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合集下载

《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质:
它是一种合胞体(syncytium)结构。由实质细胞的分 枝相互联结成疏松的网,网间充满液体及游离的变 形细胞,实质填充在皮肌囊内器官系统之间,担任 着体内:
1.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输送 2.动物的再生 3.组织损伤的修复 4.生殖方面
7
h
4 消化系统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及肠等部分,没有肛
13
h
14
h
原肾管主要功能:调节渗 透压
真正的排泄物如含氮废物 通过体表排出
15
h
6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细胞向身体前方集中形成了“脑”的雏形 脑---纵神经索—--横神经相连 --------梯型神经系统 原始的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眼点:感光 耳突:化学刺激 平衡囊:平衡 纤毛窝:嗅觉
10
h
自由生活的扁虫具有很强的耐饥能力,有的种可以 数月甚至一年不取食而不致饿死,但虫体的体积可 减少到原来体积的1/300。
在饥饿过程中,间质、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相继 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而神经系统却很少受到影响, 当动物重新获得食物之后,失去的器官又很快地相 继得到恢复,虫体也逐渐恢复正常体积。
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27
h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梯型神经系统:脑神经节(1对)+腹神经索(1对)+横神经 眼点(能辨光线明暗,不能看物象)和耳突(味觉和嗅觉), 体表有触觉细胞。
28
h
6、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无性 生殖为横分裂。
门——不完全的消化系统(im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 生活方式的不同,消化系统结构不同。
咽 肠: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8
h
1.自由生活:口、咽、肠。涡虫:简单,有的复杂。 咽:是体壁内陷形成的一种管道,用以吞食或抽吸食物、并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14
二、 分纲概述(1万多种)
• 1、涡虫纲(Turbellaria)(最原始类群,多数自由生活)
– (1)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 – (2)纲的特点:A、肌肉较寄生种类发达,具纤毛,运动能
力较之强。B.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感官较发达。C、杆状体 是防御和辅助捕食的结构。 – (3)常见种类:旋涡虫、中口涡虫、真涡虫、平角涡虫。
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7
28
29
30
总结:
涡虫纲
自由生活,体表腹面有纤毛,肠道发达,肌肉发达, 神经感官发达。
吸虫纲
体表无纤毛,消化道简单,具口吸盘、腹吸盘等 吸附器官,多数为体内寄生虫,少数为体外寄生
绦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消化道,头节有吸盘和几丁质的钩, 大多具节片。全部营体内寄生。
31
寄生生活适应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 从而摄取被寄居的生物体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总结:两侧对称在进化上 的意义是什么??
3
• 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 – 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 – 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 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感应更准确、迅速 有效 – 适应性更广 – 是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4
• 2、具有中胚层(mesoderm)
• 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 A、中胚层是动物体器官系统结构的物质基础,身 体大部分结构由中胚层分化而来,为动物体结构 的发展和生理的复杂化、完备化提供了必要的基 础。
32
三、进化地位及与人生的关系
• 3)常见种类:指环虫、三代虫、 日本血吸虫等。
17
18
19
20
21

07扁形动物门

07扁形动物门
2 外部形态 长约15mm,宽2~3mm,厚0.5~1.5mm。 薄而扁,两侧对称,具前、后、背、腹的区分。后端稍尖, 背部稍隆,腹面距后端约2/5处具口(翻咽或吻可由口中伸 出)、口后具生殖孔。 耳突(auricle) 眼点
第一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3 体壁(皮肤肌肉囊)与运动 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外胚层的表皮和中胚层的肌肉
贮精囊(seminal vesicle):左右输 精管膨大的最后汇合部
阴茎(penis):富肌肉、外具单细胞 腺体
生殖腔(genital atrium, chamber):
生殖孔(genital pore)
第一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 2 ) 雌 性 生 殖 系 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2. 中胚层出现 端细胞法 中胚层主要形成肌肉、间质和生殖腺
3. 出现皮肤肌肉囊
4. 具不完全消化管,寄生者退化 5. 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6. 原肾排泄 7. 梯形神经系统,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 8. 雌雄同体,生殖系统发达,体内受精 9. 间接发育,寄生者常具复杂的生活史 10. 自由或寄生生活,自由者多海生
层紧贴形成的体壁,包裹全体,兼具保护、运动等功能。 (1)表皮epidermis:上皮组织epithelium构成
单层柱状纤毛上皮细胞 杆状体rhabdite:入水成黏液包围虫体,保护和摄食 感觉细胞
第一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腺细胞:单细胞腺和成杆状体腺细胞,细胞本体下沉到肌肉层 下间质中,以细颈开口 (2)基膜basement membrane:结缔组织层,多无细胞结构 (3)肌肉层:平滑肌(环肌层+斜肌层+纵肌层) (4)运动(locomotion): 纤毛在润滑的粘液表面上鞭打而滑行 肌肉由前至后的波状收缩 – 转向、曲体或扭转

