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物波谱特征
地物的波谱特性与大气对遥感监测的影响

地理科学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讲义地物的波谱特性与大气对遥感监测的影响目录1 绪........................................................................................................................................... - 4 -1 电磁波谱及大气对遥感监测的影响…………………………………………..-31.1 电磁波及电磁波谱 ................................................................................................. - 4 -1.1.1 电磁波................................................................................................................ - 4 -1.1.2 电磁波谱............................................................................................................ - 4 -1.2 大气对遥感监测的影响 ........................................................................................ - 5 -1.2.1 大气成分............................................................................................................ - 5 -1.2.2 大气结构............................................................................................................ - 5 -1.2.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 6 -1.2.3.1 大气的反射作用........................................................................................... - 6 -1.2.3.2 大气的吸收作用........................................................................................... - 6 -1.2.3.3 大气的散射作用........................................................................................... - 7 -1.2.3.4 小结.......................................................................................................... - 10 -1.2.4 大气窗口.......................................................................................................... - 10 -2 地物的波谱特性......................................................................................................... - 11 -2.1 地物波谱与地物波谱特性.................................................................................. - 11 -2.1.1 地物波谱.......................................................................................................... - 11 -2.1.2 地物波谱特性.................................................................................................. - 11 -2.2 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 11 -2.2.1 地物反射与反射类型...................................................................................... - 12 -2.2.2 地物的反射率.................................................................................................. - 12 -2.2.2.1 概念及影响因素......................................................................................... - 13 -2.2.2.2 差异的意义 ............................................................................................... - 13 -2.2.3 地物反射波谱与反射波谱曲线...................................................................... - 13 -2.2.3.1 概念.......................................................................................................... - 13 -2.2.3.2 不同地物不同反射波谱及其意义................................................................. - 14 -2.2.3.3 几种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特征 ............................................................. - 14 -2.3 地物的发射波谱特征........................................................................................... - 16 -2.3.1 黑体辐射.......................................................................................................... - 16 -2.3.2 实际物体辐射.................................................................................................. - 17 -2.3.2.1 基尔霍夫定律............................................................................................ - 17 -3 地物波谱曲线的作用 .............................................................................................. - 18 -4 心得体会......................................................................................................................... - 19 -5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 20 -6、图表目录…………………………………………………………………………………-14图1-1 电磁波谱图……………………………………………………………………- 4 图1-2 大气垂直分布图...............................................................................................- 4 图1-3 大气吸收谱…………………………………………………………………….- 6 图1-4 散射光强分布图………………………………………………………………- 7 图1-5 瑞利散射与波长的关系……………………………………………………..- 8 图1-6 米氏散射……………………………………………………………………….- 8 图1-7 无选择散射…………………………………………………………………….- 9 图1-8 大气吸收与大气窗口示意图………………………………………………-10 图2-1 镜面反射……………………………………………………………………....-11图2-2 漫反射………………………………………………………………………….-11图2-3 方向反射……………………………………………………………………....-11 图2-4 瑞利准则的推导……………………………………………………………..-12 图2-5 雪、沙漠、湿地、小麦反射波谱曲线………………………………….-13图2-6 叶子的反射波谱曲线……………………………………………………….-14 图2-7 水体的反射波谱曲线………………………………………………………..-14图2-8 三种土壤的反射波谱曲线…………………………………………………-15图2-9 几种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15 图2-10 不同温度下的黑体波谱辐射通量密度曲线……………………………-16图2-11 不同温度时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16表1-1 常用的波段……………………………………………………………………- 6表2-1 一些地物(温度20度)的发射率……………………………………….-127、小组分工…………………………………………………………………………………-16遥感物理基础§1 绪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是一门集中了卫星技术、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地球科学等多种科学,利用航天、航空探测器对陆地、海洋、大气、环境等进行检测与测绘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型探测技术。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引言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是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获取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可以深入了解地物的组成和性质,从而实现地物分类和变化监测等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物反射光谱测量的方法以及常见的特征分析方法。
一、地物反射光谱测量方法1.无人机航拍法无人机航拍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地物反射光谱测量方法。
通过搭载光谱仪等设备的无人机进行航拍,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光谱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地物反射光谱测量,可以获取非常详细的地物光谱信息。
2.便携式光谱仪法便携式光谱仪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地物反射光谱测量方法。
通过使用便携式光谱仪,可以在不同地点采集地物的光谱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测量大面积范围的地物光谱信息,常用于农业、植被监测等领域。
3.卫星遥感法卫星遥感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区域地物光谱测量的方法。
通过卫星传感器获取的遥感数据,可以得到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地物光谱监测和研究。
二、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分析方法1.基于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基于统计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取地物的光谱特征。
常见的方法有频率统计和概率分布分析。
这些方法能够揭示地物光谱的整体分布规律,帮助区分不同地物类型。
2.基于特征波长的分析方法基于特征波长的分析方法通过找到光谱数据中特定波长的峰值或谷值,来提取地物的光谱特征。
常见的方法有光谱指数法和比值法。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地物的光谱特征,突出地物的不同性质。
3.基于光谱反射率的分类方法基于光谱反射率的分类方法通过将地物反射光谱与已知地物光谱进行对比,实现地物的分类。
常见的方法有最大似然分类和支持向量机分类。
这些方法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将地物进行有效地分类。
三、应用实例1.植被监测通过地物反射光谱测量和特征分析,可以实现对不同植被的监测。
通过提取植被的光谱特征,可以了解植被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而对植被进行分类和变化监测。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这可有意思啦!你看啊,这大地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地物就是舞台上的主角。
