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镀挂镀优缺点

合集下载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
滚镀是一种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放置在滚轮上,在滚轮的
旋转下,将涂有涂料的滚轮与金属材料滚动,从而将涂料均匀地覆盖在金属表面上。

滚镀的涂料种类繁多,可以根据所需效果和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种类的涂料。

滚镀的优点
均匀涂层
滚镀能够在金属表面均匀地形成一层涂料,不会出现情况涂料厚度的不均匀现象,能够提高金属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效率高
相比于其他镀层方法,滚镀的处理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

厚度可控
滚镀镀层的厚度可以通过滚轮的旋转速度以及涂料的配比等因素进行控制,可
以达到不同的需求,以此实现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要求。

滚镀的缺点
大面积处理困难
滚镀适用范围比较有限,由于滚轮的尺寸限制,不能对大面积金属材料进行表
面处理。

涂层的质量难以保证
滚镀的涂料均匀性虽然很好,但由于能够控制的因素较少,导致滚镀涂层的厚
度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涂层的质量难以保证。

适用范围受限
滚镀的适用范围主要局限于一些需要简单、均匀处理的金属表面,对于一些需
要高质量、高精度表面处理的应用场景并不适用。

结论
综合来看,滚镀的优缺点比较明显,虽然能够有一些优点场景中得到应用,但是由于种种限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来考虑是否选择滚镀作为表面处理的方法。

电镀工艺详解:滚镀与挂镀的区别

电镀工艺详解:滚镀与挂镀的区别

电镀工艺详解:滚镀与挂镀的区别电镀可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这主要与待镀零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

悬挂电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产品,如汽车保险杠、自行车把手等。

滚镀适用于紧固件、垫圈、销等小零件。

连续电镀适用于线材和带材的批量生产。

刷镀适用于局部电镀或修复。

电镀溶液包括添加了铬剂的酸性、碱性、酸性和中性溶液。

无论使用何种电镀方法,与待电镀产品和电镀溶液接触的电镀槽、吊架等都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挂镀要求零件逐个安装或绑在挂夹具上,耗时、劳动密集、劳动密集,涂层质量差。

如果有“挂痕”或表面光滑度不足等。

此外,还经常使用一种特殊的挂镀,称为篮镀,是将小零件放在金属丝制成的小篮子或底部嵌入电极的塑料篮子中,然后将其挂在阴极棒上进行电镀的方法。

在电镀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有零件都尽可能均匀地电镀,有必要偶尔取下小篮子并翻转零件,或者使用非金属棒搅拌篮子内的零件。

因此,操作类似于淘米或炒菜,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洗镀或炒镀。

然而,即便如此,涂层的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每个部件的涂层厚度和表面质量的显著波动,劳动力也受到搅拌和翻转零件等繁琐操作的制约,无法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

这些处理方式和工艺,在华中电镀产业园内都会涉及到,是为了实现电镀行业工艺水平与装备水平提升的环保工业园区,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滚镀的生产约占整个电镀工艺的50%,涉及镀锌、铜、镍、锡、铬、金、银和合金等数十种电镀类型。

滚镀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电镀加工方法,几乎与挂镀不相上下。

但在滚镀发明之前,小零件只能使用挂镀进行电镀。

滚镀的出现改变了小零件电镀过时的技术现状,使电镀工人摆脱了繁琐的安装或吊篮电镀劳动,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镀层质量。

这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电镀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 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滚镀电镀知识培训资料