《扁形动物门》课件

《扁形动物门》课件

生活习性
栖息地与分布区域
扁形动物门可以在各种栖息地中 找到,例如海洋、淡水和湿地。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食性
这些动物以腐殖质、小型无脊椎 动物和其他微小生物为食。
生存状况
扁形动物门中的一些物种对环境 的变化非常敏感,受到污染和栖 息地破坏的威胁。
与人类关系
1
经济价值
扁形动物门中的一些物种对水质的监测以及医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消化系统
扁形动物门具有简单的消化系统,包括一个口和一个腹腔,用于摄取和消化食物。
呼吸系统
这些动物没有真正的呼吸系统。它们通过皮肤和身体表面的扁平面来进行气体交换。
分类
按照运动方式分类
扁形动物门可以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包 括自由游泳和依附于其他生物体表。
按照生殖方式分类
这些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殖方式进行分类,包括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
疾病传播
某些扁形动物可能成为寄生虫,会传播疾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
结论
通过本课件,我们总结了扁形动物门的特征和分类,并探讨了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继续研究扁形动物门,有助 于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扁形动物门是一个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生物门。本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一 神秘的生物群体。
介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扁形动物门是一类扁平形态的动物,主要由线虫和类线虫组成。这个门的生 物多样性极高,可以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找到。
解剖学特征
扁身形态
扁形动物门以其扁平的身体结构而闻名。这种形状有助于它们在水中自由移动。

6--扁形动物门

6--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
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 两侧对称(bilateral 有中胚层(mesoderm) 2、有中胚层(mesoderm) 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 3、皮肤肌肉囊 4、消化系统不完善 5、出现原肾管排泄系统 焰细胞
体寄生虫,长约 体寄生虫,长约3cm,宽约 ,宽约1cm。寄生于人或猪的肠道内, 。寄生于人或猪的肠道内, 造成溃疡、出血、营养不良、腹水等。 造成溃疡、出血、营养不良、腹水等。
3、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Fasciola hepatica分布于世界各地,尤 分布于世界各地, 分布于世界各地 以中南美、欧洲、非洲等地较常见。 以中南美、欧洲、非洲等地较常见。我 国动物也有感染,但人群感染不多。 国动物也有感染,但人群感染不多。
从扁形动物开始, 从扁形动物开始,有由外胚层形成的 单层表皮, 单层表皮,和由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 连接组成体壁,体壁包裹全身, 连接组成体壁,体壁包裹全身,具有保护和 运动的功能,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运动的功能,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扁形动物的扁平身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扁形动物的扁平身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这样就使身体内部器官的所有部分,始终保 这样就使身体内部器官的所有部分, 持与体表接近,通过渗透作用, 持与体表接近,通过渗透作用,有利于气体 迅速扩散,和代谢废物直接从体表排出。 迅速扩散,和代谢废物直接从体表排出。扁 形动物没有呼吸器官及循环系统。 形动物没有呼吸器官及循环系统。
3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 4神经系统和感官 神经系统和感官 5生殖 有性和无性生殖 生殖:有性和无性生殖 生殖 6再生 再生