比如说那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反射波谱特征那可是很鲜明的哟!它在可见光波段就特别亮眼,反射率相对较高呢,就好像小伙子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再说说那蓝色的湖泊,哎呀呀,就像一位安静的美少女。
它对蓝光的反射特别强,就像美少女穿着漂亮的蓝色裙子在那亭亭玉立。
你能想象到那种感觉吗?还有那黄澄澄的沙漠,简直就是个热情似火的大汉!它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可不低,就如同大汉在阳光下尽情展现自己的力量。
森林呢,则像一个神秘的守护者。
它的反射波谱特征比较复杂,不同的树种还有不一样的表现呢!有的树种在某些波段反射得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是不是很神奇?咱们的城市呢,就像是一个热闹的大集市。
各种建筑物、道路啊,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也是各有特点。
那些高楼大厦的表面反射和那些小巷子里的可不一样哦,就好像集市里不同的摊位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你说这大自然是不是很奇妙?通过研究这些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啦!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来监测环境变化呀,看看草地是不是变少了,湖泊有没有被污染呀。
这就好比我们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可以看到大地的秘密呢!而且啊,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呢。
比如说在农业上,我们可以根据农作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来判断它们的生长状况,是不是缺水啦,有没有生病呀。
这不就像我们能听懂农作物的“语言”一样吗?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好好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你准备好了吗?反正我是超级期待的啦!这就是我对典型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的看法,有趣又实用,对吧!。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意义:(1)对光谱测量仪器的认识:ASD野外光谱分析仪FieldSpecPro是一种测量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地物波谱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快速扫描地物,光线探头在毫秒内得到地物的单一光谱。
FieldSpec分光仪主要由附属手提电脑,观测仪器,手枪式把手,光线光学探头以及连接数据线组成。
通过连接电脑,可实时持续显示测量光谱,使得测量者可以即时获取需要的测量数据。
(2)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地物反射光谱是指某种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曲线即为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影响地物波谱变化的因素: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
时间、季节的变化。
地物本身差异、土壤含水量、植被病虫害。
2.实验目的:(1)地物波谱数据获取需要使用地面光谱仪,通过该实验学会地面光谱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通过对地物光谱曲线分析,比较相异与相似地物反射光谱特征。
认识并掌握典型地物反射光谱特征。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实验内容(1)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选择典型地物类型,使用地物光谱仪,开展地物光谱测量,获得典型地物可见光近红外波段(0.4-2.5微米)的反射光谱曲线。
地物类型:植被(草地、灌丛),水体(不同水深,有无植被),土壤(裸土、有少量植被覆盖土壤),不透水地面(水泥地面、沥青路面、大理石地面)。
(2)地物波谱特征分析a)标准波谱库浏览b)波谱库创建c)高光谱地物识别●从标准波谱库选择端元进行地物识别●自定义端元进行地物识别2.实验方法(1)ASD光谱仪简介FieldSpec Pro型光谱仪是美国分析光谱设备(ASD)公司主要的野外用高光谱测量设备。
整台仪器重量7.2公斤,可以获取350~2500nm 波长范围内地物的光谱曲线,探测器包括一个用于350-1000nm的512像元NMOS硅光电二极管阵列, 以及两个用于1000-2500nm的单独的热电制冷的铟-镓-砷光电探测器。
典型地物波谱特征

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常见的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包括:1.植被:植被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尤其在红边波段表现出明显的反射峰。
而在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植被的反射率较低。
这一特征可以用来判断植被的分布和类型,以及监测植被的健康状况。
2.水体:水体通常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低的反射率,但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这一特征可以用来区分水体和陆地,并进行水质监测和水资源管理。
3.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土壤的颜色和成分。
比如,沙质土壤在可见光波段呈现较高的反射率,而黏土质土壤在近红外波段呈现较高的反射率。
土壤的波谱特征可以用来判断土壤质地和化学性质,以及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
4.建筑和道路:建筑物和道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而在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具有较低的反射率。
这一特征可以用来判断城市区域的布局和发展情况,并进行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
5.矿产资源: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中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比如,铁矿石在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而铜矿石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这一特征可以用来探测和勘探矿产资源。
