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高一语文教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米洛斯的维纳斯》学案【活动目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筛选信息,提升审美素养。

【基础知识】注音:攫住()矫()揉造作赘()言丰腴()胳膊()回溯()驰骋()迥()然不同擎()着气氛( ) 匀称()脊()背释义:出神入化:标新立异:销魂勾魄:顺理成章:精美绝伦:文学常识清冈卓行,1922年生于中国大连市,就读于东京大学, -----------、--------。

法政大学教授。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在古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是--------与--------的女神。

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

【文本梳理】:1.速读全文,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一、(13)必须失去双臂二、(45)不可复原双臂三、(67)只能失去双臂2.作者对维纳斯雕像持怎样的观点?(必须用文中原句回答)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3.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双臂,种种虚象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4.作者对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方案有什么感受和看法?作者认为这些方案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

可见作者对复原双臂方案非常反感,极端厌恶。

5.为什么失去的只能是双臂呢?作者的理由是什么?因为双臂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而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维纳斯失去双手恰好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象出她以各种各样形式出现的双手所带来的魅力,这正印证了恩格斯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教师简要介绍雕塑的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学内容: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发现背景和艺术价值。

引导学生观察雕塑的形态、比例和细节,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

第二章:雕塑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教师简要讲解雕塑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介绍雕塑的定义和分类,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

引导学生观察雕塑的比例、形态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第三章: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细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态、比例、表情等方面分析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形态、比例和表情等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探讨雕塑所表达的美学观念和情感内涵。

第四章:探讨雕塑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与文化的关联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古希腊文化和历史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雕塑的背景。

教师简要讲解古希腊文化和艺术的关系。

教学内容:介绍古希腊文化和艺术的特点,以及《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其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性。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创作年代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2. 分析并欣赏维纳斯的形象特征,体会其优雅、和谐的美感。

3. 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其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作者、创作年代、材质等。

2. 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发展背景及其代表作品。

3. 维纳斯的形象特征及其在艺术史上的意义。

4. 雕塑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维纳斯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2. 基本信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

3.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维纳斯的形象,体会其优雅、和谐的美感。

4. 作品分析:教师分析维纳斯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5. 艺术史意义:讲解维纳斯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

6. 互动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纳斯的艺术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作品的基本信息、形象特征、艺术史意义等。

2.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体会其美感。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

2. 学生能分析并欣赏维纳斯的形象特征,体会其美感。

3. 学生能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其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

4. 学生能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学PPT:制作包含作品信息、形象特征、艺术史意义等内容的教学PPT。

3. 教材或相关资料:准备与古希腊雕塑艺术相关的教材或资料,供学生查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形象特征、艺术史意义。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作者和创作年代;(2)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3)掌握欣赏古典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2)运用比较、联想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3)借助多媒体手段,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艺术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术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作者和创作年代;(2)《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3)欣赏古典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2)培养学生对古典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相关知识;(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多媒体课件;(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人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2)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发现背景和流传历程;(3)激发学生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知识讲解:(1)介绍作者、创作年代和作品背景;(2)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3)讲解欣赏古典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作品欣赏与分析:(1)组织学生观赏《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或视频;(2)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课堂讨论:(1)比较《米洛斯的维纳斯》与其他古典艺术作品的异同;(2)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3)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网友来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时间、艺术流派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主义美术的欣赏能力,理解维纳斯在西方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3. 引导学生从审美、形式、内涵等方面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价值。

4. 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及艺术特点。

2. 维纳斯在西方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3. 艺术作品的审美分析方法。

难点:1. 维纳斯艺术价值的深入理解。

2. 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艺术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审美、形式、内涵等方面分析作品。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自己鉴赏其他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相关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了解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象征意义,分析作品的形式和内涵。

3. 欣赏: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让学生从审美角度分析作品。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纳斯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自己鉴赏其他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对比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过程,思考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简要介绍他们课后自己鉴赏的其他艺术作品,包括作品名称、作者、艺术流派和自己的感悟。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

2.培养学生欣赏雕塑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审美价值及历史背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审美内涵。

三、教学准备1.教具: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图片、相关资料、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程内容,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

四、教学过程1.导入a.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座雕塑有什么印象?b.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

