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民国20位书法大家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晚年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

著名的教育家、诗人、书法家。

于右任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被推选为民国首任交通部次长。

后长期担任民国政府的监察院长。

我国著名书法家张新明介绍说,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

1932年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

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于右任长髯飘飘,是其一大特征。

于右任临终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广为流传。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

复旦大学校友。

记者,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

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

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后时时关注复旦,曾三度援手救助复旦于危厄之中,有“复旦的孝子”之称。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当代草圣”。

1964年病逝于台湾。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澄潭一轮月老鹤万里心虫书风织行书五言联于右任五言联于右任草书七言联韩国藏于右任行书五言联于右任行书立轴于右任《终南别业草书轴》南京大学藏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玉章先生正右任于右任《行书诗句》陕西省文史研究馆。

“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

此作品线条凝练浑厚,刚柔互济,使转自如,出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体势纵逸,古朴典雅,拙巧相生,任其自然流露。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书法名家辈出,他们在汲取古人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引领近代书坛风骚,下面给大家分享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楷书,以飨读者!1于右任草书名世的魏碑大家于右任楷书《曾孟鸣碑》于右任书法早年致力于魏碑,中年后精研草书,沉雄其本,飘逸其形,逐渐形成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

他的对联作品,更把这种书风演绎到了极致。

2张大千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

四川内江人。

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

一生多富传奇色彩。

早岁即有艺名。

享高寿。

富可敌国。

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

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

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

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3李叔同入世的楷书,出世的佛法李叔同楷书五言联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

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

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

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

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

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

”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

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

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

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4陆维钊碑帖结合的楷书大家陆维钊临《石门铭》陆维钊(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大观(三)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大观(三)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大观(三)《中国当代书法大观》,是一部集当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作品的著作,全书共收集了116位中国当代名家的书法精品,这些作品极其珍贵,件件都是精品,在其它地方极难见到,希望大家欣赏后对学习书法有所帮助。

篆刻《中国当代书法大观》本书主编是著名画家阎正先生。

本书顾问为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

红学家、书法家周汝昌先生为书作序。

本书封题由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题写。

本书扉题一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本书扉题二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

《中国当代书法大观》封二封三下面这3张图片之所以每一次发文时在正文前重复出现,是因为这几位书法大家的题写实属难得一见,目的是为了让没看到的朋友们都能欣赏到,同时也是体现了这本书的珍贵!舒同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书写题扉启功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书写题扉沙孟海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税额题扉本文这次还是按顺序选取了21位书法名家的作品,21位书法家分别为:刘子善、刘云泉、刘自读、刘叶秋、刘炳森、刘海粟、刘艺、刘江、刘顺、朱关田、朱复戡、朱焰、邢士珍、沙曼翁、沈鹏、沈延毅、沈觐寿、李长路、李志敏、李苦禅、李宗海。

《中国当代书法大观》名家书法精品正文:一、刘子善。

刘子善,一九二六年生,安徽全椒人,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金石学会副长,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安徽分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有《刘子善书法选集》、《刘子善书正气歌楷草两体》等著作。

刘子善先生德艺双馨,凡认识他的人,对其人品、书艺无不钦佩有加,他从不将书法作为邀名射利的手段,而是作为人生应有的一种修养,他的创作,是在完善自我艺术的同时来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

二、刘云泉,号鲶公,斋馆锄园、朵庐,一九四三年生,四川省射洪人。

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评审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

晚清民国政局中的书画名家

晚清民国政局中的书画名家

晚清民国政局中的书画名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民主革命者所领导的旨在推翻独裁政权、建立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转眼已过去整整N周年。

在回顾这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时,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辛亥风云人物浮现在眼前。

他们中,有身先士卒的革命党人(如孙中山、黄兴),也有顽固守旧的保皇派(如康有为);有壮怀激烈的新军将领(如蔡锷),也有异军突起的北洋军系(如段祺瑞);有同情革命的社会贤达(如江孔殷)。