7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7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新卵巢涡虫亚纲
(4)三肠目:真涡虫(Dugesia)、蛭态涡虫(Stenostomum)。
第三节 吸虫纲(Trematoda)
一.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 寄生于人、狗、猫等动物的肝 脏胆管中,病症为消化不良、 水肿、贫血、乏力、肝肿,可 致肝硬化。
(一)形态结构
• 虫体柔软,扁平,透明如叶状 前窄后宽,(长10—25mm,宽3— 5mm),具口吸盘、腹吸盘(位于 虫体腹面前1/5处);
1.体壁:皮层(合胞体结构)+基膜+
环肌、纵肌+实质 • 体表具有角质层,无纤毛,角
质层下有环肌、纵肌,但不发 达; • 无体腔,各种器官埋藏在中胚 层形成的实质中。 • 皮层既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气体 交换、排泄、营养物质摄取等 功能.
3.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开始有 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
4.由于运动机能的提高,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较集中的梯形神 经系统.
5.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分化和再生新器官的功能,动物可以抵抗饥饿和干旱(适应性增强)。
第二节 涡虫纲
一、代表动物---三角涡虫
(一).外部形态 体长10-15mm, 身体扁平柔软, 头部有耳突1对, 眼点1对。
背面:灰褐色 腹面:灰白色, 密生绒毛
(二).内部构造
1.体壁---皮肤肌肉囊 • 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层: 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里面分布有杆
状体,具防御功能 腹面上皮细胞 外表面长有纤毛。 • 基膜:为非细胞结构,有弹性,位于表皮下面。 • 中胚层分化形成了复杂的肌肉层: 环肌:紧靠在基膜下 斜肌:位于中间,肌层薄 纵肌:位于内层,肌层厚 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共同形成了体壁:体 壁包裹全身,既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又有运动的功能—— 皮肌囊。 • 值得注意的是:扁形动物无体腔,体壁与内部器官之间充 满实质,可储存养分。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的上皮组织和由中胚层形成的各种肌肉所组成的囊状物
表皮:由外胚层来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上皮中有大量腺细胞、 杆状体(防御和辅助捕食)和感觉细胞。
杆状体是由上皮的一种腺细胞(成杆状体细胞)分泌的,成杆状 体细胞体沉入表皮下的实质中,仅“颈部”留在表皮,分泌黏液 有多种功能(保护虫体免于干燥,利于气体交换,有助于运动等)
腔肠动物是辐射对称!
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二. 中胚层(mesoderm)形成(三胚层)
内胚层 中胚层 ★
外胚层
扁形动物是最早具有中胚层的动物!
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及实质组织
实质组织:扁形动物的部分中胚层形成的,葡萄状, 填充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具有储存水分养料、 保护内部器官、提高机体抗旱和耐饥饿的能力、再 分化的功能。
三、吸虫纲分类:
(一)
(三)
(二)
(1)单殖亚纲
特征 体外寄生,不更换宿主 固着器在体后端,为锚或小钩 常见种类 •三代虫(淡水鱼类、两栖类),卵胎生 •指环虫(淡水鱼鳃)
三代虫
指环虫
(2)盾腹亚纲
特征 ➢体内或体外寄生; ➢多无寄主的专一性 ➢吸盘结构特殊 常见种类 盾腹吸虫(鱼类、爬行类、软 体动物体内外)
原肾管的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及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而含氮废物则由体表排出。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 头部一对脑神经节向后伸出两条
粗大的腹神经索,中间有许多横神 经相连。
感觉器官 眼点:一对,不能成像,只能感光。
特点:避强光,趋弱光
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 能感受味觉和嗅觉
(二)生殖与发育
盾腹吸虫
(3)复殖亚纲
特征
➢体内寄生 ➢更换宿主 ➢多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官系统。扁形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
生物学特征:
身体通常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
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中胚层)共同形成皮肌囊结构.
消化管和体壁之间为实质(没有体腔).
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消化管有口无肛门,梯状神经系统, 有多种感觉器官,排泄系统为原肾型.
(无呼吸器官和骨骼)
出现了来源于中胚层的固定的生殖腺及生殖导管.
进行细胞内和细胞 外消化.
2020/11/25
15
4、呼吸和循环
无专门的呼吸系统和循环器官,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5、原肾管排泄
2020/11/25
16
6、神经和感官
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光细胞组成,无晶体,只 能感光不能成像。 耳突具感觉细胞,味觉和嗅觉.
2020/11/25
17
7、生殖和发育
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 体(体内)受精。 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小管—输 精管—储精囊—生殖腔 ♀:卵巢—输卵管(收集卵 黄)—生殖腔
2)中胚层的形成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为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 使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耐饥饿、抗干旱,为陆地生活做了必 要的物质准备。
2020/11/25
5
三胚层动物
(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
2020/11/25
6
3、皮肌囊 结构:由表皮(单层,由外胚层形成)和肌肉层(环 肌、斜肌、纵肌,由中胚层形成)紧密相贴而组成。 功能:保护;运动(其机能比腔肠动物更强化,意义 重大) 注意:与“皮肌细胞”相区别
1、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 概念:通过动物体的中轴,只有1个切面将动物体分为左, 右相等的两个部份,也称左右对称。 意义: ① 两侧对称的动物因有明显的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其 运动由不定向趋于定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于 身体前端。这种变化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 准确。 ② 两侧对称的体制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底栖爬行 生活的结果,而这种变化是进化到陆上爬行生活的先决条 件。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7.1.3.体壁 扁形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 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形成的包裹全身的 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 皮肤肌肉囊内由实质组织充填,体内所 有器官都包埋在其中。具保护和运动机能, 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更快更有效地摄食, 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7.1.4.消化系统 自由生活的种类为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 肛门的消化系统)。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营寄生的种类,消化管退化(吸虫纲)或完全消失 (绦虫纲)。