滚镀电镀知识培训资料
滚镀电镀基础知识培训
滚镀电镀
一 滚镀电镀优点: 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镀件表面质量好 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 4.占地面积小 二、滚镀的特征 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 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 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 四、滚镀的缺陷 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 2.滚镀的结构缺陷 3.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
水洗
作用: 1.利用水的冲击力将料带上的药液冲洗掉,避免药液随料带进入下一站,导致上一 工站弱酸药性或将杂质带入下一工站使药水成分改变; 2.以大量水将零件表面之大部分药水去掉, 注意事項: 1.管控水质标准 导电率:100-200西门子
镀镍不良影响之异常
镀镍不良影响之异常:
镀镍点检管理:温度、浓度、电流、电压、药水清洁 度、添加剂浓度、导电水洗比重、风刀、水刀、电解 槽。
水洗
成分:洗衣粉、有机酸。 作用: 1.利用水的冲击力将料带上的药液冲洗掉,避免药液随料带进入下一站,导致上一 工站弱酸药性或将杂质带入下一工站使药水成分改变; 2.以大量水将零件表面之大部分药水去掉, 注意事項: 1.管控水质标准 导电率:3-50西门子
镀银不良影响之异常
镀银不良影响之异常 日常点检:温度、导电状况、镀液清洁度、回收工作、 氰化物现在存放、银板面积。 点检时间:同上 不良异常:掉银、外观、高电流粗糙、焊锡不良、变 形、硫化钾实验效果差、后续储藏。
点检时间:同上
不良异常:镍层脱落、镍与镍脱落、外观不良、膜厚 不足等、变形。
活化
原理: 应用酸碱中和反应 条件设定: 氰化钾或氰化钠(20-50g/L)。 作用: 1.中和上一工站残留的弱酸; 2.对金属有活化作用。 注意事项:定期进行更换。日常点检中发现变绿以及更换

滚镀设备

滚镀设备

滚镀设备当镀件体积较小、批量较大时,采用滚镀方法是合理而经济的。

相对于挂镀,滚镀具有以下优点:①滚镀省略了上、卸挂具手续,节约工时,其生产效率比挂镀要高4~6倍;②滚镀有时还能提高镀层质量,因为工件不断滚动,相当于强烈搅拌,可使镀件表面气泡及早脱离,防止杂质黏附,使镀层光亮;③由于不使用挂具,避免了镀件上挂具印痕的出现。

但是滚镀零件的形状和大小受到一定限制,适宜的镀层厚度也低于挂镀,多数厚度在10μm以下,镀层厚度不易掌握。

适于滚镀的零件有螺栓、螺帽、垫圈等,而弹簧、薄片等易贴合在一起的零件,以及容易变形、容易碰损、要求保持棱角的零件,则不能采用滚镀。

适合滚镀的镀种较多,如Zn、Cd、Ag、Sn、Cu、Ni等。

为了克服滚镀的某些局限性,近来滚镀设备在扩大滚筒直径和长度、简化装料操作和自动化操作、改善滚筒溶液的循环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从而使滚镀的产量得以提高,适宜滚镀的零件的范围扩大,操作大大简化。

8.3.1卧式滚筒镀槽卧式滚筒镀槽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滚镀设备,主要由水平旋转的多孔滚筒、槽体及传动系统等组成,其典型结构如图8—16所示。

图8-16 卧式滚筒镀槽1~电动机;2一减速器;3一拨爪式离合器;4一滚筒吊架}5一小齿轮6一大齿轮;7一阴极导电装置;8~滚筒体l 9一槽体;l0一阳极杆8.3.1.1 滚筒(1)滚筒结构滚筒是滚镀机的主体结构,对滚镀质量影响较大,选择滚镀设备时应充分注意滚筒结构。

①滚筒材料除导电部分外,浸没在溶液中的滚筒构件都用绝缘的耐腐蚀材料制成。

最常用的材料是硬聚氯乙烯塑料,其次是聚丙烯,小型滚筒可用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脆性大,表面易拉毛,因此只适用于电镀过程中需经常观察镀件情况的场合,如镀金等。

②滚筒形状滚筒通常采用六角形和圆形,大型滚筒采用八角形。

从零件翻动均匀性来看,六角形优于圆形,尤其在装料量不超过容积l/2时更为明显。

圆形滚筒制造方便,而且当外形尺寸相同时,圆形滚筒的装料量比六角形滚筒多21%。

滚镀概念和优缺点

滚镀概念和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发布于:2010-10-6 9:33:07 被浏览1147次【打印】目录一、滚镀的感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五、改善滚镀缺陷的措施1.在减小混合周期的影响上2.在改善滚镀的结构缺陷上3.在滚镀专用添加剂的开发上一、滚镀的感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但在滚镀发明之前,小零件电镀只能采用挂镀。