除了以上几类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还有其他一些特定地物的波谱特征。
比如,冰雪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表现出较高的反射率,而沙漠和裸露的岩石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表现出较低的反射率。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貌演化等领域。
总结起来,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是由地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不同的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射特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和识别,可以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关地物的信息,并进行地物分类和目标检测,为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地物的反射光谱与地物波谱特性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
不同的地物在不 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 异。
右图为雪地、小
麦地的光谱曲线。
植物反射波谱特性
由于植物均进行光合 作用,因此各类绿色植物 具有很相似的反射波谱特 性: 在可见光波段 0.55μm(绿光)附近有 反射率为10%-20%的一个 波峰; 在近红外波段0.81.0μm间有一个反射的陡 坡,至1.1μm附近有一个 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 征。
地物的反射光谱
物体是反射波谱限于紫外、可见光
和近红外,尤其是后两波段。
物体的反射波谱是特征主要取决于该
物体与入射辐射相互作用的波长选择,即:
对入辐射是反射、吸收和投射的选择性,其 中反射作用是主要的。
地物的反射光谱
地物的反射光谱有如下特征: (1)不同的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如雪地、小麦地的光谱曲线) (2)相同地物光谱曲线有相似性,但是也存在 差异性(如患虫害的小麦与正常小麦的光谱曲线) (3)地物光谱特征具有事件性和空间性(不同 时间与空间光谱特征不同
完善等很多问题仍然缺乏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我
国典型地物的波普数据。
国外地物波谱库研究现状
美国NASA于70年代初就初步建立了地
球资源信息系统(ERSIS)。包括植被、土
壤、岩矿和水体等2000余种地物的实验室 反射波谱数据。
地物波谱仪
地物波谱仪
逐渐摆脱“看图识字”的阶段,越来越依赖于地
物波谱特性的研究和发展。
我国地物波谱特性发展现状
地物波谱特性是遥感探测的基础,遥感优
化组合的依据,是定量遥感的技术与应用发展的 先决条件,但我国在地物波谱特性研究中还存在 在很多问题,尽管我国近年引进了一大批代表国 际前沿的地物波谱测试的设备,但其辅助装置不
电磁波谱和常见地物的波谱特征

1.何谓电磁波谱?试述其划分依据及其谱段的特性。
电磁波谱是指将各种电磁波按其波长的(频率)大小所依次排列成的图表。
电磁波谱的划分依据是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
按照这一划分依据可以把电磁波谱划分为: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宇宙射线的波长<10-8 um,来自宇宙天体,其特性是具有很大的能量和贯穿能力,人工还无法能产生,目前遥感未能用得上这个波段;γ—射线的波长范围为10-8~10-6 um,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也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穿透性;X—射线的波长范围为10-6~10-2 um,高能但是穿透能力较γ—射线弱,被大气层全部吸收,不能用于遥感工作;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01~0.38 um,穿透力很弱而且散射严重,易于被臭氧吸收,只有波长0.28~0.38 um的紫外线,能部分穿地大气层,但散射严重,只有部分投射到地面,并使感光材料所感应,可作为遥感工作波段,称为摄影紫外。
现已开始用于监测气体污染及水体的油污染;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0.38~0.76um,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在太阳辐射能中所占的的比例较高,信息量大,可用摄影、扫描等各种方式成像,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6 — 1000um,红外线按其特性又可以分为近红外(0.76~3um)、中红外(3~6um)、远红外(6~15um)、超远红外(15~1000um),近红外是地表层反射太阳的红外辐射,其中的0.76~1.3um波段可以使胶片感光,常被成为摄影红外,中远红外是地表物体发射的红外线,一般用于热红外遥感;微波的波长为1mm~1m,其特性是具有很强的穿透云雾和一定厚度的植被、冰层和土壤的能力,可以用人工制造的仪器发射微波,因为在遥感使用上具有全天候的能力。
2.试述水体、植被和土壤的波谱特征。
水体的波谱特征:清洁水体的反射率在各波段都很低(一般在3%左右),在可见光部分为4-5%,在0.6处降至2-3%,到0.75以后的近红外波段,水成了全吸收体。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

能而特可➢➢➢在面个一地反反地量有别达反反原般表射射物大1物些是射射因0而吸率率的小0~体物波,造.言收是也反不42的体射在成50,太可与射同~反如出遥的m0绝阳以地光。射水的感。.,5大辐本测物谱满,方图6清μ多射定的曲节足对向像m澈数后的表线的反一才上结水物具。面:蓝射定能水体束体有颜反绿定波探面可对约色射光律长测有达可3、率波,的到时100见0粗随段入电电很0K光糙波m。射磁磁亮的的都度长一角波波,温深不和变般等则,有度度具湿化水于透水 时,。备度的体反射面很从透等曲的射能是暗而射有线透角力近,形能关。射。较似就成力。深只强的是自,度有,镜这身
§1 遥感的电磁波原理
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 电磁波谱。
依次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 波—无线电波。 电磁波谱示图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
To be continued…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 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 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 大气吸收谱
