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练习曲
音乐故事: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音乐故事: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https://img.taocdn.com/s3/m/1c17df0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d.png)
音乐故事: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是一位受到世人尊敬的爱国主义钢琴诗人。
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著称。
肖邦于 1810 年 2 月 22 日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
他父亲原籍是法国,曾和波兰爱国者一起参加过柯秋什将军领导的反对俄国沙皇统治的武装起义。
后来曾受聘在大学里担任教授。
他母亲是一位很有音乐才能的波兰妇女,善弹钢琴并且有一副好嗓子,爱唱波兰民歌。
由于母亲的熏陶,肖邦很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他6岁开始跟随契尼有系统地学习钢琴,7岁便在音乐会上演奏。
9岁在慈善音乐会上演奏罗维支的钢琴协奏曲而使听众大为吃惊,被誉为钢琴演奏的天才;10 岁创作一首进行曲献给康斯坦丁大公,12 岁跟艾尔斯纳学习作曲。
1926 年16岁的肖邦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
这时,他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肖邦对祖国波兰怀有深厚的感情,1830年11月,他和朋友一起到欧洲各地旅行演奏,还特意带上一抔祖国的泥土。
1931 年 10 月,他在旅途中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万分悲恸,愤然写出了《c 小调(革命)练习曲》这一充满激情的伟大作品。
从此他便定居在巴黎,尽管他在这里赢得了欧洲第一流钢琴家的声誉,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
因此,肖邦后半生在自己的许多作品中都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的悲愤之情。
1837 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坚强性格。
波兰革命的失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迫害,永远断绝了肖邦返回祖国的道路。
1849 年10月17日,年仅 39 岁的天才音乐家肖邦在巴黎病逝,葬礼直到 10月30日才举行。
八级钢琴考级曲
![八级钢琴考级曲](https://img.taocdn.com/s3/m/924739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6.png)
八级钢琴考级曲有:
1.《C小调练习曲》:肖邦的经典之作,以复杂的左手跑动和右手
八度的旋律为主,展现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技巧。
2.《圆舞曲Op.64 No.1》:勃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旋
律和华丽的技巧闻名,体现了勃拉姆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色。
3.《即兴曲Op.142 No.4》:舒伯特的经典作品,以丰富的和声与
优美的旋律为特点,表现出舒伯特音乐的深情和浪漫。
4.《月光曲Op.48 No.2》: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
深邃的和声为特点,展现了贝多芬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5.《回旋曲Op.168》:海顿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明快活泼的旋律和
精湛的技巧为特点,表现了海顿音乐的风趣和活力。
6.《谐谑曲Op.16 No.2》:肖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风
格和技巧为特点,展现了肖邦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个人风格。
7.《辉煌的大圆舞曲Op.34 No.3》:肖邦的经典之作,以其华丽的
技巧和优美的旋律为特点,表现了肖邦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个人
风格。
8.《夜曲Op.9 No.2》:肖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
情的情感为特点,展现了肖邦音乐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个人风格。
9.《即兴曲Op.142 No.3》:舒伯特的经典作品,以其丰富的和声
和优美的旋律为特点,表现了舒伯特音乐的深情和浪漫。
10.《奏鸣曲D大调Op.10 No.3》: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之一,以其
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内涵为特点,展现了贝多芬音乐的伟大和
深刻。
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
![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https://img.taocdn.com/s3/m/99bb3d5e31126edb6e1a101a.png)
引子
引子部分旋律与伴奏是怎么样的?
音乐从突然闯入的不协和和弦开始,左手
以飞快的16分音符形成暴风骤雨一般的音流,与右手时而悲
壮、时而沉痛的和弦交织在一起。
引子部分音乐共有几次起伏?音乐表达了怎么样 情感?