挂镀需要将零件一个一个地装或绑在挂具上,费时、费力、费人工,且镀层质量欠佳,如出现“挂具印”,或表面光洁度不够等。

另外,一种叫做筐镀的特殊挂镀也会经常被采用,它是将小零件放在一个金属丝做成的小筐或底部镶有电极的塑料筐内,然后挂到阴极棒上电镀的一种方式。

《滚镀工艺介绍》课件

《滚镀工艺介绍》课件
《滚镀工艺介绍》PPT课件
滚镀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镀覆工艺,本课件将介绍滚镀工艺的定义、主要 流程、应用范围、与其他镀覆工艺的区别、优点和缺点,以及其市场前景。
滚镀工艺定义
滚镀工艺是指利用滚轮转动和挤压的力量将金属材料均匀沉积在基材表面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 通过滚镀工艺,可以为基材增加一层金属镀层,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五金工具
滚镀工艺常用于五金工具的镀层处理,提高其耐磨 性和耐腐蚀性。
家电产品
滚镀工艺可用于家电产品的装饰镀层,提升产品外 观和质感。
工业管道
滚镀工艺可为工业管道提供耐腐蚀的保护层,延长 其使用寿命。
滚镀与其他镀覆工艺的区别
电镀工艺
滚镀工艺不需要电流作为催化剂,能耗较低,但镀层的质量和厚度较薄。
热浸镀工艺
滚镀的主要流程
1
准备工作
清洁和处理基材表面,确保其平整度和
涂覆预处理剂
2
表面质量。
将预处理剂涂覆在基材表面,提高涂层
的附着力。
3
滚镀
将金属材料以合适的压力滚动在基材表 面,使其均匀沉积形成镀层。
滚镀的应用范围
汽车零部件
滚镀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包括制动系统、 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总结和展望
滚镀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镀覆工艺,具有许多优点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滚镀工艺有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开拓出更加广 阔的发展前景。
滚镀工艺不需要加热,操作简便,但不能处理高熔点金属。
喷涂工艺
滚镀工艺形成的镀层均匀且致密,耐磨性和耐腐蚀匀且致密 2.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 3. 操作简便
2 缺点
1. 镀层厚度较薄 2. 不能处理高熔点金属 3. 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

电镀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电镀工艺 挂镀与滚镀

电镀工艺 挂镀与滚镀

电镀介绍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主要与待镀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

挂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制品,如汽车的保险杠,自行车的车把等。

滚镀适用于小件,如紧固件、垫圈、销子等。

连续镀适用于成批生产的线材和带材。

刷镀适用于局部镀或修复。

电镀液有酸性的、碱性的和加有铬合剂的酸性及中性溶液,无论采用何种镀覆方式,与待镀制品和镀液接触的镀槽、吊挂具等应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

镀层分类镀层分为装饰保护性镀层和功能性镀层两类。

装饰保护性镀层主要是在铁金属、非铁金属及塑料上的镀铬层,特别是钢的铜-镍-铬层,锌及钢上的镍-铬层。

为了节约镍,人们已能在钢上镀铜-镍/铁-高硫镍-镍/铁-低固分镍-铬层。

与镀铬层相似的锡/镍镀层,可用于分析天平、化学泵、阀和流量测量仪表上。

功能性镀层这种镀层种类很多,如:①提高与轴颈的相容性和嵌入性的滑动轴承罩镀层,铅-锡,铅-铜-锡,铅-铟等复合镀层;②用于耐磨的中、高速柴油机活塞环上的硬铬镀层,这种镀层也可用在塑料模具上,具有不粘模具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③在大型人字齿轮的滑动面上镀铜,可防止滑动面早期拉毛;④用于防止钢铁基体遭受大气腐蚀的镀锌;⑤防止渗氮的铜锡镀层;⑥用于收音机、电视机制造中钎焊并防止钢与铝间的原电池腐蚀的锡-锌镀层。