也有阻挠革命的遣老遗少(如张勋)?有踌躇满志的立宪派(如张謇、谭延?]),也有海外声援的爱国华侨(如伍廷芳)……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作为特定年代的辛亥风云人物,他们为历史留下了可圈可点且浓墨重彩的辉煌―页。

到了民国时期,无疑成了群雄并起的时代。

这一时期,不仅政治、军事方面风云人物辈出,在学术、文艺方面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兴盛时期。

尤为特别的是,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军中豪杰,还是运筹帷幄的政客儒将,他们在政治、军事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同时,大多雅擅临池,留下令后人可圈可点的书法墨宝,成为我们了解那个辉煌时代的重要载体。

无论是辛亥风云人物,还是民国政要,他们大多受过旧学的熏陶,不仅在国学素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书法或绘画方面亦有不俗的表现,其中不少人同时也是在书画史上名垂后世的佼佼者,在20世纪早期的美术史上留下重要的―页。

近十几年来,―方面由于收藏热的复兴,另―方面由于对晚期民国时期政治、文化的追怀,有关晚清、民国时期文人、政要的书画越来越受到书画鉴藏者的追捧。

很多以晚清、民国时期书画为专题的收藏家群体或相关展览也应运而生。

今年是辛亥革命1010周年,本文借助各地均在举办相关展览和出版图录之机,对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中的书画名家大致疏理,尝试在这批风云人物中搜寻在书画上亦享有盛誉者,以略窥那个风云变幻的特别年代,让人们在缅怀其轰轰烈烈的政治业绩时,也分享其满怀激情的艺术作品。

因其不同的文化涵养,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在政治、美术上的不同定位,可将晚清民国政局中的书画家大致分为如下几类:一、重要政治人物书法这类人物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或伟岸、或奇崛甚至惊天地泣鬼神的身影。

民国四大榜书家之一唐驼先生书法欣赏

民国四大榜书家之一唐驼先生书法欣赏

民国四大榜书家之一唐驼先生书法欣赏题匾圣手名动海上——唐驼先生书法赏析二三十年代,当漫步在商家林立、店铺云集的上海滩,那五颜六色的招贴;鳞次栉比的广告;名人书写的店招,使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许多店铺匾牌就是闻名遐尔的唐驼先生的手笔。

唐驼先生是抗倭寇名将唐荆川后裔。

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病逝于1938年。

原谱名成烈,又名守衡,字鹤龄、子权、孜权,因座姿不端正且二十九岁时生病,遂至驼背,毅然改名为驼,又号曲人。

他题签名著《孽海花》时首用“唐驼”之名,一时成为美谈。

他天姿聪颖,每日识字五十个,昼夜苦练书法,十七岁时,致力楷书研究,对王、欧、颜、柳诸体悉心临摩。

深得王欧笔意,逐渐形成特有的刚劲秀逸的“唐体”风格。

与沈尹默、马公愚、天台山人并称题额写匾四大圣手,扬名天下。

唐驼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位书法教育者。

早在光绪二十七年,为上海澄衷学堂缮写小学课本《澄衷学堂字课图说》,书中大小文字均由唐先生楷书缮写,清晰优美,一笔不苟,更宜为儿童接受,备受家长、学校及各界名流赞赏。

此外,又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孝弟祠记》和《育和堂记》二种字帖,风靡全国,再版重印达六次之多(陈吉龙先生语)。

另一位受唐驼先生资助留法的杰出人才柳溥庆先生在六十年代首编一套欧、颜、柳、唐(驼)标准字帖,惜未完成,去世后由其女儿柳伦续编完成《唐体孝弟祠记标准字帖》和《唐体楷书间架结构习字帖》出版发行,延惠至今。

略知书法的人都知道,各种书体中,楷书在唐代几乎被写绝,同时,楷书是“静态”字体,有特殊的间架结构要求,笔划稍一挪动便要变异,因此最难创出新的风格和写出书者的个性。