经过三次起伏,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形成一种巨大的 感情波涛。表达了肖邦在听到华沙沦陷这个晴天霹雳一般的 噩耗后,情绪几乎疯狂,心中充满了痛苦绝望。他心中正在 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肖邦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
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 家。于是少年肖邦逐渐以“第二个莫扎特”而闻名于华沙。 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 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虽身处 异乡,却心系祖国;他的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积极地 向世人传播当地的民族文化。
创作与1831年9月,这时肖邦不愿为侵略者演奏被迫 离开祖国逃亡到巴黎。途径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 兰起义失败而陷于沙俄之手的消息,悲愤难抑,他反 复对上帝的呐喊“俄国人的罪行你没看到吗?或者, 或者你自己也是一个俄国人!?”这首练习曲正是在 这种万般悲愤的心情下创作的。
聆听全曲,速度与节拍是怎样的?全曲可分成几段?
A段
第一段主题是什么?描写的情感是什么?
刚毅、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 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想象肖邦当时的心情是怎样激昂 慷慨和起伏难平。
B段
伴奏旋律呈下行走向还是上行走向?表现了怎么 样的情绪?
结尾
全曲的感情发展
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
![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https://img.taocdn.com/s3/m/99bb3d5e31126edb6e1a101a.png)
同学们说说这音乐作品给你一个最直接的感 受是什么?你可以为他起什么名字?
速度快、紧张、激昂悲愤
《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以达到教学目的。
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 技术练习融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常见乐曲。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创作与1831年9月,这时肖邦不愿为侵略者演奏被迫 离开祖国逃亡到巴黎。途径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 兰起义失败而陷于沙俄之手的消息,悲愤难抑,他反 复对上帝的呐喊“俄国人的罪行你没看到吗?或者, 或者你自己也是一个俄国人!?”这首练习曲正是在 这种万般悲愤的心情下创作的。
聆听全曲,速度与节拍是怎样的?全曲可描写的情感是什么?
刚毅、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 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想象肖邦当时的心情是怎样激昂 慷慨和起伏难平。
B段
伴奏旋律呈下行走向还是上行走向?表现了怎么 样的情绪?
结尾
全曲的感情发展
1.肖邦听到消息之后的不可抑制的痛苦和悲愤。
2.主旋律出现,好像是冲锋陷阵的角号。仿佛是愤怒中的抗 争,痛苦中的挣扎。
3.内心与现实的对比,出现片刻的幻想(华沙革命凯旋而归)
4主旋律再次出现,而且力度更强。顽强抗战,坚定不移的 信念 。
5悲伤的音调 ,对革命牺牲者的哀悼。
6在很强的力度下结束,表示出斗争并未结束,未来属于光 明的力量。 好像在“宣告波兰不会灭亡”。
速度快紧张激昂悲愤练习曲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技术而创作的乐曲以达到教学目的
“钢琴诗人”肖邦 ——c小调练习曲
肖邦 (1810-1849)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伟大的 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浪漫乐派的杰出 代表.
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
![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12308e728ea81c758f578df.png)
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
《钢琴音乐的奇葩》
——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设计说明
一、课标解读
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世界钢琴文化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又称为《革命练习曲》。
这首钢琴作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30年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失败,俄国重占华沙的消息后创作的。
反映了肖邦震惊、愤怒的心情,也表达了肖邦的爱国之情。
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A+B+A1+结尾。
鉴赏这首钢琴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作者内心的爱国之情。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
《c小调练习曲》-完整版课件
![《c小调练习曲》-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9d7e1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6.png)
•这节课的内容认识肖邦聆听与鉴赏《c
小调练习曲》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 在欣赏肖邦音乐的同时更应该向肖邦学 习他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以后报效 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 作业: • 1:回家听熟《c小调革命练习曲》。 • 2:收集更多萧邦的音乐,下节课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歌曲赏析
• 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 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
• 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 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
• 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诉着内心 的苦痛。
• 乐曲中段,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的音调,在急骤 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
歌曲简介
• 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 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 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 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首练习曲,1831年创作的《c 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是其中流传得最广的 一首。
浅析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浅析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https://img.taocdn.com/s3/m/5c65991755270722192ef764.png)
的直观表现 , 是功能表现之 中的美, 我们称其为“ 人造 自然美” 或“ 第二 自然. 。设计 美作为人丈 关的核心之 一, 在其构图技巧 中组涵看各种愈味和情趣, 它所体现 出的‘ 真, 、 呀 善” 、 “ 灸” 的统一对陶冶人的情操 、 净化人 的心志、 提升人的境界有若重要价值。
关键 词 : 设计 美学 教育
京 : 乐器 , 1999 , (3 ) :P6- 7.
