,幸得善人保护, 得免于死。后“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 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同声歌
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尝。 思为宛篛(ruò ,“箬竹”)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 帱(帐子),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dī,皮鞋)芬以清香。重户结金扃, 高下华灯光。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北朝民歌《折杨柳辞》: “腹中愁不乐,愿为郎马鞭。 出入环郎臂,蹀座郎膝边。”
张衡的《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 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得《离骚》之神韵, 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 为主的基本走势。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 诗成熟的标志。这三首诗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表现的是温柔敦厚的 中和之美。东汉文人诗的最后阶段,是以对现实 的猛烈批判而告终。 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 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 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 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 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见志诗之二》)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反复申诉建功扬名的理想和愿 望。
之四·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