2.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a.引导学生观察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造型、线条、比例等,分析其艺术特点。

b.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3.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审美价值a.引导学生从形式、内涵、文化等方面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审美价值。

b.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与生活的关系a.引导学生思考:米洛斯的维纳斯与现实生活中的美有什么联系?5.拓展延伸a.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米洛斯的维纳斯,还有哪些古希腊雕塑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a.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审美价值及与生活的关系。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2.收集其他古希腊雕塑作品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六、教学反思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更多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1.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对话设计: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座雕塑,你能描述一下维纳斯的姿态吗?学生A:她站在那里,很优雅,身体稍微倾斜。

教师:很好,那你能谈谈她的身体比例给你什么感觉吗?学生B:她的比例很协调,胳膊和腿看起来很自然。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文艺随笔的特点。

2、深入探讨重要语句,领会句子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2、揣摩语言、抓住关键,培养分析研究和自我质疑解难的能力。

3、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根本观点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中感受维纳斯的独特魅力。

(三)德育渗透点(四)美育渗透点懂得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懂得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懂得虚实相生的条件。

二、学法引导1、研究探讨之法。

初读课文,大体感知其。

,再钻研似懂非懂的句子。

3、评价性探讨。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1)随笔的特点;(2)关键语句的含义。

难点:关键语句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投影―――尊表现女性人体美的大理石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针对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认真读书。

3、师生互相质疑解难。

4、理解一些重要的语句。

六、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投影的大屏幕,屏幕上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尊表现女性人体美的大理石雕像,它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断臂的维纳斯》。

这尊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它于1820年被发现于爱琴岛的米洛斯岛,经过一番争夺,被法国人买走,并于1821年5月起珍藏于巴黎的卢浮宫。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它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爱神的身材端庄匀称,肌肤丰腴,面容美丽平静,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

整个雕像既有女性的丰腴妩媚、温柔秀美,又有人类母亲的伟大庄严和慈祥,表达了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

雕像最令人惊奇的是维纳斯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们浑然完美之感。

后世不少雕刻家曾设计各种方案试图复原双臂,却都在原作面前黯然失色,因为已故千年的艺术家的构思完全无法揣测,艺术家当年的灵感永远无法复制。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8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8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8篇)《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篇一一、导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丧失”与“残缺”产生的特殊美感。

(人文)2、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知识和作者对艺术品的独特审美角度。

(知识)3、运用抓关键句来归纳作者观点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能力)二、导学安排:一课时三、导学设想:343+问题研讨式1、切入点(拎动点):讨论:如果让维纳斯的手臂复原,你认为哪种姿势最美?2、制高点:课文观点:“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此无法抱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3、增长点:1)了解“丧失”所产生的特殊美感。

2)形成一定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4、延伸点:联系生活琐事和《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美,捕捉美。

5、语言:筛选、搜集重要信息。

6、思维:辨证思维7、迁移:对生活中美的发掘和欣赏评价。

(主题写作)四、导学安排:(一)导入新课1、由西方著名艺术品的介绍导入。

2、展示图片“米洛斯的维纳斯”(课件)。

请学生谈谈对维纳斯的了解,总结并提问:维纳斯是传说中的爱神与美神,据说这尊雕像是在古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最初被人们所发现的,当人们最初发现她时,这尊雕像是有手臂的,只是后来在一次争夺中丢失了,下面我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来为维纳斯的手臂复原,你认为她哪一种姿势是最美的?(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二)切入课文1、由学生的想象切入到课文第五自然段“刚才同学们为维纳斯的手臂复原设想了很多种方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象,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作者又提到了哪些复原的方案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从第五段中提出问题:(质疑)①文中提到了这么多的复原方案,作者却说“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如我方才所述,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什么叫“丧失”的美感呢?②而且作者还说“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此无法抱一丝怀疑的态度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公开课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概述:介绍维纳斯的发现背景、历史传承和艺术价值。

2.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分析维纳斯的造型、比例、表情和姿态等方面,揭示其艺术魅力。

3. 古希腊雕塑文化:通过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

4. 艺术鉴赏方法:教授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艺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5. 艺术批评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维纳斯,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如“你们认为美的标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美的定义。

2. 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的魅力。

3. 分析:分组讨论维纳斯的艺术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鉴赏:教授学生艺术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其他古希腊雕塑作品。

5. 批评:组织学生对维纳斯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探讨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感受。

3. 鉴赏法:观察和分析古希腊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批判法:评价维纳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鉴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艺术鉴赏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论据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准备:1. 准备PowerPoint演示文稿,内容包括《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艺术特点、历史背景等。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雕塑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通过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引导学生探讨美的标准和女性形象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作者、创作时间、保存现状等。

