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导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孔乙己》导学案及答案

《孔乙己》导学案及答案

5 《孔乙己》师生共用导学案备课:徐春红课型:讲读课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3.理解小说主题,通过人物活动的典型社会环境,了解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

【知识链接】1.小说常识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附:四大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②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A.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B.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C.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作者及写作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

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

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幼年丧父,家道衰落。

为探索救国道路,鲁迅曾学习洋务实业,后又留日学医,但最终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

他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等,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唤醒世人。

其作品文字犀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全部作品结成《鲁迅全集》。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不少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醉心功名,好喝懒做,不会营生。

鲁迅先生对此深恶痛绝。

《孔乙己》导学案【部编版九下第5课】

《孔乙己》导学案【部编版九下第5课】
重点难点
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探究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理解文章主题。
一、作者、内容简介: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荤菜hūn侍候shì绰号chuò伤疤bā笔砚yàn惋惜wǎn
夹袄ǎo乱蓬蓬péng唠唠叨叨dāo不屑置辩xiè羼水chàn
补充:
哄笑hōng品行xíng拖欠qiàn附和hè恳切kěn门槛kǎn间或jiàn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别:别人bié别扭biè
曲:弯曲qū歌曲qǔ
当:当心dāng上当dàng
六、写作手法:
1、叙述视点精巧,结构严谨
2、描写生动逼真,人物性格鲜明
教学
反思
第五部分(12~13):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四、研读探究: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段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这段话写了孔乙己故意在文字上兜圈子,为自己开脱,以摆脱尴尬,挽回一点面子,表现出他的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
补充:
【唠唠叨叨】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格局】布置格式。
【声气】这里指态度。
【绽出】这里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不悄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认为不值得。
【附和】语言、行动追随别人。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5 孔乙己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5  孔乙己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第二课时..........品味含笑的哀一、新课导入......《孔乙己》写于................................年冬。

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文章篇.......1918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孔乙己这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究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品析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速读课文,.....梳理.......,完成下面的填空........。

...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开头........3.段):发展(......4.—.9.段):高潮和结局(.........l0..-.13..段):2...下列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1...学生质疑,讨论解答。

《孔乙己》集体备课预习导学案

《孔乙己》集体备课预习导学案

名于世。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重新修建。改革开放以后,咸亨酒店成为同外部世
界联系的纽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凡是度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
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
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涵。 【课前准备】
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4.小说写“我”这个 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1)“我” 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 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2) 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 内容简要; (3)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 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 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课堂小结】
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
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涵。 【课前准备】
1.给下列字注音。
颓(
) 唐 附和(
) 分辩(
) 不屑( )
咸亨( )
蘸( )
涨红( )
2. 解释词语 ①不屑置辩: ②绽出: ④分辩: ⑥缠夹不清; ⑧大抵: ⑩附和:
砚( 惋惜( 绽出(
) ) )
羼水( 阔绰( 间或(
③颓唐: ⑤格局: ⑦阔绰:
⑨营生:
) 拭(
)
) 舀水( )
) 哄笑( )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完成问题。 快速默读全文,思考: 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姿态,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

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的固守与痴迷。

但孔乙己却没有丁举人那样的幸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

而长期为应试科举埋头苦读的生活已使他手无缚鸡之力,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与平衡。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二、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的。

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一处是第四段,一处是第六段,一处是第八段,一处是倒数第三段。

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

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

在短衣帮众人的心目中也是“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被奚落和取笑。

他们意识不到在封建秩序中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处于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的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孔乙己》导学案和教学案及答案

《孔乙己》导学案和教学案及答案

孔乙己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导言】鲁迅先生对他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旧中国,他又有着怎样的命运?让我们阅读小说,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感知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默读课文】我把课文读了()遍,读通了课文。

【积累基础】1.了解作者:鲁迅,中国现代著名家、家和家。

中国现代文学杰出的奠基人。

原名,字。

他出生于浙江(地名),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大胆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2.积累字词: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每词写两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阔绰.()羼.水()笔砚.()间.或()拭.()不屑.置辩()附和.()蘸.()打折.()门槛.()颓.唐()【感知人物】跳读文中描写孔乙己的语句,依据这些文字,我为孔乙己制作一份小档案。

