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共1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犯罪是社会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对于犯罪预防和司法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犯罪心理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犯罪行为。

一、动机与心理冲突犯罪行为往往源于罪犯内心的动机与冲突。

犯罪动机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

外在动机包括贪婪、报复、嫉妒等,这些动机通常与物质利益或情感因素有关。

内在动机则涉及到心理上的追求和满足,例如权力欲望、控制欲望以及激发寻求刺激的欲望。

心理冲突是罪犯内心的一种紊乱状态,可能因多种原因产生。

一方面,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可能来自童年期的创伤经历,如虐待、失去亲人等。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可能引发心理冲突,比如失业、家庭破裂等。

这些心理冲突未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能会促进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心理评估与预测为了更好地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心理评估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心理评估通过测量罪犯的人格特征、心理功能和心理病理状况等来获取一系列信息,以便对其潜在的犯罪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实践中,心理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心理测试、个案分析和采访等。

通过这些手段,心理专家可以对罪犯的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和社交适应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判断罪犯潜在的再犯倾向和犯罪类型。

三、心理治疗与矫治犯罪心理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罪犯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还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矫治方案提供了依据。

心理治疗是矫治罪犯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犯罪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罪犯认识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并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降低罪犯再犯率,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施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罪犯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同时,治疗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倾听罪犯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

四、心理学在犯罪侦查与犯罪预防中的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还在犯罪侦查和犯罪预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犯罪心理,可以为侦查人员提供线索和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追踪犯罪嫌疑人。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暴力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暴力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暴力现象的产生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亚当斯理论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自我感觉理论。

该理论主要认为人们的自我感觉来源于他们所接受到的对待。

如果个体感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会感到有价值,从而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相反,如果个体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会感到愤怒和挫败,从而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

在暴力行为中,个体往往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种对待可能来自于社会或者家庭环境,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愤怒情绪,进而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二、敏感性与攻击性从个体心理角度来看,个体的敏感性和攻击性往往也是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中的“攻击性”是指倾向于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的倾向。

敏感性则是指个体对于一些特定的触发因素会产生过度敏感的反应。

在暴力行为中,个体的攻击性往往被刺激,并且个体的敏感性也被刺激,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对于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学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大量暴力行为的影响,这些暴力行为的模仿和学习,代表了孩子的一种行为模式,进而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四、心理调适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个体的心理调适也是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处于压力或者失落的状态下,很容易失去自控能力,从而产生暴力行为。

这种失控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许多犯罪行为都是在个体心理不稳定的情况下出现的。

五、心理治疗尽管暴力行为源于心理,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来控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群体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从而防止暴力行为的出现。

总之,暴力行为的形成是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解析

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解析

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解析暴力行为是指个体通过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或者达成目的的行为。

尽管这种行为对个体和群体会造成伤害,但仍有一些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会选择使用暴力行为。

在此,我们将探讨暴力行为的心理学问题,并试图了解根源。

暴力行为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情绪失控情绪失控是暴力行为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个体遇到情绪刺激,例如愤怒、沮丧、害怕和羞耻时,他们可能会失去理智,不再能够自我控制。

此时,暴力行为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反应,来解决他们当前的情绪问题。

2.社会不公社会不公现象存在很多方面,包括贫富差距、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方面。

在这些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压抑。

当这些压力和不公正的情况到达一定的程度时,个体可能会使用暴力行为来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

3.攻击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其特征是对他人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患有这种障碍的人可能会经常出现暴力行为,而这些行为并不是任何情境下都会出现的。

以上是导致暴力行为的一些常见原因,但存在暴力行为的根源还要更深入一些。

实际上,暴力行为背后存在更深层次原因,这些原因可能与个体的人格、童年记忆、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相关。

1.个体受虐经验许多进行暴力行为的个体都曾经遭受过暴力和虐待,这些经历可能会导致心理创伤,并且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这些人可能会使用暴力行为来发泄潜在的情绪压力,使自己感觉更好。

2.个体心理健康问题许多进行暴力行为的个体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使暴力行为变得更加可能。

