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_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最后的晚餐是⼀幅画在位于意⼤利⽶兰的桑塔·玛利亚修道院餐厅墙上的壁画。
即使是在列昂纳多那个时代,⼈们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1495年到1497年间,可是不到20年的时间,就开始污损,根据当时的记载,它有15x29英⼨⼤⼩,⽤蛋彩画法涂抹在⼲⽯膏上,在主要的涂层下⾯,是⽤微红的线条打下的结构草图。
《最后的晚餐》在表现门徒们对他们中有⼀个⼈出卖了耶稣⽽表现出惊讶表情的场景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没有任何另外⼀幅相同题材的绘画,能够这样丝丝⼊扣的把握细节。
那么在这样的杰作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惊⼈秘密呢?克⾥夫·普林斯和雷恩·⽪克奈特在他们的《圣殿骑⼠启⽰录》⾥有下列⼏点可以说明,作品中隐藏⼀些可疑的象征符号。
第⼀个秘密:约翰还是抹⼤拉?对画⾯作⼀番仔细的观察后,我们就会发现,耶稣的右⾯的⼈是⼀个⼥性的形象,或者说⾄少是雌雄同体,很多⼈都怀疑是玛利亚·抹⼤拉。
另外⼀点⾮常明显的是,耶稣和抹⼤拉的⾐服颜⾊是对应的。
耶稣穿着⼀件红罩⾐,披着⼀件蓝⽃篷;抹⼤拉穿着⼀件蓝罩⾐,披着⼀件红⽃篷。
⼀阴⼀阳。
普林斯和⽪克奈特甚⾄说这个⼈物的束腰外⾐已经烘托出了⼀个⼥⼈的胸部。
确实,列昂纳多不反对给画⾯⼈物赋予⼥性特征。
甚⾄给⼀些男性⼈物也画出了⼥性的形象。
例如,当您细致的观察达芬奇的著名画作《施洗者约翰》时,就会看到他⼏乎是⼀个雌性同体的形象。
第⼆个秘密:V和M的疑问与第⼀个秘密相关的是,为什么在《最后的晚餐》⾥,耶稣和约翰(或者说玛利亚·抹⼤拉)朝向不同的⽅向,摆成⼀个V字形,⽽他们的⾝体⼜组成⼀个字母M,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和什么符号有关吗?普林斯和⽪克奈特认为耶稣和约翰的形体符号恰恰说明,这⾥所谓的约翰实际上应该是抹⼤拉的玛利亚,V字形象征了神圣⼥性的符号(甚⾄是圣杯,毕竟,餐桌上没有圣杯的出现也是⼀件⾮常怪异的事),⽽字母M代表了玛利亚·抹⼤拉。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请阅读全文,并逐段 请阅读全文, 请阅读全文 进行概括
这幅画的创作背景 这幅画的创作背景 画中的故事情节 画中的故事情节 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 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 画的背景和空间处理 画的背景和空间处理 作者资料积累的过程 作者资料积累的过程 画家在画中所表达的主旨 画家在画中所表达的主旨 画的遭遇
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 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 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 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 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 他曾说过: 绘画的最大奇迹, 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 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即在形 象上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 象上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 没有截然的分界, 蒙娜丽莎》 般,没有截然的分界,《蒙娜丽莎》是这 种画法的典范之作. 种画法的典范之作. 15世纪意大利的科学与美的追求 世纪意大利的科学与美的追求, 15世纪意大利的科学与美的追求,由 于达芬奇而登峰造极 芬奇而登峰造极. 于达 芬奇而登峰造极.可是大师的才能 到了晚年并没有受到重视和赏识, 到了晚年并没有受到重视和赏识,教皇的 冷漠使他十分伤心.大师1519年客死异国, 1519年客死异国 冷漠使他十分伤心.大师1519年客死异国, 终年67 67岁 终年67岁.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芬奇《最后的晚餐》
朱伯雄
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 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 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能即席作 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 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 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他一心想把他的艺术和 智慧带进现实世界,光彩照人.31岁时为大公的父亲 智慧带进现实世界,光彩照人.31岁时为大公的父亲 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 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 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 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 年法军入侵时被毁, 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 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 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 这就是《最后的晚餐》 如果说《最后的晚餐》 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 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蒙娜丽莎》 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蒙娜丽莎》则无愧为世界 上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作品使达 上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 垂青史. 垂青史.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
《最后的晚餐》是由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于1495-1498年之间创作的一幅壁画,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整幅画长约15米,宽约4.2米,在位于意大利米兰圣安东尼大教堂的“宗徒堂”中,占据着一面墙的正中央。
《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在伯达尼旅店与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前,对十二个门徒说出的“今晚你将会离开我”的情景。
画中有耶稣坐在中央,左右围绕着十二个门徒,他们都在把手和杯子伸向耶稣,表达着他们的不舍,耶稣也在深情的看着门徒们。
画中使用了淡雅的色调,而且色彩的分布上突出了耶稣的神圣形象,他的身上穿着金色的外衣,背景中还有浅绿色的天空,再加上耶稣周围门徒们的投射光,给人一种神圣、宁静的感觉。