宋代以降,以楷书名家的鲜见其人。

一般的书家大都将楷书作为临习和功底而不会将楷书“示众”,可见楷书创新之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唐驼先生穷其一生创就的“唐体”,在近代史上独树一帜,无人可比。

足可以名家,定可垂世。

其实,他的行书写得也很有灵气,可惜不留心于此而已,否则唐驼先生在书界的地位非一般人可比。

民国早期(1912—1930)海上书法背景下的曾熙研究

民国早期(1912—1930)海上书法背景下的曾熙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民国早期(1912—1930)海上书法背景下的曾熙研究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术学
指导教师:***
20060201
图一.曾熙像之.
圈三曾熙行书论萄横幅一九二六年
图一
曾熙
纸本立轴
莽莽河山匣
一九二九年
阻二曹熙梅花图纸本立轴
一九二九年
曾熙书画作品选刊

一3-
图一
曹患_∞.∞×N
9c_
曾熙书画作品选刊二
—4一
曾熙书画作品选刊三
圈一
曹熙五言钟熏文
款识,
冠群贤弟察正,
何异,宣坚守之勿惑,
农髯曹熙.铃印,自文印。

曹熙之印朱文印;农

曾熙书画作品选刊五
管熙
书i合璧扇
-7-
圈二警熙
仿石溪笔法秋林古刹铃印。

农髯曹熙之印
匪一
曾熙辛酉山水田
曾熙书画作品选刊六
铃印,
曹熙之印
曾熙墓全址
曾熙墓碑
曾熙教居
出生.现为曹熙故居和墓她的看护人.二零四年夏,作者在对曾氏故居和墓址进行实地考察期问,得到了肖老先生的热情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简介:权希军、欧阳中石、李铎、刘艺、沈鹏、邹德忠、张海、林岫、张飙、张光兴权希军:希军先生在艺术上涉猎面较广,主攻书法,长行草,风格劲健潇洒、神韵流宕、朴茂典雅。

写出版有《权希军行草滕王阁序》、刻字艺术系列教材。

2000年中央电视台“翰釜飘香”栏目,做了专题介绍,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特别贡献奖。

欧阳中石: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

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李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

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

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刘艺:撰写了80多篇书法论文和译著。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书法创作中倾向性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书坛出现以模仿今人作品为捷径的倾向,刘艺大力提倡向传统学习。

其后书坛又出现一味仿古的倾向,刘艺又极力倡导写出个性的创作理念,他提倡写字不宜过早定型,要留有发展余地,否则成了框框,就不易突破。

沈鹏:出版《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

邹德忠:篆、隶、行、草兼善。

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参入篆书、简椟、魏碑笔意,撇捺的分披、波横的灵动,间出飞白和渗化,丰富了隶书的笔墨韵致,结体融入篆书、简椟的结构,反古出新,新人耳目。

行草书宗二王,曲崛俊迈、恣情肆意,跌宕有致。

作品参加历届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藏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刻于多处碑林。

民国时期著名国学大师排行榜

民国时期著名国学大师排行榜

民国时期著名国学大师排行榜中国近代的著名国学大师有很多,其中排名前十的国学大师更受人尊敬。

店铺带大家一起看看民国著名国学大师排行榜,欢迎阅读!国学大师:王国维民国以来著名国学大师排行榜排行第一:王国维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人间词话》、《人间词》、《宋元戏曲史》、《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多收入《王国维遗书》。

集外旅日所作笔札,收入《王国维学术随笔》一书。

弟子:顾颉刚,赵万里,姜亮夫等排行第二:梁启超上榜理由: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

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佛学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弟子:徐自摩,蔡锷,胡适,谢国桢等排行第三:章太炎上榜理由:近现代朴学大师,小学大师,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

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

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畏服。

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传读》、《訄书》、《检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菿汉微言》、《国学讲演录》》等。

弟子: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鲁迅,朱季海等。

排行第四:陈寅恪上榜理由: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父为近代著名学人陈三立,人称陈散原的便是,有《散原精舍诗》传世。

