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等奖的教学目标及设计理念3篇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等奖的教学目标及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的美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人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人们称之为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都是声源振动产生的。
但也有不同点。
我们就来讨论噪声和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二、新课教学(一)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当前,主要污染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它们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公害(二) 噪声的计量和危害声音有强有弱,人们用一种叫做声级计的仪器来测量声音的强弱。
测量的单位为分贝。
声级计中有A、B、C、D四档。
在噪声测量中常用A档,称为A声级。
噪声的强弱就是用A声级的分贝数来计量的。
分贝数越大,噪声就越强。
(教师出示表1。
)这张表,给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对这些声音的感觉。
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最适宜于学习和工作。
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70~90分贝,环境就比较吵了.如高声喧哗,马路的嘈杂声,会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90~110分贝,就是强噪声了.如织布机、铆钉机、电锯工作的声音,(三)噪声的来源和控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算作噪声。
因此,噪声的来源是很多的。
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生甲:上课时,有些同学无视纪律,与邻坐同学讲话;自习时,有些同学喜欢大声讨论,这些同学就是影响别人学习的噪声源。
学生乙:有些同学开关课桌、移动椅子时动作太快,碰撞声和磨擦声很大,跟织布机的工作声一样,都达到100分贝了,是很强的噪声,时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的(全班学生更笑开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教教案3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核心素养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一、教学目标①知道噪声的定义②了解噪声的③知道噪声的危害及如何控制二、教学重点噪声的控制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三、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玻璃、声源、玻璃瓶子、鞋盒子、海绵、细线、耳罩等。
教学过程优教提示: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先播放精美优美动听的钢琴乐曲的视频,再播放动画《几种刺耳的声音》设问:你更喜欢哪种声音引入新课: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二、进行新课1、噪声的(1)噪声的定义①噪声的波形用示波器播放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如图所示)。
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图后归纳出噪声的定义。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实验演示:噪声的来源(物理学)“)②物理学角度的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③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拓展视频:噪声的来源(环境保护)“)拓展到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分析影响学习的声音,归纳出:凡是防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种类①交通运输噪声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交通工具带来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刹车声、机器运转声、机器各部分的碰撞声等。
②工业噪声工厂里发出的各种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③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音、鞭炮声、娱乐场所的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
影响他人的休息和学习的声说笑声、打闹声,就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及危害(1)噪声的等级①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②噪声的等级播放视频介绍一些声音的分贝数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dB风吹落叶沙沙声10dB 轻声耳语20dB一般说话60dB 很嘈杂的马路90dB电锯工作110dB 喷气式飞机起飞140dB(2)噪声的危害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单位,知道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单位、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
2. 教学难点:声强的计算、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噪声相关课件、案例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等。
1.2 引入噪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1 讲解噪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和特点。
2.2 介绍噪声的单位,如分贝(dB),并解释声强的计算方法。
2.3 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如影响睡眠、提高血压等。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噪声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必要性。
3.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建议。
4. 实验演示4.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器材测量噪声强度。
4.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分析结果。
5. 知识巩固5.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噪声的控制方法。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噪声控制的措施。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6.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7. 作业布置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
7.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技术和法规,如城市规划、建筑隔音等。
2. 让学生了解噪声与声音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噪声污染。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教案

第二章课题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如何控制噪声污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噪声的来源(2)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减弱噪声【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课前准备】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多媒体设备、泡沫塑料、玻璃、示波器、棉花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别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演奏和嘈杂的急刹车、嘈杂的人声。
【过渡】听了刚才的几段声音,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
嘈杂无序的噪声总会让人心烦意乱。
展示四大污染图片。
【过渡】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噪声污染已经被列为四大污染之一。
那么究竟如何有噪声,我们又该如何去减弱噪声呢二、新课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演示】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示波器中,观察两者的区别。
【过渡】比较这两种波形图,我们就会发现噪声究竟是什么呢(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产生噪声。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感受到噪声的危害,那么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又有哪些来源呢(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交流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是什么展示不同方面的噪声来源。
【知识巩固】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D)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展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
【过渡】大家知道这个示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在图片中显示的dB就是表示声音的强弱。
