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政治思想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政治思想简介《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由司马迁撰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为古代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不仅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历史观与政治思想。
本文将探讨《史记》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
一、历史观1. 历史发展的周期性在《史记》中,司马迁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循环往复的规律。
“盛衰之道,一也。
”他通过对历代兴衰起伏的描写,强调了王朝更替、盛衰兴衰的必然性。
2. 历代人物形象塑造司马迁注重对历代人物形象塑造,并从他们身上寻找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和领导才能。
他以正面、负面、雄辩和深刻等多种方式描绘各类人物。
通过这些描述,《史记》反映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推崇以及对奸佞之徒的痛心疾首。
3. 历史上的英雄与奸臣《史记》中对历史上的英雄和奸臣进行了深刻剖析。
司马迁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述,揭示了君主与臣下、忠义与奸诈之间的复杂关系。
他认为,在历史长河中,勇者和智者能够让天下得以安定,而奸臣则给国家带来灾难。
二、政治思想1. 君主专制与民众利益《史记》中明确反映了作者支持君主专制的政治观点。
司马迁认为唯有一个强大而明智的君主才能统一天下、维护社会秩序,并实现百姓安居乐业。
2. 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在政治思想方面,《史记》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
司马迁认为只有通过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 教化与审时度势司马迁在《史记》中还强调了教化与审时度势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当以德治国,善于通过教育和启发来改造人民。
同时,在面对时局的变化时,君主也应当灵活调整策略,思考和决策。
结论《史记》是司马迁杰出的历史著作,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循环发展的历史观、对英雄和奸臣的描写以及支持君主专制等政治思想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见解和价值取向。
阅读《史记》,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规律,也能够得到司马迁在政治上的智慧启示。
总结分析史记的思想内容
总结分析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司马迁,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它由纪传体的历史记载、太史公自己的评述与时文杂录组成,共分为十二本。
其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围绕着历史、传统、政治、道德和人性等方面展开,以下将对其主要的思想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1.历史观:《史记》的历史观可以概括为“兼并史观”和“强权史观”。
其中,“兼并史观”强调中央政权的统一和稳定,追求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
而“强权史观”强调君王的权力和国家的强盛,强调君权至上,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君主的能力。
2.立国之道:《史记》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和治理的关键在于君主的才能和德行。
司马迁将商鞅变法、兵法和历史上伟大君主的经验都用来论证这一点。
他认为强大的君主应当崇尚法治和法制建设,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人性观:《史记》则剖析了人性的深层次,认为人性的本质即利益、权力和欲望。
司马迁认为权力的集中和欲望的膨胀是导致社会混乱和战乱的主要原因。
4.政治哲学:《史记》对政治哲学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权力的运行和管理上。
司马迁关注的是君主如何得到权力、维护权力、运用权力和剥夺权力等问题。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转移应该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否则就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动乱。
5.历史节奏和变迁:《史记》通过对历史的记述,展示了历史的循环和变迁。
作者认为历史会重复,国家的兴衰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上到下的,是由君主的才能和品德决定的。
司马迁希望通过记载历史和启示后世,使得人们能够认清历史的规律,以避免重蹈覆辙。
6.道德观:《史记》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古代君主的评价上,司马迁对儒家的正统道德观持支持态度,认为君主应当遵循仁义和礼仪的原则来管理国家和处理民众的关系。
他通过论述古代君主的崇德行善和仁政,力图推崇一种正义的道德标准。
综上所述,《史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观、立国之道、人性观、政治哲学、历史节奏和变迁以及道德观等方面。
总结论述史记的思想内容
总结论述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文献与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巨著,它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史记》强调正统王朝的合法性和延续性。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中国历史分为三纪六序,强调了历史的持续性和衍变。
他把秦朝视为天命所归,而西汉则是延续了这一天命的正统王朝。
司马迁对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天意所归,符合天人合一的道理。
其次,《史记》强调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司马迁对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以及君主的执政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述评。
他提出了“五德”说,认为君主应当遵循仁、义、礼、智、信等五个德行,以治理国家。
司马迁批评了秦朝暴虐专制的政治制度,提倡了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对西汉王朝的仁政充满赞美。
他提出了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认为德治是根本,法治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