《最后的晚餐》融合了达·芬奇的绘画技法和他的科学观点,它不仅表现出精确的细节,而且能够表达出强烈的思想和情感,这也是达·芬奇艺术风格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8课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教学目标1.欣赏达·芬奇经典美术作品《最后的晚餐》在构图、色彩、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美感、绘画技法上的审美特点,感受达·芬奇在这幅画里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行为与邪恶势力的情感。
以此了解和感受艺术大师辉煌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在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崇敬大师和珍爱世界经典艺术的情感。
2.体会文章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作用,文画对照,赏析画中人物的神态和心理。
说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
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我们可以洞察到他们每人的性格和复杂心态。
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
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
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地龌龊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大师在构图上的特点,能结合文中神态和心理描写,看图讲述这幅画所展示的故事,领会大师讴歌正义鞭挞邪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图文了解大师如何生动地展开人物心理冲突和故事的戏剧性,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故事的寓意。
2.难点:图文对照,赏析表现耶稣和犹大两人神态与心理的语句,把握作品正义与邪恶对立的主旨。
教学过程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
重点读描写犹大和耶稣神态和姿态表现出来。
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袋,我们也能通过达人不同的右呼应。
的心态、神态和形态,并画了大量的速写,对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之一。
这幅壁画描绘了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上的场景,展现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描绘。
本文将介绍《最后的晚餐》的背景、构图和艺术价值,并探讨它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5世纪末,是达芬奇在米兰圣玛利亚大教堂修道院的修道士餐厅内进行的。
这幅壁画长约4.6米,高约8.8米,占据了整个餐厅的一面墙壁。
达芬奇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湿壁画技法,这种技法使得画作更加持久耐用。
作品的构图非常精妙,画面中的人物被安排在一张长桌前,耶稣坐在中央,十二个门徒分列两侧。
达芬奇通过精确的透视和光影处理,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耶稣的形象被放大,身体呈三角形状,突出了他的重要性和威严。
而其他人物则通过姿态、表情和手势来表达各自的情感和个性。
《最后的晚餐》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绘画技巧,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深刻的人物情感和宗教意义。
画面中的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透露出各自的内心世界。
耶稣的面容慈祥而庄重,他的手势预示着自己即将被出卖和受难。
而门徒们的表情各异,有的惊讶、有的愤怒、有的疑惑,展现了他们对耶稣的言行的不同反应。
此外,画面中的细节也充满了象征意义。
例如,耶稣和犹大之间的空间被一把刀切断,预示着犹大将要背叛耶稣。
而画面中的食物和餐具则象征着圣餐的仪式和耶稣的身体和血。
这些细节的运用使得《最后的晚餐》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幅富有宗教和象征意义的作品。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构图和绘画技巧成为了后来艺术家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同时,它也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对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
例如,巴洛克时期的画家卡拉瓦乔在他的作品中也运用了类似的构图和光影处理,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总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的作品。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新约圣经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
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
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
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
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
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
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
当时请达·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
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达·芬奇,达·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
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
这时达·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
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赏析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赏析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1519 )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意大利的三大代表性人物,达·芬奇是集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植物学家、音乐家于一身的博学家和艺术家,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型通才。