【评改反馈】自己检查、批改。

(或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评价:【浏览课文】浏览课文,熟悉情节。

【概括内容】我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所写的内容。

【鉴赏人物】鉴赏小说主人公——孔乙己1、细读小说中描写外貌的语句,我对孔乙己有了初步的印象,我把它记在下面。

在对孔乙己的描写中,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细节是:2、跳读孔乙己两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段落,找出小说中关于孔乙己与周围人的对话,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言刻画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把结论写在下面。

3、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多种看法:有的说他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也有的说是要归咎于他自己的不争气……对此,我的观点是:记下同学们的看法:【自审自改】对于孔乙己这个人物,我还想说一说。

1、完成作业本P10-11,第1-5,7题。

2、课外阅读《呐喊》。

第二课时【学习导言】《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的前夜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最满意的一篇小说。

在深入分析了孔乙己的形象之后,再深入探讨这篇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可以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并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第5课 孔乙己(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第5课 孔乙己(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第5课孔乙己(导学案)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2.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

3.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3.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

4.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5.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小说的结构。

读小说,首先要知道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所以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研读课文的第一步。

有的故事比较集中,有比较明显的事件发展过程,这类小说就可以抓住线索进行梳理。

而《孔乙己》这类小说,并不是集中在某个事件上,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咸亨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一中心人物,描写发生在其中的几个场景,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教学时,可以划分小说的层次,看看文中讲述了哪些事件,孔乙己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他命定的结局的。

2.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杰作,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一既可怜又可气,既可叹又可悲的读书人形象。

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小说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描写人物外貌和神态的语句,通过这位“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动作和语言,分析孔乙己其人的典型性和独特性,深入挖掘这种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3.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深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学生版-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学生版-导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精彩开篇词.....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毕生以文艺作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的武器。

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学习目标....1...品味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5...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咂摸带笑的泪......一、新课导入......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大都知道《孔乙己》;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深刻印象。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5.《孔乙己》导学案含答案

5.《孔乙己》导学案含答案

5.《孔乙己》导学案设计: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孔乙己性格特征。

3.体会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4.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学习难点】探究孔乙己性格的复杂性;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唐附和( ) 不屑置辩( )咸亨酒店()羼水蘸()阔绰()涨红绽出哄笑间或()打折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屑置辩:_______________②颓唐:_________________③之乎者也:_______________④附和:_________________⑤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3.修改错别字。

①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②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③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④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4.根据原文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词。

①只有穿长衫的,贯才_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②孔乙己_ 出九文大钱。

③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 住。

④孔乙己_ 出四文大钱。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_ 上了一层灰色。

5.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文中刻画的典型社会环境是,典型形象是。

文中的“我” 作者鲁迅。

6.读了本文后,孔乙己的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参考答案:1.颓唐附和(he4) 不屑置辩(xie4)咸亨酒店(heng1)羼水蘸(zhan4)阔绰(chuo4)涨红绽出哄笑间或(jian4)打折2.①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屑,值得。

②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③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丰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含讽刺意味。

【语文9年级下】导学案:5-8课++答案

【语文9年级下】导学案:5-8课++答案

《孔乙己》参考答案(一)1、D2、B3、C4、C5、(1)√(2)×(3)√(4)√(5)√(二)1、社会地位低下,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特殊身份2、迂腐,好卖弄学问;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3、他社会地位低下,身份卑微4、“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5、口语;书面语;又恼又羞、自欺欺人6、不能换。

因为换后不能突出孔乙己拮据而穷酸却又装腔作势的神气.。

7、增加悲剧气氛,以乐衬哀。

《蒲柳人家》参考答案(一)1.D2.略3.断喝冲下名讳4、扈三娘李逵宋江吴用5、描写的对象是一丈青大娘。

这段话中的加点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二)6.带有浓郁的自嘲意味,暗示了作者阅历的丰富。