四、大气散射作用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 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散射。散射使原传播方 向的辐射强度减弱,而增加向其他各方向的辐射。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 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因此,这种现象只有当大 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 长时才发生。大气散射有三种情况: ➢瑞利散射:大气粒子的直径远小于波长时发生 ➢米氏散射:大气粒子的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 ➢无选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 时发生的散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影响样本光谱的因素 我们将对样本光谱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了三类,分别是大气因素、周围物体的散
射因素和物体自身反射特性因素。如图:
其中,大气因素和周围物体的散射因素都属于影响样本光谱的环境因素。
2.1 大气因素对观测的影响
大气干扰地物光谱测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 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 风对被测物体的物理状态的影响。
仪器有1米、3米和5米的光纤连接光谱仪对样本采样,光纤视场均为25度。由于光纤存 在一个25度的视场,在测量观测时,观察的区域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所以在测量时必 须选择适当的观测距离和角度,保证观察面中的观测对象符合测量要求。
1.1 测量仪器的硬件介绍:
1.1 测量仪器的硬件介绍:
1.1 测量仪器的硬件介绍:
地物光谱测量方法 – 样品的实验室测量 实验室测量常用分光光度计,仪器由微机控制,测量数据也直接传给计算机。 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条件是一定方向的光照射,半球接收,因此获得的反射率与野 外测定有区别。室内测量时要有严格的样品采集和处理过程。例如,植被样品要 有代表性,采集后迅速冷藏保鲜,并在12h内送实验室测定;土壤和岩矿应按专业 要求并制备成粉或块。 由于实验室的测量条件高,应用不够广泛。
不同叶绿素浓度的海水反射光谱曲线
(4)岩石反射波谱曲线 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无统一的特征, 矿物成分、矿物含量、风化程度、 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程 度、色泽等都会对曲线形态产生影 响。
几种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
2. 地物波谱特征的测量
电磁波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3~2.5μm)是地表反射的主要波段,多数传感 器使用这一区间。 地物波谱特征测量的作用
(1)植被反射波谱曲线
植物波谱具有上述的基本特征,但仍有细部差别,这种差别与植物种类、季节、病虫害 影响、含水量多少等有关系。为了区分植被种类,需要对植被波谱进行研究。
(1)植被反射波谱曲线 9月20日玉米、大豆
5月20日小麦、油菜
(1)植被反射波谱曲线
不 同 树 种
(2)土壤反射波谱曲线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 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类和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生影响。由于 土壤反
地物波谱特征的测量
地物反射波谱测量理论 – 双向反射比因子R(BRF) 这一函数比较容易测量,其定义是,在给定的立体角锥体所限制的方向内,在一 定辐照度和观测条件下,目标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处于同一辐照度和观测条件下 的标准参考面的反射辐射通量之比。而这一标准参考面即为前面讲过的朗伯反 射面。
地物波谱特征的测量
– 传感器波段选择、验证、评价的依据 – 建立地面、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的关系 – 将地物光谱数据直接与地物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应用模型
地物波谱特征的测量
地物反射波谱测量理论 –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对于地物表面dA,入射时辐照度为dIi(φi,θi), 在φr和θr方向上,由dIi产生的反射亮度为dLr, 随着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的不同,产生一个函 数fr,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简称BRDF,表示 为:
➢ Detector integration time (TIME)设定光谱仪输出信号功率; ➢ Spectral smoothing controls (SIM)设定光谱曲线平滑算子; ➢ Number of scans to average (AVG)设定光谱平均采样次数;
合理的设置这些参数,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择适当的TIME和AVG参数 值,能使仪器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高信噪比的数据,这样便为数据的后期处理减轻了 负担。
θr分别为某一反射方向的方位角和天顶角。那 么方向反射因子ρ’可以表示为:
'(ii,rr)LIri(( irir))
Ii为某一方向入射辐射的照度;Lr为观察方向的反射亮度。这些物理量均与方位角和 天顶角有关,只有当朗伯体时才都成为与角度无关的量。
实际物体反射
L() 入太射阳辐的照直度接辐Ii应射该,由是' 两由部太分阳组辐成射:来的平行光束穿过r大气r直接r照射地面,其辐照度大小与 (,) 太阳天顶角和日地距离i有关i; r r I () 太小阳与辐入射射经角过度大无气关散。射后又漫入射到地面的部分,i 因为i是从i 四面八方射入,其辐照度大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除随不同地物(反射率)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 现(反射率)也不同。一般说,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 感影像的判读提供依据。
(1)植被反射波谱曲线 规律性明显而独特。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
小的反射峰,两侧有两个吸收带。这是因为叶绿素对蓝 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