3.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也可能影响个体是否使用暴力行为。

例如,在武装冲突或战争环境下,使用暴力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一些文化中可能存在对暴力行为的正面看法,这也可能会推动人们使用暴力行为。

尽管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个体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公正性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来减少暴力现象。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暴力袭警,是指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务或明知是人民警察而故意实施暴力袭击的行为。

所谓暴力行为,是指殴打、捆绑、拘禁等侵害民警人身权益及侵害民警生命权的行为,同时包括毁损民警正在使用的武器、警械及其他警用装备的行为。

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6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英勇牺牲,3429名民警受伤;2002年,全国有75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663人受伤;2003年,全国有84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4000人受伤;2004年有4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786人受伤;2005年,全国有2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932人受伤;2006年1月至3月,全国有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06人受伤。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共发生暴力袭警案件403起,有519名民警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实施暴力袭警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共计783人。

2008年1至7月,暴力抗法袭警233起,导致民警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7人、轻微伤198人。

①当前暴力袭击事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由个体突发性抗法向有组织的集体性抗法发展;二是由以犯罪嫌疑人出于拒捕目的的袭警向以泄愤为目的的挑衅性袭警发展;三是违法行为人的成份出现多元化趋势;四是数量增多,恶意程度增加。

从侮辱谩骂、威胁、诬告等精神伤害,到围攻阻挠、暴力抗法、殴打袭击等人身伤害,甚至使用枪支、刀具、棍棒,采用爆炸等手段伤害公安民警。

警察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执行者、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妨害警察执行公务为目的的暴力袭警行为,严重侵犯了公安机关正常的执法活动,伤害了民警的身心健康,更是对整个国家的法律权威的公然挑战和损害,是对社会正义的严重亵渎。

暴力袭警行为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降低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是什么原因促使暴力袭警者如此冒险地对警察权威进行公然挑战,是什么样的心理驱使他们公然向民警挑衅、示威甚至施暴,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暴力袭警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出他们袭警的动因。

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

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

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暴力罪犯是指那些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来实施犯罪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本报告将对暴力罪犯的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暴力罪犯可能具有攻击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征。

他们常常具有敏感、易怒、好斗等个性特点,对挑衅或威胁往往会有过激的反应。

这种心理特质使他们更容易采取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忽视了其他合法和和平的手段,从而导致犯罪的发生。

其次,暴力罪犯可能存在着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

他们常常希望能够掌握他人的命运和行动,通过使用暴力手段来迫使别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这种渴望可能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的权威人物的压迫或控制,也可能是他们自身具有受挫折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产生的需求。

此外,暴力罪犯可能具有对他人的无关情感和同理心的缺失。

他们往往不关心他人的痛苦和需求,缺乏对他人痛苦的认知和同情。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关注,导致他们无法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共鸣。

最后,暴力罪犯可能存在着自我中心和自尊心受创的特征。

他们常常将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这种特征可能是由于他们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感到不满,通过暴力行为来获得权力和尊重。

综上所述,暴力罪犯在心理上可能具有攻击性和冲动性、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无关情感和同理心的缺失、自我中心和自尊心受创等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导致他们更容易采取暴力行为来实施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预防和管理暴力罪犯方面,需要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和干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掌握合适的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改变和社会融入。

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5则范文

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5则范文

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5则范文第一篇: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让我从总结我们对心理现实(psychic reality)正常和反常体验的模式开始。

临床和认知研究证据都表明,对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关系的正常意识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发展性成就(Fonagy & Target, 1996;Target & Fonagy, 1996)。

儿童通常从一个在其中精神状态(mental states)不作为表象发生关联的心理现实体验,发展到对内部世界越来越复杂的观点。

这一更复杂的观点具有精神化的能力作为其特征:设想自身和他人想法和感受的存在,将这些同外部现实联系起来(但只是松散地联系)认识。

儿童最初的心灵体验是:在内部状态和外部现实之间似乎有一个确切的对应。

我们将这一模式称为“精神对等”,以强调对幼儿来说,精神事件就力量、因果关系和含义而言同物质世界事件是等同的。

将内部和外部等同必然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幼儿会将表象与现实等同(它看起来怎么样就是它怎么样),而且受幻想歪曲的想法和感受会投射到外部现实,不受对这一歪曲的任何意识所调节。