7.口语。

8.①A透露出作者忍辱负重的痛苦B写出了作者渴望光明的情感②以此假想,控诉了极左路线对人才的扼杀。

③指因受迫害使事业荒废,是一种解嘲式的幽默。

④A指美国社会 B说明中国留学人员在美国社会地位的低下。

9.深恶痛绝、一言以蔽之、挥金如土、无形的、无法乱扔。

10.三国时刘禅指乐而忘返。

11.D12.A《变色龙》参考答案(一)1.B 2.B3.(1)肖像动作(2)肖像动作(3)语言(4)神态(二)4.俄契诃夫《变色龙》。

九下5 《孔乙己》第三课时导学案

九下5 《孔乙己》第三课时导学案

2.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呢?
3.品味语言(从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方面各找一 句品析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
刻画人物的方法
(1)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2)白描手法和生动的细节描写。
(3)多角度描写人物(侧面描写与正面描 写,各种人物描写方法)。 (4)以喜写悲,以乐写哀。
课外积累
自嘲
深受封建文化、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穷知识分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同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吴敬梓给 热衷功名的“范进”贴上“丑”的标签,极尽讽 “悲惨” 刺,那么鲁迅给热衷功名的孔乙己贴上的 “批判、否定” ,又 标签,既有对他“怒其不争”的 同情 有对他“哀其不幸”的“ ”。作者鲁迅通过 封建制度 孔乙己这一形象,控诉了“ ”的罪恶, 冷漠、麻木 揭示了国民“ ”的状态。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自嘲》
老师寄语
学会生存 ,走向生活,做智 慧的读书人。 通过读书要树立热爱劳动的 观点,不能四体不勤,好逸恶劳。
研读思考 探讨根源
1.孔乙己的命运——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没人关心他的死活,命运悲惨 2.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 源是什么? 温馨提示:
1.边听录音边思考,合作交流 2.第2题应从文中找依据,再 归纳总结,条分缕析 3.各组选代表全班展示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根源
示例:
(读)P28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 跌……” 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以“跌断” 来掩饰,他遭遇悲惨,但仍死要面子,至死不 悟,造成命运悲惨的根源是他自己不思悔过, 浑浑噩噩不觉悟。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孔乙己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文学作品以及作者的背景和写作动机;2. 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和语言特点;4. 探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导学内容】【导学一】了解背景请同学们思考:《孔乙己》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答案:《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他写这篇作品是希望通过描述一个痛苦而渺小的人物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并进而呼唤人们的良知和善良。

【导学二】分析人物1. 描述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醒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描述薛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醒同学们:可以从薛嵩对孔乙己的态度和对待其他人的方式进行分析。

【导学三】分析情节结构1. 本文的情节结构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明概括。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进酒店”、“孔乙己弹琴”、“孔乙己遭打骂”、“孔乙己厚葬”等方面进行分析。

2. 为什么孔乙己在酒店遭到了打骂?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性格以及薛嵩的嫉妒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导学四】探讨作品的意义与主题作者通过《孔乙己》这篇作品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主题?我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和启示?提醒同学们:可以从作品中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以及人性的善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导学五】个人思考与表达1. 如果你是薛嵩,你会如何看待孔乙己?2. 你有没有遇到过孔乙己这样的人?你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什么?3. 你对《孔乙己》这篇作品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了解了《孔乙己》这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分析了孔乙己和薛嵩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了作品的情节结构以及思考了作品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也增强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导学案延伸部分【导学延伸一】了解背景《孔乙己》这篇作品是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他将小说设定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

5、《孔乙己》导学案含答案,第二课时

5、《孔乙己》导学案含答案,第二课时

学 年2013-2014 科 目 九年级语文课题5、孔乙己(2)使用时间2014.3.主备人张 茜使用人 九年级师生 课型 新授课 审核 学案序号31学习目标 理解评析孔乙己形象及作品中次要人物形象。

重难点 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

教师寄语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

3、关于“孔乙己”原型的几种说法: (1)《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说,实有其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

—————(摘自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第二课时 品味含笑的哀【导语】《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

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孔乙己这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究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品析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合作探究1·人物】 1、孔乙己人生档案 姓名 籍贯 年龄 出生年月 学历 身体状况 特长 谋生手段 生活空间工作 生活 经历最终结局2、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3、孔乙己以上的各种行为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呢?■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 4、综合矛盾,统一矛盾,全面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人教版语文九下《孔乙己》导学案5

人教版语文九下《孔乙己》导学案5

孔乙己学习目标:1、掌握注释里的生字词。

2、理解孔乙己的人物形象以及造成这一人物形象悲剧的根本原因。

3、培养学生用一颗善良的心待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领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所起的作用,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会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中含义丰富而深刻的语句,进而懂得这些语句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揣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作者描述的不同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角色,更好地体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和叙述方式,提高写作阅读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颓.唐()(2)羼.水()(3)绽.出()(4)荐.头()(5)绰.号()(6)踱.进()(7)笔砚.()(8)蘸.()2、解释下列词语。