2.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造型、线条、比例、表情等。

3.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文化价值:在古希腊宗教、社会和艺术中的地位。

4. 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所体现的美的标准和女性形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美的标准和女性形象的表现,分享心得。

3.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其他古希腊雕塑作品,学生分析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提供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详细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讨论道具:准备一些与古希腊雕塑相关的道具或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激发学生兴趣。

2. 基本信息讲解: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基本信息。

3. 艺术特点分析: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4. 文化价值探讨: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古希腊文化中的价值。

5. 美的标准和女性形象讨论:分组讨论米洛斯的维纳斯所体现的美的标准和女性形象。

6. 案例分析:展示其他古希腊雕塑作品,学生分析比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态度、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

2. 邀请艺术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古希腊艺术的深入了解。

3. 开展课内外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希腊风格的作品。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艺术流派等。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形式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形式、技法等特点,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概述:介绍作者米洛斯、创作年代、艺术流派等信息。

2. 雕塑作品的形式分析:分析作品的比例、线条、造型等方面。

3. 作品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从作品主题、内涵、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

4. 艺术价值的评价:讨论《米洛斯的维纳斯》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美感。

2. 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艺术流派等。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如比例、线条、造型等。

4. 探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内涵、情感等方面。

5. 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价值的角度评价作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视觉美感。

2. 讲解介绍:教师以讲解的方式,传授作品的背景知识和艺术特点。

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4.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形式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作品主题、内涵、情感等方面的思考深度。

4. 学生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评价和审美鉴赏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米洛斯的维纳斯》高清图片。

2. 米洛斯的相关资料。

3. 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

4. 课堂讨论指南。

七、教学准备1. 制作课件,包括作品图片、作者简介、作品分析等。

2. 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3. 准备课堂讨论指南,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雕塑展览,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雕塑艺术。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年级:高中艺术鉴赏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

2.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古希腊雕塑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2.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介绍等。

2.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作品图片。

3. 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古希腊雕塑艺术产生兴趣。

2. 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其艺术特点,如比例、线条、表情等。

3. 作品分析(10分钟)教师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如立体感、动态感、表现力等,并讲解其在古希腊雕塑史上的地位。

4. 文化内涵探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米洛斯的维纳斯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如古希腊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

5. 学生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价值和个人感受,准备分享给全班。

6. 学生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讨论。

7.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思考和分析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改进。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这幅古希腊雕塑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2. 难点:分析并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的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对这幅作品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 新知介绍(10分钟)通过PPT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作者和创作时间等相关信息。

解释雕塑的概念和特点: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追求,雕塑充满了动感与力量,展现了神秘与自然的统一。

3. 分析练习(1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完成《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的分析题目。

例如:(1)你认为《米洛斯的维纳斯》作品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2)你觉得这幅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意义?(3)你认为雕塑家选择了这个姿势和表现形式有何意图?4. 创作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邀请每个小组选择一幅作品自行创作。

要求学生根据《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篮铅画进行模仿,尽量还原雕塑作品的姿势和形态。

鼓励学生发挥自由创作的思维,赋予作品一定的个人色彩和风格。

5. 展示与总结(10分钟)要求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对于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欣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整理和总结,梳理出学生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作品分析:通过学生完成的分析题目,判断学生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理解程度。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包括还原度、创造力和个性特点等。

五、教学拓展1. 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古代艺术作品和文化。

最新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选4篇

最新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选4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选4篇《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习联系上下文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

4、通过阅读本文,提高自我审美修养。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从欣赏维纳斯雕像进入新课)二、作者与维纳斯雕像介绍:清冈卓行,1922年生于中国大连市,就读于东京大学,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法政大学教授。

1969年以短篇小说《洋槐林立的大连》获芥川奖,1984年获现()代诗人奖。

其它作品有《早晨的悲哀》、《大海的眼睛》等。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大理石雕,高204厘米。

相传是古希腊亚力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

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

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

其雕像于1820年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双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自《当代世界名家随笔》,作者清冈卓行抓住维纳斯残缺的双臂展开议论,提出了维纳斯双臂残缺不但不遗憾,相反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的观点,见解独到,分析说理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攫住出神入化发掘矫揉造作标新立异赘言丰腴不可思议销魂勾魄胳膊顺理成章迥然不同回溯精美绝伦驰骋饶有兴趣四、速读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明确: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4-5):阐明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两条已经丢失的胳膊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