第三,《史记》强调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中着重描写了历史上一系列重要人物的事迹,他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和评价,展示了个人的才能和德行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司马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
他褒贬分明,以表彰那些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人物,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昏庸无道的君主和奸佞小人。
第四,《史记》强调历史的教训和警示。
司马迁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认识到历史上各种政治制度和统治方式的得失优劣。
他以司马迁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警告后人要慎重对待历史的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司马迁在《史记》中反复强调了君主的聪明才智和亲民度量的重要性,同时亦提醒后人应当时常反省,遵循仁义道德的原则。
最后,《史记》思想内容中还包括它对于文化和学问的重视。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史学宗师”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他强调了文化传承和学问积累的重要性,他亲自完成了整个《史记》的编纂工作,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思想资源。
总之,《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篇章,其思想内容主要包含了正统王朝的合法性和延续性、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历史的教训和警示以及对于文化和学问的重视。
《史记》思想内涵分析总结
《史记》思想内涵分析总结《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所作的一部长篇史书,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著作。
它凝聚了司马迁深沉的观察力和忠诚的民族情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示了宏大的历史画卷,体现了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报国之志。
首先,《史记》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的客观分析和真实记录的追求。
司马迁致力于揭示历史真相,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表现。
他将历史视为一面镜子,通过镜子看到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更多的是其中的道德背景和核心精神。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就谈到“史者,其文以字表意,口誉善恶,报怨效贤。
岂欲大人哉!”他希望通过记录历史,能够传达出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追求善与美。
正因如此,司马迁才能以鲜明生动的文字,展现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
其次,《史记》彰显了司马迁的儒家思想。
司马迁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关心民众疾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报任安书》中,他写道:“有些甚终期于人而在天”。
这句话体现了司马迁思考人性和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
他认为,历史要服务于人类利益,最大程度地增进社会福祉。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对于时政进行了批评和建议,警示后人不应糟蹋先贤之智慧和历史的教训,要推崇仁政,实现社会和谐。
此外,《史记》还表达了司马迁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司马迁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他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的斗争和社会力量的变化推动的,而不仅仅是由于英雄人物的作为。
在《太史公自序》中,他说:“人君之治,非一朝一夕之功也。
西北破羌,南征蛮夷,功诎万里,事难甚矣。
岂其窃有管、晏之智与。
”他以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的力量是无可抵挡的。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使得《史记》成为一部具有启迪作用的历史著作。
总之,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伟大著作。
它注重揭示历史真相,追求历史的客观性;彰显了儒家思想的精神,关心人类的福祉;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强调社会力量的决定作用。
论《史记·礼书》中的“礼”
方面都产生 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注释 :
①②③⑤⑦⑧ 司马迁( 汉) . 史记( 修订本) [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2 0 1 4 . 分别 为第 4 0 1 1 , l 3 7 5 — 1 3 7 6 , 1 3 7 1 , 3 9 9 3 , 1 3 7 9 , 1 3 8 2 页.
仪” 之下 。由此可见 , 《 礼书》 中主张“ 礼” 的来源 是人性 中的“ 欲
望” , 而具体 “ 礼” 的制定则要从属于“ 人情” 。
书 中基本都 会有写 “ 礼” 的书志体 出现 , 如: 《 汉书 》 、 《 新 唐 书》 、 《 明史》 等均有关于“ 礼” 的书志体的出现 。可 以说 , 《 史记 ・ 礼书》
文, 略协古今之变 。 作《 礼书》 第一。” 塞 段话点 明了司马迁认为
“ 礼” 不但要 合乎王道 , 更要 贴近人性 , 并 且 要 适 情 况 而变 。 《 史
过程 中必须要与“ 礼” 相融 , 这样才可使 “ 法” 不至于过于苛刻 , 才 可调节好社会秩序。 这种对“ 礼” 与“ 法” 相互 配合 , 互相作用会更 好 的治理 国家 的观点在《 礼书》 中也有鲜 明体现 : “ 有不由命 者 , 然后俟之以刑 , 则民知阜矣 。 故刑一人而天下
中认为尽管 “ 礼” 在治 国理政 、 调节人 际关 系方 面有着不可估 量 的作用 , 但是“ 礼” 也不 是一成不变 的 , 而是应据 时依 势而变化 ,
⑥高敏芳. 《 史记 ・ 礼书》 中的礼仪思想及其启示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1 4 ( 1 0 1 .
不可固守。 每个时代都有 每个 时代 的变化 , “ 礼” 也要随着具体情
④王弼( 魏) . 楼字烈. 老子道德经校释f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2 0 0 8 : 6 4 .