或许因为想法和感受要被体验为具体“真实的”会很可怕,幼儿发展了解释精神状态的另一种方式。

在“假装模式(pretend mode)”中儿童将感受和观点体验为完全表象或象征性且对外部世界没有意义。

他的游戏没有形成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的桥梁。

只有逐渐借助和一个能同时一起容纳儿童真假观点的依恋人物的安全接近,这两个模式的整合才产生一个心理现实,在这样的心理现实中感受和观点既为内在的,也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安全感的背景和自体发展理论我们已经提到,精神化的出现深深镶嵌在儿童原始的客体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在同看护人的镜像关系(mirroring relationship)中。

我们认为,婴儿只是逐渐认识到他有感受和想法并慢慢对此加以识别。

了解到他的内部体验由父母借助其表情和其它反应有意义地联系起来,这一变化出现了。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

共基本特征为具有明显的暴力性质。

暴力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其不仅给受害人的身心照成伤害,且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不安全感。

如同其他犯罪一样,暴力犯罪的成因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打开网页看新闻,有一类新闻会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犯罪案件,当我们看到一些案件报导的时候,大家都会问几个问题,这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出于什么心理?而犯罪心理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的马加爵、厦门公交燃烧等和国外的挪威枪杀案以及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杀案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一种不安全感。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暴力犯罪犯罪人心理特征的角度,来分析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暴力犯罪人的主要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是我国犯罪学界关于犯罪原因结构的最有代表性的认识。

犯罪的外因,指犯罪主体以外的一切促使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犯罪主体以外的社会环境即因素。

犯罪的内因,指犯罪主体本身的诸种促成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个体的犯罪意识。

随着犯罪学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犯罪人的心理因素作为犯罪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犯罪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在暴力犯罪行为中尤为明显。

通过对多种不同的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暴力犯罪人往往具有以下心理特征:一、认知特点1、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暴力犯罪者特别是以简单、原始方法实施暴力犯罪的人,大多只有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他们愚昧、野蛮、美丑不分,他们很多只受过很低的教育,有的甚至都没有进过学校,因此,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较低也不奇怪。

2、问题解决方式的缺陷。

一般人遇到矛盾或问题时,大多都能按照合法、正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即便一时不能解决,也能调节、解自己的心理需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2019-04-02 22:00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官网暴力犯罪是自然犯罪的典型表现,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在其《善恶的彼岸》中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望着你!”让我们沿着哲人的思路,以犯罪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机。

第一层次:暴力犯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犯罪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存在“天生犯罪人”(至少在整体上不存在,极少数个案除外)。

当你与恶的力量生活在一起足够久的时候,你也会受到它的影响,哪怕你浑然不知,哪怕你本来是在与它对抗中存在。

正如尼采所言,“与恶龙纠缠太久,你也会变为恶龙”。

具体而言,耳濡目染恶的行为方式,会降低你对它的敏感性与防卫性,它渐渐地浸透到你的身心之中,进而改变你对暴力行径的态度与情感。

一旦它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你身心的一部分,在合适的条件或者情景诱发下,它就会成为诱发恶的行为动力。

所谓“凝视深渊”并不一定是直接参与“深渊的活动”,也可能是观察或一般性接触。

这就是心理学中“间接观察同样具有行为感染与模仿的强化效果”之“旁观者效应”。

这种恶的影响力在两种人群中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人生观尚未成熟定型的青少年,“成人感意识”与“精力旺盛”使他们容易受到暴力原始力量的诱惑,成为“英雄主义”(实为“哥们义气”)的牺牲品;二是刑事司法人员(尤其是刑事警察与暴力罪犯矫正警察),他们每天接触人性的阴暗与邪恶比普通人的机会多得多,自然就存在着较大的被“感染”的风险。