7.2.1.2 结构与机能
1、体壁与运动 表皮(柱状上皮细胞),基膜,肌 肉层(环肌,斜肌,纵肌)。
杆状体:长棒状结构,由实质中的成杆 状细胞分泌而成,充斥于表皮细胞之间。遇 刺激时,排出体外,弥散毒性粘液,可捕食 和防御敌害。
2、实质与潜能 体壁与肠壁之间为合胞体形式的实质填充, 其他器官多埋在实质组织中。
7.2.1.3 生殖与发育 结构复杂,雌雄同体。
7.2.1.4 再生能力很强 切成多段,都能再生一完整个体。 并产生二头或二尾涡虫。另外再生的极 性明显,再生速率由前向后逐渐递减, 即前端生长最快,后端最慢。当涡虫饥 饿时,可将其内部器官 ( 除神经系统 ) 逐 渐吸收掉,一旦获得食物,重新恢复原 状。
7.2.2 涡虫纲的主要特征 体不分节,体表有纤毛,上皮细胞内有杆状 体,营自由生活,具不完全消化系统。
7.2.3 涡虫纲的分类 根据肠的结构和有无可分为无肠目,单肠目, 三肠目和多肠目四个目。
笈蛭
笈蛭
平角涡虫
平角涡虫
三角真涡虫
7.3 吸虫纲(Trematoda) 体不分节,无纤毛状体,消化道简 单,具吸盘,营寄生生活,运动机能退 化,无一般的上皮细胞,有具小刺的皮 层,神经感官退化,有吸附器,可固于 寄生组织上。日本血吸虫就是本纲的重 要代表种类。

动物学7第七章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动物学7第七章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内部器官与系统
消化系统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 咽、食道、肠道和肛门。
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包括脑、 神经索和神经节等部分。
循环系统
扁形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等部分。
生殖系统
扁形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 腺、生殖导管和生殖细胞等部
分。
生殖与发育
无性生殖
扁形动物通常采用分裂、出芽和孢子生殖等方式进行 无性生殖。
ONTENTS
• 扁形动物门概述 • 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 • 扁形动物的生态与行为 • 扁形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关系 • 扁形动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01
扁形动物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扁形动物门是一类无脊椎动物,属于 动物界中的一大类群。
特点
身体扁平,多为两侧对称;消化系统 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开口;神经系统 和感觉器官相对集中。
扁形动物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生境丧失
过度捕捞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破坏,扁形动物的生 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被 破坏或丧失。
人类对水生生物的过度捕捞也给扁形动物 带来了威胁,一些物种的数量因此而减少 。
污染
外来物种入侵
水体和土壤污染也对扁形动物的生存造成 了威胁,一些有毒物质可能对扁形动物的 生长和繁殖造成影响。
扁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生存,如高温、低温、高盐度、 低氧等。
食性与捕食方式
扁形动物多数是肉食性,捕食小 型无脊椎动物,如浮游生物和底
栖生物。
捕食方式多样,有的用吸盘吸附 在猎物身上,有的用刺丝囊麻痹
猎物,还有的用齿舌刮食。
寄生种类主要靠吸取寄主的营养 物质为生,有时也会攻击寄主的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1)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1)