他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杰作之一,其中包括著名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今天我们来详解一下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后的晚餐》这件旷世杰作的创作、保护、构图及人物背后的故事。
《最后的晚餐》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这幅画,是画家达·芬奇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该画尺寸是421X903厘米,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
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
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
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
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构图时,达·芬奇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连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
《最后的晚餐》题材取自圣经故事。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整理版]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43cb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3.png)
《最后的晚餐》赏析摘要:“最后的晚餐”是耶稣神话中颇为重要的一个,有关这一故事的绘画作品也有很多。
其中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副。
而历来对它的评价也最为丰富,本文将从几个细节对《最后的晚餐》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细节出现的原因做出探讨。
关键字:《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文艺复兴正文:最后的晚餐,在基督神话中为最重要的故事,历来为画家们描绘。
在比较详细的西洋美术史上,足足可以列举几十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
莱昂纳多•达•芬奇(Lanonardo da Vinci,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太才艺术家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的代表,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直是像先知那样地展望未来,为艺术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不知疲倦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最后的晚餐》创作时间大约为1495-1498年,现存于意大利米兰的多明尼加修院的圣母感恩礼拜堂的餐厅墙壁上。
它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的辉煌之作。
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中,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关于这副画的鉴赏与评论早已多不胜数,本文也将选取两个小的方面谈一下对这副画以及对达•芬奇的看法,也许观点不够独到,但也算是对大师及其作品研析的一点体会吧。
一这副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居于画最中间的耶稣,他说完了那句话之后,摊开了双手,并垂下了眼帘,眼神淡然。
有很多评论说这是一个“悲伤的姿势”。
但我觉得,这时耶稣的心态该是古井水般波澜惊不起。
这一点,不仅是从画中门徒的手足无措以及惊恐之余仍握紧卖主钱袋的犹大,在表现手法上应与中心人物耶稣形成鲜明对比的需要,同时也在说明着这样一个事情——“如果生命预告死亡,将会有什么表情?”③既然已经注定,而作为世人所谓悲剧中主角的神——甚至只是一个智慧渊博的人,都会这样淡定的吧。
预知死亡,不再只是宗教的训示;预知死亡成为达芬奇绘画世界中生命的必然结局。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达·芬奇《最后的晚餐》ppt课件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名画《最后的晚 餐》?
• 第1——2段,介绍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这幅画的题材出处; • 第3——8段,介绍画面的构思; • 第9段,介绍背景与空间的处理; • 第10——11段,介绍有关资料的收集; • 第12段,介绍这幅画的意义所在; • 第13-14段,介绍画作的损毁、抢救及大小 等情况。
作者为文时,是怎样再现名画的神韵的 。
• 为了能够尽量再现名画的神韵,作者在介 绍画面的构思时,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 合的表达方式。如在介绍犹大的时候,先 说明“达芬奇采取了特别的表现手法”, 然后通过细致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再 现了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对耶稣的介绍 也是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
画家作画时,是怎样表现人物不同的神 态和心理活动的。
达· 芬奇《最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 的象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 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 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 械工程师。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 • 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 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能即席作词谱曲, 自己伴奏自己歌唱。他一心想把他的艺术和智慧带进现实 世界,光彩照人。31岁时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骑马像, 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 ,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 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如果 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蒙娜丽 莎》则无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作品使达· 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着重介绍了什么?
• 着重介绍的是画面的构思。
作者是怎样介绍名画的构思的?