(1)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dB)(2)不同的分贝:0dB是人们刚好能听到的声音;30dB—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危害3. 噪声的控制方法4. 噪声监测与评估5. 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及控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噪声危害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实验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噪声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噪声。
3. 分析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展示相关案例。
4. 教授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隔声、吸声、消声等控制噪声的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噪声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
6.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噪声控制的了解。
7. 课堂小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噪声定义、分类和危害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噪声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噪声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热情。
八、课后作业1. 总结噪声的危害,列出几种减轻噪声的方法。
2.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提出改善建议。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噪声的度量单位。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3.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4. 噪声的控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度量单位及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噪声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课题。
2.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噪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分类。
3.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介绍分贝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度量方式。
4.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5. 噪声的控制方法: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控制噪声。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噪声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噪声、分析噪声危害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讨论噪声控制方法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环保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家长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噪声控制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附近的工厂或社区,了解他们在噪声控制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3. 开展噪声控制小窍门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控制噪声的创意方法。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噪声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教案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4.了解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5.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噪声环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和分类a.噪声的定义;b.噪声的分类及特点。
2.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a.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b.噪声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c.噪声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a.噪声的产生原因;b.噪声的传播途径。
4.噪声的控制原则和方法a.噪声控制的原则;b.噪声控制的方法。
5.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a.学生团队分组,分析一个噪声问题案例;b.分析案例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和影响;c.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引入噪声概念并提问:“你们听过噪声吗?噪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环境噪声、社会噪声、工业噪声等。
并介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对听觉系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知识梳理(15分钟)进一步讲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噪声是如何产生并传播到我们身边的。
4.控制措施(20分钟)讲解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包括降噪技术、布局设计以及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方法。
5.案例分析(2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噪声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具体的噪声产生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等。
6.解决问题(20分钟)让学生逐一陈述自己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7.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和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噪声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合理控制噪声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指任何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声音,包括来自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活动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人体健康: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失眠、血压升高、心理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干扰社交交流: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交流,增加人们的沟通困难,降低人们的社交质量。
3.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会引起人们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教室、办公室等需要集中精力的场所。
4.影响睡眠质量: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导致睡眠不足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5.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的噪声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
二、噪声的控制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源头控制、传播控制和个人保护。
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产品和工艺,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产生,如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低噪声材料等。
2.传播控制:通过隔离和减振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如在公路上设置隔音墙,使用消音器等。
3.个人保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危害,如佩戴耳塞、耳罩等。
4.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对超标噪声进行处罚。
5.教育宣传:加强对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培养良好的噪声环境意识。
三、噪声控制的案例分析1.工业噪声控制:对于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采用减震降噪措施,设置隔音墙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钢铁厂中,通过对高炉设备进行减振改造和采用降噪设备,成功降低了噪声水平,并保护了员工的听力健康。
2.交通噪声控制:对于交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结构,减少车辆噪声排放,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1、噪声的危害;2、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轻音乐,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妙吧。
(手机播放一段轻音乐)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刻的你正悠闲的躺在家里温馨的小床上,听着这样的轻音乐,很轻很轻……你就要睡着了……突然,你家隔壁传来这样的声音(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此时的你有什么感觉?【生】很不舒服。