环境感染是暴力犯罪动机来源的最为显性的体现。

但是,为什么同样处在消极环境中,有的人成为了暴力犯罪的追随者或潜在后备力量,而有的人却仍是循规守道者?第二层次:犯罪思维模式的驱动邪恶的环境让人从事暴力犯罪,其进一步的驱动力来自:邪恶的力量内化成为了接收者自身的一部分。

换言之,接收者主动地接纳了暴力的观念、暴力的方式与情感,认为暴力是一种可取的,甚至是优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试论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改造难点和改造对策

试论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改造难点和改造对策

试论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改造难点和改造对策作者:刘瑞清发布时间:2007-09-26 16:14:16 点击数: 2一提起暴力型罪犯,人们通常会自然地联想到杀人放火、抢劫、爆炸等充满血腥的场面,对那些实施此类暴力犯罪的罪犯的态度不能只是愤恨、仇视,更应本着“改造人、造就人”的原则运用劳动、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对暴力型罪犯进行改造。

北京市第二监狱本着“恨其罪过救其人,拭灰拂尘净灵魂”的科学态度,对所管的暴力型罪犯进行心理分析,探索提高暴力犯改造质量的新途径。

一、暴力型罪犯心理特点暴力型罪犯是一个不安份的犯群,他们大多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常受紧张困扰,心神不定;敢为性和敏感性强,遇事易激动,情感反应强烈,易受情绪和情感左右,敢于冒险;对环境抱有敌意和攻击性,争强好胜;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容易采取公开对抗的方法;处理事情不计后果,事后又非常后悔;好面子,哥们义气思想严重,对小团伙、小帮派有很强的依赖性。

二、暴力型罪犯改造难点由于暴力型罪犯存在上述心理特点,改造暴力犯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此试从罪犯个体因素和个体之外的环境因素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个体因素1、攻击性心理影响攻击性又称侵犯性,是一种根深蒂固和持续不变的行为类型。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受微小刺激就会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且难以自制,可出现争吵或暴烈的攻击行为。

“性如烈火,一触即发”,就如《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鲁智深。

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与平时不一样,他们在间歇期却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为,事后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生,往往认识与行为脱节,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例如有一次某分监区正在工地上组织罪犯挖电缆沟、其中两名罪犯因为争抢一把铁锹发生争执,一名罪犯竟然用铁锹把另一名罪犯的脑袋打了一个大口子。

事后打人者受到禁闭、集训处理,想想非常后悔,连自己也认为因为这么点小事不值得。

2、挫折影响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

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

政策建议与对策
建立完善的暴力犯罪心理研究体系,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针对不同类型的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强化暴力犯罪心理干预机制,提高干预效果。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暴力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新研究手段,如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注重跨文化比较研究,提高研究 的普适性和应用价值
跨学科合作研究
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利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究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和防治 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暴力犯罪心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为预防和治理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 沟通能力。
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社会预防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强化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暴力犯罪行为 提高公众对暴力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家庭成员行为: 家庭成员的犯罪 行为、暴力行为 等不良行为可能 对个体产生不良 影响,增加其暴 力犯罪心理的风 险。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家庭问题可能导致子女形成暴力犯罪心理 社交圈子:与不良青少年交往,模仿和形成暴力犯罪心理 媒体影响:暴力内容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传播,可能引发犯罪心理 社会压力:失业、贫困、社会不公等压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暴力犯罪心理
家庭干预
家庭环境对暴力 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成员间的沟 通与支持
家庭教育和价值 观的引导
家庭治疗和心理 辅导的必要性

“暴力”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暴力”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暴力”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谢锡发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现象愈演愈烈,打架斗殴事件不断发生,这已经严重影响着家庭的和睦、学校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是整个社会生活中最令家长和教师头疼的事情。

如果青少年的“暴力”行为长期得不到教育和改正,最终很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经常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就会沦为“暴力”青少年,甚至罪犯。