适用于修复和制造的工程镀层,有铬、银、铜等,它们的厚度都比较大,硬铬层可以厚达300微米。

电镀的过程基本如下1 把镀层金属接在阳极2 要镀件接在阴极3 阴阳极以镀上去的金属的正离子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相连4 通以直流电的电源后,阳极的金属会进行氧化(失去电子),溶液中的正离子则在阴极还原(得到电子)成原子并积聚在负极表层。

电镀后被电镀物件的美观性和电流大小有关系,电流越小,被电镀的物件便会越美观;反之则会出现一些不平整的形状。

电镀的主要用途包括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 以及进行装饰。

不少硬币的外层亦为电镀。

电镀产生的污水(如失去效用的电解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滚镀挂镀优缺点范文

滚镀挂镀优缺点范文

滚镀挂镀优缺点范文滚镀、挂镀和镀优分别是一种金属在另一种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工艺。

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滚镀是一种将一种金属通过机械滚动与另一种金属表面结合的工艺。

滚镀的优点包括:1.增加金属的耐磨性和硬度。

滚镀可以使表面金属变硬,提高抗磨损性能,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2.提供耐腐蚀性。

滚镀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绝氧气和水分的接触,防止金属的腐蚀和氧化。

3.优化金属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滚镀可以改善金属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使其更适合用于传热和电传导的应用。

虽然滚镀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镀层可能不均匀。

由于滚动的过程,镀层可能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均匀的厚度,降低了表面的一致性。

2.对于复杂形状的产品,滚镀可能不适用。

滚镀需要金属表面与滚动装置接触,对于形状复杂或内部空间狭小的产品,滚镀工艺可能无法实施。

3.滚镀层厚度有限。

滚镀工艺往往适用于形成较薄的镀层,如果需要厚度较大的保护层,滚镀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接下来,挂镀是一种将金属制品悬挂在电解池中,通过电流使金属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工艺。

挂镀的优点包括:1.镀层均匀。

挂镀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均匀、一致的镀层,提高了金属的外观和保护性能。

2.可形成大厚度的保护层。

相比滚镀,挂镀可以形成更厚的保护层,提供更强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3.适用于各种形状的产品。

挂镀工艺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然而,挂镀也存在一些缺点:1.环境污染。

挂镀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和电流来形成镀层,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液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镀层质量受影响。

挂镀工艺可能受到操作技术、电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镀层质量不稳定或不达标。

最后,镀优是一种将一种金属在另一种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工艺,常用于镀铬、镀金、镀银等。

镀优的优点包括:1.提供更高的装饰性能。

金属表面经过镀优处理后,可以呈现出高光泽的金属质感,提高了产品的装饰性。

2.提高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滚镀 挂镀 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 挂镀 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简介 滚镀方式划分为卧式滚镀、倾斜式滚镀和振动电镀等三大类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卧式滚镀 卧式滚镀的滚筒形状为“竹筒”或“柱”状,使用时卧式放置。滚筒轴向为水平方 向,所以卧式滚镀也叫水平卧式滚镀。生产中常见的六角形滚筒、镀铬滚筒、杆状 (或辐条)滚筒、缝衣针滚筒等都属于卧式滚镀的范畴。其中以六角形滚筒应用最 广泛。典型的卧式滚筒结构如图1所示。 2.1 滚筒横截面形状 卧式滚筒的横截面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采用六角形滚筒,零件在翻动 时跌落的幅度大,零件的混合较充分,所以镀层厚度波动性优于其它形状的滚筒。 这种优势在装载量不超过滚筒容积的二分之一时更为明显。并且,六角形滚筒零件 间相互抛磨的作用强,更利于提高镀层的光亮度。 2.2 滚筒轴向 卧式滚筒的轴向为水平方向。所以,卧式滚筒在带动零件翻滚时,零件运行方向与 水平面垂直,这样有利于各零件间充分混合及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并且,零件的垂 直运行还为卧式滚筒的装载量赢得了优势。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 电镀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 零件,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 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电镀 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零件 ,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挂镀优缺点