【师】是的。
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心情舒畅,而吵闹繁杂的声音使得我们心情烦躁。
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许多不悦耳或者说是影响了我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
通常我们会将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叫做——噪声。
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定义的,既是: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同学们翻开书25页,把噪声的概念勾一下。
(板书: 噪声的概念:1、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师】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角度去定义噪声。
第一节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噪声也是声音,只不过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
(板书:2、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师】由噪声的定义看来,噪声的来源是非常之广泛的,对吧?那么这些噪声是从哪来的呢?同学们了解的有哪些地方会产生噪声?【生甲】街道上车的声音。
【生已】建筑工地机器运作声,还有工厂里的机械运作声。
【生丙】隔壁邻居开的过大的电视音量声。
【生丁】图书馆里人的说话声。
…………【师】对,同学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都是正确的。
老师将你们说的这些噪声来源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板书:噪声来源: 1、交通运输噪音 2、施工噪音 3、工业噪音 4、社会生活噪音)【师】同学们知道当今社会有几大污染吗?这几大污染指的是什么?【生】有水污染、大气污染。
【师】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还有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噪音污染。
既然是污染,不言而喻,对我们,对社会环境,肯定就存在一定的危害。
那么具体的噪音污染有哪些危害呢?它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科书25页至26页的“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师】噪声有强有弱,为了方便,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们规定0dB为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而较为安静比较适合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环境呢就是30dB~40dB左右,比如图书馆、卧室这些地方。
如果当某个人说话的声音到达70dB的时候,就会影响干扰其他人的谈话,甚至影响别人的工作效率了。
因此呢同学们要注意,当有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不要太大声的说话,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的,好吗?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留意,一些长期生活在很吵闹的环境中的人,比如长期开拖拉机的人,或是长期在机械厂车间工作的人,他们的听力会比一般人的听力要弱一些,就是我们说的耳朵比较背。
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这是因为拖拉机在工作时的声音很大,机械厂车间里的声音也很大,达到了100dB左右,人要是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严重影响,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师】如果声音达到150dB的环境,人的鼓膜会破裂出血,导致人失去听力。
同学们看,噪声的危害是不是很大呢?【生】是。
【师】刚才我们说的不同等级的噪声存在这许多的危害,现在我将在这些危害总结为两个方面——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
哪些属于心理影响,哪些属于生理影响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板书: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等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的情况。
)【师】既然噪声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办法防治和控制它,减小它对我们生活和生理的影响呢?对此,同学们都有哪些办法呢?【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你们先思考两个问题。
声音从产生到我们人耳听到它,共有几个阶段?分别是那几个?【生】三个。
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鼓膜振动听到声音。
【师】很好。
完全正确。
(板书:控制噪声声音从产生到人耳听到: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师】声音从产生到人耳听到,共经历三个阶段,那么同学们想想,为了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尽可能的小,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采取哪些措施?【生甲】捂住耳朵。
【生乙】用东西把发声体罩住。
【生丙】可以把门关上。
【师】嗯,同学们的办法还是挺多的啊。
甲同学说的捂住耳朵,其实就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对吧?那么乙同学说的是在什么地方减弱噪声呢?还有丙同学说的呢,又是在什么地方做处理了?【生】乙同学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丙说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师】对,很好。
除了这三位同学说的方法外,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办法吗?【生甲】可以戴上耳罩或者耳机。
【师】戴上耳罩或耳机是属于在哪个阶段减弱噪声?【生】在人耳处。
【师】嗯,在人耳处减弱。
还有其他的吗?【生】可以给声源装上消声器。
【师】不错。
装消声器。
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方法,其实归结下来还是三个方面来减弱噪声的,对不对?就是刚才说的三个阶段——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还有人耳处。
在声源处控制其实就是防止噪声产生,传播过程中控制相当于阻断噪声的传播,而在人耳处控制就是防止噪声进入我们的耳朵。
(板书: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师】好了,想必大家对噪声、及其危害和如何控制它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现在我们来看书上27页图1.4-4看看这几种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生】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防止噪声产生,隔音板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戴耳罩属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师】好的。
回答正确。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首先了解的是噪声的定义,从环境保护以及物理学两个角度来定义的。
环境保护: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物理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接着我们说了噪声的四个来源地——交通运输、施工、工业、社会生活。
再接着我们说了噪声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两个方面危害——生理和心理危害。
为了尽可能减小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我们根据声音产生到传入耳朵的三个阶段找到了相应的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师】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
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因此,同学们也应该为我们的生存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比如说,树木就可以很好的阻挡噪声的传播,因此我们可以在我们居住的周围栽种更多的花草树木。
又比如,为了不影响别人正常的作息,我们尽量不要大吵大闹等等。
从现在开始,为了早日消灭噪声这个“隐形杀手”努力吧同学们!!另外,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能不能用什么可行的方法将这些声音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有用的东西呢?这是你们回去以后的任务哦,回去搜集关于声音的利用的资料。
下节课,老师要提问的哦。
【师】好了,现在还有一点时间,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课后练习。
大家翻开书28页。
(给学生讲解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
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调查的更仔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在你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面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你教室周围植树;D、早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在你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min里的跳动次数。
在你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板书:§1.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概念:1、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来源:1、交通运输噪音2、施工噪音3、工业噪音4、社会生活噪音噪声的危害: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等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等控制噪声声音从产生到人耳听到: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