尽管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但是这一现象依然存在,隐患依然存在。

为了防患于未然,现就“暴力”青少年问题的点滴看法分析如下,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暴力”青少年的显著特征1、多为中胚叶型体质(肌肉发达、体格健壮、行为敏捷、相当于“斗士”)。

2、在气质上经常表现为不安、易冲动、富有侵略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3、在情感与态度上经常表现出敌对的、挑衅的、怨恨的、顽固武断的与不服从的特征。

4、心理方面喜做直接具体的学习,不喜欢抽象的智能活动。

5、社会文化方面,多在父母不适当的管教下长大,家庭生活素质较差且无文化氛围。

二、“暴力”青少年的心理因素1、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狭隘的价值取向。

可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狂妄自大的英雄观、无原则的友谊观、歪曲的道德观和淡漠的法制观等。

2、难以克制的强烈欲求和恶习。

这些欲求或恶习往往与个体生而具有的食物反射、性反射或防御反射以及被称为“快乐中枢”的神经活动相联系而成为自己行为的主要动力。

3、社会道德情感和义务感的淡漠或缺陷。

4、自制力的相对缺乏,不顾后果,突出表现为冲动性和冒险性。

5、自以为可以逃脱惩罚的侥幸心理或厌世轻生。

6、对挫折或压抑的反应,对缺憾的补偿要求,对不满的发泄,嫉妒心、仇恨心、报复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情绪反应等等。

三、导致“暴力”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1、家庭原因:有些青少年生活在文化素养差、父母脾气暴躁的家庭,从小就受长辈“暴力”行为的影响,耳濡目染,最终继承“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人生观,遇事以暴力、武力解决;有些青少年从小就娇生惯养,是家中的皇帝、公主,“老子天下第一”思想严重,遇事稍有不顺心,便会悲狠交加,大打出手;有些青少年由于家庭的不幸,如父母的离异,报复社会和他人的不良情绪等等。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共19页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共19页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பைடு நூலகம்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第六章暴力犯罪心理

第六章暴力犯罪心理

(四)在时间和空间场所方面,行为人在夜晚 和街道里巷被暴力犯罪加害的可能性最大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二、暴力犯罪被害人与加害人的互动关系
(一)暴力犯罪加害发生前,潜在被害人与加 害人的互动关系
在加害行为发生前,加害人与潜在的被害人大多 属于彼此不认识的陌生状态,而属于彼此间有一社 会交往的相对较少。
4、封建行帮思想 在一些团伙暴力犯罪和一般共同犯罪中,行为人与受害人往往并 无直接的利害冲突。而行为人之所以会对受害人施以暴力,只 是由于其“哥们儿”与受害人存在利害冲突。 5、报复动机 在有预谋的暴力犯罪中,大多系出于报复动机。报复型的暴力犯 罪,大多手段残忍,后果严重。 6、掩饰逃避 一些犯罪人为掩盖一定的犯罪事实,也可能实施暴力犯罪。如一 些流窜犯罪人,当其行踪被人察觉时,往往杀人灭口,掩蔽行 踪。 7、变态反应 由于行为人的心理变态,而对某些特定刺激产生的暴力攻击反应。 较常见的是有被害妄想的人,以及某些变态人格者。
二、暴力犯罪者的心理特点
(一)认知特点
1、较低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暴力犯罪者,特别是以简单、原始方法实施暴力犯罪的人, 大多只有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很多只受过很低的教育,甚 至没有进过学校,也有很多事盲流或无业人员。但是一些以暴 力为职业,或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进行暴力犯罪的人,并不存在 认知水平低的问题,而是由于其认知结构和个性倾向所决定的。 2、解决问题方式存在缺陷 暴力犯罪者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大多存在某种缺陷,表 现为他们普遍具有迷信暴力的倾向,只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 便付诸暴力。 3、强烈而扭曲的道德观、价值观 报复伤人、杀人者典型的道德准则是“以牙还牙”的原始、 同态复仇式的道德观念;充当帮凶、协助他人进行暴力犯罪的 人,多具有“哥们儿义气”的封建行帮思想等。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性格孤僻 家庭贫困 与周围环境长期处 于对抗状态