《史记》中的政治智慧与国家治理观念
《史记》中的政治智慧与国家治理观念引言《史记》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经典史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它由西汉朝的司马迁所著,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史记》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记载,还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和国家治理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史记》中的政治智慧与国家治理观念,分析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和对今天国家治理的启示。
1. 治国方略与智慧1.1 以德治国司马迁在《史记》中强调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和稳定不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道德伦理的培养和提升。
他用很多篇幅讲述了古代君王的德治之道,并以孔子为代表,将德治视为一种理想的国家治理方式。
1.2 善于用人《史记》中还强调了善于用人的重要性。
司马迁通过大量的篇章讲述了古代君主如何选拔人才,如何用人。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人才,只有善于用人,才能使国家运转得更加顺畅。
1.3 经济发展与国家治理《史记》中也对经济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司马迁认为,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是经济的繁荣。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阐述了经济发展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来促进国家的繁荣。
2. 史书启示与现实意义2.1 历史经验对今日国家治理的启示《史记》中的政治智慧和国家治理观念对今日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以德治国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伦理的培养和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善于用人的能力也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唯有高效地运用人才,才能让国家运转得更加顺畅。
最后,经济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仍然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来促进国家的繁荣,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2.2 历史故事对人民的启发《史记》中的许多历史故事也对人民有着重要的启发。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更可以激发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努力。
比如,《史记》中记载了楚汉相争的故事,让人们明白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大局观念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浅谈史记中的礼
浅谈《史记》中的“礼”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史记》中对各种各样的礼节,仪式都有记载,随着朝代的变迁礼节也在不断的变化,甚至有些到了至今人们还在遵守这样一些规矩。
通过“礼”,将社会分割开来——贵贱有别,尊卑有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让整个社会上的人不再是野蛮的原始人。
首先,见面的时候有需要遵守的礼节,古代的见面之礼可不只是我们现在打个招呼,挥挥手,点点头那么简单,需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差异进行合理的选择。
见面之礼一共有长揖、拱、拜、拜手、再拜、顿首、稽首等礼节长揖,即拱手高举,处上而下。
《史记郦生列传》中有“郦生入见,长揖不拜。
”《鸿门宴》中的“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这里的“拜”就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
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
如“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顿首就是以头叩地而拜《史记·赵世家》:“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
“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
古人的这些礼节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是繁文缛节。
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所要学习与了解的。
然后,再来谈一谈座位的安排。
座位的次序在中国古代和现在的中国都很重要,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主人对他的重视程度。
下面是座次在乘车和饭桌上的具体体现:古代一车三人,其中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车右在右。
车右还有一个别名叫参乘,坐在车右边的人的需要手持兵器,抵御外敌,若车陷入泥中或者马受伤则需要车右来推车,排除困难,因此通常让那些肌肉健硕,勇敢有担当的人坐。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到“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与社会制度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与社会制度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史书,由司马迁所著。
作为一部记载了两千多年前历史的巨著,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具有丰富政治思想和社会制度的文化宝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史记中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史记中的政治思想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统治理念和政治制度。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对各类人物的评述,呈现了丰富的政治思想。
其中最重要的是“王道”和“霸道”两种不同的统治理念。
“王道”是指以仁义为核心的君主统治理念。
史记中有许多君主被赞誉为“贤明之君”,他们以仁义为准则,尊崇礼法,推行善政,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这些君主在史记中被描述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领导者,他们的统治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尊崇。
与“王道”相对应的是“霸道”,即以权力和武力为核心的统治理念。
史记中也有一些君主被描述为“霸主”,他们以强权统治,征战四方,侵略他国,追求个人的权力和荣耀。
这些君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民众的利益,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不仅仅停留在对君主的评价上,还涉及到了君臣关系、官员选拔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例如,史记中记载了许多君主与臣子之间的互动,揭示了君臣之间的忠诚和奸佞之辈的危害。
同时,史记中也提到了官员选拔的重要性,强调了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官员廉洁和责任的重要性。
其次,史记中的社会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家族制度和礼教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史记中对于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等级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的社会组织形式。
史记中记载了不同等级的人物,如君主、贵族、士人、平民等,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这种等级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分工和秩序,也体现了尊卑有序和社会稳定的价值观念。