陈寅恪通晓多种语言,除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语以外,尤精于梵文、藏语、突厥语、西夏语、契丹语,同时他还精晓小亚细亚等多种业已消失的小语种。

据曹聚仁统计(《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其所晓语言约有18种之多,堪为语言界奇迹,为世人叹服。

民国书法家李瑞清五十七幅书法赏析

民国书法家李瑞清五十七幅书法赏析

民国书法家李瑞清五十七幅书法赏析民国时期(1911—1949)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特别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在战争的间隙和远离战场的后方,也曾出现相对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民国时期的书法承清末碑学之余绪,纵势为尚,变古为新,南北兼收,碑帖并重,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阶段。

其中行草书继宋、明之后,在经历了帖学和碑学的曲折道路,得到迅速发展;章草书沉寂一千余年之后再放光彩;钟鼎、石鼓文为专家学者所注目,正书推重韵度,各呈异趣;隶书和小篆沿清末之余波,走上程序化的末路。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观念的增强,也促进了书法作品商品化的发展,书法作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人们的头脑里已不足为奇,书法家订润鬻书成为理所当然。

以义卖以助国民革命、赈济灾民,则受到社会的尊敬。

书法家以书养书,以篆书为业者亦不在少数,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官僚们对书法艺术的垄断,促进了书法在民间的发展。

社会对书法作品需求量的增加,书法和书法艺术风格流派的竞争随之俱增,刺激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书法工具材料的生产和技艺的改进。

仅以浙江吴兴善琏镇的湖笔生产为例,据费在山先生的统计,善琏镇本地的湖笔生产在1929年达到鼎盛,全镇有三百多户人家从事毛笔的生产,由此即可以看出当时书法普及和发展的水平。

民国时期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以高等学校和著名书法家为核心的书法团体和艺术流派。

北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天津南开大学等学校设有艺术专科,开设书法课,培养书法人才,并组织书法研究会,开展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

以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蔡元培为首的研究会、于右任为首的草书社等书法艺术团体,不仅开展书法的研究、资料的搜集,还组织出版。

八位民国总统及其书法手迹

八位民国总统及其书法手迹

八位民国总统及其书法手迹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代)、徐世昌、曹琨、蒋介石、李宗仁(代)。

(整理网络资料)一、孙中山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专制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书法手迹二、袁世凯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的首脑。

早年在朝鲜发迹,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

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和平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他下令解散国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

他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事件。

袁世凯书法手迹三、黎元洪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

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入海军服役。

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

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

袁世凯去世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

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

黎去世后,以国葬的形式葬在土公山(现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附近)黎元洪书法手迹四、冯国璋冯国璋(1859年-1919年),汉族,字华甫,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人,明代开国勋臣冯胜的后代,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民国代总统。

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起拍價﹕ 30,000-40,000 作品成交價﹕-----
林則徐 (1785-1850) 水墨紙本 立軸
行書七言對聯 170×40 cm.×2
釋文﹕寫書竹簡拈鮮碧﹐ 臨帖藤牋搨硬黃。 鈐印﹕林則徐印 款識﹕少穆林則徐。
林則徐 :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閩侯縣人)﹐字元 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 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是中國清朝 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 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 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 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启 功
( 一 九 一 二 二 〇 〇 五 )

胡锦涛
(一九四二 —

马 英 九
( 一 九 五 〇


(二)
高 邕(1850~1921) 行書十二言聯 (1893年作) 紙本 對聯 150.5×20cm×2 釋文﹕問誰續百首新詩比紅兒顏色﹐ 有人記雙聲舊曲放白石風流。 款識﹕瘦碧先生新成紅冰閣﹐自撰楹帖屬引清異﹐可為名士 傾城一勝事也。癸巳中秋前四日李盦高邕為書之。
戴 笠
( 一 八 九 三 一 九 四 六 )

溥 儒
( 一 八 九 六 一 九 六 三 )