滚镀挂镀优缺点

电镀基本知识介绍----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滚镀 挂镀 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 挂镀 工艺技术讲解

三、电镀原理
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 好的金属层的过程。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 例如:一块铁板上镀上一层铜(通电在铜的镀液上)。
电镀基础知识
四、电镀的基本流程 前处理 五、电镀的种类
1、电化学方法 是利用电极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镀层。 2、化学方法 无电流作用,利用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镀覆层。 3、热加工方法 在高温条件下令材料熔融或热扩散,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4、高真空方法 高真空状态下令材料气化或离子化沉积于工件表面而形成镀层的过程。 5、其它物理方法 主要是机械的、化学的、电化学的、物理的方法 。如涂装、喷漆、刷漆等。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例如,生产中装载150kg左右零件的卧式滚筒并不少见,这对其它滚镀方式来说是不 可思议的。尤其近些年,卧式滚筒的长度和直径有了较大的发展,适合滚镀的零件 尺寸和重量也有所增加,许多原有的挂镀零件也可以滚镀。所有这些,都使滚镀劳 动生产效率高的优越性得到较好的体现。 卧式滚镀以劳动生产效率高、镀件表面质量好、适用的零件范围广等诸多优越性在 滚镀生产中应用最广泛。卧式滚镀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五金、家电、汽摩、自行车 、电子、仪器、手表、制笔、磁性材料等行业小零件电镀加工的绝大部分,是名副 其实的小零件电镀加工的主力军。所以,多年来滚镀技术的研究重点总是围绕着卧 式滚镀在开展。但是,由于卧式滚筒的封闭式结构,造成了卧式滚镀电镀时间长 、镀层厚度不均匀、零件低电流区镀层质量不佳等缺陷,使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受到 影响。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 电镀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 零件,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 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电镀 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零件 ,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挂镀优缺点

滚镀挂镀优缺点

滚镀挂镀优缺点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电镀基本知识介绍----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 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挂镀生产线和滚镀生产线的区别

挂镀生产线和滚镀生产线的区别

挂镀生产线和滚镀生产线的区别?
五金配件厂家,有很多工厂总是分不清楚自己的产品该如何选择电镀方式,尤其是挂镀和滚镀,那么就让奥宏来为你解释一下吧。

挂镀又称吊镀,挂镀是通过挂具把产品挂好.在镀缸里旋转或移动从中的得到镀。

挂镀(rack plating)比较简单,镀件直接挂(勾)在一件爪型的挂具上,再放在镀液中电镀,*电流直接通到镀件中*。

通常用于高价或大件镀件,质量同场好于滚镀。

滚镀(barrel plating),大量的镀件放在一个布满小孔的六角型滚桶中,内有一条导电线与镀件作不固定接触,滚桶在镀液中慢慢滚动,电流和镀液经过小孔出入滚桶,*电流间接通到每件镀件中*,滚动令每件镀件镀层均匀。

通常用于低价或小镀件。

两种方法的对象、成本、时间、电镀品质、操作方式、电流电压、镀液.太多不同!而且滚镀的限制较多,如:不可镀铬、酸铜效果较差、镀件易碰花或变型、做多层电镀好麻烦。

滚镀适合,小零件大批量的生产。

滚镀_挂镀_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_挂镀_工艺技术讲解
。滚筒 轴向与水平面约成40º~45º角,则பைடு நூலகம்件的运行方向倾斜于水平面,倾 斜式滚镀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1-电机;2-滚筒;3-阴极;4-镀槽;5-阳极;6-导料槽;7-升降手柄.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目前使用的倾斜式滚镀设备叫做倾斜潜浸式滚镀机(如图2所示)。倾斜潜浸式滚镀 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上海地区使用,由于其操作轻便灵活、易于维护而广受欢 迎。另外,使用倾斜式滚镀机镀件受损较轻,比较适合易损或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 零件。但是,倾斜式滚镀机滚筒装载量小、零件翻滚强度不够,在劳动生产效率和 镀件表面质量等方面逊色于卧式滚镀机。所以,多年来倾斜式滚镀的应用与发展始 终落后于卧式滚镀。 振动电镀 振动电镀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80年代初大量应用的一项小零件电镀新技 术。它比常规的滚镀技术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因此一经问世即得到快速的应用 与发展。国内振动电镀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小零件电镀 领域应用逐渐广泛。 1-振荡器;2-振杆;3-传振轴;4-料筐 振动电镀的滚筒形状为“圆筛”或“圆盘”状,滚筒内零件的运动靠来自振荡器的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 电镀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 零件,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 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电镀 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零件 ,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挂镀优缺点