[4 ] 彭逸伟一 浅谈肖邦(C 小调( 革命) 练 7 曲) [1l . 沈 M : 沈 m 教育学院学报 .2003 , ( 1) :P67- 69.
133
关键 词 : 肖井 练 习曲 革命 钢琴 音乐
阶, 构成一幅革命军战士英勇冲锋的激战场面, 使人震
惊激奋 。
Wpi a hom .d :. ,
里克 肖邦,是 19 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 他既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波兰 民族乐派的伟大开拓者。同时对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都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时代背景等原因, 肖邦作品大 多表现了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的热爱是他一 生始终不变的基本思想。他的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 动紧密联系, 发挥着富于革命性的作用。 肖邦 1810 年生于临近华沙的热拉左瓦一沃拉的一 个 田庄。父亲原是法国人 , 年轻时移居波兰, 参加过波 兰的反抗异族侵略的起义 . 失败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母亲是波兰的贵族, 会弹钢琴 , 会唱波兰民歌。肖邦从 小便从母亲那里受到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影响,从父亲 那里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幼年的肖邦就显示出了 不凡的音乐才能, 尤其对钢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6 岁时开始学琴 , 7 岁登台演出, 9 岁时便开始演奏罗维支 的钢琴协奏曲, 引起了观众 的轰动, 从此被誉为 少年 钢琴演奏天才,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 终于成为优秀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高中 音乐鉴赏 《c小调练习曲》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高中 音乐鉴赏 《c小调练习曲》](https://img.taocdn.com/s3/m/d3c215a05acfa1c7ab00cc69.png)
c小调练习曲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马克西姆版的《c小调练习曲》。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c小调练习曲》)二、分段欣赏《c小调练习曲》1、简介作者:肖邦①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②老师补充。
2、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3、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a、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b、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4、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a、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b、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c、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5、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三、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四、音乐知识:练习曲通常练习曲有两类。
高中-音乐-教案-《c小调练习曲》
![高中-音乐-教案-《c小调练习曲》](https://img.taocdn.com/s3/m/2327a76c227916888586d771.png)
结构。
2.教师引导同学们标记曲式结构,并引导同学们理解复三部曲式结构。 (1)播放核心音乐乐曲的引子部分,并提问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A 部音乐表现了什么感受?从哪里可以听出来? (3)B 部音乐情绪与 A 部有什么不同?从哪里可以体现来?
(4)A’部与哪一部分相似?音乐表现了什么感受?