家族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史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1
从《史记》中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摘要:《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在笔下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司马迁将其主张的政治思想融入其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表明自己对统治者的执政理念的看法。
本文将从“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反对分裂割据,颂扬秦汉统一”“认同天人感应,肯定人事作用”四个方面来阐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思想司马迁在我国古代是最有创造天才的历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有着坚强的毅力、崇高的人格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汇百家学说、各种知识于一编,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即纪传体《史记》。
《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历史哲学,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是伟大中华人格的凝聚,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民族文化的浓缩。
司马迁在《史记》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辅助,他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心血《史记》。
纵观《史记》,我们可以体会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基本倾向是倡导儒家的“仁政”为本,辅以道家的“无为”为表的统一体,同时对于阴阳、名、法、墨各家也兼收其长,扬弃其短。
这在《论六家要指》中有着明晰的阐述。
司马迁的政治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融合儒、道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而且更主要地是总结历史经验“自古志镜”提出的。
所以,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属于经世致用型,而不是思辨理论型,他既不是儒家,又不是道家,而是升华历史经验自成一家。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崇尚德治,反对暴政在司马迁笔下,“德治”与“暴政”是相互对立的,作者的褒贬倾向特别鲜明。
在《太史公自序》中将古圣先贤禹、汤、文、武称颂为德治之君,说夏禹“德流苗裔”,周文王“德盛西伯”;而对于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以及秦始皇、秦二世这些君王,贬抑为“暴”。
关于《史记》思想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史记》思想性的几点思考传统观点认为,《史记》是一部有着丰富人民性的著作,并认为司马迁的思想是与封建正统思想相对立的。
这种观点的最大缺陷是割离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把司马迁超然于时代之外。
《史记》的思想性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也是矛盾的,司马迁的价值观还是统治阶级的,他的历史观依然是帝王史观,是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不过是帝王将相的有益补充,其人民性不过是司马迁正统思想价值的偏移。
还有的研究者甚至说:“《史记》是一部‘人民历史’,而司马迁是‘人民历史’的开创者……司马迁站在农民的立场,歌颂了农民起义。
”“司马迁是‘人民歌手’。
”[3]上面提到的几段论述都出自《史记》研究名家,具有一定代表性。
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没有把握住司马迁的本意,将其思想中的人民性因子夸大了,因而也就把司马迁的思想性拔高了。
谢贵安指出:“建国以来,史学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史记》有‘人民性’,‘处处从人民立场上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支撑这种观点的主要证据有四:一是司马迁‘大胆地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功绩’;二是‘写了不少游侠、刺客、龟策、日者、货殖等下层社会的人物’;三是‘热情地颂扬了那些对国家民族有贡献、对广大人民有过好处的历史人物’;四是‘司马迁从同情广大被压迫人民出发’,‘敢于揭发和抨击那些强暴的统治者及其御用的大小爪牙的各种罪行’。
这种观点及其证据是错误的。
”[4]显然,尽管这四点证据反映了司马迁有同情人民、反对暴政的一面,但要证明司马迁“一贯地重视下层人民”、《史记》是一部“人民的历史”是不够的。
“史书的整体性质是由其价值取向来决定的……而价值取向有时会因作者本人感情波动的冲击而偏离整体性质。
”[4]那么,就《史记》的价值取向而言,笔者认为应该还是统治阶级的。
《太史公自序》说:“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泽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
《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礼的历史即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文化史。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礼的阐述,在中国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功能、情感因素、历史沿革三个本质方面来看《史记》的礼治思想,虽然带有等级社会的印痕,但同时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史记》倡言的礼,虽然因强调礼的社会规范功能而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伦理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具有人文精神;《史记》言礼,虽然强调礼有损益,但也重视对礼的坚守。
"缘人情而制礼"是司马迁的重要礼学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多有忽略。
探析《史记》的礼治思想体系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有益于准确把握《史记》礼治思想的精华。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探析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探析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代表之一,由司马迁所著。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政治思想。
本文将对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进行探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
首先,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体现在其对君主制度的描述和评价上。
史记中对于君主制度的描述非常详细,包括了君主的权力来源、行使方式以及君臣关系等方面。
司马迁通过对历代君主的事迹进行详实的记载,展现了君主权力的边界和限制,强调了君主应该以民众福祉为重,而非滥用权力。
同时,史记中也对君主的品德和才能提出了要求,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智慧,以便能够治理国家、保障百姓的生活。
其次,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还体现在对于官员选拔和考核制度的论述上。
史记中对于官员选拔和考核制度的记载非常详细,包括了各个朝代的制度设置、选拔标准以及官员的任免程序等方面。
司马迁强调了官员应该具备的品德和才能,认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胜任重要职务。
史记中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制度改革措施,如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设立监察机构,以监督官员的行为等。
这些制度和措施的提出,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还体现在对于政治理念和政治哲学的探讨上。