滚镀挂镀优缺点

电镀基本知识介绍典型工艺流程.抛光..溶剂脱脂..装挂..电解除油..热水清洗..冷水清洗..酸弱腐蚀..冷水清洗..中和(视需要)..冷水清洗..电镀..冷水清洗..热水清洗(视需要)..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卸装及清洗..脱水或干燥..防锈..包装与转运电镀地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地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地相关对比.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地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滚镀地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地概念二、滚镀地特征.滚镀是将分散地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地.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地.滚镀地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地三、滚镀地优点.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镀件表面质量好.镀层厚度波动性小.占地面积小四、滚镀地缺陷.混和周期带来地缺陷.滚镀地结构缺陷.间接导电方式带来地缺陷.电流密度控制方面地缺陷一、滚镀及挂镀地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地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地电镀.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μ以上.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地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地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地地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μ以下.典型地滚镀过程是这样地:将经过镀前处理地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地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地电流能够顺利传输.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地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地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地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挂镀需要将零件一个一个地装或绑在挂具上,费时、费力、费人工,且镀层质量欠佳,如出现“挂具印”,或表面光洁度不够等.另外,一种叫做筐镀地特殊挂镀也会经常被采用,它是将小零件放在一个金属丝做成地小筐或底部镶有电极地塑料筐内,然后挂到阴极棒上电镀地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电镀过程中,为使各零件尽可能均匀受镀,需要不时摘下小筐对零件进行翻动,或用一根非金属棒搅动筐内地零件.因此操作类似淘米或炒菜,所以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淘镀或炒镀.但即使这样镀层质量同样难以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各零件地镀层厚度及表面质量等波动较大,且劳动力同样受到对零件进行搅动、翻动等繁琐操作地束缚,劳动生产效率不能提高.但在滚镀发明之前,小零件电镀只能采用挂镀.滚镀地出现使小零件电镀落后地技术状况得到改变,它将电镀工人从繁琐地装挂或筐镀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且镀层质量也大为改观,这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目前,滚镀地加工量约占整个电镀加工地左右,并涉及到镀锌、铜、镍、锡、铬、金、银及合金等几十个镀种.并且,滚镀地适用范围非常广,诸如紧固件、冲压件、水暖件、电子元器件及其它类似地大批量镀件等.甚至在电镀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镀件能装进滚筒就能滚镀”,这句话虽有点夸大,但却能形象地说明滚镀在今天电镀工业中所具有地优势.时至今日,滚镀已发展成为应用非常普遍且几乎与挂镀并驾齐驱地地一种电镀方式.(:一般地大地工件,表面有棱角地大工件,工件地一端地外径小于工件地内孔,有螺纹地(英制,公制在以上)镀金或镀银要挂镀.主要是防止外打伤,产品挤入电镀不良,打变型.滚镀主要是工件小,无棱角,无螺纹.或小螺纹.滚镀成本比挂镀便宜好多.)LDAYt。

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引言滚镀适用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的电镀,它与早期小零件电镀采用挂镀或篮筐镀的方式相比,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且镀件表面质量也大大提高。

所以,滚镀的发明与应用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滚镀,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国内滚镀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上海,机械化连续滚镀设备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开始使用,但当时的设备仅仅能够手动控制,而大型全自动滚镀生产线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才有较为广泛应用。

