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图、印板图设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图、印板图设计方法
每次设计一块pcb时都应该按如下的顺序进行,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获得最好效果。
1.选择好SCH,PCB等文件的名字(用英文,数字),加上扩展名。
2.原理图
先设计好删格大小,图纸大小,选择公制,加好库元件。按电路功能模块画好图,元件,和线的画法应让人很容易看清楚原理。尽量均匀,美观,元件里面不要走线,注意不要在管脚中间走线,因为这样是没电器连接关系的。最好不要让两个元件管脚直接相连,画完后可以自动编号(特殊要求例外),然后加上对应标称值,最好把标称值改为红色,粗体,这样可以和标号区分开。最好把标号和标称值放在合适位置,一般左边为标号,右边为标称值,或上面为标号,下面没标称值。过程中习惯性保存!
首先保证原理图是完全正确的,进行ERC检查无错,然后打印核对。其次最好能搞清楚电路原理,对高低压;大小电流;模拟,数字;大小信号;大小功率分块,以便在后面布局时方便。
3.制作PCB元件库
对于标准库和自己的常用库里面没有的元件封装进行制作,要注意画俯视图,注意尺寸,焊盘大小,位置,号,内孔大小,方向,(印法好量尺寸)。名字用英文,容易看为好,最好有标明对应的尺寸,以便下次用时查找(可以使用名字和对应尺寸对应的表格形式保存)。
对于常用的二极管,三极管应该注意标号的表示方法,最好在自己库里面有常用系列的二极管,三极管封装,如9011-9018,1815,D880等。对发光二极管LED,RAD0.1,RB.1/.2,等常用而标准库没有的元件封装应该都在自己库里面有。应该很熟悉常用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的封状形式。
4.生成网络表
在原理图里面加好封装,保存,ERC检查,生成元件清单检查。生成网络表。
5.建立PCB
选择好公制,捕获和可见删格大小,按要求设计好外框(向导或自己画),然后放好固定孔的位置,大小(3.0mm的螺丝可以用3.5mm的内孔焊盘,2.5的可以用3的内孔),边缘的先改好焊盘,孔大小,位置固定。
添加好需要用到的库。
6.布局
调用网络表,调入元件,修改部分焊盘大小,设置好布线规则,可以改变标号的大小,粗细,隐藏标称值。然后先把需要特殊位置的元件放好并琐定。然后
根据功能模块布局,(可以用SCH里面选择过度到PCB里面选择的方式),一般不用X,Y进行元件的翻转,而是用空格旋转,或L键,(因为有些元件是不能翻转的,如集成块,继电器等)。对于一个功能模块先放中心元件,或大元件,然后放旁边的小元件,(比如集成块先放,然后放直接和集成块两管脚直接相连的元件,再放和集成块一个管脚相连的元件,而且类似的元件尽量放在一起,比较美观也要考虑后面连线的方便性)。当然一些特殊关系的元件先放,比如一些滤波电容和晶振等需要靠近某些元件的先放好。还有会干扰的元件先整体考虑要离远点。高低压模块要间隔6.4mm以上。要注意留出散热片,接插件,固定架的位置。一些不能布线的地方可以用FILL。还要考虑散热,热敏元件。电阻,二极管的放置方式:分为平放与竖放两种:
(1)平放:当电路元件数量不多,而且电路板尺寸较大的情况拢 话闶遣捎闷? 放较好;对于1/4W以下的电阻平放时,两个焊盘间的距离一般取4/10英寸,1/ 2W的电阻平
放时,两焊盘的间距一般取5/10英寸;二极管平放时,1N40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3/10英
寸;1N54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4~5/10英寸。
(2)竖放:当电路元件数较多,而且电路板尺寸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是采用竖放
,竖放时两个焊盘的间距一般取1~2/10英寸。
7.布线:
先设置好规则里面的内容,VCC,GND 大功率等大电流的线可以设置的宽点(0.5mm-1.5mm),一般1mm可以通过1A的电流。对于大电压的线间距可以设置大点,一般1mm为1000V。设置好了,先布VCC,GND 等一些比较重要的线。注意各个模块的区分。对单面板最好可以加一些条线。加过孔,不一定横平竖直,集成块的焊盘间一般不走线,大电流的宽线可以在solder层画上线,以便后面上锡;走线用45度角
8.手工修改线:
修改一些线的宽度,转角,补泪地或包焊盘(单面板必须做),铺铜,处理地线。
9.检查
DRC,EMC 等检查,然后可以打印检查,网络表对比。元件清单检查。
10.加型号(一般在丝网成)。
11.布线与布线注意的问题:
①、电位器的调节一般是顺时针为加大(电压,电流等)
②、高频(>20MHz)一般是多点接地。<10MHz 还是<1MHz单点接地。其间为混合接地。
③、根据需要,不是所有器件都要按标准封装,可以是跨接或立的焊接。
④、在印制板布线时,应先确定元器件在板上的位置,然后布地线,电源线。在安排高速信号线时,最好考虑低速信号线。元气件的位置按电源电压,数字模拟,
速度快慢,电流大小等分组。安全的条件下,电源线应尽量靠近地。减小差摸辐射的环面积,也有助于减小电路的交扰。
当需要在电路板上布置快速,中速,低速逻辑电路时,高速的应放在靠近边缘连接器范围内,而低速逻辑和存储器,应放在远离连接器范围内。这样对共阻抗偶合,辐射和交扰的减小都是有利的。接地最重要的了。
差不多的时候要有备份一下,或有些步骤容易死机,破坏文件的时候要备份。
PCB设计中的过孔问题讨论
过孔(via)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单的说来,PCB上的每一个孔
都可以称之为过孔。从作用上看,过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作各
层间的电气连接;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如果从工艺制程上
来说,这些过孔一般又分为三类,即盲孔(blind via)、埋孔(buried
via)和通孔(through via)。盲孔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
面,具有一定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
深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埋孔是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
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线路板的表面。上述两类孔都位于线路板
的内层,层压前利用通孔成型工艺完成,在过孔形成过程中可能还
会重叠做好几个内层。第三种称为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线路板,
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工艺上
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绝大部分印刷电路板均使用它,而不
用另外两种过孔。以下所说的过孔,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作为通孔
考虑。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过孔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中间的钻
孔(drill hole),二是钻孔周围的焊盘区,见下图。这两部分的
尺寸大小决定了过孔的大小。很显然,在高速,高密度的PCB设计
时,设计者总是希望过孔越小越好,这样板上可以留有更多的布线
空间,此外,过孔越小,其自身的寄生电容也越小,更适合用于高
速电路。但孔尺寸的减小同时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而且过孔的尺寸
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它受到钻孔(drill)和电镀(plating)等工
艺技术的限制:孔越小,钻孔需花费的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偏离中
心位置;且当孔的深度超过钻孔直径的6倍时,就无法保证孔壁能
均匀镀铜。比如,现在正常的一块6层PCB板的厚度(通孔深度)
为50Mil左右,所以PCB厂家能提供的钻孔直径最小只能达到8Mil。
一、过孔的寄生电容
过孔本身存在着对地的寄生电容,如果已知过孔在铺地层上的隔离孔直径为D2,过孔焊盘的直径为D1,PCB板的厚度为T,板基材
介电常数为ε,则过孔的寄生电容大小近似于:
C=1.41εTD1/(D2-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