第三部分(6-7):说明了丧失的部位为什么必须是两条胳膊而非其他的原因。

五、课文分析(一)阅读第一部分,思考:1、作者对维纳斯雕像持怎样的观点?“一个奇怪的念头”所指是什么?“攫住”一词你认为用得好吗?明确:观点是“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米洛斯的维纳斯》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导读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米洛斯的维纳斯》导读教案教学设计1《米洛斯的维纳斯》导读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米洛斯的维纳斯》是西方艺术史上著名的雕塑作品,由古希腊雕刻家亚历山大德拉科尼斯创作,现存储藏在法国卢浮宫。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古典造型美学和雕塑艺术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艺术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及其所代表的古典美学精神。

2.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造型特点及其雕塑艺术的技法。

3.培养学生艺术品鉴能力及欣赏经验。

4.引导学生认识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历史背景在古希腊时期,雅典以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繁荣而闻名于世。

此时期的文化深受自然、人体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雅典艺术家们通过对人体的雕刻,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

《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创作者德拉科尼斯选择了全身赤裸的少女作为雕塑的形象,展现了古希腊文化中对人体美的推崇。

2.《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造型特点《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尊立体雕塑,高2.05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被描绘为一个年轻的女人,身体展示了完美的比例和姿态。

该雕塑的特点是:少女的躯干和肩膀呈现出一种轻微的扭曲,这种动态的雕塑方式为静态的雕塑形象增加了一种活力;少女的肢体柔和流畅,塑造了一种完美的人体形象,彰显了古希腊文化对于人体美的崇尚。

3.《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技法雕塑艺术的核心在于技法,无论是雕刻刀的使用还是材料的选择都能够影响艺术品的呈现。

作为一件静态的艺术品,《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技法至关重要。

以德拉科尼斯的雕塑为例,他使用的是古典的理念和技法,运用了黄金分割比例,并将雕刻刀的刃口按照肌肉的纹理方向进行运用,使得雕塑呈现出了有机、流动、自然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介绍和分析,结合图示,借助PPT以及其他多媒体工具,让学生了解该艺术品的历史背景、造型特点和技术要素等基础知识。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6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6篇】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整理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米洛斯的维纳斯篇一课时:1(一课时进行完需要学生充分的预习与教师最充分的准备。

教师参阅《青年审美手册》、《美学散步》)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授课过程:一、导入米洛斯:出土维纳斯的希腊小岛。

维纳斯:罗马神话中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的女神,在希腊神话中名为“阿弗洛狄忒”。

维纳斯雕像,相传为古希腊艺人雕刻。

读P48《断臂的维纳斯》后,欣赏扉页图象。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文章用空行的方法分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1、“无臂”神秘;2、“有臂‘的局限;3、失去的只能是双臂;三、重点语句分析1、她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地隐藏了双臂,为了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为了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

2、那失去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孕育着多种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3、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四、哲理引申1、艺术——注重虚实相间如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如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如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妙就妙在“云深不知处”,倘使改为“只在此山中,岭后石头上”,则成村夫俗语。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时似矫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美不可言的效果来自虚写,人间没有谁可以扮演林黛玉,她只能活在读者心中。

2、生活——缺憾也是一种美四大美女各有缺陷;美玉微瑕;梁祝爱情成千古绝唱。

唐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动人之处在于留下的遗憾和悬念,如事情成为“人面已到山后去,骑驴迎来不宜迟”,就简直是赵本山演的小品了。

公开课《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

公开课《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文化背景等。

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米洛斯的维纳斯》会成为古代雕塑的杰作?它的美在哪里?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师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形态、线条、比例等。

2.2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直观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分析作品的美感。

第三章:作品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比例关系,解释古希腊雕塑的比例美学。

3.2 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运用,探讨线条如何塑造出维纳斯的优雅姿态。

3.3 教师引导学生从心理层面解读作品,探讨维纳斯的神情、姿态如何体现出她的内心世界。

第四章:创作背景与文化价值4.1 教师介绍古希腊神话中维纳斯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4.2 分析古希腊社会对美的追求及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4.3 引导学生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第五章:互动环节5.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美。