3.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通过《c 小调练习曲》表达了怎样的精神主旨?请同学们以小组讨
成音乐风格的不同点在于哪里?下节课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论为单位展开片段,走进肖邦和他的生活,了解肖邦,拓宽音乐历史视
野。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小结作业
作为一个成功的音乐家,技术上的成就只是一个方面,情操上的高尚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
重。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李斯特钢琴音乐作品,并思考两位浪漫大师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形
核心素养
《c 小调练习曲》
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能从整体上认知音乐艺术的音响特征和文化背景,能从不同体裁和形式
的作品所具有的音乐表现特征出发,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如从作品音响本体和音乐表现要素
(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体验音乐美感,领悟作品表现意图;在听赏和
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感知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意境、意志并产生共鸣;体验、辨识并描
学生自由回答。(肖邦)
2.教师进一步追问,同学们对肖邦的了解,顺势导入本课。 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c 小调练习曲》的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肖邦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
深入探究
1.教师再次播放《c 小调练习曲》的现场演奏视频,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音乐主题特点划分
述音乐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评价作品的社会功能。
浅析肖邦《c小调练习曲》
![浅析肖邦《c小调练习曲》](https://img.taocdn.com/s3/m/d977ac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1.png)
浅析肖邦《c小调练习曲》
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钢琴曲中最有特色的一首,它是一首拥有深刻哲学意义和极强感染力的作品。
在学前教育中,把它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钢琴演奏技艺。
首先,演唱《C小调练习曲》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节奏感,让孩子们得到心理和肢体的同步,从而培养细节把握能力;其次,欣赏这首曲子也会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为这首曲子最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它像一条彩色丝线随着一朵朵绚丽的花儿将观众带入了一个魔幻世界,很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幻想;再者,演奏《C 小调练习曲》会发展孩子们的钢琴技艺,这首曲子对钢琴技艺有极高的要求,需要熟悉节奏、能把握时间,还要娴熟灵活的运用双手的技巧,以此培养孩子们的钢琴演奏技艺。
总而言之,使用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来进行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们在众多个性和技能方面的发展。
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
![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d4ad7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1.png)
《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c小调练习曲》,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c小调练习曲》是高中音乐第五单元的一首欣赏作品。
肖邦的这首作品,表达了在华沙革命失败后肖邦的心里感想,并因此而作曲。
因此,《c小调练习曲》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
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学生们通过学习欣赏这首作品,能够对西方器乐作品进行欣赏,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高中阶段的学生,音乐感知觉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渐形成音乐审美态度。
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学生们愿意通过作曲家、音乐作品的背景等方面学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所以在教学时,要大胆的将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练习曲的音乐体裁形式,体会西方音乐作品的内涵,增强多元音乐文化欣赏。
2.通过聆听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
3.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丰富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欣赏《c小调练习曲》,聆听并思考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作曲家的精神内涵。
难点是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c小调练习曲》教案
![《c小调练习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72c5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b.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c小调练习曲》教案适用科目:音乐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的基本音阶和和弦。
2. 培养学生对练习曲的兴趣和演奏技巧。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c小调音阶和和弦的演奏技巧。
2. 练习曲的节奏和音准。
难点:1. c小调的和弦转换。
2. 练习曲中的快速指法和双音演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乐谱和教材。
4. 节拍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知识,如音阶、和弦等。
2. 讲解:讲解c小调的基本音阶和和弦,通过示范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练习:让学生跟随节拍器,逐句练习练习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4. 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5. 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巩固c小调音阶和和弦的演奏技巧。
2. 练习练习曲,提高节奏和音准。
3. 欣赏其他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演奏、练习曲的完成度以及课堂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1. 音阶和和弦的准确性。
2. 节奏和音准的掌握程度。
3. 演奏时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步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八、教学拓展在学生掌握c小调练习曲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调性的练习曲,如G 大调、D大调等,以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也可以引入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如民谣、流行音乐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九、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乐谱。
2. 网络音乐资源,如音乐视频、音频等。
3. 音乐制作软件,如GarageBand、FL Studio等,用于学生创作和编曲。
《c小调练习曲》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音乐
![《c小调练习曲》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c47395b8050876323012123e.png)
《c小调练习曲》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音乐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感受旋律一泻千里的特点,感受练习曲的音乐体裁形式,体会音乐中的爱国情怀。
2.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实践、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作品的人文内涵。
