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案例分析教学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案例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案例分析

问题1什么是自主学习?

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还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模式.无论持何种观点,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自主学习重视自主合作的教育氛围,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提倡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仿加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些新理念的提出否定了,原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问题2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张廷艳老师指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性时应遵循几个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指导,让他们自己去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西南大学国培计划置换脱产培训理论研修)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不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问题3自主学习的特征有哪些?

1 .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传统的教

学方式是教师独占讲台,采用满堂灌、填

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自主学习注重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

索、自主学习,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

知识•在教学方式上,由单纯的口头讲授转变为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在教学手段上,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2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建构主义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是由主观建构的.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学习的开放性.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教材等条件的限制,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学习更加开放•

4 .学习的合作性•自主学习虽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它并不是个人封闭式的学习,与自学有本质的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选择学习伙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帮助,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

5.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完成知识的

再创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

某学校两堂《函数》课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析探讨.

课例分析

两堂课是由两个不同的教师上的,上的内容都为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四章中的14.1.2《函数》,属于同课异构类上课.两位教师都讲了书上的例题,但教师甲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解,而教师乙只用了不到10分中时间•

例: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

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

(单位:L )随行驶里程x (单位:km )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 L/km .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200 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油?

案例一:教师甲拿起教材,把题目通读了一遍.

教师甲: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在这个题中自变量是哪个?

全班学生:x.

教师甲:因变量是哪个?

全班学生:y.

教师甲:现有汽油?

大部分学生:50 L .

教师甲:平均耗油量呢?

大部分学生:0.1 L/km .

教师甲:油箱中的油量y即剩余油量,它应该等于什么呢?

学生1 :剩余油量=现有汽油50 L-耗油量(教师板书).

教师甲:甲同学,你起来说一下函数关系的式子.

甲学生:y=50 —0.1x.

教师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变量x 的取值范围,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

学生2:x X).

教师甲:是吗?我们在确定函数的自变量时,除了考虑式子本身有意义外,还什么要注意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