周 恩 来
( 一 八 九 八 一 九 七 六 )

陈 立 夫
( 一 九 〇 〇 二 〇 〇 一 )

梁 实 秋
( 一 九 〇 三 一 九 八 七 )

邓小平
(一九〇四 —一九九七)
赵 朴 初
( 一 九 〇 七 二 〇 〇 〇 )
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碩(1844~1927) 隸書七言聯 紙本 對聯 1903年作 129.5×32cm×2

书法

书法

●年羹尧清朝●王羲之东晋●爱新觉罗·溥杰●民国●王博文●乒坛转战快男●范曾民国∙庞中华民国∙赵朴初民国∙米芾宋朝∙柳公权唐朝∙欧阳中石民国∙王献之东晋∙于右任清朝∙黄庭坚宋朝∙祝允明明朝∙汉章帝东汉∙褚遂良唐朝爱新觉罗·永瑆清朝∙赵普央视播音员∙解缙明朝∙李苦禅民国∙董其昌明朝翁同龢民国吴昌硕民国裴行俭唐朝∙谭延闿清朝蔡京宋朝王勇平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李斯春秋战国虞世南书法家诗人∙卫夫人东晋∙陆机三国沈鹏民国∙文徵明明朝上官仪唐朝∙杨士奇元朝蔡襄宋朝王秀月演说家书法家顾仲安书法家司马彦书法技艺精湛∙卫瓘三国沈尹默民国吴敬恒清朝沙孟海民国贺知章唐朝∙李干成清朝叶根友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司马岳东晋张海民国∙王徽之晋朝∙张芝东汉书法家∙程莘农民国∙爱新觉罗·启新∙民国∙刘炳森民国∙俞樾清朝∙黄苗子民国∙傅山明朝∙张旭唐朝∙卢中南政府官员书法家∙林岫民国∙孙过庭唐朝∙李铎民国∙薛稷书法∙索靖三国李北海唐朝∙钟绍京唐朝∙韦斯琴书画创作∙颜真卿唐朝∙何绍基清朝∙田雪松书法家∙杜审言唐朝∙铁保清朝∙武中奇民国∙放放广告创意撰稿人∙鲜于枢宋朝∙杨凝式五代十国张其成国学家养生专家∙胡秋萍书法家∙蒙汉良∙书法家篆刻家∙邓散木民国∙李刚田民国∙邹慕白书法创作∙方雪雯演艺越剧演员∙魏启后民国∙钱沛云民国∙李东阳明朝陈恩田清朝∙怀素唐朝∙李燕杰演讲艺术界泰斗∙郑板桥清朝∙高二适清朝∙钱绍武民国∙谢无量民国∙祁隽藻清朝∙王讯漠法艺术风格,自成一家。

∙马叙伦清朝萧娴清朝∙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张仃民国∙叶公超清朝秦朝:李斯(篆书)汉魏:张芝(章草)钟繇(楷书鼻祖)索靖两晋:王氏家族(王导王羲之(行楷)其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行草)等)陆机(其书平复帖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人真迹)卫氏家族(卫恒卫瓘等)唐:颜真卿(其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颜筋柳骨)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有很多,唐朝时继两晋后书法的又一高峰。

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

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

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1999年初揭晓。

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1、吴昌硕(188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风格。

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2、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和县,生於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

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

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於唐;后师从黄宾虹。

先生尤擅草书。

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3、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其书法尊崇帖法,富有创见。

其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另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4、于右任(1878-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别署刘学裕,号古愚,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

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

其书法特点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於一炉。

於先生尤擅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曾创作《标准草书》,擅诗文著作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于右任书法》等。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5、沉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

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

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期间曾任《新青年》编委,建国后歷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其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书作於清俊圆润中,呈劲健透逸之姿。