• 4.新单肠目: •
• 5.切头虫目: • 长达14毫米,体扁,多数无色;体前端具2~12个指 状触手,体后有一吸盘;咽桶状,肠囊状;二条原肾管; 主要在淡水甲壳类体上共栖。 长1~40毫米,常为圆柱形;咽形态不一,肠直或具 短枝;二条原肾管,常具2或3枝;多数海产,有些种分布 于淡水或潮湿的陆地。
2. 皮肌囊
• 杆状体:表皮细胞具有杆状体,是由实质细胞内的一种特 殊的成杆细胞分泌而成。当涡虫遇到刺激时,杆状体被排 出体外,弥散为有毒性的粘液,供捕食或御敌。 • 肌肉层有3层: • 环肌:外层


斜肌:中层
纵肌:内层
3. 消化和营养
• 消化系统由口、咽囊、咽鞘、肠等组成。
• 口后为咽囊,周围为咽鞘,其中有肌肉质的咽,可从口 中伸出捕捉食物。
• 涡虫个体小者不足1毫米,大者可达50厘米。
• 有关涡虫纲的分类意见不统一,有的根据消化管的有 无及其复杂程度分为无肠目、单肠目、三肠目、多肠 目等8个目;有的则根据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特点进行 分类。 • 有关中国涡虫纲分类请参阅: 陈广文,陈晓虹,刘德增。中国涡虫纲分类学研究进 展。水生生物学报,2001,25(4):406-412。
• 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体(体内)受精。 • 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 互相交换精子。 • 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 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 成幼涡虫。
• 牟勒氏幼虫: • 海洋生活中的多肠类幼虫。体呈卵形,全身被纤毛, 边缘有八个游泳用的纤毛叶。有脑及眼点等感觉器官, 营浮游生活。
6. 神经和感官
• 涡虫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均发达。 • 梯型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呈梯型,由头部的神经节 (脑)和向体后通出的成对的神经索组成; • 低等种类还有与腔肠动物相似的神经网的遗迹。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要求: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涡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并掌握寄生吸虫和绦虫的主要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了解扁形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第一节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三角涡虫主要特征:体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皮肌囊结构、无体腔,不完全消化系、原肾管系、梯形神经系、生殖特点及生活方式。

一、两侧对称定义:两侧对称是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也称左右对称,它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适应。

意义:两侧对称的出现,促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保护功能(保护色、杆状体)。

腹面:承担爬行与摄食。

前端:出现了头部:向前的一端由于经常首先接触外界条件而使神经系统和感官向前端集中逐步出现了头部;定向运动和主动摄食;使其适应范围更加广泛,为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水中漂浮生活水底爬行陆地爬行)二、中胚层的形成意义: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1)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减轻了内外胚层某些机能的负担,特别是运动机能的负担,并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2)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如: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围更广,促使消化系统的发达和排泄系统的形成;3)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神经系统和感官向前端集中);4)取代了内外胚层的生殖机能,有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管道,同时出现交配和体内受精现象(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5)中胚层产生的实质可贮存营养(耐饥饿)和水分(抗干旱)并保护内脏。

扁形动物门最先出现适合于潮湿土壤表层生活的陆生种类。

小结: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进化特征1)体制上来看,涡虫具有比水螅更进步的两侧对称体制,相对水螅的辐射对称而言,两侧对称对扩大动物生活范围有着进步意义;2)水螅具两胚层而涡虫则出现了水螅所不具有的中胚层,它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意义,使得结构进一步复杂化,机能更强大。

扁形动物门——无体腔三胚层动物

扁形动物门——无体腔三胚层动物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无体腔三胚层动物本章重点:1、什么是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何意义?2、中胚层的产生在生物进化史上有何意义?3、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4、扁形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第一节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一、危害人体华枝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胆管会使人得华枝睾吸虫病。

患者有慢性腹泻、消瘦、乏力、贫血、肝脏肿大等症状,后期可发生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胆囊炎、总胆管阻塞。