目前,滚镀的产量约占整个电镀加工的50%左右,并涉及到镀锌、铜、镍、锡、铬、金、银及合金等几十个镀种。

滚镀已成为应用非常普遍且几乎与挂镀并驾齐驱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

1 滚镀的概念滚镀严格意义上讲叫做滚筒电镀。

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及各种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的电流能够顺利地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的速度按一定的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浓度较低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滚镀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1 滚镀是在滚筒内进行的滚镀与小零件挂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使用了滚筒,滚筒是承载着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滚的过程中受镀的一个盛料装置。

典型的滚筒呈六棱柱状,水平卧式放置。

滚筒壁板的一面开口,电镀时一定数量的小零件从开口处装进滚筒内,然后盖上滚筒门将开口封闭。

滚筒壁板上布满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的更新及气体的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基本知识介绍----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挂镀需要将零件一个一个地装或绑在挂具上,费时、费力、费人工,且镀层质量欠佳,如出现“挂具印”,或表面光洁度不够等。

另外,一种叫做筐镀的特殊挂镀也会经常被采用,它是将小零件放在一个金属丝做成的小筐或底部镶有电极的塑料筐内,然后挂到阴极棒上电镀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在电镀过程中,为使各零件尽可能均匀受镀,需要不时摘下小筐对零件进行翻动,或用一根非金属棒搅动筐内的零件。

因此操作类似淘米或炒菜,所以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淘镀或炒镀。

但即使这样镀层质量同样难以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各零件的镀层厚度及表面质量等波动较大,且劳动力同样受到对零件进行搅动、翻动等繁琐操作的束缚,劳动生产效率不能提高。

但在滚镀发明之前,小零件电镀只能采用挂镀。

滚镀的出现使小零件电镀落后的技术状况得到改变,它将电镀工人从繁琐的装挂或筐镀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且镀层质量也大为改观,这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滚镀的加工量约占整个电镀加工的50%左右,并涉及到镀锌、铜、镍、锡、铬、金、银及合金等几十个镀种。

并且,滚镀的适用范围非常广,诸如紧固件、冲压件、水暖件、电子元器件及其它类似的大批量镀件等。

甚至在电镀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镀件能装进滚筒就能滚镀”,这句话虽有点夸大,但却能形象地说明滚镀在今天电镀工业中所具有的优势。

时至今日,滚镀已发展成为应用非常普遍且几乎与挂镀并驾齐驱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ps:一般的大的工件,表面有棱角的大工件,工件的一端的外径小于工件的内孔,有螺纹的(3/8英制,公制在M12以上)镀金或镀银要挂镀.主要是防止外打伤,产品挤入电镀不良,打变型。

滚镀主要是工件小,无棱角,无螺纹.或小螺纹.滚镀成本比挂镀便宜好多. )二、滚镀的特征----------------------------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滚镀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小零件挂镀时单独分装悬挂,当电镀加工量较大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生产效率极低。

滚镀则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起来进行处理,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装挂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滚筒,滚筒是承载着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滚过程中受镀的一个盛料装置。

典型的滚筒呈六棱柱状,水平卧式放置。

滚筒壁板的一面开口,电镀时一定数量的小零件从开口处装进滚筒内,并占其一定的比例,然后盖上滚筒盖将开口封闭。

滚筒壁板上布满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交换及筒内气体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才能实现。

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一般通过铜线或棒从滚筒两侧的中心轴孔穿出,然后分别固定在滚筒左右墙板的导电搁脚上。

零件在滚筒内靠自身重力与阴极连接。

小零件滚镀就是在这样的装置内进行的。

滚筒的结构、尺寸、大小、转速、导电方式及开孔率等诸多因素均与滚镀的生产效率、镀层质量等息息相关。

所以,滚筒是整个滚镀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滚镀时小零件在滚筒内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滚筒旋转不停地翻滚。