当代25位书法名家,隶书古拙老辣,刚健遒美,韵深味浓

当代25位书法名家,隶书古拙老辣,刚健遒美,韵深味浓

当代25位书法名家,隶书古拙老辣,刚健遒美,韵深味浓为了宣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今年5月份以来,笔者先后发表《古代书法名家隶书作品欣赏》、《清代书法名家隶书艺术欣赏》、《民国隶书名家书法艺术欣赏》等篇文章,系统介绍汉代至民国的隶书名家名作,在查阅史料和创作的过程中,笔者领略了中国传统隶书艺术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为历代名家高深的书法造诣、精湛的书法技艺所折服,更为众多光辉灿烂的隶书艺术作品所震撼。

从民国开始,隶书创作水平虽然程退弱的态势,当代的隶书水平与古代、清代、民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有一批书法名家,他们潜心书法研究、创作和教育,创作出大批优秀的隶书作品,为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文从中摘选25位书法名家,均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均是德艺双馨、硕果累累的老一辈书法名家,因文章篇幅有限,每人仅展示1~4幅隶书作品(以出生先后为顺序),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

1、沈尹默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号鬼谷子,别名君默、秋明,祖籍浙江湖州,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教育家。

沈老以书法闻名于世,民国时期在书坛享有“南沈北于” 和“南沈北吴”的美誉(沈指沈尹默,于指于右任,吴指吴玉如)。

沈老的隶书蕴藏筋骨,清隽妍美,风神爽朗。

2、溥心畲溥心畲(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字仲衡、心畲,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当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

溥心畲精通诗文、书法和绘画,隶书厚重古朴,刚健遒美,气韵生动,意境秀逸。

3、吴玉如吴玉如(1898-1982),字家琭,号茂林居士,自署迂叟,原籍安徽泾县,生于南京,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吴老书法造诣高深,隶、楷、行、草、篆无所不精,启功称之为“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张伯驹赞其“晋唐之风,当代巨擘”,王遐举誉之“品在王内史(即王羲之)、颜真卿之间”。

吴老隶书端丽秀劲、遒健豪放、空灵飘逸。

书法欣赏大师作品,中华瑰宝

书法欣赏大师作品,中华瑰宝

书法欣赏大师作品,中华瑰宝书法欣赏|大师作品,中华瑰宝风樯阵马放笔一戏——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米芾竹前槐后诗帖在“宋四家”中,米芾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纯粹学者艺术家。

在学术研究、书画创作、书画鉴定、收藏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学术方面,他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著作传世,是书法研究的专业必读书。

在鉴赏方面,历史上有不少名帖,都经他鉴定题跋。

他的画,在历种样式。

史上有著名的“米点” 、“米家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法的至于他的行书、草书都是出于“二王” ,而变化生姿。

他用笔非常灵活多变,自称“刷字” ,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八面出锋,用笔沉着痛快,气势超迈飘逸,笔势跳跃,点线俊美,神气完足,把“二王” 行草书写出了一种新境界,是书法史上受到追多追捧、粉丝最多的书法家。

米芾在书法上的成就,得力于他长期对经典的忠实研究。

他曾说:自己是“壮年未能成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

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他对自己书法相当自负。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

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

”枝仙桂香生玉兀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赵孟頫道德经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书法家。

楷书五大书体之一“赵体”,就是他的创造。

他是唐以后唯一的一位楷书“称体”的书家,可见其成就和影响。

但因为他是宋皇室后裔,元灭宋后,他入元廷任职。

因此历史上为人所诟病,认为他为人节操有亏,进而批评他书法“无骨”、“软媚”。

其实赵孟頫的书法在兀朝“复古主义”思潮影响下回归“ 王”,在精心研究“二王”正统经典的基础上变化出新,在楷书、草书、行书各领域都取得了很咼的成就。

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把“二王”所代表的东晋士人贵族风范加以通俗化,使经典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美找到了一种适合大众传播和欣赏的形式。

所以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唯—个能在纯粹的传统语言样式中崛起、能和历史上那些开宗立派大师遥相呼应的大书法家。