此外,肝细胞性或胆管性原发性肝癌可能与本病有关。

日本血吸虫侵入人体可使人肝脾肿大,造成腹水,致使血吸虫病晚期病人无论男女老幼均为“蛙腹”,侵入肠部引起溃疡、腹泻,进入脑血管引起癫痫,进入阑尾引起阑尾炎。

如在发育早期,使得发育不良,第二性状受到影响,引起侏儒症。

如在发育期,会使生殖受到影响。

指环虫、三代虫侵害淡水鱼类鲤鱼、鲫鱼、鳟等二、有益方面扁形动物通过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在生物界的总平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起着有力的排斥作用,而且对脊椎动物的繁殖起着节制的作用。

第二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以三角涡虫为代表动物)扁形动物是不分节,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背腹扁平的动物。

一、具有两侧对称的(或左右对称)体制从扁形动物开始获得了两侧对称的体制。

这种体制使动物有了明显的前端和后端,左侧和右侧,背面和腹面的区分。

这种体制的分化又相应地引起机能上的分化。

腹面承担着在物体上爬行和摄食的机能;背面有各种色素和较为发达的腺体,主要司保护;前端集中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及时反应。

神经系统向前端集中,为前端分化为脑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

另外,这种体制既适合于游泳,又能在物体上爬行,使动物在生活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动物从水生过度到陆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具有原始的三胚层(内、外、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出现一发达的中胚层。

但在扁形动物中它是最原始的,无体腔,内部器官包埋在柔软组织内。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mesoderm
中胚层产生的意义
2020/7/22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组制作
4
无 脊椎动物 学
3、具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
环肌 纵肌 斜肌
肌肉 表皮
皮肤肌肉囊
2020/7/22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组制作
5
无 脊椎动物 学
4、不完全的消化系统,寄生者消化系统退化
或消失
5、出现了原肾管(protonephridium)形式的排
的 皮 肌
非细胞结构的基膜 环肌
囊 中胚层 肌肉 斜肌
纵肌
中胚层实质
组织中的成
杆状细胞
2020/7/22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组制作
13
吸虫的皮肌囊
无 脊椎动物 学
胞饮小囊
体表面
皮层 基膜
合胞体 (syncytium)
肌肉层
实质细胞
线粒体 小刺 基膜 环肌
纵肌
与涡虫比较
线粒体
• 皮层无纤毛;合胞体

• 无成杆状细胞和杆状体;有刺 • 无斜肌
口吸盘无 脊 椎 动 物 学 同体或异体受精
肠 腹吸盘
阴茎
卵巢
*生活输卵史管 卵黄管 前精巢 输出管 后精巢

生殖孔

子宫

卵黄腺

输精管

梅氏腺

成卵腔







布氏姜片虫
2020/7/22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组制作
38
无 脊椎动物 学
终寄主
人食菱角、荸荠被感染
姜 第二中间寄主
片 菱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0
无 脊椎动物 学
2021/2/27
肝片吸虫
吸虫的消化系统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姜片吸虫
21
无 脊椎动物 学
绦 虫 消 失化 系 统 消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2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2.4 呼吸和排泄系统
呼吸作用
❖ 自由生活者呼吸作用通过体表进行
❖ 外寄生者行有氧呼吸 ❖ 内寄生者行厌氧呼吸 (anaerobic respiration)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
3.3.4.1.1 扁形无 动脊 椎物动的物一学 般特征
意义?
两侧对称的意义
1、身体两侧对称( bilateral symmetry),
背腹压扁,无体腔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3
无 脊椎动物 学
2、产生了中胚层 (mesoderm)
意义?
mesoderm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 扁形动物 (Platyhelminthes)
3.3.4.1 扁形动物的特征 3.3.4.2 扁形动物的分类 3.3.4.3 扁形动物的进化地位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 扁形动物的特征
3.3.4.1.1 扁形动物的一般特征
3.3.4.1.2 身体结构与机能
纵肌
中胚层实质
组织中的成
杆状细胞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3
吸虫的皮肌囊
无 脊椎动物 学
胞饮小囊
体表面
皮层 基膜
合胞体 (syncytium)
肌肉层
线粒体 小刺 基膜 环肌
纵肌
实质细胞
与涡虫比较
线粒体
• 皮层无纤毛;合胞体