《文艺复兴与宗教变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深度解读》

文艺复兴与宗教变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深度解读简介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段划时代的文化运动,宗教变革则是宗教领域中的重要转折点。
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作为著名绘画作品之一,承载了文艺复兴和宗教变革相互交织的历史背景。
本文将对这幅杰作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其所表达的意义和影响力。
文艺复兴与宗教变革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系列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领域的思想和艺术运动。
此次运动能够发生在欧洲主要归功于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们逐渐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
宗教变革宗教变革则是指16世纪基督教中发生的重大改革运动。
由马丁·路德等人提出的宗教改革思想逐渐蔓延,导致基督教内部形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个派别。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作品背景《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著名的绘画之一,创作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该作品描绘了耶稣与门徒们在最后晚餐上的情景,是基督教大事记中重要的一幕。
意象解读•姿势与表情:达芬奇通过人物表情、手势等细节刻画出人物内心的复杂和不同情感。
耶稣坐在桌子中央,表现出镇静和沉默;其他十二位门徒则各自有不同的反应。
•空间布局与光影处理:绘画利用透视法营造了空间感,凸显耶稣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而透过窗户射入的光线增添了神秘感和戏剧效果。
宗教与艺术相互影响达芬奇将文艺复兴时期独立个体主义的思想和当时宗教变革的社会氛围融入到绘画中。
他通过细腻的表现技巧,传达了对人性、宗教和权力关系等问题的思索与追求。
影响力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仅在艺术界引起轰动,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推崇个体主义、探究人性和权力关系等主题,激发了后世艺术家们对于人类心灵和社会价值观的探索。
结语《最后的晚餐》作为文艺复兴与宗教变革交融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一次杰出绘画作品创作,更是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象征。
通过深入解读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变革对欧洲以及全球文化和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浅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浅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者:边春晓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2期摘 ; 要: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从意大利开始的,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艺术复兴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到十五世纪达到全盛,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数学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和工程师。
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代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一位“旷世奇才”。
再多的赞誉对他来说都当之无愧。
本文从达·芬奇的生平出发,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
关键词:艺术;科学;文艺复兴;《最后的晚餐》中图分类号:J209.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6-0072-01一、天才达·芬奇回忆西方整个绘画史,《圣经》是每个画家都了解跟熟读的一本书。
在西方整个艺术发展史中,几乎每个画家都画过此题材的画。
而圣餐题材作为基督教美术中一个很受关注的内容,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属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给后世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经常谈论其中的奥妙。
对于这位闻名于世的大师,我们都是有所了解的,他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是一个非凡的天才,智慧无穷,永远为人们所惊叹和赞美。
他不依赖权威,而是通过实验予以解决。
自然界里没有一样东西不能引起他的好奇心,没有一样东西不能激发他的创造力。
他广泛的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所以他的画我要带着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
二、《最后的晚餐》(一)画面分析《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1497年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而做的壁画,餐厅是长方形,这幅壁画占了一面墙,在壁画站出来的时候,在跟修道士的长桌并排出现了基督和他的使徒的餐桌时,景象是什么样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壁画,420X910厘米)由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莱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在众多同类以“最后的晚餐”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
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现藏于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着画面作了自然地延伸。
为了构图使徒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
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
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
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这幅画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
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
【优课】上海五四制语文八下《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PPT课件

按照空间的顺序进行说明,使之条理井 然。结合了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使 文章既栩栩如生又准确具体。
课文为什么要交代搜集材料的事? 第14段是不是显得多余?
塑造人物依靠生活资料,画家为寻找生活原型 是多麽不易,可见成功背后的艰辛与执著。
见创作的不易。
这幅名画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着重介。 绍的是画面的构 思。
在作者是怎样介绍名 画的构思的?
《最后的晚餐》欣赏:
形 式
安小巴 德雅多 烈各罗
米 奥
《最后的晚餐》欣赏:
形 式
马达西 太太门
《最后的晚餐》欣赏:
形 式
多老腓 马雅力
各
《最后的晚餐》欣赏:
形 式
犹彼约 大得翰
《最后的晚餐》欣赏:
形 式
●着重介绍画面构思的时候,先用“他对称地设 计了两边各六个门徒的形体动作”,说明构思 的总体特点;
《吉内薇拉-班琪》 1475-1480年 油彩、蛋彩
华盛顿国家画廊藏
艺术家—达-芬奇
《岩间圣母》 1483-1485年
帆布油彩 巴黎卢浮宫藏
1. 课后阅读的第一题。 2. 用文字介绍一幅你最喜欢的画。
《最后的晚餐》欣赏:
《最后的晚餐》欣赏:
《最后的晚餐》欣赏: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 名画《最后的晚餐》?