(1)格局()(2)绽出()(3)大抵()(4)营生()(5)声气()(6)间或()(7)污人清白()(8)阔绰()3、认真研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履历表。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二)简介作品及作者。

(三)初读课文,把书下注释拼音注到课文中去。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导学”,交流预习时的困难、疑惑。

2、交流讨论“预习导学”第3题。

(五)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1、文中还有许多其他人,如掌柜、小伙计、其他食客等等,结合文中相关描写语句,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人。

2、文中多次出现“笑”,这有什么用意?3、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个小伙计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三、巩固延伸(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孔乙己低着头,坐在地上喝完最后一口酒,拖着断腿,用“手”慢慢向外“走”去。

“这下打折了腿,还会再偷?”“再偷,怕连手也打折!”孔乙己害怕听到这笑声,咬着牙,拖着腿,使劲向前移去,口里不停地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点灾难,何足道哉?”人们的笑声听不见了,他在咸亨酒店后面的山坡上坐下来。

《孔乙己》导学案(B4排版_有详细答案)

《孔乙己》导学案(B4排版_有详细答案)

1阅读课文两次。

2、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县恒景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预案初三语文《孔乙己》导学案班别姓名学号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羼水( ) 颓唐( 笔墨纸砚( ) 不屑置辩(附和( )咸亨酒店(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

当时辛亥革命刚推翻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 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作为进步知识分子,以文章作为武器,从各个角度向封建礼教发起进攻,深刻批判了“礼教吃人”的罪恶。

《孔乙己》就是这样一篇小说。

鲁迅通过描写孔乙己这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下层4、作者为什么给这篇小说取名为“孔乙己”?“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

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 。

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即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 批判的对象。

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及普通群众的麻木、冷(二)精读课文,探究人物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

1、在孔乙己身上表现出了很多的矛盾点。

默读课文,完成下面这个填空题。

4、根据故事情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第一部分(第1 — 3节)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一一鲁镇咸亨酒店。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第二部分(第4— 13节)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其社会根源。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第二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选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 孔乙己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5、《孔乙己》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序号:主备人:授课人:课型:新授课
1.听老师范读课文,圈画课文的生字词。

颓唐(tuí)附和(hè) 分辩(biàn) 不屑置辩(xiè)
咸亨酒店(hēng) 砚(yàn) 荤菜(hūn) 羼水(chàn)
拭(shì)蘸(zhàn) 惋惜(wǎn)阔绰(chuò)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之乎者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

大抵:大多。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格局:布置的格式。

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

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3.背景链接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1.品味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5.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一)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孔乙己几个生活片段。

【交流点拨】六个生活片段:(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6)孔乙己被打断腿。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部层次是怎样的?分属怎样的情节结构?简要概括各部分内容。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前三段):通过对叙述者“我”在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作好了铺垫,这可以说是小说的“序幕”部分,鲁镇上“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的酒店格局,盐煮笋、茴香豆等“下酒物”,在不经意中已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二部分(从第四段到倒数第二段):这是整篇小说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到“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作者以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括力的细节,传神地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属于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二层:孔乙己因偷窃而被权势显赫的丁举人家打折了腿,成了一个彻底的“废人”,使他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难以维持了。

小说突现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买酒、在别人的耻笑声中用手“慢慢走去”的凄惨场景,属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将叙述者“我”的思绪从二十多年前的过去回到“现在”,以“我”的亲身见证来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首尾呼应中强化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属于情节的尾声。

3.这篇小说的结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生甲:别的小说要么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要么叙述一个人的一生,这篇小说却用孔乙己一生中的六个生活片段连缀成文,一线串珠,别具一格。

生乙:小说开头先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介绍酒店的格局,描述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引出主人公孔乙己。

接着叙述孔乙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的人生悲剧。

先搭舞台,再上演精彩剧情,构思巧妙。

生丙:小说在笑声中引出孔乙己,最后他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让“笑声”贯穿全篇,留给人们深思,小说独具创意,布局奇特。

4.小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者以一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这样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而且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二)环境描写
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1.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这篇小说哪些语句属于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几句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孔乙己打折腿,用手走路的悲惨遭遇作铺垫。

2.课文哪些地方属于社会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交流点拨】生甲: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