史记中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探讨了一系列的政治理念,如仁政、法治、王道等。
司马迁认为,政治应该以仁政为核心,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制定公正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
史记中还对于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强调了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做到以德服人,而臣民则应该忠诚于君主,为国家和民众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史记中的政治思想是丰富多样的,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展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的独特之处。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强调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和限制性,强调了官员选拔和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一系列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哲学。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为现代政治制度和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分析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分析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史书,由司马迁所著,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内容丰富而广泛。
作为一部史书,史记中的政治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进行分析。
首先,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体现在对君主制度的探讨上。
史记中对于君主制度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中。
在夏、商两代,史记通过对传说中的帝王事迹的描述,强调了君主权力的神圣性和合法性。
而在周代,史记则通过对周公旦、召公奭等人的事迹的描述,强调了君主应该具备的德才并重的标准。
这种强调君主德才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石。
其次,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还体现在对权力运行机制的探讨上。
史记中对权力运行机制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君主与官僚之间的关系上。
史记认为,君主应该依靠官僚来管理国家事务,而官僚则应该忠诚于君主,勤勉尽责。
这种思想体现了史记对于官僚制度的重视,认为官僚应该是君主权力的延伸和执行者。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后世的官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还体现在对治国理政的探讨上。
史记中对治国理政的论述主要包括对君主的德政、法治、教化等方面的探讨。
史记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影响百姓。
同时,史记也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依靠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
此外,史记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国家的未来人才。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史记中的政治思想还体现在对历史的价值和作用的探讨上。
史记认为,历史是为了教育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了解,可以使人们明白历史的规律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现实的政治决策。
史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事迹的描述和评价,强调了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种对历史的重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分析史记的思想内容
总结分析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内容包括了中国远古时期到秦朝结束的历史记录。
通过对《史记》的细致解读,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首先,《史记》强调“得失荣辱”和“治乱兴衰”的观念。
司马迁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和治乱是与君主的才德和政策密切相关的。
他在书中多次强调,君主应具有德才兼备的品质,有正确的政策和治理能力,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同时,他也不忘提醒后世君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关注民生,时刻谨记国家的利益。
其次,《史记》提出了“以文治国”的观念。
司马迁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与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他强调文化兴盛对国家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对文化事业加以支持和推动,重视教育,注重文化建设,才能使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史记》还提倡了“敬天法祖”的理念。
司马迁认为,天地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君主和人民要恪守礼仪,敬天事祖,维系天人之间的和谐。
他强调君主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仪态,对百姓要以身作则,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史记》中还提到了很多有关伦理道德的思想。
司马迁强调,一个人要有纯洁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操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他提出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的概念,要求个人要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质,同时要关注社会公德和共同利益。
此外,《史记》还对法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评述。
虽然司马迁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对法家思想也持有一定的肯定态度。
他认为法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指出了法家思想的缺陷和弊端,提出了应该保持人性与法律的平衡,不能过分依赖法律来约束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总而言之,通过对《史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性。
它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还深入探讨了国家治理、文化建设、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史记》所倡导的主要思想包括君主的德政、文化的兴盛、敬天法祖、修养身心、崇尚仁义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史记》中政治事件反映的礼乐思想
论《史记》中政治事件反映的礼乐思想
《史记》是一部集史说、史演于一身的经典史学作品,其中政治事件更是能够反映出礼乐思想的精髓。
首先,在《史记》中,以礼来调动人们合乎社会秩序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主旨。
比如,《苏秦象传》中有《礼仪》一节,介绍了《史记》中礼乐思想的内涵;比如《汉书·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到了“察寓礼以立德义”的重要思想。
正是这些礼乐思想的规范作用使得五帝时代的社会生活能够按照秩序,也使官员能够尽心尽责,为民政务。
其次,在《史记》中,另外一个突出的礼乐思想是礼主治制。