第1——2段,介绍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题材 出处;
第3——8段,介绍画面的构思; 第9段,介绍背景与空间的处理; 第10——11段,介绍有关资料的收集; 第12段,介绍这幅画的意义所在; 第13-14段,介绍画作的损毁、抢救及大小等情况。
●然后把12个门徒分为4组,每组3人,按照“左 边”“右边”“中右”“ 中左” 的次序,一组 一组地介绍,着重介绍有犹大在的一组;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一幅著名壁画作品,描绘了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
这幅作品不仅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基督教艺术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进行解读,探讨其艺术价值、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首先,从艺术角度来看,《最后的晚餐》展现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情各异,每个人物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
尤其是耶稣的形象更是达芬奇精心描绘的焦点,他的神圣与慈爱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感动。
此外,达芬奇巧妙运用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立体和具有深度感,为观者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其次,从历史背景来看,《最后的晚餐》是在15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这一时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真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表现方式,达芬奇正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在这一时期,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最后的晚餐》作为一幅具有宗教内涵的壁画作品,不仅展现了达芬奇对基督教故事的理解和表现,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
此外,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的创作意图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方面。
通过这幅作品,达芬奇试图表现耶稣与门徒共进晚餐的场景,展现出耶稣对门徒的慈爱和宽恕,以及他对人类的牺牲和拯救。
作品中每个人物的神情和动作都充满了寓意,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达芬奇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基督教故事的理解和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宗教题材的理解和表现。
通过对这幅作品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达芬奇的艺术才华,更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类情感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使我们对这幅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新约圣经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
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
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
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
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
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
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
当时请达·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
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达·芬奇,达·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
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
这时达·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
二九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 名画《最后的晚餐》?
第1——2段:介绍这幅画的题材出处; 第3——8段:介绍画面的构思; 第9段:介绍背景与空间的处理; 第10——11段:介绍有关资料的收集; 第12段:介绍这幅画的意义所在; 第13-14段:介绍画作的损毁、抢救及大小等情况。
《最后的晚餐》欣赏:
你认为达芬奇为什么会有 如此巨大的成就?
表达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并且一直鼓舞着人民。而且, 无论自然破坏,还是战争的 破坏都没有让它消失,可见 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以 及它的生命力。
岩间圣母
达·芬奇手稿
• 1817年重见天日 • 用左手反写的手稿
• 论雕刻 • 论建筑。包括教堂草图,拱型结构分析 • 论生理。论人的生死、记忆、智力和欲望 • 论解剖学 • 论动物学 • 论天文。论地球、太阳和行星。 • 论地理。论地下水,地质学,意大利运河,法国的道路,
如果说《最后的晚 餐》是世界最著名 的宗教画,那么 《蒙娜丽莎》则无 愧为世界上最伟大 的肖像画。这两件 作品使达·芬奇的 名字永垂青史。
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 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 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
说过:“绘画的最大 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 现出凹凸感。”[来源:学
+科+网]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朱伯雄
论开矿。 • 论哲学 • 小故事 • 书信
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设计的飞机整体构造草图
达·芬奇设计的 第一辆汽车草图升机
达·芬奇设计飞机结构
维特鲁威人
视频
达芬奇经典名言
• 有天资的人,当他们工作得最 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 得最多的时候。
3、作品内容与形式
形 式
阅读本文第三到八节,思考其说明顺序是 怎样的?又采取了怎样的表达方式?为什 么这样处理?
初中语文(上海沪教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PPT课件

按照空间的顺序进行说明,使之条理井 然。结合了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使 文章既栩栩如生又准确具体。
课文为什么要交代搜集材料的事? 第14段是不是显得多余?