这种翻滚具体到某一个零件的情况是:一会儿被埋进整个堆积零件的内部,一会儿又翻到外表面。

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整个滚镀过程结束。

那么,为什么要使小零件在滚筒内不停地翻滚呢?(1) 保证每个零件都能均匀受镀。

小零件在滚筒内是堆积在一起的,其中一部分零件分布在堆积体内部,称之为内层零件;另一部分零件则分布在堆积体外表面,称之为表层零件(如图1-1所示)。

并且,根据表层零件所处位置不同将其分成外露表层零件(图1-1中AB线零件)和紧贴滚筒内壁的表层零件(图1-1中AC、CE、ED、DB线零件)两部分。

滚镀时,金属离子实际只在表层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而内层零件因受到表层零件的屏蔽、遮挡等影响只有电流通过,却几乎没有电化学反应发生。

所以,为能有机会受镀,内层零件就需要从堆积体内部翻出变为表层零件。

但表层零件也不能长时间停留,电镀进行一会儿后,受到滚筒的旋转作用又变成内层零件。

这样,小零件只有不停地翻滚,才能促使内层零件与表层零件不断地变化、转换,并最终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有均匀受镀的机会。

图1-1 滚筒中内层零件与表层零件分布示意图1-内层零件;2-表层零件(2) 避免表层零件烧焦。

小零件在滚筒内如果不翻滚而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使用很小的电流密度,就可能使表层零件附近金属离子匮乏而使镀层烧焦。

尤其紧贴滚筒内壁的表层零件,会使从孔眼处进入滚筒的电流受到阻碍,从而集中在零件上紧挨孔眼部位的狭小表面,造成该处镀层烧焦留下黑色眼点,即所谓的“滚筒眼子印”。

这时,小零件在滚筒内翻滚的作用,类似挂镀的溶液搅拌或阴极移动。

挂镀时若无溶液搅拌或阴极移动的作用,则电流密----------------------------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度上限不易提高,镀层沉积速度也难以加快。

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挂镀时,零件所需要的电流由挂具直接传输,零件与挂具紧密接触,中间没有任何介质。

因此,挂镀的电流传输平稳,接触电阻小,各零件所需要的电流基本不因传输问题而受到影响。

但滚镀时,零件是整体压在滚筒内阴极导电装置上的,与阴极直接相连的零件只有极少部分,而绝大部分只能通过堆积重叠的零件与阴极导通。

所以,滚筒内的阴极只能首先将电流输送给与自己直接接触的零件,然后由这些零件输送给其它零件,并在其它零件与零件间一个一个地传输下去,这就是滚镀的间接导电方式。

这无疑是滚镀的又一重要特征,它因为主要靠零件与零件间间接导电,而非零件与阴极直接接触导电,所以零件的接触电阻较之挂镀要大。

三、滚镀的优点滚镀与小零件挂镀相比,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滚镀将数目众多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进行电镀,省掉了繁琐的装挂,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这是与小零件挂镀相比滚镀最大的优越性。

例如,某厂¢5mm×5mm 铁螺丝滚镀亮镍,采用GD-10型滚镀机1台,1个工人操作,每班产量约70~80kg。

而该厂最初采用铜丝捆扎挂镀的方法,1个工人每班最多生产5~6kg,若每班产量70~80kg,则约需工人8~12名。

再如,近些年自动化滚镀技术发展迅速,实现了从装料到卸料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无人操作,这真正是把滚镀劳动生产效率高的优越性发挥到了极致。

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滚镀代替了落后的小零件挂镀的生产方式,才使小零件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得以实现。

所以,滚镀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是小零件电镀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2.镀件表面质量好滚镀时,因零件与零件间相互抛磨,使粗大的晶体在零件表面不能长大,因此得到的镀层细致、柔和、颜色均匀,表面有很高的光洁度。

例如,水暖管箍及弯头(玛钢件)镀锌,这种零件属可滚镀可挂镀的情况,但滚镀的零件表面质量远优于挂镀。

再如,质量上乘的滚镀镍小螺丝,表面细致、光滑,抓在手里轻轻地揉搓,给人一种丝绸般舒适的感觉;而采用铜丝捆扎挂镀出来的效果却会大打折扣。

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镀层厚度波动性,反映各零件间镀层厚度的接近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