即使在强大的政府之下,官吏仍然要以和蔼可亲、以礼待人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从而达到一种软管教的效果,让平民能够受到到有效的治理,形成一种礼主治制。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关蔺相如当年屯卫天歌、五更文抄族长以礼待百姓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以礼主治制的古代政治秩序的伟大思想。
最后,在《史记》中也强调了将礼赞义法结合在一起,以此调研民众的早见思想。
大用礼可以实现顺天行义的效果,让人们互有遵从、和谐相处,其根本出处还是在于当时众多诸侯国里弘扬的礼乐思想,如封疆大臣令修缮庙宇,国家鼓励学习读书做文章的重要思考等等,因此,在政治事件中,可以看到政治家们调整与谋求最好的政治秩序,处理公民私原则的决策等。
总之,《史记》的政治事件反映了丰富的礼乐思想,以礼来调动人们,以乐来安抚人心;以礼为先,以义作政,以制定礼节,修正行为;最重要的是,将礼赞义法结合在一起,以此调研民众,实现顺天行义的重要思想。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
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等。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广泛的阐述和宣扬。
例如,在记载历代君王的事迹时,他强调君王应该以仁爱之心治国,关注民生,追求社会和谐。
同时,他也强调君王应该具备智慧和才干,以便有效地管理国家。
这些思想体现了儒家价值观中的仁爱、智慧和公正等核心概念。
其次,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也体现了法家的思想特点。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在史记中,司马迁多次提到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他认为,法律能够约束君王的权力,保障百姓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他也指出,法律应该公正、明确,以便人民能够依法行事,不受任意侵害。
这些思想体现了法家思想中对法律的高度重视和强调。
史记中还体现了一种崇尚英雄主义的政治思想。
在史记中,司马迁多次记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项羽、刘邦等。
这些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勇气、智慧和领导才能,创造了历史上的伟大事迹。
这种英雄主义的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期望和向往。
此外,史记中还反映了一种重视历史教训的政治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的历史教训。
他认为,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避免历史上的错误重演。
这种重视历史教训的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历史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避免重复错误的追求。
综上所述,史记中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体现了儒家、法家的思想特点,强调仁爱、智慧、公正和法治等核心概念。
史记中的礼仪与社交价值观
史记中的礼仪与社交价值观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礼仪的社会,而《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书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礼仪与社交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史记》中所描绘的礼仪与社交价值观,并分析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史记》中发现礼仪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礼仪被认为是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使人们能够互相尊重、相互合作。
《史记》中多次提及君臣之礼、亲友之礼、宾客之礼等各种场合的礼仪规范,这些礼仪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遵守,从而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其次,《史记》中揭示了古代社交价值观的一些特点。
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人们注重亲友之间的交往,强调以礼待人。
《史记》中经常描述了君王与臣下、亲友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同时,古代中国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崇尚尊师重道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的存在,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沟通。
此外,《史记》中还体现了古代礼仪与社交价值观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古代中国社会强调礼仪,不仅仅是为了维系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通过遵守礼仪,使社会进步和发展变得更加顺利。
礼仪的存在有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与共赢,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古代中国社会的社交价值观也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提供了重要依据,注重尊重和奖励优秀的人与事,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并建功立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史记》中所描绘的礼仪与社交价值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礼仪与社交价值观也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
例如,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礼仪过于繁琐、僵化,导致社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外,社交价值观的存在也容易造成排他性,对于那些无法符合规范的群体或个体产生排斥,从而阻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结起来,《史记》中的礼仪与社交价值观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与面貌。
礼仪规范和社交价值观的存在,为古代中国社会提供了秩序和稳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详述史记中的思想解放与启示
详述史记中的思想解放与启示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由司马迁所著,记录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思想解放与启示。
首先,史记展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十分僵化,人们普遍接受传统的权威观念和价值观念。
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大胆地提出了“帝王之道,就在于治理百姓”的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封建观念。
他强调了君主的责任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而统治,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这种思想解放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启示,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史记中的历史观念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司马迁在史记中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循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向。
这种历史观念启示我们要重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
史记中还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与尊重。
在古代中国,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阶层和家族的束缚,个体的力量被压制。
然而,史记中的一些故事展现了个体的奋斗和价值。