塑造人物依靠生活资料,画家为寻找生活原型 是多麽不易,可见成功背后的艰辛与执著。
可见创作的不易。
这幅名画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然后把12个门徒分为4组,每组3人,按照“左 边”“右边”“中右”“ 中左” 的次序,一组 一组地介绍,着重介绍有犹大在的一组;
●再介绍“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最后指出, “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 不是孤立的”,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学原 则。
(1)表明画的取材来源; (2)为画面人物各自的表情作铺垫。
表达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并且一直鼓舞着人民。而且, 无论自然破坏,还是战争的 破坏都没有让它消失,可见 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以 及它的生命力。
画作欣赏
2、艺术家—达-芬奇
《男子头像》 1506年 素描
2、艺术家—达-芬奇
《利塔圣母像》 1490年
帆布蛋彩 圣彼得堡俄米塔希美术馆藏
2、艺术家—达-芬奇
《吉内薇拉-班琪》 1475-1480年 油彩、蛋彩
华盛顿国母》 1483-1485年
帆布油彩 巴黎卢浮宫藏
1. 课后阅读的第一题。 2. 用文字介绍一幅你最喜欢的画。
艺术家—达-芬奇
《自画像》 1506年 素描
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 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
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 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即在形 象上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 般,没有截然的分界,《蒙娜丽莎》是这 种画法的典范之作。
15世纪意大利的科学与美的追求,由 于达·芬奇而登峰造极。可是大师的才能 到了晚年并没有受到重视和赏识,教皇的 冷漠使他十分伤心。大师1519年客死异国, 终年67岁。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优秀教案

最后的晚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欣赏达·芬奇经典美术作品《最后的晚餐》在构图、色彩、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美感、绘画技法上的审美特点,感受达·芬奇在这幅画里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行为与邪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文了解大师如何生动地展开人物心理冲突和故事的戏剧性,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故事的寓意。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审美经验,大胆想象,理解和评价大师的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感受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辉煌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在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有崇敬大师和珍爱世界经典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图文了解大师如何生动地展开人物心理冲突和故事的戏剧性,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故事的寓意。
难点:图文对照,赏析表现耶稣和犹大两人神态与心理的语句,把握作品正义与邪恶对立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达·芬奇童年艺术学习趣事。
1.出示课件:几幅用铅笔画的鸡蛋图画,引出达?芬奇的童年故事。
2.讲故事《达·芬奇画鸡蛋》:达·芬奇在初学绘画时,他的老师每天总是让他观察并画鸡蛋。
一天,他不耐烦地问自己的老师:你每天总是让我画鸡蛋——这太简单了,如此下去,我何时才能真正掌握绘画的技巧与本领呢?听了达芬奇的话,他的老师举起一只鸡蛋,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一只鸡蛋看似非常简单、好画,但如果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并绘制它,你会发现绘画出来的结果将大不相同。
如果你领悟不到这一绘画的基本要领,不能熟练的掌握绘画的技巧,你就很难在绘画领域有所造诣。
老师的话给了达芬奇莫大的启发,使他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此,他埋头苦练绘画基本功,终于成长为一位世界美术大师。
3.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体验艺术学习需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着手,绘画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把握事物的特点,任何成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背景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
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
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
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
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做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
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有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
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
当时请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
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芬奇,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
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
这时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
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
大公对芬奇说:“他对你不公平,你巧妙地报复了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 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