5.3 学生尝试创作一幅以维纳斯为主题的简笔画,展示并对作品进行简要解析。

第六章:艺术技法分析6.1 教师介绍古希腊雕塑的制作技法,如大理石雕刻、细节处理等。

6.2 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技法特点,如衣纹的处理、面部表情的刻画等。

6.3 学生尝试模仿维纳斯的姿态,体会雕塑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技巧。

第七章:作品影响与传承7.1 教师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模仿与借鉴。

7.2 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如女性美学的代表等。

7.3 学生探讨如何将维纳斯的美学理念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第八章:比较欣赏8.1 教师展示其他古希腊雕塑作品,如《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等。

8.2 学生对比分析这些作品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异同,探讨古希腊雕塑的特点。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一、教材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教材适用于高中语文课程,通过阅读和学习这部作品,学生可以领略雨果先生的文学风采,了解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和典型作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3.分析小说中反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探讨雨果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作者简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生于1802年,是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形象进行再创作,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美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2.作品背景故事背景设定在古希腊的一个小渔村米洛斯,描述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维纳斯与一名英俊勇敢的渔夫的爱情故事。

在受到神明干涉的情况下,这段感情遭受到考验,最终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3.人物分析- 维纳斯:是一个外表美丽、心地善良的女孩,对真爱充满向往,坚持追求内心的信念。

- 渔夫:是一个朴实勇敢的男子,心地善良,对维纳斯怀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了爱情承受一切。

4.主题与思想小说通过描述维纳斯和渔夫之间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爱情、美和命运的主题。

作者借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爱情纯粹性和命运无常性的思考,展现了雨果深邃的文学底蕴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享对小说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

2.阅读分析:指导学生逐段分析小说的文本内容,解读其中的隐喻和象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中人物的角色扮演活动,体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4.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小说主题和思想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一、教学设想本课首先通过神话故事使沟通成为可能,为师生对话营造一个融洽的氛围;在想象与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新知:外在的残缺反而可以成就内在的完整;在学生体验获得新知的快乐时,教师可以顺势进行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寻找类似的空白艺术体验,教师加以归类小结;学生在尽情体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白艺术的魅力的同时势必会产生创作的欲望,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满足学生创造“新空白”的愿望。

学生在愉快的创造过程中完成对旧知的解构和新知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全文,研究探讨文章主旨。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含意深刻的语句。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语来把握文意,分析思路,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

2.领悟文中阐述的美学观点,提高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执著地热爱生活、热爱美。

●教学重点1.结合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2.深刻探讨文中含意深刻的语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掌握文章三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2.理解关键语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1.提问法(采用追加问的方法,层层激疑,在师生的问答中,掌握各部分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讨论法(给学生留出讨论时间,在自由讨论中,各抒己见后达成共识,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维纳斯塑像”挂图一张;多媒体投影;课文朗诵1课时预习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

2、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展示“维纳斯塑像”图片。

美,一个古老的话题,它伴随着人类文明,像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那到底什么是美呢?怎样才算美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女人,我们说她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女人,我们亦说是一种美;建筑史上的奇迹,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我们说它美。

更有甚者,米洛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在人们的眼里也是一种美的展示,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揭开谜底吧!二、学生介绍相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相关背景材料(略).三、研习课文,探讨文章主旨1.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2.具体研习第一部分(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提问: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释这种感受的?学生思考后,明确:作者的感受是:“这是一次从特殊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具体阐释为:“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正深深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是向着无比神秘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本部分的内容。

明确:维纳斯双臂的偶然丧失却产生了整体美的艺术效果,给了人们一种整体美的艺术感受。

3.具体研习第二部分(男同学读第二部分(2)提问:作者对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方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明确:作者认为这些方案“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

由此看出,作者对恢复双臂方案的极端厌恶。

(3)提问:用文中原话谈谈作者产生如上感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

”可见,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格外迷人,散发着梦幻般的色彩,而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却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复原双臂受到限制失去“丧失”美感(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部分内容。

明确:作者从反面论述复原双臂后的维纳斯在艺术效果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美感远不及“丧失”的美感。

4.具体研习第三部分(1)学生集体朗读第三部分。

(2)提问:假如说维纳斯失掉的不是胳膊而是身体的其他部分,那么她的艺术效果又将会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学生思考后,明确:“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

”(3)提问:为什么只有失去“双臂”,才会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呢?明确:因为“双臂”,确切些说是“手”,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或者是这些千变万化交涉的原则性方式”,“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通俗地讲,失去双手恰好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象出她以各种多样形式出现的双手所带来的魅力。