把仇恨放大无数 倍,对社会不满, 开始想报复社会, 认为社会黑暗, 最终归结于一点 就是强烈的“厌 世”情绪
报复社会的恶性暴力事件,此案不是头一起


2005年1月20日,新疆奎屯境内发 生中巴车爆炸案 2005年8月8日下午2点30分左右, 福州市一辆5路公交车由火车站开往 西客站的途中至福州闹市区东街口附 近发生爆炸
报复社会的恶性暴力事件
广州公交车爆炸案犯罪嫌疑人黄新因 诸事不顺,为发泄其对社会的不满和 威胁当地某报透露六合彩特码,遂实 施爆炸行为。
2008.6.5 成都
“汽车自 燃”
社会上的少数一部分人,没有一技之长, 没有固定职业,经济上游离于社会体制之 外,情感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长 期对社会产生对抗情绪,成为生命价值严 重虚脱的人。这种精神上的无所依靠,很 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危机,精神压抑久了, 就很容易失控走向极端。
2005.8.8 福州
悲观厌世者的自杀行为
福州公交爆炸案的案犯黄茂金,42岁 农民,挣扎在死亡边缘的肺癌晚期患 者,无限的绝望与愤怒却找不到仇恨 的对象,于是报复社会:“我不活, 你也别活”,跑到公交车上去“自 杀”。
昆明公交车爆炸案后,接连又发生类似事件


2008年8月21日下午15时55分,广 州市区内,一辆125路公交车行驶到 宝岗大道燕翔路车站附近时发生爆炸 2009年6月5日8时25分许,成都市 北三环附近一辆9路公交车发生燃烧

犯罪分子使用各种恐怖手段进行犯罪 活动,如劫持飞机、火车、汽车、轮 船等运输工具的犯罪,近年来不断出 现的爆炸案、自杀性爆炸、绑架等犯 罪影响很大,也容易引起社会恐慌。

心理学中的暴力行为分析

心理学中的暴力行为分析

心理学中的暴力行为分析在心理学领域,暴力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

它指任何蓄意或意外的行为,以及对物品或其他人的伤害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对个人、社会以及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暴力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指某些研究者认为,某些基因对暴力行为的发生有影响。

与之不同的是,环境因素包括生长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它们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行为。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对暴力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根据研究,暴力行为与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不良有关。

一些被称为“暴力倾向”的行为,如攻击行为、侵犯行为和欺凌行为等,都表明了这一点。

比如,有些人会因为持续的情绪负荷或过度的压力而表现出暴力行为。

此外,精神疾病、饮酒和药物滥用也会增加暴力行为的风险。

研究表明,暴力行为的影响甚至可以延续到社会级别。

从宏观角度来看,暴力行为在社会的调节和整合方面也有所体现。

此外,暴力行为对家庭以及教育和公共健康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基于这一原因,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对暴力行为的研究。

心理学家使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暴力行为。

其中包括个案研究、队列研究以及横断面研究等。

研究人员通常通过收集有关受试者的信息,例如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况等等,来进行分析。

此外,研究人员还会研究暴力行为在不同人群和文化中的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暴力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题,其成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研究表明,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不良等相关,而暴力行为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心理学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暴力行为。

暴力攻击型犯罪的犯罪心理

暴力攻击型犯罪的犯罪心理

第九讲暴力攻击型犯罪的犯罪心理一、攻击行为与暴力攻击行为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250场战争夺走了1.1亿人的生命——足够建立一个人口超过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总人口之和的“死亡国度”。

造成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人口死亡的原因除世界大战外,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15-1923年间,土耳其帝国对亚美尼亚民族人民进行了疯狂的屠杀;1971年巴基斯坦对300万孟加拉国的移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族屠杀;150万柬埔寨民众死于始自1975年的恐怖时期。

总之,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斯大林对俄国人民的杀戮,到早期美州移民对当地土著的屠杀,无不揭示了整个人类潜质中异常残忍的一面。