在所有门徒中,圣.约翰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象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 主人的话。约翰形容俊俏雌雄难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身份也一直是个谜,众说纷 纭。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把水果刀,就在叛徒犹大的背后,偶然中对准了犹大的肋部。 那把握着刀的手却难以确定是谁的,有人说是约翰的,有人说是彼得的,还有人说是耶稣 的,这也是这幅画的秘密之一。就连耶稣身后的一个半月形的窗户亦包含着一个数学的和 占星术的谜。
作品简介
《最后的晚餐》壁画取材自圣 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绘耶稣在 遭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 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中 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 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 稣:“主啊,是我吗?”的瞬间 情景。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 面正方左边第五位)的叛徒犹大 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 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 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
创作过程
达·芬奇没有采用一般的处理方法来对待它。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人感觉房间随画 面作了自然延伸。图可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我们可以看到,越靠近 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而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 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 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想.就好象一个双耳失聪的人,虽然他听不到声音,但是依然可以从说话人的动作姿态以 及口形中揣度说话的内容!”达·芬奇是这样主张的,他也这样做到了。在这幅画中发挥 的淋漓尽致!在这静止的油画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群没有任何动作的呆板的人,相反,从 每个人的不同神态中,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人物的动感。我们仿佛看到了整件事的全过 程,耶稣是怎样镇静的说出那句让人震惊的话,菲利普是怎样一跃而起,犹大当时有怎样 的心理活动…
让我们从画中人物的各种反应及表情来看看达·芬奇是怎么样构思这一题材的。
历史价值
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 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在达·芬奇的这幅画上得到了空前 有效的体现。
“一幅人物画的成功表现,应该做到使人一看就很容易从他们的姿势中觉察他们的思
他所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 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为了完成犹大这个人物形象,达·芬奇可谓是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了很久,最后选取了院长作为模特儿,他和达·芬奇要塑造的人物犹大一样都很贪婪金钱, 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犹大是作为贪财、叛卖、邪恶的典型而进入达·芬奇的作品 的。
画面中的所有人物,他们惊恐,愤怒,唯肖。我们仿佛能透过表情看到他们的内心活动。这是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 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所以才能通过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 的心理活动并将其表现出来。这是在他之前一些画家的《最后的晚餐》所不能比拟的。 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列为一排,以耶稣为 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
中右一组是多马、老雅各、腓力。多马伸出一个指头,好象在问老师:“有一个人要 出卖你?”和他并坐的老雅各张开两手,作惊奇的表示:“这是多么可怕呀!”年轻的腓 力则用双手掩着胸部,似乎说:“难道在怀疑我对老师有背叛行为吗?”
中左一组的彼得、约翰和犹大三人最富有表情,也是画上的主要角色。坐在耶稣旁边 的约翰歪着身子眼睛向下,神情平静,作出忧愁状。火性的彼得,则情绪激昂,他从座位 上跳起,似乎在问约翰,叛徒是谁?而犹大,听了耶稣的话后,他情绪紧张,身子稍向后 仰,右臂支在桌上,右手紧握钱袋,露出一种抑制不住的惊恐。即使没有钱袋我们也可以 通过达·芬奇绘画的特点找出这个罪恶的叛徒。
最后的晚餐赏析
作 者:达·芬奇
作者简介: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 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 近。 小时候的达·芬奇聪颖好学,对任何事都感兴趣,在学习数学时经常提出一些疑难问题。 在音乐方面,达·芬奇善吹笛子,能创作,不仅作词,还会作曲,又有一副好嗓子,能自 弹自唱,在为米兰公爵演奏竖琴时,还自制乐器,表演完全超出了其他乐师。达·芬奇体 格健壮,爱好各种体育活动,善训马,曾力挽狂奔之马,。在辩论中,能使最强的对手甘 拜下风,他左右手均能书写作画。 达·芬奇爱好颇多,但绘画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无与 伦比,每日放学回家扔下书包,便拿起画笔,不吃不喝,完全沉浸在画面上,被人称为小 画家。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 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 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 他的代表作。 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 《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 ,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 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 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 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 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画面内容
左边一组是由巴多罗米奥、安德烈、小雅各三人组成。巴多罗买好象怀疑自己的耳朵
听错了,从座位上跳起来,手按在桌上,面对耶稣,情绪激动;安德烈双手张开,手指向 上。夹在中间的小雅各紧张地由背后伸手到第四个人的肩上,形成两组间的联系。
右边一组由马太、达太和西门组成。三个人听了这骇人听闻的消息后,自发地谈论起什么 来,三人的手都伸向画面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