板书:必失双臂生命光彩才能有梦幻曲5.学生讨论:文章三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明确:文章第一部分从正面论述失去双臂却能带来整体美的艺术效果。

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反而不会超越“丧失”的美感。

第三部分则用雕塑美学理论来侧面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才可能存在梦幻曲。

除此之外,失去肉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产生此效果,也就是说并不是随意的缺失都会形成“美”。

这样更增强了作者观点提出的坚定性。

6.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明确:文章通过多方面(正面、反面、侧面)的论述阐明了“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

这意在说明双臂的失去虽然是一种遗憾,但更能给人带来一种真正的艺术魅力——“缺憾”美或“丧失”美。

同时,作者的新颖观点也触动开阔了人们对美认识的新视野。

四、结合语境,探讨和欣赏文中意义深刻的语句学生质疑,教师激疑,师生共同探讨下列句子含意。

(用多媒体投影句子)1.如何理解“也就是说,使人不能不感到,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这句话中加点词语及整句话的含意。

明确:结合下文来看,“美术作品命运”是指观赏者留下回味余地和想象空间的艺术表现手法。

“某些东西”应指欣赏者对残臂造型的美丽想象,即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如后文所说的“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这句话的含意主要是,由于双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残缺造成了神秘的气氛,种种虚像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

这种“丧失”的美感与创作者是毫无关系的。

艺术效果决定美术作品的命运,维纳斯神奇的艺术效果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成为不朽的杰作。

2.如何理解“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这句话。

明确:这是一句哲理性的阐释,如果手臂完好无损,无论多么美妙,也只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是受到它自身造型限制的“特殊”。

手臂残缺,则能唤起人们无穷的想象,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玉臂,那是不定型的“普遍”和“完整”。

维纳斯丧失双臂,在艺术效果上,是一种质的飞跃。

3.如何理解“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种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雕像上。

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一句话。

明确:这句话的含意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具有“丧失”的美感。

迷人的神秘气氛,如果一旦复原,就没有这种美感和气氛了,欣赏价值差远了。

4.解读“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此无法再持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一句。

明确:作者认为,真正的原形,有手臂的维纳斯,远没有双臂残缺的维纳斯那样富有无比神妙的整体美。

从艺术性上说,应该肯定的应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

5.解读“而背负着美术作品命运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那失去了的双臂,对这些比喻、赞颂来说,却是一种令人难以相信的讽刺。

”一句。

明确:从前文看,人们很着重“手”的作用。

而维纳斯却是因双臂的残缺才有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这样看来似乎可以说是对上述观念的嘲讽。

五、探究阅读问题:作者清冈卓行从出土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断臂谈起,阐发了一番有关“缺憾的美感”的美学道理。

其实,中外的艺术家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并付诸实践,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请同学们想一想,试举几例。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学生甲:如画家在画“深山藏古寺”时,画面上不出现古寺而只见和尚担水沿山道而进的情景;画家在画“踏花归来马蹄香”时,画面上不出现一朵花,而只画马蹄的周围跟了许多蜜蜂;齐白石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攀出,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却能让人感到环绕这只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的神境。

学生乙:如雕塑作品中罗丹的《沉思》。

这尊雕塑充分表现了一个思考者的深沉睿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尽管罗丹很吝啬地只将头部刻画出来,相对于完整的人体,无疑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但它恰恰是“沉思”的核心和艺术主体的灵魂,也正体现了清冈卓行所说的“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艺术之美”。

学生丙:布鲁尔的《绝望的手》更能体现“缺憾”能够使观览者产生无限遐想的观点。

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某种感情,通常是借助于人的面部表情和人的整个身姿动态的,而这部作品仅通过一只手使人感到此人正在你面前痛苦挣扎,而你却无法对他进行帮助。

这尊雕塑中“存在着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六、课文总结清冈卓行以其敏锐的眼光重新审视了历来为人称颂但又难以从正面述尽其美的维纳斯,阐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可以说这篇文章真正从艺术的角度诠释了米洛斯的维纳斯何以有“断臂美神”“美的缺憾”“残缺美”等神秘的雅称。

同时,文章也启发和激励我们对艺术的热爱,不断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七、布置作业假如你去买维纳斯石膏像,商店有两种: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双臂完好的。

你准备买哪一种,为什么?试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残缺”与“完美”的认识。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