• 无成杆状细胞和杆状体;有刺
• 无斜肌
•20皮21肌/2/细27胞的胞体移至实第质七中章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8
中胚层
无 脊椎动物 学
肌肉
运动机能加强
摄食速率提高
生殖器官
结缔组织
消化机能加强
生殖机能提高 储藏水分和营养 消化系统的形成与完善
耐旱抗饿 新陈代谢活动加强
排泄器官的形成
神经系统和感 觉器官的发展
中胚层的产生也是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基本条件之一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返回 9
泄系统
6、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器官
7、梯形神经系统,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
统(“脑”、纵神经索)
8、出现了由中胚层形成的固定的生殖系统,
大多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身体结构与机能 6
无 脊椎动物 学
两侧对称
返回
• 前、后 • 左、右 • 背、腹
体型的分化
• 运动具有方向性,既能游泳、又可爬行 • 背面司保护,腹面司运动和摄食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3
排泄系统
无 脊椎动物 学
• 由外胚层形成
• 原肾管(protonephridium type)的排泄系统
原肾管型 排泄系统
焰细胞 排泄管与排泄孔
❖ 主要排泄体内多余水分,兼排泄一些代谢 废物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4
无 脊椎动物 学
焰细胞
管细胞
扁形动物原肾管的焰细胞微细结构
眼(辨别光线的明暗)
耳突(味觉、嗅觉、触觉)
触角(触觉)
纤毛窝(嗅觉) 平衡器(平衡觉)
涡虫眼结构示意图
微 口 涡 虫
吸虫体壁纵切面
14
绦虫的皮肌囊 无 脊 椎 动 物 学
绒毛
皮层:合胞体、绒毛
基膜 肌肉层 实质细胞
线粒体 基膜 环肌
纵肌
液泡 合胞体
实质
与吸虫比较
• 皮层有微绒毛 皮层细 • 无结晶蛋白刺 胞主体

线粒体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绦虫体壁横切面
15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2.2 实质组织(填充组织)
机能的分化
• 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中浮游过渡到水底爬行
进而过渡到陆地爬行的必然趋势
• 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7
无 脊椎动物 学
中胚层产生
• 减少了内、外胚层的负担 • 各项生理机能得到了强化
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 系统的分化和形成
↓ e.g.
2021/2/27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2 身体结构与机能
3.3.4.1.2.1 皮肤肌肉囊 3.3.4.1.2.2 实质组织 3.3.4.1.2.3 消化系统 3.3.4.1.2.4 呼吸和排泄系统 3.3.4.1.2.5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3.3.4.1.2.6 生殖和发育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 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同时存在
• 寄生者除通过消化道摄取营养外,还可通过体壁 吸收营养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7
无 脊椎动物 学
三角涡虫的消化系统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8
无 脊椎动物 学
三角涡虫的消化系统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9
无 脊椎动物 学
2021/2/27
10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2.1 皮肤肌肉囊
涡虫的皮肌囊
涡虫的横切面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1
无 脊椎动物 学
涡 虫 的 纵 切 面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2
无 脊椎动物 学
涡 外胚层 表皮层:柱状上皮细胞 + 腺细胞

杆状体
的 皮 肌
非细胞结构的基膜 环肌
囊 中胚层 肌肉 斜肌
中胚层产生的意义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4
无 脊椎动物 学
3、具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
环肌 纵肌 斜肌
肌肉 表皮
皮肤肌肉囊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5
无 脊椎动物 学
4、不完全的消化系统,寄生者消化系统退化
或消失
5、出现了原肾管(protonephridium)形式的排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6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2.5 神经和感觉器官
梯形神经系统
“脑”
}Central nervous system
若干纵神经索
横神经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27
感觉器官
无 脊椎动物 学
❖ 由中胚层形成 ❖ 呈网状 ❖ 可储藏营养和水分
实质组织
2021/2/27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16
无 脊椎动物 学
3.3.4.1.2.3 消化系统
❖ 不完全消化系统(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
口、咽、肠
• 肠壁:内胚层来源的柱状上皮
• 自由生活者消化系统发达,寄生者消化系统退化 甚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