比如《太史公自序》中的司马迁自述了他为了完成史书的写作而经历的艰辛,他的坚持和努力使得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这种对个体的关注与尊重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我们应该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和潜力,不被社会的桎梏所束缚。
史记中还涉及到了对权力的思考。
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权力对人性的影响。
他揭示了权力的腐败和滥用,同时也展现了一些君主的明智和善政。
这种对权力的思考使我们认识到权力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启示我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并提倡公正和廉洁的治理。
最后,史记中的思想解放与启示也体现在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上。
在史记中,司马迁广泛收集了各个地区的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国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这种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启示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各个地方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史记中的礼仪制度与社交规范
史记中的礼仪制度与社交规范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由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长期以来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关注其中的礼仪制度与社交规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史记中这一方面的研究心得。
史记中的礼仪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方式,更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史记中对礼仪制度的记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以及人际交往方式。
首先,史记中对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礼仪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例如,在史记中有关君臣之间的礼仪规范,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对于君臣关系的重视。
君臣之间的礼仪要求严格,君主应当尽到尊重臣子、体恤百姓的责任,而臣子则应当忠诚、尽职尽责。
这种礼仪制度的存在,既是对于权力关系的明确规定,也是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
其次,史记中对于家族和亲属关系的礼仪规范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家族和亲属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血缘关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史记中记载了古代家族的祭祀仪式、婚丧嫁娶等礼仪规范,这些规范体现了家族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尊重。
通过研究史记中的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对于家族和亲属关系的重视程度,以及这种关系在社会中的作用。
另外,史记中还记载了古代社会中的宴会礼仪。
古代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宴会场合,如宴请天子、宴请贵宾等。
这些宴会不仅是社交活动,更是展示主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机会。
史记中对于这些宴会的礼仪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包括座次、饮食、礼仪等方面。
通过研究史记中的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中的社交规范和等级制度,以及人们对于宴会礼仪的重视。
史记中的礼仪制度与社交规范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古代社会的了解,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研究史记中的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从而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对于礼仪制度和社交规范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1月总第164期第11期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Nov.,2007SerialNo.164No.11《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陈纪然8,孙树勇6(哈尔滨师范大学a.人文学院.b.德育教研室,哈尔滨150080)[摘要]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礼的历史即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文化史。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礼的阐述,在中国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功能、情感因素、历史沿革三个本质方面来看《史记》的礼治思想,虽然带有等级社会的印痕,但同时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史记》倡言的礼,虽然因强调礼的社会规范功能而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伦理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具有人文精神;《史记》言礼,虽然强调礼有损益,但也重视对礼的坚守。
“缘人情而制礼”是司马迁的重要礼学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多有忽略。
探析《史记》的礼治思想体系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有益于准确把握《史记》礼治思想的精华。
[关键词]《史记》;礼;礼治[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7)11—0167—03《史记》是良史所记,其特点是真。
《史记》作为信史,终极目标不止于真,而是由真及善。
司马迁认为《春秋》记事不载空言,“其实皆以为善”,只不过人们“为之不知其义”。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则《春秋》而撰,《史记》的义理也是“以为善”。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善是德的核心,德在礼的范畴,有德者守礼,守礼即是有德。
“以为善”既是《史记》倡言礼的核心,也是目标。
了解《史记》的礼治思想,《礼书》、《乐书》两篇是极为重要的资料。
我们知道,《礼书》、《乐书》主要录自《荀子》的《礼论》、《乐论》,这是不是司马迁自录呢?以《索隐》、《正义》为代表的褚遂良补录说和以日·泷JII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为代表的除去序的部分为后人妄增说,是对这个问题的否定性回答,但这两说的共有弊端是没有坚实的证据。
也有人认为,《礼书》、《乐书》是司马迁自录。
我们同意这种观点。
清·郭嵩焘《史记札记》卷三认为,《礼书》既有“太史公草创之文”,也有取苟子书以足之的文字,“史公于此,有深意焉”。
《乐书》的情况与此相类。
取他书以为己篇,是《史记》述史的特征,也是古代书籍编撰的传统。
也正因为这样,后人理解其书会产生很大困难,录于他书的文字体现什么样的“深意”?这很不好回答。
因为在录于他书的文字基础上,所作的讨论显得似是而非。
因此,应该把“太史公日”为标志的《礼书》、《乐书》的序赞作为了解《史记》礼治思想的最明确的资料。
一、礼是规范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对礼治的明确认识很早就被总结出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左传》之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实际上这道出了礼的本质,即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在本质上,《史记》的礼治思想与《左传》相承。
司马迁认为,“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礼书》),人类社会看似纷繁无序,但必然有其规范存在。
