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1月

总第164期第11期学术交流

AcademicExchange

Nov.,2007

SerialNo.164No.11

《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

陈纪然8,孙树勇6

(哈尔滨师范大学a.人文学院.b.德育教研室,哈尔滨150080)

[摘要]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礼的历史即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文化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礼的阐述,在中国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

社会功能、情感因素、历史沿革三个本质方面来看《史记》的礼治思想,虽然带有等级社会的印痕,

但同时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史记》倡言的礼,虽然因强调礼的社会规范功能而表现出浓厚的封

建伦理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具有人文精神;《史记》言礼,虽然强调礼有损益,但也重视对礼的坚守。

“缘人情而制礼”是司马迁的重要礼学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多有忽略。探析《史记》的礼治思

想体系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有益于准确把握《史记》礼治思想的精华。

[关键词]《史记》;礼;礼治

[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7)11—0167—03

《史记》是良史所记,其特点是真。《史记》作为信史,终极目标不止于真,而是由真及善。司马迁认为《春秋》记事不载空言,“其实皆以为善”,只不过人们“为之不知其义”。(《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则《春秋》而撰,《史记》的义理也是“以为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善是德的核心,德在礼的范畴,有德者守礼,守礼即是有德。“以为善”既是《史记》倡言礼的核心,也是目标。

了解《史记》的礼治思想,《礼书》、《乐书》两篇是极为重要的资料。我们知道,《礼书》、《乐书》主要录自《荀子》的《礼论》、《乐论》,这是不是司马迁自录呢?以《索隐》、《正义》为代表的褚遂良补录说和以日·泷JII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为代表的除去序的部分为后人妄增说,是对这个问题的否定性回答,但这两说的共有弊端是没有坚实的证据。也有人认为,《礼书》、《乐书》是司马迁自录。我们同意这种观点。清·郭嵩焘《史记札记》卷三认为,《礼书》既有“太史公草创之文”,也有取苟子书以足之的文字,“史公于此,有深意焉”。《乐书》的情况与此相类。取他书以为己篇,是《史记》述史的特征,也是古代书籍编撰的传统。也正因为这样,后人理解其书会产生很大困难,录于他书的文字体现什么样的“深意”?这很不好回答。因为在录于他书的文字基础上,所作的讨论显得似是而非。因此,应该把“太史公日”为标志的《礼书》、《乐书》的序赞作为了解《史记》礼治思想的最明确的资料。

一、礼是规范

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对礼治的明确认识很早就被总结出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左传》之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实际上这道出了礼的本质,即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在本质上,《史记》的礼治思想与《左传》相承。司马迁认为,“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礼书》),人类社会看似纷繁无序,但必然有其规范存在。司马迁在此基础上强调礼的社会规范作用。“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圆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书》)“礼”和“绳”、“衡”、“规矩”并举,目的在于说明礼对“人道”(人的实践、活动)的规范。这个比喻来自于《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一句,但有所发展。《乐书》太史公日“淫佚生于无礼”,《史记》多篇都用到“无礼”、“失礼”等语,往

[收稿日期]2007—08—16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M2006—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纪然(1975一),男,黑龙江青冈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67· 万方数据

往是在指出社会秩序混乱的最终原因。

如何才能不失礼呢?用规矩绳衡者必须有公正无偏之心,规矩绳衡才可以定方圆曲直;以礼者必须明德厚德,才可以从礼。司马迁用《苟子·礼论》的话议论说:“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一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礼书》)。“厚、大、高、明”,简单地说,是指修德的至境。人要努力修德至此境,才能使礼“积、广、隆、尽”,才能使礼的规范作用发挥到极致。要言,有德者守礼。司马迁强调修德是尽礼的前提,这与儒家思想相合。君子还是小人,生理解剖分别不了,人的内心世界是文化的结果,文化的核心是礼,像绳衡一样平直中正的礼作为尺度,才可以检验内心世界,要言,守礼即是有德。