3.能够记忆音乐主题旋律,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体会作品中体现的爱国情怀,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能够记忆音乐主题旋律,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上课伊时,教师播放李云迪的视频《升c小调夜曲》,并引导学生思考: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作品的作者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引入课题——《c小调练习曲》。
(二)整体感知1.初听乐曲,教师播放音频。
并设问:“作品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的经典之作,听完这首作品我们内心是悲愤的、热血沸腾的。
2.复听歌曲,并请学生说说对于肖邦的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这首作品在肖邦得知波兰战败的时候,将炽热燃烧的感情化为音符,把自己全部的悲愤都通过音乐倾泻在钢琴上,《c小调练习曲》,也被成为《c小调“革命”练习曲》。
(三)分段欣赏1.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部作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2.教师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并提问: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感受?从哪里可以听出来。
(高声部清澈明亮,再现波兰英雄在愤怒中抗争,在痛苦中挣扎的情景)。
3.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并提问:第二部分音乐情绪与第一部分对比有什么不同?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第二部分的音乐给人一种紧张感,从呐喊式主题的反复、变化、转调等方面可以看出)4.教师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并提问:这一部分音乐与哪部分相似?音乐表达了什么感受?(与第一部分相似,音区从高音走向低音,回归自豪、明亮的音乐形象)5.整首作品表现了肖邦怎样的情感?学生与同桌共同讨论后自由发言。
高中音乐教案-《c小调练习曲》导学案
![高中音乐教案-《c小调练习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6d9bfc850ad02df804178.png)
《c小调练习曲》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3、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
二、教学重点:欣赏《c小调练习曲》,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三、教学难点:通过鉴赏,感受浪漫主义的音乐的风格。
四、教法:讲授法、谈话法、欣赏法、五、教具: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影片《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
学生思考:1、“斗琴大赛”中的两手作品是谁的作品?(肖邦)2、这两首是什么作品?师:周杰伦在这部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展现了他的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
而“斗琴大赛”中出现的三首曲目中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是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但影片中并未完全抄袭经典,而是精心改编,令人耳目一新。
l适当简介《升c小调圆舞曲》《黑键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邦(周杰伦的偶像)的钢琴音乐。
(二)教学新课:1、简介作曲家肖邦。
师:大家对肖邦有所了解吗?生:自由发言师补充: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及钢琴演奏家。
并且不到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演奏家及作曲家。
他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另外,他的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领域,这在西方音乐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他被誉为“钢琴诗人”,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回答。
(因为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
)2、鉴赏《c小调练习曲》(1)什么是“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 师弹奏一首简单的指法练习曲,请同学们说出其特点。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比较单调和枯燥)* 引出何为“音乐会练习曲”?生:回答。
《c小调练习曲》教案
![《c小调练习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aa13f7b4daa58da1114a64.png)
《c小调练习曲》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协奏曲的结构。
2、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钢琴的发展及钢琴的真正价值的了解,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钢琴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
教法放磁带,让学生欣赏两遍,了解曲子的旋律特点。
学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1、作者介绍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
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
2010年为肖邦诞辰200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
2、作品介绍乐曲创作于1831年9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途中经维也纳、慕尼黑,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内心深处沸腾着剧烈的激情和愤怒。
乐曲就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所以人们也简称其为《革命练习曲》。
3、欣赏《c小调练习曲》。
《c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
4、播放《c小调练习曲》,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乐曲表达的是作者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三、小结。
《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4595f37cd184254a353555.png)
《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乐曲内容。
【知识与技能】了解伟大作曲家肖邦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起始阶段
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
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
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
二、展开阶段
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与作品。
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
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
4.根据以上的分析,第三次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并总结每一个部分乐曲内容、风格、情绪特征等内容。
三、形成阶段
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
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四、结束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主义“钢琴诗人”——肖邦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钢琴诗人的战曲
洛阳市第八中学 王 诗 瑶(1810—1849)
思C考小:乐调曲练表达习了曲怎样(的情革感命? )
思考:
• 乐曲是怎样开始的?
一个具有爆发力的和弦
• 作曲家有什么创作意图?
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感到十分震惊
听音乐,并思考
引子
A段
附点
号 角 式 主 题
B段
• 与A段相比,旋律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1.旋律拉宽,变得舒展 2. 整体下行
A’段
三连音
A 段
尾声
象征必胜的决心
互动
完整聆听《革命练习曲》,尝试设计符合主题的动作
引 子 ——A当每个主题出现时, 请全体同学一起迅速整齐地做出相应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