2.1 大气因素对观测的影响
➢ 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气体分子吸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非常强烈,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路径越长,其吸收作用 就越强。
地物波谱特征
1.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0.3~2.5 μm),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几乎等于零。地物 发出的波谱主要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当然,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物体除了反射作 用外,还有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如黑色物体的吸收能力较强。最后,电磁辐射未 被吸收和反射的其余部分则是透过的部分,即
的辐射值,计算野外测量出的方向反射比因子R;
用黑挡板遮住太阳直射光,在只有天空漫入射光时分别迅速测量标准板和地物的辐射值, 计算比值得到漫入射的半球一定向反射比系数RD ;
由公式计算出直射光照射下双向反射比因子RS。测量时可以保持方位角始终为0o
小麦野外测量的RD和RS及室内测量的Rs曲线
地物光谱测量实例分析 1. 测量仪器的介绍
垂直测量所用标准板通常用硫酸钡或氧化镁制成,在反射天顶角≤45o时,接近朗伯体,并且经 过计量部门标定,其反射率为已知值。因没有考虑入射角度变化时造成的反射辐射值的变 化(对实际地物在一定程度上取近似朗伯体),其测量值也有谱测量方法 – 野外测量 非垂直测量: 在野外更精确的测量是测量不同角度的方向 反射比因子,考虑到辐射到地物的光线由来 自太阳的直射光(近似定向入射)和天空的 散射光(近似半球入射),因此方向反射比 因子取两者的加权和。
1.1 测量仪器的硬件介绍:
美国StellarNet公司制造的EPP-2000 NIR-InGaAs-LT14、 VIS-25 CCD 和VIS-25 PDA微 型光纤光谱仪。其中,InGaAs为近红外光谱仪,其观测范围为900nm至1700nm;而CCD和PDA 为可见光光谱仪,其观测范围为350nm至1150nm。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 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例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 波则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0.45~0.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 达 10~20 m,混浊水体则为 1~2 m,清澈水体甚至可透到100 m的深度。
在野外的实地测量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前三个模块的功能。 其中,FILE模块用来保存光谱测量中需要记录的三类光谱:暗光谱、参考光谱和目标
光谱 ;SETUP模块用来设置参数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VIEW模块则为用户提供多 角度观察光谱的显示模式。
1.2 测量仪器的软件介绍
多种参数设置: Spectra Wiz软件中提供了许多设置参数来控制各种不同的功能,例如:
2、 影响样本光谱的因素
2、 影响样本光谱的因素
在光谱的采集过程中,对我们所感兴趣的样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而且关系非常复 杂。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可以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削弱和去除的,而有些因素产生的 影响却是无法估计和处理的。所以在采集样本光谱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尽 量避免一些无法定量的因素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射波谱曲线呈比较平滑的特征,所以在 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 度区别不明显。
不同质地土壤反射光谱曲线
(3)水体反射波谱曲线 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 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所 以水体在遥感影像上常呈黑色。但当水中含有 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中 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 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 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这些都成为影像分析的 重要依据。
地物波谱特征的测量
地物光谱测量方法 – 野外测量 垂直测量:为使所有数据能与航空、航天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一 般情况下测量仪器均用垂直向下测量的方法,以便与多数传感器采集数据的 方向一致。由于实地情况非常复杂,测量时常将周围环境的变化忽略,认为 实际目标与标准板的测量值之比就是反射率之比。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反射率和反射光谱 – 反射率 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ρ占总入射能量P0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ρ :
不同物体的反射率也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物体本身的性质(表面状况),以及入
射电磁波的波长和入射角度。反射率的范围总是≤1,利用反射率可以判断物体
的性质。
P 100%
P0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1. 太阳 2. 光谱辐射计 3. 标准白板
地物波谱特征的测量
地物光谱测量方法
RK1RS K2RD
– 野外测量—非垂直测量步骤 自然光照射时测量一次为I值;
K1 1K2
K I /I 用挡板遮住太阳光使阴影盖过标准板,再测一次为ID;
自然条件下选择太阳方向和观测角在同一地面位置分别迅2速测量标D准板的辐射值和地物
反射率和反射光谱 – 物体的反射 物体的反射状况根据其表面状况的不同分为三种: 镜面反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漫反射:当入射辐照度I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察反射面,其反射辐射亮度是一个常 数,这种反射面又叫朗伯面。 实际物体反射:介于镜面和朗伯面(漫反射面)之间