在《酷吏列传》开篇,司马迁引用孔子“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语和老子“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一语,进而表达自己“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的认识。司马迁的这种认识有其道理,因为“密於凝脂”的秦法和汉初“漏於吞舟之鱼”的汉法都没达到“无讼”的法治最高境界。他把执法的人分为“廉者…‘污者”两类,“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因为执法者廉则为权贵所不容,执法者污则使法失去意义。因此,司马迁认为,礼法二者,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是以德为核心的礼。这种思想明显倾向于儒家。我们说,德是礼之义,礼是德之仪,礼治的内核是德治。“中国是一个从事农耕的国家,而且选择了礼治的道路,这种文化要求统治阶级以道德为示范去影响民众的行为”¨¨”。礼治的道路是中国传统治国之路,礼治的道路主要是儒家治国之道。在倡导德治的今天,应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德治文化的精华,建立新时代的礼治道路。《史记》于此可资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史记》言礼也有其历史局限。《礼书》太史公日“以贵贱为文”,“以隆杀为要”,就很难说是进步的思想了,因为“贵贱…‘隆杀”是礼之仪,是礼的外在形式,它在本质上维护的是等级社会中贵族的特权。

另外,司马迁所言的“法”与今天所言的“法”不同,现在看,司马迁所言的法是等级社会的法,今天所言的法是强调平等精神的法。等级社会的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根源在于等级社会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在倡导法的平等精神的今天,法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司马迁看到,在法治背景下,执法者素质极大地影响法的作用。他提出执法者应以廉者为仪表,以污者为戒,这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礼合人情

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礼治重在化人,而化人莫过于情,司马迁强调礼合人情,这就抓住了礼的本质特征。《太史公自序》中说明了做《礼书》的缘由,“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礼之所以要近情,这种结论是司马迁在“礼”的实践中得出的。在《礼书》中,司马迁说自己至大行SL官,“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大行礼官是秦官,主SL仪,在汉初改称大鸿胪,掌九宾之仪。司马迁曾为汉太史,这一点信而有征,是否曾官至大鸿胪,则缺少证据。但即使不是掌九宾之仪的大鸿胪,作为太史,也有很多机会参与礼的实践。因而,具有“礼”的实践的司马迁,从“性情”的角度来认识礼,深得其义。

那么,这里的“人情”和“人性”是什么关系呢?情与性都是形声字,其形旁都是心,按照形旁表义的原则,二字共同之义在“心”,字义都关乎人的内心世界。形声字的声旁也可表义,性的声旁为生,性,即生也。《说文解字·心部》的解释为:“性,人之阳气。”段玉裁注引董仲舒日:“性者,生之质也。质朴之谓性。”人性即人质,即人与生俱来的内心世界,人的本初状态。《说文解字·心部》对“情”的解释为:“情,人之阴气有欲者。”段玉裁注引《礼记》日:“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人情是不学而能的生命欲望,七情中最重要的是“爱”。这里的人性与人情都是先天的,人情与人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离开情无法说清性。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初状态,很相近,但人生历练、人生实践相去甚远。实际上,人性和人情即是所说的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差异不大;作为实践的人,由于后天的环境不同,人与人社会属性殊异。《史记》认为“礼者为异”;张守节正义云:“礼使父子殊别,是为异也。”礼把人和人区别开来,以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同时,也希望礼能使人们各尽其情,各畅其欲。所以,《礼书》太史公日:“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文貌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文貌即礼之仪表,情欲即礼之义理。二者和谐地融于一体,才达到“礼之中流”的最高境界。“礼之用,和为贵。”和不是弥和矛盾的和,而是“和实相生,同则不继”之和,和与同是传统文化两个不同的概念。同,完全相同,是一致。但万物一致则不会生生不息。和,不是相同,不是一致,和是万物有别而协调的共生。傅道彬先生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平和、中和的审美境界,《国语·郑语》里说:·168·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