司马迁在此基础上强调礼的社会规范作用。
“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圆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
”(《礼书》)“礼”和“绳”、“衡”、“规矩”并举,目的在于说明礼对“人道”(人的实践、活动)的规范。
这个比喻来自于《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一句,但有所发展。
《乐书》太史公日“淫佚生于无礼”,《史记》多篇都用到“无礼”、“失礼”等语,往[收稿日期]2007—08—16[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M2006—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纪然(1975一),男,黑龙江青冈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67· 万方数据往是在指出社会秩序混乱的最终原因。
如何才能不失礼呢?用规矩绳衡者必须有公正无偏之心,规矩绳衡才可以定方圆曲直;以礼者必须明德厚德,才可以从礼。
司马迁用《苟子·礼论》的话议论说:“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一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礼书》)。
“厚、大、高、明”,简单地说,是指修德的至境。
人要努力修德至此境,才能使礼“积、广、隆、尽”,才能使礼的规范作用发挥到极致。
要言,有德者守礼。
司马迁强调修德是尽礼的前提,这与儒家思想相合。
君子还是小人,生理解剖分别不了,人的内心世界是文化的结果,文化的核心是礼,像绳衡一样平直中正的礼作为尺度,才可以检验内心世界,要言,守礼即是有德。
在《酷吏列传》开篇,司马迁引用孔子“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语和老子“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一语,进而表达自己“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的认识。
司马迁的这种认识有其道理,因为“密於凝脂”的秦法和汉初“漏於吞舟之鱼”的汉法都没达到“无讼”的法治最高境界。
他把执法的人分为“廉者…‘污者”两类,“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因为执法者廉则为权贵所不容,执法者污则使法失去意义。
因此,司马迁认为,礼法二者,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是以德为核心的礼。
这种思想明显倾向于儒家。
我们说,德是礼之义,礼是德之仪,礼治的内核是德治。
“中国是一个从事农耕的国家,而且选择了礼治的道路,这种文化要求统治阶级以道德为示范去影响民众的行为”¨¨”。
礼治的道路是中国传统治国之路,礼治的道路主要是儒家治国之道。
在倡导德治的今天,应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德治文化的精华,建立新时代的礼治道路。
《史记》于此可资借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史记》言礼也有其历史局限。
《礼书》太史公日“以贵贱为文”,“以隆杀为要”,就很难说是进步的思想了,因为“贵贱…‘隆杀”是礼之仪,是礼的外在形式,它在本质上维护的是等级社会中贵族的特权。
另外,司马迁所言的“法”与今天所言的“法”不同,现在看,司马迁所言的法是等级社会的法,今天所言的法是强调平等精神的法。
等级社会的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根源在于等级社会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在倡导法的平等精神的今天,法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司马迁看到,在法治背景下,执法者素质极大地影响法的作用。
他提出执法者应以廉者为仪表,以污者为戒,这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礼合人情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礼治重在化人,而化人莫过于情,司马迁强调礼合人情,这就抓住了礼的本质特征。
《太史公自序》中说明了做《礼书》的缘由,“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作礼书第一。
”礼之所以要近情,这种结论是司马迁在“礼”的实践中得出的。
在《礼书》中,司马迁说自己至大行SL官,“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大行礼官是秦官,主SL仪,在汉初改称大鸿胪,掌九宾之仪。
司马迁曾为汉太史,这一点信而有征,是否曾官至大鸿胪,则缺少证据。
但即使不是掌九宾之仪的大鸿胪,作为太史,也有很多机会参与礼的实践。
因而,具有“礼”的实践的司马迁,从“性情”的角度来认识礼,深得其义。
那么,这里的“人情”和“人性”是什么关系呢?情与性都是形声字,其形旁都是心,按照形旁表义的原则,二字共同之义在“心”,字义都关乎人的内心世界。
形声字的声旁也可表义,性的声旁为生,性,即生也。
《说文解字·心部》的解释为:“性,人之阳气。
”段玉裁注引董仲舒日:“性者,生之质也。
质朴之谓性。
”人性即人质,即人与生俱来的内心世界,人的本初状态。
《说文解字·心部》对“情”的解释为:“情,人之阴气有欲者。
”段玉裁注引《礼记》日:“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七者不学而能。
”人情是不学而能的生命欲望,七情中最重要的是“爱”。
这里的人性与人情都是先天的,人情与人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离开情无法说清性。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初状态,很相近,但人生历练、人生实践相去甚远。
实际上,人性和人情即是所说的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差异不大;作为实践的人,由于后天的环境不同,人与人社会属性殊异。
《史记》认为“礼者为异”;张守节正义云:“礼使父子殊别,是为异也。
”礼把人和人区别开来,以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职。
同时,也希望礼能使人们各尽其情,各畅其欲。
所以,《礼书》太史公日:“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文貌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
”文貌即礼之仪表,情欲即礼之义理。
二者和谐地融于一体,才达到“礼之中流”的最高境界。
“礼之用,和为贵。
”和不是弥和矛盾的和,而是“和实相生,同则不继”之和,和与同是传统文化两个不同的概念。
同,完全相同,是一致。
但万物一致则不会生生不息。
和,不是相同,不是一致,和是万物有别而协调的共生。
傅道彬先生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平和、中和的审美境界,《国语·郑语》里说:·168· 万方数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我认为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和谐的含义。
‘和’,是将有个性、有差别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有活力、有秩序的事物;反之,毫无差别、完全一致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反而不能生成新的事物。
可见,和谐不是泯灭个性,它是以‘把有差别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为前提的,追求的是一种中和之美。
”旧,司马迁“礼之中流”追求的正是“和实相生”的“和”。
礼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亲亲”“尊尊”,其中“亲亲”是源。
金景芳先生指出:“亲亲,反映血缘关系。
这时,夫对妻、父对子、嫡对庶、宗子对族人、有土之君对他的臣民等等的特权,还没有产生,或已产生还未成熟。
确切点说,是阶级统治的关系还未产生,或产生了还未成熟。
前者(各种特权还未产生)是夏代的情况,后者(各种特权产生了还未成熟)是商代的情况。
”【3J1”讲血缘,讲亲情,讲仁爱之德是早期礼的内容。
司马迁“缘人情而制礼”的认识,实际上是x,-J-%的溯源。
由自然之情及于人伦之序,进而说明和规范社会秩序,这是古代伦理纲常政治文明的模式。
《史记》认同“大礼与天地同节”,就是说人类社会最高的秩序和规范与自然的秩序和规范合若符节,这种认识有益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历史上,对礼教的批评不绝于耳,自明·李贽以来尤烈,“五四”以来成为运动。
但是,礼和礼教不同。
礼教是对礼的固守,x,-J%的教条,从这个意义上说来,礼教确实是无情的。
因为对人性人情来说,固守和教条,就不能“人情和悦”。
礼的教条是历史的过程,一般认为,宋代理学大开其端。
礼治是中国社会的历史选择,如果礼一无是处,绝不可能维系中国社会几千年,礼长期延续,已成为中国人心灵的文化史,正视它,符合科学的历史观,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强调礼的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