人类的攻击行为与暴力犯罪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有的秉性,果真如此,那么人类实施攻击行为究竟出于怎样的心理呢?(一)什么是攻击行为与暴力攻击行为当我们看到一个犯罪团伙在大街上肆意喧哗,挑衅、殴打、伤害他人,引发流血事件时,他们无疑是具有攻击性。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用“有进取心”来形容一个热情的售货员,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自信、精力充沛、有雄心的行为区别于伤害、损毁、破坏性行为。

前者称为敢于自表性,后者称为攻击行为。

这两种行为之间有共性吗?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

敌意性(表达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

敌意性攻击是对愤怒情境的反应,例如现实的或觉察到的侮辱、身体上遭受的攻击,或者是自己的失败等。

敌意性攻击的目的在于让被害者遭受痛苦,绝大多数的杀人、强奸和其他意在伤害受害者的暴力犯罪都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攻击行为的特点是伴随着强烈和紊乱的愤怒情绪——通常由某种刺激(尤其是受到攻击或挫折)引发的一种唤醒状态。

例如,为了发泄对剥夺自己工作的经济制度的不满,狙击手开枪射击过往的车辆,并对自己这种行为感到满意,认为是恰当的。

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工具性攻击源于竞争或者期望获得他人所拥有的物品或地位(珠宝、钱财、领地)的愿望。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呈现出团体化、低龄化的倾向。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毒品、邪教并称为危害社会的三大公害。

从罪行类别来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

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走向犯罪,的确令人痛心疾首。

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而且损害他人权益,危及社会的秩序和安定。

青少年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自然有很多社会因素。

但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心理成因。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模仿心理内外化机制理论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机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机制的基本观点是:吸收各种外间的消极因素,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整合犯罪心理,生发犯罪行为,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两种机制接力作用的结果。

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从内化机制上看,是吸收一些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等消极因素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由孩子们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而启动的。

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这既是作为动物的基本心理本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但是,不加鉴别地模仿和学习一些不良因素,也会使人走向邪恶乃至犯罪。

常见的可能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消极因素有:以崇尚暴力为噱头的武侠小说,以赚钱为目的的网络暴力游戏,以压制和驯服为方法的家庭暴力,以漠视人格、摧残心理、戕害精神为手段的人际关系冷暴力等。

对这些暴力因素的模仿和学习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诱因。

受“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些家庭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暴力。

孩子不听话,不顺从自己的指导和意图,一个耳光,几个巴掌下来,孩子听话了。

虎爸虎妈们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成功,却忽略了这种行为的消极结果。

他们为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此后,孩子们在自己的交往圈子里遇到同类问题,就可能拳脚相向,暴力相加,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

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

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暴力犯罪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无论是暴力伤人、打抢、凶杀等行为都会引起社会不安和人们的谴责。

然而,在谴责暴力犯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行为的发生?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暴力犯罪行为的认识和预防。

一、社会因素首先,社会因素是导致暴力犯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不公、贫富悬殊、文化藩篱等问题,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和压力。

这些不安和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就会在一些人身上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

暴力犯罪就是其中之一。

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等问题的解决,是预防暴力犯罪的重要途径。

二、个体因素其次,个体因素也是导致暴力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

个体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基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

人格特征中的攻击性、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等特质,都有可能促成暴力犯罪的发生。

基因是个体发展和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基因异常或突变的情况下,会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联系,进而促发暴力行为。

家庭教育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温暖、关爱和尊重的家庭,可能会使个体产生反社会行为。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身健康的关键所在,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和犯罪行为。

三、认知与动机同时,认知与动机也是促成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

个体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有些人将攻击、杀害等行为看作是为了自我保护、达成自己的目的或者获得利益,从而出现暴力行为。

另外,有些人因为受到一些挫折、失败、失落等因素影响,产生心理准备和意愿去实施暴力行为。

四、暴力犯罪的危害暴力犯罪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暴力犯罪造成人身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

其次,暴力犯罪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引发群体性恐慌和不安情绪。

更重要的是,暴力犯罪会破坏社会安定和秩序,妨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暴力犯罪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