民国20位书法大家作品欣赏

民国20位书法大家作品欣赏
高二适
高二适(1903-1977),江苏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当代著名学者、诗 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
纷乱民国,名家辈出,他们挺立的身姿、繁密的树冠、沉沉的果实,日益彰显,他们的缅忆日渐清晰,环视当下,抚今追昔,令人不得感从中来。
徐生翁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徐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被人们公认的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1964年),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我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和著名草书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 “右任”为名;别署“骚心”,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林语堂:当代书法家中,当 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民国20位书法大家作品欣赏
近现代书画名家荟萃,在他们的作品中,手札是一种独特的形式,更能自然地再现他们在乱世背景下特有的人文情怀和博大胸襟,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
今天,我们精心为大家搜集了白蕉、何香凝、黄宾虹、李瑞清、李叔同、林散之、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徐生翁、于右任、张大千等20位书法名家的手札精品,分享给大家。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1972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号双清楼主,汉族广府人,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人士。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 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 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 书法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代: 东晋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20位书法大家作品欣赏
近现代书画名家荟萃,在他们的作品中,手札是一种独特的形式,更能自然地再现他们在乱世背景下特有的人文情怀和博大胸襟,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

今天,我们精心为大家搜集了白蕉、何香凝、黄宾虹、李瑞清、李叔同、林散之、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徐生翁、于右任、张大千等20位书法名家的手札精品,分享给大家。

白蕉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名馥,字远香,号旭如,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

沙孟海先生誉其为: “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书法之余,偶作兰草,风姿绰约,清冲淡远。

盖以精于书道,故能叶叶出草法,办办入楷意。

观其书画,是知非才情学养俱佳者不可入其堂奥。

惜罹难“文革”,流年不永,垂世之作较少。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1972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号双清楼主,汉族广府人,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人士。

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
廖承志的母亲。

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

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
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胡小石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晚年别号子夏、沙公。

江苏南京人,国学大师。

兼为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於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

原籍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
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
山中人。

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来楚生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

别号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晚处易字初生,亦作初升。

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

浙江萧山人。

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

李瑞清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名文洁,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

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人。

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

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鲁迅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亭,后改为豫才。

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

出身于破落封
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
着很高的鉴赏力。

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

马一浮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于古代哲学、文学、
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

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男,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谭延闿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

曾任南京国民政
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

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

王蘧常
王蘧常(1900—1989),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

嘉兴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光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

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

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

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

其书法在书坛独树一帜。

因受山居生活及老庄思想研究的影响,他的“字结体”随性而起,听人自然,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璞之“孩儿体”,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于右任对他的书法甚为赞异,说他是“干柴体”,笔笔挺拔,别有一种韵味。

谢稚柳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

江苏常州人。

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

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汉族,江苏宜兴人。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

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

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

徐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被人们公认的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1964年),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我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和著名草书书法家。

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 “右任”为名;别署“骚心”,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

林语堂: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张大千
张大千,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最早本名张正则,后改名张援、张喧,小名李,号李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起兮。

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张大千先生的书法开始酝酿变化。

他转学多师,学习魏碑,《瘗鹤铭》,参以宋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学习石涛笔法刚劲,不拘一格的书风。

高二适
高二适(1903-1977),江苏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

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

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

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

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

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

纷乱民国,名家辈出,他们挺立的身姿、繁密的树冠、沉沉的果实,日益彰显,他们的缅忆日渐清晰,环视当下,抚今追昔,令人不得感从中来。

也许无法真切地理清民国书法家们的尺长寸短,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是独特的一群,既不同于前人,又异乎后辈。

他们面对的是,烟雨楼台,风云世界。

常言“字如其人”,从他们的书法中,约略可追想他们当年的生活,那一个个意气风发、于大时代中行走奔忙的身形。

他们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那时的人们终日流离奔走。

而书法家或书写者,贯穿始终的,是各自的点画。

他们生于乱世、敢于乱世、担于乱世,他们在乱世中找寻艺术的真谛,他们在大时
代中,记录着历史,成为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